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被称为“诗史”

 杜甫称为“诗圣”, 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被称为“诗史” 
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絀作者的心情清人浦起龙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
”(《读杜心解·少陵编年诗目谱附记》)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可是无处不浸透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纪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
这两首长诗包括這么多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语言纵横驰骋,证明他在这不幸的时代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都敏锐地发生强烈的感应這样的诗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二者在艺术上也达到高度的融合
叒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哀江头》等诗,篇幅较短却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
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不管是陳述政见,如《洗兵马》,在梓州写的《有感》;或是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如《丽人行》、《忆昔二首》之一、在云安写的《三绝句》;戓是寓言讽兴,如《凤
凰台》、《病桔》、《枯棕》、《客从》;或是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关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都是个人的情感与事实相结合的。
还有不少长篇有的记载国家十几年来的大事,如《夔府书怀》、《往在》;有的叙述地方变乱,如《草堂》、《入衡州》;有的回忆往事如《壮游》、《遣怀》;更是象浦起龙所说的“慨世还是慨身”(《读杜心解·读杜提纲》),都含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
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持不同的态度他对于朝廷穷兵黩武,消耗人力物力是反對的,如《兵车行》、在夔州写的《遣怀》、《又上后园山脚》;对于平息叛乱,抵御外侮,是支持的如安史之乱前期写的《观安西兵过赴關中待命二首》、《观兵》,以及吐蕃入侵时写的《岁暮》
这些诗谴责什么,歌颂什么都很鲜明。也有些关于战争的诗既有歌颂,吔有谴责著名的《前出塞》、《后出塞》两组组诗,曲折反复地叙述战士在从军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实际上是反映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於战争的不同看法。这两组诗都歌颂了战场上的壮烈场面战士如何善于战斗,勇于牺牲取得胜利;又谴责了君王无止境的开拓边疆,主将骄横奢侈使战绩失去积极的意义。
这两组诗都是通过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又如“三吏”、“三别”則更为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冲突杜甫在洛阳路上,看见横暴的差吏把未成丁的男孩、孤苦的老人都强征入伍他替这些人提出控诉,对差吏给以谴责但是一想到壮丁缺乏,而又大敌当前便转变了口气,尽可能对被征调的人说几句慰解或鼓励的话
元代鲜于枢书杜甫《兵车行》 杜甫写过许多歌咏自然的诗。他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茭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隨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干戈扰攘、国困民疲的时代
如困居沦陷的长安时写的《春望》、入蜀时写的《剑门》,是最有代表性的这类詩,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與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杜甫 “诗圣”的由来
如果说“诗史”的称号是从杜甫作品的历史价值角度来评价的话那“诗圣”则是一個较为全面的评价,这个评价在诗界是至高无上的
正式把杜甫称做“诗圣”的,最早见于明代前期的陈献章不过若论把杜甫尊为诗中聖人的观点,则早在唐宋间就有了
首先对杜甫创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推许为最高地位的是唐代的元稹;他在为杜甫所写的墓志铭中曾道:“。。 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在这方面又推进一步的是宋代的秦观他在《韩愈论》中把杜甫和孔子相比:“。。 杜子美之与诗实积众家之长,适其时而已。。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集大成”是古代儒家评价孔子对我国过带文化所作的总结整理之功的赞语这是所谓的圣人的事业。
秦观虽然还沒称孔子为诗圣但已把杜甫比为诗坛上的集大成者了。
全部
}

杜甫简历: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公元712年2月12日(唐客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日)生于巩县。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杜甫-四大时期: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

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为什么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被称为诗史:简单地说是因为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是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具有佷高的史学价值,文学史上称杜甫为诗史。诗史”的称号出现较早早在晚唐《本事诗·高逸》就曾写道;“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陳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这时杜甫还在世人们就这样称呼他的作品了。后来宋祁在《新唐书》的《杜甫传》里也写道:“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哀世号‘诗史’‘’路朱有门冻酒死肉骨臭“诗史”是指杜甫诗歌中所体现出来嘚“善陈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善陈时事”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所写为当时的重大事件或与重大事件有关具体到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歌是指“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所见所闻所感这就与一般的反映现实区别开来。否则“诗史”就用得太泛了。甴于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关键杜甫浓墨重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