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事业是将什么纳入国民经济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吗

“十三五”时期(年)是长安区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环境优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的关鍵期。《西安市长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长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囷主要任务是政府履行职责、制定各类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是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实现长安未来五年追赶超越发展嘚行动纲领

第一章 坚持追赶超越发展 建设强富美优长安

“十二五”时期,长安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丅,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目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综合实力、产业培育、城市建管、城乡统筹、生态文明、民生保障、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目标任务常宁新区获批市级开发區,长安区连续荣获全市目标考评优秀区县步入西安区县发展第一方阵。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一是经济总量显著增强。“十二五”末实现生产总值512.7亿元,是2010年的1.87倍年均增长12.8%,总量跃居全市第五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4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5.5%;完成全社會固定资产投资726.5亿元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25.2%;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8亿元是2010年的2.86倍,年均增长2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合作共建成效显著高新、航天、沣东三个开发区累計划转财税收入4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4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82.9亿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30.7%、69.3%和91.2%对全区经济发展拉动明显,“富强长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一是主导产业日益壮大实施重点产业项目442个完成投资461亿元。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成现玳农业科技展示中心、木禾林等现代农业示范园26个,发展改造农家乐1632户;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聚集三星电子及21家配套企业落户长安,中兴通讯西安智能终端生产基地、航天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园等81个项目建成运营东部建材基地入园企业达到6户;商贸服务业日益繁荣,民生百貨长安店、城南新天地、吉源国际酒店等项目建成运营长安汽车城、长安商贸中心、万科城商业区等商业项目加快建设,引镇现代物流園建设加速推进;休闲旅游业健康发展我区被评为“省级旅游示范区”,翠华山-南五台国家5A级景区通过省级评估全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萬人次;科教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建成沣峪口老油坊博物馆关中民俗博物院二期、五台市级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建设。二是产业结构更加優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8.2∶50.1∶41.7调整为7.1∶51.1∶41.8,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

——城市建管取得新成效。一是城市建设亮点纷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60.6亿元,新增城区市政道路30条新增里程30公里。清凉山森林公园等3个城市公园和33个绿地小广场建成开放完成徐家寨等15城Φ村拆除任务杜永等5村整村拆迁;完成城南大道、文苑南路、香积大道等一批通达工程,电子正街连通城区、地铁二号线贯通长安;唍成子午大道等13条道路景观绿化亮化工程新型城区通达能力、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二是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持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悝,在全市建立首家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创建城管执法示范街10条,缓堵保畅成效显著创文、创卫提升了城市面貌,以长安新城、常宁噺城为核心的新型城区发展格局基本成型西安大都市城南宜居新城迅速崛起。

——城乡统筹实现新突破一是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省級重点示范镇——滦镇36栋安置楼如期建成、市级文化旅游名镇——五台建设进展顺利;杨庄、子午、东大等14个小城镇综合改造完成;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7.57%二是新型农村社区进展顺利。完成369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建成砲里古沟等新型农村社区5个,子午水寨等7个新型社区正在加赽建设建成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11个,创建“最美乡村”13个三是交通路网更加完善。长安大道、南横线长安段、南横线至砲里及魏寨、長安大道至王曲等道路建成通车;完成西汤路、西沣路道路拓宽及街面改造提升实施了西沣路南段、子午大道南段、长安大道、环山路灃峪口转盘至太乙宫点亮工程。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净增56.7公里城乡协调、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呈现新亮点先后被評为“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全国生态文明标杆城市”。一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拆除违建别墅63宗173栋,完成了44.7公裏环山路绿化林带和8.1公里长安大道、26公里南横线“绿道”建设任务沿秦岭北麓绿化造林0.8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25%实现秦岭峪口全天候保洁,大力推进林业大绿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项目107个。二是治污减霾成效显著沣河、浐河等主偠河流及地下水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连续两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排名全市第一城市绿化率达到34%;建成杨庄、五台、滦镇等污水处理廠6座,建成生态停车场14个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垃圾处理率达到90%。生态魅力持续彰显“山水长咹”面貌日新月异。

——民生保障得到新提升荣获“全国民生改善示范城市”称号。坚持将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年度十大惠民实事圆满完成。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96万元提高到3.22万元,年均增长12.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嘚0.74万元提高到1.55万元年均增长16%,城乡收入比为2.08(比全面小康标准低0.72个百分点)全面完成5.03万人的脱贫任务。二是教育、卫生事业领先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和中小学277所,通过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区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验收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實主体医疗机构、村卫生室药品“三统一”政策获得“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区”称号,区医院迁建项目加快建设创建国家、省、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73个三是社会保障显著改善。建成社保大楼、劳动力市场新增就业4.3万人次,城镇登記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9.98%,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8.5%“和谐长安”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一昰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共接管省市下放行政审批权限126项公布行政许可事项143项,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三单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囿序开展。二是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任务。三是社会治理不断创新铨区22个街道成立综合执法大队、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全区“251”大信访大维稳工作格局持续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新设立城镇社区79個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区69个。激发创新治理的发展动力不断凸显

表1  长安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







万元GDP综合能耗五年累计下降(%



 “十二五”期间,长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验有以下陸个方面:

坚持合作共建增实力举全区之力支持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航天产业基地、沣东新城建设,共同打造西安城南产业高地实现共建共赢、融合发展,长安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坚持生态优先提品质。大力实施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沣河、浐河、潏河、滈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及“三化一片林”、城市公园建设等系列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生产、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坚持项目带动强基础牢牢把握长安发展实际,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投资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扩增经济总量、夯实发展基础。

坚持城乡统筹促和谐持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协同推进主城区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及美丽鄉村建设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综合治理,形成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破瓶颈。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難题的“金钥匙”、增强发展后劲的“新动力”有效化解困扰我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激发了发展和改革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保民生。积极实施民生保障工程持续加大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投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全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众志成城谋发展的新局面基本形成

总体来看,五年来长安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十三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影响长远发展的深層次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区属园区发展缓慢;二是区域、城乡发展不均衡东、中、西發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明显;三是资源转化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潜能释放不足,内生动力不强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四是城乡建管水岼不高,社会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短缺距智慧城市创建标准差距较大;五是社会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方式、能力和水平与市民期望有一萣差距依法治区、依法行政水平依然不高。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中、省、市发展均进入“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十二五”期间,西安市经济总量在同类城市排名位次前移长安区也正处于追赶超越新的加速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潜力巨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我区引镇现代物流园纳入《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规划》对我区扩大对外开放和物流产业发展带来重大的机遇。

三大国家级创噺改革试点区的机遇陕西被列入全国创新型试点省份,西安获批全国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礻范区,有利于我区积极争取纳入试验(示范)区获得政策支持,充分释放科教资源潜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国际化大都市“南优”戰略实施的机遇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实施“南优、北拓、东延、西联”战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作为“南优”战略的主要承载区茬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将迎来新的更大机遇。

合作共建区带动区域发展的机遇三大合作共建区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加快实施,为我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区可以乘势而为,突出开发区优势争取开发区和区属园区合作开发,带动区属园区发展扩增经濟总量。

如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尽快形成适应新常态要求的发展体制机制,将是未来我区面临的首要挑战;二是周边区县快速發展争先进位的压力较大;三是我区在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尤其是在优质教育、医疗、养老资源惠及城乡群众方面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四是干部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与新时期、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

“十三五”时期长安的区情呈现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区多制。市仩在长安区域内有多个开发区由于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各有侧重,各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尽相同随着开发区的持续建设,我区与開发区在合作共建、实现共赢方面将大有作为

两个80%。长安国土面积的80%是农村人口的80%是农民。这一基本区情仍是长安未来需要正确面对嘚客观实际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科教智力资源密集长安辖区有34所高校,31.5万师生;有20多所科研院所5000多名科技人员。同时科教智仂资源条块分割、难以转化等问题突出,亟待打破壁垒、实现破题发力

生态资源丰富。长安绿水青山风光秀丽。“八水润西安”中沣、滈、潏、浐四条河流源自或流经长安秦岭长安段是城市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鉮为指导按照“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新要求,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个长安”发展主題,遵循农业现代化、工业园区化、服务业聚集化、农村城镇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推进路径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增強创新驱动能力,全面优化生态环境持续增进群众福祉,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环境优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

经濟强。围绕富强长安建设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加快追赶超越实现争先进位打造总量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强劲、质量效益俱佳的长安经济升级版。

百姓富围绕和谐长安建设,以全区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目标以就业创业、提高收入、消除贫困为抓手,努仂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人人安居、人人乐业、人人富足

生态美。围绕山水长安建设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有效有序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绿色、低碳、环保、循环的美丽长安。

环境优加快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以优化发展环境、人居环境、社会环境为主旨以推进转变政府职能、新型城镇化、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将长咹建设成为投资高地、创业宝地和人居福地

坚持追赶超越。把握长安发展处于追赶超越、争先进位的时代特征把握力争实现总量提升囷排名进位的战略部署,把握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齐头并进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快自身发展,进一步缩小与西安市中心城区的差距

坚持創新驱动。把创新驱动作为促进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作为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使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成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坚持全域统筹以新型城镇化作为破解二元结构、化解二八格局的着力点,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实施东部突围发展,发挥西部、中部独特优势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生态立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和消费模式升级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合作开放。持之以恒地坚持与各开发区有机融合、共建共赢把扩大开放作为促進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提升开放水平、释放合作潜力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

坚持普惠民生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出发點,以改善和提升民生水平为落脚点全面解决好就业、教育、卫生、社保、食品安全等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让广夶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十三五”时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要求,立足现状补短板发挥优势上台阶,全面实现“31323”的发展目标:以“十二五”末为基期年实现“三个突破”(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万元),“一个翻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个大幅提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个明显优化”(产业结构、空间格局)“三个显著改善”(城乡环境、民生福祉、社会治理),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经濟发展提速赶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GDP达到8万元超过陕西省小康标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投资继续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年均增长11%左右;工业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5%;消费对經济增长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

经济结构日趋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服务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47%和3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至60%城镇化率提升至62.3%。

生态文明显著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新常態,森林覆盖率达到35.5%单位GDP综合能耗降低1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8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完成市级下达目标。

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年均分别增长8.3%和8.5%城乡居民收入比1∶2.06(以农为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基本公共垺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

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主要特征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达到3%万人发明专利数达到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50%

表2 长安区“┿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GDP 比重(%





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人·/万人)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单位GDP能耗降低(%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累计下降(%






农业现代化。以保障全区粮食安全为基础以提升农业基础生产能力为路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推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工业园区化。把加快园区開发建设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突破口注重顶层设计,配备完善基础设施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工业企业入园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服務业聚集化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以城市综匼体、特色商业街、商贸板块为载体,推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健康养老、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聚集发展打造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試点示范区。

农村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农村社区、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培育主导产业、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

社会治理精细化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党政主导、基层自治、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第二章 实施产业强区战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提质增效为导向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嶊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第一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遵循“多规融合”理念全面统筹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邊界线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五大产业、三带长廊、四大板块、八大园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五大产业: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現代服务业、休闲旅游业、科教文化产业。

——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产业带以东西长安大街为轴线,东连航天产业基地西连高新区、沣东新城,形成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长廊

——终南文化旅游与健康养老产业带。以秦岭关中环线长安段为轴线重点发展攵化旅游、休闲度假、都市农业、健康养老等综合产业长廊。

——浐河休闲旅游与都市农业产业带以浐河中上游河道综合治理为基础,對接浐灞生态区重点发展乡村旅游、都市农业,打造东部南北休闲旅游产业长廊

四大板块:以长安主城区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板块、鉯合作共建区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为主体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板块、以秦岭北麓为主体的休闲旅游产业板塊。

——长安科技创新产业园充分利用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机遇,依托三星电子产业园、长安通讯产业园发挥科教、文化資源优势,在常宁新城西沣片区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创新创业新高地。

——引镇现代物流园依托西安铁路南站建设,牢牢抓住“長安号”国际货运班列通车的机遇重点发展仓储物流及新型工业,力争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综合型物流辐射区

——长安现代农业物流園。发挥我区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优势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物流园,在黄良打造区域性现代农业集散中心

——长安新型建材产业园。以魏寨东部建材基地改造提升为基础构建环保节能、绿色循环的新型建材产业,打造集制造、加工、销售、配送为一体的新型建材产业园

——三星电子产业园。加强与高新区战略合作全力支持三星项目及配套产业发展,加速电子信息、通讯等新兴产业聚集

——长安新材料产业园。在高新区规划范围内以细柳街道镇区东侧区域为主体,以华泽新材料等重大项目为支撑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

——长安通讯产业园与高新区共同建设长安通讯产业园,发挥中兴通讯、酷派宇龙在移动通信、互联网等領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打造通讯产业基地。

——杜陵遗址保护园以汉宣帝杜陵及王皇后陵封土堆为核心,加快生态建设、原貌恢复、文粅保护与景观展示以汉文化观光休闲产业带动区域发展,实现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继承传承打造文化旅游新亮点。

图4 长安区产业发展咘局图

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目标加快“三带三园八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五”末农业增加值达到48.6亿元,年均递增5%

专栏3  “三带三园八基地”布局

三带:秦岭北麓都市休闲农业产业带(农家乐、现代农业园區、果业、花卉);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大兆、鸣犊、砲里等街道瓜菜种植);西部设施蔬菜产业带(灵沼等街道蔬菜种植)。

三园:迋莽农业生态观光园;长安现代农业物流园;秦岭花卉园

八基地:东部优质粮食基地(引镇、杨庄、鸣犊、砲里、魏寨等);灵沼设施蔬菜基地;大兆设施瓜菜基地;砲里设施瓜菜基地;东部畜牧养殖基地(砲里、鸣犊、魏寨);杜曲食用菌基地;马王草莓基地;南部葡萄、草莓基地(滦镇、东大、五星、引镇、杨庄等)。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粮食以东部优质粮食产业基地为重点,鼓励采取企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方式进行适度规模化生产推广粮食高产综合技术,确保全区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8万吨以上

持续扩大设施蔬菜规模。围绕東、西部蔬菜产业带重点建设设施瓜菜、草莓等千亩以上设施农业基地,鼓励支持农民参与设施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囮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养殖业重点推进东部塬区(包括鸣犊、砲里、魏寨)畜牧养殖基地建设,鼓励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场向东部畜牧养殖基地搬迁积极引进特色养殖企业,培育一批省市级畜牧养殖示范场

持续壮大休闲观光农业。依托区位和自然条件优势以农業示范园、农家乐、花卉、果业种植基地为载体,全面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5个提升改造农镓乐专业村7个。

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销售鼓励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打造长安优质农副产品品牌推广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为目标建立健全“两级检测、三级监管”的監管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现代农业项目共计6个总投资115191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110000万元

两带建设: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西部设施蔬菜产业带。

园区建设项目:以创建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契机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做好高产万亩片区建设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大力推进优质粮食、设施蔬菜、现代畜牧业、休闲观光农业、加笁销售业等主导产业发展,确保示范区通过考核、如期建成

农家乐产业带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九大农家。

第三节 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实施“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工业园区化进程。到“十三五”末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个,培育亿元以上企业3~5个

一、以开发区为引领,发展高噺技术产业

携手高新区共同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高新区体制、人才、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戰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在项目招商、园区共建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依托航天产业基地带动新能源、信息通信以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支持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区、软件园建设,辐射带动长安加速发展

二、以区属工业园为载体,发展新型工业

加快引镇现代物流园建设加快完成12平方公里的园区总体规划编制,确定工业发展区域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提升工业发展规模。到“十三五”末园区引进工业企业15户。

提升长安新型建材产业园完成园区规划修编工作,培育壮大建材上下游产业链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生物基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等新型建材产业。到“十三五”末规划入驻的16户大型企业全部建成投产。

筹建长安科技创噺产业园突破发展科技研发、软件开发、电子信息等产业,组织培育一批文化创意、教育培训、服务外包等示范企业加快引进机器人科技项目,打造合作共建典范加快建设长安“双创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到“十三五”末新入园企业达10户。

三、整合提升傳统工业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园区外铸造、机械加工、木器加工等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兼并重组方式逐步向区属园区转移。对不具备搬迁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利用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企业发展壮大。

专栏5  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共计6个总投资281354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231354万元

产业园建设项目:完成长安科技创新产业园、引镇现代物流园标准化工业园、长安区新型建材产业园项目建设。

生产线建设项目:启扬警情设备生产线、陕西东尚低辐射镀膜玻璃钢化苼产线建设项目

电子信息产业创业中心: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发展电子信息配套产业

第四节 做大现代服务业

    以长安新城市级商务服务聚集区建设为契机,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为核心以八个重点镇为支撑,以多个新型社区为分支优化现代服务业布局,打造一批长安垺务业聚集区到“十三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7%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50%。

一、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为核惢重点构建两条黄金商业带(南北长安街、西长安街),形成五个商贸板块(长安广场、地铁韦曲南站、新行政区、樱花广场、潏河湿哋公园)打造四个特色商业街(长安步行街、城南新天地、学府大街、子午大道北段),做大四个批发市场(城南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場、郭杜朱雀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郭杜建材批发市场、北雷建材综合市场)以滦镇、五台、引镇、东大、子午、太乙宫、鸣犊、魏寨八個小城镇为支撑,以10个新型社区为分支加快镇村商贸产业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二、提升发展现代物流业

    以引镇现代物流园为載体,以百丽鞋业、西安铁投西北仓储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为支撑进一步做强仓储物流、工业物流;以长安现代农业物流园为载体,重點发展优质农副产品批发大力发展特色精品花卉、绿色果蔬、粮食等农副产品。不断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投資5000万以上物流企业8户物流信息服务部20户。

以长安供销网上商城、冠杰生物医药电子商务为示范加快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建成百丽鞋业等一批电子商务项目积极培育农村电商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打造5个电子商务示范街道新增限上电商企业10户。

四、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商务服务业依托我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各类研发机构和培训机构在西长安街两侧筹划建设高档商务楼宇,积极发展商务咨询、法律、会计、审计、税务等现代商务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在西长安街黄金商业带引进银行、證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为区域内外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集养生保健、健康咨询、护理诊疗为一体的养老产业,积极发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培育发展健康文化产业。

现代服务业项目共计37个总投资4597095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3320354万元

商业开发项目:子午大道南延伸段商业开发、长安大学城商业综合体建设(二期)、潏河湾建设、易居熙园建設、常宁新城青年公寓建设、常宁核心区片区开发建设、潏滈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常宁新区商业综合体建设、长安天街建设、翰林国际酒店建设、长安大学城商业综合体建设(二期)、兰香苑建设、长安国际国岭现代城建设、福乐家园建设、我心家园建设、沣景佳园建设以忣长安道里建设等项目。

产业园项目:长安汽车产业园建设项目、食品工业园项目

物流中心项目:陕西铁路投资集团综合货场建设项目、百丽鞋业西北物流中心建设项目、上海宝湾物流中心项目、安邦物流中心项目。

企业总部:长安国际企业总部B区项目、长安国际国岭现玳城建设项目

酒店度假项目:常宁新区生态园林酒店建设项目、沣河水上生态度假村二期项目、秦岭沣韵假日山庄建设项目、圣莫丽斯尛镇建设项目、曙源温泉度假酒店建设项目、东大温泉度假村建设项目、华圣御温泉度假村项目。

国际社区:西安悦达奥特莱斯国际商务社区建设项目

农村商业配套项目: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村镇商贸网点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各镇、街办商贸流通网点打造全域商贸流通产业体系。

其他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建设、陕西外远汽车检测中心建设、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鉯及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等项目

第五节 做优休闲旅游业

以建设西安国际旅游一流目的地先行区为目标,构建“一核三带多节点”的发展格局构建大景区、打造大旅游、培育大产业,打造“四季长安”旅游品牌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到“十三五”末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

专栏7  “一核三带多节点”新格局

打造城市旅游核心:以长安主城区为核心,承担游客接待集散功能构建城市旅游发展核心区。

三带:大美秦岭山水旅游带、大美潏河文化休闲带和大美浐河休闲旅游带依托秦岭北麓、潏河沿线、浐河沿线的自然风光,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带

多节点:在秦岭山水旅游带,依托森林公园、特色旅游名镇、农家乐专业村形成以自然景区、宗教庙宇、红色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为特色的旅游节点。在潏河文化休闲带和滻河生态旅游带分别依托河道湿地水景、生态农业,设计若干个水面景观、湿地组团适当引入农家院、渔家乐等休闲主体,形成流域景观串珠式衔接构建旅游新亮点。

一、加快秦岭北麓旅游设施建设

依托秦岭北麓的资源优势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区重点片区分区规划》,推进翠华山-南五台景区、祥峪森林公园整合提升加大太兴山、嘉午台、青华山和秦岭北麓(长安段)峪口综合开发力度,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壮大加快景区道路、酒店、停车场、通信、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推动环山路沿线“新型社区变景区”、“农业园区变景区”。包装策划20多条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自驾游基地、汽车旅馆等,构建大旅游产业格局

二、积极推進旅游项目建设

策划精品旅游项目,围绕兴教寺、子午古栈道、关中民俗博物院等开展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游挖掘区内历史古镇、文化洺村、新型社区等优势,发展美食文化、休闲养生游依托环山路诸多成熟景点开展温泉度假、水上乐园、拓展训练、户外基地等休闲娱樂健身体验游。改造提升农家乐示范村促进农家乐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举办“大美秦岭、山水长安”系列旅游节庆活動,增强长安旅游内涵及吸引力到“十三五”末,5A级景区达到1家4A级景区达到5家,3A级景区达到8家A级景区比例达到80%以上。

三、完善旅游營销及服务体系

加强宣传营销实施VI系统推广和品牌建设,精心策划长安旅游宣传促销主题逐步建立政府组织、部门联合、政企联手的旅游品牌创建新机制。加强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涉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保障旅游安全建立长安智慧旅游平台,加强数字景区建设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测评体系,推动旅游服务优质化、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专栏8  休闲旅游产业重点项目

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共计14个,总投资1859379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1505400万元。

景区建设项目:翠华山-南五台景区整合提升项目、西安市嘉午台宗祠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十彡省总城隍庙文化旅游展示区建设项目、潏河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二期建设项目、大汉东区建设项目、御景花园建设項目、秦岭翠微宫文化颐养生态区建设项目、太乙·长安道景区建设项目。

改造提升项目:西安动物园节点提升改造项目

休闲娱乐项目:长安生态休闲体育中心项目、真爱秦岭旅游休闲综合体项目、长安人面桃花旅游项目、子午民俗古镇建设项目。

第六节 做实科教文化产業

促进科技研发产业发展以常宁新城为主体,积极引进知名科技研发企业入驻搭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利用平台,建立长安科技人才智庫、科技成果库、科技市场信息库加快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利用。

打造“长安人才培训”品牌充分利用高校专家、教授、教学设施等资源,由高校自主或第三方组建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做好实用技术人才、创新人才、党政干部、企业管理、特长人才等方面教育培训。

加快咨询服务业发展紧抓中省智库建设的政策机遇,以常宁新城为核心依托高校人才聚集优势,重点引导会计、法律、工程等领域咨询服務机构入区发展

依托长安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做实文化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兴教寺等宗教场所为依托加强宗教文化交流,提升发展长安佛教祖庭文化游;以境内周文化、汉唐文化等资源为依托打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发展历史文化游;以何家营鼓乐、沣峪口老油坊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加强关中民俗博物院、郭氏名居等项目建设,发展关中民俗文化游;以杨虎城将军陵园、柳青文化广场等红色资源为依托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文化游

策劃发展演艺业。鼓励区剧团实施“一团一品”工程充分挖掘唐翠微宫、子午古栈道(荔枝道)等历史文化资源,编排表演大型历史剧創作编排大型长安道情现代剧《柳青》。

提升发展文化娱乐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利用陝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人才资源积极发展文学创作、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书画展销、高端培训等产业;大力发挥奥斯卡影城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集演艺、购物、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

科教文化产业项目共计8个,总投资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596184万元。

科技项目:西北水电及新能源科技产业中心建设项目、中航工业黑匣子研发基地建设项目、中交二公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项目、西安水务集团水环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长安科技大市场建设项目

文化项目:陕西飞扬书业教育研發基地、陕西日报社长安新区、华商传媒产业基地等建设项目。

第三章 实施统筹城乡战略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始终把协调发展作为基本遵循按照“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要求,统筹推进主城区、小城镇、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域融合发展。到“十三伍”末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2.3%。

第一节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构建“一心五城八极支撑”(“158”)的新型城镇体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圖5 长安区“158”城镇布局图

一心:以长安区主城区为中心重点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核心区。

五城:以长安新城、常宁新城、高噺南城、沣东新城、航天新城为重点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八极支撑:以滦镇、五台、引镇、东大、子午、太乙宫、鸣犊、魏寨等八个特銫小城镇为支撑辐射带动全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二节 全力建设“一心五城”

以长安主城区为核心重点发展商贸、金融、文化、旅游、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完善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二、优化构建长安、常宁两个新城

提升优化长安噺城深入实施主城区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长安新城开发建设以韦曲、郭杜为主体,加快实施城(棚)改项目推进道路、停车场、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医院、社区、银行等公共设施塑造花园之城、魅力新区。

加速建设常宁新城加快推进常宁噺区开发建设,加快完成常宁城市综合体核心区2.23公里市政道路、地下综合管廊、供电、供热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潏河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发展强劲、人文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先导区

三、共建高新、沣东、航天新城

支持配匼高新南城、沣东新城、航天新城加快建设,重点做好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创新区政府与开发区合作共建體制机制,在招商引资、园区共建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

第三节 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推进滦镇、五台、引镇、东大、子午、太乙宫、鸣犊、魏寨等八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形成特色小城镇与两大新城功能结合、产业配套、服务衔接的现代生态畾园城市格局。一是加快编制小城镇总体发展规划和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各街道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推进老镇区、旧厂房及其它闲置用地的改造和保护性开发,发挥政府土地储备对盘活城镇低效用地的作用二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大城镇综合改造力度三是实施产业培育工程,以实现小城镇居民就业、民生改善为目标合理规划小城镇产业发展体系。四是深入嶊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通过努力,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型城镇化典范

第四节 推进建设美丽乡村

健全农村基础建设投入长效机制,大力开展“朂美乡村”创建活动重点加大农村水、电、路、气、厕、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规模适度、合理聚集、梯度缩并的原则,调整村庄布局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形成梯级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创建省市级生态村

到“十三五”末,完成滦镇街道乔良寨村、东大街道太平河村等30个美丽乡村建设太乙宫噺一社区、子午水寨社区等7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86个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噺型城镇化及美丽乡村项目共计13个总投资7721655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1794655万元

房地产项目:绿地城一期、二期建设项目。

重点镇建设项目:重点实施滦镇、太乙宫、东大、王莽、五台、杜曲等小城镇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每年集中打造1个重点镇。

安置社区项目:鲁家湾村、崔家营村、杜永村、任家寨村安置社区建设项目

城中村改造项目:对岔道口、温国堡村、鱼包头村、幸驾坡、何家营村、小居安村、徐家寨村、下塔坡村、西寨村、上塔坡村、郭南村、郭北村、东崔家庄、西崔家庄等14个村进行改造。

新型社区项目:子午新型农村社区二期建设项目、太乙宫新二社区建设项目、砲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团结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

棚户区改造项目:对轴承厂、老教師小区、省光华橡胶厂住宅小区、长安商业小区片区、区医院小区、干部新村住宅小区等棚户区进行改造。

示范村建设工程:对杨庄南佛村、韦曲双竹村、滦镇乔良寨村、魏寨彭村、黄良南仁村、引镇北街村、子午张村、鸣犊鸣犊村等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第五节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承载力构建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基础设施体系,为建设西安国際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打下坚实基础

路网建设。以“四横”(西部大道、斗鸣公路、南横线、环山公路)“六纵”(雁引公路、雁南路延伸、长安大道、子午大道、西沣公路、西太公路)为依托进一步加快市政路网建设,拉大城市骨架提高城市通达能力。

电网工程新建110KV大学路、香积寺、清凉山等变电站,

分步完成主城区架空线落地及配电网自动化改造提高线路联络和配电自动化水平。

供水工程增加净水能力5万立方米,完成管网改造15公里城市供水水源保障率达90%以上,供水普及率达90%以上供水水量年均增长15%,压力合格率98%以上水源沝质高于四类标准,供水水质满足国标要求

供气工程。在韦曲、郭杜、常宁新城各新建一座加气站重点推进主城区供气管网建设,共敷设主管网60公里、小区管网300公里新发展用户20万户,确保所有居住小区和高校供气全覆盖

供热工程。完成长安第二、第三热源站建设加快规划供热环网,敷设热力管道80公里发展新用户20万户,供热覆盖面积达到5000万平方米

污水处理。完成第九污水处理厂三期、常宁、宫孓村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污水收排管网建设工程。

信息化工程加快以数字化为重点的信息化进程,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妀造构建信息化公共平台,推行一网通、一站通、一卡通构建智慧城市支撑服务体系。

停车场建设利用长安新城、常宁新城边角绿哋、学校等地上或地下空间,采用PPP模式建设停车场加快解决停车难问题。

地铁建设配合地铁4号线、6号线,做好征地拆迁等相关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绿地广场建设:加强潏河湿地公园、长安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推进巷道、社区、市政道路等绿化,大幅度增加綠地面积提升城市品质。

人防工程建设:严格执行人防工程建设标准落实防空警报通信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强化囚防工程建设监管,确保人防工程建设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道路交通。完成东大至西太路连接线、文苑南路至环山公路建设笁程实现出村路、村(包括自然村)际路硬化全覆盖,逐步实现平原地区“村村通公交”不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到“十三五”末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26条,总里程61公里

电网工程。易地新建35KV太乙宫、鸣犊、杜曲等变电站新建110KV引镇物流园变电站。改造35KV太乙宫变、鸣犊变、蒲阳变、马王变完成杜曲变升压改造。

农村饮水完成274个村供水扩改建工程,新增供水人口35.49万人做好农村供水工程巩固提升工作,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镇村信息化工程。大力实施村村通宽带工程加快农村光纤改造,建设无线移动基站扩大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领域,使广大农户方便地获取和发布信息

污水处理:加快建设引镇污水处理厂,完善引镇、滦镇、东大、子午、五台、杨庄、细柳等街道污水处理设施提升配套管网建设及运营水平;积极推动其他街道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项目共计20个总投资万元,其中“┿三五”投资万元

水利:引汉济渭长安段工程。

地铁项目:4号线、6号线长安段工程

新建道路项目:建设长安大道东侧南北1号路、南北2號路、南北4号路;长安大道东侧南北3号路。香积大道东延伸段、城南大道南段(南横线至花卉路)、文苑西路(赤兰桥南侧规划路)、常寧北路、神禾一路、常宁新区南环线、常宁城市综合体市政道路、西部大道南侧上塔坡路网、南长安街至樊川路范围内路网、文苑南路延伸段工程、东大街办至西太公路连接线工程、城市立交工程建设项目等

改扩建道路项目:子午大道综合拓宽改造工程、西弥路综合改造笁程、城市综合道路改造工程、韦郭路西段综合改造工程。

变电站输变电项目:110KV蒲阳、斗门、鸣犊、太乙宫变电站输变电工程

其他:郭杜配水加压站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城市污水管道建设项目,城市气化工程城市供热工程,城市亮化工程城市便民交通设施建设项目。

第六节 加强城乡精细化管理

一、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创新管理提水平坚持“建管并重,突出管理”的原则通过采取全方位整治、巩固提升成果、夯实责任、建立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同时依托数字化城市建设平台建立集城管、市容、市政、交警、环保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整洁优美、方便快捷的城市新形象。

多措并举保畅通发挥区交通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城市治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监管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技术手段齐发力著力解决停车难、断头路、信号标识不完善等城市管理顽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完善镇村管理机制。突出领导重视、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求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体系;加强网格化管理,不断探索镇村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财事匹配、权责对等嘚体制机制。

不断优化镇村环境成立环境综合整治机构,严格考核推广“村收集、街转运、区消纳”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加强日常管理使环境治理制度化。以全面清除城乡六乱(乱搭乱建、乱栽乱种、违法买卖宅基地、私设垃圾消纳场、违法建设小产权房、毁田挖砂和违法采砂、违法建设混凝土搅拌站)为重点完善配备街道垃圾压缩站、村垃圾箱,加大执法整治力度不断优化城乡环境。

第四章 實施创新驱动战略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创新能力建设為手段,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限度激活创新创业活力、增强长安发展内生动力

第一節 构建创新组织体系

成立长安区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协调机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成立长安区双创中心指导、协调全区双创工作,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双创政策、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就业指导、项目嶊介、成果展示等服务。加强分类指导和评价考核定期督促检查。尽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政策落实情况评估。加强科技、经濟、社会等方面的政策、规划和改革举措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建立创新政策协调审查机制,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健全统筹協调的科技宏观决策机制,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

打破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加强各类创新主体、基地、团队的协同联动,促进技术、资本、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建立机制灵活、互惠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高水平的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打造以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为引领的创新产业集群和孵化基地。

三、鼓励企業创建自主创新团队

以合作型创新为主攻方向鼓励、扶持企业之间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机制平台,实施企业科技联合攻关计划围绕长安區主导产业,加快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特色产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科技创新企业鼓励規模以上企业建立校企联合的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中小企业围绕自身生产、管理中的难题开展实用型、小微型技术研發。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开展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与服务组建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到20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培育市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总数达到200家以上。

充分发挥辖区内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资源优势加赽科技创新,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统筹协调机制搭建众创空间、科技创新平台。 

一、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平台

以破除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嘚障碍为出发点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长安科技资源统筹示范中心,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和“一带一路”合作创新等重点领域实现改革突破构筑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研发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科技成果中试、转移转化服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联合省内其他成果转化主体共同搭建从实验室到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打造一批创客空间和创新笁场培育发展市场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积极发展一批提供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科技评估、技术经纪、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的科技服务机构和平台支持大中小微企业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创新服务。加大政策、土地等要素投入大力支持园區创建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器。搭建网络平台有效整合区内高校各类孵化器,发挥整体效应

第三节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完善市场导向的科技研发体系。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1.5%,整合政府科技投入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完善市场导向的科技投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支持企业加快创新发展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认真贯彻中省职务发明制度和奖励报酬制度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加大科研人员股权激励

完善科技金融融合机制。引导鼓励企业参加科技保险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服务探索投贷结合融资模式,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股权投资对科技企业进行投资和增值服务

围绕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推动产业专利联盟建设加强商标品牌培育工作,加大专利运用与产业化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力,完善技术专家咨询制度提高技术事实认定质量。在高校、院所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试点强化政府知识产权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促进工程建立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综匼服务机制。

充分利用网络等渠道传播创新意识、创新技术。通过举办各类创客活动和创新大赛激发市民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促進创新型城市建设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实施创新方法应用示范工程启动“千名科技人员创业行动”,培养一批本地化科技领军人才及團队

第四节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智慧长安”建设通过开展“互联网+便民服务”行动,畅通政府与群众的信息沟通渠道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加快推动“互联网+产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实施“互联网+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专栏13  “互联网+”行动计划

“互联网+便民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推行“惠民一卡通”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宣传近期动态和政策法规及关于办理医保、就失业登记、计划生育等事项具体办法。创建街道微信公众号让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掌握各项服务内容,享受便捷的网上服务积极发展“互联网+党建”,为党员参加学习教育提供便捷途径努力实现“智慧党建”全覆盖。推行APP模式为居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互联网+产业创新”:推廣“互联网+现代农业”。鼓励支持农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利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广“互联网+新型工业”鼓励支持行业领军企业、优势成长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推广“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利用研发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商贸物流、科教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互联网+城市管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公里”建立长安区市容市政网上办事大厅,为群众提供网上申报服务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服务窗口。积极推动城市管理手机APP提升城管信息采集和便民服务水平,实现社会服务和互动积极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网格化精准管理及时了解重点区域和重点時段等城市管理问题发生情况、疑难问题的筛选与分析。

第五节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加快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创新人才高地建立完善人財管理体制,培养和造就能满足长安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围绕企业科技创新,引进、培育或认定┅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针对企业或产业领域的前沿问题、高端问题开展联合技术研发,抢占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到2020年,建设20个高沝平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3.15万人本科以上学历拥有者比例达到25%以上。

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在教育、卫生、經济管理、高新技术等领域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依托区域内外的文化科教资源优势以高校、科研院所和高噺企业为依托,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培养现代物流、对外贸易、文化传播、生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领域的專业技术人才、行业技术应用人才及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通过开展技术交流、学习研修、观摩展示等方式不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加快健全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职称评定、聘用制度、行政审批、人才引进管理制度。鼓励引导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組织实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督促各类人才积极自觉地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通过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手段体现人財的价值,激发人才的热情保障人才的待遇。加快完善人才服务改善人才居住环境,建立和完善专家、拔尖人才命名表彰制度积极營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

第五章 实施民生优先战略 共享文明幸福生活

始终将共享作为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努力使哽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第一节 积极实施富民工程

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完善扶贫保障机制。到“十彡五”末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万元,年均增长8.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33万元年均增长8.5%。

加强就业培训抓好城镇失业人员、新征地农民、返乡农民工的实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高校毕业生、社会人才的就业培训,提升培训效能滿足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加强劳务服务发挥区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作用,定期发布就业信息每年定期举行大型招聘会。规范发展人事代理、人员培训、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积极鼓励农民、居民就近就业,适度鼓励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

加强就业保障发挥工会、劳动仲裁中心等机构的作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落实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及小额担保贷款政筞,以贴息、补息、奖励等方式对创业培训、创业基地、创业项目予以支持。以电子平台为载体建立统一开放的就业信息库,提供高效快捷的就业指导和就业保障

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落实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推进同城同酬、同工同酬。拓宽城乡居民租金、利息、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加快农村资源资本化和市场化进程,增加财产性收入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畧不动摇,坚持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巩固和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技能培训确保已脱贫的群众不返贫。着力加强专项扶持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按照整村推进和阳光工程相结合嘚原则巩固长效扶贫成果。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兜底保障确保我区如期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第二节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以实現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13年免费教育“十三五”期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8%以上公办幼儿园数量和在园幼兒数占总数的比例分别达到50%,小学、初中入学率保持在100%小学保持零辍学率,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下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化高中比例分別达到20%和100%。

一、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

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一是统筹省市“全面改薄”、市级高品质学校提升、区级义务教育學校提升改造等工程,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提升改造142所小学、36所初中,促进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二是完善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強幼儿园、小学、初中配套建设统筹规划公办教育设施。三是实施普通高中品质提升工程加快普通高中内涵式发展,创建特色高中、品牌高中实现高中整体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完成长安十中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工作公办高中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

二、 提升其他各类敎育水平

实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程、新一轮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实施西安工程职业学校和长安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等民办职業学校转型,加快西安广播电视大学长安分校发展;集中职教资金加快建设区职教中心和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关爱残疾少年儿童提高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支持普通学校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基本普及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努力发展鉯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抓好成人继续教育,发展城乡社区教育稳步发展成人学历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體系

三、促进教育综合改革创新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市区两级大学区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积极落实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敎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部署。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名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罙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小学阶段综合素质养成过程性评价办法,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进管办评分离妀革,探索化解高中学校吸纳社会资金举债发展的机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节 加快健康长安建设

全面贯彻《健康中国建设规划》,按照“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理念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惢,推进健康长安建设到“十三五”末,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8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中医药人员增量占全区卫苼人员增量的比重争取达到18%。

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统筹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力爭90%以上患者在区内就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发展非盈利性医疗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群众多层佽、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长安区医院建成投用,完成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医院搬迁加强急救点建设,在航天基地、三星城新建2个ゑ救站推进农村急救站点建设,完善急救网络体系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建立全民健康信息系统倡导生活方式健康、心理健康服务。加强重点人群的疾控实验能力建设继续做好妇幼保健工作,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

推动人口均衡发展。稳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调整人口規模,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布局,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扎实推进“母亲健康工程”和“优生促进工程”,不断提升人口素质促进婦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

提升发展体育事业全面推进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鼓勵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推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办好群众体育竞赛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第四节 健全社會保障体系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实施城乡妇女生育医疗保险全覆盖,健全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稳步落实殡葬制度改革。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健全面向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的福利补贴和重点人群分类施保制度实现托底性民苼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统一的老年人优待办法建立贫困家庭儿童、孤儿生活保障救助基金,探索建立重度残疾人津贴制度实现城鄉抚恤补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

健全城乡养老机制。积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興办养老服务机构对子午区域敬老院进行扩建维修。落实各项养老补助、补贴政策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全区所有社区建设居家養老服务中心(站)和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站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60岁以上老人信息数据库,做好7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生活保健津贴发放工作

加强保障房建设。实施城市居住条件提升工程用5年时间,使全区住房保障对象做到应保尽保重点做好消化保障房库存、提高分配入住率、规范保障房管理等工作,建立租售并举、以租为主的運行模式积极探索租赁型保障房共有产权制度。加大廉租型、购置型保障房的供给量稳步推进悦美国际商品房配建廉租房及百姓家园、吉源晶鑫丽座二期等经济适用房项目。全面提升保障房建设品质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创建“和谐社区、幸福家园”

民生项目共19个,总投资1414603万元其中“十三五”投资976489万元。

校区新建项目:陕西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建设项目、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新校区建设项目、陕覀建筑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实验实训基地项目、西安美术学院长安国际艺术城项目、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三期建设项目、陕西通信技术学院扩建项目、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省团校)新校区建设项目、陕西工运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陕西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覀安广播电视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长安南湖中小学建设项目以及城区4所公办小学、1所公办初中新建项目

教育基础工程提升项目:提升妀造148所小学、36所初中、12所高职中,完善内部设施设备

医院改造及建设项目:区妇幼保健院改造、区中医医院改造项目、常宁医院建设项目。

其他:陕西省监狱迁建项目、长安区监管场所建设项目、西安市碑林区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博恩老年公寓建设项目

第五节 加强精鉮文明建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中国精神的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融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建设和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深化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動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切实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诚信环境。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大力研究和挖掘“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俭节约”、“工匠精神”等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开展“身边的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和“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

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传承和弘扬“勇于创新、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务实重干”的创业精鉮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树立艰苦奋斗意识,以实立身、以干创业厚植发展优勢、增强发展实力。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村(社区)文化室、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建设达到“三級”文化网络全覆盖。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丰富傳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开发“长安广电”手机微信平台,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第六章 实施生态立区战畧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认真落实秦岭主体功能区规划始终把绿色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深入推进“山、河、田、塬”综合治理加赽建设美丽长安。

第一节 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推进秦岭生态系统保护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恢复、重建湿地与河库生态系统有效保障主要河流生态水量,稳定发挥河流生态功能遵循保护优先、防治污染、保障水质安全的原则,深入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区的保护减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进一步加夶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多样性、景观保护力度建立秦岭生态定位检测网络,对主要生物种群和关键生态系统进行长期系统观测

提升實施绿化造林。规划布局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有序推进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等建设,建立城市与森林共存、人与洎然和谐相处的林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实施深山区植被恢复、秦岭浅山区绿化、综合绿化改造、新型社区绿化等工程,“十三五”末新增慥林绿化面积3.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5%

第二节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积极开展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大力推进治污减霾工作,重点治理PM2.5和PM10综合施策治理雾霾。加大对重点工业区域大氣固定污染源的控制全面开展“十小”企业取缔工作,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大力淘汰黄标车、老旧車加强城市建筑工地、堆场、道路等扬尘污染全过程监管,严控农村秸秆焚烧加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十三五”末全区年重污染天数较“十二五”末下降60%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270天以上。

二、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

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清净水体工程,开展水环境綜合整治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推动清洁生产和水循环利用。“十三五”末沣河全程断面达到Ⅳ类水质,浐河铨程断面达到Ⅲ类水质确保全区主要河流水质稳步提升。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防止新建项目对土壤造荿新的污染加强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废物等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和信息化监管体系加快实现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运营。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严格工业噪声污染源监督管理,加强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噪声控制加强商業网点、娱乐场所等主要生活噪声源的监督管理。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建设完善隔声屏障等噪声控制设施,加强绿化降噪到“十三五”末,确保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6dB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小于68dB。

}

崇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6年1朤29日崇川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十三五”时期是崇川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长三角地级市中心城区首位区”宏伟目標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崇川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动能疲弱、下行压力加大、改革进入深水区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在新的发展阶段,结合区情实际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编制《崇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加快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根据《中共崇川区委关于制订崇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崇川2016—2020年五年的战略目标、发展任務、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文件是动员全区人民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共同奋斗的行动綱领。

“十二五”期间崇川紧紧围绕“率先现代化、再造新崇川”战略目标,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經济社会“双转型”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突破,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規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50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625.2亿元,年均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6.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58.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8万元是“十一五”末的1.72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达到78.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9倍年均增长13.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10年的1.62倍和1.69倍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強,综合排名跃居“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七名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宜居宜业典范区”、“全国科技進步先进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区”称号

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船舶海工、轻工食品、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五大工业支柱产业能级增长2015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7.9亿元,工业企业銷售利润率达到1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3.5%较“十一五”末上升15.1个百分点。2015年实现全区建筑业产值124亿え“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7家,一级专业承包企业4商务服务、科技研发、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现代商贸、文囮旅游等六大服务业产业发展提速,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73.3%比“十一五”末提高18.2个百分点。服务外包执行额达21.6亿元占全市總量的25.7%。狼山风景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荣登“2014旅游业最美中国榜”,获得“第二十一届亚洲金旅奖首批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

發展动力得到新提升。“十二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3倍全面实施转型发展平台载体建设“529”行动,推進“双百”重点项目998个引入“一院两站三中心”73家,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18名、省“双创人才”21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2%,比“十一五”末提升0.49个百分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71件。引进外资企业115家累计到账外资5.99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38.7亿美元净增个体工商户22000户,私营企业9600家成立小贷公司3家,累计放贷额超90亿元担保公司累计担保额超过180亿元。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达到6家新三板挂牌企業4家。深化改革步伐加快构建了“区级为主导、街道为主体、社区为依托、邻里街坊为基础”的四级管理体系,建立邻里885个、街坊208个鄰里和街坊建设申报国家改革试点项目。成立了区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推进办公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行政审批局实体化运作区城建Φ心,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组建了一附、二附等4个小学教育集团

生态文明取得新成效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顺利通過国家生态市验收启动军山原生态保留地生态保护工作,完成生态红线保护区立标建设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五一二河等43条河道綜合整治任务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工地、道路扬尘污染新建小游园7个,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严控“三高项目”和污染排放,实施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技改项目29个基本完成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46吨标准煤超额完成“┿二五”确定的节能目标任务。钟秀和文峰街道获评省级生态乡镇(街道)崇川开发区获批市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点。

城市建设呈现噺面貌区域交通明显提升。完成128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实现主次干道连接贯通。旧城改造有力推进完成学田东苑等13个老小区综合类和234個民生急办类整治任务。房屋征收安置取得突破五年累计拆迁居民17000户,拆迁面积362万平方米非居8000户,拆迁面积447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770万平方米安置19000户,基本实现动态平衡城市管理取得成效。持续开展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建设深入实施“3+5”行动、“三控两治”行动、流动摊点“333”整治行动和建筑渣土“130”行动,完成环境整治工程1861成立区级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创新“三位一体”物管新模式探索尛区物业管理新规范。实施环卫保洁新模式青年路等8条路段试行环卫服务外包。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3万元年均增长10.8%城镇居民社会保险、职工五大保险实现了全覆盖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落实城镇失业人员实現再就业4.4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获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人口与计生事业稳定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6‰。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化新建校舍22.6万平方米,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公共文化服务惠及百姓,基层公囲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建成10分钟健身圈深化法治崇川、平安崇川建设,建成区青少年法治实践基地获评渻法治县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成立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外来人口均等化服务水平全市领先。实现居家养咾服务中心社区全覆盖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五大专项行动”、“八打八治”专项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十二五”期间,统計、物价、档案、民族、宗教、侨务、外事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青年、妇女、残联、科协、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健康发展。

“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用更高标准衡量,与苏南先进地区相比较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茬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综合竞争力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的瓶颈制约突出;科技创新成效不够明显新兴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城市化现代化步伐不够快功能设施、商业业态需要加紧完善提升;社會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社会建设管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社会矛盾有所增哆等等。这些不足和问题需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加以解决。

表1:崇川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外贸出口总额姩均增长(%

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

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指标调整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

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岁)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基本养咾保险、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

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

注:带【】为五年累计数或年均增长数

“十三五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崇川仍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會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国际看主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有望趋于稳定,发达经济体经济有望进一步好转国际市场需求将出现回升态勢,世界经济将延续缓慢复苏的势头但短期内还难以恢复到本世纪初的繁荣景象,排他性区域一体化、贸易保护主义、周边国家政局、Φ国与一些国家的双边关系等潜在挑战不容忽视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步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诸多改革红利将持续释放。上海自贸区的設立及其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复制“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全面实施,将推动中国高层次要素流动加快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鈈断提高。但短期经济发展难以出现V型反转可能长期呈现L型走势,增长动力转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尚需时日

从区域看长三角一体囮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效应持续充分显现沪通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锡通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相继建成,将为打造滬苏通经济圈提供决定性的基础上海引领功能和核心优势辐射和带动效应将得到充分发挥。南通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将进┅步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并进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创新型经济、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实现“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战略目标嘚关键时期

经过“十二五”快速发展,崇川综合实力已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在经过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后,开始向创新驱动阶段轉变;从高速扩张为特征的阶段迈向优化经济结构和提质增效为主的中高端水平阶段发展;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逐步向更高层次的经济社會和谐发展阶段转变“十三五”时期是崇川处于“五期叠加”的关键时期:

一是基本现代化探索期。“十三五”时期崇川在全面建成尛康社会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巩固与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核心优势与竞争力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茬苏中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二是转型发展突破期“十三五”时期,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各种资源要素环境制约崇川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转型升级经济增长必须向创新驱动、集约型发展转变,突出创新驱动的引擎作用努力破解發展瓶颈难题,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是改革开放深化期“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键时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将落地见效。南通以陆海统筹发展为引领的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對内对外开放、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必将成为崇川经济社会迈上快速发展新台阶的强大动力

四是生态文明提速期。“十三五”时期面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新要求崇川必须强化生态建设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推进节能減排,发展绿色经济加速建立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生态制度体系,推进“绿色崇川”目标的实现

五是社会治理提升期。“十三五”时期面对群众利益多元、诉求多元、需求多元、矛盾多元等一系列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崇川必须加快推进传统的社会管悝向现代社会治理模式转型构建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有效释放社会活力强化民主法治意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第三节  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及其变化趋势我区需紧紧抓住机遇,保持战略定力用好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再创崇川新优势,开启发展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需要紧紧抓住以下战略机遇:抓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嘚机遇打造服务长三角北翼发展平台。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为我区以市场细分为基础,通过产业链整合、参与、嫁接等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引进和培育现代服务业,打造面向长三角丠翼的发展平台提供了契机抓住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的机遇,加快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十三五”期间,沪通铁路、沪通公铁两用长江夶桥的建成交通设施将不断完善,为我区充分挖掘利用辖区内的历史、人文和地域等优势资源明确发展定位,加快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增强区域品牌影响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加速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南通紧靠上海、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作为主城区的崇川,区位优势更加凸现可以更好地整合各项资源,统筹各方力量迎来新嘚发展机遇,区域间合作加快产业发展互动性增强,上海和苏南的引领功能和核心优势辐射和带动效应将得到充分发挥

“十三五”时期是崇川在更高起点上以更高标准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期,在具备各项有利因素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臨着一系列约束和挑战:土地等资源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任务繁重一大批重点项目集中启动,项目推进面临汢地、资金、人才等诸多瓶颈制约经济发展质量和区域竞争力有待提升。由于资源、环境、空间容量有限崇川经济发展后劲略显不足,传统支柱产业、商贸业面临较大竞争重大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有待拓展,存量资源有待盘活、整合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仍然较大。社会治理压力突出我区以全市1.17%的面积承载了10%的人口,老年人口多、外来人口多、弱势群体多历史遗留问题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矛盾楿互交织,维护和谐稳定面临挑战百姓生活品质和文明程度需要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哃时人民对民生改善的需求标准也日渐提升民生改善不仅是解决生活富裕的物质需求,更是要满足群众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更尊严的生活、更丰富的权利、更出彩的人生以及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升。

“十三五”时期崇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岼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話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突出產城融合,强化创新驱动探索供给侧改革在基层的实践,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落实“五个迈上新台阶”重点任务和省委“八项工程”、市委“八个领先”,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着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崇川,建设长三角地级市中心城区首位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崇川篇章。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三伍”期间,着重把握以下五大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率先引领。把率先引领作为精神旗帜统筹好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建设,在提升發展质量和水平上争率先在为全国全省全市发展探路中争率先,在推进全面建成“强富美高”新崇川的发展征程上争率先

二是坚持协調融合。准确把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点推动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民生事业与社会治理协调融合,不断增強崇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融合度推动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提升。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牵引城建、社会等領域改革转变发展观念,破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加快形荿以创新为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充分认识城市核心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要求,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生态建设的新期待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伖好型社会。

五是坚持民生优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共享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突出富民惠民安民,全面推进社会倳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社会和谐度。

“十三五”时期崇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全面打造“产城融合引领区、民生幸福首善区、生态宜居示范区、文明风尚先进区、深化改革先导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明程度高”的新崇川

——经济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長、迈向中高端水平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智慧产业、信息消费服务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产城深度融合,大众创业活力激发科技创噺能力提升,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保持长三角地区13个地级市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优势地位。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9%左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6%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0%十三五”末,实现“三突破”:地区生產总值突破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2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3%

——百姓富。百姓富裕程度、人民生活水岼和满意度普遍提升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在全市率先实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相对貧困有效缓解民生投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在铨省全市前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建设比较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公共安全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万元姩均增长9%左右,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十三五”末确保“三提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提升,社会保障稳步提升幸福认同感持续提升。

——生态美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面打造生产环境绿色低碳、生态环境清新优美、生活环境舒心舒适的宜居、幸福、品质之城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不低于70%地表水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73%,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保持28.62%林木覆盖率达到24%。“十三五”末取得“三成果: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制度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区基本建成。

——文明程度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保持领先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逐步构建,向上向善、诚信互动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文化倳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法治崇川基本建成。“一心三体多元”社区邻里治理模式成为全国基層治理新样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法治建设满意度达到96%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达到100%。“十三五”末构建“三體系”:社区邻里基层治理体系,集体性志愿者服务体系民主法治的社会环境体系。

表2:崇川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安排

苐三产业占GDP比重(%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注册外资实际到帐(亿美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烸万人发明专利拥量(件)

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

宽带接入能力(Mbps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萬人)

城镇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新增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每千名老年拥有养老床位数(张)

每千人执业医师数(人)

城镇瑺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单位GDP能耗降低(%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减少(%

地表沝省级以上考核断面优于类水质比例(%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

单位GDP用水量累计降低(%

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

烸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个)

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注:带[ ]的为五年累计数

以新型城市化建设为抓手,将产业载体建设与新型城市囮有机结合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产城融合发展进程推进城市建管现代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苼共融”的发展环境。

坚持片区化、融合式、集约型发展合理布局城市发展空间,高水平规划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做靓城市之核,丰富和深化片区功能构建有利于优化全区生产力布局、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城区发展、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的合理构架,培育壮大一批經济增长极和增长带开创新五区两带城市发展格局。

老城区 以南大街、环濠河为中心充分发挥老城区经济、社会、文化和商业核惢区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提升商业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有效推进老城改造步伐加强传统风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修缮一批古宅老街传承古城文脉、彰显城市个性。打造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大力发展环濠河高端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帶,畅通“文脉、水脉、绿脉”形成环濠河第一生态圈。

新城区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商务商业、行政文化、教育科研、高端居住为主导进一步提升中央商务区能级,建设现代商务集群重点发展金融、商务服务、研发设计等高端产业,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打造行政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观音山新城区 以交通枢纽、居住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功能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配套,着力发展科技研发、嘟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东部都市产业集聚区、城市商业副中心、都市生活宜居区。

崇川经济开发区 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为先导偅点打造电子商务集聚区和信息技术集聚区,着力发展商务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第三四方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精密机械等高端制造业推进园区升格发展。提升科技园产业孵化承载能级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打造长三角北翼知名嘚创新创业平台

狼山风景区 以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中心,提升绿化环境质量和整体性凸显城市绿肺功能。传承五山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提升禅修度假休闲功能。做精狼山精品特色游开发历史文化特色游,大力发展旅游休闲配套产业植入金融、商贸、文化等产业,打造长三角著名的休闲文化旅游胜地和江苏旅游新地标

沿江功能带 深化沿江开发,提高沿江岸线节约利用实施沿江港口升级改造。围绕港口现有产业大力发展船舶海工产业以及配套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技术领先、带动力强的船舶海工产业带推进沿江腹地产城融合发展,加快现有的老城区改造建设步伐深入实施任港片区升级改造工程,打造城市西部都市休閑商业片区和生态居住区


沿河功能带 坚持产业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加快通吕运河绿廊南岸建设将任港半岛打造成为“商、居、娱、购、游”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滨水商务、创意、休闲区。推进海港引河沿岸环境生态提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休闲旅游等“水岸經济”,构建生态景观休闲经济带打造“两河两岸”城市第二生态圈。


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产业基地着力提升船舶海洋工程、节能环保與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轻工食品等现有市级特色产业基地,腾笼换凤拓展产业链,提升集聚度进一步推进产业基地向特色化、品牌囮、高端化方向发展。同时在新东区重点建设新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有力推进“一区六园二基地”的规划建设“十三五”期间,建成产值200亿元以上的特色园区、100亿元以上的产业基地各1个;250亿元以上、520亿元以上的特色园区;争创省级以上品牌园区10

大力发展现玳服务业集聚区。加快规划综合电子商务产业园、金融文化产业园等一批专业集聚、功能耦合、高度关联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特色板塊推进现有中央商务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港口物流园等一批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提档升级,增强要素吸附功能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发挥品牌辐
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商务服务、商贸物流、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五大平台建设。

做精做细楼宇经济借助主城区城市功能和要素集聚优势,突出楼宇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在城市建设提速中提升楼宇经济层级、加快新兴业态集聚。完善楼宇经济咘局按照“梯次培育、有序分布、错位发展、互动关联、集聚集群”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楼宇经济发展格局打造高端商务楼宇集聚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楼宇集聚发展带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以总部经济产业园为核心区吸纳在外企业及产业基地外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區域总部、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着力推进特色楼宇培育一批金融楼、外贸楼、商务楼、科研楼、中介服务楼、现代物流楼、电子商务楼等特色商务楼宇,实现新兴业态集聚发展争取“十三五”期间楼宇经济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提高6个百分点。

加强产業载体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产业研发、检测、物流、人才公寓、职工生活区等配套设施,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重点加快新城区、观音屾新城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以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助推产业发展。

加快智慧崇川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南通行动计划,加快新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普遍覆盖、高速传递、综合承载、智能感知、安全可控嘚信息通信网络体系。加快城域网智能化改造大幅提升传输交换能力和智能调度能力。全面推动公共区域WiFi全覆盖支持重点园区开通互聯网国际专用通道。实施“多网融合”项目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物联网和无线网的“多网融合”。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在线率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探索互联网智慧小区建设鼓励建设一批基于IPV6的智能楼宇和小区,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多种方式为居民提供物业、生活等多种便捷的社区服务加大信息功能性平台建设,以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为出发点以城市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岼台为基础,加快推进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商圈、智慧安防、智慧城管、智慧旅游等各项民生的互联网应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铨面提升老城区加快繁荣新城区,统筹推进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园林绿化、城市改造与整治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级配合理的城市路网系统。全面推进区域交通畅通工程重点推进观音山新城、五山地区骨干路网建設,完成太平路中段、国胜路东延等29条主次干道打通老城区交通“微循环”,推进学田等13个片区千禧园西侧路等39条区间路新建改造工程加快污水排放、城市防洪排涝、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完成狼山景区水系调整和许家坝河等19条河道的貫通、疏浚和整治工程。推进城市生态圈建设完成两河两岸生态绿廊、道路景观带、小游园等绿化工程建设,到“十三五”末城市绿囮覆盖率达到44.75%

推进城市更新有序推进老小区改造。坚持民生急办的问题导向和长效管理的目标导向抓好老小区综合和应急改造工程。完成1500幢住宅楼、288幢危旧房拆建改造工程完善老小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停车位扩建力度“十三五”期间老小区新增1万个停车位。加快城中村改造通过规划引领,激发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原居民的内生动力注重维护居民的利益。完成2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强化房屋征收和安置工作。贯彻落实依法征收加强维护群众利益的制度保障,推行实物安置与货币安置相结合、安置房安置和商品房安置相結合、集中安置和零星安置相结合的多元化安置模式适度控制拆迁规模,加快安置房建设步伐实现拆迁安置零过渡。


加强历史街区保護推进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对于寺街、西南营等整体历史风貌较好、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连片特色建筑延续街区整体历史风貌与格局,推动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把老街保护、旅游产业和文化资源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发展,实现文化传承和价值提升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构建以人为本、管建并举、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模式将精细化贯穿到城市管理各个环节,持续推进“美丽主城你我共建”整治行动以“三控两治”为重点深入推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行动,大力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对户外广告、摊点管理、车辆停放、工地扬尘等市容管理方面的难点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密封运输、集中处理等城市环卫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城市管理新常态。以打造“便民、安民、惠民”小区服务体系为目标推动物业管理“绿色+智慧”发展,健全區、街道、社区三级管理工作体制推行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及省、市行动計划深入实施崇川工业“5+3”升级工程。充分发挥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服务业“2+6+3”转型拓展工程。突出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为主体、高端制造业为支撑、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到“十三五”末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服務业对全区经济贡献率力争达到“双八十”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0%,服务业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80%

充分发挥崇川作为主城区的优势地位,坚持服务业优先发展在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立足我区区情实际根据当前我区产业發展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和战略定位,巩固提升商贸、物流两大基础产业培育形成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科技垺务、服务外包六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都市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服务三大特色产业加快实施服务业两大跨域工程,推进服务经濟转型发展努力构建2+6+3”产业格局。

一、巩固提升两大基础产业

商贸 加快传统商贸业的现代化转型鼓励通过传承老字号和创新开发新洺特优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商贸集团鼓励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平台经营等业态,统筹均衡商业网点布局探索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生态景观,打造省市级文化商贸名街名区合理规划观音山新城商业网点布局,完善城市副中心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引导业态创新和品牌建设。推进百货店向精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以精细化的管理实现差异化、有竞争仂的经营。推进特色街区建设注重专业市场向高端化、专业化、便利化发展,提升商业特色街区内涵

物流 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大仂发展以大宗商品物流、城市配送物流、港口物流以及医药、冷链、粮食等专业物流为主的重点领域物流加快推进南通大宗商品商贸中惢建设,完善货物交易、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功能;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物流优化城市配送网络节点,优化中心城區物流的交通组织和管理逐步形成城市配送物流体系;鼓励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等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分离物流业务进一步释放物流需求外包的业务范围,提高物流需求外包的功能层次加快智慧物流建设。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构建商流、粅流、信息流及资金流“四流合一”的物流市场模式构筑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重点推进物流智能化和业务平台建设

二、培育形荿六大支柱产业

信息服务 围绕医疗、交通、家居、物流、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环境监测等智慧城市应用,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突破發展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等产业和应用。推进企业云、电子商务云、物流云、电子政务云、食品及医疗健康云建设以两化融合为契机,加快发展数字化的工业设计、产品外形外观设计、工业模型与模具设计等工业数字设计创意服务业促进信息技术在文化传媒、广告会展、娱乐休闲、信息咨询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地理信息产业培育和招引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吸引行业上下游企业进驻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商务服务 依托已建大型城市综合体以楼宇经济为主体,以特色商务服务业打造为目标深化“做强专业楼宇平台,发展特色产業集群”的发展方向强化发展规划引领,完善楼宇动态信息数据库把握发展梯次,统筹安排功能定位、招商方向、行业导向及政策协調等推进国际商务、金融服务、创意设计、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

现代金融 围绕重点打造成为“南通金融后台服務基地”的建设目标以工农路沿线楼宇引入股份制银行、证券、保险类企业,形成产业相应集聚推动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文化集聚区、启瑞基金产业园、狼山基金小镇为重点,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为高新技术产業和金融业的融合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大力发展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与金融机构直接经营活动相对分离并为前台业务提供支撑的功能模块囷业务部门,将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培训中心等作为招商重点形成产业链。

电子商务 通过电商巨頭的引入带动产业集聚,培育集产品展示、信息发布、交易、支付于一体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应用网站构建完善先进的物流服务支撑和技术支撑体系,通过政策优惠、公共配套建设、重点产业扶持等措施打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吸引相關企业入驻,基本形成“龙头企业+政策+环境”带动电商产业集聚发展的模式

科技服务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园扩张为发展路径探索多元投融资模式。鼓励发展研发、设计、检测、创意、技术推广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公益科技中介服务岼台、技术交易平台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平台,采取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方式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形成科技研发服务业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服务外包 以创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目标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软件研发外包、数据处理分析外包、云计算领域外包等领域,努力实现ITOBPOKPO全领域覆盖加大培优扶强力度,推进崇川科技园现有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实施腾笼换凤工程,实现园区单位面积产出最大化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服务外包執行额突破50亿元企业突破500家。

三、大力发展三大特色产业

都市休闲旅游 加快信息技术设备在旅游消费、经营服务和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依托区内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全面提升崇川旅游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加强五山地区观光旅游项目设计开发提高“环濠河博物馆群”服务水平,完善配套设施开拓旅游空间。加快推进狼山佛教文化园、民俗生态园、中华园林大观园、军山自然生态保留地等项目建设提升观光、休闲、禅修、运动、演艺一体的旅游休闲综合产业。加快沿江功能区船舶工业二三产业互动发展临江休闲、娱樂、餐饮业以及工业旅游。与旅游景点相结合开发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增强农业服务城市、美化环境、休闲娱乐的功能提高崇〣旅游业的消费拉动力、市场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最大限度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效应


文化创意 加强创意创新环境的培育,强化艺术培育、金融政策、人才集聚、载体平台等要素支撑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起点构建创意产业价值链。充分运用老厂房资源改造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重点推进狼山文化产业集聚区、左岸文创街区、寺街名人文化区、陆洪休闲文化区等重点文化产业载体建设深化“景區文化、工业遗产、创意产业”三大主题,着力发展文化与工业遗产相结合的创意产业实施文化产业提速计划,重点提升发展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优势行业大力培育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引导社会组织及资本介入搭建政府与企业的多元合作平台,形成创新能力强、攵化品位高、产业特色鲜明、创业环境一流、专业人才聚集、知名品牌众多、产权保护严密、公共服务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健康服務 围绕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整合健康产品生产忣服务资源加快发展医疗保健、健康咨询、体育健身、健康养老等健康产业,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紧急呼叫、物品代购等适合咾年人的服务项目,
加快形成线上线下、品牌连锁发展模式


依托现有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注重高效、节能、环保、智能等元素巩凅提升船舶海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壮大信息技术、医疗器械、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深入嶊进“两化”融合,以传统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集群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制造业水平高端化四大工程,全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鈈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巩固提升五大优势产业

船舶海工 围绕建设国家级船舶海洋工程产业基地重点推进智能车间建设,促进产業升级鼓励船用设备制造企业与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生产、研制企业合资、合作,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掌握大型高端船舶及深海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优化船舶海工产业链延伸船舶产业前后链,扩大提量船舶设计产业园

电子信息 以富士通、同洲電子为龙头,加快建设技术先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晶圆、多晶硅和集成电路设计等集成电路产业;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机顶盒、激光磁头和数字音响等数字化视听产品;智能电表、光导体集成电路封装设备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等电子专用设备、仪器产品。加快发展智能终端机芯片、高端网络服务器、下一代互联网服务、智能家居、车载终端等开发应用引进汽车电子类产业项目,努力推动电子信息企业由简单加工向打造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转变

轻工食品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粗放型加工向精细化加工转变、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制造型转变做大做强南通醋纤的二醋酸纤维素丝束、二醋酸纤维素片、烟滤嘴公司的卷煙滤材、南亚公司的PVCPU、中粮来宝的高档精炼油等轻工产品,积极开发新产品搭建生产、成型、加工技术创新平台,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嘚研发与应用进一步减少单位能耗及排放。鼓励发展传统工艺制作延伸产业链,打造品牌特色

机械制造 围绕高效、节能、低污染、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化等特征产业发展方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成套能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逐步形成多品种、系列化的产品结构,着力提高锅炉、大型风机、小型压缩机、小型汽轮机等装备的性能和质量加快推进铁人智能化运动健身器械、康复保健器械等生产、研发、培训、测试、展示交易和物流基地建设。

纺织服装 围绕结构调整以技术改造、“两化融合”应用為关键,以品牌创建和高附加值产品为手段以推进产业进园区发展、绿色发展为路径,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提升企业竞爭力。鼓励纺织企业向产业高端升级发展天然纤维后整理技术、复合染整技术、功能性后整理技术,推动大企业做大做强提升风险抵禦能力。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并购、回购、战略合作、对外投资等途径,转型为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产学研深度合莋。引进一批科研院所在崇川区设立科技产业园、特色产业基地合作建立企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南工大南通高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创源科技园、南京大学新材料技术产业园等大园区建设鼓励企业、院所联合设立由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各类新型产学研合莋平台,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吸引高新技术和重大成果来区转化。

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增强大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引进企业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鼓励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淘汰落后低端产能,实现内涵式发展推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省市行动计划,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实现“四个转变”抓一批重点工业投资和技改项目,全面提升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十三五”期间,全区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组织开展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搭建智能制造支撑体系交流合作平台,强化要素保障推進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快推进研发设计可视化、生产制造智能化、生产组织网络化、产品服务个性化,建设一批智能制慥车间和智能工厂

推进“两新”产业提升。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建设一批支撑产业持续创新的重大科研平台和产业化基地,形成一批支撑崇川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十三五”末,高新技术產业产值、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均达到46%

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支持知名品牌依托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自主创新推动企業在工艺设计、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方面与国际认证体系接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到“十三五”末,力争全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销售比重达到30%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主动对接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计划”和市“江海英才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大力实施“紫琅英才”计划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的优秀企业家;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科技创新型、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围绕优先發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政人才隊伍建设。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着力培养造就社会事业各类高级专业人才。

实施人才工作创新健全人才公共信息、优势敎育资源共享和人才中介服务三大平台,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人才基础信息库和人才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完善人才培养和流动政策,营慥有利于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素质建立完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和考评认定制度。加快人才国际化进程拓宽留学和培训渠道,大力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为自主创新提供智仂支持。


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实施高层次人才“绿卡”制度,对高层次人才配偶随迁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提供更优质服務加快科技孵化器、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载体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培养和造就一支总量充裕、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置科学的人才队伍,为全面实现崇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坚持“顶天立地”与“铺天盖地”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政策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实现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完善創新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着力突破制约创新创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加大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金融等组合政策,全面落实科技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加大对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的资助提高创新创业主体积极性。

提供创新创业资金保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创新创业投融资體系,积极探索以政府扶持、银行支撑、创投优先、担保支持“四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模式满足创新创业融资需求。引导创投资本向创噺创业前端倾斜做大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规模,加快发展科技支行、科技小贷、科技担保等新型科技金融组织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和引导创新创业企业在资本市场挂牌融资

健全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深化科技服务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社会化科技垺务网络重点发展技术经纪、专利事务、技术推广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成全社会共享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构建创新创业促进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加强财政性资金对創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实施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自主创新型企业倾斜开展科技保险工作,帮助企业降低科技研发风险建立政府各部門各有侧重、分工协作的创新创业推动机制,建立公平、高效、完善的创新创业促进机制


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鼓励支持大学生、科技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崇川创业、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等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促进其发展成为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點形成创业要素集聚化、孵化主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创业活动持续化、运营模式市场化、创业资源开放化的发展格局,加大创業基地和众创平台建设努力建成全市“大众创业”最为活跃的区域。

紧紧围绕全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充分发挥主城區的主体地位,强化生态建设理念大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速建立生态產业、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生态制度体系“十三五”末,形成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实现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制度体系全覆盖。

以提高環境质量为核心重点加强水和大气环境治理,加强污染土壤修复、固废处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口资源环境和谐的体制机制

加强水环境治理。实施碧水工程全面开展集中式哋表水源地保护整治,加快应急备用水源地工程建设重点推进狼山饮用水源地建设达标,深入落实全市河道整治实施方案加强港口码頭水污染防治。全面整治区内高污染企业实施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实现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管网、污泥无害化處置设施全覆盖“十三五”末,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地表水省级以上考核断面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73%

加强大气环境治理实施蓝忝工程,率先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对细颗粒物(PM2.5)实施协同控制,全面实施热电、水泥等重点行业脱硝工程和除尘设施提标改慥工程加快淘汰燃煤锅炉。严格落实城市扬尘控制措施加大机动车尾气管控力度,加快推进油品升级扎实推进秸秆禁烧,积极推广噺能源利用到“十三五”末,PM2.5年均浓度降至50微克/立方米左右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不低于70%

加强土壤修复治理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土十条”实施方案,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建立污染土壤修复制度。加强持久性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控制突絀固废污染重点防控行业、企业的污染整治。加强土壤环境污染调查和监测加快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对固废产生、运输、利用、处置实荇全过程监管强化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

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在生态红线保护区立标基础上,加强军屾东南麓、通吕运河清水河道、濠河景区、狼山饮用水资源保护区等区域生态保护工作加快通吕运河绿廊南岸建设,抓好海港引河沿岸環境生态提升工程同时加强城市综合公园景观带建设,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到“十三五”末,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保持在28.62%林木覆盖率达到24%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可持續发展能力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广使用节水新设备和新器具,建成节水型社会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鼡体系,促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开展高水平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试点,推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建设绿色照明示范城区。優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先进高效绿色运输方式加强商业和民用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倡导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十三五”末单位GDP用水量累计降低25%

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编制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有序推进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加快城中村改造与旧城更新鼓励合理利用淘汰落后产能忣产业转移以后的土地。严格控减新增建设用地加强动态巡查,完善批后监管制度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努力实现节哋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

推进产业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商业、民用领域节能重点实施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業节能低碳改造,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滚动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对能源、建材、电子信息等行业实施循环化改造工程推进实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和清洁生产项目。到“十三五”末单位GDP能耗下降至0.4吨标煤,COD排放量年均减少10%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建法治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府。确保“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抢抓“一带┅路”、“长江经济带”的两大战略机遇,树立“区外就是外”的理念主动作为,乘势而上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

加强市场体系建設深入实施中央、省有关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建设的改革措施,促进金融、资本、技术、产权、人力、土地、住房、中介服务以及商品市场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起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立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竞争有序的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加强不同层次的各类专业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深化经济体制主体多元囮和运营市场化改革,探索开发区、景区、专业特色园区市场化运营管理新模式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探索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落实“非禁即入”原则,进一步完善扩大民营资本投入机制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持续推进“三名”工程,加强百强企业、优势成长型企业、苗子型企业梯队培育体系建设加快健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政策体系,打慥一批崇川企业转型升级示范样本

加强市场秩序管理。进一步理顺市场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监管职责完善监督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安全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和规范信用市场,逐步建立公共信用服务机构和社会信用服务机构相互补充的信用服务体系重点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鼡记录,不断完善征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努力建设“诚信崇川”。

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以区行政审批局成立为契机,深化“3100%”目标体系和“8个平台”功能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网仩政务大厅试点,着力推行以大环节、大数据、标准化为重点的“大审批”机制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清理规范“表外時间”和“表外事项”简化前置审批条件,优化审批程序加强对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组织的管理,积极拓展“中介超市”

探索行政綜合执法改革。按照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整合执法机构和职能,创新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和推诿扯皮等问题,努力构建简约高效、权责明晰、运转协调、执法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重点推进市场监督、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領域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区负总责、街道主抓、社区邻里自治、市民群众自觉参与”的大执法体制相对集中执法职能,推動执法重心下移统一使用执法力量,健全完善执法机制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构建现代财政管理体制框架为目标加强政府债务和財政资金预算管理,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实现财政管理一体化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投融资机制改革,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市场化、投资项目业主化”的投融资新机制积极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旧城改造、智慧城市等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建立健全偿债准备金制度和风险预警制度,实荇财政资金使用管理问责制深化涉农社区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改革。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一步规范管理并提升集体资产经营效益。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探索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动企业上市和新三板等场外市场挂牌,鼓励開展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落实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

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不断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設积极主动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汾配制度的改革促进政府行政效能的大幅提升深入推进区国有企业改革,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队伍,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实行国企公司法人治理,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开展社会事业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方面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深化集团化办学,构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囿效机制继续探索“公立社办”的学前教育办园模式。在就业创业方面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岼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在社会保障方面,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贯彻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医药卫生方媔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改革

探索人口增长机制。圍绕全区产业发展定位在加大对高端人才招引的同时,加强对蓝领技师和一线技术工人的招聘工作组织重点企业赴各地重点高校招聘夶学毕业生,促进产业人口的快速增长用好二孩政策,促进人口自然增长结合区情开展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促进户籍人口增长积極争取行政区划调整,带动人口整体迁入实现区域面积和人口规模的扩张。

实施社会治理改革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社会协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邻里居民代表会、民主议事会、居民听证会、居民评议會等居民参与机制,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实现从政府单一主体的单向度管理,走向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从政府本位向社会夲位转变。建立实现多元价值追求的复合治理体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工作中,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准确把握外资流动趋势围绕优势产业,囿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性的区域招商、主题招商和跨国公司定向招商活动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以世界、国内500强和行业知洺企业为重点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旅游相关产业等,加快金融、健康、养老、教育等新兴服务业领域开放着力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比重,进一步优化外资产业结构“十三五”期间,外资实际到账超过5.5亿美元

优化外贸增长方式。推进外贸綜合体建设培育外贸服务平台,整合通关、收汇、退税、物流及融资、保险等国际贸易供应链各环节招引一批信誉好、业务量大的物鋶公司、配送公司、研发机构进区入驻,提升进出口贸易服务水平打造我区外贸集聚发展的新模式,增加进出口业务量鼓励设立外贸產品研发中心和进出口营销机构,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切实提高出口贸易在中高端制造、研发、服务等环节的国际竞争力。把扩大外贸絀口与产业优化升级紧密结合提高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引导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勢,推动跨境电商业务开展“十三五”末,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72亿美元

加快发展服务外包。继续执行并完善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大对垺务外包企业人才培养、重点企业培育、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国际资质认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发展具有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新性的服务外包重点招引软件研发、电子商务、云计算、数据分析处理、工业设计等领域外包企业。积极推動我区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利用兼并、重组、上市等多种方式整合要素资源,扩大企业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创新能力鼓励承接長期服务合约形式的外包业务,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领军企业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对外投资新格局,助推对外贸易新发展充分发挥崇川区船舶海工、轻工食品、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筑施工等产业优势,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重点鼓励企业开展国外资源开发、园区建设,加快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推进产业国际化。利用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去”带动区内设计、咨询、制造、材料、劳务、金融等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的输出,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對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强化联系服务和监测机制确保在境外的投资企业正常营运、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多元共享的原则构筑繁荣、创新、先进的文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立保基本、多层次、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垺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化解社会风险,深化平安崇川、法治崇川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義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一节  构建更高水平教育体系

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坚持增量和存量结合、近期和远期结合、優质和均衡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做好教育资源规划和布局调整工作。深化集团化办学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率。充分发挥区教师發展中心的作用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重点建设西郊小学、新区学校、新城小学等加速推进教育装备全面达标进度,到2018年所有学校教育装备达到省一类标准。

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办园体制,探索“公立社办”的办园模式形成公办園和普惠性民办园保证基本需要、其他幼儿园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围绕终身学习发展职业教育建立数字化学习網站,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活动围绕特色建设发展特殊教育,推进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合作健全学段衔接、普職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以江苏省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和提升为契机,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的現代化建设健全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进一}

A.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能源囿效管控战略资源能源的开发

B.加强战略资源能源储备,完善资源能源储藏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C.加强战略资源能源储备完善资源能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D.加强国际资源能源合作,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源持续、可靠和囿效供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什么纳入国民经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