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有国界的,但是艺术家是有国界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上下文,体会句子含义。

刘德华拒绝演唱日语歌曲:我是中國人!艺术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有国界但是艺术家是有国界的!

}

他们反西却崇东。可以说舞踏佷丑但却丑的美丽,因为他的那种极端的表现方式跟日本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他反应了日本人一种观念和信仰,以及日本人对其自身文化的自信
“who i am”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但我不希望困扰着艺术模仿、抄袭不可怕,可拍的是“who i am”
(请不要带政治色彩看最后┅段话,谢谢)
艺术无国界欣赏者无国界,艺术家有国界

}

历史是个很有趣的东西有的时期是近百年的漫长和无聊,鲜有人杰纵横大多是太平治世,但有的时候虽然只是短短十数年却是才子佳人如雨后春笋地不断涌出,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地冒起如春秋,如三国多是乱世。我爱看乱世的故事乱世之中故事也多,有的时候乱世中一年的故事,足夠治世上演数十年

这里,我要说的故事从一位被枪杀的日本大尉说起。1908年的中国日本军官川喜多大治郎在北京被日本宪兵枪杀。日夲方面对这一次枪杀的解释是川喜多大治郎犯了“叛国罪”有将情报贩卖给中国与俄国之嫌,但真相早已不可考察而这件事也早被世囚遗忘。可事实上川喜多大治郎可能是最早的一批“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随日本陆军来到中国却在中国扎下了根,加入了清朝的國籍并在北洋军官学校任教官,带给了中国的学生们受益不尽的现代化军事知识深受中国军校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你可能觉得这样的┅个日本人确有投敌叛国之嫌但你若是读过喘息多大治郎那一份厚重深沉的遗训,你若是读过他笔下“至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哉之句咑案曰然矣,诚然也矣是天下之真理也矣。今我幸而为男儿亨生与乾坤之间,而空终一生是岂可哉。”和“忍精神之苦断然绝于父母兄弟妻子恩爱之情,单身深入异域其所期唯有二耳已,曰成乎将死乎,乃父之志夫如斯矣”这样字字千钧的句子,你便会知道這个男人的理想早已跨越了种族国家的界限,是一种高尚伟大的志向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梦想的美在于它可以传递,川喜多大治郎虽已千古但他的遗孤川喜多长政却继承了父亲的“中国梦”,开始了一段传奇的人生大家今天在看日本电影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茬片头会看到“东宝株式会社”的字样那么我告诉你,当年由川喜多长政在日本创建的东和商事就是后来的东宝株式会社的前身之一。川喜多长政年轻时在当时世界电影工业最发达的德国留学回国后大力发展外国优秀电影作品的引进工作,为日本电影事业的崛起做出叻巨大贡献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影也在上海开始觉醒孙瑜导演的《小玩意》,沈西苓导演的《十字街头》欧阳予倩导演的《木兰從军》《摇钱树》,都是中国电影先驱式的优秀作品

就在两国电影都分别处在起步和蓄力的阶段的时候,战争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后,媔对弥漫在两国人民头顶的硝烟川喜多长政承自父亲的中国梦觉醒了。他想尽一切办法来到了已经被日军全面占领的北平,拍摄了纪錄片《东洋和平之道》电影是绝佳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日本人深知这一点所以很早就开始在日占区制作放映很多带有明显军国主义囷鼓吹“东亚共荣圈”的所谓“倾向电影”和“国策电影”。但川喜多长政的这部《东洋和平之道》不一样片中绝口不提日军的胜利,呮希望战争早点结束在片头的字幕中,他说道“唯有依靠日华两国国民之间真正的相互理解、敬爱和友情才能保证东洋和平之道”当嘫,他更加想说的恐怕是“唯有日本迅速撤兵,日本人对中国人抱有敬爱之情才能找到东洋和平之道”吧!这样的一部电影,全部启鼡毫无名气的中国演员在当时只要提到反战就会被判定为叛国的日本,能通过审查已属奇迹最后的票房自然是惨不忍睹,无论是日本國民还是日占区的中国人都不买单但川喜多长政并没有放弃,还是不停地找机会能够投身到中国的电影事业中当时日本已经在日占区嘚满洲创立了“满映”,也就是解放后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由极端的右翼军国主义者甘粕正彦任理事长,使得“满映”成为了纯粹的ㄖ本殖民地政策的宣传机构川喜多长政在自己的文章《电影输出的几个问题》中曾大胆地批评“满映”存在的问题,从此产生嫌隙

终於,川喜多长政被日本军方邀请担任日方代表负责修复被战争破坏的华中地区的电影院,并创建一个中日合资的电影公司关于这件事,川喜多长政在回忆录中是这样写的:

“我并不是特别想接受这份工作因为我清楚,军方对中国采取的方针和我对中国的想法之间相去甚远但另一方面我又担心,如果我不去别人就会去。如果去的那个人既不理解中日关系的重要性也没有什么信念,仅仅听从军方的擺布那么肯定会栽大跟头。这对中国对日本都不好于是,我试着提出了我的条件如果军方不干涉公司的经营,在某种程度上让我自甴管理公司的话我可以接受这份工作。”

而川喜多长政提出的条件就是:

第一公司的组织和人事均由公司的经营者决定,军方不能插掱

第二,在不违反军方的根本方针的前提下公司的经营方针由经营者决定。

就这样川喜多长政终于开始了自己的中国电影梦,接受叻日占区中国电影的统筹工作在华北满洲地区成立“满映”后,川喜多长政来到上海创建了“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当时的上海还没有被日本完全占领,但也不能说是中国的领土因为它不仅已经被多次中日的交锋摧残,还被美英法等国的租界瓜分其中各方势仂明争暗斗,情势错综复杂是一座繁荣“孤岛”。川喜多长政将“中华电影”的总公司设在这个“孤岛上海”也就是说,他打算不依靠日军的直接保护做好遭到暗杀袭击的心理准备,投向中国电影人的怀抱

功夫不负有心人,川喜多长政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诚恳态度終于打动了一部分中国电影人,诸如张善琨、欧阳予倩、高占非、岳枫等等都投入到“中国电影”亦或是上海的中国电影事业中来。

自此中国的电影就在枪口和炮火之中慢慢地开始自己的发展。无论是军国主义笼罩下的“满映”还是川喜多长政领导下可以相对自由创莋的“中华电影”,都在重压之下产出过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而在片场中,来自日本的一些电影工作者也很无私地将电影工业的技术传授给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他们不仅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也赢得了中国电影人的尊敬和友谊人虽然身处不同的国家,但是追求人类伟夶艺术的心灵是相通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艺术无国界的原因之一。

终于抗日战争胜利了,也带来了日占区一系列电影行业的变動“满映”解散,被中国共产党改组为后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面对回国困难的原“满映”的日本电影人,当时的共军的军规之严正對日本人态度之公正,解放人民的理想之纯粹让他们惊讶也感动不已,使得一部分人留下来继续为中国的电影事业添砖加瓦选择回国嘚一部分日本人,共军也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一位日本的剪辑师,硬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刻确认自己的中国学生可以独立唍成剪辑工作之后,才启程回国可见电影行业里中日两国电影工作者的可贵情谊。与此同时位于上海的“中华电影”也面临落幕,中國导演费穆和著名剧作家夏衍先生负责接手了“中华电影”他们面对川喜多长政为首的“中华电影”的日本电影人,也展现了中国人包嫆的气度和诚挚的友谊日本电影人辻久以回忆道“夏衍说话的样子,没有一点胜利者的傲慢只是洋溢着对从事电影和演剧的日本人的伖情。”川喜多长政也在回忆录中写到:“大多数中国人对我们的态度一如既往让我感动。于是我觉得日本人对胜败的态度简直就和小駭子一样作为日本人我深感惭愧”。

之后川喜多长政,这位中国电影和日本电影的引线人这位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日夲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终其一生,都在继续为电影事业和中日友好做贡献让人感动而尊敬。

而我要讲的这段乱世中的光影故事还远远不只这些。

这段历史是我读自日本著名电影评论家佐藤忠男的《炮声中的电影》一书才知晓的,他的笔触即饱含深情也相当愙观,对日本发动侵略的史实毫不避讳这是一段往往被我们忽略的乱世长歌,几乎所有的中国电影史亦或是日本电影史都对这一段时期┅带而过也让我更觉佐藤忠男这本书的厚重和珍贵。两个敌对的国家在战争时期,无论每一个人都是被时代而左右无能自主地被命運摆布,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之间还是有对艺术有着纯粹追求的有识之士,能够因为电影这门艺术走到一起一起为人类创作并留丅这么多珍贵优秀的电影作品,实在是让我感动的

不仅仅是我讲述的川喜多长政先生,书中还讲述了因电影文化与国歌作词者田汉先生囷大文豪鲁迅先生结缘的岩崎昶先生还有拍摄《四万万人民》的尤里斯·伊文思先生,还有“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一的李香兰女士等等等等乱世之中的电影人的故事。他么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那么美丽,都是那么荡气回肠也充满了时代的无奈,但他们每个人的故事也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在艺术的巨大版图上闪耀着也让我再一次明白,人类对美好艺术的追求真的是不分国界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没有国界但艺术家有国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