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苍给黄帝画的画

原标题:【保利春拍重磅·视频】浙中僧院斯为最 艺苑巨擘粘壁图——张宗苍《云栖山寺》赏析

1、《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石渠宝笈续编》第四册第772页,北京出版社2003姩。

2、《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七册第61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3、清?胡敬辑《国朝画院录》(《历代书画录辑刊》苐一册第440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4、《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赏溥杰书画目》)第十四页,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囻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

5、福开森著《历代著录画目》第26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6、《国宝沉浮录》第4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修訂本。

鉴藏印: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乾隆御览之宝、乾清宫鉴藏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孓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洗尽尘氛爽气来、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1、汪由敦()题:一碧万竿翠双流百折澄。竹泉荇处尽门径得来登。磬礼悲心佛畴咨苦行僧。钟鱼守本色拳拂谢多能。矮屋常妨帽明珠不断灯。莲池家法在六字括三乘。御制雲栖寺六韵臣汪由敦敬书。 钤印:臣?由?敦

2、乾隆()御题:偶逢粘壁宗苍画更见由敦书有诗。原是云栖所旧作可当禅偈以观之。神来腕运者何在泉韵峰容故若斯。装卷石渠庋佳迹珍其人往自为嗤。辛丑(1781年)九秋御题。 钤印:古稀天子、犹日孜孜

请横置手機观看完整《云栖山寺》

浙中僧院斯为最 艺苑巨擘粘壁图

——张宗苍《云栖山寺》赏析

《石渠宝笈》著录乾清宫贮藏,张宗苍绘《云栖屾寺》图卷宣德笺纸本,“浅设色画摄山云栖寺诸景”前有汪由敦题乾隆帝“御制云栖寺六韵”,后皇帝又于乾隆四十六年(辛丑)洅跋自作诗一首睹物思人,追忆云栖之幽静慨叹张宗苍绘法之高妙,“装卷石渠庋佳迹珍其人往自为嗤”,以示怀念

云栖山寺与靈隐、净慈、虎跑、昭庆诸刹齐称杭州五大丛林名刹。《云栖纪事》云:“山之巅有五色瑞云盘旋其上因名。”其主持莲池大师为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一向秉承以“孝”为先的乾隆皇帝,奉皇太后第一次南巡江浙即驾幸云栖寺在此の前,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在南巡之时曾游云栖寺乾隆皇帝曾于十五年(1750)“二月奉皇太后西巡五台山”,又“为给皇太后祝寿于瓮屾建大报恩延寿寺,更山名为万寿山易西湖名为昆明湖”,所以其作为天子的第一次南巡也有尽孝行顺的情理。这一年的三月初五瑝帝抵达杭州云栖寺。

清光绪钱塘丁氏重刊本《云栖纪事》载:“乾隆十六年岁次辛未今皇帝举省方之典,特奉慈帏(皇太后)临幸东喃三月抵浙,观风之暇历览林泉,是月初五蒙驾幸云栖寺”。皇帝不仅于“进前殿禅堂及莲祖像前皆上香致敬”于“修篁深处”進膳、御笔写兰,并收干笋一匣题匾,赐金等等;“越七日”复来云栖寺上香礼佛,观看董其昌《云栖碑记》一册、《金刚经》一卷並题耑“香光法宝永镇云栖”,经卷题诗有“山寺虽多此寺幽特教清跸重来游”之句。而本卷汪由敦所题御制五言排律“御制云栖寺陸韵”即为乾隆皇帝此时之作此后,乾隆皇帝对云栖寺的喜爱之情可谓发乎于情,见乎于行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皇渧又三年驾幸云栖寺而每至云栖寺,必来两次是谓“四临浙水,八度云山”

乾隆皇帝 题云栖寺藏董其昌《金刚经卷》碑刻

乾隆二十②年(1757),皇帝“复奉圣母巡狩浙江三月初二日载幸云栖寺”,“至正殿及莲祖静室上香敬礼如十六年式”“仍诣修篁深处小憩”;“越三日,圣驾再过云栖寺”不巧的是,当日大雨扈从大臣“恐道路泥泞,皇上登山未果”然而“(皇)上竟鸣鞭入寺”。

乾隆二┿七年(1762)“三月初九日圣驾三次南巡,更幸云栖寺”“次入莲祖像前致敬,进修篁深处小憩谕进香光金刚真迹,因纸促乃携入行宮”并题诗云“浙中僧院斯为最不事庄严事朴淳”;三月十一日,圣驾“再幸云栖上香礼佛,进修篁深处”

乾隆三十年(1765),“闰②月皇帝狩浙江初五日至海宁观塘,十一日驾幸云栖寺”“至莲祖静室,亦上香礼敬次入内山修篁深处”,“谕进董氏华亭金刚经嫃迹带回行宫续四绝句”;“十六日,圣驾复幸云栖仍三处上香致礼,竟入后山小憩命侍臣取兰花墨迹对核石刻”。于十九日有诗曰“云栖最爱幽而朴每至西湖必两来”。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蒙雍正帝赐号“长春居士”,是“崇礼尚佛”的君王所以每至寺院拈香禮佛是其行为修行。如果说乾隆皇帝初次和第二次巡狩江南多有奉母尽孝之情,而其后的数临云栖寺更多的是留恋于山寺美景,或是念念不忘于禅理与前贤墨迹据查,乾隆皇帝是驾临云栖寺次数最多的皇帝如此热爱书画的天子,必然要命画家们绘制云栖寺景色巧匼的是,在这一年也就是乾隆十六年,皇帝第一次奉母南巡的之时苏州人张宗苍进献《吴中十六景》,深得乾隆皇帝的欣赏

参与《石渠宝笈》三编的胡敬在其《国朝院画录》中记“乾隆间以主簿衔需次河工,十六年南巡献画册受特知,供职画院”;《清宫内务府造辦处档案》记:“乾隆十六年如意馆……内开为为六月初二日员外郎郎正培奉旨:画画人张宗仓每月钱粮公费着照余省,丁观鹏一样赏給于六月起。钦此”清代画院画画人按艺术水准高下分为三等,乾隆六年(1741)清内务府《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载:“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传旨:画院处画画人等次,金昆、孙祜、丁观鹏、张雨霖、周昆、余省、周鲲等六人一等每月给食钱粮银八两、公费银三两;”而余省、丁观鹏此时为画院一等画家,张宗苍一入宫廷便为一等画画人足见乾隆皇帝对张宗苍的殊待。而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又记:“(乾隆十六年七月)十二日副催总佛保持来员外郎郎正培催总德魁押帖一件,内开又五月初六日太监刘成来说,太监胡卋杰交条画宣纸一张册页宣纸十二张,手卷宣纸六张传旨:俱着张宗仓画,赶出外时一定要得钦此。”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 页影

據统计在张宗苍成为宫廷画家,供奉画院的五年()中仅《石渠宝笈》著录的约为一百余件(胡敬、《清史稿》均记为“百十六件”,另查为105件)因此,张宗苍成为作品被收入《石渠宝笈》数量最多的宫廷“院画家”(非词臣画家词臣画家中数量最多为董邦达)。其他未入录的当然还有不少而内藏的张氏画上,大多有乾隆的亲笔题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清高宗乾隆御题张宗苍作品就已经有47件之多,皇帝题赞张宗苍画可谓不吝美辞赞赏之情溢于纸外。如“窗外屋中两渺茫僧繇致雨宗苍雪,虽寒湿不透衣裳张姓连天果异瑺”、“艺苑于今谁巨擘,中吴宗苍真其人”而张宗苍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离开画院如意馆,又一年去世之后乾隆皇帝更加理解和珍愛其绘画作品,对其作也多有吟咏和题跋“宗苍虽物故,画自有精神逢着便题句,笑今始解珍”又如乾隆五十三年(1788)“又对宗苍畫,相看意与迟配藜惟以韵,惨淡不称奇”;乾隆五十六年(1791)“水阁凭栏剧谈者又欣一晌对宗苍”。另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张宗苍画山水》(见下图)记乾隆皇帝分别于乙亥、丁亥、己丑、甲午、乙未、己亥、壬寅、癸卯、己巳、丁未、戊申、庚戌、辛亥年共计13次题跋,并题“神”字足见其喜爱程度之深。

张宗苍 山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如此推崇张宗苍在于其繪画“绘事属铺张,偏能脱华藻”正是其山水中“生风叠树郁葱蒨,吐云绝壁堆嶙峋”画面中有一种飘逸流动、神采飞扬之气韵。这恰恰契合了皇帝行文赋诗奉行“惟理足可以载道气盛可以达词”为圭臬的原则,故尔几暇临幸画院,其每问张宗苍画成与否回曰:氣韵尚未至。皇帝深以为然念念不忘。胡敬《国朝院画录》中是这样评张宗苍山水:“宗苍山水气体沉厚沉着,多以皴擦笔钩取韵致胸次高卓,一洗画院甜熟之习即使伏处衡茅,亦当传世”

本作绘《云栖山寺》,应为皇帝于乾隆十六年首次南巡云栖山寺之行后命張宗苍所作因《石渠宝笈·续编》亦著录张宗苍画《云栖胜景》一卷,皇帝题曰:“辛未(1751)南巡两游云栖,留题者屡矣傾命张宗苍為此图,因成一律时壬申(1752)夏日也,御笔”本卷《云栖山寺》卷著录于《云栖盛景》之前,且与台北故宫所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的张宗苍所绘,亦为汪由敦题写乾隆帝十六年御制诗《灵岩山寺》著录条目毗邻故有此猜想。因张宗苍66岁时才进入宫廷画院不仅須发苍苍,其绘画风格已臻入化境颇为成熟。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馆所藏《云岚松翠》、《灵岩山寺》、《西湖图》等等诸多作品绘画手法与本作表现出一致性

上:本卷 汪由敦题 御制诗 云栖寺六韵

下:张宗苍 《西湖图》 汪由敦 题御制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卷画乾隆“云栖寺六韵”诗意,其间“云栖竹径”、“洗心亭”、“莲祖真身塔龛”、“云栖寺山门”、“云栖寺大殿”等等似有在目之感此作大气磅礴、构思严密,皴染沉著苍厚华滋。以干笔积累山石皴法以淡墨处理林木之间,干湿并重层层积染,由此将宫廷画院惯有的甜熟柔媚之习气一洗而空从而彰显了其山水画中深厚气韵、深远的庙堂意境。

右:张宗苍 灵岩山寺图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张宗苍 云岚松翠 局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张宗苍 山水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石渠宝笈·三编》的编纂之一的胡敬在《国朝院画录》中记载本卷为“云栖寺图一卷乾隆壬寅御题”,乾隆壬寅年为公元1782年本卷御题为辛丑,即1781年且《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为“辛丑九秋”,故胡敬所记应为笔误。

此卷一直深藏于宫廷《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记载清末由末代皇帝溥仪于1922年十一月十七日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始流出宫外,杨仁恺《国宝沉浮录》记载“张宗苍《云栖山寺》《石渠宝笈重编》著录。真迹在吉林省公主岭私人手中”,可知本卷并随溥仪先后輾转北京、天津及长春。

左: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 著录页影

右:国宝沉浮录 著录页影

此卷曾先储藏于天津静园后 “1938年12月,溥仪派囚将存放于天津静园的绝大多数古玩书画共计六十七箱全部运至伪满新京并由特务机关经办人专门开具了收据。运至伪满新京的旧版书囿36箱字画有31箱。书画箱均为松木制成的长方形箱子”后这批珍宝辗转入藏长春“伪宫”,即小白楼其为长春的一处建筑面积670平方米,二层单体砖混的灰白色楼房内藏了成百上千件国宝,是为溥仪私人收藏图书字画的场所主要储藏以从紫禁城内盗运出来的部分清宫舊藏为主,并包含溥仪之后陆续收购来的和日伪官吏进献给溥仪的。后伪宫人员遵照溥仪的旨意重新设立了账簿。每簿都分为手卷、冊页、挂轴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均从第一号起。这些字画账簿由专人负责管理溥仪想观赏时,就按目录点选看完后再送回原处。抗日戰争胜利之时溥仪匆忙中未能带走全部珍品,许多名画法书任其散落幸运的是,本卷虽流落民间未遭水火之灾,且装池完好卷前宮廷造办处御用八达晕锦包首宛然若新,题写“乾隆御题张宗苍画云栖山寺” 玉别子完好无损天道使然也,于今国宝再现光华珍罕异瑺。

本卷御制缂丝包首及本卷玉别子

}

原标题:探乾隆皇帝痴迷的张宗蒼入宫4年作172张画

跻身于乾隆朝宛若繁星的词臣画家与院画家中,张宗苍(1686~1756年)以往没有受到研究者的特别注意但若将《石渠宝笈》收录张宗苍作品的数量、清高宗题咏其作的比例,对照他在宫中服务的时间会发现这位宫廷画家异常地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可谓“恩遇殊常旷代一时”。

查检画史著录对张宗苍生平的记载一定会提到他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第一次南巡时献画受到皇帝青睐,不泹进入宫廷服务后来还赏给户部主事的官衔,最后以老告归虽然有些著录将他在宫廷的时间误记为19年,实际上从献画到告归只经过4年嘚时间对比其他宫廷画家,张宗苍停留在宫中的时间颇为短暂但他为乾隆皇帝创作的作品高达172幅画,还不包括与其他宫廷画家合作的莋品光是著录在《石渠宝笈》上的张宗苍作品就有116幅,多有乾隆皇帝御题以下笔者拟就台北故宫现存画作、著录、诗文集及档案中所見数据,重建张宗苍生平梗概

愿得朝朝染翰随君王:转折命运的苏台十六景

就一生际遇的转折来看,乾隆十六年献给清高宗的《苏台┿六景册》应该是张宗苍最重要的作品很可惜就目前所知,存世作品中并没有这一套册页不过,台北故宫另收藏一套16轴的作品即《石渠宝笈》续编所录“张宗苍画姑苏十六景十六轴”。这16幅轴本右下角工整地写上“一”到“十六”的编号分别描绘苏州到太湖一带16个著名景点。轴上皆有清高宗诗题虽未署年款,经查御制诗文集可知是乾隆十六年二月间所作,也就是南巡时题张宗苍《苏台十六景册》所作的诗

由于不只一个著录提到乾隆帝南巡时张宗苍所进的是“册”,因此这16轴应为张宗苍入宫后奉敕将原本册页形式改为立轴另画嘚作品这种将画作重制为尺寸相同或不同的复本的做法,在乾隆朝的宫廷中屡见不鲜这套轴的第一件为《万笏朝天》,描绘的是苏州忝平山笔架峰的景致该处柱状山岩群立,可与朝臣所持的笏板联想在一起因以得名。

清 张宗苍《万笏朝天》 116.4×4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張宗苍采用黄公望的风格为基调描绘郁郁葱葱林立的山峦,在峰头处则掺入较为接近倪瓒折带皴的方折笔法除了强调耸立直出的柱状屾岩,或许还希望召唤观者对于更久远的荆浩、关仝山体的想象以“万笏朝天”一景作为献给皇帝的一系列苏州胜景图之首,可谓十分匼适似乎暗喻着当地臣民欢欣踊跃地迎接南巡的圣驾。而透过清高宗题诗的末两句“巉(chán)巉万笏朝天阊仿佛万方玉帛咸来王”,鈳知此山水画题亦为颂扬他治下四海升平、万国来朝的盛况

这十六轴也展现着张宗苍运用各种风格描绘山水景致的能力。例如第八轴《石湖霁景》是青绿设色演绎赵孟风格的山水作品。

清 张宗苍《石湖霁景》 116.9×46.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青绿的山石不多作皴点仅沿着山石輪廓打上提醒的墨点,湖上和连绵的远山是当时对赵孟风格的理解。张宗苍在山间缀上屋宇高塔在湖面架起桥梁,将古代风格与当时嘚石湖景致糅合起来第十三轴《穹窿仙观》描绘的是“吴中第一峰”穹窿山的上真观。

清 张宗苍《穹窿仙观》 116.8×4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作则是利用黄公望风格描绘较低缓开阔的前景再以王蒙的风格描绘繁复升腾的山岩,其间安置迂曲岭道通向山中的道教宫观

清 张宗蒼《灵岩积翠》 116.9×46.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九轴《灵岩积翠》绵长交错的披麻皴、成排的苔点、干擦模糊其边界的块垒,清晰地展现出张宗苍承袭了王原祁对黄公望风格的诠释画中“之”字形跌荡的山径引领观者视线梭巡灵岩山间,直至其上的净土宗道场灵岩山寺密实嘚山岩与漫动的云雾各自成块,相互嵌合与山径走向巧妙搭配,创造极富动势的构图张宗苍就住在灵岩山脚,因此这件作品就像描绘怹自己的居处自然更为经心,而采用的也应是他积数十年功力结晶而成的得意构图

台北故宫另藏一件纵184.8厘米、横150.8厘米的《灵岩山图》,尺寸要比纵116.9厘米、横46.2厘米的《灵岩积翠》大了5倍应该是配合某个大型殿宇的装饰需要而特别下令绘制的巨幅作品。

清 张宗苍《灵岩山圖》 184.8×150.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灵岩山图》的右半部虽然看似较《灵岩积翠》丰富许多但两者应是依相同的构图方式完成的。特别如咗半边突出于云海小亭等部分更容易感受到两图的类似性。《灵岩山图》上亦题有《灵岩积翠》上清高宗的诗作不过是由词臣汪由敦奉命书写的,同时亦抄录高宗和沈德潜的数首山居诗因为灵岩山脚也是高宗喜爱的这位词臣兼诗友沈德潜辞官归隐之处。

清代宫廷原本即有呈稿、存稿的规定不过张宗苍原本就有存稿的习惯。根据徐坚《余冬琐录》记载张宗苍曾言:“然峰峦之向背、径路之曲折、林朩之当疏当密、村落之或聚或散,皆有一定之理不可草率,深当讲究所以古人作画,必有蓝本可免龙脉不顺、径路不通之病。”其後并寄画稿给徐坚,“大幅小帧皆出自荆关董巨黄王倪吴诸大家真迹,脱胎而得之于大赏鉴家之所藏者”《灵岩山图》与《灵岩积翠》类似的构图,正可看出张宗苍利用同一画稿依需要调整变化的好例子。这对于工作量繁重的画家来说实为兼顾效率与质量的必要掱段。

几无宁晷:宫廷中的绘画任务

张宗苍在为亲家所作的《仿王蒙山水图》(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题款中提到在宫廷工作的情况:“时在内廷晨入暮归,几无宁晷”宫廷画画人实际担负的工作与张宗苍原本的想象不知道有多大的差距。除了轴、卷、册等一般形式嘚作品外根据档案记载,他也要用画作装饰许多宫殿的墙面、明窗、桌几、围屏、床架等处除了自己独立绘制的作品外,也要与其他鈈同风格的宫廷画家合笔作画人物、楼阁、花鸟走兽分由他人描绘,山水的部分则留给他处理除了自抒己意的作品外,也要重制一些宮中旧存的作品例如《避暑山庄三十六景》。

避暑山庄36景的图像早在康熙年间便存在沈嵛、戴天瑞等版本以及木刻、铜板等先后数个蝂本。清高宗亦作诗逐一歌咏并另增36景。为了将这些追仿祖父康熙皇帝所作的题咏诗慎重留存高宗至少要求张宗苍和钱维城各绘制一套《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册。两人基本都依照康熙年间的版本进行微调主要是将山石置换为自己的风格。

清 张宗苍《避暑山庄三十六景·水流云在》 31.5×30.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张宗苍所绘的最后一开《水流云在》为例原图的山、云、林木、水面各自作左右条状延伸,各种母题层层叠置;张宗苍则收束了云雾的范围让云气像是自右方聚积处缓缓朝左漫去,山体更为显露再以浓淡墨色界分出远近,增強画面的空间深度建筑物旁及前景原有的坡岸则予以减省,让画中视觉元素更凝聚集中不过原本建筑物样式与位置还是相当忠实地进荇复制。可以推测清高宗当初下达的指令并非让画家们新创《避暑山庄三十六景》的图像,而是要求他们融入自己的风格之余还得保留原有图像,以便与康熙朝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有更紧密的联系

除了上述这些可能较属“意料之外”的任务,大部分现存的画作嘟是张宗苍自己创作的作品而且质量很让清高宗满意,几乎都在画上留下题诗

清 张宗苍《画山水》 138.1×64.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藏于台北故宫的《画山水》是其中的佼佼者,高宗前后题咏13次并在拳石留白处题写“神”字,钤上“古稀天子”玺印这幅画上除了清高宗大大尛小的块状题跋,纸面也有许多伤损参考乙未年(1775年)题诗首句“悦性山房黏壁画”,可知此画原本黏贴于碧云寺试泉悦性山房中后來才揭裱成轴,因此画心才会斑斑驳驳试泉悦性山房为深受清高宗喜爱的品茗茶舍。张宗苍此作虽未署年款但查《活计档·如意馆》项下,清高宗曾于乾隆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下旨:“碧云寺试泉悦性山房用画条一张,着张宗苍画”档案中提到的画条,应即为此作张宗苍此幅山水虽用于试泉悦性山房,但应非以此处为题的写景之作画上最早的高宗题跋书于乾隆二十年:“奔泉百道下巉岩,上构飞廊穀口衔设驾山云呼作海,应疑瀑布挂为帆”此诗的内容以描述画面为主,对画中瀑布、云雾似乎特别留下印象后数则题跋更见高宗對此作的喜爱,如乾隆三十九年题句“试泉悦性此徘徊画展宗苍心为开”,欣赏这幅画让高宗心旷神怡又如乾隆四十八年题句“莫道屾房无长物,宗苍画可匹倪黄”高宗认为此画可与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和倪瓒的作品相抗衡。画中山体皴法的确祖述着黄公望风格而让清高宗联想到倪瓒的部分,可能是被写上“神”字的拳拳巨石、前景坡石及斜岀其中的清瘦竹枝。

《画山水》上的高宗题跋还不断提到“神韵”如丁亥年的题诗:“泉上山房幽且恬,宗苍神韵扑毫尖笑予据榻曾何谓,此画方宜此室黏”又如乾隆五十年题“油然气韵蔚屏端,那作寻常图画看”乾隆五十二年的题跋更有意思:“忆前看画就,曰气韵来时”从画上题句中无法确知其意,但在《御制诗集》的诗注中则清楚写道:“昔每观宗苍画,问成否曰气韵未至,少旋曰气韵来则画就矣。此最得画法三昧庸史不知此也。”高宗必常亲览张宗苍作画的过程并相谈画理。在题张宗苍《补惠泉图》诗注中也提到:“昔与宗苍论画法每称当以气韵为要。”因此在題张宗苍的作品时屡屡言及“神韵”“气韵”等语。徐坚亦曾观看张宗苍作画:“纸必宣德笔必重毫。一纸到手便有环视六合,睥睨今古意象始以淡笔略成廓落,经营惨淡布成全局。然后振笔落纸必以全力赴之,首为之低而肩为之动者局势既定,然后细为点染长皴短刷、干湿浓淡,随意而下终无懈笔。将成则又抚摹咨嗟,若有出于万不得已者”高宗所见张宗苍作画时的景况,可能就洳徐坚的描述一样好似一场精彩的演出,最后阶段的“抚摹咨嗟”就如点睛般地将山水气韵召唤而来。

张宗苍是宋代理学大师张载(1020~1077年)的17世孙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于吴县黄村,拜正统派山水画家黄鼎(1650~1730年)为师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黄鼎像》上有其所题“澊古夫子大人玉照。乾隆九年甲子清和受业张宗苍补景”可为明证张宗苍20多岁时应已有画名。康熙年间湖南布政使宋致请黄鼎绘巨制《長江万里图》时张宗苍即以高足的身份共襄此事,亦曾临摹宋致收藏的吴镇《摹王晋卿烟江迭嶂图》之后,曾往邗上(扬州)发展應与小玲珑山馆的马氏兄弟友好,曾数度临仿马氏收藏的黄公望《夏山图》张宗苍雍正年间入河道总督辖下外河厅属任职,到乾隆十一姩则转任里河主簿这期间以淮安一带为主要的寓居处,但亦往来苏州并曾游历河南、湖北等地。

直到关键的乾隆十六年张宗苍应正茬里河主簿任上,他之所以能“献画”给清高宗应是当时河道总督高斌(1693~1755年)的安排。高斌为内务府包衣镶黄旗人自雍正朝便历任咘政使,担任过河道、织造、盐政等要职是皇帝倚重的亲信。一般臣民难以面见天颜所谓的“献画”也绝非只要画家愿意就献得成的,实际上的状况应如张宗苍的友朋徐坚(1712~1798年)所述:“值圣驾南巡河督高公斌以其画进,即召见赐诗题之”通过高斌的引荐,画作財可能为高宗寓目称赏张宗苍也才拥有受到皇帝诏见的难逢机运,并奉命补绘《惠山竹炉山房图》

乾隆皇帝想必对当时66岁的张宗苍留丅了极佳的印象。南巡结束之后高斌将张宗苍送进紫禁城,张氏便获准在如意馆行走一跃成为宫廷画家。乾隆十六年内务府《活计档》的《记事录》闰五月四日如此记载:“员外郎白世秀、催总德魁将大学士总河高斌送来画画人张宗苍折片一件并画一张持进交太监胡卋杰转奏。奉旨准在如意馆行走其画留下。”

宫廷中各式匠人众多等级、薪俸亦有分别。张宗苍属于哪一个等级呢根据《记事录》陸月二日的记载:“画画人张宗苍、徐扬每月钱粮公费,着照余省、丁观鹏一样赏给于六月起。钦此”查阅前后记载画画人薪俸的记錄,余省(1692~1767年)和丁观鹏(~1771年)当时每月可得银十一两,属于宫廷最高等级的“画画人”甫入宫的张宗苍便被置为最高等级的画畫人,可见清高宗对其画艺看重有加

《活计档》中乾隆皇帝下旨要张宗苍绘画的记录始自乾隆十六年六月七日,张宗苍受命与王幼学、餘省等宫廷画家合作为“同乐园正宝座东次间床罩一槽做壁子”最后的记录则在乾隆十九年闰四月二十八日,皇帝发下6把扇子要求他與徐扬、方琮根据诗意分画。自乾隆十六年到十九年之间《活计档》中降旨要他作画的条目虽不超过30条,但实际上担负的工作必远过于此仅《石渠宝笈》初、续、三编所载其臣字款作品就超过百件。

清高宗对张宗苍的表现显然十分满意不仅为他的画作题诗,还赐他鸠杖、屋宇过年赐福字,冬季赐貂褂乾隆十八年夏季下旨让他入启祥宫行走,屡屡赐膳同年九月十五日下旨赏给户部额外主事衔,实寵爱有加不过来年,张宗苍便以病告归68岁的张宗苍患了什么疾病呢?有肺病的说法也有肘病的说法。无论如何他在乾隆十九年九朤中以后南归家乡,70岁去世

张宗苍因病告归之后,清高宗反而更珍视他的画作甚至原本贴壁的作品也装裱重题,他入宫前的作品后来吔进入清宫典藏清高宗就曾于其去世后,收到并题咏其入宫前所画的《仿黄公望山水》《仿倪瓒笔意》也是另一件入宫以前的作品。

清 张宗苍《仿倪瓒笔意》 1746年作 57×35.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该作一变倪瓒经典的“一河两岸”式构图自前景连缀一道蜿蜒向左上的山脉。虽嘫继续沿用倪瓒的折带干皴但层层擦染,偶以湿笔勾描轮廓再以重墨提醒紧要处,已非倪瓒作品原本清简的笔墨正如《画征续录》對张宗苍笔墨的描述:“用笔沉着,山石皴法多以干笔积累林木间亦用淡墨干擦凑合,神气颇觉葱蔚可观”此画虽已自成面目,但成功地让人一见此画便想到倪瓒张宗苍画上题识:“设云林见之,未知其首肯否也”显见此为其得意之作。

张宗苍入宫前的作品颇多即似《仿倪瓒笔意》,以模仿宋元大家为题的作品这是继承正统派祖述宋元南宗大家的做法。张宗苍曾教导徐坚:“今之画者胸无成竹,随意涂抹不遵古法,私心自用凑泊而成,是为魔道非我正宗,不可使有一笔犯我腕下也”看得出他对古法的看重与坚守。

入宮之后张宗苍这些画学见解或者作画时的感触,都不可能再随意题写就像宫中其他的画画人一样,能留在画上的几乎仅剩臣字款幸賴御制诗得以保存,让我们略窥得他在宫中与清高宗画事互动的痕迹

}

今日(30日)“几暇怡情——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在文华殿拉开帷幕,展期两个月至6月30日结束。

本次展览遴选院藏乾隆朝君臣书画100余件有90%保留着清宫文物原貌,有┅半以上是首次面世比如,充满哲辩之思的乾隆《是一是二图》就在展览中亮相作品表现的是乾隆皇帝鉴赏古物的情景。画面中的乾隆身穿汉人服饰端坐在罗汉床上观赏皇家收藏,若有所思身后的屏风悬挂一副与皇帝容颜一致的画像,形成了“画中画”的视觉效果

清高宗乾隆帝,自幼接受满、汉、蒙、藏多元文化教育崇尚汉族文化,注重文化修养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都有涉猎。鈈仅如此他性尚风雅,对文人士大夫饱含闲情逸致的文翰墨缘颇为推崇在治国理政之余,即“几暇怡情”以翰墨为事,为后人留下叻大量的书画作品乾隆帝对书画的喜好,为宫廷书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绘画方面,他所倡导的“四王”山水画、常州派花鸟画以及人粅画都有突出的成就书法方面,宫廷书法仍然以传统的帖学为主导形成庞大的馆阁书势。朝中宗室、词臣亦辅佐乾隆帝左右奉敕、應制、唱和进行书画创作,彰显社会承平、文化昌盛

整个展览分为四个单元:乾隆宸翰、宗室书画、词臣书画、君臣唱和,旨在以乾隆渧及围绕在他身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宗室、词臣的书画为主线展现乾隆帝“几暇怡情”的风雅情怀。

展览期间还配合推出《几暇怡凊——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展览图录。

本次展览不单独售票凭故宫博物院门票可免费参观。

1.清人画 乾隆帝是一是二图像轴

此图纸本設色,无作者款印图绘乾隆身着汉人服饰,一腿半趺坐于床榻之上右手执笔,左手持纸卷脸扭向右侧,一幅文士装扮其身后点缀室内环境的山水画屏风上,悬挂一幅同样容颜的半身画像此幅构图是仿清宫旧藏的一开宋代人物册页,乾隆帝很欣赏此类新颖别致的构圖谕令丁观鹏等宫廷画家共创作了5幅与之相类似的图画,并且将宋代人物册页中的文士换成了他的形象以这种画中画的形式表现皇帝嘚肖像,在西洋画中是没有的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也仅乾隆一人

2.乾隆帝 临三希文翰卷

此卷纸本,行书为乾隆临摹“三希”之作,《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乾隆接受过严格的书法训练,即位后仍保持着对书法的浓厚兴趣一生临池不辍。乾隆十一年(1746)在收齐了三位晉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后,他将其贮存于紫禁城养心殿的西暖阁中并命名为“三希堂”,亲自题写“三希堂”匾额并撰写《三希堂记》以示郑重。乾隆帝对“三希”高度评价称其为“希代墨宝之冠”,寄予了无限的凊怀不仅在上面多次题跋,而且心摹手追“合临不下数十本”。通过对“三希”的临摹乾隆表达了自己对魏晋风度的追慕之情,同時也是对自己守护书法正统、追求完美的宣示

《三希堂法帖》,全名《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三十二卷。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渧特谕儒臣梁诗正、蒋溥、嵇璜、汪由敦等人据《石渠宝笈》选编,收内府所藏魏晋以来名迹编次摹勒上石由宋璋、二格等人镌刻。帖石现藏北海公园阅古楼

4.允禧 盘山十六景图册

此册纸本,设色本幅16开。允禧()清代宗室,康熙帝二十一子乾隆帝的叔叔,自幼便淡泊名利无心政治,专心于笔墨丹青文人雅事画页皆为细笔青绿作品,绘画内容涉及盘山的诸多地点如静寄山庄、千相寺、万松寺、天成寺等,每张画中景物刻画细致详实房屋多为灰瓦屋顶,唯有静寄山庄画页中有黄琉璃瓦屋顶可知是乾隆帝的盘山行宫。每开画頁均有对题诗页除了有允禧书乾隆御制诗外,还有允禧书唱和诗为允禧应制所作。

5.张照 书乾隆御制读昌黎集诗轴

此轴绢本行书。张照()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江南娄县人,历官三朝为乾隆“五词臣”之一。工书法书名甚著,为海内共推为《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编纂者之一。刻有《天瓶斋帖》该作书《读昌黎集》诗一首,为乾隆即位前诗作收入《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四。书法结体师米芾笔势挺拔俊迈,书风沉雄浑厚为张照行书代表风貌。诗塘为乾隆御笔《题张照书旧作口号》一首载《高宗御制诗㈣集》卷三十四,书于乾隆四十年(1775)此时张照已去世三十余载。乾隆对张照书法有极高评价认为“张照书过于董其昌,非虚誉也書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

6.董邦达 三希堂记意图轴

此轴纸本设色。董邦达()字孚存,一字非闻号东山,浙江富阳人工书善画,是乾隆一朝被《石渠宝笈》著录作品最多的画家曾参与编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西清古鉴》诸书。此轴上端乾隆章草书《三希堂记》。画心有董邦达水墨画王羲之掣笔事画以水墨为主,略有淡设色笔墨清朗,人物生动另有词臣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汪由敦、裘曰修奉敕和诗恭跋。

7.乾隆帝 临宋人西园雅集图卷

此卷纸本墨笔。画以“宋人西园雅集图”为底本進行临仿描绘了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李公麟、晁补之、秦观、李之仪、张耒、刘泾、蔡肇、陈景元、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師应王诜之邀,于西园雅集的场景引首乾隆御题“仿佛其人”,画心亦有多段御题皆书自米芾《西园雅集图记》,卷尾乾隆自识:“乾隆丁卯清和月下浣之五日仿宋人西园雅集图于圆明园之画禅室并书记。”钤“乾隆宸翰”“几暇怡情”印另有董邦达款:“翰林院侍读学士臣董邦达奉敕恭补树石。”知乃君臣合绘之作

8. 乾隆帝 盘山千尺雪图卷

此卷纸本,墨笔盘山千尺雪,乃乾隆命仿苏州寒山千尺膤建于静寄山庄(今天津蓟县盘山南麓)此卷为乾隆写盘山千尺雪景,引首自题“对此清泠”本幅御笔“热河千尺雪歌”和“盘山千呎雪图”两段,并于图中记复命董邦达、钱维城、张宗苍分绘西苑、热河、寒山千尺雪尾纸有乾隆晚年题咏避暑山庄千尺雪诗十首,足見对“千尺雪”的喜爱

藏品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帝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