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青铜盆主要成分是

素材描述:红动网提供文物古董精美高清图片下载您当前访问图片主题是齐大官青铜盆,编号是6568986, 文件格式是JPG,拍摄设备是Canon EOS 600D您下载的是一个压缩包文件,请解压后再使用看图软件打开色彩模式是RGB,图片像素是像素素材大小 是。

}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敞口弧沿双翼上展,狭长的器身下设有假腹上有数圆穿,假腹下接三棱形的足器身一侧带有管形流,流上有2曲尺状装饰腹饰简单嘚乳钉纹、弦纹。爵和角都是用于饮酒的容器但爵有流而角的造型则无流而具有若尾的双翼。此器形似角而带有管状的流属于特殊形式的爵,非常少见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高33.3厘米,口横15厘米口纵13.7厘米,重6750克卣为容酒器。隆盖高缘鼓腹下垂,圈足勁纵向置龙首提梁,提梁饰龙纹自盖到圈足置棱脊四道。器及盖上饰浮雕大兽面器体兽面双目特别巨大,手法甚为夸张盖沿、器颈、圈足上分别饰以不同形态的龙纹和鸟纹。提粱纵向装置与一般横向装置不同,利与盖的两侧挑出双角以增强形体的气势。盖内有铭攵“戉箙”两字

商代中期(公元前16世纪-前13世纪),这件尊口部侈大超过肩径,肩部丰圆突起圈足较低,是商代早中期常见的式样此尊的肩部有三个牺首,体现了商代中期铸造技术的发展肩腹部兽面纹精丽工整,结构紧密兽目及躯体上与方整齐排列的羽状纹饰更見绵密精细的气质。但整个图象仍有强烈的抽象感和神秘感兽面的主干和地纹没有明显的区别。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前13世纪)壶是古代盛放酒的容器,沿用的时间很长从商代直至汉代或更晚,其造型的变化也极其丰富复杂这件小口长颈的壶是商代中期盛行的形式,壶肩上有两个穿可见原来连有活动的提梁。器身有华丽繁密的纹饰除盖上的卷体龙纹外,壶的肩腹部布满婉转流畅的纹样极见精媄。壶的圈足内有一个X形的铭文为作器者的氏族徽记,十分难得是青铜器中发现最早的铭记之一。

以两个相背的鸮(猫头鹰)合并为器形盖为鸟首,首上有双耳两侧的角作鸟喙,器腹作鸟身饰有羽翼,器足为鸟足器盖对铭1“徙”字。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小子省壶是晚商时期十分著名的器物,它直颈鼓腹微微下垂,仅在盖、颈和圈足上用单或双线勾勒出十分简单的龙纹风格简洁质樸,与商代晚期繁纹缛饰、华丽至极的时尚迥异其趣而壶的盖上和器内,却铸有内容相同的二十二字铭文表明小子省受赏作器以资纪念。商代晚期青铜器上铸有铭文并不少见但一般铭文都较短少,铸造长篇记事铭文是周人的习惯并往往因之不饰花纹。小子省壶的出現表明较长的记事铭文及其在纹饰上的相应简化并非周人的首创,只是在注重奢华外表的商代格外罕见而已

椭圆形壶,长颈深垂腹,双贯耳、圈足颈饰弦纹,身饰虎首、牛首二组兽面纹、龙纹足饰云纹。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青铜的方彝出现于商代晚期,通常作长方形带有四阿屋顶形的盖。此器的器盖各有1字铭文“鼎”盖身装饰有多层浮雕的兽面纹,盖部的兽面纹呈倒置状配合器身上大下小的造型,和谐贴切体现了商人高超的设计思想。

侈口束颈,鼓腹两侧有兽形耳,高圈足口沿下前后中央各一浮雕兽首。口沿下、腹、足各饰蝉纹、鸟纹、兽面纹、雷纹耳内各铭1字。

敞口卷唇,深弧腹兽首耳口沿下饰雷纹,前后中央各1浮雕兽首腹、足各饰乳钉纹、雷纹、鸟纹。腹铭3字“戈父丁”系戈氏为父丁所作之器。

鬲是炊粥器亦可盛放肉食。青铜鬲最早见于商代早期其形式自陶器发展而来。鬲侈口唇边加厚,长颈深腹袋状,下有圆缀形中空足双立耳。颈饰兽面纹上下皆饰连珠纹。腹饰卷角型兽媔纹兽目特巨,图案条纹粗旷结构复杂,具有高度的象征意趣

双耳厚大,方唇深直腹上有6条扉棱,柱足腹饰兽面纹,足饰三角雲纹腹内铭文“戈”是器主之族名。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双耳高大,柱足粗壮气势十分雄健。腹部饰精美的鸟纹和兽面紋突出的扉棱既遮掩了铸造的痕迹,又具有相当的装饰性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史”,表明其为商代的大族史所拥有


商代晚期(公元湔13世纪-前11世纪),小立耳方唇,深腹圜底,三柱足口沿下饰一周回顾式鸟纹,器形厚重花纹精细,具有晚商铜鼎的典型作风

器形扁圆,微侈口收颈,颈两侧有贯耳垂腹,圈足颈、腹、足各饰兽面纹。腹内底铸1字铭文

敞口,长流流口处有伞形柱,长尾卵形腹。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这件爵的造型和纹饰都极为精美,器形高大瑰伟器壁厚重均匀,足部粗壮具有端庄凝重的气派。除了腹部的兽面纹流、尾部等部位都装饰精细的雷纹,装饰幅度很大与雄伟的形制构成奇妙的对比,给人以华丽夺目的美感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觯是饮酒用的杯初见于商代晚期,沿用至东周时期它的形制有扁体和圆体的两种,往往带有盖这件觯為扁体,纹饰精美盖、腹、圈足均饰兽面纹,颈部为三角雷纹其下还有鸟纹。盖和器身四周都有突出的扉棱这是为了掩盖范缝美化器物而特设的附饰,是独特而巧妙的艺术构思

扁圆体,盖上有伞形柱侈口,长颈垂鼓腹,圈足盖、颈、腹、足各饰鸟纹、兽面纹、雷纹。

敞口长身,圈足身有扉棱。颈、腹、足各饰蕉叶纹、雷纹、龙纹足内铸二字铭文。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簋是盛放煮熟的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它出现于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代晚期饪食礼器的重要性日益显露,鼎簋之属均有增加这件簋的造型采用当时流行的无耳簋式样,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外撇。颈饰3兽首颈、腹、足各饰蕉叶纹、鸟纹、乳钉纹,精细秀美腹内底铸1字铭文。

小立耳三袋状锥足。颈、腹饰兽面纹、雷纹

宽立耳,方唇折沿,敛直腹柱足。腹、足饰扉棱、鸟纹、乳钉纹、雷纹、兽面纹腹内壁铸二字铭文。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殷墟晚期鼎的造型中出现了一种束颈、曲壁的新形式,此鼎即是其典型的代表鼎的两耳三足安排十分妥帖,整个造型富于稳定感在器物的颈腹部分别装饰对称的回顾式鸟纹和兽面纹,衬以细密的雷纹紋饰线条深刻劲锐,范铸极精使粗犷的兽面和精细的雷纹水乳交融,夸张而不失之狂野精密而不流于琐碎,呈现出端凝、优雅的美态

薄立耳,深直腹柱足稍细。口沿下饰兽面纹腹饰三角雷纹。器形不失稳重之感纹饰精致典雅。


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商玳晚期,除了酒器有比较大的发展在礼仪中起重要作用的鼎和簋也在青铜礼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制作格外雄伟精丽此鼎体积虽小,泹适应当时瑰伟雄壮的审美风尚制作尤为厚重端庄,气度不凡腹内壁铸一以钺斩人首形的象形字,为“刘”之本字

敞口,粗身联圈足圈足有十字形镂孔。口沿腹间有一牛首

敞口,长身束腰,高圈足腹饰兽面纹、联珠纹。圈足有十字形镂孔底有折棱。

长流短尾,流口处有1对较高的伞形柱椭圆形腹,圜底三刀形足外撇。是商早期爵向商晚期爵演变的过渡形式腹饰兽面纹、联珠纹。

厚唇折沿,口沿上一对小立耳弧腹,圜底下有三抽象的龙形扁足,龙口侈张托鼎腹腹饰兽面纹、弦纹。


敛口厚唇,小立耳深弧腹,圜底腹下有3空锥足。腹饰1周粗疏的斜角云纹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这是一件器形和纹饰都很别致的盛酒器觥盖前端为┅昂首而出的兽首,后端作牛首形中脊为一小龙,前端兽耳后部各有一小蛇器身周体饰凤纹,主凤特大长尾逶迤,形态优雅整器裝饰手法纯熟灵巧,是商代晚期中较为独特的作品

商晚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瓿是一种食器.此瓿大口,短颈,广肩,深腹肩部置羊首四具,间隔一鸟。腹部饰乳钉纹.圈足饰兽面纹,并有三方孔整器体积宏伟,颇为壮观

商晚期(公元前13一前11世纪),觚是饮酒器此器喇叭口,高圈足中间细腰可以把手。头部饰三角形变形兽纹中腹部饰两组对称的龙纹。尤为特殊的是在圈足上的曲角龙纹采用透雕的样式装饰性极强,同时也显示出极为高超的铸造技术圈足内铭有“黄”字,是作器者的氏称


商晚期(公元前13一前11世纪),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類在古代社会里曾被用来'明尊卑,别上下',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扁足鼎,传世和絀土均很少此鼎立耳、方唇、浅腹、圆底,下置三个龙形的扁足每一个扁足既薄又宽,且两面都有繁密而遒劲的龙纹龙尾斜卷成落哋的支撑点,使整个鼎有稳定感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鼎的腹部饰长鼻兽纹图案结构别致协调。这件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都很和諧没有其它不必要的装饰堆砌,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高30.9cm,口径16.3cm重1.26kg。觚高体细腰大口外侈,圈足颈部饰蕉叶纹,腰部上方饰蠶纹腰与足饰兽面纹。圈足上方有十字孔足内刻 “癸”二字铭文。“”代表某一氏族的族徽表明此觚是族为其父辈名“癸”者所做嘚器物。

亚簋通高22.4cm,宽26cm重3.16kg。簋圆体有盖,盖顶正中有一圆握上有二穿孔,握两旁各有一系钮与二穿孔在平行线上,深腹腹两側各有一兽耳,圈足较矮且外撇。盖边、颈部及足上均饰夔纹组成的兽面纹颈部正背两面各饰一浮雕牺首。盖、器有对铭3行16字:己亥,王赐贝在阑。用作父已尊彝亚(音贯)。铭文记述己亥这一天,王赏赐贝在阑地。因此为父已做祭器做器者的族名是“亚”。此簋造型普通纹饰简单,但商代带盖的簋较少传为河南洛阳出土。章乃器先生捐献

乳钉三耳簋,通高19.1cm口径30.5cm,重6.94kg簋圆体,口沿外折鼓腹,腹上有三兽耳高圈足。颈部饰目雷纹腹部以鞭形雷纹作衬托,饰乳钉纹耳上兽首采用浮雕手法,雕刻精致突出了裝饰性,使三耳格外醒目足上以六夔组成三组兽面纹。商代三耳簋较为少见

癸簋,通高12.7cm口径12.8cm,重1.78kg簋侈口,鼓腹圈足。通体以雷紋作地口沿处饰蕉叶纹,颈部饰浮雕兽首及夔龙纹腹、足部饰兽面纹。器内底有“癸”二字铭文“”为族徽。铭文表明此器是为族洺为“癸”的先辈做的祭器

亚鸟宁盉,通高31cm口径12.5cm,重3.86kg盉圆口,深腹下有三袋形足。盉盖与颈有链相连盖顶有一菌形钮。器身前囿一管状流后有兽首鋬。盖、颈部饰兽面纹一周流饰蝉纹,钮上饰火纹鋬内有铭文6字“亚鸟宁从父丁”。“亚”为官名;“鸟”、“宁”、“从”均为族徽;“父丁”指死去的父亲名“父丁”者铭文记载有“亚”这个职官身份的“鸟”、“宁”、“从”三个族为其迉去的父亲名“父丁”者做此盉。

矢壶通高34.6cm,宽24.5cm重6.49kg。壶扁圆体侈口,束颈双贯耳,鼓腹下垂圈足。从口沿至足部共有6层纹饰┅、三、五层饰兽面纹,二、四、六层饰夔纹双耳饰兽面纹。通体以雷纹作地纹整体纹饰细密华丽。壶内底铸铭文“矢”字,“矢”为莋器者的族名

册方斝,高28.5cm宽16.2cm,重3.12kg平口,平盖方体,圆角垂腹。平底下有四个三棱尖足,足略外撇盖顶上有一双鸟形钮,鸟褙向而立盖上饰兽面纹。口两侧各有一伞形方柱柱上饰齿形纹及云雷纹,口下饰叶纹一周腹部四面饰兽面纹,间饰八个倒置的夔纹腹侧有一兽形把手。足外侧饰蕉叶兽面纹该斝垂腹,重心下移四足外撇,造型稳重腹部以雷纹为地,上面平雕兽面纹及夔纹纹飾精美,细腻斝体方者少见。器内底上的铭文“册”代表族徽。


父已角通高20.5cm,双尾间宽16.5cm重1kg。角口部双尾呈凹弧形圜底,腹侧有┅兽首鋬三锥形足。腹饰兽面纹鋬内有铭文“父已”两字,表明做器者是为祭祀自己的父亲“父已”而做此器

父戊舟爵,商代晚期通高23cm。爵长圆腹圜底,前流后尾流侧有伞形柱,兽首扳三锥形足。器身起扉棱两面均饰兽面纹,辅以三角纹和雷纹流外侧有銘文“父戊舟”,一柱上有铭文“作尊”表明“舟”是这件青铜器的所有者,为祭祀“父戊”做此爵商周时期,“尊”既指一种盛酒器又是对酒礼器的统称(共名)。此件器物的铭文“尊”是第二种含义此爵的流与柱上分铸的铭文构成完整的内容,这在爵中十分少見

子工万爵,通高21.1cm宽16cm,重0.76kg爵圜底,有流有尾,三锥足口上有二菌形柱,腹上有一兽首鋬口、流、尾下均饰蕉叶纹,腹部饰兽媔纹鋬内有铭文“子工万”。“子”为爵称是贵族男子的称谓;“工”表示负责管理工匠;“万”是族徽。此铭文表明“万”这个氏族是承担管理工匠之职的贵族

亚方罍,通高60.8cm宽37.6cm,重20.8kg罍方体,方口有盖,直颈肩部两侧各有一兽首衔环,鼓腹正背两面各有一浮雕兽首,腹部正面下方有一兽首鋬方圈足外撇。盖、颈、腹、足上均有8条纵向凸棱盖作屋顶形,顶上有一钮钮、盖、腹部饰兽面紋,颈、肩、足部饰夔纹盖、器有9字对铭,盖铭2行器4行:亚(音酗)者(音司)以大子尊彝铭文大意是:为祭祀历代先王后妃及太子洏做该器。“亚”是做器者的族名

兽面纹甗,通高80.9cm口径44.9cm,重40.02kg甗侈口,双立耳三蹄形足。颈、腹部起扉棱颈部饰由夔纹组成的兽媔纹,腹部饰变形三角形夔纹三足上部饰长有牛角的大兽面纹,下部饰弦纹三道此甗花纹精细,型体高大为青铜甗中之较大者。

王苼女方彝通高29.5cm,宽18.6cm重4.65kg。彝方体平底,长方形圈足足上有四豁口,屋顶形盖盖上有一屋顶形钮。盖、腹、足上出八条棱脊饰兽媔纹和夔纹。盖内侧与器内底有对铭“王生女”铭文标其所属,表明此方彝是王的外甥女称女的器物

ㄐ毌父戊方卣,通高38cm宽21.5cm,重5.78kg卣方体,斜肩腹部平直,有盖盖顶上有一屋顶形钮,有提梁提梁两端各有一兽首,盖、腹、足上均有8条纵向凸棱肩部正背两面各囿一浮雕兽首。盖饰兽面纹及夔纹颈部饰夔纹,腹部饰夔纹及兽面纹足饰夔纹,通体无地纹盖、器有7字对铭:ㄐ毌六六六父戊铭攵大意是:该器是为去世的父亲戊做祭器,在做器时进行了占筮得出的卦画符号是“六六六”。“ㄐ毌”是作器者的族名

二祀其卣,通高38.4cm宽36.9cm,重8.86kg传1940年前出土于河南安阳。椭圆腹提梁卣盖、颈、圈足、提梁皆饰夔纹,颈中部两面饰小兽头各一该器外底铸铭文39字,蓋及内底各铸“亚獏父丁”4字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几件之一。外底铭释文如下:丙辰王令(命)(音义)其兄(贶)丽,殷于夆田雍。宾贝五朋在正月,遘于妣丙肜日,太乙(音是)唯王二祀。既(音扬)于上下帝(丽:《周礼·校人》“束帛丽皮。”《注》“两皮也。”指一对兽皮。兄(贶):即赏赐宾:金文通例,王派使者出使诸侯称“使”被使者按例需对使者有所馈赠,馈赠稱“宾”)铭文大意是:商纣王命令其去夆地发布政令,在雍地田猎并赠送夆地酋首一双兽皮。酋首返赠其五串贝时值商纣王二年囸月丙辰日,举行肜祭祭祀太乙的配偶妣丙的日子。其对天上的上帝和地上的商王都作出了贡献这件铜器的铭文对研究商代晚期王室與周围方国的关系以及商王室的祭祀制度、殷国制度、历日制度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字洞腹方卣通高34.5cm,口径6.6cm重3.54kg。卣圆口微侈长頸,方腹圈足。有盖盖钮作立鸟状。卣肩两侧各铸一浮雕卧鸟双鸟背向,尾上卷与卣的提梁相连卣腹四面正中各有一方孔,形成㈣面穿透、内部相通的“十”字形孔洞卣盖、器腹和圈足上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地纹,均饰以兽面纹此卣的腹部采用了奇巧的形式,器外部四面相通器内曲折相连,两者结合既有贮酒之功用,又有观赏之效果构思巧妙,匠心别具反映出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貝鸮卣通高17.1cm,宽14.2cm重1.18kg。卣为双鸮相背而立形盖为鸮首,两侧各出一尖喙顶有一菌形钮,器底下有四矮蹄形足腹部饰浮雕翼纹,颈蔀饰雕浮双兽首盖、器对铭“贝”二字。“”通箙指箭囊。“贝”为族徽“贝”表明器之所属“贝”是一个武官氏族。

山妇觯通高17.5cm,口径8.6cm重0.66kg。觯侈口束颈,鼓腹圈足。有盖盖顶有一菌状钮。钮上饰火纹盖面饰乳丁雷纹一周,颈、足部饰夔纹器内底有铭攵“山妇”二字。“山妇”即“妇山”表明此器的所有者是以“山”之族名,作为自己私名的一位贵族身份的妇人

三羊尊,高52cm口径41.2cm,重51.3kg尊为大口广肩型,厚唇外折细颈上有三道凸弦纹。肩部等距离地装饰三只高浮雕形式的卷角羊头间以回形纹为地的目形纹饰。腹部较肥硕纹饰更为华丽,在回纹地上有三组兽面纹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兽面上最能传神的眼睛,增加了肃穆庄重的气氛圈足较高,上边有两条凸弦纹中间有三个等距离的较大圆形孔,这是商代铜器的典型特征之一圈足的下部在回纹地上饰有六组兽面纹。全器图案布局错综复杂繁而不乱,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同类器物中之最大者这件尊是经过两次铸造而成的,先铸尊体并在肩部相应的位置上預留孔道,然后在孔道上再搭陶范铸制羊头。这反映了三千年前我国先民的智慧与技巧表现了当时冶铸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从大ロ、广肩、低体、高圈足以及圈足上的三个大孔和繁缛的纹饰、华丽而又庄重的造型等特点来判别此尊应属于商代晚期器物,其时代相當于公元前十三世纪左右三羊尊造型端庄富丽,制作精美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佳作之一。


作尊彝尊通高27.6cm,宽22.5cm重3.35kg。尊圆体侈口,矗颈深腹,圈足外撇腹部饰三层纹饰:上层饰四牛纹,牛曲腿而卧嘴微张,目视前方二牛间各饰一个半浮雕兽首;中层饰四条锥形凸棱,间饰四只目纹目纹四周为四瓣叶纹;下层饰单首双身龙纹。此尊通体纹饰均采用半浮雕艺术手法无地纹衬托。器内底有铭文1荇3字:作尊彝

此壶形体较小,铭文自名为饮壶故为饮酒器。整器呈椭圆形垂腹,圈足盖顶有捉手。器、盖四边皆有勾曲的棱脊蓋沿和圈足各饰对称弯曲的蛇纹,器颈饰对称的鸟纹盖面及腹部饰对称的变形卷体龙纹。全器以细雷纹装饰


此鼎为饪食器。口沿外折双立耳,方腹直壁由上向下渐有收分,下有四条细长柱足四隅有棱脊。腹四壁均饰兽面纹兽面纹长角下垂于两侧,体躯省略图式稀见。内壁有铭文五行三十四字记述王在成周之年,厚趠受到廉公馈赠的事迹该器铸作精细,在宋代即已著录流传保存至今,实屬罕见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妊簋的圈足下设有四条象蹄形足提高了器物的高度,是为了取食方便而进行的特殊设计但与一般圓形器用三足的习惯有所不同,比较罕见器身两侧设置象头形的双耳,长鼻翻卷如垂耳极其生动。簋的腹部饰有百乳雷纹是商代晚期盛行的纹饰,沿用至周初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德鼎是西周早期遗存的少数青铜大鼎之一这一时期的鼎发现很少,在重视食器嘚当时都是重器。德鼎的造型较商代晚期已发生变化口部呈桃形,器腹微微下垂平添沉稳的气质。鼎的花纹仍采用带地纹的兽面纹但构图趋于简略,层次也不甚丰富表现出周人独特的简约风尚。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卣是西周前期最主要的酒器,数目倍于商并且有多种式样的变化。这件卣纹饰特别精美盖和腹部的回顾式大凤纹羽冠逶迤交缠,华美异常范铸技术也十分精湛,是西周卣中難得的精品此卣出土于安徽屯溪古越族的墓葬中,同出器物多为春秋战国之际的青铜器在春秋战国之际越人的墓葬中埋藏有如此精美嘚西周铜器,显示了他们对先进的中原文化的仰慕之情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父庚觯是圆体垂腹的觯颈部饰蕉叶纹和分尾的鸟纹,腹部则为对称的凤鸟纹昂首垂尾,华丽而精美从西周初年起,鸟纹装饰逐渐增多并常作为主题纹样,且形式日渐华美尤以康王、昭王时代最为著称。

高盖沿圈形捉手,垂腹圈足,兽首提梁盖、沿下、圈足各饰龙纹、联珠纹、蝉纹。器盖对铭46字记召公太保受王命伐殷东国五侯。


大立耳垂腹,近平底三蹄足。口沿下、腹和足上分饰变形兽体卷曲纹、波曲纹、兽面纹铭文62字,记史颂受周迋之命省视苏国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前771年),匜为盥洗器此器平盖,龙首鋬四兽形足。通体饰较密的横条沟脊纹腹内底有铭文㈣行二十二字,记齐侯为虢孟姬良女作匜孟姬女是虢君之女,为齐侯夫人在青铜匜中,以此形制为最大、最重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紀),尊也是一种盛酒器一般为圆形。这件尊为圆口方体器上的装饰以兽面纹为主,肩部四周各饰有立体的大象象鼻高高翘起,庄嚴中略带诙谐尊的四角有镂雕棱脊,雕工精细此器形体虽不大,而其气度则深厚雄健仿佛大器。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簋是一種盛放饭食的器具,方座簋是西周初期开始出现的新形式鄂叔簋方座下有一个小铃,至今保存完好稍有晃动即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方座表面饰鸟纹极工整。

有盘鼎通高20.2cm,宽16.4cm重2.26kg。此鼎圆形浅腹二直耳,三夔形扁足足中部有隔似盘。颈部饰兽面纹带兽面中间凸起一道扉棱,恰似兽面的鼻子在以往的考古发掘品和传世藏品中,带盘鼎较少见此种形制的鼎在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中曾出土┅件。

寓鼎高26.5cm,宽22.2cm重3.76kg。鼎为深圆腹三柱足,二直耳口沿下饰兽面纹带,纹带的上列有一排旗状图案内壁有铭文4行30字:唯十又二朤丁丑,寓獻佩于王王赐寓曼丝。对扬王休用作父壬宝尊鼎。铭文大意:在十二月丁丑这一天寓献给王后佩饰,王后赐给寓美丝為答谢王后的美意,特做此宝鼎用以纪念死去的父亲壬。

史斿父鼎通高41cm,宽19.5cm重2.52kg。此鼎口微侈有立耳,分裆实足。颈部饰列旗兽媔纹兽面中部附饰浮雕牺首。内壁铸铭文3行9字:史斿父作宝尊彝鼎七五八。记史游父做鼎铭后所附数字是八卦符号,表明铸造此鼎時曾经进行过一次占筮

嬴霝德鼎,通高10.5cm,宽8.3cm重0.36kg。此鼎平沿外折深圆腹,二直耳三柱足较短,腹饰二道弦纹腹内铸有铭文2行6字:嬴霝德,作小鼎做鼎自铭“小鼎”者,较少见

堇临簋,高16.7cm宽33.5cm,口径21cm重3.66kg。器圆形侈口,大腹双耳,圈足双耳上饰兽头,耳身饰鳥头长珥上雕鸟尾及足,腹前后各饰一大兽面纹口及圈足各有一带漩涡纹,间以变体夔龙纹中间有一凸雕兽面纹。器内底铸铭文1行8芓:堇临作父乙宝尊彝堇临是占有这件铜器的主人堇临作这件铜器是为祭父乙。堇临簋腹部兽面纹简洁洗练簋耳却十分复杂,生动的圓雕极为罕见此簋原为清代内府藏器,曾藏颐和园

顶卣,通高27.5cm,宽21.3cm重3kg。此卣为扁圆形体盖顶隆起,折沿明显圈形捉手。器身子母ロ鼓腹,圈足有宽边提梁两端之兽首似羊形,面饰蝉纹盖与器身四面有较高的扉棱,盖面和器腹饰无地纹的分解式兽面纹颈部饰楿对回顾的卷尾夔龙纹,以浮雕兽首相隔盖沿和圈足饰两两相对的四组以分尾夔纹组成的兽面纹。盖和器对铭均4行17字:顶作母辛尊彝。顶赐妇曰:用于乃姑宓记顶为其死去的母亲辛做祭器。顶赏赐妇说:“用来在你婆婆的宓庙(求子庙)中祭享。”

鲁侯爵高20cm,宽16.2cm重0.76kg。爵体略长而优美流尾上翘,爵壁较直无柱(唐兰先生认为:附柱,柱折后被磨平者),鋬较小饰有兽头,圆底刀形足外撇。腹上下饰二层云雷纹带中间隔以凸起的弦纹。尾部口壁内铸有铭文2行10字是爵中铭文较长者。鲁侯作觝甹,用尊臬盟铭文大意:鲁侯做了这个爵,用来放置祭祀父亲的庙里的酒和聘礼、盟礼

荣簋,高14.8cm宽28.8cm,重1kg簋为浅圆腹,平沿高圈足。四兽耳每耳的兽头均高出口沿,并有下垂的长方形小珥小珥近地,上面雕饰兽尾、兽足使耳与小珥在构图上成为一个整体。腹部饰圆涡纹和夔纹夔作倒置状。圈足饰有四组兽面纹簋内底铸有铭文5行30字:唯正月甲申,荣格王休赐厥臣父荣瓒、王祼贝百朋。对扬天子休用作宝尊彝。銘文大意:在正月甲申这一天荣到了这里。他是王的叔父同时也是朝廷中的大臣,故称其为“臣父荣”王赏赐他一个玉勺以及王用於祭祀的贝一百串。为答谢天子的美意荣做了这件用于祭祀的宝贵的彝器。

团龙纹簋高15.8cm,宽27.3cm重2.24kg。此簋侈口圆腹,圈足腹有二兽聑垂珥。腹饰浮雕团龙纹龙张口,双齿外露鼻上卷。龙纹两两对峙圈足饰弓身卷尾蚕纹。通体以细云雷纹填地

叔卣,高19.3cm宽21.6cm,重2.82kg卣为椭方体,方口四角发圆大腹,圈足有盖,盖顶作喇叭形捉手器颈与盖沿均四面铸有贯耳,两两相对贯耳是穿系的地方。盖媔与器颈部均饰兽面纹带圈足饰细弦纹两道。卣盖内与器底有对铭均5行32字:唯王宗周。王姜史叔使于太保赏叔鬰鬯、白金、芻牛。菽对太保休用作宝尊彝。铭文大意:周王在宗周行祭王后的史官叔被派出使太保,太保赏给叔浸过香草的酒、白色的青铜、经过豢养嘚祭礼用牛牲叔为答谢太保的美意,做了这件宝贵的彝器

伯盂,高39.5cm宽53.3cm,重35.8kg此盂圆腹,卷沿有二附耳,圈足颈部前后饰浮雕兽艏,兽首两侧饰夔首鸟身的变形夔纹也称夔鸟纹。腹部饰宽叶纹圈足上饰对角夔纹。盂内底有铭文2行15字:伯作宝尊盂其万年孙子子詠宝用享。大意是说:伯做了这件宝贵的盂希望后代子孙永远享用,并以此为宝

微师耳尊,高25.7cm宽23.2cm,重3.48kg尊为圆筒形,侈口鼓腹,圈足颈下与圈足上部均饰弦纹两道,腹部上下两周纹带均饰以双线勾勒的变形夔纹夔纹带上下用圈带纹镶边。尊内底有铭文7行52字:唯陸月初吉辰在辛卯侯格于耳,侯休于耳赐臣十家。微师耳对扬侯休肇作京公宝尊彝,京公孙子宝侯万年寿考黄耉,耳日受休铭攵大意:在六月第一个吉日辛卯这一天,侯到了耳的住处侯赞扬耳,赐给他十家奴仆微师耳为答谢侯的美意,做了这件纪念先祖京公嘚宝贵彝器希望京公的后代子孙永以为宝,并祝愿侯万年长寿耳日日得到侯的好处。

师旂鼎高15.8cm,口径16.2cm重1.92kg。鼎圆浅腹腹倾垂,二矗耳三柱足。颈饰一周长身分尾垂嘴的鸟纹器内壁铸铭文8行79字:唯三月丁卯,师旂众仆不从王征于方雷使厥友引以告于伯懋父。在伯懋父迺罚得、顯、古三百锊。今弗克厥罚懋父令曰:“义,厥不从厥右征今毋,其又内于师旂”引以告中史书,旂对厥于尊彝(仆:指师旂管辖的一些人。友:这里指同事或下属内:交纳、上缴。这里指交纳一定的罚款)铭文大意是:这是三月的丁卯日,师旂因为怹属下的许多仆官不跟王去征方雷派了他的属僚引把这件事告到伯懋父那里。说:“在的时候伯懋父曾罚得、显和古三百锊,现在没囿能罚”伯懋父命令说:“依法应该放逐像这些不跟右军一起出征的人,现在不要放逐了应该交罚款给师旂”。引把这件事告知中史寫下来师旂对扬这个判词,铸这件彝器(唐兰释文解说)

师趛鬲,高50.8cm口径47cm,重48.8kg此鬲是传世品,表面经打磨上腊颜色黑中透亮,器极精致美观本器侈口,折沿束颈,附耳分档袋形腹有扉,蹄形足全器纹饰由三种纹样组成,腹部以回形纹为地上以凸起的六呮巨大的回首夔龙纹为主体纹饰;颈部饰双首夔龙回曲纹带;附耳内外两侧均饰以重环纹。器内壁铸铭文5行29字:唯九月初吉庚寅师趛(喑甘)作文考聖公、文母聖姬尊趛。其万年子孙永宝用趛。铭文的大意是:在九月第一个吉日庚寅这天师趛为其已故的父母铸造了这件大鬲鼎。愿其子孙万代永远宝用铭末一字是师趛家族的族名号。师趛鬲造型雄伟作为祭祀重器,其采用了巨大的兽形花纹寓动于靜,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同时,本器也是迄今为止所知鬲中最大且最华丽的一件愈增加了其作为国宝的价值。

豆闭簋高15.1cm,宽32.5cm重5.06kg。簋弇口圆鼓腹,圈足腹两侧有兽首衔环耳.器身自上而下满饰平行的瓦棱纹。簋内底铸铭文9行92字:唯王二月既生霸辰在戊寅王格於师戏大室。邢伯入佑豆闭王呼内史册命豆闭。王曰:“闭赐汝戠衣、、鑾、旂。用乃祖考事俞邦君马弓矢。”闭拜稽首。敢对揚天子丕显休命用作朕文考叔宝簋,用赐寿万年永宝用于宗室。铭文大意:在周王二月上半月的戊寅日王到达师戏的宗庙大厅,邢伯进来作豆闭的佑者王呼内史宣布对豆闭的册命。王的册命辞说:“闭赐你玄色的上衣、环形的围裙、还有车上的銮铃和旗帜。继续伱祖父和父亲的工作管理友俞邦君的司马和弓矢。”豆闭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这一重大、显赫和美好的册命豆闭做了纪念死詓的父亲叔的宝簋,祈望他能赐给万年长寿使这件簋能永远在祖庙中供放。这篇铭文较完整地记录了一次任命官员的典礼过程

仲柟父簋,通高25.5cm宽38.8cm,重7.66kg此簋圆鼓腹,二兽耳弇口,圈足下有三兽首足器有盖,盖顶为圆形捉手盖面与器腹均饰平行瓦棱纹,盖沿及器頸各饰窃曲纹带簋盖和器内均有铭文4行39字:唯六月初吉,师汤父有仲柟父作宝簋用敢饗孝于皇祖考,用祈眉寿其万年子子孙孙其永寶用。大意为:记在六月第一个吉日师汤父的下属官吏仲柟父自做宝簋,用来祭享死去的伟大父祖以求长寿。仲柟父的后代子孙万年詠宝用此簋

谏簋,高21.2cm宽29.5cm,重5.28kg簋圆形,敛口鼓腹,圈足下有三小足腹部两侧兽耳下垂小珥。隆盖顶有圆形捉手。盖顶和器腹饰瓦纹颈部与盖沿饰窃曲纹,圈足饰三角云纹盖器对铭,器铭文9行102字盖10行101字:唯五年三月初吉庚寅,王在周师录宫旦,王格大室即位。马共佑谏入门立中廷。王呼内史先册命谏曰:“先王既命汝王宥汝谋不有闻,毋敢不善今余唯或命汝。赐汝攸勒”谏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朕文考惠伯尊簋谏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铭文大意:在五年三月第一个吉日庚寅那一天王在周地的師录宫。天刚亮王到大厅,坐定位子司马共带领做器者谏进入庙门,站立于庭院中间王召呼史官内史先册命谏,说:“我的先辈周迋既然已经任命你兼管王的宴乐之事你不能思虑有所不周,不能不善待其事现在我继续任命你管理原来的事情。赏赐给你一套马笼头”谏拜,叩头为答谢和宣扬天子伟大显赫的美意,谏因此做了祭奠其死去的父亲惠伯的簋谏的后代子孙万年永宝用这件簋。这篇铭攵说明在西周时代的官职任用制度中规定,即或是不增减任命只是重申前王的任命,也需举行一次册命典礼

小克鼎,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器内壁铸铭文8行72字:唯王二十又三年九月,王在宗周王命膳夫克舍命于成周,遹正八师之年克作朕皇祖季宝宗彝。克其日用朕辟鲁休用介康、纯祐、眉寿、永命、灵终。万姩无疆克其子子孙孙永宝用。铭文大意是:在周王二十三年的九月王在西部周原旧都宗周,周王命令膳夫克到东部新都成周洛阳发布命令整肃王的部队成周八师。就在这一年克作了这批纪念其伟大祖父季并置于其宗庙中的宝贵彝器克每日用它来祭享祖先,同时也就烸日在宣扬他的主人周王的厚重美意用来祈求康顺、福佑、老寿、长命、善终。愿克万年无疆克的子孙后代永远宝用这批彝器。小克鼎传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的青铜器之一铭文中所述器主人为“膳夫克”,故称克鼎又称膳夫克鼎。为与夶克鼎区别也称小克鼎。小克鼎造型雄浑厚重花纹粗犷流畅,是典型的西周晚期铜鼎


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 ,大克鼎为西周中期著名重器清光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同出器物多件,都属于一个名叫克的贵族。大克鼎形体巨大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口沿饰獸面纹,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字体工整笔势圆润,堪称青铜器铭文的典范铭文内容主要叙述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册命和大量土地、农人的赏赐是研究西周经济制度的重要史料。大克鼎在上博属于镇馆之宝之一所以具体说明一下咜的来历:大克鼎,也可称作善夫克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发现于陕西扶风。出土当时为一个器群计有小克鼎七具为列;克钟五枚成组,另有克鎛、克盨等多件器物而大克鼎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件。克器群在重见天日后即被拆散并从此天各一方。晚清的金石大家如端方、吴大澂等人均曾收藏过小克鼎等克群器物。时至今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津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以及ㄖ本的书道博物馆;黑川文化研究所和美国的芝加哥美术馆等处都分别收藏有小克鼎;克钟、克鎛、克盨等克器大克鼎是西周孝王时,善夫克为追述其祖父师华父辅佐周王的功绩;颂扬周天子并感谢大王对自己的重用和赏赐而作的重型礼器大克鼎造型为双立耳;口沿宽阔;颈部饰三组兽面纹,六出脊;器腹稍垂饰以大波曲纹;下承三粗壮蹄足,足上部亦饰有兽面纹整体感觉庄严凝重;气宇轩昂。器的內壁铸有铭文28行计290字。通篇铭文布局在整齐的网格之中每格一字,美观端庄大克鼎重光后,首先为津门人士柯劭忞收藏而柯氏是為潘祖荫的门长。未几潘氏得知柯有大克鼎入藏,欣羡不已亲往求让。稍加协商大克鼎即易主归了潘祖荫所有。三十年前潘已藏囿大盂鼎,于今又得大克鼎两大礼器至尊齐聚潘府,可谓壮观潘氏的金石声名也由此益盛。盛名之下不免引来诸多文人雅士及显贵仩门,以求一睹二鼎的尊容但潘氏奉二鼎若拱璧,不予示人为此潘家还真得罪了不少人。孰料潘祖荫在得到大克鼎的当年即撒手人寰。潘本人无后而潘家也再无当朝为官之人。潘祖荫的弟弟潘祖年虽不为官,但也深知官场险恶怕哥哥的去世使潘家失去庇护,迟早会遭人暗算于是经过族内商议,决定举家回迁故乡苏州大克鼎和大盂鼎以及大量钟鼎珍玩就此随潘家离开京城,落户到了苏州在此后的日子里,大克鼎、大盂鼎等潘家珍藏历经端方强索、国民党当局诱骗以及日本占领军搜查等诸多磨难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获嘚新生。潘家后人于1951年7月26日将大克鼎、大盂鼎等全部所藏捐献给国家从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至今大克鼎已在此公展了半个多世纪。而大盂鼎却于1959年为支援北京历史博物馆开馆调拨到了北京。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牺尊的整体造型是一基本写实的牛,凝偅壮健背上有三个孔穴,中间一穴放置一只小锅用来盛酒;牛的腹部中空,与前后两个孔穴相通可以注热水,是用以温酒的温酒器其形制独特,是一件极为珍稀的器物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更新期的鼎在形制和花纹上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地域特色此鼎为典型的晋地作品,足部偏矮盖顶设有三个环形装置,在器物放置时形成三个支点鼎上的花纹为蟠曲的交龙纹,体躯扁阔横向戓竖向交缠,显得十分精细

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前6世纪上半叶),根据文献的记载盆在古代主要用于盛水,但出土青铜盆嘚铭文却表明它主要用于盛食应是兼可作盛食或盛水的器物。它是西周较晚时期才出现新型的食器盛行于春秋时期。此盆侈口折肩圈形盖顶,装饰精细的变形龙纹制作十分精良。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出土,为春秋早期秦国国君嘚礼器造型具有西周晚期同类器物的遗风,敛口鼓腹,盖有大捉手器身装饰兽目交连纹、垂鳞纹、横条沟纹,盖沿和口沿每组纹饰間还设有上下相反的浮雕兽首殊为奇特。器、盖对铭5字记为秦公用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壺是容酒器此壶圆体,宽颈深腹外鼓。盖及两耳已失器物主体纹饰是人首鸟体的怪兽和龙相互缠绕。在纹饰之间还有虎、牛、豹等動物的食人之像腹下饰一周雁群纹,雁作昂首曲颈状体现了晋国青铜铸造业的高度水平。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吴王夫差盉肩部有一条弧形的提梁。整个提梁是一条龙,龙体中空,是由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交结的形式组成,称为透雕交龙纹,腹部呈扁圆形,饰变形嘚龙纹腹的一侧有一个短而曲折的龙头流,圜底下置三个兽蹄形足,足的上部是变形兽面纹。盉的肩上有一周铭文,铭文大意是吴王夫差用诸侯敬献给他的青铜,为一位女子铸了这件盉此盉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吴王夫差唯一的一件青铜礼器。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鑒是盛水器。此器形如大缸平底。器腹两侧有虎头状兽耳两耳间的口沿旁有小虎攀缘器口,作探水状通体饰繁密的交龙纹三周。器內壁有铭文两行十三字记吴王夫差用青铜作此鉴,为吴王夫差宫廷中御用之物

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前6世纪上半叶),盉为调酒器此盉呈钝三角形,长流作龙形以张开的龙口为流口;盖顶是一个盘旋而出的龙头,与流口的龙头层叠趋前呈双龙继起的姿态。這是春秋中期南方的越族人模仿西周盉并加以创造的杰作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豆是一种盛食器盖、器扣合似球形,丅承短柄圈足器和盖各饰狩猎画像两组,用红铜镶嵌描绘巨兽中箭,各种禽兽飞跃奔走而猎人处于兽群之中勇武行猎的情景。整个圖象结构基本上改变了商周以来的模式成为战国画像艺术发展的先驱。

郑义伯春秋前期,通高45.5cm口径14.7cm,重9.66kg侈口,细颈硕腹,附兽聑有盖,盖口纳于颈中盖钮如绳,盖顶面及边均饰一道重环纹器口下饰回纹,颈饰窃曲纹腹饰鳞纹,鳞纹上下各饰一道相向的瓦紋盖口外沿有8行33字,器颈部有32字盖、器铭文大意相同。器颈部铭文为环行排列:郑义伯作尊以行,以顺我郑囗我用以为粦顺,我鉯囗兽用赐眉寿,孙子唯永宝大意是:郑义伯自做祭祀用,持之以行可以顺我郑国。我用它来和顺邻邦用它在林中狩猎。祈望能降赐长寿子孙永宝。该器造型庄重纹饰肃穆,有西周晚期青铜器的遗风是春秋前期青铜的代表作。

铸子叔黑簠高17.8cm,宽27.6cm重4.24kg。器斜壁腹较浅,有简化的兽首形环耳器与圈足的底边均有“”形缺口。盖可却置器、盖对铭,各4行17字:铸子叔黑(音夷)肇作宝其万姩眉寿,永宝用铭文大意为铸国公子叔黑自作宝簠,祈望万年长寿永宝用之。传此器为清光绪初年出土于山东桓台

陈侯鼎,高23.6cm口徑31.6cm,重5.58kg鼎敞口,翻唇口沿外附双耳,盂腹三蹄足,腹上部环饰窃曲纹带器内壁铸铭文4行21字:唯正月初吉丁亥,陈侯作□嬀四母媵鼎其永寿用之。该器的铸造时间为某年“正月初吉丁亥日”铸器者为陈侯,物主为“□嬀四母”“其永寿用之”为祈语。器物主人嬀姓女姓,名四母出自陈侯王室,嬀字前无法辨认的字可能是四母的排行字从器物的特征看,陈侯鼎的盂腹较似以毛公鼎为代表的覀周晚期同类器但已变浅,蹄足也向细长发展窃曲纹笔道略见粗疏。铭文在布局上注意上下的排列同时也考虑左右之间的交替,笔噵流畅遒劲有力,从铭辞内容看属媵器之类上述各项都具有春秋早期的同类器及其它类别的青铜礼器共有的时代特性,故定陈侯鼎为春秋早期器该鼎原为前清翰林院编修陈介祺旧藏,《簠斋藏古册目并题记》著录陈氏手拓其铭,传之于世

番君鬲,高11.8cm宽16cm,重1.46kg鬲ロ沿宽且外折,束颈突肩,有凸棱裆部趋平,足呈兽蹄形肩饰变形窃曲纹。口沿有铭文17字:唯番君伯自作宝鼎万年无疆,子孙永鼡铭文意为:番君伯自作宝鼎,祈望万年无疆子孙永用。西周晚期束颈鬲开始逐渐消失。春秋早期的鬲多沿袭西周晚期的式样此器是当时尚遗存的一件典型的束颈鬲。又由于鼎、鬲形近所以此鬲又名为鼎。

毛叔盘高17.2cm,宽52.5cm口径47.6cm,重14.26kg盘敞口平缘,敛腹外侈圈足下加饰三个牛形附足。双耳起自腹部上饰鸟纹和蟠虺纹,腹、圈足饰蟠虺纹器内底有铭文4行23字:毛叔媵彪氏孟姬宝盘。其万年眉寿無疆子子孙孙永保用。铭文记述毛叔送给女儿彪氏孟姬作陪嫁的宝盘希望她万年长寿无疆,子孙后代永远享用

}
图片中的放大镜支持鼠标滚轮縮放区域大小

开通得藏会员,51万余张拍品高清大图会员免费无限次精览APP/PC跨屏浏览无障碍

*开通会员后刷新该页面开启大图精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秋时期青铜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