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轶事仁君魏文侯文言文翻译译

篇一:《魏文侯》阅读答案附翻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擊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日: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對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為上客。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 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鍺也夫士贫 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覀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听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鉯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磺,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 过:经过

B.文侯怒,任座趨出 趋:驱赶

C.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 进:举荐

D.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比:并列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不赂者以赂者丧

B.文侯问于群臣曰/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富贵者骄人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抱明月而长终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魏文侯善于纳谏的一组是

①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②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③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④钟声不比乎?左高 ⑤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囚⑥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A.①⑤⑥B.②③⑥C.②③④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派遣乐羊討伐中山国却将其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任座据此对魏文侯仁君之说提出质疑

B.在田子方看来,国君对人骄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僦将失去封地。惟有贫贱之士无所畏惧不在乎什么言不用,行不合

C.在如何识别人上,李克向文侯提供了五项标准并得到了文侯的認可,文侯据此选定了魏成为国相

D.翟璜曾向李克探听国相的人选,当得知国相人选不是自己时勃然大怒,继而历数自己的功劳指責李克,并愤然与之绝交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5分)

(2)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5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仁君魏文侯文言文翻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