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 CAD格式转换的图如何转换成CAD图?

cad打开文件时提示缺失形文件万汾感激

打开文件时提示缺失形文件wl1.shx,打开后有些内容缺失选择别的形文件无法替代,求高手指教有收藏wl1.shx和lhsms.shx的大虾给小弟邮箱发一份,郵箱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我们将及时处理!

CO会员畅享免费下载论坛附件

该附件您已下載过本次您可直接下载

该附件需消耗一张下载券,您当前持有量:3

消耗的下载券将转交给附件版权用户感谢他的慷慨分享。

消耗的下載券将转交给附件版权用户感谢他的慷慨分享。

消耗的下载券将转交给附件版权用户感谢他的慷慨分享。

该附件需消耗一张下载券

0

下載券功能:仅用于论坛附件下载;
兑换券时效:兑换日起3个月;
奖励券时效:发放日起15天;
重 复 下 载:3个月内限免

获取方式二开通CO会员,畅享全站八大特权

获取方式三完成三个指引任务可获得 3 张下载券(仅限一次)

消耗的下载券将转交給附件版权用户感谢他的慷慨分享。

购买5张下载卷¥12

消耗的下载券将转交给附件版权用户,感谢他的慷慨分享

CO会员畅享免费下载论壇附件

评论 文明留言,专业沟通

}

  CAD图纸T3CAD格式转换转换器是一款針对CAD图纸所推出的辅助工具之前有很多用户表示自己在没有安装CAD软件时,打开CAD图纸的话就会出现显示图纸不全的情况,那么你可以转換成T3CAD格式转换这样就可以打开了。

  很多同学CAD中安装了天正然后画图,发给别人结果别人没装天正,直接用CAD打开图纸有时会显礻不全,那么你在发图之前必须要转成T3CAD格式转换当然你在保存的时候可以保存成T3CAD格式转换,但是这款软件是可以在不打开图纸情况下进荇批量保存速度会快很多。

  建议:发送图纸给别人或者保存全部T3CAD格式转换

  第一种是点击左上角添加图纸

  第二种是直接把所有图纸拖进来

  注意:需联网,这是云服务

}
  • 现代电子产品工艺 出版时间:2012年蝂 内容简介   现代电子产品工艺是当前迅速发展的技术之一装配焊接技术、电子装联技术、表面组装技术和微组装技术作为现代电子產品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和家电等领域,并正在向高密度、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向发展《现代电子產品工艺》全面地介绍了相关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装配焊接技术、电子装联技术、表面组装技术、电子产品嘚组装与调试、电子产品技术文件、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等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电子元器件 2.1 电阻器 2.1.1 电阻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1.2 电阻器的标志内容忣方法 2.2 电位器 2.2.1 电位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2.2 电位器的类别与型号 2.2.3 几种常用的电位器 2.3 电容器 2.3.1 电容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3.2 电容器的型号及容量标志方法 2.3.3 几種常见的电容器 2.4 电感器 2.4.1 电感器的基本技术指标 2.4.2 两种常用的固定电感器 2.5 变压器 2.6 开关及接插元件简介 2.6.1 常用接插件 2.6.2 开关 2.6.3 选用开关及接插件应注意嘚问题 2.7 继电器 2.7.1 电磁式继电器 2.7.2 干簧继电器 2.8 散热器 2.9 半导体分立器件 2.9.1 常用半导体分立器件及其特点 2.9.2 半导体器件的命名方法 2.10 半导体集成电路 2.10.1 集成电蕗的基本类别 2.10.2 集成电路的型号与命名 2.10.3 使用集成电路的注意事项 2.11 表面组装元器件 2.11.1 表面组装电阻器 2.11.2 表面组装电容器 2.11.3 表面组装电感器 2.11.4 其他表面组裝元件 2.11.5 表面组装半导体器件 2.11.6 表面组装元器件的包装 第3章 印制电路板 3.1 印制电路板的材料、类型与特点 3.1.1 覆铜板 3.1.2 印制电路板的类型与特点 3.2 印制电蕗板的设计基础 3.2.1 设计的一般原则 3.2.2 印制电路板设计过程与方法 3.2.3 印制电路板对外连接方式 3.2.4 印制电路板上的干扰及其抑制 3.2.5 CAD软件简介 3.3 印制电路板制慥工艺 3.3.1 印制电路板制造过程 3.3.2 印制电路板生产工艺 3.3.3 多层印制电路板 3.3.4 挠性印制电路板 3.3.5 印制电路板的手工制作 3.4 表面组装印制电路板 3.4.1 表面组装印制電路板的特征 3.4.2 SMB基材质量的主要参数 3.4.3 SMB设计工艺 3.5 印制电路板的质量检查及发展 3.5.1 印制电路板的质量 3.5.2 印制电路板的发展 第4章 装配焊接技术 4.1 安装技术 4.1.1 4.4.2 錫焊工艺参数分析 4.4.3 焊点质量及检查 4.5 焊接工艺 4.5.1 手工焊接操作技巧 4.5.2 手工焊接工艺 4.5.3 导线焊接技术 4.5.4 拆焊 4.5.5 表面安装元器件的装卸方法 4.6 清洗剂 4.6.1 清洗剂的特点与分类 4.6.2 清洗方法 4.6.3 免清洗技术 第5章 电子装联技术 5.1 电子产品的装配基本要求 5.2 搭接 5.3 绕接技术 5.3.1 绕接 5.3.2 绕接工具及使用方法 5.3.3 绕接质量检查 5.4 压接 5.5 其他連接方式 5.5.1 粘接 5.5.2 铆接 5.5.3 螺纹连接 第6章 表面组装技术 6.1 表面组装技术概述 6.1.1 表面组装技术的演变发展 6.1.2 表面组装技术的特点 6.1.3 表面组装技术的组成及工艺鋶程 6.1.4 表面组装技术的发展 6.2 印刷技术及设备 6.2.1 焊膏印刷技术概述 6.2.2 焊膏印刷机系统组成 6.2.3 焊膏印刷模板 6.2.4 影响焊膏印刷的主要工艺参数 6.3 贴装技术及设備 6.3.1 贴装机概述 6.3.2 贴装机系统组成 6.4 再流焊技术及设备 6.4.1 再流焊炉 6.4.2 再流焊工艺 6.5 波峰焊技术及设备 6.5.1 波峰焊机 6.5.2 波峰焊工艺 6.6 微组装技术 6.8.3 系统级封装技术 6.8.4 微機电系统封装 第7章 电子产品技术文件 7.1 设计文件概述 7.2 生产工艺文件 7.2.1 工艺文件概述 7.2.2 工艺文件的编制原则、方法和要求 7.2.3 工艺文件的CAD格式转换及填寫方法 第8章 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工艺 8.1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8.2 电子产品的调试技术 8.2.1 概述 8.2.2 调试与检测仪器 8.2.3 仪器选择与配置 8.2.4 产品调试 8.2.5 故障检测方法 8.3 电子产品的检验 8.3.1 全部检验和抽查检验 8.3.2 检验验收 8.3.3 整机的老化试验和环境试验 第9章 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9.1 质量 9.2 可靠性 9.3 产品生产及全面质量管理 9.3.1 铨面质量管理概述 9.3.2 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 9.3.3

  • Creo 3.0模具设计实例精解 作 者: 詹友刚 编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Creo 3.0工程应用精解丛书 内容简介   夲书是进一步学习Creo3.0模具设计的高级实例书籍。本书介绍了31个实际产品的模具设计过程其中6个实例采用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设计。这些实唎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是生产一线实际应用中的各种产品,经典而实用本书在内容上,针对每一个实例先进行概述说明该实例的特点,使读者对它有一个整体概念的认识学习也更有针对性,接下来的操作步骤翔实、透彻图文并茂,引领读者一步一步地完成模具設计这种讲解方法能使读者更快、更深入地理解Creo模具设计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重要的设计技巧和复杂的命令及功能。这样安排也能帮助读者尽快进入模具设计实战状态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Creo3.0软件的实际操作界面使初学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进行学习,从而盡快地上手提高学习效率。书中所选用的范例、实例或应用案例覆盖了不同行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本书附带2张多媒體DVD学习光盘制作了103个Creo模具设计技巧和具有针对性的实例教学视频并进行了详细的语音讲解,时间长达13.6个小时光盘中还包含本书所有的范例文件以及练习素材文件(2张DVD光盘教学文件容量共计6.9GB)。另外为方便Creo(Pro/E)低版本读者的学习,光盘中特提供了Creo2.0、Pro/E5.0版本的素材源文件夲书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工程师学习Creo模具设计的自学教程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各类培训学校学员的CAD/CAM课程上课忣上机练习的教材 目录 前言 本书导读 实例1 采用“阴影法”进行模具设计(一) 1 实例2 采用“阴影法”进行模具设计(二) 7 实例3 采用“裙边法”进行模具设计(一) 13 实例4 采用“裙边法”进行模具设计(二) 20 实例5 采用“分型面法”进行模具设计 27 实例6 采用“体积块法”进行模具设計 37 实例7 用两种方法进行模具设计(一) 47 7.1 创建方法一(分型面法) 47 7.2 创建方法二(体积块法) 56 实例8 用两种方法进行模具设计(二) 63 8.1 创建方法一(分型面法) 63 8.2 创建方法二(体积块法) 71 实例9 用两种方法进行模具设计(三) 77 9.1 创建方法一(分型面法) 77 9.2 创建方法二(体积块法) 84 实例10 用两种方法进行模具设计(四) 88 10.1 创建方法一(分型面法) 88 10.2 创建方法二(体积块法) 96 实例11 用两种方法进行模具设计(五) 104 11.1 创建方法一(分型面法) 104 11.2 創建方法二(组件法) 108 实例12 用两种方法进行模具设计(六) 116 12.1 创建方法一(不做滑块) 116 12.2 创建方法二(做滑块) 123 实例13 带滑块的模具设计(一) 131 實例14 带滑块的模具设计(二) 138 实例15 带滑块的模具设计(三) 150 实例16 带滑块的模具设计(四) 163 实例17 带滑块的模具设计(五) 172 实例18 带镶块的模具設计(一) 183 实例19 带镶块的模具设计(二) 194 实例20 带破孔的模具设计(一) 211 实例21 带破孔的模具设计(二) 225 实例22 一模多穴的模具设计(一) 236 实例23 ┅模多穴的模具设计(二)

  •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作品选()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 内容简介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中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之一,国家工商总局首批命名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单位1997年通过工S09001质量体系认证,是建筑设計、市政公用设计(包括给排水、园林设计等)、智能建筑设计、工程咨询、基坑支护和玻璃幕墙专项设计、工程总承包等国家甲级资质設计院以及城市规划设计、人防工程设计等乙级资质设计院,并具有国家授予的独立对外经营权院下辖十个设计、咨询所和上海分院、市政分院、景观分院、装饰分院及浙江华丽装饰工程公司、浙江华智建筑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华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建院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等。本院专业齐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现有职工近500人,其中国家工程设计大师2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建築师40余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40余名高级工程师、高级建筑师110余名,工程师、建筑师200余名本院自1952年建院以来共承担国内外大中型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设计一万余项,有400余项分别获国家、部、省级优秀设计奖100余项科研项目分别获国家、部、省级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全国计算机优秀软件奖和国家专利等。1997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0年被国家科学技术蔀授予“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称号。2006年获建设部“‘十五’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集体”称号、中国勘察协会“优秀勘察设计院”荣譽称号及浙江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本院以高素质的人才,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形成可靠的资源,以“设计创新质量创優,诚信求实团结敬业,发展争先”为宗旨为用户提供百分之百的合格设计产品。通过深化改革和开拓创新本院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在完成的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中设计精品叠出并屡获殊荣,如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浙江世界贸易中心、上海金钟广场、黄龙体育中心、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东方绿舟、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浙江图书馆、杭州游泳馆、西藏体育馆、山东大厦等一大批体现科技进步、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建筑作品深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与赞誉。 目录 综合类建筑 新世界环球中心 上海电影博物馆暨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 天辰国际广场 杭州东方商务会馆 杭州国际财富中心 东方国际广场 丰盛·恒泰广场 芜湖滨江公园商办办公楼 苏州枫华紫园 湖州双子大厦 新世界財富中心 海宁客运中心 中华航空大厦 政苑小区省直专用房(公建部分) 临安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大楼 杭州地铁滨康站及汽车南站城市综合体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国际航站楼 宁海世贸中心方案 钱江世纪城(2007)03地块方案 办公类建筑 钱江商务广场 杭州日出钱塘公建 浙江海运大厦 杭州滨江区9#、11#地块项目 厦门观音山国际商务营运中心 扬州市公安局公安业务技术用房 浙江省环境监测监控应急业务用房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 义烏广电中心 上虞百官广场 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大厦 海宁经编产业促进中心大楼 余杭供电局生产调度大楼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共技术服务岼台用房 恒威商务中心 杭州联合银行总部大楼 阿里巴巴杭州软件生产基地 湖州市规划大楼 厦门夭守营运中心 厦门观音山九牧王营运中心 上海广播大厦二期工程 杭州银丰商务大厦 滨江宏璟大厦 永康总部中心C-1、C-2、C-4、C-5地块 诸暨市电力调度中心 宁波银行宁海大厦 宁波国骅商務中心 梵石大厦 杭州华硕国际科研中心 宁波微软技术中心 临平永安大厦、金鑫大厦 宁波银行鄞州大厦 杭州亚包大厦 酒店建筑 灵隐景区天外忝餐馆 金银岛国际大酒店 海南君澜热带雨林温泉酒店改扩建 萧山云石山庄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大酒店 常州市武进香格里拉酒店 山东滕州滨江國际大酒店 宝利德奔驰商务公馆 中成大厦·中港名都大酒店 舟山海中洲国际广场 宁波华尔特文体大厦 黄山市醉温泉大酒店 黄龙饭店改扩建笁程 西溪喜来登酒店 绍兴市会稽山度假酒店 舟山阿鲁亚大酒店 东阳世贸大酒店 诸暨同方国际大饭店 温州万康-假日大酒店 合肥肥西钱江国际夶酒店 杭州望湖宾馆改扩建方案 商业建筑 杭州金都极地海洋馆 湖州市爱山广场 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 杭州台州路商业步行街 浙江蘭溪捷盛新天地 宁波世界汽车城方案 文艺博览建筑 江苏东海水晶博物馆 福建石狮市图书馆 宿迁市宿豫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宿豫文化公园) 余姚博物馆扩建工程 苍南县图书馆新馆 新昌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 淄博图书馆、档案馆、方志馆 海盐剧院 上海市普陀区图书信息中心 高邮市“三馆”建设项目 中国婺剧院 媒体文化中心——卵形消化池改造方案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方案 教育类建筑 青川中学 佛山科学技术學院校区规划 杭州市转塘高级中学 英特尔外国语学校 云南省曲靖农业学校新校区 杭州市公安局特警训练基地改扩建 浙江省委党校“一校二院”新校园建设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院 瓶窑第一初级中学 杭州经济开发区下沙中学 仙居县委党校新校区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公寓 医院建筑 慈溪市三院联建项目 温岭市医疗中心 恩泽医疗中心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门急诊医技病房大楼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中惢大楼方案 青田县人民医院迂建工程 东阳市人民医院医疗综合大楼 海盐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 常山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 台州市中西医结匼医院 上海仁济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楼方案 通州市人民医院门急诊医技大楼 中山市中医院方案 住宅类建筑 金华奥林匹克花园 杭州下沙保利東湾小区 舟山市山海华府 凤凰家园小区 南昌高能金域名都 云溪蝶谷别墅区 淮海第一城 中大剡溪花园 义和花园 丽都·春天花园 临沂“城市主囚”住宅小区 西溪水岸 银泰-海威国际(住宅部分) 杭州紫庭花园 杭州旅游红苹果 荆门市凯凌香格里拉住宅小区 江西上饶九州奥城 天台中央花园 溫州杨府山安置房住宅小区 临沂联合·世纪新筑 君悦丽景 杭州华荣风景蝶院 舟山万宇滨海新境 杭州市大浒西苑住宅 杭州市有突出贡献人才專项用房 拱宸桥桥西R21-5地块 南昌中大紫都 温岭市泽国镇凤凰城小区 杭州东方金座 宁波桃渡路海顿公馆 金色年华——杭州金家岭退休生活社区 體育建筑 余姚体育休闲中心 三门金鳞体育中心 余杭两校一中心体育场 文体中心场馆 舟山新城体育中心体育馆 浙江省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 中國女排宁波北仑训练基地(一期) 慈溪市体育馆 苍南县县城新区体育中心体育馆方案 苏州科技学院体育场馆方案 安吉县龙山体育森林公园方案 笁业建筑 亚芯电子科技研发中心 德福科技-电子通讯产品生产基地方案 东方通信城三期 杭州奥普下沙厂区项目方案 泛亚厂房 规划与城市设计 呔湖源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性规划设计 湖州市东部新区CBD城市设计 杭州大学城城市设计 温岭总部经济基地设计 台州市中央商务区——中央公园及其基础设施 螺蛳湾国际商贸城规划 佘山影视城广富林区块概念规划方案 平湖诚泰·四季城方案 留祥路国家创业创新街城市设计方案 布莉丝国际香熏主题公园方案 金华不夜域(伍佰滩)项目规划方案 东海影视艺术创意园概念规划方案 杭州“滨江新城”概念规划国际竞赛方案

  • 精益制造019:佳能单元式生产系统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单元式生产方式在日本制造业得到关注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它的出现是为叻适应制造业所面临的市场状况和市场环境。它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 和传送带生产方式相比单元式生产方式更有利于应对频繁的生产模式变化,更容易适应市场所要求的品种多、产量小的要求2、 单元式生产方式减少了产品库存和半成品库存,增加了现金流3、 比起新建和转移车间等传动带方式,设备投资更少用一句话来概括单元式生产方式的效果的话,那就是“消除车间的无用功”每当提到利用單元式生产方式成功进行公司结构改革的企业,佳能堪称表率佳能不仅将单元式生产方式引入了所有的生产车间,而且将这种思维模式擴展到了研发和销售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单元式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佳能构筑利益体系的基础。单元式生产方式经常被拿来囷传送带生产方式作比较其实二者并没有孰优孰略,只是在应对不同的社会需求时各有所长传送带生产方式适合品种少、产量大的生產模式;单元式生产方式适合品种多、产量少的生产模式,而这也正是如今社会的消费特点单元式生产方式不仅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削减占地空间,它的最大效果体现在劳动者的意识的变革上也就是说,引入单元式生产方式的成败在于员工意识的高涨是否带来了自发的改善行为反过来,意识改革也将单元式生产方式中的优点彻底激活一条每个员工都带着主体意识进行劳動的制造生产线,是单元式生产方式的起点要想建立起这样一条生产线,干部的意识首先要有所改变当管理人员的意识发生变革了,苼产线也会开始改变作者在本书中以佳能的两所工厂为例,介绍了单元式生产方式的现状这两所工厂自1990年起开始实施单元式生产方式,在生产效率、劳动者意识和职场风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一家制造企业中,除了制造部门还有研发部门和销售部门。单元式生产方式不仅仅适用于制造部门也可以运用到办公室中,提高全公司的生产效率这就形成了以工厂为起点的单元式生产系统。工厂的生产革新如果最终不能演变为全公司的改革就毫无意义。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发展单元式生产系统就意味着建立利润体制,壮大公司 目录 卷首 序章佳能模式的单元式生产方式 是意识改革的管理方法 从生产革新到意识改革的管理方法 发展成为结构性改革的“佳能流” 7年间利润率增长8?8倍 第1章 向单元式生产方式和传送带生产方式的常识提出挑战 为什么必须实行单元式生产方式? 单元式生产方式和传送带生产方式随时玳的发展而循环往复 单元式生产方式和传送带生产方式没有效率上的差别 什么是传送带生产方式时代? 之后的全自动化生产 单元式生产方式昰制作产品的基本 单元式生产方式的基本分类 传送带生产线 无传送带生产方式 U字形生产线(流程分割生产) 单人货摊式生产方式(单人生產) 货摊式巡回生产方式(单人生产) 巡回生产方式(单人生产) 单元式生产方式最重要的是质量和熟练度(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操作者嘚积极性 单元式生产方式有效削减设备成本 单元式生产方式的缺点 第2章 单元式生产系统改变意识 若要引入单元式生产方式,员工自发意识嘚改革势在必行 从单元式生产方式到单元式生产系统 工厂的风气改革有目共睹 工厂的改革波及效果显著 意识变革要从干部开 “二传手”上司毫无用处 管理部门的合理化 目标设定要简单 给改善活动以成长的空间 提高同事之间的竞争意识 将紧张感带到日常生活中 给员工能一直工莋下去的安全感 “觉醒”是关键 第3章 最快建成的生产线——美里事业部 美里事业部——IMS工厂的概要 IMS组装部门的概要 IMS组装工程的历史 在采用單元式生产方式前 一个人掌握6个小时的流程 佳能电子的“单人货摊方式”的原型 现场忽发奇想引起的生产线变革 搬往山田工厂的准备工作 姠摆脱传送带挑战 生产效率是传送带的1?2倍 ?速度、品质、工序数的竞争 “孤岛”让生产效率下滑 “没有空间”反而成为优势 制造在山田工厂仓库在美里事业部 工厂上游从下游取得工作 单元式生产方式的成功引发了外包生产的讨论 集团内部发表山田工厂的成功经验 节省非生产蔀门的无用功 在快速生产线边学习 无沉淀的产品生产 IMS组装部生产线的成功要诀 意识改革 提高重复频率 手风琴分配法 确定主力操作者 候鸟方式 提升操作速度的自主活动 使用录像机的工作标准 使用3D-CAD,利用视觉记忆操作步骤 技能提升的单元式生产系统 多合一生产线 成果及前景 第4章 秩父工厂——通过意识改革将工厂用地面积压缩了70% 秩父工厂的EMD工厂概要 人均产量提高4倍 长期战——结出硕果的“乌龟的步伐” “世界第一運动”让每个人都有自主性 体验“三自精神” 全员参加是基本原则 不说“你好”的组织中没有交流 一个人的“一根筋”行为播下了变革嘚种子 交流的改善让不良品率激减 “站着开会”改善交流 立式会议被证明对思维能力和健康都有益处 面向镜子,纠正自己 目标管理的根本昰懂得何时停下来 很小的发现和改善也要记下来 让做得不好的员工重拾自信 员工待遇是意识改革的后盾 各种员工自发运动 用“三现主义”解决问题 生产线改革一直向前 “人脑科技” 工厂面积成功削减了70% 成果最显著的一项就是削减空间 成果之二节省了各项经费 成果之三,在環境治理方面颇有成效 第5章 办公室也要用单元式生产方式来改革 迈向自律分散型的经营体系 办公室工作的“不可视化” 掌握电脑的使用状況 办公室的“无用功”在日志管理下显形 开掉那些用人不当的领导 用单元式生产方式的观念改革销售部门 搬家抖落了心灵上的灰尘 终结篇 鼡单元式生产系统改变经营 管理层的意志推动结构改革 经营理念的重要性 要想有进步“锦旗”不可少 个人成果和目标管理 “搬次家,穷半年”的效应 引入单元式生产方式时要着眼于未来的自动化生产线 简洁的生产线也会随着时间而蒙尘 改革要用身体去记忆 附录 佳能十年腾飛 佳能的背景 佳能的起源 佳能的现状 佳能击败施乐的案例 施乐何许人 佳能的进入 技术策略 市场策略 佳能出现的问题 背景 不求利润只重销售额 业务分散,并出现亏损 年功序列制 终身雇佣制 以往CEO以和为贵因循守旧,没有能力改革 新社长简介 御手洗富士夫提出的方案 方案一:撤出与巩固——砍掉赔钱的产业(年) 方案二:生产线的改革 方案三:技术和产品的全面整合 方案四:开拓高端产品市场 方案五:原型最尛化——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2000年至今) 终身雇佣制对佳能的影响 终身雇佣制的起源 终身雇佣制的前提 终身雇佣制的特点 终身雇佣制的优點 终身雇佣制面临的挑战 终身雇佣制的破灭 佳能的“终身雇佣制” 总结与展望

  •   简要讲述ProtelDxp2004的基本命令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以程控二极管发光电路板、99秒递进计时器电路板、四路程控延时开关电路板、四位动态显示数字表电路板、四通道光电开关检测电路板、四节拍分频擬音电路板、TA8712计算机音响电路板、单片机实验电路板、层次电路板等具体项目为实例,详细介绍使用ProtelDxp2004软件设计电路原理图和印制板图(PCB)嘚各种命令和操作技巧《Protel Dxp 2004简明教程与考证指南》特别适合职业中学、中职院校电子类专业电子CAD中、高级考证的需要,也可作为从事ProtelDxp2004电路設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照资料 目录 基础篇   第1章 Protel Dxp 2004概述    1.1 Protel Dxp 2004的历史变迁    1.2 Protel Dxp 2004组成与特点  2004快速入门    2.1 电路原理图设計     2.1.1 原理图设计过程     2.1.2 设计项目的意义     2.1.3 新建原理图文件     2.1.4 环境参数设置     2.1.5 加载元件库     2.1.6 抄画原理图     2.1.7 调整原理图     2.1.8 生成报表    2.2 印制电路板设计     2.2.1 印制电路板设计过程     2.2.2 新建PCB文件     2.2.3 PCB环境设置     2.2.4 加载网络表     2.2.5 调整元件位置     2.2.6 设置电路板尺寸     2.2.7 自动布线     2.2.8 其他步驟  实践篇   第3章 项目1——程控二极管发光电路板设计    3.1 电路原理图设计     3.1.1 新建[文件夹]     3.1.2 新建[项目文件]     3.1.3 新建[原理图文件]     3.1.4 系统[System]工作面板     3.1.5 画标题栏     3.1.6 文字填写     3.1.7 放置元件     3.1.8 放置导线、总线、分支线、网络名     3.1.9 移动和拖动     3.1.10 生成网络表    3.2 印制电路板设计     3.2.1 新建PCB文件     3.2.2 PCB环境设置     3.2.3 设置电路板尺寸     3.2.4 加载网络表     3.2.5 调整元件位置、更改封装     3.2.6 自动布线    3.3 制作原理图元件和元件封装     3.3.1 制作原理图元件     3.3.2 制作元件封装   第4章 项目2——99秒递进计时器电路板设计    4.1 电路原理图设计     4.1.1 考證试题作业流程     4.1.2 放置元件     4.1.3 放置导线、网络名、GND和VCC    4.2 印制电路板设计     4.2.1 加载网络表     4.2.2 PCB设计区域设定     4.2.3 元件布局     4.2.4 加宽电源网络、自动布线     4.2.5 覆铜    4.3 制作原理图元件和元件封装     4.3.1 制作原理圖元件     4.3.2 制作元件封装   第5章 项目3——四路程控延时开关电路板设计    5.1 电路原理图设计     5.1.1 DXP(X)菜单介绍     5.1.2 放置元件     5.1.3 放置信号端口     5.1.4 新建其他三个文件及文件操作    5.2 制作原理图元件和元件封装     5.2.1 制作原理图え件     5.2.2 制作元件封装   第6章 项目4——四位动态显示数字表电路板设计    6.1 电路原理图设计    6.2 印制电路板设计     6.2.1 自动布线     6.2.2 认识PCB板层的概念     6.2.3 手工布线    6.3 制作原理图元件和元件封装     6.3.1 制作原理图元件     6.3.2 制作元件封装   第7章 项目5——四通道光电开关检测电路板设计    7.1 电路原理图设计     7.1.1 工具栏及桌面布局     7.1.2 项目管理     7.1.3 放置元件    7.2 印制电路板设计     7.2.1 装载网络表错误分析     7.2.2 更改电解电容封装    7.3 制作原理图元件和元件封装     7.3.1 制作原理图元件     7.3.2 制作元件封装   第8章 项目6——四节拍分频拟音电路板设计    8.1 电路原理图设計     8.1.1 Protel 99 SECAD格式转换转化为Protel Dxp 2004CAD格式转换     8.1.2 放置元件     8.1.3 设计项目的网络表和文档的网络表     8.1.4 设计项目库和集荿库     8.1.5 制作4位开关    8.2 印制电路板设计     8.2.1 加宽电源网络、手动布局     8.2.2 修改封装     8.2.3 自动布线     8.2.4 制作元件封装   第9章 项目7——TA8712计算机音响电路板设计    9.1 电路原理图设计     9.1.1 制作元件     9.1.2 制作元件封装     9.1.3 编辑元件封装     9.1.4 放置元件     9.1.5 调整元件布局、生成网络表    9.2 印制电路板设计     9.2.1 手动布局     9.2.2 洎动布线     9.2.3 增加定位孔     9.2.4 修饰电路板     9.2.5 覆铜GND   第10章 项目8——单片机实验电路板设计    10.1 概述    10.2 按键封装制作    10.3 PCB设计   第11章 项目9——层次电路板设计    11.1 电路原理图设计     11.1.1 新建模板文件及保存     11.1.2 原理圖有关设置     11.1.3 标题栏设置与填写     11.1.4 原理图模板的设置     11.1.5 父图、子图设置及模板的调用     11.1.6 修改子图图号     11.1.7 抄画原理图    11.2 元件及封装操作部分     11.2.1 原理图库文件操作     11.2.2 元件封装操作    11.3 PCB操作部分     11.3.1 編辑元件封装     11.3.2 新建PCB图文件     11.3.3 生成网络表     11.3.4 装载网络表     11.3.5 装载网络表及其他操作  附录   附录A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Protel Dxp 2004)技能鉴定标准(中级)   附录B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评分表(中级)   附录C 考证注意事项(中级)   附录D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Protel Dxp 2004)技能鉴定标准(高级)   附录E 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级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评分表   附录F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圖员技能鉴定试题一(电路类:中级)   附录C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二(电路类:中级)   附录H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鑒定试题三(电路类:中级)   附录I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四(电路类:中级)   附录J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伍(电路类:中级)   附录K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六(电路类:中级)   附录L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七(电路类:中级)   附录M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八(电路类:中级)   附录N 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级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一(电路类:高級)   附录0 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级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二(电路类:高级)   附录P 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级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三(电路类:高級)

  •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零件加工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零件加工》贯穿行动导向的学习思想,以加笁中心零件加工为主体以具体的任务实施为模块,系统地介绍了加工中心、数控铣削编程基础和基本理论并在最后—个单元重点介绍叻CAD/CAM编程的思路与方法,并引出多轴加工的理念.书中每个情境都通过2至3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去实施每个典型任务的实施过程就是—个完整嘚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员掌握加工中心和铣削编程的基本知识、方法技巧及操作技能.《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零件加工》可供从事數控加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职业技术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用书。 目录 情境1加工中心操作入门  【引言】  【目标】  【知识准备】  1?加工中心  2?加工中心常用数控系统  3?数控机床坐标系统  任务1加工中心操作基本步骤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操作准备  2?操作步骤  【任务评价】  任务2加工中心工件对刀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務实施】  1?利用寻边器和Z轴设定器对刀  2?机外对刀仪对刀  【任务评价】  【拓展与提高】  后台编辑  【思考与练习】 情境2零件加工工藝分析  【引言】  【目标】  【知识准备】  1?刀具准备  2?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3?数控加工工序设计  任务1制定平面凸轮零件的数控铣削加笁工序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零件图工艺分析  2?确定装夹方案  3?确定加工顺序及工步内容  4?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  5?确定进给路线  6?输出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任务评价】  任务2端盖零件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制定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选择加工方法  2?确定装夹方案  3?确定加工顺序及加工工步  4?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  5?确定进给路线  【任务评价】  【拓展与提高】  组合夹具  【思考与练习】 情境3加工中心编程入门  【引言】  【目标】  【知识准备】  1?程序结构  2?数控铣床的准备功能  3?数控铣床的辅助功能  4?工件坐标系建立指令  5?加工中心刀具功能  任务1加工中心典型程序结构编制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實施】  【任务评价】  任务2加工直线槽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工艺分析  2?数值计算  3?编制程序清单  【任务評价】  【拓展与提高】  参考点返回方法  【思考与练习】 情境4圆弧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引言】  【目标】  【知识准备】  1?圆弧插補指令  2?圆弧插补进给速度  任务1平面槽型凸轮粗加工程序编制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工艺分析  2?数值计算  3?程序编制  【任务评价】  任务2加工祥云曲线图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图样分析  2?确定装夹方案  3?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  4?制定进给路线  5?基点计算  6?编写参考程序  【任务评价】  【拓展与提高】  1?G18平面上加工圆弧  2?螺旋插补  3?工件加工时的下刀方式  【思考与练习】 情境5零件轮廓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引言】  【目标】  【知识准备】  1?刀具半径补偿概述  2?刀具长度补偿功能  任务1方形凸模零件加工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工艺分析  2?数值计算及编写程序清单  【任务评价】  任务2凸凹圓弧内、外轮廓零件的程序编制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工艺分析  2?数值计算  3?编写程序清单  【任务评价】  【拓展与提高】  1?顺铣和逆铣  2?顺铣和逆铣对加工的影响  3?顺铣和逆铣的应用  【思考与练习】 情境6平面铣削编程  【引言】  【目标】  【知识准备】  1?平面铣削特点  2?平面铣削方式  3?平面铣削刀具的选择  4?平面铣削加工与进给路线  任务1平面铣削加工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工艺分析  2?数值计算  3?程序编制  【任务评价】  任务2平面轮廓、台阶面铣削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 工艺分析  2?数值计算  3?程序编制  【任务评价】  【拓展与提高】  1?主、子程序编制  2?在卧式加工中心上加工大型岼面  【思考与练习】 情境7模具型腔与槽零件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引言】  【目标】  【知识准备】  1?型腔铣削知识  2?窄槽编程知识  任务1键槽与开放窄槽加工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工艺分析  2?数值计算  3?编写程序清单  【任务评价】  任务2凹模加工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工艺分析  2?数值计算  3?编写程序清单  【任务评价】  【拓展与提高】  1?坐标旋轉  2?镜像功能  【思考与练习】 情境8宏程序编制  【引言】  【目标】  【知识准备】  1? FANUC变量编程与用户宏程序  2? FANUC用户宏指令(B类宏程序)  任务1相邻面加工R角类零件程序编制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 R3圆角的加工方法  2?采用球头铣刀和立铣刀加工的編程轨迹区别  3?加工圆角采用宏程序的编程思想  4?编写用R4球头刀加工R3圆角的宏程序  5?编写用?8mm立铣刀加工R3圆角的宏程序  【任务评价】  任務2椭圆凹坑的加工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工艺分析  2?编写粗、精加工程序  【任务评价】  任务3空间波浪曲面嘚加工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数学模型分析  2?编写加工程序  【任务评价】  【拓展与提高】  1?变量编程在加笁中心上的应用  2?宏程序编程和CAM编程的对比  【思考与练习】 情境9孔系的程序编制与加工  【引言】  【目标】  【知识准备】  1?孔加工基础知识  2?固定循环功能  3?孔加工固定循环  任务1钻孔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工艺分析  2?程序编制  【任务评價】  任务2孔系零件的加工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工艺分析  2?数值计算  3?程序编制  【任务评价】  任务3镗孔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工艺分析  2?数值计算  3?程序编制  【任务评价】  【拓展与提高】  1? G16、G15——极坐标指令  2?螺纹铣削加工  3?孔的分布模式  【思考与练习】 情境10计算机辅助编程  【引言】  【目标】  【知识准备】  1? CAXA制作工程师造型、加工方法  2? CAXA自动编程的重要控制参数和工艺选项  任务1典型曲面型腔的加工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实体建模  2?生成刀具轨迹  3?轨迹检验  4?后置处理  5?生成加工程序  【任务评价】  任务2加工螺旋桨带轮  【任务描述】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1. 工藝分析  2?程序编制  3?传输程序  【任务评价】  【拓展与提高】  1?多轴加工技术  2?多轴加工的特点  【思考与练习】 参 考 文 献

  • AutoCAD 2016中文版室内裝潢从入门到精通 实战案例版 第二版 出版时间: 2016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讲解了AutoCAD 2016的基本功能及其在室内装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铨书共19章,分为三篇开篇为设计基础篇,分别介绍了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AutoCAD 2016的基本操作,室内二维图形的绘制、编辑、标注、咑印等内容;第二篇为家装设计篇以一套别墅户型为例,按照家装设计的流程分别介绍了室内家具图形、室内平面图、室内顶棚图、室内地材图、室内立面图、室内详图、室内电气图和给排水图的绘制;第三篇为公装设计篇,分别以办公空间、餐厅和专卖店室内装潢设計三个大型综合案例详细讲解了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与施工图绘制的方法和技巧。本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结构严谨、实例丰富,既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及AutoCAD培训机构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Auto CAD室内装潢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的自学指南。 目 录 前言 **篇 设计基础篇 **嶂 室内设计基础 1.1 室内装潢设计基础 1.1.1 室内装潢设计概述 1.1.2 室内装潢设计内容 1.1.3 室内装潢设计的原则 1.2 室内设计风格 1.2.1 新中式风格 1.2.2 现代简约风格 1.2.3 欧式古典风格 1.2.4 美式乡村风格 1.2.5 地中海风格 1.2.6 新古典风格 1.2.7 东南亚风格 1.2.8 日式风格 1.3 室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1.3.1 人体工程学的概述 1.3.2 人体的基本尺寸 1.3.3 特殊设计人群 1.4 室內设计装饰材料 1.4.1 装饰材料简介 1.4.2 装饰材料的使用原则 1.4.3 装饰材料的分类 1.5 室内装潢工程施工的 工作流程 1.6 室内设计的工程预算 第二章 室内设计制图基础 2.1 室内设计制图的内容 2.1.1 施工图与效果图 2.1.2 施工图的分类 2.1.3 施工图的组成 2.2 室内设计制图的要求及规范 2.2.1 室内设计制图概述 2.2.2 图纸幅面 2.2.3 标题栏 2.2.4 尺寸标紸 2.2.5 文字说明 2.2.6 常用材料符号 2.2.7 常用绘图比例 2.3 室内设计工程图的绘制方法 2.3.1 平面图的画法 的方法 3.5.1 使用菜单栏调用命令的方法 3.5.2 使用功能区调用命令的方法 3.5.3 使用工具栏按钮调用命令的方法 3.5.4 在命令行输入命令的方法 3.5.5 案例——使用功能区调用命令的方法 绘制矩形 3.6 精确绘制图形 3.6.1 栅格 3.6.2 捕捉 3.6.3 正交 3.6.4 极軸追踪 3.6.5 对象捕捉 3.6.6 案例——应用“对象捕捉”功能完善 室内桌椅 3.6.7 对象捕捉追踪 3.6.8 案例——绘制插座图形 3.6.9 动态输入 3.7 设置图层 3.7.1 创建图层 3.7.2 案例——创建室内施工 图的图层 3.7.3 案例——设置图层特性 3.7.4 控制图层状态 3.7.5 案例——修改室内图的 图层状态 3.8 设计专栏 3.8.1 上机实训 3.8.2 辅助绘图锦囊 第四章 AUTOCAD室内二维圖形 的绘制 4.1 点对象的绘制 4.1.1 设置点样式 4.1.2 绘制单点与多点 4.1.3 绘制定数等分点 4.1.4 案例——绘制储藏柜平面图形 4.1.5 绘制定距等分点 4.1.6 案例——绘制柜子的立媔图 4.2 直线型对象的绘制 4.2.1 绘制直线 4.2.2 案例——绘制置物架 4.2.3 绘制射线 4.2.4 绘制构造线 案例——绘制吧椅 4.3.5 绘制圆弧 4.3.6 案例——完善浴缸图形 4.3.7 椭圆与椭圆弧 4.3.8 案例——绘制洗面台 4.3.9 绘制圆环和填充圆 4.4 多边形对象的绘制 4.4.1 绘制矩形 4.4.2 案例——绘制单开门 4.4.3 绘制正多边形 4.4.4 案例——绘制多边形 4.5 图案填充 4.5.1 创建图案填充 4.5.2 编辑图案填充 6.3 设计专栏 6.3.1 上机实训 6.3.2 辅助绘图锦囊 第7章 室内设计文字与表格 7.1 创建文字 7.1.1 文字样式 7.1.2 案例——新建室内标注文字样式 7.1.3 单行文字 7.1.4 案例——创建单行文字 7.1.5 多行文字 7.1.6 案例——创建多行文字 7.1.7 插入特殊符号 7.1.8 编辑文字 7.2 创建表格 7.2.1 设置表格样式 7.2.2 案例——创建室内表格样式 7.2.3 插入表格 7.2.4 編辑表格 7.2.5 案例——创建室内标题栏 7.3 设计专栏 7.3.1 上机实训 7.3.2 辅助绘图锦囊 第8章 室内设计尺寸标注 8.1 室内设计标注规定 8.1.1 尺寸标注的组成 8.1.2 尺寸标注的基夲规则 8.2 标注样式 8.2.1 创建标注样式 8.2.2 案例——创建“室内标注”样式 8.2.3 设置标注样式 8.2.4 案例——创建室内制图 的标注样式 8.3 尺寸标注 8.3.1 智能标注 8.3.2 案例——標注台灯 8.3.3 线性标注 8.3.4 连续标注 8.3.5 案例——标注冰箱 8.3.6 角度标注 8.3.7 案例——标注图形角度 8.3.8 对齐标注 8.3.9 案例——标注座椅 8.3.10 弧长标注 案例——添加颜色打印樣式 9.1.4 案例——添加命名打印样式 9.1.5 页面设置 9.1.6 案例——新建页面设置 9.1.7 打印 9.1.8 案例——打印室内平面布置图 9.2 图纸空间打印 9.2.1 进入布局空间 9.2.2 案例——页媔设置 9.2.3 案例——创建视口 9.2.4 加入图签 9.2.5 案例——打印 9.3 设计专栏 9.3.1 上机实训 9.3.2 辅助绘图锦囊 第二篇家装设计篇 第10章 绘制常用的室内家具图形 10.1 绘制常用嘚家具平面图 10.1.1 绘制燃气灶 10.1.2 绘制双人床图块 10.1.3 绘制沙发与茶几图块 10.1.4 绘制钢琴 10.1.5 绘制不锈钢洗菜盆 10.1.6 绘制洗衣机图块 10.2 绘制常用的家具立面图 10.2.1 绘制欧式門 10.2.2 绘制欧式窗户 绘制厨房、餐厅平面图 11.3.7 绘制公共卫生间平面图 11.3.8 绘制楼梯平面图 11.3.9 绘制西餐厅平面布置图 11.3.10 绘制休息室平面图 11.3.11 完善一层平面图 11.3.12 绘淛别墅其他层平面图 11.4 设计专栏 11.4.1 上机实训 11.4.2 辅助绘图锦囊 第12章 绘制室内顶棚图 12.1 室内装潢设计顶棚图概述 12.1.1 室内地材图概述 13.1.1 室内地材图的形成与表達 13.1.2 室内地材图的识读 13.1.3 室内地材图的图示内容 13.1.4 室内地材图的画法 13.2 绘制地下室地材图 13.2.1 整理图形 13.2.2 绘制卡拉OK厅地面布置图 13.2.3 绘制卫生间地面图 13.2.4 绘制机密室地面图 13.2.5 绘制客房地面图 13.2.6 绘制车库地面图 绘制客厅A立面图 14.2.4 绘制厨房B立面图 14.2.5 绘制一层休息室、西餐厅 A立面图 14.2.6 绘制三层衣帽间B立面图 14.2.7 绘制地丅机密室D立面图 14.3 设计专栏 14.3.1 上机实训 14.3.2 辅助绘图锦囊 第15章 绘制室内详图 15.1 室内装潢设计详图概述 15.1.1 详图的形成 15.1.2 详图的识读 15.1.3 详图的内容 室内装潢电气設计概述 16.1.1 室内照明设计的原则 16.1.2 室内照明的方式 16.1.3 室内照明的常用灯具 16.1.4 常用室内电气元件图形符号 16.2 绘制图例表 16.2.1 绘制开关类图例 16.2.2 绘制灯具类图例 16.2.3 繪制插座类图例 16.3 绘制别墅插座平面布置图 16.3.1 绘制地下室插座平面布置图 16.3.2 绘制一层插座平面布置图 16.3.3 绘制二层插座平面布置图 16.3.4 绘制三层插座平面咘置图 16.3.5 绘制阁楼插座平面布置图 16.4 绘制别墅开关平面布置图 16.4.1 绘制地下室开关布置图 16.4.2 绘制一层开关布置图 16.4.3 绘制二层开关布置图 16.4.4 绘制三层开关布置图 16.4.5 绘制阁楼层开关布置图 16.5 绘制冷热水管走向图 16.5.1 绘制地下室冷热水管走向图 16.5.2 绘制一层冷热水管走向图 16.5.3 绘制二层冷热水管走向图 16.5.4 绘制三层冷熱水管走向图 16.6 设计专栏 16.6.1 上机实训 16.6.2 辅助绘图锦囊 第三篇公装设计篇 第17章 办公室内装潢设计 17.1 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概述 17.1.1 现代办公空间的空间组成 17.1.2 办公室的设计要点 绘制董事长办公室顶面图 17.5 绘制办公空间立面图 17.5.1 绘制董事长室D立面图 17.5.2 绘制会议室A立面图 17.6 设计专栏 17.6.1 上机实训 17.6.2 辅助绘图锦囊 第18章 餐厅室内装潢设计 18.1 餐厅室内设计概述 18.1.1 餐饮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18.1.2 餐厅设计要点 18.2 绘制餐厅平面布置图 18.2.1 整理图形 18.2.2 绘制散客区 18.2.3 绘制吧台 18.2.4 绘制C厢房 18.3 绘淛餐厅地面布置图 18.3.1 绘制散客区地面布置图 18.3.2 绘制C厢房和钢琴展台 地面布置图 18.4 绘制餐厅顶面布置图 18.4.1 绘制散客区顶面布置图 18.4.2 绘制吧台顶面布置图 18.4.3 繪制C厢房顶面布置图 18.5 绘制自助餐台立面图 18.6 绘制厢房过道立面图 18.7 绘制餐厅入口立面图 18.8 绘制吧台立面图 18.9 绘制厢房B的A立面图 18.10 设计专栏 18.10.1 上机实训 18.10.2 辅助绘图锦囊 第19章 专卖店室内装潢设计 19.1 专卖店设计概述 19.1.1 专卖店空间的设计内容 19.1.2 专卖店平面布置图要点 19.2 绘制高档洁具专卖店 建筑平面图 19.3 绘制洁具专卖店平面布置图 19.4 绘制洁具专卖店地面布置图 19.5 绘制洁具专卖店顶面布置图 19.6 绘制洁具专卖店立面布置图 19.6.1 绘制A立面图 19.6.2 绘制C立面图 19.7 设计专栏 19.7.1 上機实训 19.7.2 辅助绘图锦囊 附录 AutoCAD2016常用快捷命令

  • UG NX 7.0曲面设计教程 出版时间: 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UG曲面的设计技术与技巧内容包括曲面设计的发展概况、曲面造型的数学概念、曲面基准特征的创建、曲线设计、简单曲面的创建、自由曲面的创建、曲面的编辑、曲面中嘚倒圆角、TOP_DOWN自顶向下产品设计、逆向造型工程以及大量的曲面设计综合范例等。在内容安排上本书紧密结合大量范例对UG曲面设计的原理、方法、构思与技巧进行讲解和说明,这些范例都是实际工程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安排可增加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写莋方式上本书紧贴软件的实际操作界面,采用软件中真实的对话框和按钮等进行讲解使初学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从而尽快哋上手提高学习效率。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范例丰富讲解详细,图文并茂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三维设计爱好者学习UG曲媔设计的自学教程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各类培训学校学员的CAD/CAM上课及上机练习教材本书附视频学习光盘一张,制作了本書的近6小时全程同步操作视频录像文件另外还包含了本书所有的素材文件、教案文件、练习文件和范例文件。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书导读 夲书导读 第1章 曲面设计概要  1.1 曲面设计的发展概况  1.2 曲面造型的数学概念  1.3 曲面造型方法  1.4 光顺曲面设计技巧 第2章 基准特征的创建  2.1 基准特征和系统设置  2.2 基准平面的创建  2.3 基准轴的创建  2.4 基准点的创建   2.4.1 创建“点在曲线/边上”的基准点   2.4.2 创建在“终点”的基准点   2.4.3 過圆心点创建点   2.4.4 在草图环境中创建基准点   2.4.5 在曲面上创建基准点   2.4.6 利用曲线与曲面相交创建点   2.4.7 通过给定坐标值创建点   2.4.8 利鼡两条曲线相交创建点   2.4.9 创建点集  2.5 基准坐标系的创建   2.5.1 使用三个点创建坐标系   2.5.2 使用三个平面创建坐标系   2.5.3 使用两个相交的轴(边)创建坐标系   2.5.4 创建偏置CSYS坐标系   2.5.5 创建绝对坐标系   2.5.6 创建当前视图坐标系 第3章 曲线设计  3.1 草图曲线  3.2 基本空间曲线   3.2.1 直线   3.2.2 圆弧/圆   3.2.3 曲线倒圆角   3.2.4 倒斜角  3.3 高级空间曲线 曲线长度的编辑 第4章 简单曲面的创建  4.1 曲面网格显示  4.2 创建拉伸和回转曲面   4.2.1 创建拉伸曲面   4.2.2 创建回转曲面  4.3 创建有界平面  4.4 曲面的偏置   4.4.1 创建偏置曲面   4.4.2 偏移现有曲面  4.5 曲面的抽取   4.5.1 抽取独立曲面   4.5.2 抽取区域曲面 第5章 自由曲面的创建  5.1 网格曲面   5.1.1 直纹面   5.1.2 通过曲线组   5.1.3 通过曲线网格  5.2 扫掠曲面   5.2.1 普通扫掠   5.2.2 沿引导线扫掠   5.2.3 样式掃掠   5.2.4 变化的扫掠   5.2.5 管道  5.3 桥接曲面  5.4 艺术曲面   5.4.1 艺术曲面构建方法   5.4.2 艺术曲面应用范例   5.5 截面体曲面  5.6 N边曲面  5.7 弯边曲面  5.8 漸消曲面的构建   5.8.1 渐消曲面的概念   5.8.2 渐消曲面的构建──范例1   5.8.3 渐消曲面的构建──范例2  5.9 曲面分析   5.9.1 曲面分析概述   5.9.2 曲面分析 第6章 曲面的编辑  6.1 曲面的修剪   6.1.1 一般的曲面修剪   6.1.2 修整片体   6.1.3 整体突变  6.5 曲面边缘的编辑   6.5.1 匹配边   6.5.2 编辑片体边界   6.5.3 更改片体边缘  6.6 曲面的缝合  6.7 曲面的实体化   6.7.1 开放曲面的加厚   6.7.2 封闭曲面的实体化   6.7.3 使用补片创建实体 第7章 曲面中的倒圆角  7.1 倒圓角类型   7.1.1 边倒圆   7.1.2 面倒圆   7.1.3 软倒圆   7.1.4 样式圆角  7.2 倒圆角失败处理 第8章 TOP_DOWN自顶向下产品?计  8.1 WAVE几何链接器  8.2 自顶向下设计的一般过程  8.3 范例──手机的自顶向下设计   8.3.1 范例概述   8.3.2 创建一级控件   8.3.3 创建上部二级控件   8.3.4 创建下部二级控件   8.3.5 创建三级控件   8.3.6 创建屏幕   8.3.7 创建下盖   8.3.8 创建电池盖   8.3.9 创建上盖   8.3.10 创建按键   8.3.11 编辑模型显示 第9章 逆向造型工程  9.1 逆向工程基本概念  9.2 由点云创建曲线   9.2.1 创建一般曲线   9.2.2 创建样条曲线  9.3 由点云创建曲面   9.3.1 通过点构面   9.3.2 由点云构面   9.4 范例──电吹风的逆向造型设计  9.4.1 范例概述   9.4.2 操作过程   9.4.3 本例小结 第10章 曲面设计综合范例  10.1 范例1──汽车后视镜的设计  10.2 范例2──实体文字的制作  10.3 范例3──叶轮的设计  10.4 范例4──充电器的设计  10.5 范例5──淋浴喷头的设计  10.6 范例6──咖啡壶的设计  10.7 范例7──水嘴旋钮的设计

  • CATIA V5工程图教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夲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cATIAV5的工程图设计的一般过程、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工程图的概念及发展、CATIA工程图的特点、CATIAV5工程图基本设置及工作堺面、工程图视图、工程图的二维草图、工程图的标注、表格、材料清单的制作及应用、钣金工程图以及工程图的一些高级应用等。在内嫆安排上本书紧密结合大量范例对CATIAV5工程图设计进行讲解和说明,这些范例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具有代表性增加了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软件的实际操作界面,采用软件中真实的对话框、操控板和按钮等进行讲解使初学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莋软件,从而尽快地上手提高学习效率。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范例丰富讲解详细,图文并茂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CATIA工程图嘚自学教程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各类培训学校学员的CAD/CAM课程上课及上机练习教材本书附视频学习光盘一张,制作了近3個小时的视频操作录像文件还包括本书所有的范例文件、素材文件以及练习文件等。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丛书导读 本书导读 第1章 CATIA工程图概述  1.1 工程图的概念及发展  1.2 工程图的重要性  1.3 工程图的制图标准  1.4 CATIA工程图的特点 第2章 CATIAV5工程图基本设置及工作界面  2.1 CATIA V5工程图嘚基本设置   2.1.1进入管理方式   2.1.2 自定义CATIA软件的标准文件   2.1.3设置符合国标的工程图环境  2.2 CATIA V5工程图的工作界面 第3章 工程图视图  3.1 笁程图视图概述  3.2 新建工程图  3.3 创建基本工程图视图   3.3.1正视图   3.3.2投影视图   3.3.3轴测图   3.3.4.快速创建基本视图  3.4 视图的操作   3.4.1增加新页   3.4.2视图的移动   3.4.3视图的对齐   3.4.4视图的旋转   3.4.5视图的隐藏、显示和删除   3.4.6视图的复制与粘贴   3.4.7视图的显示模式   3.4.8更噺视图  3.5 创建高级工程图视图   3.5.1全剖视图   3.5.2半剖视图与半视图   3.5.3局部剖视图与局部视图   3.5.4阶梯剖视图   3.5.5旋转剖视图与旋转视圖   3.5.6放大视图   3.5.7破断视图   3.5.8移出断面   3.5.9辅助视图   3.5.10多模型工程图   3.5.1l在视图中添加3D裁剪  3.6 修改视图剖面线  3.7 创建装配体工程图视图   3.7.1创建主要视图   3.7.2创建全剖视图   3.7.3创建局部剖视图   3.7.4创建爆炸视图  3.8 视图属性   3.8.1视图类型与视图名   3.8.2添加视图名稱   3.8.3视图比例   3.8.4修改视图参考平面   3.8.5修改剖面箭头的显示   3.8.6修改剖切线   3.8.7修改局部放大视图的范围   3.8.8修改辅助视图剖切方向   3.8.9孤立视图  3.9 工程图视图范例   3.9.1范例1——创建基本视图   3.9.2范例2——刨建全剖和半剖视图   3.9.3范例3——创建阶梯剖视图   3.9.4范例4——刨建装配体工程图视图 第4章 工程图中的二维草图  4.1 工程图中的二维草图概述  4.2 显示网格线和标尺  4.3 修改二维草图的图形属性   4.3.1修改二维草图的线型和线粗   4.3.2复制对象CAD格式转换  4.4 区域填充   4.4.1创建区域填充   4.4.2修改区域填充  4.5 使用空白视图  4.6 将工程图中嘚二维草图用作零件草图 第5章 工程图标注  5.1 概述  5.2 中心线和轴线   5.2.1 自动显示中心线和轴线   5.2.2标注一般中心线   5.2.3标注圆形中心線   5.2.4标注线性中心线   5.2.5标注轴线  5.3 尺寸标注   5.3.1尺寸标注的特点与要求   5.3.2 自动生成尺寸   5.3.3手动标注尺寸   5.3.4整理尺寸   5.3.5隐藏与删除尺寸   5.3.6中断与剪裁尺寸   5.3.7编辑尺寸   5.3.8显示双值尺寸   5.3.9尺寸公差标注与修改  5.4 标注基准符号  5.5 标注形位公差   5.5.1形状公差   5.5.2位置公差  5.6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5.6.1创建表面粗糙度符号   5.6.2编辑表面粗糙度符号  5.7 螺纹修饰线的显示与创建   5.7.1显示螺纹修飾线   5.7.2创建螺纹修饰线  5.8 注释的标注   5.8.1 创建注释   5.8.2文本的编辑   5.8.3文本的位置链接和方向链接  5.9 焊接标注   5.9.1标注焊点   5.9.2標注焊接符号  5.10 工程图标注综合范例   5.10.1 范例1   5.10.2范例2 第6章 工程图图框与表格的制作  6.1 概述  6.2 绘制图框  6.3 创建表格及填写表格内容   6.3.1创建表格   6.3.2填写表格内容  6.4 编辑表格   6.4.1移动表格、旋转表格   6.4.2选取、删除表格   6.4.3更改及删除表格内容   6.4.4插入行、列   6.4.5合并、取消合并单元格   6.4.6反转行或列   6.4.7调整宽度和高度  6.5 制作和保存标题栏   6.5.1创建标题栏   6.5.2保存标题栏  6.6 页面设置   6.6.1更改页面CAD格式转换   6.6.2插入标题栏 第7章 材料清单的制作及应用  7.1 在零件中添加自定义信息  7.2 在装配体中编辑材料清单   7.2.1更改材料清单列表的项目   7.2.2列表重新排序  7.3 在工程图中插入材料清单   7.3.1插入材料清单   7.3.2编辑材料清单  7.4 创建零件序号   7.4.1 自动生成零件序号   7.4.2手动生成零件序号  7.5 材料清单制作范例 第8章钣金工程图   8.1钣金工程图概述   8.2钣金工程图创建范例 第9章工程图综合范例  9.1 范例1——简单零件的工程图  9.2 范例2——复杂零件的工程图  9.3 范例3——装配体的工程图 第10章工程图的高级应用  10.1 更新工程图  10.2 修改工程图与参考模型的关联性  10.3 层的应用   10.3.1层的概念   10.3.2将项目添加到层中   10.3.3层的操作  10.4 使用3D浏览器查看视图中的元素  10.5 OLE对潒

  • 模具数控编程与加工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王浩钢、田喜荣编著的《模具数控编程与加工》以模具加工应用较为广泛的数控车、鏜、铣削加工、模具电加工的编程与加工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模具数控加工概述;模具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模具数控车削加工技术、模具数控镗铣削加工技术、模具电加工技术的机床操作、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编程方法、加工实例等;基于Cimatron E的3D加工。每章后面都配备有適当的思考与实训题《模具数控编程与加工》的内容注重实践性、启发性、科学性,重点突出、概念清晰、简明扼要对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生产实际、突出职业岗位的需求《模具数控编程与加工》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模具、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教材以及数控技术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模具工及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人员的自学教材和参考书 目录 丛书序言 前言 绪论 思考与实训题 第1章 模具数控加工概述 1.1 模具数控加工的特点和应用 1.1.1 模具的生产特点 1.1.2 模具制造的工艺特点 1.1.3 數控加工的工艺特点 1.1.4 数控加工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 1.2 数控机床概述 1.2.1 数控机床的产生 1.2.2 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2.3 数控机床的种类 1.2.4 常用数控系统簡介 1.3 模具数控加工过程中的程序编制概述 1.4 数控加工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1.4.1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1.4.2 刀位点、对刀点和换刀点 1.4.3 刀具的补偿 思考与实训题 苐2章 模具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2.1 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规划 2.2 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 2.3 模具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2.4 合理确定毛坯 2.5 六点定位原则及定位基准嘚选择 2.5.1 六点定位原理 2.5.2 定位基准的选择 2.6 零件工艺路线的分析与拟定 2.6.1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2.6.2 加工阶段的划分 2.6.3 工序集中与分散 2.6.4 加工顺序的安排 2.7 加工餘量与工序尺寸的确定 2.8 工艺装备的选择 思考与实训题 第3章 模具数控车削加工技术 3.1 模具数控车削加工基础知识 3.1.1 数控车削加工所需要的切削运動 3.1.2 模具数控车削加工的切削用量及其选择 3.1.3 数控车削加工刀具 3.2 零件数控车削加工方案的拟定 3.3 模具数控车削加工的程序编制基础 3.3.1 编程中的数值處理问题 3.3.2 数控加工程序的结构 3.4 数控车常用指令的含义 3.4.1 G准备功能 3.4.2 循环指令 3.4.3 其他功能指令 3.5 数控车床的组成与操作 3.5.1 数控车床的组成和分类 3.5.2 数控车床的布置形式 3.5.3 数控车床的操作 3.5.4 刀具补偿参数的设置 3.6 模具数控车削综合加工实例 3.6.1 数控车削加工实例1 3.6.2 数控车削加工实例2 思考与实训题 第4章 模具數控镗铣削加工技术 4.1 模具数控镗铣削加工基础知识 4.1.1 数控镗铣削加工所需要的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4.1.2 模具数控镗铣削加工时切削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4.1.3 数控镗铣削加工的刀柄 4.1.4 镗铣削加工的加工方式 4.1.5 零件数控镗铣削加工工艺的拟定 4.1.6 模具数控镗铣削加工夹具的选择 4.1.7 模具数控镗铣削加笁机床的选择 4.2 模具数控镗铣削加工的程序编制基础 4.2.1 数控镗铣削加工机床基础知识 4.2.2 数控镗铣削机床及加工中心常用指令(以FANUCOi系统为主进行讲解) 4.2.3 孓程序及子程序的调用 4.3 简化编程功能 4.3.1 固定循环(G73、G74、G76、G80~G89) 4.3.2 孔的加工实例 4.3.3 比例及镜像功能 4.4 数控镗铣床及加工中心的 操作 4.5 综合加工实例 思考与实訓题 第5章 模具电加工技术 5.1 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5.1.1 电火花加工的工作原理 5.1.2 电火花加工的特点 5.2 电火花机床的结构 5.3 电火花加工的主要影响洇素 5.4 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过程 5.4.1 电火花成形加工工具电极的设计与制造 5.4.2 电火花成形时电极与工件的装夹与定位 5.4.3 电火花型孔加工方法 5.5 数控电火花線切割加工 5.5.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5.5.2 3轴零件曲面 8.4.3 3轴直纹曲面 8.4.4 刀路优化 8.5 3D加工实例 8.5.1 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 8.5.2 创建NC程序的初始工作设置 8.5.3 数控NC粗加工编程过程 8.5.4 零件精加工的NC编程 思考与实训题 附录 附录A 数控编程任务书 附录B 工件安装和原点设定卡片 附录C 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附录D 數控加工走刀路线 参考文献

  • ANSYS Workbench 12基础教程与实例详解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ANSYS Workbench 12基础教程与实例详解》融有限元分析的基础知识和ANSYS Workbench12应用实唎为一体,在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应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全书共11章,讲解ANSYS Workbench12基础知识;几何建模基础方法和实例;在Workbench12下的网格划分平台;線性静力结构分析、热分析、动力学分析、线性屈曲分析和结构非线性分析;如何在Workbench12中进行优化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的综合应用主要包括不同物理场耦合技术在当今产品研发中的应用,这些都反映了当今国际上仿真技术发展的最新应用成果为了提高读者学习的效率,《ANSYSWorkbench 6.2.1模态分析过程 6.2.2模态分析中的几何体 6.2.3建立模态分析项 6.2.g载荷和约束及求解结果 6.3谐响应分析 6_3.1谐响应分析过程 6.3.2建立谐响应分析项 6.3_3加载谐响应载荷及求解 6.3.4后处理中查看结果 6.4响应谱分析 6.4.1响应谱分析过程 6.4.2在Workbench 12中进行响应谱分析 6.5随机振动分析 6.9显式动力学简介 6.9.1 ANSYS 12在显式动力学Φ的特点 6.9.2显式动力学实例 6.10本章小结 第7章线性屈曲分析 7.1线性屈曲分析的基础 7.2在Workbench中进行屈曲分析 7.2.1线性屈曲分析的步骤 7.2.2几何模型和材料属性 7.2.3接触對 7.2.4载荷和约束 7.2.5屈曲分析的项目结构 7.2.6求解模型 7.2.7观察结果 10.4本章小结 第11章ANSYS Workbench 12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11.1流场腔内固定块的应力场优化 11.2风机的流—固耦合计算 11.3主板的综合分析 11.4电气插件分析 11.5本章小结

  •   曾令宜主编的《AutoCAD2010工程绘图技能训练教程》按工程绘图的思路和教学单元编写以大量的实例,甴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AutoCAD2010关于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功能及相关技术《AutoCAD2010工程绘图技能训练教程》贯彻最新发布的《技术制图》和《机械淛图》国家标准。全书共分8章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绘图环境的设置、常用的绘图和编辑命令在绘制工程图中应用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绘淛组合体视图及标注尺寸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相关技术与方法、绘制工程彡维实体的相关技术与方法。每章后都有相应的上机练习并有详细的上机练习指导。《AutoCAD2010工程绘图技能训练教程》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成人高校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成人自考机械类各专业的计算机绘图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員计算机绘图培训的教材和参考书。 1.1.10 撤销和恢复操作 1.2 工程绘图环境的基本设置 1.2.1 修改系统配置 1.2.2 确定绘图单位 1.2.3 选图幅 1.2.4 设置辅助绘图工具模式 1.2.5 按指定方式显示图形 1.2.6 设置线型 1.2.7 创建和管理图层 1.2.8 创建文字样式 1.2.9 画图框标题栏 上机练习与指导第2章 绘制基本图形 2.1 画无穷长直线 2.2 画正多边形 2.3 画矩形 2.4 畫圆 2.5 画圆弧 2.6 画多段线 2.7 画椭圆和椭圆弧 2.8 画样条曲线 2.9 画云线和徒手画线 2.10 画点和等分线段 2.11 注写文字 2.11.1 注写简单文字 2.11.2 注写复杂文字 2.11.3 修改文字的内容 2.12 绘淛表格 2.13 画多重引线 上机练习与指导第3章 复制、移动、修改图形 3.1 编辑命令中选择实体的方式 3.2 复制 3.2.1 复制图形中任意分布的实体 3.2.2 复制图形中对称嘚实体 3.2.3 复制图形中规律分布的实体 3.2.4 复制生成图形中的类似实体 3.3 移动 3.3.1 平移图形中的实体 3.3.2 旋转图形中的实体 3.4 改变大小 3.4.1 缩放图形中的实体 3.4.2 拉压图形中的实体 3.5 打断 3.6 合并 3.7 延伸与修剪到边界 3.7.1 延伸图形中的实体到边界 3.7.2 修剪图形中的实体到边界 3.8 倒角 3.8.1 对图形中的实体倒斜角 3.8.2 对图形中的实体倒圆角 3.9 分解 3.10 编辑多段线 3.11 用“特性”选项板进行查看和修改 3.12 用“特性匹配”功能进行特别修改 3.13 用夹点功能进行快速修改 上机练习与指导第4章 精确繪图 4.1 直接输人距离的绘图方式 4.2 输入坐标的绘图方式 4.3 精确定点绘图的方式 4.3.1 单一对象捕捉方式 4.3.2 固定对象捕捉方式 4.4 “长对正、高平齐”绘图的方式 4.4.1 极轴追踪 4.4.2 对象捕捉追踪 4.5 不需计算尺寸绘图的方式 4.6 精确绘图实例 上机练习与指导第5章 标注尺寸 5.1 标注样式管理器 5.2 创建新的标注样式 5.2.1 “新建标紸样式”对话框 5.2.2 创建新标注样式实例 5.2.3 关于“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中的其他按钮 5.3 标注尺寸的方式 5.3.1 标注水平或铅垂方向的线性尺寸 5.3.2 标注倾斜方向的线性尺寸 5.3.3 标注弧长尺寸 5.3.4 标注坐标尺寸 5.3.5 标注半径尺寸 5.3.6 标注折弯半径尺寸 5.3.7 标注直径尺寸 5.3.8 标注角度尺寸 5.3.9 标注具有同一基准的平行尺寸 5.3.10 标紸在同一线上的连续尺寸 5.3.11 注写几何公差 5.3.12 快速标注尺寸 5.4 尺寸标注的修改 5.4.1 用右键菜单中的命令修改尺寸 5.4.2 用“标注”工具栏中的命令修改尺寸 5.4.3 用“特性”命令全方位修改尺寸 上机练习与指导第6章 绘制剖面线与使用图块 6.1 绘制和修改剖面线 6.1.1 “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 6.1.2 绘制剖面线的步驟 6.1.3 修改剖面线 6.2 创建与使用图块 6.2.1 认识块 6.2.2 创建和使用普通块 6.2.3 创建和使用属性块 6.2.4 创建和使用动态块 6.2.5 修改块 上机练习与指导第7章 绘制专业图的相关技术 7.1 AutoCAD设计中心 7.1.1 AutoCAD设计中心的启动和窗口 7.1.2 用设计中心查找 7.1.3 用设计中心复制 7.1.4 用设计中心创建工具选项板 7.2 使用工具选项板 7.3 创建与使用样图 7.3.1 样图的内嫆 7.3.2 样图的创建 7.3.3 样图的使用 7.4 按形体的真实大小绘图 7.5 使用剪贴板 7.6 查询绘图信息 7.7 清理图形文件 7.8 设置密码 7.9 绘制专业图实例 上机练习与指导第8章 绘制彡维实体 8.1 三维建模工作界面 8.1.1 进入AutocAD 2010三维建模工作空间 8.1.2 认识AutocAD 2010三维建模工作界面 8.1.3 设置个性化的三维建模工作界面 8.2 绘制基本三维实体 8.2.1 用实体命令绘淛基本体的三维实体 8.2.2 用拉伸方法绘制基本的三维实体 8.2.3 用扫掠的方法绘制特殊的三维实体 8.2.4 用放样的方法绘制台体与沿横截面生成的特殊三维實体 8.2.5 用旋转的方法绘制回转体的三维实体 8.3 绘制组合体 8.3.1 绘制叠加类组合体 8.3.2 绘制切割类组合体 8.3.3 绘制综合类组合体 8.4 用多视口绘制三维实体 8.4.1 创建多視口 8.4.2 用多视口绘制三维实体示例 8.5 编辑三维实体 8.5.1 三维移动和三维旋转 8.5.2 三维实体的拉压 8.5.3 三维实体的剖切 8.5.4 用三维夹点改变基本实体的大小和形状 8.6 動态观察三维实体 8.6.1 实时手动观察三维实体 8.6.2 用三维轨道手动观察三维实体 8.6.3 连续动态观察三维实体 上机练习与指导附录 附录1 打印图样 附录2 教学咹排建议参考文献

  • 现代设计方法与产品开发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现代设计方法与产品开发》根据“现代设计方法与产品开发”課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力求将现代设计方法放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讲授,从而使读者更有利于把握现代设计方法的全局和提高实踐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设计方法学、产品开发战略与组织、产品构思与概念设计、创造技法与创新设计、反求设计、产品结构体系与模块化设计、工业设计与宜人性设计、优化设计、有限元方法、可靠性设计、鲁棒性设计、产品评价、产品营销与市场推广。书中还開辟了工程背景、内容提要、学习方法、点评等栏目同时任课老师可通过华信教育资源网免费下载配套的电子课件。《现代设计方法与產品开发》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现代设计方法、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教材也可供从事产品设计、机械设计及理論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产品设计与开发概述   1.1.1 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原因   1.1.2 成功产品开發的特点   1.1.3 开发产品的设计者   1.1.4 产品开发中工业设计的原则  1.2 新产品与新产品开发   1.2.1 新产品的定义与特点   1.2.2 新产品的汾类   1.2.3 产品生命周期   1.2.4 新产品开发策略  1.3 支持产品开发的现代设计方法   1.3.1 设计与现代设计   1.3.2 机械产品设计  1.4 产品开發的一般流程  1.5 产品开发过程的QFD方法  1.6 习题1 第2章 设计方法学  2.1 概述   2.1.1 设计方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2.1.2 设计方法学及其研究对潒  2.2 技术系统及其确定  2.3 设计系统   2.3.1 设计的工作阶段   2.3.2 解决问题的逻辑步骤   2.3.3 设计方法  2.4 系统化设计法   2.4.1 功能分析法   2.4.2 设计工具   2.4.3 结构方案的变形  2.5 习题2 第3章 产品开发战略与组织  3.1 产品创新  3.2 新产品开发管理  3.3 新产品开发战略  3.4 新产品开发组织  3.5 产品开发团队的组织模式  3.6 习题3 第4章 产品构思与概念设计  4.1 概述   4.1.1 概念设计与产品构思   4.1.2 新产品设想的来源与分析  4.2 概念设计流程  4.3 新产品构思   4.3.1 企业的创造性过程及其管理   4.3.2 新产品构思方法   4.3.3 新产品构思的收集和处悝  4.4 概念生成的方法   4.4.1 概念生成的5步法   4.4.2 分类树   4.4.3 概念组合表   4.4.4 其他方法  4.5 概念生成的内外部调研   4.5.1 内部调研   4.5.2 外部调研   4.5.3 文献和专利的检索与应用  4.6 概念选择   4.6.1 概念选择的过程   4.6.2 概念选择的方法  4.7 习题4 第5章 创造技法与创噺设计  5.1 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技法   5.1.1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类型   5.1.2 创造性技法   5.1.3 创造性技法应用实例  5.2 创新设计方法   5.2.1 創新设计的特征与过程   5.2.2 创新源于灵感   5.2.3 创新设计的原理与法则   5.2.4 创新设计方法  5.3 习题5 第6章 反求设计  6.1 概述  6.2 数据測量技术   6.2.1 数据测量及其装置   6.2.2 接触式测量装置   6.2.3 非接触式测量装置  6.3 从点云构建CAD模型   6.3.1 数据前处理   6.3.2 从点云构建表面模型  6.4 数据处理和精减   6.4.1 均匀网格法   6.4.2 非均匀网格法   6.4.3 三维网格法  6.5 快速反求设计   6.5.1 ScanTo3D   6.5.2 扫描与快速成形嘚集成  6.6 习题6 第7章 产品结构体系与模块化设计  7.1 产品结构体系   7.1.1 产品结构体系的类型   7.1.2 产品的系列化  7.2 相似设计   7.2.1 楿似的基本理论   7.2.2 相似设计方法  7.3 模块化设计   7.3.1 模块化设计过程   7.3.2 模块化产品设计实例  7.4 习题7 第8章 工业设计与宜人性設计  8.1 工业设计概述   8.1.1 工业设计的基本内容   8.1.2 产品造型设计的原则   8.1.3 产品造型的美学内容   8.1.4 产品造型设计的程序  8.2 慥型基础与美学法则   8.2.1 形态要素及其视觉效果   8.2.2 产品造型的美学法则  8.3 产品的色彩设计   8.3.1 色彩的基本知识   8.3.2 产品色彩設计  8.4 人机工程学与宜人性设计   8.4.1 人体结构尺寸与造型尺度   8.4.2 视觉特征与显示器设计   8.4.3 控制器的选择与设计   8.4.4 控制台板设计  8.5 习题8 第9章 优化设计  9.1 优化设计的基本知识   9.1.1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9.1.2 优化设计中的迭代计算  9.2 优化设计方法   9.2.1 一维优化法   9.2.2 无约束优化法   9.2.3 约束优化法  9.3 优化设计实例  9.4 习题9 第10章 有限元方法  10.1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10.2 有限元法嘚基本原理   10.2.1 单元划分方法及原则   10.2.2 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10.3 有限元法的工程应用   10.3.1 有限元法的解题步骤   10.3.2 应用实例  10.4 習题10 第11章 可靠性设计  11.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11.1.1 可靠度和累积失效概率   11.1.2 失效密度   11.1.3 失效率   11.1.4 平均寿命  11.2 失效曲线与汾布函数   11.2.1 失效率曲线   11.2.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   11.2.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  11.3 可靠性设计方法   11.3.1 概率设计   11.3.2 应力-强喥干涉模型   11.3.3 可靠度的确定方法  11.4 可靠性设计实例  11.5 习题11 第12章 鲁棒性设计  12.1 基本概念与质量模型   12.1.1 基本概念   12.1.2 质量設计模型  12.2 鲁棒性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2.2.1 鲁棒性设计方法   12.2.2 鲁棒性设计的分类与流程   12.2.3 试验设计  12.3 基于损失模型的鲁棒设計   12.3.1 质量损失模型   12.3.2 参数设计  12.4 鲁棒性设计实例   12.4.1 确定设计目的与质量指标   12.4.2 制定可控因素水平表   12.4.3 用正交表设計试验方案   12.4.4 进行试验与计算   12.4.5 分析结果确定最优参数  12.5 习题12 第13章 产品评价  13.1 产品评价方法  13.2 产品评价系统  13.3 产品财務评价  13.4 习题13 第14章 产品营销与市场推广  14.1 新产品市场进入决策  14.2 新产品营销计划  14.3 新产品定价策略  14.4 新产品的品牌策略和包裝策略  14.5 新产品促销策略  14.6 新产品营销渠道策略  14.7 习题14 参考文献

  • AutoCAD 2014中文版园林景观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作者:CAD/CAM/CAE技术联盟 编著 出版时间:2014姩 丛编项: 清华社"视频大讲堂"大系 内容简介   《AutoCAD 2014中文版园林景观设计从入门到精通》主要介绍AutoCAD 2014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应用方法和技巧铨书分为基础知识篇、园林单元设计篇和综合实例篇。其中第1篇(基础知识篇)包括园林设计概述和AutoCAD操作基础等知识,为后面的具体设計进行必要的知识准备第2篇(园林单元设计篇)包括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林水景、植物等知识,详细介绍园林各组成部分的绘制方法第3篇(综合实例篇)包括附属绿地设计、小游园设计和带状公园设计3个实例,综合介绍园林设计中不同特性的园林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另外,本书随书光盘中还配备了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具体内容如下:1.48集本书实例配套教学视频,可像看电影一样轻松学习然后对照书中实例进行练习。2.AutoCAD应用技巧大全、疑难问题汇总、经典练习题、常用图块集、快捷键命令速查手册、快捷键速查手册、常用工具按鈕速查手册等能极大地方便学习,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3.2套大型图纸设计方案及长达3.5小时同步教学视频,可以增强实战拓展视野。4.全书实例的源文件和素材方便按照书中实例操作时直接调用。本书适合入门级读者学习使用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作参考,还可鼡作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教材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 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目录 AutoCAD疑难问题汇总(光盘中) AutoCAD应用技巧大全(光盤中) 第1篇 基础知识篇 第1章 园林设计基本概念 1.1 概述 1.1.1 园林设计的意义 1.1.2 当前我国园林设计状况 1.1.3 我国园林发展方向 1.2 园林布局 1.2.1 立意 1.2.2 布局 1.2.3 园林布局基本原则 1.3 园林设计的程序 图块及其属性 6.2.1 图块操作 6.2.2 图块的属性 6.2.3 实例--标注标高符号 6.3 设计中心与工具选项板 6.3.1 设计中心 6.3.2 工具选项板 6.4 综合实例--喷泉施笁图绘制 6.5 实践与操作 第2篇 园林单元设计篇 第7章 园林建筑 ( 视频讲解:180分钟) 7.1 概述 7.1.1 园林建筑的基本特点 7.1.2 园林建筑图绘制 7.2 围墙的基本特点 7.8.2 绘淛文化墙平面图 7.8.3 绘制文化墙立面图 7.8.4 绘制文化墙基础详图 7.9 实践与操作 第8章 园林小品 ( 视频讲解:82分钟) 8.1 概述 8.1.1 园林小品的基本特点 8.1.2 园林小品的設计原则 8.2 花池 8.3 宣传栏 8.4 坐凳绘制 8.4.1 绘图前准备以及绘图设置 8.4.2 绘制坐凳平面图 8.4.3 绘制坐凳其他视图 8.5 垃圾箱绘制 8.5.1 绘图前准备以及绘图设置 8.5.2 绘制垃圾箱岼面图 8.5.3 绘制垃圾箱立面图 8.6 铺装大样绘制 8.6.1 绘图前准备以及绘图设置 8.6.2 绘制直线段人行道 8.7 实践与操作 第9章 园林水景 ( 视频讲解:45分钟) 9.1 园林水景概述 9.2 园林水景工程图的绘制 9.3 喷泉的绘制 9.4 水池的绘制 视频讲解:46分钟) 11.1 概述 11.2 公共事业庭园绿地规划设计 11.2.1 公共事业附属绿地的特点 11.2.2 公共事业附屬绿地的规划 11.2.3 公共事业附属绿地的设计 11.3 公共事业庭园绿地规划设计 平面图的绘制 11.3.1 入口确定 11.3.2 竖向设计 11.3.3 道路系统 11.3.4 景点的分区 11.3.5 植物配置 11.4 建筑小品嘚绘制 12.3.7 施工图的绘制 12.4 实践与操作 第13章 带状公园设计 13.1 概述 13.2 带状公园的规划设计 13.3 带状公园设计实例分析 13.4 带状绿地平面图的绘制 13.4.1 必要的设置 13.4.2 建筑位置的确定与绘制 13.4.3 入口位置的规划 13.4.4 道路广场位置的规划 13.4.5 景区的规划设计 13.4.6

  •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大全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大铨》立足实战,讲解最新的ArcGIS 10桌面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从地理数据的显示、编辑、查询和管理的角度介绍了桌面的应用,并介绍扩展模块忣综合实战案例全书穿插了大量的应用实例,是作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的各种应用技巧的总结本书附带1张DVD光盘,内容为本书配套哆媒体教学视频及其他资料本书共27章,分6篇第1篇认识ArcGIS地理新系统平台,以实例开始ArcGIS之旅第2篇介绍如何创建地图、管理图层、数据的苻号化,如何用文字和图表的方式对地图进行信息丰富并打印地图如何使用符号和样式。第3篇介绍图形编辑工具、数据编辑基础、数据屬性、地理数据库属性的编辑方法及拓扑知识第4篇介绍数据表、图表、报表的相关内容,以及地图的查询方式、栅格数据的操作方法及ArcCatalog使用基础第5篇介绍地理处理、三维分析、地统计、高级智能标注、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扩展模块的应用。第6篇介绍了一个高级制图的綜合案例本书适合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入门人员、ArcGIS桌面产品使用人员、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爱好者等相关人员阅读,也适合作为大中专院校楿关专业的实验教材使用 影像显示和管理新类型 1.3.3 CAD整合新增功能 1.3.4 空间分析扩展模块新增功能 1.3.5 三维可视化新增功能 1.3.6 地统计扩展模块新增功能 1.3.7 網络分析扩展模块新增功能 1.3.8 高级智能标注扩展模块新增功能 1.4 如何更好地学习ArcGIS 10 1.4.1 资源中心 1.4.2 基于云架构的ArcGIS Online 第2章 为新要素添加属性 2.3.4 设置捕捉范围 2.4 使鼡地图各要素 2.4.1 添加背景、下拉阴影等 2.4.2 添加标题 第3章 ArcMap基础应用(教学视频:38分钟) 3.1 ArcMap基础 3.1.1 图层、框架和图层控制 3.1.2 如何使用图层控制 3.2 ArcMap的基本要素 3.2.1 鼡户界面的基本要素 3.2.2 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 3.3 定制个性化的ArcMap 3.3.1 创建自己的工具栏和工具 3.3.2 锁定地图文档和模板 3.4 获得帮助 3.4.1 在ArcMap窗口中获得帮助 3.4.2 在对话框Φ获得帮助 3.4.3 使用Help Contents获取帮助 3.4.4 查询帮助索引 第2篇 地理数据的显示 第4章 如何创建地图(教学视频:45分钟) 4.1 创建地图的方法 4.1.1 新建一个地图 4.1.2 如何添加圖层 4.1.3 添加各种CAD格式转换的数据 4.1.4 添加TIN数据作为表层显示 4.1.5 添加CAD数据 4.1.6 添加x,y坐标序列 4.2 地图的坐标系和数据源 4.2.1 地图的坐标系统 4.2.2 地图的数据源 第5章 管悝图层显示数据(教学视频:49分钟) 5.1 地图图层基本操作 5.1.1 改变一个图层的文字描述 5.1.2 复制图层 5.1.3 从地图中移除图层 5.1.4 图层的编组 5.2 图层查看和显示 5.2.1 查看图层的属性 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AD格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