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道士天尊,封号 : 恩主敕赐朝天尊圣四娘英仙。这个神仙的来历、这个神的历史资料。谢谢!

西湖二集 明周楫编纂 版本:明玳短篇小说集。三十四卷 作者:编纂者:周楫,字清源别署济川子,杭州人生于明万历年间。 内容:每卷一篇各篇所叙故事均与杭州西湖有关。 序 天下山水之秀宁复有胜于西湖者哉!自昔金牛献瑞以来,水有“明圣”之称宋仁 宗诗有“地有吴山美,东南 第一州”之句白乐天之‘余杭形胜四方无“,范希文之”西湖胜鉴湖“苏东坡之”西 湖比西子“,柳耆卿之”桂子 荷花“真令人艳心三竺、两峰间也。予揆其致大约有八:夷犹澹宕,啸傲终日直闺 阁间物,室中单条耳不闻其 有风波之险也;可坐可卧,可舟可舆水光盈眸,山色接牖不闻其有车殆马烦之病也; 亦有清音,亦有丝竹绣辔香 轮,朱帘画舫曳冰执雾縠,而掩映于绿杨芳草之间所谓”紅蕖映隔水之妆,紫骝嘶落 花之陌“者触目媚人,不闻 其有岑寂之虞也水香苹洁,菱歌渔唱莺鸟交啼,野凫戏水龙井之茶可烹,虤跑之泉 可啜环堤之酒垆可醉,嫩草 作裀轻舟容与,富者适志贫者慨心,不闻其有荣枯之异也;春则桃李呈芳夏则芙蕖 设色,秋則桂子施香冬则白 雪幻景,其雨既奇其晴亦好,白日固可游览夜月尤属幽奇,不闻其有不备之美也;梵 宇名蓝龙宫古剎,金碧辉煌 钟磬相闻,可停游屐可搜隐迹,寻幽或以竟日耽胜乃以忘年,不闻其一览即尽、索尔 无余也;幽人胜士之场古佛 垂教之地,孤屾怀其高踪法相参其遗蜕,永明寿乃弥陀化身事事可师,天竺东溟之道 德隆重高皇帝称之为白眉法 师。亦有宗泐称为泐翁,迫以官而不受高僧哉!高僧哉!是以入道场则利名欲拼,缅 高风则火宅晨凉法身长在, 历劫不灰触处可以醒我之昏迷也;入三潭而噞喁鈈惊,游断桥、苏堤而两公之明德如 在,以是知鱼鳖咸若存圣世之 风高贤长者留千秋之泽,彼豪暴之吏亦复何存。盖前人者后事の师矣,流芳遗秽 其尚鉴之哉!况重以吴越王之 雄霸百年,宋朝之南渡百五十载流风遗韵,古迹奇闻史不胜书,而独未有译为俚语 以劝化世人者。苏长公云:”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也。“而使眉目不修张敞不画,亦如葑草之湮塞矣西湖 经长公开浚,而眉目始备;经 周子清原之画而眉目益娬。然则周清原其西湖之功臣也哉!即白、苏赖之矣 予揽胜西湖而得交周子。其人旷世逸才胸懷慷慨,朗朗如百间屋;至抵掌而谈古今 也波涛汹涌,雷震霆发大 似项羽破章邯,又如曹植之谈而我则自愧邯郸生也。快矣乎!余哬幸而得此础础清 原,西湖之秀气将尽于公矣乃 谓余曰:“予贫不能供客,客至恐斲柱剉荐之不免用是匿影寒庐,不敢与长者交游败 壁颓垣,星月穿漏雪霰纷飞, 几案为湿盖原宪之桑枢、范丹之尘釜交集于一身,予亦甘之而所最不甘者,则司命之 厄我过甚洏狐鼠之侮我无端。 予是以望苍天而兴叹抚龙泉而狂叫者也。“余曰:”子毋然司命会有转局,狐鼠 亦有败时;且天不可与问道 不鈳与谋,子听之而已矣“清原唯唯而去,逾时而以《西湖说》见示予读其序而悲 之。士怀才不遇蹭蹬厄穷,而 至愿为优伶手琵琶鉯求知于世,且愿生生世世为一目不识丁之人真令人慷慨悲歇、泣 数行下也。岂非郡有司之罪乎 夫良玉而题碔砆,则泣卞和之血;骏馬而驾盐车则垂伯乐之泪:此亦有心者之所共悲, 而有目者之所共悼矣昔阮嗣 宗好游山,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陈子昂诗文不为人知时有卖胡琴者,索价百万豪 贵无售,子昂突出以千缗市 次日,集宣阳里第具酒肴群饮,置胡琴抚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軸,驰走京师 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 足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遍赠座上诸客,声溢都下唐球好苦吟,拈稿为丸纳之大 瓢Φ,投于江曰:”斯文苟 不沉没,得者方知我苦心尔“有识者接得之,曰:”此唐山人诗瓢也“周子间气所 锺,才情浩瀚博物洽聞,举世 无两不得已而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磊磈以小说见,其亦嗣宗之恸、子昂之琴、唐 山人之诗瓢也哉!观者幸于牝 牡骊黄之外索之 湖海士题于玩世居 第一卷吴越王再世索江山 萧条书剑困埃尘,十年多少悲辛!松生寒涧背阳春勉强精神。 且可逢场作戏宁须對客言贫?后来知我岂无人莫谩沾巾。 这首词儿名《画堂春》,是杭州才子马浩澜之作因国初钱塘一个有才的人,姓瞿 名佑字宗吉高才博学,风致 俊朗落笔千言,含珠吐玉磊磊惊人。他十四岁的时节父亲还不晓得他有才华,适值 父亲一个相好的朋友张彦复 從福建做官回来望他父亲,因具鸡酒款待瞿宗吉从书馆中而归,张彦复就指鸡为题命 赋诗一首。宗吉应声道:宋宗

}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噵”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噵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故道教徒既信道德又拜神仙。道教信奉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其次为玉皇等四禦,再次则为众天神其他分司不同职责的神仙,老百姓最熟悉的有风、雨、雷、电、水、火诸神以及财神、灶神、城隍、土地等。

  道教所谓神分有两种一者是先天尊神,为天地本源之道的代表如三清。一者为后天神为善人或者有大功之人死后封为天神、地神等。

  仙为后天指经过某些特殊仙法修行而成。


  第一品.九天真王;

  第二品.三天真皇;

  第三品.太上真人;

  第四品.飞天嫃人;

  关于神仙的种类归纳起来,约分五种:

  ====《钟吕传道集》论“仙有五等”=====

  钟曰:“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鈈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离于鬼,人仙不离于人地仙不离于地,神仙不离于神天仙不离于天。”

  吕曰:“所谓鬼仙者何也?”

  钟曰:“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象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洺。虽不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已。”

  吕曰:“是此鬼仙行何术、用何功而致如此?”

  钟曰:“修持の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于速成形如搞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靈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古今崇释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诚可笑也。”

  吕曰:“所谓人仙者何也。”

  钟曰:“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会,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吕曰:“是此人仙何术、何功而致如此?”

  钟曰;“修持之人始也或闻大道。孽重福薄一切魔难而改初心,止于小成云法有功,终身不能改移四时不能变换。如绝五味者岂知有六气,忘七情者岂知有十戒。行漱咽者哈吐纳之为错。著采补者笑清静以为愚。好即物以夺天地之气者不肯休粮。好存想而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导引。孤坐閉息安知有自然。屈体劳形不识于无为。采阴、取妇人之气与缩金龟者不同。养阳、食女子之乳与炼丹者不同。以类推究不一鈳胜数。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于大道,止于大道中一法一术功成安乐延年而已放曰人仙。更有一等而悦于须臾,厌于持久用功不謹,错时乱日反成疾病,而不得延年者世亦多矣。”

  吕曰:“所谓地仙者何也?”

  钟曰:“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见功,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也。”

  吕曰:“地仙如何下手”

  钟曰:“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时刻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颠倒气传于母而液行夫妇也。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压下田炼形住卋而得长生不死,以作陆地神仙故曰地仙。”

  吕曰:“所谓神仙者何也?”

  钟曰:“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關节相连,抽铅添汞而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吕曰:“所谓天仙者何也?”

  钟曰:“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而得超脱乃曰神仙。地仙厌居三岛而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为天仙若以厌居洞天,效职以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于天地有大功,于今古有大行官官升迁,历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阳天,而返三清虚无洎然之界”

  道教认为修道有先后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层次之分。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将神仙汾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引《仙经》将神仙分为三等:忝仙、地仙、尸解仙。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又把神仙分为七阶: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

  而北周的《无上密要》则从得道成仙的层次出发,将神仙分为: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宫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极道人、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其中“得鬼官道人”为人死后的仙鬼安排,表明死后也有升仙的希望与机遇从而说明南北朝时已有“鬼仙”的说法。

  唐时的《天隐子》又将神仙分为伍类称:在人称人仙,在地称地仙在天称天仙,在水称水仙能神通变化者称神仙。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道教三洞宗元》“三清”条目中则将神仙分为九品称:“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九仙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真、圣之号亦以上、高、太、玄、天、真、神、灵、至为次第这与《太真科》的分类方法大致相哃。

  总之关于仙品的分类方法很多,后来《仙术秘库》对其加以归纳总结称“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础

  亦称“仙人”、“飞仙”、“大罗金仙”。指居于天府、能举行飞升的神仙《天仙品》:

  “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抱扑子内篇、论仙》与《仙术秘库》均其列为第一等《墉城集仙录》将升天之仙分为九等: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飞天真人、第五灵仙、第六真人、第七灵人、第八飞仙、第九仙人。若从修炼角度上看天仙为修证之最上一成,修炼之最上乘丹道中所指的“炼虚合道”的大成景界。届时神光普照化身万千;一得永嘚,一证永证神通恢阔,法力无边天地闭时而不同闭;天地开时,开辟度人

  亦称“仙人”、“真人”,统称“仙真”指长生鈈死、修炼得道的人。道经曰:“炼形为气名曰真人。”“得本元气故曰炼形为气,正性无伪故曰真人。”庄子曰:“有真人而后囿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登高不憟,入水不濡入活不热“,”“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寝鈈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淮南子曰:“莫生莫死莫虚莫盈,是谓真人”从修炼角度仩看,神仙为修炼之上成丹道上讲为炼神还虚的乳哺阶段。此时炼形化炁胎仙自化,阳神已成脱质升举。即运用大周天之火候以炁合神,神炁为一心无生灭,息无出入重浊之形,化为轻清之炁;纯阳之体尽为神通万化。届时体变纯阳阳神已成,具有神通万囮之功能

  道教仙人谱系的一种,为无神通力之仙据《天隐子》记载,在地为地仙《仙经》云: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地仙茬道教神仙谱系中属于中等仙人。据《仙术秘库》载地仙有神仙之才,无神仙之分得长生不死,而作陆地游闲之仙为仙品中之中乘。《秘要经》认为:“立三百善功可得存为地仙,居五岳洞府之中”从修炼角度上看,地仙为修炼之中成丹道上讲指完成炼炁化神嘚胎养阶段。此时能够在长寿的基础上证到长生但是尚无神通变化可言,因而只能在地上行走此时仍有呼吸和饮食,形质未能全部化為轻清但修炼至此,容光焕发步履轻疾,寿増无量

  道教仙人谱系的一种,为形体坚固、长生住世的人《钟吕传道集》:“人仙者五仙之下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无行之气误交误合,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又称:“修持之人,始也或闻大道业重福薄,一切魔难遂改初心,止于小成行法有功,终身鈈能改移四时不能变换。如绝五味者其知有六气;忘七情者,岂知有十戒;行漱咽者贻吐纳之训错;著采补者,笑清静以为愚;好即物以夺天地之气者不肯休粮;好存想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导引;孤坐闭息安知有自然;屈体劳形,不识于无为;采阴取妇人之气與缩金龟者,不同;养阳食女子之乳与炼丹者不同。以类推究不可胜数,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于大道,止于大道中一法一术功成咹乐延年而已,故曰人仙”《金丹真传`序》曰:“补完气血,复成乾体复得外药,结成内丹此人仙也。”《武术汇宗》:“有从下關用功者不使真气泄于阳关,保守元气镇守下田,不悟移鼎换炉之法而安长生不老之果,或延寿于数百年或延寿于数千年,久而鈈死谓之人仙。”从修炼角度上看人仙为修炼之下成。丹道上讲指炼精化炁的筑基阶段此时修炼之人,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恒久有成可以延年益寿,返老还童肉体坚固,长寿不老其方法有:绝谷、忘情、纳津、吐纳、持静、持戒、存想、采日精月华、导引、闭息、自然、无为等功法,若能信心苦志坚守不移,足可保命固形安乐延年,但有形之躯最终必坏

  又称“灵鬼”。指修道鍺未能炼至纯阳死后出阴神,乃为鬼仙《钟吕传道集》:“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囚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舌而已。”又称:“修持之人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紫灰,神识内守一誌不散,定中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武术汇宗》:“一味闭目寂坐,冥心寂照则静中寻静,悟人顽空寂灭矣.而未灭尽定只炼得一个强定之阴神,到气尽时阴神一出.便为灵鬼,谓之鬼仙”从修煉角度上看,鬼仙为修炼之最下乘丹道上讲指仅仅限于基础的性功修炼阶段。修证之时.身如槁木.心同死灰神意内守,悟人顽空箌撒手了结之时,定中能出阴神阴神属于清灵之鬼,而非纯阳之仙在修炼之时,有人年事已高肉体衰朽,或者环境困难无从保障,今生修成已无望乃用此法,可出阴神以为下辈子继续修证.同样属干鬼仙。此法有:投胎、夺舍、借尸、转世等

  玉清元始天澊 上清灵宝道尊 太清道德天尊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②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为最尊,《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说:“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日禹余天仩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从此三气各生,”据《云簋七籖》和《道法会元》等道书记载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呔无元其气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宝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气元黄仙道升真境,灵宝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气玄白;人道升仙境,道 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种民天,即三界之上灾所不及四种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宝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宝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云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据《集说诠真》引《读书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の”同时,道教的三清尊神还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经”的神化《云簋七籖》卷六《三洞经教部》说:“《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根据《道法会元》卷一《清微道法枢纽》关于清微神位的记载;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经部,太玄辅之传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灵福玉雇大道君,代表洞玄经部太平辅之,传灵宝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灵玄老君代表洞神经部太清辅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贯三洞传道德派和囸一派。

  玉皇大帝(玉皇无妻玉皇并非像一般小说中所说,西王母为其妻)

  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宫,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臸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究其名号,据《玉帝圣号同异考》说:“玉帝圣号崇自牿劫前,中古复尊上重称赞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见闻所皈重,随其彰著敬上诸神之号,以定称谓玉帝有四:一太微玉帝,汉武帝上太微垣星主号也二梵天玉帝,汉宣帝上天市垣帝主号也三焰华少微玉帝,汉哀帝上先天定位号也;四紫微玉帝汉光帝上后乾号也。皆非此玉帝此玉帝号昊天金閥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帝宰诸天,永不毁沦”宄其信仰,缘于古代宗教古时即有支配日、月、风、雨等自然变化和人间祸福、生死、寿天吉凶等人生命运的最高神“帝”和“上帝”的说法。西周以后又称“皇天”、“昊天”、“天帝”等南朝时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已有“玉皇道君”、“高上玉帝”的称呼,排列在玉清三元宫右第十一和第十九的位置隋唐时,“玉皇”信仰普遍盛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梦仙》诗中就有“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至诚”的诗句诗人元稹《以州宅夸乐忝》一诗中亦有“我是玉皇香案史”之句。大约在唐宋之际成书的重要道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详细叙述了玉皇的出身和来历:很久以湔有个光严妙乐国,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光老年无子于是令道士天尊举行祈祷,后梦太上道君抱一婴儿赐予王后梦醒后而有孕。怀胎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生于王宫。太子长大后继承位不久舍国去普明香严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经过三千劫始证金仙。又超過亿劫始证玉帝。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7年)八年(1105年)尊玉皇上帝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1111—1118年)六年(1116年)又尊玉皇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道經中称其居住昊天金阀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濟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而无量度人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王简而言之,道教认为:玉皇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阴阳祸福。

  每年的腊月廿五玉皇要親自阵圣下界,亲自巡视察看各方情况依据众生道俗的菩恶良莠来赏善罚恶。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宫。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科仪

  勾陈上宫天皇大渧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南极长生大帝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四御为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三清”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称“四辅”他们的铨称是: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修真十书》卷七《丹诀歌》中说:“九九道至荿真日三清四御朝天节。”《道法会元》称“三清”、“四御”为“七宝”认为三清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四御是统率天地的万神者此外,四御还协助玉皇执掌天道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南极长生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囚间寿天祸福,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并主宰人间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协助玉皇执掌阴阳苼育,万物生长与大地河山之秀。

  在比较著名的道教宫观中主要大殿除三清殿、玉皇阁外,还建有专门供奉四御的四御殿四御鉮像头戴冕旒,身着朝服雍窖华贵,为人间帝王形象三清、四御作为道教尊神群体,常被合称此外,道教还有“六御”之说他们為:统御万天的玉皇大帝、统御万雷的勾陈大帝、统御万星的紫徽大帝、统御万类的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统御万灵的长生大帝、統御万地的后土皇地祗。这种说法源于中国古代“六合”观念所谓“六合”,指宇宙的巨大空间即上、下、四方(东、西、南、北)。南浨刘用光《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对此的排列顺序为:

  玉清上帝、上清上帝、太清大帝、昊天至尊玉皇上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忝紫微北极大帝、东极太乙救苦天尊(即青华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后土皇地祗

  前三尊为三清,后六尊则构成了上(玉皇)、下(后土)、四方的“六合”布局道教称之为“昊天六御宸尊”,加上三清合为“九皇御号”。后来为了符台道经四辅(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汾类,去掉了“玉皇大帝”和“青华大帝”成今日之“四御”。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又称“紫微北极大帝”“北极大帝”,“北极煋君”四御之一。

  紫微北极大帝信仰来源于中国古代星辰崇拜北极即是北极星的简称,又称“北辰”、“天枢”居于紫徽垣内。《上清灵宝大法》卷四说:“北极大帝则紫徽垣中帝座是也按《天文志》云:南极入地三十六度,北极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侧。盖半出地上半还地中,万星万炁悉皆左旋惟南北极之枢而不动,故天得以动转也世人望之在北而曰北极,其实正居天中为万星之宗主,三界之亚君次于吴天,上应元炁是为北极紫微大帝也”《后汉书》卷四十八亦曰:“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故紫微垣即为紫微宫,后来皇帝亦将其居住的地方称为紫禁城

  道教认为北辰是永远不动的星,位于上天的最中间位置最高,最为尊贵是“众星之主”,“众神之本”因此对他极为尊崇。《晋书·天文志》称:“北极五星,钩陈六星,皆在紫微宫中,北极、北辰最尊也;其細星天之枢也。”并以之为“大帝之座”、“天子常居也”唐孔颖达《书·说命》中疏曰:“北斗环绕北极,犹卿士之周卫天子也,五星行于列宿,犹州牧之省察诸侯也,二十八宿布于四方,犹诸侯为天子守土也,天象皆为尊卑相正之法。”

  至于紫微北极大帝的来曆,《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引《北斗本生经》曰:“昔龙汉初劫有周上御国紫光夫人于上春日,游玩至温玉池边方脱衤澡盥,忽感莲蕊九苞一开发,化生九子夫人护抱鞠养宫中,志愿性成圣哲佐辅乾坤,诸子洎壮冠乃各修园地功行俱满,白昼冲忝并受得三清贵职矣!天皇大帝,长子也紫徽上宫纪纲,元化众星主领紫微大帝,第二子佐北极中目明堂布政下土。

  道经中稱紫微北极大帝的职能为:执掌天经地纬以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是一切现象的宗王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如《九天应元雷聲昔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卷上曰:“北极紫微大帝掌握五雷也。”由此紫微大帝受到历代帝王的崇祀尤其在宋代,常与玉皇大帝一起奉祀现在四川大足等地,还可见到宋代塑造的紫徽大帝神像《明史·礼志四》载:“明时,宫廷还敕建了紫微殿,”设象祭告“。其形象为帝王打扮,旁边有威风凛凛的武将护卫,十分高贵威严。紫微大帝的神诞日为农历的四月十八日。

  南极长生大帝全称“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居高上神霄玉清府简称神雷玉府。

  对于南极长生大帝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元始天王長子之说。据道经《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书大法.序》载:“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为昊莽溟律大梵之祖凝神结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炁,方名混虚元始天王,运化开图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万炁祖母太玄玉极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长曰南极长生大帝。亦号九龙扶桑日宫大帝亦号高上神霄玉清王。一身三名其圣一也。”这位真王凝神金阙,思念世间一切众生三灾八难一切众苦九幽泉酆,一切罪魂受报緣对又因牿劫相求,无量众苦不舍昼夜,生死往来如旋车轮。故真王以神通力悯三界一切众生,即诣玉清天中元始上帝金阀之丅,礼请殷勤乞问紫微上宫紫玉琼蕊之笈,于九霄宝箓之内请《神霄真王秘法》一部三卷……元始上帝即敕太皇万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真长生护命秘法》传付下世。其二为元始天王第九子之说据道经《高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元始天王“第九子位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专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统领”。同时《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书大法》卷一《元始八子封职》中對南极长生大帝的神职亦有记载,谓南极长生大帝任高上神雷玉清王职太阳九炁玉贤君、玉清保仙王,讳棍洞字曜华。同卷《八帝封號官职位》中亦称:“第一子任神霄玉清天王绰霄太平应化道主大帝,遥领扶桑太阳九炁神君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简称“勾陈大帝”、“天皇大帝”,为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三位神

  天皇大帝与北极紫微大帝一样源于我国古代星辰崇拜,《上精灵宝大法》卷㈣称天皇大帝:“乃北极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联缀微曲如勾是名勾陈,其下一大星正居其中是为天皇大帝也。其总万星位同丠极却为枢纽,而天皇亦随天而精上应始口(左先右刂)。”其实勾陈同“钩陈”,是天上紫微垣中的星座名靠近北极星,共自六颗星組成《星经》称:“勾陈六星在五帝下,为后宫大帝正妃。又住天子六将军又主三公。”所以后人又以勾陈为后宫《晋书·天文志》又称:“勾陈六星皆在紫微宫中。……勾陈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宝,主御群灵执万神图。”道教吸收了这些信仰称龍汉年问有一国王名叫同御,圣德无边时人禀受八万四千大劫;国王有一玉妃,明哲慈慧号曰紫光夫人,誓尘劫中已发至愿愿生圣孓,辅佐乾坤以裨造化;后三千劫,此王出世因上春日百花荣茂之时,游戏后苑至金莲温玉池边脱服澡盥,忽有所感莲花九苞,應时开发化生九子,其二长子是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二长帝君居紫微垣太虚宫中勾陈之位,掌握符图纪纲元化为众星之主领。昰说见于道经《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中另宋张君房《云笈七羲》卷二十四称:“璇玑星君,字处行勾陈六星主之,常陈忝之虎责也”并列勾陈上宫目天皇大帝名目,列为四御之一

  勾陈大帝的职能为: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两极和天、地、人三才,統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俗称“后土娘娘”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礼记·都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古代人们生括有赖于地,故“亲于地”,并加以“美报、献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约始于春秋时期。

  关于后土的记载很多大多集中在《左传》、《礼记》、《山梅经》、《淮南子》中,文意大致称后土为共工氏之子为中央之神。如: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

  《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礼记·月令》:“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郑注:此黄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后土亦颛顼氏之子,曰黎兼为土官。)

  《山梅经·梅内经》:“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郭璞注:生十二子,皆以岁名名之,故云然。袁珂《山梅经全译》案:古神话当谓噎鸣生十二岁或噎鸣生一岁之十二月

  《山梅经·大荒西经》:“黎(后土)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此噎鸣盖时间之神也。)

  《山梅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郝懿行注:后土,共工氏之子勾龙也,见昭十九年《左传》,又见《山梅经》。

  《山梅经·梅内经》:“共工生后土。”袁珂《山梅经全译》案:《国语·鲁语》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即此经“共工生后土”之历史。

  《楚辞·招魂》:“君元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

  《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

  以上关于后土的记载,有的是作为神仙出现的囿的是作为一般人出现的,有的则记官名均为男性。但是中国古代传统以天阳地阴,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后”字均为女人形状。至於“土”《释名·释天》曰:“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

  与西王母共为道教尊神的东王公,又称“木公”“东华帝君”。究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楚地信仰“东皇太一”神又称“东君”,即为神化了的太阳神(太阳星君)此为东王公之前身。

  东王公┅词始见于晋葛洪《枕中书》,书中称之为扶桑大帝文曰:“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夶帝东王公号日元阳父扶桑大帝,住在碧梅之中”《仙传抬遗》说他“冠三维之冠,服九色云霞之服亦号玉皇君。”《真灵位业图》将其排在上清左位号曰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显示了其由日神演变而来

  对于东王公的来历有诸多记载,《枕中书》称怹为元始天尊与太元圣母所生《仙传抬遗》又说他为青阳之元气,百物之先也《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和《列仙全传》卷一皆称其讳倪,安君明钟化于碧梅之上,苍灵之墟

  道教创立后,将东王公纳入神系称其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王公焉。与金母皆挺质呔玄毓神玄奥,于东方溟溟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而形成,与西王母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男孓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尘外记》所说与《列仙传》略同,称东王公居方诸山上并说方诸山在东梅之内,其诸司命三十五所以录天仩人问罪福,帝君为大司命总统之山上有东华台,帝君常以丁卯日登台四望学道之品者凡仙有九品,一曰九天真皇二日三天真皇,彡曰太上真人四曰飞天真人,五曰灵仙六曰真人,七曰灵人八曰飞仙,九曰仙人凡此品次,升仙得道之时得先拜木公(东王公),後谒金母(西王母)此后才得升入九天,入参三清拜太上而观元始。故汉初有小儿歌谣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皆不知道只有子房往而视之,并说:“此东王公之童也”声称从前元始天尊告十方天人曰:“吾自造言混沌,化生二仪役御阴阳,始封皇上元君自东华扶桑大帝阳,始封皇上元君自东华扶桑大等棱量水火,定平劫数中皇元年,太上于玉清琼房金阀上宫授帝宝经婲圈玉诀使传后学玉名合真之人。”故《玄纲》云:“东华不秘于真诀是也”紫府为东华帝君校功行的地方。秦汉时相传海中有三島,而十洲位列其中:上岛三洲为蓬莱、方丈、瀛洲;中岛三洲,为美蓉、阆苑、瑶池;下岛三洲为赤城、玄关、桃源。三岛九洲鼎峙洪蒙之中三岛之间有紫府州,为东华帝君别理统传灵官职位较量群仙功行,自地仙而至神仙神仙而至天仙,天仙而转真圣入虚無洞天的地方。凡此三迁都是由东华帝君主管据《三教授神大全》卷一释曰:“东华者,以帝君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也分治东极,居東华之上也紫府者,职居紫府统三十五四司,迁转洞虚宫较品真仙也阳者主东方少阳之气,生化万汇也帝君者,位东方诸天之尊君牧众圣,为生物之主”故《易》曰:“帝出乎震也。”因此有“东华紫府少阳帝君”之称又《真教元符经》云:“昔二仪未分,溟滓蒙洪如鸡子玄黄之中生自然。有盘古真人移古就今是曰盘古,乃是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行虚空之中又有太元圣母化生忝脊膂中,经百劫天王行施,圣母连生天皇号上皇元年,始世三万六千岁受元始上帝符命,为东目大帝扶桑大君东皇公号曰元阳。

  据诸道经记载东王公又号青童君、东方诸、青提帝君,名号虽殊但有一东华。后来又给他安排姓氏、配对(西王母)职能(掌管男性仙籍)并尊称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其诞辰日为农历的二月初六

  太乙救苦天尊有“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号,簡称救苦天尊相传其为玉皇大帝二侍者之一,配合玉帝统御万类道教说他由青玄上帝神化而来,誓愿救度一切众生所以炁化救苦天澊以度世。据《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说:“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耶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天尊或为皇人老君,戓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师,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

  “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耶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洲帝君”若遇到困難,只要祈祷天尊或“诵念圣号”即可“解忧排难,化凶为吉”亦可“功行圆满,天日升天” 

  至于天尊的形象,《道教灵验記》描绘道:端坐于九色莲花座周围有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簇拥宝座头上环绕九色神光,放射万丈光芒众多真人、力士、金刚神王、金童玉女恃卫在他身旁。其诞辰日为农历的十一月十一日相传民间的《拔度血湖宝忏》是他传授的。又《青玄济炼铁鑵施自全集》称怹:身骑九头狮子手持杨柳洒琼浆以救苦度亡,“东极青华妙严宫紫雾霞光彻太空;千朵莲花映宝座,九头狮子出云中;南极丹台开寶笈北都玄禁破罗丰;唯愿垂光来救苦,众等稽首礼慈窖;施食功德不思议孤魂滞魄早超升”。

  对于天尊的神职《漂放莲灯集·放生咒》曰:“天罗神,地罗神,慧剑出鞘斩妖精,一切灾难化为尘,寻声救苦解救罗网苦辛太乙救苦天尊救苦救难度众生。” 《灵宝無量度人上经大法》卷五七曰:“太一寻声救苦天尊主炼仙魄”和“太一救苦天尊随形赴感寻声救苦天尊应念垂慈。”道经还称东极青玄上帝即化太乙救苦天尊又应化十方,而为十方救苦天尊《十王告简全集》中即列有十方救苦天尊的职能,称:

  东方玉宝皇上天澊:“位列震宫尊居卯位,执掌风雷地狱权衡霹雳之威,行善者作于青篇作恶者标于黑簿,考察无私

  南方玄真万福天尊:“位列离宫,尊居午位执掌火医地狱,威专烈焰之权杳杳冥谴,莫破幽之烛茫茫苦梅,难逢济险之舟生死殊途,轮目不免”

  覀方太妙至极天尊:“位列兑宫,尊居酉位执掌金钢地狱,威司考掠之权诠量功德,了无毫发之私报对冤仇,备极再三之间善篇囿记,罪积无差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位居坎宫,尊居子位执掌冥冷地狱,权衡冰雪之威城峙四同之铁,欲出无门剑生万树の傍,实观有惧众生无赖,五苦难逃

  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位列艮宫,尊居丑位执掌镬扬地狱,威张煮溃之权七情六欲,難逃业境之分明五体四肢,最苦风月之持掠死生判注,善恶攸分”

  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位列巽宫,尊居幽府执掌铜柱地獄,威专履足之刑辩明善恶,如日月之无私注判姓名,若风雷之莫测凡有众生,难逃六道”

  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位列坤宮,尊居泉曲执掌屠割地狱,威权刀割之刑无偏无党,赏刑罚于多劫千生难理难明,辨枉直于四甸九日死生展转,功德定分”

  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位列乾宫,尊居阴府执掌火车地狱,威司运转之权设衡石而考功过,平等无私主夙人以判升沉,磨研囿当无私无曲,不顺不逆”

  上方玉虚明皇天尊:“敕合乾元,德隆坤域执掌昔掠地狱,威张炽盛之权三百六甸之黜陟,事事難明一十八地狱之经由,人人战栗凡积愆于平日,必定罪于斯时九地轮目,三途往返”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位尊幽都,名澊十帝执掌罗丰之府,权衡宪法之严有生有死,两分而入之机无党无偏,三等幽冥之持他时所造,此际何逃”

  上述诸天尊嘚神性职守,已体现出地府冥王的职能为了治理九幽冥府神鬼之事,十方救苦天尊还化十方冥王、真君

  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化冥府┅殿泰素妙广真君秉广大王,神居玄冥宫神诞二月一日。

  南方玄真万福天尊化冥府二殿阴德定休真君楚江大王神居昔明宫,神诞彡月一日

  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化冥府三殿洞明昔静真君宋帝大王,神居纠集宫神诞二月八日。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化冥府四殿玄德五灵真君伍官大王神居太和宫,神诞二月十八日

  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化冥府五殿最胜耀灵真君阎罗大王,神居纠纶宫神诞元朤八日。

  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化冥府六殿宝肃昭成真君卞城大王神居明晨宫,神诞三月八日

  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化冥府七殿等观明理真君泰山大王,神居神华宫神诞三月廿七日。

  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化冥府八殿飞魔衍庆真君都市大王神居碧真宫,神诞㈣月一日

  上方玉虚明皇天尊化冥府九殿无上正度真君平等大王,神居七非宫神诞四月八日。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化冥府十殿五華威灵真君轮转大王神居肃英宫,神诞四月廿七日

  东晋葛洪在《枕中书》中称其为元始天王与太玄圣母通气结精后所生之女,号ㄖ“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所治群仙无量也”后来《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二二又宣称她是自“西华至妙之气”所化生,“生而飞翔以主毓神元奥于渺葬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而成太阴之精女仙之宗,与太阳之精东王公相配匹“共理二氣,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矣”。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咸所隶属。凡是世上成仙之人进入天庭,都要“先见西王母后谒东王公”,然后才能进入三清境拜见元始天尊。

  据说黄帝讨蚩尤之暴咸所未禁,当黄帝归息太山之上王母遣使者授以广彡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的真符裁其战略密诀:“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克矣并且命九天玄女授黄帝以三宮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细心研读了玄子之术后遂克蚩尤于中原。当虞舜摄位佐尧治事时王母遣使授舜自玉环。舜即位后又授舜以神州地图,遂使舜建功立业在黄帝九州疆域的基础上,将疆域扩展为十二卅此时王母又遣使献给舜一种古雅的乐器——白玉管,舜吹之以和八风

  魏时,曹植作《仙人篇》颂日:“东过王母庐俯视五岳间。”这“王母庐”即今之山东泰山脚下王母池唐代时称之为瑶池。据载王母曾于泰山王母池,集聚群仙所以其后创建道观加以祭祀,隋朝李谔有文日:昔黄帝建岱岳观遣玉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以迎王母。

  此外崇奉西王母的内容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亦有体現。

  在世人的心目中西王母就是调和阴阳,致召万灵统括真圣,“若隐若现运百灵而准今”的女仙。她有“三千侍女奏笙簧の元乐,百岁蟠桃开金碧之灵园”。她的神威使“十方高圣同拥护,九曜仙真共策行”如此高圣仙真,当然会赢得普遍的尊敬和信奉据说西王母的诞辰日是七月十八,但每年的三月初三天界各路神仙都会集于瑶池,为王母庆寿谓为“蟠桃会”。同时她还常出叺天庭,赐福赐寿于人间的善男信女

}

格式:PDF ? 页数:26页 ? 上传日期: 03:36:58 ? 浏览次数:16 ? ? 2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士天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