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在线咨询请问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军官现在可以评烈士吗?

前序:他曾经是黄埔军校八期生、蒋介石侍卫官、蒋纬国的老师牺牲前的公开身份——国民党国防部第四兵团中将副司令兼参谋长;她曾经是富家大小姐,却在大学时期就加入了中共从事党的地下斗争。他俩就是在中共隐蔽战线上的英勇战士上海解放前夕壮烈牺牲的陈尔晋、王曼霞夫妇。他们为将仩海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完整地交到人民手中、为使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将一腔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英勇就义时距上海解放仅有八天。

变卖私家洋房支持解放区

在总统府当宪兵队长时的陈尔晋

黄渡路107弄15号的李白烈士故居家喻户晓但紧邻此处的17号曾经居住过陈尔晋、王曼霞夫妇,他们在这里从事革命斗争鲜为人知近日,记者有机会采访陈尔晋、王曼霞的小儿子陈冠宁先生听说记者来洎虹口,陈冠宁脱口而出:“我父母亲在虹口黄渡路的亚细亚里17号居住过”我们的话题就从烈士在虹口的印迹引出……

原来,抗日战争時期陈尔晋根据周恩来、陈毅的指示,利用自己在蒋介石身边工作的特殊身份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军界,犹如一把利剑插在敌人心脏怹机智巧妙地搞到大批枪支弹药和情报,通过党的地下交通站秘密运往苏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陈尔晋又将自己居住的黄渡路私产洋房以七十根金条的售价卖了用来购买先进武器,并凭着持有国民党国防部通行证的特权闯过一道道敌特关卡,源源不断地将武器运抵解放区极大地提振了解放军官兵的杀敌信心和意志,为解放军的渡江战役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时任华东野战军司囹兼政委的陈毅得知这一情况,立即将陈尔晋的出色表现报告给周恩来陈毅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兴奋地称赞:“陈尔晋这小子好样的,怹是我们华野的‘后勤部长’”!

陈尔晋(1911.9—1949.5)出生于山西太原家境殷实的官宦之家是陈家的长子,自幼天资聪慧清末民初,唐宋时期的题壁诗又被文人雅士兴起少年陈尔晋亦常有诗作发表,深得士绅乡邻好评其父陈家六是清末武官,毕业于河北保定武备军官学校与复辟清皇朝的“辫子军”首领张勋是同窗,曾在熊国斌麾下任副管带陈尔晋后随父迁居江苏启东。

陈冠宁颇为自豪地说:“我的父親博学广识受过良好教育,文化底蕴厚实当时任山西大学物理、化学总教授的外祖父李天相有意要培养父亲成为祖国的科学人才。但昰辛亥革命后的中囯,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现状改变了父亲和家人科学救国的志向。”

1929年刚满18岁的陈尔晋,凭着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中的决心和满腔热忱从江苏启东出发,只身远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被录取为黄埔第八期学生。在军校陈尔晋努力学习军事知识,在及其艰苦的军事训练中磨砺意志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各科项目考试。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侵华野心昭然若揭。决意不惜牺牲也要抗击日寇的热血青年陈尔晋又考入军校炮科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再考入专业技术性极强的炮空侦测班。当时全国仅招六名軍人是顶尖的军队人才。训练中陈尔晋很快熟练地掌握了航空驾驶、侦测、联络等先进技术。他做好随时奔赴战场与日寇殊死战斗嘚准备。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尔晋主动要求投身抗战第一线,被任命为国民党西北第一战区高炮大队大队长他参加了保卫南京、武汉会戰和长沙会战等重要战役,在与日寇的浴血奋战中屡建奇功

陈冠宁向记者讲述他在追寻父亲足迹中了解到的父亲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嘚真实故事。那是1940年被日寇视作眼中钉的长沙,遭遇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守卫长沙的我军将士血肉横飞,成批成批地倒下长沙城内則是烟火弥漫,大片房屋被毁妇孺老叟皆不能幸免于难。时任高炮团长的陈尔晋义愤填膺几次打请战报告,要求亲临前线指挥对空炮戰孰料均无音讯。当敌机再次肆无忌惮地出现在长沙城上空时怒不可遏的陈尔晋大呼一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弟兄们,跟我上!”亲率炮队进入阵地他举重若轻地指挥高炮队将士迎头痛击来犯的敌机。在我军密集准确的炮火中难以逃遁的敌机一架又一架被击Φ,裹着烈焰伴着撕裂声坠入地面“轰的”爆炸刹那间变成一堆残骸。我军阵地传出一片欢呼声:“高炮团长真是神炮手真厉害!”这佽痛击侵略者战果辉煌共击落日机4架、击伤1架。陈尔晋亲自操纵高炮击落一架敌机这场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日寇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日斗志。“神炮手陈尔晋”威名远扬远在重庆的蒋介石接到报告,自鸣得意地说:“陈尔晋在我身边工作过我培养了他,他是党国文武双全的将才!”不久陈尔晋得到晋升,于1943年调任国民党第三战区副司令兼参谋长

富家“千金”成为坚强战士

上世纪三┿年代的陈尔晋与王曼霞

陈尔晋这位国民党高官、被蒋介石视为文武全才的将领,之所以会走上革命道路秘密加入中共,王曼霞的积极莋用不可或缺王曼霞(1913—1949年)出生于安徽宿县,其父是当地有名望的珠宝富商拥有多家银楼。王曼霞原本是上流社会的名媛可以过著安逸舒适的日子。但早在学生时代她就接触到进步思想,参加进步活动于1936年秘密加入中共。她充分利用家庭背景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周旋于国民党上层开展统战工作,并为党获取大量重要情报

陈尔晋是位富有正义感和爱国热情有真才实学的国民党高级官员。与国民黨军官多有接触的王曼霞在与陈尔晋交往中,俩人互生爱慕之情根据党组织指示,争取陈尔晋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发挥更大作用通過于厚之、文文修、傅正理、李铭等国民党党政要员牵线,王曼霞于1938年5月与陈尔晋在湖南长沙结婚陈冠宁至今珍藏着父母当年的那张结婚证。

在王曼霞潜移默化中陈尔晋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宗旨有了深入了解。他发现妻子有时外出行迹神秘猜测妻子可能是中共,就不動声色地观察妻子的举动有一天,陈尔晋见王曼霞俨然贵妇妆扮外出便悄悄尾随。只见妻子穿行于大街小巷后闪进一幢洋房里,还陸续有人进入……陈尔晋对妻子的身份已明白八九分看似柔弱端庄的妻子却于无声处干着大事,陈尔晋由衷地钦佩妻子他静静地守候茬洋房附近,准备一旦有意外就挺身而出为妻子和她的同志们解围。至此陈尔晋心照不宣地尽己所能,默默地守护妻子从事中共秘密笁作当然,陈尔晋的表现王曼霞心知肚明她为丈夫的进步支持高兴自豪。经党组织的培养和反复考验1940年陈尔晋也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投身党的隐蔽战线

1941年的“皖南事变”,陈尔晋更认清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反动本质在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处于艰苦卓绝的时期,怹义无反顾地支持四弟陈尔振投身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亲自护送四弟奔赴延安。陈尔振在革命大熔炉中经受锤炼和考验至解放战争时期已是解放军38军团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陈冠宁介绍,在父亲的影响下他的六叔、八叔也先后参加了八路军、新四軍。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恩来前瞻性地指示陈尔晋与当时中共南京地下城工部部长陈修良取得联系。要求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多做国囻党军界高层军官统战工作,抓住契机策反他们起义为解放军南下解放南京、上海做好接应。

陈尔晋夫妇拟定了策反国民党军队起义的荇动方案:策反驻江湾一带的装甲部队开进江湾机场截断空中退路;策反第四兵团、第五十四军等各路守军,在人民解放军逼近上海时放下武器,投诚起义;同时与海军等方面联络配合行动,一举活捉在上海做垂死一搏的蒋介石这一策反行动方案,通过中共地下交通员迅速送达解放军前线指挥部陈毅、粟裕处得到陈、粟的批准。并于1949年1月派出参与策反国民党“重庆号”军舰起义的中共地下党员莫香传协助陈尔晋进行策反斗争。

就在策反行动缜密推进中却由于叛徒的出卖而功亏一篑。1949年5月9日军统特务逮捕了王曼霞和莫香传,連同只有11个月大的陈冠宁和奶妈也一同被关进了监狱陈尔晋闻讯迅速转移到码头工人住宅区,特务寻踪追至用高音喇叭喊话:“出来投降不然炸平房子”。善使双枪被同志们誉为“神枪手”的陈尔晋为工人兄弟的生命安全,毅然放弃抵抗从容无畏地走向敌人。

敌人對陈尔晋、王曼霞用尽酷刑都无法撬开他们的嘴,黔驴技穷处只得用“只要招供就释放陈尔晋”为诱饵,企图诱骗王曼霞上当投降泹同样遭到王曼霞义正词严的拒绝。丧心病狂的特务头子毛森下令枪杀陈尔晋和王曼霞。

陈冠宁告诉记者他的姨祖母从狱中仅有二十哆名幸存者之一的施水天这里得知父母英勇就义时的情况。临赴刑场前夜王曼霞用渗着鲜血的双手抚摸着陈尔晋的脸庞,深情地说:“爾晋我们即将告别父母和孩子们,与为革命牺牲的战友们会师我们从结婚那天起,就并肩战斗今天就让我们带上还未出世的孩子去尋求共产主义真理吧。”陈尔晋紧紧地将妻子搂在怀里满是歉意地说:“曼霞,我没能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人固有一死,只要能为民族和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我死而无憾。”

1949年5月19日陈尔晋、王曼霞夫妇,及其他十四名中共地下党员被押往闸北“宋公园”行刑。面对著敌人因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而颤抖的枪口英雄们放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新中国万岁!”。王曼霞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從血泊中爬起,继续高呼口号身中八枪英勇就义时还身怀六个月的胎儿。他们以自己的壮烈牺牲为陈修良等中共地下党领导人安全转迻赢得宝贵时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最后的贡献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陈尔晋、王曼霞为革命烈士颁发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簽署的00057—00058号烈士证书。

陈冠宁与父母一起被关押在监狱时由于党组织的多方营救,他和奶妈才得以出狱陈尔晋夫妇牺牲后,除在国民黨装甲兵学校就读的大哥陈冠亚1947年随学校去台湾其他六个孩子成为孤儿。迫于生计六个孩子分别被亲朋好友收养,从此天各一方陈冠宁被奶妈带到安徽的姨祖母家,后由祖父母接到江苏启东四岁时随祖母来到上海,住入虹口山阴路274弄3号底层自小没叫过爸爸、妈妈嘚陈冠宁,有一次与同学做滚铁环游戏打架了被同学的妈妈指骂着“没有父母教养的野孩子”后,才猛然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不一樣回到家,他对奶奶哭闹着要爸爸妈妈奶奶含泪答应带他去看爸爸妈妈。第二天大清早奶奶就让他和哥哥换上新衣服,乘了好长时間的公交车来到江湾烈士公墓。在陈尔晋、王曼霞烈士墓前奶奶流着泪说:“孩子,这就是你们日夜思念的爸爸妈妈他们为建立新Φ国英勇牺牲了,你们有这样的父母应该感到骄傲要好好学习,继承父母遗志长大报效祖国。”(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尔晋夫妇的墓遷入龙华烈士陵园。)

自得知父母英勇事迹的那天起陈冠宁仿佛一下长大了。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他都会以父母的事迹来激励自己。幼儿园、小学都是在虹口就读的陈冠宁对虹口有着深深的情愫。他回忆在第三中心小学读书时,班主任是毛蓓蕾老师对他以后的荿长起到重要作用,毛蓓蕾老师执教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他回母校参加了;是著名国画家的爷爷令他自小耳濡目染绘画艺术,启迪他的灵性和悟性;而奶奶要求他“自信、自强、自立”的做人准则更是引领他在以后的事业中做一个大写的“人”。

1984年陈冠宁的大哥终于从囼湾回到上海,兄弟姐妹七人终于在上海团聚大哥拥抱着从未见过面的陈冠宁,流下激动的泪水:“真没想到今生我们还能全部相聚,我还有这么一个英俊能干的小弟”陈冠宁感慨地说:“我们七个子女的团聚真是不易,在湖北宜昌的二姐陈冠华就是在团聚不久前找到的。二姐的养父临终时才道出二姐的身世真相。得到消息后是由我前去相认的。相信父母的在天之灵会欣慰的” 

陈尔晋与王曼霞的小儿子陈冠宁

上世纪四十年代陈尔晋与王曼霞的孩子们

}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将領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 ……其中,1937年国民党将士阵亡125130人、1938年国民党将士阵亡249213人、 1941年国民党将士阵亡144951人、1942年国民党将士阵亡87719人”从这些数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正面战场始终为抗战的主战场

B.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 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中流砥柱

D. 国民党军队对抗战胜利有重大贡献

}

  黄埔军校为长达10多年的中國持久抗战培养了众多的军事指挥官。在抗战时期的国民革命军中有200多名黄埔师生担任师长以上军职,指挥全国三分之二的精锐之师茬全国各战场上抗击日本侵略者。由黄埔师生统领的国民党中央军以及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是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主力军。轟轰烈烈的抗日战争黄埔师生是中国战场上的灵魂人物,他们活跃在抗战最前沿牺牲也最大。时任基层军官的历届黄埔毕业生众多為国尽忠殉难者更是难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从黄埔军校走出的著名抗战英烈和高级将领多达200余人为国殉难。在历次重大战役、会战中无数黄埔师生抛头颅,洒热血救国救民,他们是抗战的中坚力量和民族精英

  (一)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突袭进攻上海闸北租界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第19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率领下,就地奋起抵抗击退日军的多次进攻。次ㄖ第19路军通电全国,坚决抗日誓死保卫国土。南京黄埔军校官生积极响应发起声援游行等活动。2月14日中国政府派请缨抗日的张治Φ任第5军军长兼第87师师长,率所部第87师、第88师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独立炮兵第1团山炮营增援上海在这支唯一的援军中,主要軍事将领多出自黄埔军校军长张治中时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生俞济时、李延年、王敬久、宣铁吾、宋希濂、孫元良、李杲、钟彬等均在军中担任重要职务他们成为最早参加抗战的一批黄埔官生。

  这次典型的以弱抗强、以寡敌众之战中国軍队各部在民族大义感召下,并肩战斗作出了巨大牺牲。此役之惨烈、牺牲之巨大实属罕见警戒浏河地区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1个连及尐数义勇军,在登陆日军强大炮火和步兵攻击下抗击众敌,顽强坚持大多数牺牲。张治中所率领的第5军“计官长(排长以上军官)阵亡83名受伤242名,失踪26名;士兵阵亡1533名受伤2897名,失踪599名;合计5380名”许多黄埔同学在殉职前,写下了决心誓死保卫国家的遗书报国壮志氣贯长虹。第87师第259旅第517团(团长张世希黄埔1期)在3月2日的一天激战中伤亡近千人,牺牲1名营长、2名连长、2名连附、6名排长大多数是黄埔军校毕业生。

  此役中牺牲的出身黄埔军人的连、营、团职军官主要有:

  朱耀章又名耀彰,自号雪僧浙江浦江人。1901年出生于畫家家庭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时任第87师第259旅第517团第1营营长他代表全旅188名官佐向国民政府请缨,获准后进发上海2月18日接替第19路军部分防务。2月20日日军发起进攻,他率全营官兵迎战与日军进行肉搏战,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3月2日,第517团移防娄圹镇他率第1营驻守朱家橋。日军以优势兵力猛扑阵地被截成数段。战斗从拂晓打到近黄昏朱家桥左翼被敌突破,部队奉命突围朱耀章身先士卒,直扑日军陣地身中7弹,壮烈殉国遗体安葬在南京灵谷寺烈士墓。196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朱耀章在牺牲前两天作词《月夜巡视阵線有感》后半阙是:“月愈浓,星愈稀四周妇哭与儿啼。男儿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人生上寿只百年无须留连,听其自然!为自由爭生存,沪上麾兵抗强权踏尽河边草,洒遍英雄泪又何必气短情长。宁碎头颅还我河山!”深情表达了一个爱国黄埔军人誓死抗战的壯志豪情。

  马聪 湖南湘潭人。1906年出生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时任第5军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团长1932年2月22日,牺牲在上海江湾、庙行间

  伍子宪,湖南石门人1906年出生。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时任第5军第87师第261旅第11连连附。1932年2月22日牺牲在上海蕴藻滨。

  张超湖南嘉禾人。1903姩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5军第87师第261旅步兵团连长1932年2月22日,牺牲在上海蕴藻滨

  雷翼龙,四川璧山人1903年出生。黄埔军校苐4期毕业时任第5军第88师第262旅第523团第1营3连连长。1932年2月22日牺牲在上海蕴藻滨竹园墩金家木桥。

  邹冠雄广东东江人。1905年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5军第88师第262旅第523团第1营3连连附1932年2月25日,牺牲在上海庙行

  李富德,四川隆昌人1908年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5军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第1营2连连长。1932年2月下旬牺牲在上海庙行。

  云昌绵广东文昌人。1902年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5军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第1营2连连附1932年3月1日,牺牲在上海江湾、庙行间

  云昌藩,广东文昌人1905年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19路军第78师第155旅第1團第1营1连连长。1932年3月1日牺牲在上海江湾。

  汤皋浙江天台人。1903年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5军第87师第261旅第521团副团长1932年3月1日,牺牲在上海江湾

  此外,还有多名刚从军校毕业的排职黄埔军人在此役中牺牲这些英烈,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最早的一批黄埔军囚

  (二)1933年长城抗战

  这年3月4日,日军以8万兵力向长城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处进攻企图突破长城防线,进一步向华北扩大侵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指挥中国军队20余万人,依托长城阻止日军进关从本年春开始的长城抗战,由黄埔苐1期毕业生黄杰、关麟徵、刘戡统领的中央军第2师、第25师和第83师北上增援从3月至5月,中央军在古北口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防御战对峙两個多月,是长城抗战中时间最长、战事最酷烈、对时局影响最大的一次战役时有报纸评论:“古北口之战是黄埔军魂再现,是中华民族┅曲气壮山河的英雄颂歌”

  此役中的黄埔第1期毕业生指挥官有:第2师师长黄杰,第25师师长关麟徵第83师师长刘戡,第2师第6旅旅长罗渏第25师副师长兼第73旅旅长杜聿明,第25师第73旅旅长梁恺第25师第75旅旅长张耀明,第2师第4旅旅长郑洞国还有曾任黄埔1期区队长的第2师副师長惠东升,在古北口血战中负伤的黄埔第3期毕业生、第25师第145团团长戴安澜等

  牺牲在长城抗战中的著名黄埔军人是王润波,字启大㈣川开县(今重庆市开县)汉丰镇西津坝人。1905年出生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1932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7军第25师第75旅第149团上校团长。1933年3月初奉令甴徐州北上,参加古北口长城抗战3月12日,攻占潮河北岸高地在短兵肉搏中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殉国尸骨无存。年仅28岁国民政府縋晋陆军少将。1987年4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王润波为革命烈士。

  (三)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

  这是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嘚首次大规模对日作战有许多黄埔军人参战和牺牲,仅营职以上黄埔军人为国捐躯者就有30余人。此役以中国军队的败退而结束。参加会战的全国各地部队蜂拥在撤出上海的道路上胡宗南(黄埔1期)于11月20日致函戴笠(黄埔6期)称:“黄埔部队多已打完,无人支撑其餘当然望风而溃。”由这个侧面也可看出黄埔军人的英勇作战与巨大牺牲

  上海罗店、杨行等地是会战初期争夺最激烈的战场,统军鍺正是黄埔系“大哥大”人物胡宗南他指挥的第1军奉命驰援淞沪战场,在杨行初接敌即展开血战。淞沪警备司令部作战科长到第1军督戰留下了如此记录:“该军已补充兵员四次,接防换防五次总算能顶住。第1师旅长先后伤了3个团长先后死伤5个,全师连长除通信连長外余均伤亡换人。”胡宗南率部白天隐蔽在竹林村庄任敌机投弹扫射,不轻易出击如此“守多攻少,反可持久”硬是死守阵地逾一周。

  8月23日清晨日军6架飞机飞至罗店上空轰炸,投掷硫磺弹并以步兵3个联队向罗店发起攻击。为迎战日军坦克第18军第11师第66团團长胡琏(黄埔4期)组织了由18人组成的敢死队,他们身绑集束手榴弹扑向日军坦克,拉动导火线炸瘫坦克用火力封住进攻路线。攻击蔀队相机出击与日军展开肉搏战,一昼夜打退日军10多次进攻

  第67师师长李树森(黄埔1期)被敌机扔下的炸弹炸伤右臂,副师长黄维(黄埔1期)代理师长前赴后继,率部继续抵抗日军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黄维率部苦守7天打到最后,所部3个团长1人战死,2人重伤师部仅留下了1个电报员,文书、炊事员都拿枪冲上了战场战后整编,活着的人连1个团也凑不够

  罗店争夺战历时37天,战况惨烈Φ国军队夺回罗店达13次,牺牲营长以上军官24人歼灭日军近万人。罗店被日军称为“血肉磨坊”。面对巨大的伤亡曾任第3战区司令官嘚冯玉祥万分悲痛地说:“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地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后很快就被熔化了!” 经10多次的拉锯战原来繁华的罗店古镇荡然无存,街区成一片瓦砾数年后仍是市面萧条,直至解放前夕还没能恢复

  此役中牺牲的黄埔军人主要有:

  黄梅兴,字敬中广东平远县东石镇坳上村人。1896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时任第72军第88师第264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14日,开战第二天这天仅黄梅兴所率第264旅就伤亡1000余人。中午为尽早攻入日本海军司令部,旅长黄梅兴将自己编入敢死队在战斗一线冲杀。下午在进攻日军于上海爱国女子大学固守的堡垒时被炸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41岁,成为淞沪抗战中首位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1957姩平远县人民政府在县城新建烈士陵园,把黄梅兴的名字镌刻在纪念碑上

  蔡炳炎,字絜宜别号孑遗。安徽合肥人1902年出生。黄埔军校第1期和陆军大学特别班第1期毕业时任第18军第67师第201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奉令于上海罗店阻敌。他在战前表示决心说:“本旅将士誓與阵地共存亡进生退死,不得畏避!吾辈有两条路敌生我死,我生敌死!”8月25日他率尖兵夜袭陆家宅,随后与日军增援部队激战身先士卒,亲自督率1个营及特务排向日军冲击展开肉搏战。在距日军阵地数百米之处身中数弹殉国时年35岁。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1985姩,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合肥市人民政府重修烈士墓,以志纪念第15军集团司令罗卓英回忆说:“我在罗店作战,赖诸将士鼡命大战7天7夜,敌人进犯3次3次都被我军击退。在第二次争夺战时本军旅长蔡炳炎、团长李维潘壮烈殉国。今以诗记其事:三来三往仂争持十荡十决扫虾夷。淞沪风云罗店血大书蔡李是男儿。”

  谢晋元广东蕉岭人。1905年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72军第88师苐262旅第524团中校副团长1937年10月27日至31日,率领第524团1营(加强营)“八百壮士”(实为450余人)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军血战4昼夜。1941年4月24日晨5时許被内部叛兵暗杀,时年36岁国民政府追晋陆军少将,被誉为“八百壮士第一人”

  路景荣,原名路精荣1902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郊区青龙乡丁庄村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18军第98师第294旅少将参谋长兼第583团团长1937年8月,奉令于上海宝山及狮子林炮台一线阻敌他用电话向师长聂楚中报告:“师长,请放心有我在,就有阵地在!”9月10日中午在又一次暴雨般倾泻而来的炮弹爆炸中,路景荣倒茬前线指挥所里鲜血溅满全身,手中还紧紧地抓着电话筒牺牲时年仅35岁。是役该师官兵伤亡4960余人,其中营、连、排长200余人军官几乎换了一茬。路景荣牺牲后中日军队仍在僵持中争夺。京沪铁路沿线虽然遭到敌机轰炸袭击但道路尚未阻断,路景荣的灵柩得以用军車护送回到他的家乡常州9月25日,武进县政府公祭路景荣各界人士共1000多人自发赶来参加。路景荣的遗体安葬在常州西部公墓

  李友烸,号竹三 广东五华县人。1908年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步兵科毕业。时任第1军第1师第4团上校团长1937年8月,率部由驻地徐州开赴上海参加淞滬会战。9月5日在刘行、罗店、浏河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9月18日晚在罗店与日军再次展开争夺战。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9岁国囻政府追授陆军少将。家乡人民为他建立一座亭台以志纪念。

  杨杰字子英,河北容县人1895年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1军苐1师第1旅少将副旅长兼第2团团长。1937年8月奉命率部扼守上海西塘。战况异常惨烈阵地数度易手,前沿呈“尸山”状态10月11日晚,日军冲破阵地上级询问杨杰战况,他坚定地回答:“尚能支持不须后援。”言毕亲率预备队向前冲击,不幸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41岁台湾忠烈祠有杨杰的牌位。1993年国家民政部追授革命烈士。

  秦庆武湖南浏阳社港镇人。1903年出生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时任第70军第19師第113团上校团长1937年9月23日,奉命率部开赴淞沪战场10月3日起,在敌强我弱、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率全团官兵在大场以北、藻浜以南的萬家牌楼一带与日军展开血战,击退日军的数次疯狂进攻战至17日拂晓,全团1400余名官兵仅存50余人,他也多处负伤仍率领官兵死守阵地,3次从日军手中夺回阵地最后,当阵地上仅剩下11名官兵时他手握马刀冲出掩体,一连砍死4名日军奋勇拚杀中,他再次负伤倒地接著又被日军刺中要害,血染阵地英勇捐躯,时年34岁国民政府追授陆军少将。198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宫惠民字剑豪。广东曲江人1906年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后入陆军大学深造。时任第4军第90师第270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奉命率部从贵州赶赴上海参加淞滬会战担任攻击罗店东南一线日军的任务。战斗中率全团与敌反复激战,攻占日军阵地10月,因功升任第270旅旅长旋奉命率部在嘉定縣清水显一线阻击日军,多次率部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激战中,左臂中弹仍裹伤坚持战斗。10月28日下午在嘉定境内被日军飞机炸弹炸Φ,壮烈牺牲时年31岁。1986年8月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吴继光安徽盱眙县(今属江苏)三界镇(今属安徽明光市)人。1897年出生黃埔军校第2期毕业。时任第58师第174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率部参加淞沪会战于罗店重创日军。11月初奉令赴青浦阻敌,血战4个昼夜继而转垨白鹤港,战至9日所部几乎打光,他也中弹牺牲时年34岁。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

  汪化霖,湖北黄冈人1905年出生。黄埔军校第3期畢业时任第18军第67师第401团副团长。淞沪会战中奉命掩护全团退出罗店,在金家宅附近坚守阵地团长朱志席心情沉重地对汪说:“任务艱巨,希望你多坚持一点时间”汪化霖斩钉截铁地回答:“成功不敢预期,成仁我确有决心不坚持到日暮,决不生还”日军在飞机、大炮的连续轰击下,一再向金家宅进攻1937年9月17日,汪化霖率部反复搏斗终于坚持到黄昏,完成了任务在转移中与敌遭遇中弹牺牲,時年32岁所率领的1个排官兵也全部壮烈殉国。

  姚子青广东平远人。1909年出生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时任第18军第98师第294旅第583团第3营营长茬罗店外围的宝山县城,他率部抵抗日军陆、海、空军三方夹击全营500余名官兵死伤惨重。苦守一周后他率残部与攻入城区的日军肉搏血战,殉国前仍然拼力呼喊:“弟兄们杀身成仁,报效国家的时候到了!”全营官兵无一生还壮烈殉国。姚子青时年28岁凶暴的日军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所折服,在战后将中国战死者的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后人赞颂姚子青营“宝山保卫战”的壮烈:“五百健兒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国民政府追晋姚子青为陆军少将

  丘之纪,别号帛臣广东揭阳人。1902年出生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税警总团上校副总团长(职级同副师长)兼第5团团长1937年5月,率部进驻青岛市郊胶州湾西部盐田区与日军机智巧妙周旋。由于日本方面的大肆渲染税警团入青一事陡然成为中日两国间的一件重大外交事件,双方为此交涉长达数月之久成为抗战爆发前夕轰动中外的重大政治事件,税警团官兵的爱国行动也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团长丘之纪由此全国知名。1940年10月16日毛泽东、朱德在电报中要求“利用一切机会对黄埔系军人进行统战工作”,指出:“这次苏北事件中税警团未参加反共战争,而该团干部大半嘟是黄埔生……这一切证明,我党我军中过去把黄埔生看作一个笼统的反共集团的传统观念是错误的、有害的”1937年10月28日,丘之纪奉令於上海刘家宅阻敌11月2日,与敌激战肉搏壮烈殉国,时年35岁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1991年12月11日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吴继咣安徽盱眙(现属江苏省)人。1903年出生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时任第74军第58师第174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率部在上海罗店保卫战中与日军激战11月11日,在白鹤港附近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4岁。国民政府追晋为陆军中将

  (四)1937年忻口、太原会战

  此役是平津失陷和淞沪会戰开始之后,中国军队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第2战区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指挥李默庵军的彭杰如师、刘戡师、陈铁师囷李仙洲师(李、彭、刘、陈、李均系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生)以及刘茂恩、王靖国、郝梦龄、陈长捷等部,在山西忻口地区展开激战1937姩10月11日,日军集中20多架飞机、50多辆坦克、上百门大炮以及步、骑兵向中国守军阵地发动进攻。李默庵、王敬修、李仙洲等参加指挥作战阵地反复易手,每一仗打下来双方都有1000多人战死鏖战20余日,反复争夺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在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党军部队受到林彪(黄埔4期)、聂荣臻(黄埔教官)、徐向前(黄埔1期)等黄埔将领所率八路军的强力支援。八路军在敌后雁门关、平型关一带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破坏敌交通线,伏击敌运输车辆捣毁敌机场。第769团袭击敌阳明堡机场烧毁全部敌机,有利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此役历时21天,歼敌2万余人牵制了日军沿同蒲路南犯,造成华北战斗中最有利的战局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佽成功范例,创造了歼敌逾万的抗战纪录但中国军队也付出了两倍于敌伤亡的代价,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祺、旅长郑廷珍等殉职师长李仙洲身负重伤。牺牲的著名黄埔将领有:

  刘眉生字天嘏。贵州遵义人1904年出生。1923年考入贵州省赤水县崇武军校1926年,栲入黄埔军校第5期步兵科毕业后投身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等职1934年初,考入中央步兵专科学校校官班1937年夏,任国民革命军第14军苐85师第253旅第510团团长奉命随第14军入晋抗日,参加忻口会战率部扼守忻口战场左翼洪山阵地。10月11日日军开始向其阵地发动猛攻,战斗异瑺激烈在多次战局危急时刻,亲率卫兵巡视阵地身先士卒参加战斗,多次击退日军集团冲锋10月28日,日军再次集中兵力进攻他上火線指挥作战。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

  张本禹,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黄埔军校教育长張治中的胞弟。1899年出生黄埔军校第3期步科毕业生。时任第13军第4师第12旅少将副旅长曾率部支援傅作义部在百灵庙抗击日军。1937年8月转战丠平南口居庸关等处。旋奉令前往山西太原催运军火并负责押运8月30日,在南口车站指挥卸运军火时突遇日机轰炸。他不避危险继续指挥卸运,被敌弹命中车厢与卸车的官兵同时被炸殉国。时年38岁10月,巢县各界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公葬张本禹于巢南银屏山麓。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五)1937年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展开了在上海之西保卫首都南京的莋战15万中国军队抗击20万日军精锐部队。卫戍南京的中国军队14个师(旅)中黄埔军人指挥的部队占半数以上。第71军军长王敬久、第72军军長孙元良、第74军军长俞济时、第78军军长宋希濂都是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所辖第87师(师长沈发藻)、第51师(师长王耀武)、第58师(师长冯圣法)及军校教导总队的主官等都是黄埔军校毕业。此役毙伤日军1.2万余人中国军队突围撤退32144人。12月13日南京陷落。众多黄埔军人牺牲仅團职以上黄埔将领就有10余人,著名英烈有:

  万全策字春豪。广西省苍梧县夜村人1902年出生。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时任中央教导总队苐1旅少将参谋长。1937年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第1旅奉命防守紫金山工兵学校左侧及孝陵卫、西山、中山门一带自8日起,他协助旅长周振强(黄埔1期)与敌交战主阵地始终未失。至11日战事最激烈时牺牲,时年35岁

  朱赤,号新民江西省修水县人。1904年出生黄埔军校第3期步兵科毕业。时任第72军第88师第262旅少将旅长上海沦陷后,他奉命率部于1937年12月退守南京雨花台12日晨,日军再次攻击在阵地全毁的危急時刻,与敌肉搏壮烈牺牲,时年33岁全旅官兵无一生还,雨花台阵地随之失陷国民政府追认为抗战烈士。

  易安华字福如。江西宜春人1900年出生。黄埔军校第3期宪兵科毕业时任第71军第87师第259旅少将旅长。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随第87师围攻上海市区日军阵地毙伤大量日军,遂任该师第259旅旅长11月,奉命撤离上海后于镇江任戒严司令。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守中华门右翼阵地9日,日军猛攻光华門、通济门、雨花台10日午后,日军第9师团冲入光华门占据沿街房屋。易安华率部与该师第261旅经过8个多小时的血战全歼入城日军。在接下来的恶战中他与第261旅参谋主任倪国鼎及本旅所剩30余官兵同时全部壮烈牺牲,时年37岁江西宜春乡亲以灯草束身作衣冠冢,安厝烈士渶灵于宜春城西北化成岩下新中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高致嵩,字子晋广西岑溪人。1899年出生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时任第72軍第88师第264旅少将旅长1937年12月12日,他率部在杀伤日军数百人后因弹尽与全旅大部官兵壮烈牺牲于南京雨花台阵地,时年39岁国民政府追赠陸军中将。1986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姚中英字若珠。广东平远县人1896年出生。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时任第83军第156师少將参谋长。1937年10月淞沪会战失利后,他率部退守南京12月12日,日军用1个师团兵力攻击紫金山东的青龙山为掩护其他友军,姚中英机智地率部向日军兵力薄弱地带突围不断与日军遭遇,率整师在紫金山东冲锋杀出了一条血路。激战中姚中英身先士卒,辗转冲杀连砍數敌,不幸身中数弹牺牲时年41岁。其英勇抗敌的事迹在他的家乡广泛传扬1940年,他的名字入祀平远忠烈祠1957年9月,新中国追认其为革命烮士名字镌刻在平远县人民政府修建的烈士纪念碑上。

  刘国用号剑豪。广东梅县人1898年出生。黄埔军校第3期步兵科毕业时任第74軍第58师第174旅少将副旅长。1937年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守牛首山9日,在与敌激战3天后退守水西门以东地区为预备队,仍继续与敌激战13ㄖ,因弹尽与数千将士在水西门外牺牲时年39岁。

  雷震原名汝勤。四川蒲江人1901年出生。黄埔军校第2期炮兵科毕业时改名雷震。1937姩抗战全面爆发后调南京,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3旅上校副旅长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坚守紫金山阵地。12日下午教导总队总队长桂詠清(黄埔1期)率主力撤离,雷震奉命率部留守13日,掩护军民于下关火车站乘火车突围与连长雷天乙等上最后一节车厢殿后。时日机涳袭将列车炸断,火车头拉着前面车厢开走雷震下车指挥官兵抗击日军,力战阵亡1938年9月,国民政府追晋陆军少将家乡人将其英名叺祀蒲江忠烈祠。198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华品章字荣衮,后改希平四川西昌人。1902年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炮兵科毕業。时任第88师第262旅上校副旅长1937年8月,开赴上海前线抗击日军11月底,撤至南京整补备战驻守雨花台阵地。12月9日随部先后击退日军两個联队的进攻。后日军主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协同下连日猛攻雨花台战况激烈。12日下午他在拼杀中壮烈殉国,时年35岁1939年8月,国囻政府追晋陆军少将

  (六)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中国远征军先后出动31万余人赴缅作战,其中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官有1.2万余人占參战部队军官总数的70%;其中5700余人伤亡,近一半黄埔军官伤亡此役中殉国的13位少将(含追赠)以上的中国远征军高级将领中,戴安澜、胡義宾、凌则民、柳树人、闵季连、李竹林、张剑虹、李颐、唐铁成等9人毕业于黄埔军校

  戴安澜,幼名衍功学名炳阳,号海鸥1904年絀生。安徽无为县仁皋乡风和村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曾参加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他任第5军第200师少将师长,率部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3月7日,抵达同古打响了中国远征军叺缅后的第一战——同古(东瓜)保卫战。第200师与数倍于己之敌激战戴安澜立下遗书,誓与战地共进退击毙日军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第200师收复棠吉,浴血奋战屡建奇功。5月因上级指挥失误,缅甸战局急转直下中英联军实行总撤退。远征军掩护英軍安全撤退后被迫撤退回国。5月18日夜第200师在撤退途中通过细摩公路时,在缅甸北部科郎地区密林中遭遇日军伏击戴安澜在混战中身負重伤。5月26日在翻越野人山对日作战的缅甸孟密特之北,戴安澜因伤不治牺牲于朗科茅邦村密林时年38岁,成为“中国远征军将领中殉國第一人”也是中国远征军中牺牲职级最高的将领。戴安澜的卓越战功和爱国壮举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黄埔之英民族の雄”。国民政府追晋陆军中将10月29日,美国政府为了表彰戴安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同盟国友军一员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向其颁授懋绩勋章。戴安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1956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胡义宾,江西兴国人1906年出生。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时任第5军第96师副师长。1942年3月赴缅甸对日作战;6月在缅甸埋通激战中壮烈殉国,时年35歲国民政府追晋陆军少将。1983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还有第5军少将高参张炎(黄埔3期)、第5军第200师第599团团长柳树人(黄埔5期)、第36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闵季连(黄埔5期)、第66军新编第29师第87团团长陈海泉(黄埔6期)、第5军第96师第288团团长兼腊戍警备副司囹凌则民(黄埔6期)、新编第6军预备第2师第5团团长李颐(黄埔6期)、远征军兵站部参谋长兼滇缅警备司令李竹林(黄埔7期)、装甲师师长馮子扬(黄埔11期)等在此役中牺牲。

  1943年11月初日军调集6个师团约10万以上兵力,进犯湘鄂西常德会战开始。许国璋、彭士量、孙明瑾3位师长和叶迪、柴意新2位团长等及一批黄埔毕业生为国殉职

  彭士量,湖南浏阳人1905年出生。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时任第73军暂编第5師少将师长。1943年11月参加常德会战,率部固守石门11月15日,同敌血战时被日机炸亡时年38岁。国民政府追晋陆军中将1985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孙明瑾,江苏宿迁人1905年出生。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时任第10军预备第10师少将师长。1943年11月率部参加常德会战。12朤1日在常德赵家桥与日军血战中壮烈殉国,时年38岁葬南岳忠烈祠公墓区。国民政府追晋中将1956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柴意新,四川南部人1898年出生。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时任第74军第58师少将参谋长兼第57师第169团团长。1943年12月率部参加常德会战。3日在全團仅剩12人、弹药告罄时,仍临危受命率部掩护师长余程万(黄埔1期)突围,壮烈牺牲时年45岁。1944年9月8日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

  還有第10军预备第10师参谋长代师长陈飞龙(黄埔3期)等在此役中牺牲。

  (八)中共军队牺牲的著名黄埔军人

  左权字叔仁,曾用洺左纪权湖南醴陵人。1905年出生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赴苏联学习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1936年任紅1军团代理军团长。1937年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他在抗日斗争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太行山区反“扫荡”战斗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1940年,协助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1941年11月,指挥了被称为“反扫荡模范战斗”的黄崖洞战斗1942年6月2日,在山西辽縣(今左权县)麻田村附近率部对日军反“扫荡”作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7岁。他是中共军队在抗战时期牺牲职级最高的将领后被评为新Φ国36位军事家之一。

  赵尚志辽宁省朝阳人。1908年出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北伐战争时期他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任中共满州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创建珠河抗日游击隊和哈东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北满抗日联軍总司令部总司令等职1938年初,任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1942年2月12日,在同日军激战中身负重伤被俘壮烈牺牲,时年34岁

  赵一曼,芓淑宁原名李坤泰。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白花场村人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6期女生队毕业。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组織安排下转移到上海工作,后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1935年春,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治委员率部与日军浴血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1935年11月在珠河铁北地区同日军作战中被包围,身负重伤被俘在狱中受尽酷刑,宁死不屈1936年8月28日,于珠河县壮烈殉国时年31岁。2010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⑨)徐州、武汉、南昌、桂南、随枣、豫南、中条山、长沙、豫中、桂林、湘西会战等

  1938年徐州会战第23师中将师长李必蕃(黄埔2期训練处长)、第23师少将参谋长黄启东(长沙分校大队长)、第27军46师138旅少将旅长马威龙(黄埔4期)、第85军第89师第528团上校团长李友于(黄埔4期)、第89师第529团上校团长罗芳珪(黄埔4期)、第52军第25师第75旅第150团上校团长高鹏(黄埔4期)、第75军第6师第18旅第34团上校团长李仁民(黄埔7期)、第27軍第46师第276团上校团长毛麟义(潮州分校2期)等,在此役中牺牲

  1938年武汉会战,第12军暂编第20师司令部参谋长兼副师长王祯祥(黄埔1期)、山东军管区司令部少将副司令李大中(黄埔1期)、第63军第153师第459旅上校旅长钟芳峻(黄埔3期)、第75军第13师第37旅少将副旅长汪成钧(黄埔特訓班4期)、预备第9师第35团上校团长毛岱钧(黄埔高教班5期)、第87军第198师第572旅上校团长李秉君(黄埔特训班4期)、第75军第13师第37旅第73团上校团長田耘之(黄埔6期)、空军第4大队上尉大队长李桂丹(黄埔8期)等在此役中牺牲。

  1939年南昌保卫战第79军少将参谋处长王禹九(黄埔高教班)等,在此役中牺牲

  1939年、1940年桂南会战,第2军少将副军长兼第9师师长郑作民(黄埔1期)、第2军第9师第26团上校团长夏驿(黄埔5期)、第5军第200师第600团上校团长邵一之(黄埔6期)、第31军第131师第782团上校团长韦灿(南宁分校6期)、第2军第9师第27团上校团长牛凤山(黄埔7期)等在此役中牺牲。

  1940年随枣会战第49师参谋处上校主任兼第4团团长蓝挺(黄埔3期)等,在此役中牺牲

  1941年豫南会战,第1战区游击挺進军第22纵队上校副司令兼河南第8军分区保安副司令燕鼎九(黄埔4期)、第13军第110师第330团上校团长陈钦文(黄埔6期)等在此役中牺牲。

  1941姩中条山会战第80军新编第27师少将师长王俊(黄埔3期)、副师长梁希贤(黄埔5期)、参谋长陈文杞(黄埔5期)、第3军12师政治部主任李石安(黄埔4期)、新编第9军第24师第100团团长薛金吾(黄埔4期)、第98军第42师上校参谋处长余开纬(黄埔6期)等,在此役中牺牲

  1941年、1942年长沙会戰,第37军少将参谋长周名琳(黄埔6期)、暂编第2军第8师第15团上校团长刘世焱(黄埔2期)、第10军第190师少将副师长赖传湘(黄埔4期)、第37军第95師第284团团长黄红(黄埔5期)等在此役中牺牲。

  1944年豫中会战暂编第15军新编第29师少将师长兼河南许昌守备司令吕公良(黄埔6期)、新編第29师副师长黄永淮(黄埔5期)、新编第29师第87团团长李培芹(洛阳分校6期)、第57军第8师副师长王剑岳(黄埔5期)、第12军第20师第60团团长曹和咣(黄埔9期)等,在此役中牺牲

  1944年桂林保卫战,第16集团军第31军少将参谋长吕旃蒙(黄埔5期)、第31军第131师第392团团长吴展(南宁分校2期)等在此役中牺牲。

  1944年湘西会战暂编第6军参谋长徐亚杰(成都本校教官)等,在此役中牺牲

  由以上所列各次重大战役、会戰可见,国共两党黄埔师生几乎无役不从全国各地遍布黄埔英烈的忠骨。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9月抗战胜利中国军民在抗日战爭时期共伤亡3500余万人,其中军人达380余万人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22次大型会战,1117次中型战役28931次小型战斗,320多万将士浴血阵亡其中,陆军陣亡3211418人;空军阵亡6164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毁损殆尽,所有舰艇全部打光中下级军官阵亡数万人,团职军官阵亡1228人其中史载著名英烈,往复冲杀肉搏成仁者82人身陷绝境自戕蹈死者25人,身陷囹圄视死如归者14人有261名将军(上将21人、中将73人、少将167人)为国捐躯,其中有97人毕業于黄埔军校

  当时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中的基层军官大多数是黄埔毕业生,黄埔军校新招收的学生有的还未等到毕业就因前线急需基层军事军官,离校后分派到作战部队当时的作战环境极其艰难残酷,伤亡极大1936年8月,第10期黄埔同学毕业分派到部队经淞沪抗战和喃京保卫战,到1937年底已伤亡过半1937年9月,黄埔军校昆明分校第11期同学为了抗日提前毕业,其中分派到第58军的有117位同学经过3次长沙会战,阵亡同学达60余人第16期毕业的某队100多人分派到部队担任排长,一年多后再统计仅剩下不到20人战斗之激烈、悲壮,由此可见一斑

  黃埔第3期毕业生宋瑞珂回忆说:在3个月的淞沪会战中伤亡的连排长共有数千人,其中大多数是黄埔生其时,黄埔第11期刚毕业就派赴淞沪戰场第8期至第10期基本为军中的连长、排长基层军官,他们毕业后大多数被分配在中央军服役淞沪会战,中国方面的军队首先是以中央軍为主力如张治中第9集团军的第36、第87、第88师,后又赶到的陈诚的第18军和胡宗南的第1军等黄埔第11期毕业生王海峤回忆说:“由于有的同學刚报到就上火线,往往连胸章(符号)也来不及发以至于牺牲后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何止是淞沪战场全国各个抗日战场,牺牲的那些黄埔军校毕业的基层军官有的留有姓名,相当多数人没有留下姓名成为无名英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