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年制,铜质弥勒佛。不知道真的假的。

原标题:鉴藏:大明宣德炉四观辨真伪

明朝宣德皇帝(朱瞻基)非常喜欢香炉在位期间,他特地命人从暹逻国(即今泰国)进口了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铸造了一批精美的香炉由于在铸造过程中,红铜中添加了金、银等十几种貴金属且经过十余次的精心铸炼,使得铸造出来的成品香炉色泽晶莹温润款式典雅精美,成为中国古代香炉中的极品被誉为 “宣德爐”。宣德炉自明代以后便受到历朝历代收藏家、鉴赏家的推崇明代著名鉴赏家、收藏家项元汴赞之曰:“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观澹澹穆穆。 ”

正因为宣德炉为香炉中的极品历朝历代身价不菲,因而才使后世出现了大量的“伪炉”这给宣德炉收藏市场带来叻一丝雾霾。那么如何在鱼龙混杂的收藏市场中淘到真正的宣德炉呢?

据史书记载所有真品宣德炉其器型在炉谱上都有相对应的名称,收藏界俗称为“出身有根襻”因为当年铸造宣德炉时,工匠们是完全按照宫中秘藏的宋代 《宣和博古图》《考古图》以及柴、汝、宫、钧、哥、定各大名窑的器皿中款式典雅者设计而成的未有擅造之炉,否则即有杀头之罪宣德炉以器型而论,小号炉最为常见炉径8~12厘米;中号炉炉径为15厘米,量少价高;炉径大于20厘米者为大号炉量稀而价贵。器型有乳足炉、钵炉、床炉、敦炉、鼎彝炉、鬲式炉等数種如果查阅炉谱上没有相对应的器型,便可以断定为臆造、伪炉!因此藏家在收藏宣德炉之前,一定要熟谙炉谱做好 “功课”,知巳知彼方能“不打眼”。

宣德炉是皇家监制所用铜、金、银等一般都经过6至12次(遍)的冶炼,成色上几近纯铜因此成品宣德炉铜质非常精细。如若发现宣德炉铜质不纯、粗糙便可断定不是真品。在收藏过程中依据铜质,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去伪存真

史料记载,宣德炉在色泽上细分共有40多种:佛经色、粟壳色、茄皮色、棠梨色、朱红斑、琥珀色、蟹壳青等。不管是哪种颜色的宣德炉经过长时間的氧化,表色已形成了栗红色的氧化层这成为辨别真假宣德炉的一个重要依据。宣德炉在铸造过程中虽然加入了各种贵重金属但在歲月的淘漉下,其表色始终以栗红色为主现在收藏市场上出现了很多黝黑、金黄、鲜红等表色的 “宣德炉”,其真伪不言自明

宣德炉嘚款识均在炉底。器型较大的宣德炉为6炼炉(冶炼过6遍)底款只有一个隶书“宣”字。中型的宣德炉底款为“宣德”和“宣德年制”两種字款其中“宣德”两字为隶书,“宣德年制”四字为正楷书字体小器型的宣德炉一般经过12炼,底款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芓体均为正楷方体字。真品宣德炉款识中的“德”字“心”上均无一横,这一点很关键;而“制”字一律写作“掣”字这一点也很关鍵。真品宣德炉底款款识明润排列紧凑,绝无粗糙松散之象如字体刻痕底色与炉身颜色不同或有差异,也可以断定为赝品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