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老山属于中国还是越南哪个城市

这里属于越南,为何像个中国城市?
我的图书馆
这里属于越南,为何像个中国城市?
越南会安,处处透着中国风的迷人小城摄影/撰文:一路南风  迎着海风,乘坐丽星邮轮,奔向大海,往南越南。  6天5晚的邮轮行程,除了被琳琅满目的美食和精彩纷呈的表演所包围,还有两天自由选择的岸上游行程。  在丽星众多岸上游线路中,个人独爱会安!  这个被时光雕刻过的小城,有太多值得品读的东西。
会安古城公元5世纪,在越南占婆王国时期,会安曾是一座港口,名为“大海口”。发展到16世纪,演变成东南亚最重要的贸易交流中心。18世纪,由于越南长期而激烈的权力之争,约束了发展,会安几乎被废弃,最后终于淤塞。19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会安港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使之焕发昔日的光彩。
& & & 在到达会安之前,天空便下起中雨,到下车的时候也没有休止的意思,一行人穿着雨衣穿行于古城的街巷,虽行走不便,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游兴。
& & & 越南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在越南文字出现之前,汉字一直是当地的官方文字。如今在会安的民居、宗祠和寺庙依然可以看到很多中文对联和牌匾。
透过汉字对联、红灯笼、红木家具和中式梁柱,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在越南曾经的弄潮岁月。
得地理之便,福建人、潮州人、客家人、广府人和海南人是最早到达越南的中国人群体,他们从事各种项目的经营,为会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所带来的区域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会安的生活形态。
在会安的华人按照族群风俗和商业互助需要,建起了福建会馆、广肇会馆、潮州会馆、琼府会馆和作为五帮会馆的中华会馆。会馆建筑雄伟壮丽,金碧辉煌。会馆里分别供奉着妈祖、关公、伏波将军等,终年香烟缭绕。
三角梅和灯笼是会安最具小资风情的点缀。粉红色的三角梅结合黄色建筑,呈现出油画般的视觉效果,让人产生旅居的冲动。
中华会馆游客络绎不绝,除了华人和日本人,欧洲人也不在少数。会馆内寺庙主体建筑的风格和国内无二,不同之处在于外墙的色彩。
& & & 秋盆河静静的流过会安,河的一边为古城区,另一边为生活区,相对古城区的古朴雅致,生活区呈现的是法式浪漫。法国元素除了中国元素,日本元素和法国元素也是会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法国元素表现在建筑物的色彩上。
穿过街道,仿佛穿过流年。会安,在格局上,像中国的周庄、西塘等地,在发展轨迹上则像中国的上海。
历史是一本书,它雕刻了时光,雕刻了生活中所能看到、感受到的事物。会安,一个可以多番解读的小城。欢迎微信扫描以上二维码,或搜索“一路南风”及“pcwli8888"阅读更多文章
馆藏&1870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119被浏览65,626分享邀请回答105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5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国内哪些城市可以直飞越南?-越南旅游常见问题- - :::北海发现旅行网 DISCOVERY BEIHAI:::
当前位置:
国内哪些城市可以直飞越南?
----------------------------------------------------
国内主要城市飞往越南航班
主要由国航、南航、东航、深航、越南航空执行飞行
-----------------------------------------------
越南主要国内航班介绍
越南国内的航空公司主要有:越南航空 JETSTAR等故宫是越南人造的?明朝初那块地方是中国领土(图)-闽南网
故宫是越南人造的?明朝初那块地方是中国领土(图)
来源:澎湃新闻
&  故宫 资料图
&  众所周知,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关注北京城修建历史的人对故宫营造史应该也不陌生:永乐元年(1403年),刚经靖难之役夺得帝位的明成祖朱棣颁诏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筹划迁都北京,并在燕王府基址上营建西内,次年西内落成。永乐十四年(1416年)起,开始仿照南京皇宫规制营建北京宫殿。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紫禁城宫殿、太庙、万岁山、太液池、十王府、皇太孙府、五府六部衙门、钟鼓楼。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朱棣特意在紫禁城内举行庆祝活动。不幸当年五月,前三殿遭雷击被焚毁,正统五年(1440年),明廷又重建了前三殿及乾清宫。
&  明初紫禁城的营建可以说是工程浩大,投入的财力、人力、物力皆不可计数。爬梳史料可知,参与营建的匠役人数众多,遗憾的是,留下姓名的极少。当时主持宫殿营建工程的泰宁侯陈圭、工部侍郎吴中、刑部侍郎张思恭、蔡信,工匠如石工陆祥、瓦工杨青等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宪宗实录》记载,被称为&蒯鲁班&的蒯祥参与了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的工程,&凡店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者&,&凡百营造,祥无不与&,以蒯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大师常常为后世称道。鲜为人知的是,明初紫禁城乃至北京城的修造也有许多越南(时称交趾)工匠的身影,他们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  交趾工匠千里迢迢到北京
&  以现存史料看,参与明初紫禁城及北京城设计、建造的交趾匠人,数量并不少。那么,他们是如何千里迢迢来到北京的?
&  明建文二年(1400年),大越国的属臣胡季犛篡夺了陈朝的皇位,废陈少帝,自立胡朝(大虞国),年号圣元。永乐五年(1407年),明廷以胡氏篡位为由,派遣英国公张辅将军亲率大军八个月内平定了大虞国,并于其地设交趾都、布、按三司,张辅任安南总兵官。
&  彼时明成祖朱棣接受群臣建议将北京定为京都,正式兴工建衙署、宫殿。京都初建,急需各类建设人才。明人顾起元《客座赘语》中记载,建北京城时&成祖北迁取民匠户二万七千以行,减南京户口过半&,缺人,更缺人才,尤其是大量技术精湛的工匠一时难以找寻。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朱棣把目光投向了交趾。
&  据《明太宗实录》卷六十四所载,永乐五年(1407年)二月朱棣敕谕征安南总兵官张辅:&克安南之日,其境内才德贤知之人及有一善可陈、一世可用者,广为询问,悉以礼遣送北京。&五月十九日朱棣再次勅令&交阯但有医、巫、筮、乐、工行院,及香匠、砖匠诸色工匠技艺人等,尽数连家小起送赴京。有身材长大者、能使铳者、能修合铳药者、善驾船谙晓海道者,及诸色捕户连家小送来。&(李文凤:《越峤书》卷二《书诏制敕》)这次的谕旨中朱棣对于征调交趾人才的甄选标准说得非常具体,主要是学有专长的实用工匠,诸如造砖、造香匠役等等。明初大量交趾人连同家小远涉千里,北上建设北京城,即由此开始。
&  除了成年匠役外,交趾幼童也在张辅甄选人才的考虑范围内。《明史?宦官传?范弘》对此有非常简略的记载:&英国公张辅以交童之美秀者还,选为奄,弘及王瑾、阮安、阮浪等与焉。&越南史书《大越史记全书》卷八载&明人入东都&&多阉割童男。&这两则史料都说得非常清楚,被选对象是外表俊朗的交趾幼童,年龄大约十余岁,阉割进宫候用。
&  从永乐五年至永乐十一年,这样的甄选工作先后进行了三次,首批七千七百人,第二批九千人,第三批一百三十余人,明廷从交趾总共搜罗各类人才一万六千余人,规模是相当大的。
&  对于南来水土不服的交趾匠役,明廷也做了妥善安置,史料载,&上念南土远来不耐寒,命工部悉给锦衣&,&上以冬月气寒,南荒之人不耐,命工部遣官以绵衣靴袜即途中赐之&,&命所司给钞米衣服居室,病与医药&。对于入京的交趾幼童,朱棣派遣官员教他们读书,攻研中国经史(关立勋:《中国文化杂说》)。后来成为紫禁城营建者之一的交趾幼童阮浪,&世家交趾,永乐中太宗皇帝因安南作乱遣将征之,众悉归附,时公甫十余岁,特俊爽被选入掖庭,太宗见而奇之,冀成其才,命读书于内馆。&明廷如此下力气培养交趾幼童,是希望他们日后成材为朝廷所用。
&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幼童入宫后即为太监,进入内廷各监司。内官监属明代宦官的十二监之一,掌管木、石、瓦、土等十作,负责营造宫室等事,而交趾幼童所在监司多以在技术性较强的内官监为主,例如阮安、阮浪、阮白等即在内官监做事。当时明初紫禁城兴建,他们因缘际会参与其中,成就了一番可彪炳史册的事业。
&  一个越南人主持营建紫禁城
&  阮安,小名阿留,洪武十四年(1381年)出生于大越国陈朝的河东(今属越南河内市),永乐五年甄选入宫成为宦官,奉成祖之命营建北京时,他不过二十余岁,不仅参与了明代永乐、正统两朝营建紫禁城的重大工程,而且主持完成了北京内城城池的最后建设,包括城门楼、月城、城濠、桥闸等。他的故事堪称传奇。
&  北京内城的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洪武时徐达、华云龙对元大都的初步改造;永乐年间建都时的各项建设,主要是宫殿郊庙建设;最后是正统年间建筑的完善阶段。其中,城池及各种辅助设施的完成,是这一时期营建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阮安则发挥了重要作用。郎瑛《七修类稿》评价阮安:&清介善谋,尤长于工作之事。北京城池、九门、两宫、三殿、五府、六部及塞杨村驿诸河,凡语诸役,一受成算而已。&其他史料也载,阮安&草创燕京城池、九门、两宫三殿诸司之制,出安规划。工曹诸属不能改,拱手受成而已&。(尹守衡:《明史窃》卷二十五《宦官传》)
&  阮安参与营建紫禁城的事实斑斑可靠,明初时人的诗文集中对其功绩也多有传颂。如王直《抑庵文集?营建纪成诗序》、李时勉《古廉文集?营建纪成记》、韩雍《襄毅文集?营建纪成陈都堂命为阮太监题》、岳正《类博稿?营建纪成诗》等。可以说,这位名字并不太响亮的交趾人主持了紫禁城的设计建造工作,有学者甚至称他为&明朝建设北京的总工程师&,核诸史实,应该并不太过。
&  明代营建紫禁城,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为草创时期,正统二年至十年为完成时期,前后始终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就是阮安。
&  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召集文武群臣集议营建北京。永乐十五年(1417年)大兴土木,阮安&奉成祖命营北京城池宫殿及百司府廨&。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仅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北京郊庙宫殿就已建成。虽然这只是紫禁城的草创时期,但新修建的建筑群布局匀称、庄严雄伟,早已超过南京的规模。
&  永乐初年的紫禁城营建由于财力所限以及频繁的北征,可以说是相当仓促。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建成后不过半年,即遭雷击发生火灾被烧为灰烬。受灾之后,砖瓦木材,凑集不易,不仅永乐年间没有再建,洪熙、宣德年间也因种种原因始终没有修建。真正的修葺完善是在正统时期。
&  正统年间这次修葺包括紫禁城的宫殿和各衙门的办公场所。正统五年(1440年)三月,阮安奉命重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并修建乾清、坤宁两宫。阮安使用工匠、操练官军等七万余人,在已有的基础上精思擘画,于正统六年(1441年)十月将三殿两宫建成。重建后的三大殿,比原来的建筑更为壮观,得到了明英宗的肯定。
&  紫禁城修缮工程告竣后,明英宗对于阮安等人的赏赐在明代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弇山堂别集?皇明异典述》记载:&国朝黄金不以赏功,而自叶升、池裕外,正统中,三殿工完,赏太监阮安,曾保各金五十两、银一百两、彩缎八表里、钞一万贯。&明人王世贞将这种赏赐称为&异典&,其罕有可见一斑,阮安的卓异建筑才能无疑是得到了明廷的高度认可。
&  交趾人在明廷中的地位
&  交趾人参与营建北京宫殿的,并非只有阮安。参与建设而未能在史料中留下姓名的恐怕不在少数,而史料所载,做出突出贡献的还有阮白、阮浪等人。正统元年(1436年)交趾人黎澄为工部侍郎,后升工部尚书,工部是管理宫殿营建的最高机构,黎澄可以说是交趾来华建筑师中身居要职,较有代表性的一位。
&  越南史研究专家张秀民先生对交趾人在明廷中的地位有较精辟的论断:&明自永乐、宣德以后,宦官权重,当时宦官除本国人外,又多朝鲜人与交阯人,而交阯派尤有势力。凡保抱皇子、四夷征讨,提举市舶等,均有交阯太监之参与。其甚者更受免死诏,赐宫女,赏赉巨万,恩宠为内臣冠。安之同乡同类,在宫廷中既具此种绝大势力,则安受永乐、正统之宠眷,亦无足奇也。&(张秀民《中越关系论文集》)外国人在明廷任官的特殊现象非常值得注意,而交趾人已成&交趾派&,恐怕与他们明初参与紫禁城营建中所积累下来的功劳不无关系。
&  有人说,明廷甄选阮安等大批交趾人参与紫禁城营建,是不是因为明廷看重交趾当时已经具备了很高的建筑水平?事实上,参与营建紫禁城的交趾人大多幼年时即入宫当差,不太可能从交趾本国习得精湛的建筑技能。相反,正是因为明代朝廷的着意培养,并安排他们负责营造事宜,才使得他们学有所长。
&  总之,明初紫禁城、北京城的营建是非常浩大的工程,许多杰出的交趾工匠参与了设计建造。相较于中国工匠,交趾来华匠人毕竟数量有限,所起作用无须过分夸大,但也不可忽视。
&  参考文献:
&  1、万明、张兆裕等编《北京城的明朝往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  2、王继东:《中国明朝北京城与越南阮朝顺化城内在文化联系初探》,《东南亚之窗》2011年第2期。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网,作者:项旋,原题为:越南人如何北上参与明初的紫禁城营造工程
责任编辑:苏丽梅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至24日召开。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南什么时候属于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