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生找工作的网站难的问题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就业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大学生找工作难.doc 3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大学生找工作难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大学生找工作难
为何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
为何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 学生毕业找工作,为什么有这么难?除了体力活的工作比较好找之外,很多岗位都是竞争相当激烈。即使北大等名校毕业生,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说到造成的原因,却是众说纷纭。有的网友说,大学生眼高手低不够务实。有的网友说,症结出在用人单位,不要应届生,因为缺乏从业经验。因此,高考改变命运的说法,却被把人们当成谎言了。
老师总是在鼓励学生,高考可以改变命运。因此,很多学生为了高考拼死拼活,甚至什么都不顾了。家长为了孩子的高考,毒死青蛙。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好像只要高考胜利了,命运就可以改变了。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通过大学几年的学习之后,等待他们却是找不到工作。
说到这里,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帖子。该贴内容说到,“我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的女生,学酒店管理。一毕业就遭遇金融危机,酒店业形势不好,合适的工作实在找不到。我发现有很多人在网上发布求职和招聘信息,于是一条一条地看,一个一个地联系,但始终没有人愿意约见我。最后,我把希望寄托在一条招聘保姆的信息上。想请我做保姆的是一位女士,面谈很顺利,对方给我的工资超过了网站上公布的。我的工作也很简单——只要把家务做好,然后教小孩读读书就可以了。第一个月,雇主对我非常满意,除了说好的工资,还给我加了一千元补课费。可是,一些闲言碎语也跟着来了。家里人说,大学毕业做保姆多丢人呀!小区里的
邻居也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一开始我不管不顾,可时间长了,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我到底招谁惹谁了呢?找不到工作时,都劝我要放低姿态;等我放低姿态找到工作了,又说我丢人。难道大学生就不能做保姆了吗?难道做保姆就不是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吗?如果不做这份工作,我又该去找什么工作呢?”
说到就业难,有一些人喜欢把原因归咎到人口太多层面。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得离谱的。一方面是民工荒,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这主要是产业结构和就业人口结构出现了矛盾。同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这也高校对专业设置问题。有的高校,开设一些市场没有需求的专业,结果毕业就等于失业。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很多不合理,很多理论知识完全和真实世界脱轨了,侧重理论,却缺少实践。读了几年大学,除了应付考试,拿到一张毕业证,什么都没有了。
大学的扩招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采取“经济计划”方式去扩招,从而导致高校招生和社会现实脱钩。高校培养的人才,并不能真正市场的需求。很多大学生都是混日子的,没有学习到实用的技能,同时反而被一些知识毒害。这些人本来就是差劲,可是潜意识上却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需要技能的工作,他们不会;需要体力的工作,他们也没有力气。可以说,这些人要是和农民工竞争起来,绝对不是人家对手。可惜他们没有认清自己,还喊自己的工资这么低,说付出这么多成本去读大学,工资比农民工高才是合理的。事实上,市场却是很公平的,只看一个人创造价值,而不是看他付出多少。
浙江财经学院教授谢作诗说到,“在我们看来,大学生就业难反映的乃是超前改革的
经济体制与滞后改革的教育体制之间的内在矛盾,大规模的大学扩招和兼并升级不过是加剧并显化了这一矛盾。这样看,大学生就业难或多或少就是渐进改革方式下难以避免要出现的一种阵痛了。”
除了高等教育失败之外,政府错误的政策也是导致就业难的关键因素。公务员热已经很多年了,除了个别经济落后的地区之外,公务员收入普遍是相当好。据媒体报道,有人放弃年薪10万去考乡镇公务员。这种激烈机制下,优秀人才都跑去考公务员。也就是说,聪明的人都跑去分蛋糕,而不愿意做蛋糕。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温家宝总理说: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
  2009年,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这一次,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做专题部署,会议出台七个方面的政策举措。这在历史上是首次,帮扶力度之大也是第一次。
政府表示,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另一方面,大学生们的心态也已相当务实,“先择业后就业”,薪酬预期一降再降,甚至出现了“零工资”求职现象。那么,就业为何还这难呢?
  推荐文章:[][]
国务院常务会议7项措施做好大学生就业
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
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北航校长李未说,现在学校想了一个办法:北航年度经费超过十个亿,能不能让一部分毕业生在这两三年内,采取研究助理、研究助手的方式留在学校,一方面完成学校科研,增加自身技能,另一方面,减少对社会负担和压力。如果允许,至少能够留下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毕业生。现在有一个问题,财政部需要同意学校用年度经费雇佣毕业生,并给他们入社会保险。
  但这终归是特殊时期的缓解之策,而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之策。因为其一,学校所能雇用的毕业生毕竟有限,不可能每年都能留下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毕业生;其二,即便能留在学校暂时工作,两三年后他们依然要走向社会,到时会不会与当年毕业的大学生抢饭碗,还是个问号。所以让学校从年度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创造就业机会的做法
媒体上都在说今年找工作很难,可究竟有多难,这里面有多少委屈和苦楚,又有多少直面金融危机的勇气和责任,局外人并不清楚。希望借助网络,让大学生们晒晒自己的感受,同时呼吁全社会关注他们… []
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五年选聘十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从2002年左右,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实施的大学生村官工程,颠覆了大学生三个字的传统定义。相当一批毕业生在同辈们拼命留在城市的潮流中,却逆向走进乡村。… []
   到2005年为止,中国在校的大学生数量达到2300万,绝对人数全球第一,但是别忘了我们的总人口也是全球第一,按照每万人大学生数量的标准来看,美国为520人,加拿大为580人,韩国为571人,而中国仅为120人。
很明显,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相去甚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要完成现代化进程,希望仍只能寄托在大学生身上。
   20%的学生明确表示,愿意下调薪酬期望值,其中本科毕业班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因为这一群体离“寒潮”最近,而且他们对薪酬期望值的跨度和弹性也较大。更多学生持“随机应变”态度,约占60%。他们表示,将在求职中努力寻求薪资、福利、发展机会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硕士生主要表现出两种就业意愿:一部分热门专业、掌握高新技术的学生…
  在昨天招聘现场,一家家政服务公司招聘家政护理师、经理人的现场也一直是应聘者络绎不绝。该家政服务公司的现场负责人称,“很多人看不起做保姆的,但我们觉得它是一项可以做大的产业,相信选择的同学自己也会考虑这个。”前来应聘的女生小张也表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自己愿意试一试当作积累经验。
  给愿意到基层、艰苦地方去的毕业生以薪酬和生活补贴,算是有效方法之一。大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去基层、去农村,就因为那里不仅艰苦,而且待遇太低、太落后。“基层工作并没有什么,关键社会不公平,越是艰苦的地方待遇应该越好才对啊,可事实上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没有发展。”一位湖南网友如是说。河南一位大学生村官则现身说法:“在基层工作…
  当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时,拷问的就不止是教育体制,更深层次折射的是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
由于我们很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需要的只是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而这些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不强,所以金融危机给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从长远来说,只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才能解决更多大学生的就业
  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白领”岗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资源向公权机构过度集中,市场相对失衡扭曲、发育滞后,使得原本应该成为最大就业领域的市场企业,反倒成为大学生退居其次的就业选择。年复一年高烧不退的公务员热即是明证。
  要应对大学生就业紧张的严峻局面,除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等急务之外,也应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这些结构性因素。高等教育是嵌入社会体系的一部分,无论是全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本身的供求反映,还是作为高等教育输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都不能仅仅在高教系统内部单独求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为什么我们经济增长10%还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制造业上而长期忽视服务业,使得我们国家的服务业在世界各个主要经济体中是相对比较落后的。我们服务业占GDP比重不到40%,美国是80%以上、日本是65%,连经济发达程度不如中国的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有50%。服务业长期的落后和政府的管制有着长期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难,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
经济危机的影响
高校培养人才与市场脱节
大学生就业观念未转变
中国产业结构的原因
你觉得本专题如何
很好,会继续关注腾讯今日话题
还可以,看后有一些收获
无聊,浪费我的时间
很烂,看后就想痛扁编辑
对本专题批评、指正、交流――
或直接发邮件到下面地址给责任编辑
本期责编:张谦
Tel:010―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对一切侵犯版权的行为,腾讯网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问题的一方面,要应对大学生就业紧张的严峻局面,除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等急务之外,也应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这些结构性因素。
对外力救济的绝望,往往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别老说人的素质不行,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家庭暴力作为违法犯罪的恶劣性被严重低估。
出品:  本期责编: 张谦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作者:佚名&&时间: 9:45:03&&来源:&&人气: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 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在对近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据国内一所较为知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映,部分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不如应届的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摩尔定律9个月一个周期,不到社会上学习,毕业后所学知识多数都过时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体力,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靠技能,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知识转化率的高低,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当代大学生要学会鉴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敢于抛弃知识(筛掉过时知识、垃圾知识),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形成量到质的转变),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用自己的能力  原因一 高校扩招影响   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几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万,万,万,万,4年内增加了223万。仅就广东省而言,2004年高校毕业生为13.2万人,2005年为16.5万人,今年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今年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0万人。   再来看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今年还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  原因二 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原因三 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另外,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原因四 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原因五 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要达到这一要求,只能是大学生个人和家庭承担,而如果把“在岗培训”转移到学校里面去完成的话,在时间和金钱上都将是非常不经济的。  原因六 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原因七 学生缺乏求职技巧   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原因八 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原因九 文科教育质量低下  由于教学内容,几乎不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现实,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这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大学扩招过程中间,教师的知识结构仍然是非常陈旧,授课内容政治化空洞化。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考证存在盲目性: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看重哪种证书”选项时全部都选为“零”,可见企业对证书的信赖度并没有大学生想象的那么高。原因是,如今证书种类繁多,加上近年来各种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其中又以短期培训和针对应试的居多,企业面对这支日益壮大的“考证大军”产生疑虑——持证人是否真的具有相应能力?因此相比证书,企业更看重个人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2、先就业后择业渐流行:就业态度的变化,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3、对企业不够了解: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以后自己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  4、对薪酬的期望更加现实:学生对于薪酬的看法更加现实了,高校学生期望月薪元的占总人数的68%左右,其中元为更多学生接受;元的期望人数居多;元及4000元以上的期望人数较少。  5、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相比于过去,今天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和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人才市场的逐渐完善、选择多元化的趋势相吻合。很多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还有一些没有做任何的打算,而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6、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管理经验,对行业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和营销缺少深入了解。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一书中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元,认为元比较合理的占21%。  三是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未能列入签约统计。  曾湘泉由此得出结论,真正就业困难的人在未签约中仅占少数。因此,从测量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初次就业率指标和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走低,事实上夸大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第一,主动不就业者,如想继续深造的人,属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不能算做失业;第二,非签约就业即隐性就业,事实上也是就业。两者一减一加,结果是:目前对大学生的名义就业率的统计低于实际的初次就业率,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被夸大。  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形势下必然发生碰撞,但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前教育部学生司司长认为:“就业压力加大,我国高等教育从国家整体需要看,我们目前的大学毕业生肯定不是多了。解决问题的一方面,需要学生认识到整体趋势,自觉调整就业期望,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作为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晶代表也希望毕业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求学期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同时,也不要认为到基层、到企业就没有出路,“你看成功的企业家,有哪一个不是从最底层做起?”  对“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被夸大”这一观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王向前有些不同看法。他认为:大学生要高价,主动失业的现象在前几年比较多,但目前已经发生变化。王向前认为,要客观地看待大学生“要高价”的问题。他表示,由于大学毕业生多了,用人单位选择的余地大了,因而变得非常挑剔。用人单位为减少成本,增加竞争力,把大学生工资压得很低。据了解,他所在的学院,大专毕业生的最低工资期望值只有600元,本科毕业生也就是1000元。王向前说,大学生现在上学的成本是很高的,北京的大学一年全部费用约1.2万元,包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服装和课外书等。学生家庭支付或学生本人打工挣钱都很不容易。学生参加工作后,有的要还银行助学贷款或给付出学费的家庭一些回馈,这都是必须的支出,都要挣较多的钱来应付。而且,大学生工作后还有住房问题、婚姻问题需要解决,都需要很大的开支。因此,不能盲目地说他们“要高价”。大学生就业难不但是事实,而且解决他们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  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有1500万的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可喜可贺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摆在了每个毕业生的面前。  2003年,高校毕业生为210万,到去年7月为止,毕业就业签约不到50% ;2004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250万…… 。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对中国对世界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是五个人抢一碗饭。要“饿死”人的!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①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  ②世界经济不太景气,使得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各大国际企业采取收缩战略,大幅裁员;  ③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过去的低工资高就业的形式已不适合市场经济;  ④政府政策以往没有倾向于增长就业。  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但把这个归咎于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三大能力:辨别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辨别善恶、好坏的道德能力,以及辨别美丑的审美能力。果真如此吗?不是,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蔑视!是那些想混淆视听、存有偏见——只见树木的人,要转移当今中国大学生对社会关注的视线。当今中国让大学生就业难都是社会信用体系缺乏惹得祸。  大学生就业难的真实原因是:  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导致社会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混乱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与发展,对“诚实守信”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建设却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中国的社会信用关系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生了混乱,道德败坏、假冒伪劣盛行,假学历泛滥成灾。从一般的信誉失范,不讲信用,到严重的欺诈犯罪。社会上人人自危,中国人的还有谁敢说自己没有买到过假冒伪劣商品(自然也包括教育产品)?这种现象从出现到蔓延,充分表明,中华民族“童叟无欺,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正在受到冲击,信用在社会上已不值钱。从国家到当今大学生,都在经历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做法的痛苦过程,社会信用危机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之大,对人们包括但仅大学生的思想腐蚀之深,已经到了非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并着手整治、解决不可的程度。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开创金融改革和发展新局面。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建设,规范社会征信机构业务经营和征信市场管理。  二、发达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与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有150多年的历史。1830年,世界第一家信用管理公司创建于英国。历史最悠久的信用管理公司成立于1841年,目前其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信用“世界数据库”,内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近5700万家企业动态的信用档案,其中还包括有20多万个中国企业的信用档案,其年产值(1997年底)已达50亿美元。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法律最健全的是美国。在20世纪60-80年代的20多年间,美国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立法纷纷出台,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信用管理立法框架。其立法有18项。其它国家如德国、英国也非常注重信用管理相关的立法。在美国,信用记录跟你一辈子。一个人出生后三个月左右即办理并拥有一个终生不变的由9位数组成的“社会安全号码”,其中不仅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直系亲属、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受教育程序、保险情况与金额等,还包括个人信用记录。无论从接受教育到走向工作单位,也无论是汽车、住房信贷等消费活动,只要你拥有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你就可能拥有你想要的生活。在美国人们习惯地称拥有个人信用调查巨型数据库信用管理专业公司为“信用局”。美国信用卡普及的保证是社会安全体系和金融联网体系的完善。要在美国申请信用卡,首先要申请社会安全号,银行开户、生意投资、汽车驾驶执照等等几乎所有的活动都需要这个安全号,如影随形。想赖账跑掉,难。美国信用卡的基础是其良好的个人信用体系。不讲信用的人只能是勉强活着而已 。  在美国,有一个实例,一位美国人15年前有一笔102美元的账单没有按时付清,后来给忘记了。结果,2003年买房时到银行贷款,15年期的固定贷款利率是5%,而他却要付5.5%,因为银行在他的信用记录中发现了那笔欠款记录,结果他不得不为此多付几千美元的利息。     美国人在找工作时,雇主也会调一份申请者的信用报告作为参考。据说,一位中国留美博士在毕业找工作时屡屡碰壁,万分苦恼的他最后找到了症结所在:刚到美国时,曾在乘坐公共汽车时企图逃票被抓,此事被记入其个人信用记录中。 欧、美等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确立了西方人的消费观念和信用意识,它把各种与信用相关的社会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社会信用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保障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推动了欧、美等国经济的腾飞,提高了欧、美等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  三、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德才学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高度精神文明传统的民族。中国人很讲究道德,强调敦品立德。强调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紧密结合起来。当今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当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事件及中美飞机相撞事件发生后,他们义愤填膺,上街游行。
2022 于08-18 21:45发表评论: 第9楼大人的世界太吓人大侠 于08-01 13:57发表评论: 第8楼同意春天的看法,你自己没有技能,什么都不会,还要摆我是大学生的资格,哪个单位能养活你,要求高,创效没有,等死吧,,,,春天 于06-27 09:44发表评论: 第7楼我作为中专生对现在就业看法:现在社会发展迅速,在校中专、大专、本科生(大学生)学的知识远远小于社会的需要,工作单位靠的是你能力,技术问题,就拿现在中学还是不把人生观!世界观!生存观悲哀 于06-14 09:30发表评论: 第6楼我只是个高中生,看了之后觉得“求学之路坎坷,找工作之路艰辛”啊但我觉得除了上述原因外,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认真学习,只图混个毕业证。杀无赦! 于05-16 07:37发表评论: 第5楼现在社会任人唯亲!个别领导独断专行!我厂领导只喜欢溜须拍马之徒,不重视产品质量,最终导致美国公司拒绝付款,我厂几乎倒闭!黄丹 于05-11 14:48发表评论: 第4楼就业那么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假如你学好一门技术,又怎么会怕没有好的工作呢?如今,IT产业(如软件技术、动漫工程、网络工程)日新月异,已成为一门新兴的行业,假如你有心有志,不如就郁闷之极 于06-26 20:32发表评论: 第3楼长起以来,我们国家在高考招生过程中,根据高等院校的质量将学校分为重点和一般院校,各地也为招生工作的有序进行,将招生院校分成一、二、三本和高职等,这些无可非议。但是在学生毕业应聘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找工作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