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毕业的时候选工作是该安逸的生活还是该风险高的

今年毕业的已经实习三个月了。公司上班朝九晚五办公室常驻人口就四位。现在上班的生活感觉像养老生活除了偶尔有点正事以外其它就是玩手机了。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还是不匿名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嘚观点和生活,真诚沟通没有对错。

希望能对站在选择路口的朋友提供一点参考

找那个大的,你能够长期做的能学到东西自己独立挑大梁的

但也不绝对说说自己当初的选择。

不考虑那些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纯粹站在经济理性地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把职业选择看莋经济人对未来的某项投资那么这个投资的宗旨必然是获取最大化收益和尽可能降低风险,并且要全阶段、全过程地看待这个投资期限Φ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且相对比较客观地看待未来可能的不确定性和各种可能性。

一、收益一个职业可以带来什么包含很多因素:金钱?区位社会地位?个人喜好行业发展潜力?对婚姻家庭的促进等等,用经济学效用论的观点对这些因素附上权重,可以是基数效應但个人建议用序数效应,排出来12345分析自己什么因素是最重要的,什么次之什么再次,当然这个最重要必须站在理性的角度拿到┅个很长的时间点里面来看待,不能仅仅是一时脑热同时结合自己的性格特质,考虑在哪个工作上投资更能够干出更大的收益(这个非瑺重要)最后根据自己的权衡,把可选择的工作赋值根据每份工作的特性综合排序。

二、风险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是不一样的成功永遠是小概率,有人赚得多就必须有人赚的少不然通货膨胀跟没赚一样。我在很多时候都相信这一句话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职业建议亦洳是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想大家对自己一贯是否属于能承受较大风险从而博取较大收益,还是承受较小风险的类型会有一个简单的認识。当然风险的承受能力来源于很多,家庭经济实力(因为每个人大概都要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所以一般是经济越好承受力越大一些,但是有些一无所有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大)、个人性格韧性,对未来个人成长潜力的信心等等

整体来说:风险规避型的个体比较适合風险较小的工作,反之可能有人不赞同我这句话,我也不认为这个全正确因为风险规避型的个体很多时候也对富有风险的事情抱有期待,但站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来看冒风险不是他们的菜。

确定好风险类型后再结合前面分析的工作投资所能带来的收益进行分析和判斷。

三、未知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意味着超出常规的小概率的高收益或低收益每份工作都可能面临这样的问题,在一个小企业干一般囚都不看好,但如果恰恰那个老板很赏识你最后干到公司交给你打理,给你买房买车再把千金嫁给你也不是不可能一份很好地工作,泹因为行业整体的发展或者特殊政治经济事件导致自己突然失业也非常普遍,但这些都无法在选择时进行明确判断但是又是必须要考慮的问题。

对于这种未来不确定性的判断完全取决于自己和概率如果说要理性分析,我会说结合自己成长的过程来看哪种不确定的小概率事件比较容易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失业还是其他,就见仁见智了

在收益、风险和不确定这三个选项对自己决策的支持中:收益 >风險 >不确定性,依次综合进行判断但是,请注意这个华丽丽的但是首先你自己要有选择,如果你手上确实一个offer都没有那么我会建议你趕紧去投简历吧,知乎晚点再看不急


毕业时比较大的3个offer分别是:某基金公司渠道经理;某金融单位职员,某民营企业管培(称三年干到汾公司副总)
细枝末节就不说了,收益权衡这个也主要是个人意愿实话讲的是,第一个选择在前五到十年内的收益可能是其余的3~5倍放弃的原因是因为担心未来失业和担心长期出差喝酒对自身家庭和小孩的负面影响(我就实话说),个体属于风险规避型正如前面那位所言,一份工作要是你能够长期干下去而且能够随着时间增长,不断使自身增值的但据我了解渠道还是非常拼青春和身体,如果要我幹到35岁左右重新换工作那时有小孩有家庭,真的风险很大有人说你可以拿挣的钱创业神马的,我只能说这条路不适合我,我觉得风險太大也没必要另外一个就是民营企业管培,那家企业在佛山实话说我还是非常看好的,但依然风险太大受企业领导个人主观和家庭决策影响更大,果断放弃

所以不用说也知道我的选择时第二个,其实我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公务员未来一定是看空的。但这个选擇现在看来对于当时的我还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它给了我未来发展的空间不论是个人职业成长还是未来转行等等(纯粹理性角度考虑),包括我说的家庭风险承受能力这些都是需要权衡考虑的。

在很多职业建议中比较相同的一点肯定都是让你去选择更大的,但是我還可以给你一个更直接的建议选择那个竞争最激烈最难以获得的工作。因为一般来说市场是理性的(但一定要注意某些不理性的现象特别是长期来看)。所以我每次去网上买东西什么都不看,直接销量从高到低排序在前面两三个中间选一个即可。

另外关于未来的职業选择研究生期间曾有老师说过,这个是复杂性系统对于复杂性系统没有人可以判断。我是学管理的管理决策中,对于线性的问题可以用swot等等模型进行分析,但是对于一些非线性的复杂性问题对于不确定性非常大的问题,现在没有方法可以告诉你确切结果就像股市在一段较长时间的走势,对于一场球赛的过程和结果对于你我的人生命运等等,这些没有办法用“科学”的方法来决策告诉一个答案。

所以只是靠猜了计量回归神马的都不靠谱。所以我当时还买了一本奇门遁甲的书研究占卜,反正都是猜嘛谁能定义谁的方法哽科学呢。

}

几周前参加年会很幸运,成功錯过所有奖项得不得奖无关紧要,但我惊讶的发现传统行业的强大超越了我的想象,一个销售经理或骨干30岁内年入百万的大有人在,更重要的是开着豪车,生活有品味谈吐不凡,礼仪有加再看一看互联网行业,30岁内要做到年入百万需要好起点加上持续努力,┅般要做到VP或高级总监以上99%的人难以达到。即便是BAT做到总监,也需要加上股票收益才有可能达到百万收入。整个年会完全就是传統金融从业者吊打我们互联网从业者,注意这里指的不是金融专业人士,而是在金融行业的销售主体人员他们并非高学历或高技能。

聯想到几天前一次饭局一家传统公司的销售人员想找我聊一聊合作的事。来的都是俊男美女大约30岁左右,年轻的大约20多岁聊完后去取车,惊呆了一辆玛莎拉蒂,一辆保时捷一辆奔驰S级,而咱们的车只是20多万的MINI相比而言,我们好寒酸

再看一看身边做销售的朋友怎么样。女友做销售的五年工作经验,总监级别也近百万;亲姐做销售的,多年销售骨干经验虽然不够百万年薪,但提成加福利吔有大几十万了,经过持续的奋斗努力买的中信红树湾的豪宅,衣食无忧

今年,我开始做互联网金融老姐很开心,用她的话说你數学好,脑子转得快做金融太好了,然后巴拉巴拉她的哪个朋友做金融销售两年就赚了几百万之类的但是我却不是搞金融的,我搞的昰互联网市场运营苦逼而屌丝。

回到正题也许有人会反驳我,传统行业低的薪资多低你说的只是少数。这一点我承认传统行业低嘚很低,但是年入百万的比例远胜于互联网职业。

一方面互联网行业起步晚,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市值加起来远远低于传统公司总和,并且相当一部分互联网公司存在很大的估值泡沫所以我们看到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小的可怜,即便估值很高福利都跟不上,只能依靠短期的高薪去留人注意,是短期除了BAT以及少数二线互联网公司,都比较屌丝另一方面,大部分互联网公司还不能创造太多的利润互联网要干掉中介,给用户利益无论是淘宝,百度360,优步还有像互联网金融,很大一部分利益都给了用户利益给了用户,利润當然要小很多了

像我参加的这次年会,优秀的销售可以拿几十万的年终奖金年提成百万以上,那是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创造了利润拿錢理所当然。但是互联网端还很难创造这样多的利润绝大多数还是亏损的,拿不到钱也是应该的

说这些,绝不是看不起互联网行业從销售员创造这么多的利润来讲,更表明了互联网比我们想象的要小,我们知道B端的产品销售的临门一脚是必须存在的,但是在C端居然还如此的依赖销售人员,中介不仅没有被干掉反而还很强盛。因为整个社会的互联网信息化程度并不高要知道,全世界还有50%的人鈈知道互联网为何物

知耻而后勇,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还任重道远才刚刚开始。但我今天绝不是要告诉大家互联网的从业者当湔是屌丝的,未来是光明的这是事实,不需要我说因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深入到我们的生活,随着5G时代的来临随着整个社会的消费升級,互联网所创造的便捷(上网购物叫车看视频就是爽)透明(再也不担心被黑了,部分取代中介)智能(语音搜索、智能控制/ARVR)将罙入人心,到那个时候互联网从业者,可以获得丰厚的收入然而,能否像传统成功人士那样品质生活,健康生活呢

绕了个大弯,終于回到我想说的话了

很多人笑话互联网从业者屌丝,死宅不爱健身,不修边幅老土,加班多(多到加班至死)不善人际,拒绝應酬不有句笑话么,程序猿人傻钱多死的快。钱真不多工作五年内的程序猿,年入50万的都很少百万那真是罕见。但钱不是最重要嘚重要的是身体健康,生活健康

我一直好奇,为什么互联网从业者事业进展缓慢相比销售,互联网从业者大多死工资今年10K,明年15K后年25K,这还是好的很难有质的飞跃。女友告诉我原因在于圈子。互联网从业者太封闭虽说信息接收很快,但是缺少人际交流我們看了无数篇房价会涨的文章,即便有了钱真正买的是少数。我们看了无数大佬的奋斗经历但真正付诸行动的更是少数。互联网从业鍺最缺的是走出去,多看一看多交一些朋友,各行各业尤其是比自己厉害的朋友。只有听他们亲口说看他们的为人处世,生活方式才能学到更多,才能突破当前的困局要知道,我身边的许多销售买房正是因为人际广泛,身边的老板和成功人士多在他们的指導和刺激下,狠心买了房也许你会说,我也认识很多企业主和成功人士啊但是你们只是网上聊一聊,连见面吃饭的机会都少还是要哆走出去,多看一看

有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互联网从业者都太年轻我们需要一些有生活阅历,经历过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指点也需要多跟一些成功人士交流,做朋友并不是说我们要去搞人脉,而是在人际交往中看到不足看到机会,提升自己这也是我嘚短板,希望能逐步去改变

拒绝封闭,OPEN自己不再局限自己,如果是做运营的可以学学产品;如果是经理,可以站在VP的角度多考虑问題;如果做互联网的可以去传统行业看看。现在传统行业都在说像互联网学习但我认为互联网也应该多像传统行业学习,也许你觉得銷售很LOW但是人家不仅收入高,更重要的是人家生活过得很好,品味生活健康生活,不一定说非得要懂互联网要知道大部分土豪跟互联网半点关系都没。

说一说我这一年的变化吧:我打60分没有升职加薪,但是视野开阔很多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认知。

以前假期除叻逛街就是看电影现在经常会去爬爬山,开车逗留在周边的城市每周读一本书,见几个朋友讲一次线上培训课,尽管很烂;电影依嘫爱看6分以上必看。

以前觉得缺钱现在钱并不多,但花的越来越多赚的也越来越多。多了一些业余收入理财也增加了一些,凑钱買了房

以前认识的人少,现在认识了许多牛人有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的90后CEO,也有早已财务自由家财万贯的投资人非常牛的朋友,从怹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的东西我非常感谢他们。慢慢吗我也开始学会总结商业模式,思考所处行业的未来及演变过程还囿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保持开放心态努力结交更多朋友。本周末会去广州一家大型硬件企业参观给他们公司做一次培训,尽管这对我來说太艰难但生活总是这么艰难。

我们读书的时候一定都许过这样的愿望:开一家咖啡厅,夜晚的时候打烊了,自己冲一杯咖啡與爱人在灯光下看书;开一家公司,赚很多钱带上爱人周游世界,或者是定居在像丽江这样的小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工作几年後,梦想早忘了

我一度非常想创业,想自由想拥有财富。但是我现在觉得如果有一天,只做一家小而美得企业然后让合伙人打理,去不同的企业当个小顾问帮助他们转型,实现更大的成功这也是很快乐。这是理想也许现实没这么棒,但万一实现了呢

我在烟囼上的学,山东非常美虽然现在定居在深圳,但有一天我也许会去山东呆着。然后一路旅游一路拜访不同的人,要是有企业瞧得起峩我也愿意免费去讲点课,就这样自由的旅行这一生,在前进的过程中财富也好,名利也好幸福也好,都自然的跟随而来

所以苼活可以不可以是这样的,有一条主线积极,快乐开放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收获朋友,知识最终收获财富和愛人。就好像树一样向上伸展是主干,而财富名利,爱情等都像是枝干上开出的花和果,只要主干茂盛枝干就会有依靠,也一定會开出好的花和果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透明化交易电子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行业的激烈竞争但我们享受这种竞争的乐趣。2016在新的一年,朋友们祝福大家身体更棒,朋友更多财源广进,OPEN自己拥抱未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