97中国邮国际文化节旗节旗传递纪念册多少钱

因为老师只会说日语我就被系裏指派去帮忙,带她去京客隆买锅碗瓢盆帮助她先安顿下来。之后就跟着她学习茶道教她中文,做翻译也跟老师一起去法源寺上课,当助教

我们平常上课的教室比较脏乱,相比之下茶室非常干净,老师给了我钥匙我可以提前去那里,为茶课做一些准备比如擦榻榻米,准备上课用的教具

那时候别的同学都有午睡的习惯,我不睡就去茶室呆着。茶室旁边的办公室里有许多茶道书有一些美术類的茶道图册,装帧也好看就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我很喜欢在那里它曾带给我许多安静和美好。

▲ 吉祥寺附近公園的樱花

后来和田老师要离开了她要回日本结婚。那时我研究生也要毕业了她就问我去哪里,以后想怎么办我说我还没有想好。

后來她就说在京都有里千家自己的茶道学校那里可以更系统、更完整地学习茶道,问我想不想去京都继续学习

当时我就说我可以去,于昰老师就帮我写了推荐信去之前我没有和父母说得特别清楚我去日本学什么,因为学茶道并不是为了获得一个更高的文凭或者是一个鈳以帮助找工作的很现实的东西,我心里怕他们不同意但后来才知道,爸爸妈妈比我想象得要开明在茶道这条路上,他们永远给了我放飞的翅膀

研究生毕业是三月底四月初,里千家是四月四日开学我就把我的东西打包了二十个纸板箱托给我表哥,然后带了四件行李詓了京都京都正好是樱花开的时候。我看见学校门口有株樱花开得好漂亮心情就好。有时候走着走着经过一个不知名的寺院的门口咜被打扫得很干净,往里看就觉得那些树已经在那里好几百年了的样子。

刚去的时候我最大的一个障碍是穿和服。和服穿得快也要四┿分钟和服是别人送的,尺寸不太合又不熟悉,就更难就要比别人早起很久来穿它。记得第一次穿和服去教室上课的时候那天上課的老师就和我说,你走过来的时候我好像看到了一个柳树下的人。

但“柳树下的人”的意思不是想象中形容婀娜优雅的它在日本的意思是幽灵,就是说我和服没有穿好不利索的样子。

学校是全寮制的所有学生都住宿舍。每天六点半起来轮到值日的时候就要四点半,因为需要在上课前和同一组的同学准备好所有上课要用的东西茶、茶具、点心,都要准备好还要洒扫,扫院子用水管把树们都噴一遍,然后换好和服开始早上的静坐念经。有的时候念着念着就睡着了

每天有一个朝礼的集会,先静坐念经然后开始上一天的练習科目。有实际操作有理论,比如茶道的插花、书法茶室建筑、茶道的英文教学、禅宗思想等等。放学回到宿舍寮长会组织自习。晚上十点会有一个点呼就是这个时候如果你在外面,再晚到十点也必须要回来,做睡觉前的一个集会每个人都出来站在自己房间门ロ,比如会一起念一个利休道歌

学了一年左右,在操作的课程上我遇到的一个瓶颈是夹炭一颗炭的直径大概是4.4公分到5分公,按照规矩回炭的时候你要同时把三颗炭夹起来放下去。那个铁筷子是平时吃饭的筷子的两倍长又重又很光滑,我就是夹不起来

有一次老师就對我说,筷子的文化是从你的家乡中国传来的。当时就觉得特别地惭愧没有颜面,于是下课就去问一个前辈怎么才能夹得起来前辈說要不你就练豆子吧。就给我找了一盘豆子两个碗,让我把豆子从一个碗里夹到另外一个碗里拿个秒表计时,越快越好一直练,练箌觉得自己练不了了为止

练了一个多月豆子,真的很神奇我就可以把炭夹起来了。这是我自己觉得印象当中比较深刻的一个事情好潒是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后来我夹炭很厉害了可以很轻松地做好,所以每次练习回炭的时候一起合作的同学就会来叫我,紦夹炭的那部分内容交给我来做

3 | 自然天成的木头和值得追随的月亮

▲ 张老师正在缝制茶包数寄屋袋

有一些同学,会和我们有点不一样茶道是他们家传的事情,比如我有同学五岁就开始学习茶道妈妈、奶奶都是茶道老师,会觉得他们的身上带着一些优秀的品质好像是與生俱来就有的,会非常自然地流露

比如说,天气很热的时候我们在做接待工作,就要站在太阳底下也不能打伞,因为这时候打伞昰一种失仪这位同学不是负责这个组的,只是来参加这个活动她打着伞过来,跟你说话的时候会马上把伞收起来。她不会独自撑着傘、戴着帽子这是个非常小的细节,但在收伞的那瞬间你能感受到她那种愿意和你共甘苦的体贴情绪。

有一次我做值日的时候把袜子弄湿了就得穿着湿袜子很不舒服地过一个上午,后来那位同学要我过去一下说今天正好多带了一双,要不让我去换上她的表达不会誇张,也不会表现得特别要帮助你你也不知道这个袜子是她特地回去去取的还是真的多带了。她从来不会说这是“我帮你准备的”这昰“我为你做的”,就是很顺很轻地把事情做了但你真的得到了她的恩惠,这些小小的举动真的很帮忙还可以让你感受到,原来这个倳情是可以这么做的就是从那样的人的身上,你会感受到许多人性的美好

在里千家上学,会比在国内读大学的时候要累每周一到周陸都有课,有时候周日有一些茶会、活动基本上时间都是满满的了。但来这里上课是因为真正的喜欢,也就不觉得会痛苦也完全没囿想要抵抗的心。

茶道的美好之处在于它为我们画出了一个古雅、内省高尚的境界,它高于我们的日常审美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就像抬头看见夜空中澄明清澈的月亮会让你愿意隐忍修行路上的一些苦楚,去追随它

这个很难表达,比如我的同学的那一种言语应对和行為就是非常符合茶道的审美的,但它没有一种刻意也不是学来的,就好比是在那个河里流了四五百年的那一块木头捞起来就是一个腐蚀好了的样子,那个样子是自然天成的

其实这些东西是学不完的。比如点茶过程有不同的诠释道具的组合有不同的变化,季节变化嘚时候光景也不同了。还有插花不同的花材,不同的花器不同的人,出来的样子都是千变万化的各有各的好。

身边每一个人都有洎己的特点和人性光辉就会觉得自己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理想的形象,想要去追随有的人想要追随自己选定的方式,比如在茶道这条路仩坚持不懈地努力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还有我的老板千玄室先生我去到京都的时候,他是里千家前任家元也是最高等的老师。他絀生在20年代是家里的长子,经历过二战

二战对于中国和日本的普通老百姓都是一段很痛苦的回忆。那时候日本在民间征兵一开始长孓不参军,因为要留下来继承和延续家业到后来长子也被征去了,千玄室先生就被选去做了神风突击队的海军飞行员这种只有单程油嘚飞机,上了战场就是必死无疑千玄室先生是战争结束前最后一批被训练的飞行员,一批飞出去下一批就是他们,好在那个时候天皇宣布了日本投降二战结束了。

1972年周恩来总理与田中角荣首相会晤,中日邦交正常化79年,千玄室先生拿到了日本全国47个督道府县的知倳的亲笔信和当时田中角荣首相的亲笔信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他带着这些关于中日友好的信笺来中国见了邓小平阁下里千家与中国嘚缘分就开始了。他在中国教学建茶室,做活动都是无偿的,也没有向国家申请费用从他的言谈里面,我非常能感觉到战争给日夲带来的苦难也是很深重,正因为如此沉重这样的事情不能够再发生了,所以他才会倾尽余生努力地去促成国家和人民间的和平和友恏。直到此时此刻他也同样在努力。这些年我也深知,即便如此和平的道路并不容易,然而他已然是我心中的那一面不倒的旗帜吔因为他的坚持,我才更加的坚持

千玄室先生的钱都洒在了他的这些事业上,自己是很简朴的人给他买一瓶1200日元的擦脸油,相当于人囻币一百多块他也会觉得没必要买,已经用习惯的更便宜的就好了日子过得也不挑剔,到一个地方能吃很高级的东西,很一般的他吔不会拒绝原则就是不浪费。

在京都的时候我们每天上学都会经过今日庵,今日庵是里千家的祖庭大门叫兜门,样子像武士的铠甲后院有一株很大的银杏,是今日庵的创建人千宗旦种的里面还有供奉着千利休的祖堂,每次经过那里我们都会向祖堂和那株银杏树嘚方向合掌鞠躬。

会记得那条路上柳叶刚冒芽的时候叶子长得很长的时候,还有下雪的时候最近那里有一个变化,就是用了好几年把那条路上的电线杆全部去掉了电线都埋到了地下,这样景色就会更加清净一个细小的变化里,会有很细致和庞大的工作愿不辞劳苦詓做一件不起眼的事,实在让人感慨

离开京都之后,有些时候在网络上或者书上看到那里的样子心里会有莫名激动的感情。比如在Instagram上知道它今年的雪很大也会十分想念。

结束了京都的学习之后我被派回了中国,成了里千家在北京的茶道老师

茶道的实践有比较强的儀式感、修行性和宗教性,是日常的提炼和纯化在一个出离的非日常的空间里,茶人们通过添炭、品尝怀石料理、点浓茶、添后炭、点薄茶等等的过程在宾主之间的心照不宣里,依循古礼行止进退营造了一个纯粹洁净的和谐的境地。

日本茶道对习茶人规定了手势、动莋的高度与角度所有的步骤都需要按照规矩去做到最好,经过常年的学习这些规矩和训练也会对事茶人的肢体带来重要的改变,举手投足会变得很得体这也是为什么自江户以来,日本的年轻小姐们在出嫁之前都要学习茶道就是希望可以通过学习茶道让自己的言行变嘚得体而优雅。

洁净也是一个重要的事情比如茶室榻榻米上掉了一根头发,也要马上收拾干净尽量地保持它的干净。看上去这些礼仪囷规矩有点苛刻也没什么用,但其实一些行为和动作是会慢慢形而上的。

比如我们现在随便做一个动作没有什么意义,但你在特定嘚时间和条件下重复它它会慢慢变得有意义,当它们在反复的练习中变得形而上之后当你擦拭每块榻榻米的时候,擦的就不再只是灰塵也有心里不该有的打扰我们的一些纷乱的东西。所以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其实也是以在此作为帮助我们的方法或者工具,谋求一种惢灵上的纯净和安定

如果你要以茶道的学习作为媒介,来历练心灵你所处的茶室就不再是一间普通的屋子了,它是练习的道场日本茶道追求和敬清寂的境界,清洁干净是基础的前提条件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又何求后面的那些呢就像我们折一张纸,第一下两个邊对得不是很齐,好像还行就过去了,第二下是四个边不齐,再折八个边,十六个边全都对不齐了以后这个折纸就折不好了,会變形

茶道本身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以我们个人的努力,不断地去达到它所设定的那个理想的境界

但那个完铨纯理想的境界,其实是达不到的因为我们总是在世事当中,会有纷扰会有干扰。所以才会有冈仓天心的那句话“本质上,茶道是┅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昰不完美的才会希望在这不完美当中,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求得自己心灵的安住。

有一位叫久松真一的日本学者做过一個总结他说茶道是对禅宗的实践进行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把原来僧人在寺院当中完成的事情带到了茶室草庵里面。出家人割舍了很哆在寺院里修法修行,日本茶道则是一种生活禅让修行的主体从僧人变成了在家的茶人。

茶道学习的方法与禅宗的四谛相通“教外別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对普通人来说,茶道创造了一种可能性我们可以借助对它的实践,去实现在禅宗的修行Φ需要达到的那一个目的有时候,开悟和顿悟是瞬间的但这个瞬间,可能有的人一点就开有的人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和经验的过程。我觉得其实这个学习的方法不止是茶有的人学琴,有的人学书法、画画只要你精心地潜心于一件事情,你便可以在这事情当中找到這个道路

在我自己的心里,茶道是一个非日常的状态但我们在生活中,日本茶道这样的学习是需要的是因为这个过程当中,点茶的時候只是点茶你可以出离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个过程结束的时候你还可以返回应对日常。所以我想刚刚好。每一次走进茶室和走出茶室的时候就好像脑子里面有个开关,有on和off的交替

▲ 张老师的学生所拍摄的雨中的法源寺。她说如果日后离开,她将最想念这里

從日本回来之后,我也回了法源寺做了佛学院的第四任茶道课老师。

后来佛学院开了日文课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学校就来问能鈈能暂时兼一兼但这一兼,就是三四年

一去法源寺就是一天,先上研究生的日语课再上本科生的茶道课。忙的时候先去北外上课,然后赶去法源寺接着上下午课那时候我跟别人说,牛街的东西特别好吃他们去了,觉得不怎么好吃说你不是品味挺好的吗,怎么會觉得牛街好吃后来我一想,比如北外上午的课十二点结束了,佛学院是两点的课最晚一点半要到,中午是来不及吃饭的我随便抓一个什么就吃了,佛学院下课之后就很饿,有时下了课在牛街买点吃的东西有种烘出来的回民的馕饼很香,因为每次都是在非常饿嘚情况下去吃的所以就会觉得特别好吃。

佛学院的学生和外面的学生不同他们更容易静下来,更容易进入学习也很尊敬老师,有些舉动会让你很感动有一年中日关系有点紧张,有一次课我去得晚了一点学生就跑去山门口迎,说特别着急怕我出事。那以后每一佽来和走,都有学生迎送

但凡节日,传老(当时佛学院的院长)会把供养给他的好吃的拿来送给我们还有好茶。偶尔他会在礼物中夹葑信感谢上课的辛苦,祝贺佳节快乐之类的都是非常真诚关怀的口吻。

老一辈人很传统的礼仪和情感的表达是一种非常古典的礼尚往来的本意,那种方式是一种很古老的情愫传递下来有些时候也觉得受之有愧,都是出家师父还要来迎送你,惦记着给你礼物你大咾远去教课,学生们也心怀感激的他知道你来上课的不容易,会对你非常地体贴和关心

每年中秋寺院送的月饼,我们自己都没吃拿箌北外的茶道课上去用。北外的茶道课没有什么经费所以有时候朋友从日本来,问带点什么我说带一些点心吧。就分一分拿去法源寺和北外上茶课用了,互相接济着

听起来蛮惨的,其实一点都不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人情。家里有一点什么吃的自己吃的时候也会想著法源寺,想着北外北外又是母校,以前老师教我们的时候还很风华正茂现在都老了,有的头发白了有的过世了。我感觉像在一个镓庭里面随着父辈慢慢老去,就觉得要把他们留下的教育责任承担起来我上课比就较严厉。这也许是一种过剩的责任感但对于我来說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 沈周 中秋赏月图 局部

一个中国的僧人为什么要学日本茶道,为什么不学中国茶说这样的话的人很多。

其實每一次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身上穿的是不是和服这是不是日本的茶道,心里是没有这个分别心的在文化上,日本是中华文明的邊缘国地域上一衣带水,历史上有很多中国人到了日本每次改朝换代,弘扬佛法都一批一批地去,也带去了很多文化和生活方式茶是日本从中国学去的,以前中国禅院的清规里有很多奉茶普茶的仪式,只是现在仪轨的制式里不太讲了但不代表没有过。

日本的电影我们看了也会感动有一些场景见了也会觉得很熟悉,日本有各种糕饼好多都和我们浙江老家的做法是一样的,纳豆、豆腐可能都昰从古代中国过去的。还有我比较偏爱的日本茶箱就是一个小的木箱,可以把一套茶具都装进去去户外时方便带着,很小巧可爱像過家家一样,这样的茶箱在中国也有叫督篮——越做会越发现有很多接近和本质共通的地方,所以心里不太会去强调这是中国的,或鍺是日本的

像我一直都很喜欢吃饭团,小的时候跟外婆住在乡下那时没有冰箱,剩菜剩饭都放在篮子里吊在房梁上那时候大人都忙,顾不上管你放学回家很饿,就搬凳子爬到桌子上再把凳子拿到桌上,站上去够那个篮子拿饭然后去柜子里拿酱油,把酱油撒到米飯里捏成饭团吃,觉得特别好吃后来长大了去到日本,发现日本的饭团跟我小时候做的那种是一样的

回法源寺教课之后,有一届的學生说可不可以做一个茶会。法源寺四月暮春的丁香很好我就说等花开的时候办吧。那年丁香花开的时候我们就做了一个户外的赏婲茶会。那之后每年四月十日前后开丁香花的时候,我们都会在寺院里做一个茶会就叫丁香茶会,到现在已经持续八、九年了

一般凊况下,在室内的茶会比较多丁香茶会是在室外开的。丁香花浅浅的紫色花朵小小的,很小巧雅致每次茶会,参加的人有上课的同學、佛学院的法师也有碰巧来到的游玩的信众、游客,没有什么分别就坐下来,在花下喝一碗抹茶

以前法源寺也没有这样的活动和傳统,久了就成了一个惯例来来往往于这里的人也会期待,如果哪次没有做大家反而会觉得,咦今年是怎么了。

8 | 真的是很亲切呢

记嘚当年刚去法源寺的时候佛学院的老师都是男的,唯独茶道课突然去个女老师佛协就说给派一个监督的人去。就派了一个叫关大姐的丠京姐姐来每次上课就坐在那儿看,监督我们上课

因为看了很多年,关大姐自己都看成了半个茶道老师了我们相处得也很友好。每┅次刚开始学的时候学生还什么都不懂,她就会指挥大家做什么再做什么忙得满头大汗。后来我去日本留学再回到北京,她还在叒一起合作了很多年。之后大姐退休了就不来了现在有的时候见不到她,觉得还挺想念的

从我一开始去法源寺做助教,到现在正好二┿年了因为是寺院,它不像外面的建设变化得那么快中途翻新过一次,也是按老旧的样子来做的寺院最里面是卧佛殿,卧佛殿藏经閣的两厢住着一老和传老,他们年纪已经很大了常常闭关不怎么出来了,听说在专注地在为佛经写注

现在我看着它,觉得它二十年湔是这个样子现在还是这个样子,这里面斋堂的师傅也认识,司机也认识来来去去的这些法师都认识。所以每一次我到法源寺就會觉得亲切,觉得自己到了一个很熟悉的地方有的时候带朋友去法源寺参观,心里觉得跟参观自己家似的如数家珍。哪哪儿有什么宝貝供着从哪里来的都知道。

后来慢慢地发现因为我在这儿很久了,所以在这个地方我是不动的,然后学生们来来去去总是有很多囚来来去去,也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我是特别容易掉眼泪的人,每年毕业季的时候都会非常地伤感这些学生教了两年了,突然要走叻那段时间就会觉得空落落的。但久而久之也会发现这些人,总是来来往往的因为茶的因缘,也还会有见面的机会

就发现,大家洇为茶而认识之后也会因为茶有各种形式的联络和遇见,并不是徒有伤感的分别每一届学生毕业,佛学院都会做一本纪念册通过它,可以了解学院大概有什么往事我已经存了有七八本了,翻一翻觉得真的很亲切呢。

个人图片提供 _ 张南揽

▽ 看看他们的东西 ▽

内容为 Lstudio 原创皆为过心爱惜之物

合作转载等事宜,可以联系我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文化节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