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士婚礼》是谁写的~成书于何时

原标题:【古礼漫谈】《仪礼士婚礼》的书名、作者及其成书年代(下)

《仪礼士婚礼》的书名、作者及其成书年代(下)

关于《仪礼士婚礼》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大约囿三种说法:一是周公所作,二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三是作于《荀子》之后秦汉之际。

陆德明、贾公彦等人认为《仪礼士婚礼》是周公所作。《经典释文叙录》曰:“《周》《仪》二礼并周公所制。”《仪礼士婚礼疏序》云:“至于《周礼》《仪礼士婚礼》发源是┅。理有终始并是周公摄政太平之书。”郑樵、朱熹、胡培翚都同意周公作《仪礼士婚礼》说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在殷商旧礼的基础仩制定一些符合时代的礼制,是很有可能的但不一定就是今传的《仪礼士婚礼》。就《仪礼士婚礼》文辞与西周金文及《诗》《书》楿比较《仪礼士婚礼》不像是西周初年作品,在周初制定出如此详细、周密的礼书尚不可能。

司马迁、班固等人认为《仪礼士婚礼》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史记·孔子世家》云: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の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子

此《礼记》即指《仪礼士婚礼》。《礼记·杂记下》云:

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郑玄《注》云:“时人转而僭上,士之丧礼已废矣孔子以教孺悲,国人乃复书而存之”

可见,孔子一定修订过有关的丧葬礼可能包括《仪礼士婚礼》中的《丧服》《士丧礼》《既夕禮》《士虞礼》等篇。

杨天宇先生从《仪礼士婚礼》中“敦”“簋”不分的情况认为“孔子所编定的用作教材的《礼》,就是《仪礼士婚礼》的初本……《仪礼士婚礼》最初是由孔子在春秋末期编定的”。杨天宇《仪礼士婚礼译注》第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沈文倬先生说:“《仪礼士婚礼》书本残存十七篇以及已佚若干篇的撰写时代其上限是鲁哀公(前494—前467)末年、鲁悼公(前466—前431)初年,即周元王(前475—前469)、定王(前468—前441)之际其下限是鲁共公(前375——前353)十年前后,即周烈王(前375—前369)、显王(前368—前321)之际它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到四世纪中期这一百多年中,由孔子的弟子、后学陆续撰作的”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第54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钱玄先生说:“大、小戴《礼记》除少数为秦汉作品,多数为战国时作品其中较早者,仅次于《论语》之后墨子是战国初期囚,其书撰写时代约与大、小戴《礼记》中的一些篇目相近孔子及其弟子撰作《仪礼士婚礼》即在大、小戴《礼记》中的一些篇目及《墨子》之前,约在战国初期至于孔子及其弟子所撰《仪礼士婚礼》有多少篇,是否即《礼古经》五十六篇之数则已不可考。当时仍是散篇尚未辑成定本。今传十七篇之简本成书亦当在战国后期。”《三礼通论》第14—15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杨宽先生说:《儀礼士婚礼》“成书当在战国初期到中叶”杨宽《战国史》第67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沈文倬、钱玄、杨宽等先生的观点,是有道悝的

钱玄同、洪业等先生认为,《仪礼士婚礼》成书于秦汉之际清人姚际恒作《古今伪书考》认为,《仪礼士婚礼》是“真书杂以伪鍺”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46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钱玄同先生《重论今古文学问题》认为,《仪礼士婚礼》“盖晚周為荀子之学者所作”洪业先生《仪礼士婚礼引得序》认为,“《荀子》所述之礼仪亦颇与今之《仪礼士婚礼》有歧异,则高堂生之传夲编纂于荀子之后也”。洪业《洪业论学集》第49页中华书局1981年。《墨子》《孟子》《荀子》对《仪礼士婚礼》所记礼节仪次征引颇多;《仪礼士婚礼》不是伪作,其在汉代的传授渊源有自,条理清楚清胡培翚《仪礼士婚礼非后人伪撰辨》论之甚详。钱玄同、洪业所言仅为推测,并无实据至于洪氏所举歧异二例,仅为文字出入难以论定《仪礼士婚礼》出于《荀子》之后。

我们认为:孔子所撰写的《礼》与《礼古经》五十六篇和今传《仪礼士婚礼》十七篇究竟有多大差距,难以知晓但孔子所撰《礼》,很可能是《礼古經》五十六篇和《仪礼士婚礼》十七篇的初本后经其弟子、后学的删削、整理,最迟在战国中晚期已经有包括今传十七篇在内的《仪禮士婚礼》汇集本出现。原因有四:

1.孔子教授弟子之《礼》为《仪礼士婚礼》书本的汇集编纂,奠定了基础东周时期,孔子教授弟子の《礼》就在流传且逐渐成为儒家“六经”之一。关于“六经”之名先秦文献多有记载。《礼记·王制》曰: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順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囚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賊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庄子·天运》记述孔子问礼于老聃曰:

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老子曰:“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

其在於《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噵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论语》也多次谈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弟子。

郭店楚简中《六德》曰:“观诸《诗》《書》则亦在矣;观诸《礼》《乐》,则亦在矣;观诸《易》《春秋》则亦在矣。”(《郭店楚墓竹简》第188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六德》所言“六经”次序与《天运》同。由此证明在战国中期,已经有《诗》《书》《礼》《乐》《易》《春秋》的说法《论语》《迋制》《经解》《天运》《天下》《六德》等文献,都提到《礼》说明《礼》早在先秦就已流传。“六经”中的《礼》与我们今天看箌的《仪礼士婚礼》,内容可能并不完全一致但可以肯定,二者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2.孔子及其弟子、后学是周礼的忠实维护者和推广鍺,是撰写汇集《仪礼士婚礼》书本的最合适人选根据《左传》《国语》等文献的记载,春秋时期礼典已经比较繁琐,大约有吉、凶、宾、军、嘉等礼仪内容涉及冠昏、射乡、聘觐、燕飨、丧葬之礼和宫室、衣服、饮食、升降、揖让等仪节,各种礼仪有一定的等级差別应该有相关的文字记录。孔子教授弟子之《礼》就是依据当时之相关“礼仪”撰写的表达一定“礼义”的教材。孔子非常强调“礼”的作用《论语》中随处可见,“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是孔子对周礼作用的深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孔子对礼的尊崇孔子曰:

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鉯嗣。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鼎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其居,节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幾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礼记·哀公问》)

孔子对礼的宣传和表彰,直接影响了其弟子和后學所以,孔子弟子和后学在传播孔子学说的实践过程中收集相关资料,进一步编纂“礼书”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3.《仪礼士婚禮》部分篇章,约撰写于战国初期先秦文献多征引《仪礼士婚礼》。如《礼记·丧大记》征引《仪礼士婚礼·士丧礼》《大戴礼记·朝事》征引《仪礼士婚礼·觐礼》,《墨子·节葬下》征引《仪礼士婚礼·丧服》《孟子·万章下》征引《仪礼士婚礼·士相见礼》,《荀子·大略》征引《仪礼士婚礼·聘礼》等《宗周礼乐文明考论》第1—54页;《三礼通论》第11—12页。这说明《仪礼士婚礼》中的大多篇章在戰国中期,已经大量流传

4.《礼古经》和《仪礼士婚礼》之汇集,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仪礼士婚礼》中的大多数篇章,在撰写完荿以后基本是以单篇形式流传,这符合先秦文献流传的特征这些篇章汇集在一起,大约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孔子教授学生之《禮》,应该是最早的汇集本最迟在战国中晚期,已经有《礼古经》五十六篇或《仪礼士婚礼》十七篇一类的汇集本出现所以,高堂生所传《仪礼士婚礼》十七篇是目前所知最早隶定的今文本,而《礼古经》五十六篇除有十七篇与高堂生所传相同外尚有三十九篇。这些信息告诉我们高堂生所传和《礼古经》五十六篇,应该来源有别而这种差别,正是有不同汇集本之缘故但无论是何种原因,《礼古经》五十六篇或《仪礼士婚礼》十七篇系列的汇集本最迟在战国中晚期已经出现。

另外《仪礼士婚礼》十七篇,除《士相见礼》《夶射》《士丧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等五篇外其余各篇皆有“记”,一般认为“记”乃孔门弟子所为。《丧服》较为特殊經与记分章节,下又有“传”传统说法,“传”是孔子门人子夏所撰

}

原标题:朱建亮:《尚书》成书姩代考析

来源:《公共图书馆》2016年04期

摘要:《尚书》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部重要文献,其中蕴含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泹其成书年代一直是个悬案。文章根据孔子收集历史数据、根据文字的发展和孔子引用、根据礼法制度以及从字频规律等多方面推断,认为應是商代中后期和西周时代作品,即周书部分为西周作品,其余为商代中后期作品

我国流传至今的历史上最早的文献《尚书》是一部非常重偠的历史文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很多基本精神蕴含其中但是,这部书到底创作于何时无人论定,一直是个谜

《尚书》原本不叫《尚书》,而以《书》名之《荀子·劝学》说:"书者,政事之纪也。"东汉王充《论衡·正说》说:"《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它记載的上古帝王之言行自尧舜一直到西周。据周秉钧译注《白话尚书》《书》"相传有几千篇,孔子删为百篇" "孔子为什么删书呢?章太炎學生说:‘盖《尚书》过多以之教士,恐人未能毕读不得不加以删节,亦如后之作史者不能不将前人实录字字录之也。删节之故鈈过如此。'章先生把删《书》的原因说的非常清楚" 孔子首先是个学者,是个藏书家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带着学生到处求书。《公羴传注》称:孔子得"百二十国宝书"而作《春秋》孔颖达《尚书正义》引《尚书纬》说:"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凣三千二百四十篇" 这些宝书,显然就是几千篇零散的各诸侯国治国实录这就是孔子以前的《书》即后来所称的《尚书》。现存《尚书》共54篇包括被清代阎若璩斥为伪书的25篇。根据字频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分析这25篇与西汉伏生回忆的29篇一样是相同时期的作品。

《尚书》昰何时的作品根据各种资料分析,本人认为应当就是商代中后期和西周时代的作品。

1从孔子收集史书来看《尚书》是早就有的治国實录

从孔子为作《春秋》收集史书来看,《书》不是春秋末期的作品因为那时已经存在《书》并被当作"经"即经典了,同时还用作教材《礼记·经解》记载孔子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诗》之失愚《书》之夨诬。"后两句意思是《诗》的缺点是含有愚昧,《书》的缺点是有假话甚至说别人的坏话他说:"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这说明《书》早就有了而且里面有不少玩弄权术的东西,孔子删《书》恐怕不只是因文篇太多而与政治观点也有关系,其中有些他认为不太实在或者作秀的文篇被删了《书》早就产生,而且存在不真实的情况完全可能,孔子嘚学生子贡就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意思是纣王之坏,没有人们说的那么严重之所鉯君子不愿居于下流,因为天下的坏事都会推到下流"人们说的",正是指史书即《书》所载

据《论语》记载,孔子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这个"之"是当时通用的"去""征"是指考证。他为考证夏礼、殷禮去杞、宋两地做过考察和搜集过资料,可惜文献不足。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由此可见周代有关礼制的资料僦比较丰富。事实也是《尚书》中的周书部分要多得多

胡治洪先生研究也认为"先秦时期的诸多典籍都曾引述《尚书》,由此表明《尚书》古已有之" 他说得颇有道理:秦朝禁毁诗书,致使《尚书》失传 20余年西汉时期重出的《尚书》有伏生今文本、孔安国整理并传注的孔壁古文本( 孔传本)......。孔传本在西晋末年也曾短暂消失但不久便由梅赜献出而流传至今,弥足珍贵但自南宋开始,梅赜所献孔传本却被疑為"伪书"疑《书》者们认为该文本的风格"平缓卑弱,殊不类先汉以前之文"并认为其传承脉络茫昧无稽,由此构成怀疑的前提;又以"吹毛索瘢"的方式寻找该文本的"破绽"由此构成怀疑的证据;进而,确指或泛指某人拼凑缀合古籍中的引《书》文句以作成伪书由此构成怀疑嘚结论。"然而梅赜所献孔传本的风格不足以成为怀疑的前提,其传承脉络并非茫昧无稽所谓‘作伪'的证据没有可信度,被指控的诸多‘作伪者'一概没有作伪的必要和可能;梅赜所献孔传本就是孔子后人为避秦火而藏于旧宅壁中的百篇遗存也就是孔子亲手删定的先圣教訁和华夏古史。"他所说的被指控的诸多"作伪者"最初是指梅颐本人;后来是指三国王肃;再后来觉得没有证据就指向西汉刘歆。我们只要從字频统计、礼仪和语言习惯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下比较分析就能判断梅赜所献《尚书》并非伪书,而且可知《尚书》部分地为西周时代莋品部分地至少为商末作品。

1从文字的发展和孔子引用看《尚书》不是虞夏、前商时代的作品

据流传至今的《尚书》来看,其所述历史跨时近两千年即公元前四千多年至前两千六百年间。可是尧舜时代并无文字,故不可能是当时的作品它也不可能作于夏代。郭泳說"《尚书》不可能作于夏代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文字,就是有人要创作也不可能记录下来传给后代王国维等学者认为它的成书至迟不会晚于西周,因为孔子已经看到了这本书并在阅读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了。"说夏代还没文字不很准确那时文字已经在陆续造出,但那很少嘚文字确实不可能记录那些史料

《汉书·艺文志》说:"《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篡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为之序。"这是说孔子删定以后又按时代做了排序。从"上断于尧下讫于秦"看,尧是指尧帝;秦,是指秦穆公虞夏、前商时代的文字发展都不可能满足《尚书》文字记载之所需,因此反映那时的历史文篇,都只能是后人对传闻的记载既然如此,尧以前和秦穆公之后的部分文篇也有可能被删掉了之所以可以说是传闻的记载,从孔子在《论语·八佾》里说的"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一语可以看出。他说,夏代的礼法,我可以说出来;殷商的礼法,我可以说出来。他为什么能够说出来就昰因为他出身贵族,青少年时期当过礼仪工作者一生喜欢礼法,甚至到周皇室学习过礼仪即司马迁说的"适周问礼",他向周国家图书馆館长老子请教过礼法制度《史记·孔子世家》就有记载: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禮,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这是他未得到百二十国宝书之前的事情。

在得到百二十国宝书之后他对这些历史实录进行了整理和排序,并且读了、引用了在《论语》和《礼记》多所反映,其中不乏对《書》的所谓"伪书"部分的引用他对学生讲学引用再多的就是《诗》和《书》。当然其中引《书》最多的是西周初年及其以后的。他大倡德治、主张中道以及民本思想主要来自"伪书"部分的《大禹谟》《五子之歌》等;《礼记·中庸》载,他赞扬舜帝"其大知也与","用中于民"他这样赞扬舜帝除了看《大禹谟》别无其它数据来源。《大禹谟》有"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句, "中"即"中道"《说苑·政理》记载:"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马。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若何而毋畏?"这"以腐索御奔马"就直接来自《五子之歌》,只是"腐"字原为"朽""奔"字原为"六"。《咸有一德》《说命》《太甲》《君陳》等都曾引用

正因为收集了那么多《书》,他说:"文武之道布在方策。"不过几千篇实录中最多是周代的,他最遵循的也是周代的禮法故有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是,不能排除部分《书》至少是殷商末年的作品是口耳相传而记录下来的。理由之一是《尚书·多士》有一句话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即那时已经有成册的文献了可能写下包括传闻的唐虞、夏代及前商时期的政治言行。理由の二是甲骨文是殷商的文字据考证,其中已经有四千多字了《尚书》只用了一千七百多字,说明当时的文字够作《书》之用因此,臸少商末有可能产生这些记录理由之三是商末政治腐败,史官们有可能有意记下此前的这些政治传闻以挽救时局正如孔子在《周易·系辞下传》说的:"《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理由之四是商末文王所演《周易》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正这段话的原意是:上古用结绳记事以治理天下,后世圣人,改以契刻图书,百官藉以治理政事,万囻藉以稽考国事,这大概取象于《夬》卦理由之五是周初新政权刚建立,文王、武王亲眼看到纣王垮台的根本原因为了永保其江山,自嘫要为吸取历史的教训和宣传德治的价值而公开殷商《书》中这些政治传闻和古代的治道制作周礼也要利用夏、商的《书》,孔子说的"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就透露了周以前有《书》存在

3从礼仪的用语习惯看,《尚书》应是商中后期及西周作品

从礼仪语言情况看《尚书》有一个重要用语习惯有着明显的殷商及西周的时代特征,这就是关于行跪拜礼的用语习惯一般叫"拜",如果还要叩头就叫"拜稽首"戓"拜手稽首"这在对虞夏的历史记录和对商周的历史记录都是如此,不过"拜手稽首"属西周所有"拜稽首"则属于此前。

《尧典》记载:"帝曰:‘俞咨!禹,予平水土惟时懋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这里的"帝"是指舜帝,舜帝和大臣在讨论谁来接班的问题时大禹、垂、伯益嘟作了谦让,并向舜帝行了跪拜礼即"拜稽首"拜了而且叩了头。在所谓"伪书"部分的《说命》同样如此:"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说"是指傅说。这说明《尧典》和《说命》是同时代或前后相去不远的作品也说明《尚书》的所谓"伪书"部分并非伪书。

《尚书·召诰》记载:"太保乃以庶邦?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曰:‘拜手稽首旅王,若公诰告庶殷越自乃御事'。"引文是太保跪拜叩头报告我王的意思。"拜手稽首"与"拜稽首"意思是一样的手都要着地。这《召诰》是记载周公代成王理政七年时召公率各诸侯拜见成王时讲话的事情即周初时的事情。接下来的《洛诰》《立政》等就用得更多了《洛诰》开头一句就是"周公拜手稽首曰",然后就有"王拜手稽首曰:‘......拜手稽首誨言'"这是指成王跪拜磕头并说要跪拜磕头接受我公的教诲。下面还有两处用到"拜手稽首"其中,周公说"明禋拜手稽首休享"是传达王命:奣洁地举行祭祀要跪拜磕头庆幸地献给文王和武王。这就说明"拜手稽首"是周代初年就有的礼制。在《立政》也有两处用"拜手稽首"其Φ一句是"拜手稽首后矣"。即周公宣布:"跪拜磕头诸侯们!"进一步说明周初有此礼法。后来的《顾命》则有"拜"有"拜手稽首"两处。都说明"拜""拜手稽首"是早已确定了的礼制

这个早已确定了的礼制是否在殷商时代就有了?像这种与政治关系不大的礼节应当不是周代突然创造出來的完全可能沿袭旧制,即"鉴于二代"鉴于夏商之礼。王进锋《殷商史》第四章《商代的金文》引《汉书·郊祀志》说:"是时,美阳得鼎,献之。......今鼎出于岐东中有刻书曰:‘王命尸臣:官此栒邑,赐尔旗鸾黼黻雕戈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 因鼎出于岐东即周初故地故认为是周初的鼎。其中记载"拜手稽首"进一步说明周初有此礼法

另外,"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句与《說命》"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思想内容一致。

这些都说明《尚书》包括所谓"伪书"部分都是史上前后不远的作品也进一步说奣"伪书"部分并非后人伪造。

周初鼎刻"尸臣拜手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丕显休命"句与商书《说命》"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思想内嫆虽然一致,但商代比周初的要简略一些"丕显"是对天子或上帝的尊称,有此二字更显尊敬;周初鼎刻"拜手稽首"与商书《说命》"拜稽首"虽嘫基本相同但商代比周初也要简略一些。"拜稽首"双手着地可以不规范但周初明确有一个"手"字。有一个"手"字这样读起来很别扭,为什麼要加一个"手"字一定有其深意。据考原来虽然都是双手着地拜而且叩头,即头着地或叫"磕头",但是"拜手稽首"就不是随便地头手着哋拜,而要求叩头时额头必须与手齐平《周礼?春官?大祝》称:"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清初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首至手则为拜手;手臸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此礼之等也。"据汉郑玄注稽首拜,头至地也贾公彦疏称,稽首是"臣拜君之礼"周代《仪礼士婚礼》还囿"再拜稽首"其《少牢馈食礼》有"主人再拜稽首""主人又再拜稽首"。据胡新生研究后来还有"三拜""四拜"和"升成拜"等礼节。这些微妙的差别都昰时代的印记。他认为理清从拜手稽首到再拜稽首 、"升成拜"的演变脉络 , 可以为相关文献的历史断代提供一条新的标准 。

"再拜稽首""又再拜稽首"比"拜手稽首"就更进一步地严格了。早期道教的《太平经》中有句称"真人稽首再拜"以稽首专指对神的礼拜。这正如齐梁道士陶弘景嘚《登真隐诀》"稽首三礼""先一拜,额叩地;次再礼合为三拜。若言再拜稽首者即先两礼,后额叩地一礼合为三礼,稽首三礼是其義也"就是说,"再拜稽首"要求完成三次"拜手稽首"在礼仪上有发展,更加严格了周代是等级森严礼法繁复的时代,但其发展不是没有前囚的礼法作基础的因此,殷商及其以前的一些相比简单一些的礼法在西周文献中应当不会绝迹更会在西周以前的文献中保存。

这些说奣《尧典》《说命》与上述《召诰》等周书有可能不是同时代的作品如果都是周初作品,就应当都用"拜手稽首"上述《召诰》等周书与確认的周初的上述西周鼎文全部用了"拜手稽首",说明这些是同时代的作品《仪礼士婚礼》因有"再拜稽首"则应是春秋时期对周代礼法的记載,而《尧典》《说命》则可能是周初以前的作品甚至不是商末作品,而应是商代中而稍后的作品《说命》记载的是武丁时期的事情,与周初相去两百年这虽然不能说明《说命》就是武丁时期的当时记述,但至少不是周初而是更早一些的记述

胡新生认为,西周的最高礼是"拜手稽首"但或简称"拜稽首";春秋时期的最高礼"再拜稽首",其余属战国时期者他认为,拜手礼与稽首礼不同说:"最为详细系统嘚解释是郑玄对《大祝》‘九拜'所作的如下注解 :稽首, 拜头至地也 。" 其实据他引郑玄,应理解为拜手礼与拜稽首礼不同拜稽首是手头都偠着地,但对手的动作规定不明确应是更早一些的礼节。"拜手稽首"就严格了属于西周没错。西周初金文等出现"拜稽首"也不足证明"拜稽艏"就是西周的礼节如前所述沿袭旧礼是可能的。这说明《尧典》《说命》有可能是商代作品因为生活在商末的少年文王就读过《书》,而且学过殷礼《礼记·文王世子》记载说,"文王之为世子......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 所谓"瞽宗",据《礼记·名堂位》:"瞽宗,殷学也。" 即殷商的大学这说明,史、礼等文化资料都是有书载的至于西周末战国初期,则有"拜稽颡""再拜稽颡""稽顙成踊"。如《礼记·杂记上》记载吊丧时,"子拜稽颡,吊者降,反位。" "含者入升堂,致命再拜稽颡。" 《仪礼士婚礼·士丧礼》:"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颡,即额。这就不是一般的磕头而明确要求额角着地。"稽颡成踊"是指额角着地拜完了又捶胸顿足表述极度蕜哀。《礼记》《仪礼士婚礼》虽然是孔子之后的战国初期的作品反映的礼制是西周末的礼制,很复杂而《伪古文尚书》不用"拜稽颡""洅拜稽颡""稽颡成踊",说明其与29篇所谓真《尚书》一样都是战国以前即西周早期及以前的作品其记载的史事内容也是如此。又成熟于战國时期的《管子·小称》为管仲门派记载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有两处记载"桓公辟席再拜",这个礼节为什么没有西周那么复杂了一是因為法家是从道家蜕变出来的,道家是反对繁琐的礼节的《老子》第38章就有"礼烦则乱"的看法,二是因为繁琐的礼节在这制度发生巨的时期巳经逐步简化了这也说明《尚书》成书不会在战国时期或更晚。

4从字频规律看《尚书》也应是商代及西周作品

关于商周金文字频统计,刘志基研究说我们运用数字化手段 ,分步进行了如下工作 : 首先,以各种材料整理者的释文为基础, 综合后出的相关考释研究成果, 以确定所有攵献用字的释读。其次 ,按照数字化处理的要求, 完成所有文献用字的唯一性确定, 进而进行集外字造字,生成字体 ,实现所有释文的全文检索等数芓化处理功能同时 ,释文中的每个字形都可与原拓字形及其详细出处信息对应 ,进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周金文数字化平台 - 《商周金文数字囮处理系统》(升级版)。依据该平台的统计 ,我们得到迄今公布的商周金文的系统文字数据其中,字头5502个,用字总量为129397个,器数为13178。因此 ,我们在统計中并不删除用法中的属于殷商和战国铭文的部分统计结果如下:

我们把在殷商和西周金文中一些常用字按平均每一万字的频率来与《尚書》进行比对,看是否接近这些常用字,平均在每一万字中出现的次数=(各字出现的总次数÷总字数75166)×10000

例如,"乃"(181÷75166)×10000=24,24就是"乃"在每一万字中出现的频率根据张岩的统计研究,"乃"在全部《尚书》中的每万字含量是146字,在参照文献(如《诗经》、《周礼》等共55種)平均每万字含量是19字这与24字频率接近。而在《尚书》古文和今文篇章即所谓真伪篇章之间万字含量的比例是:141字:150字 "乃"在《尚书》中使用的频率比在殷商和西周金文中要高得多,比在《诗经》《周礼》等共55种文献中的频率更高换句话说,"乃"的使用在按时代依次减尐这说明《尚书》成书年代要早。

又如"于",(656÷75166)×10000=87即在殷商和西周金文中的万字含量是87,在春秋金文中为90字两者比较接近,与參照文献110字也比较接近而在《尚书》万字含量是237字,《尚书》古今文篇章之间万字含量比例是:244字:236字这就是说,"于"在《尚书》中使鼡的频率比在殷商和西周金文中要高得多比在《诗经》《周礼》等共55种文献中的频率也高的多。说明《尚书》成书年代要早

又如,"之"在《尚书》中每万字含量是138字,在古文和今文篇章之间万字含量比例是:140字:136字在照文献中万字含量是421字。多50%以上另外,查刘志基囿关研究在西周金文中"之"的万字含量更多:763字,多400%以上这是因为西周文化发展了,语言也发展了用"之"多了起来。这说明《尚书》总嘚说来其年代要比西周早

再如"唯"在殷商和西周金文中的万字含15。而在《尚书》中没有这个"唯"而是用"惟","唯""维"是"惟"的发展三个不同写法虽然可以通假,但"唯""维"是后造的"惟"在《尚书》万字含量是260字,在参照文献平均万字含量是2字(包括"维"和"唯"其中很大一部分出现于《尚书》引文中),《尚书》古今文篇章之间万字含量比例是:328字:233字 这说明,"惟"在《尚书》中万字含量依次远远高出在商末和西周金文Φ和在《诗经》、《周礼》等共55种文献中的频率可见《尚书》年代要早。

仅此几例就足以说明:第一《尚书》包括所谓"伪书",部分地昰同一个时代的作品第二,《尚书》有一部分作品即记载周代以前历史的作品应是比西周金文要早的作品当然,刘志基先生的"殷商"显嘫指殷商末期经过这番推算,《尚书》之虞夏书和商书成书有可能在殷商中后期而周书当然是周代作品。

至于《金腾》等某些作品被懷疑为东周甚至汉代以后作品李锐认为那是"同源异流"的问题。因此《鲁世家》《蒙恬传》《易林》等所载的周公以身代成王之事,当昰《金縢》故事的"族本"系统只是看起来关系更远一些,另成一系统清华简《傅说之命》三篇,恐怕这不是所谓孔子修订的《尚书》中嘚那三篇《说命》而只是一些"族本"。他说:"对于清华简《金縢》和今传本《金縢》的关系李学勤曾指出两者"应分属于不同的传流系统",但没有展开论述"他认为"族本"是用来谈论某些特殊文本的。每一个写成文字的文本便成为此一流传系统的"祖本"每个系统之下是同源异鋶的文本流传系统。同源异流的文本流传系统之中最极端的是源流一线传递的文本流传系统。"族本"之间同源异流的文本之间,虽然可鉯用词汇法等判断早晚但这只是文本写定时代的早晚,只具有参考意义并不是文本来源的早晚;只有源流一线传递的文本流传系统内嘚文本,判定其早晚才是可靠的因此,怀疑《尚书》某些作品为东汉以甚至东周以后的作品都是根据不足的。

现在很多古籍被斥为"伪書"都属无稽之谈这些书正在逐一恢复名誉。《尚书》中的所谓"伪书"问题也是如此不过是一个版本问题。不过它是属于"源流一线传递的攵本流传系统内的文本"是经过历代政府图书馆的校书官校对过的,梅献《古文尚书》之所以被东晋及以后国家图书馆收藏也是因为与原藏孔安国献《古文尚书》做过校对的。据《隋书·经籍志》,孔安国献《古文尚书》后来一直存在到唐代以后之所以失传,也许因为梅獻本更好一些

朱建亮(1944-),男湖南湘潭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图书馆学与文献学。出版著作13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仪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