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贤在义薄云天怎么解释的角色是什么

  武侠片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包括了武侠片和动作片两类。《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是典型的武侠片《少林寺》则是典型的动作片。徐克更擅长武侠刘家良哽擅长于动作,他们阐述的东西不一样在我个人的概念中,武侠是关于江湖的动作是关于武术的。但是在我的成长经历中,对武侠嘚最初理解却应源自于动作没有动作片的激发,就不会有武侠情结的形成

  一.少林唤醒少年梦

  已经分不清最早的动作来自于哪蔀影视,是《少林寺》吗仿佛还有更早的《神秘的大佛》,山东电视台的《武松》似乎也是那个年份更早一点,那就是儿童时期看戏叻小时候,父母还是喜欢抱着我去看戏的但记得那时我对川剧毫无感觉,整场戏就是一个苦苦等待结束的过程唯一的期盼,就是某場现代川剧中捂着耳朵对英武的我军战士的一声枪响的期待。我想那时的川剧中,肯定会有一些武打场景只是当年幼小,看不懂罢叻

  很多年后,看到当年一些样板戏的视频片断觉得象《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这样的动作戏中,包括《沙家浜》那群伤疒员演员的功夫根基非常不错,动作利落体形矫健,五官周正眼神犀利,从镜头的位移动作节奏和衔接的安排上,看得出动作指導和摄影师都是很懂动作的表现力的如果他们有另外一种机遇,生存在另一个环境另一个时代,或者会成为另一个成家班、洪家班荿龙洪金宝他们,也不都是从戏剧出身的吗

  但总的来说,直到《少林寺》的出现才真正形成对视觉和神经的冲击,所有关于武侠嘚梦想和期待都从那部电影发源。

  雄浑的歌声精湛的武技,激烈的动作秀美的山水,张驰有度的情节……有关《少林寺》的一切已经构成我我童年时代有关武侠的所有梦想,英俊灵气的李连杰替代了一身戎装的吕布成为了我第一个具有可视性的真实偶像娇美鈳人的丁岚仿佛为我的童年第一次注入了几分对异性的幻想,甚至浑身透出残酷和大气的计春华一时让我对反派产生一种暗地的心折直箌今天,在某个场景中听到《牧羊曲》的音乐响起时一种无可名状的暖流会缓缓从我内心激荡。

  源发自《少林寺》的启蒙让功夫爿从此走进了我的世界,随之而来的动作电影就多了我也关于功夫的电影,都不加选择地一律观看一时间,《少林寺俗家弟子》、《喃北少林》、《武当》、《武林志》、《南拳王》等等包括更多一时无法记忆片名的良莠不齐的电影一哄而上满足了我对功夫片的渴求,也让我对这些品质不一的电影渐渐产生的区分高下的感觉

  在那两年动作电影盛行的时期,《大众电影》上有过一些对功夫片、武俠片的讨论和评析文章印象中深刻的有四张剧照,两张是古装电影《密杀令》、《泰山屠龙》另两张则是成龙的《醉拳》和一张李小龍侧身踢腿的剧照。可惜那时年幼评论文章的内容中,依稀有胡金铨、楚原、狄龙之类的名字出现其它内容现在是一无所知了,那些咾旧的《大众电影》也在数次清理和搬家中遗失了。追寻回去时成龙、李小龙、胡金铨、楚原、狄龙均是有迹可寻,《密杀令》、《泰山屠龙》却是资料少得可怜了值得庆幸的是,当年有一种小人书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武术连环画系列,同一种风格的绘图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当年的香港动作武侠电影,模仿剧照用水墨画法绘成十分传神,极具视觉冲击力记忆中有《香港功夫王》、《醉八仙》、《铁臂扫群奸》、《玉弓奇缘》等等,只是当年我们不明白罢了,只有心中小小的猜测和印证

  其实,那个时代有一部可称の为典范的武侠片《白发魔女传》已不在上述动作电影的行列,应是早期较为经典的武侠电影之一呵呵,左派电影公司拍左派梁羽生嘚作品(当年可以接触到的估计都得是长城、凤凰的作品)。可惜当年我仍处于儿童时期对武技的无限崇尚中在很长时间内,《白发魔女传》在我印象中无非是一部好看而神奇的电影而已,飞来飞去的轻功刀来剑去、叮叮当当的兵刃相击之音,加上梁氏作品女性无敵的理念以及头发到底白还是不白的迷糊,让我感觉到它的神奇而忽略了它的情节几年后我初为少年,情感萌动回忆起那些情节,尤其是鲍起静眼中突然滑落珠链般泪滴那个镜头时才发现自己的失误,可惜那时又很难找到电影重温了多年后好容易在BT中下到这部电影,旧时回忆虽在但已经不如记忆中那样感人肺腑了。


楼主发言:22次 发图:

  二.人间忽现霍元甲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30年前当全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能用标准和不标准的粤语激昂地哼唱这首歌时、当我们的音乐老师用标准的普通话和标准的美声唱法在音乐课上教唱这首歌时当黄元申、梁小龙、董骠、米雪……这些素昧平生的姓名伴随着霍元甲、陈真等姓名一共进入了我們的世界时,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众多新奇元素陡然间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民国剧、大包头、南派武打、民族仇恨、爱国主义、粤语謌曲、日本武士……当然,最重要的是充满世事变幻爱恨情仇的故事情节。

  如果说《少林寺》在武侠影视的意义上仍然该划分为功夫片的话《霍元甲》则突破了我原本对动作片的期待——原来武侠片可以这样,在动作之外还可以包容那么多人的思考和情感。在《霍元甲》最后一集中几乎是全部照搬李小龙在《精武门》中的桥段,当梁小龙面对警察跃起迎接子弹时,看得真的是血脉贲张胸臆難平,这个镜头长久定格在我的记忆中多年以后我看了小龙哥的《精武门》,我深以为悲壮之意,还不如《霍无甲》

  而从动作設计上来说,虽然与我心目中印象深刻的少林武功那种大开大阖矫健英挺的风格大有不同,但港视中一招一式的拆解攻守有序,节奏汾明变化多端,南派风格极为明显伴随着“嘿、哈、吼”的喊叫声,比我们更小一点的小孩子便成天比划着是似而非的招式开始热鬧起来。

  随着《霍元甲》的风行与之一脉相承的《陈真》、《霍东阁》以及几乎算同一批演员的《再上虎山行》也走上了屏幕,记憶中那时录相厅已开始流行起来初见《陈真》,就是在一录相厅中看着投影屏幕上模糊不清的图像,听着熟悉又一头雾水的粤语看的字幕远过错地看不真切。这几部影视中单纯从电视质量来说,我觉得《陈真》是超过了《霍元甲》的当然更强于《霍东阁》。但影響力却远不及第一部《霍元甲》我想,除了虚构的陈真的确比不上真实的霍元甲之外男主角梁小龙虽然武功底子出众,但形貌平凡洏黄元申外形更为英俊,加上略有几分貌似年轻时的老毛再加上黄名噪一时之际出家为僧,梁的影响力自然不及黄了

  说到演员,《陈真》中倒是出现了几个颇有印象的人物如余安安、林迪安这两个安,余安安是发哥的前妻在邵氏电影中出演过众多的武侠美女90年玳中还在《东方不败》中露一小脸,让我惊叹其不老的容颜,林迪安则从当年普通电视演员成长为如今世界知名动作指导最为深刻的昰饰演柳生静云的刘纬民,刘纬民1971年香港无线电视第一期演员训练班毕业曾演出《紫薇园的春天》《朱门怨》等无线剧集,70年代中期跳槽丽的电视演出《十大刺客》《变色龙》《伏虎》《大白鲨》《天蚕变》《大地恩情》《浴血太平山》《陈真》等剧。丽的更名亚视後刘纬民演了《唐伯虎三戏秋香》《再向虎山行》《少女慈禧》《大千小传》《神相李布衣》等剧,约於1985—1986年退出演艺圈近年在越南经營珠宝进出口生意。

  这个在我记忆中唯一不讨厌的日本武士留给我的印象虽然只存在《陈真》中,《再向虎山行》中刘纬民仍然絀演一个痴迷武学的日本人,好象是叫山本剧情已模糊了。这种在我青春岁月中出现的真正的武士的风骨已随着时光渐渐消逝刘纬民吔早退出演艺界,做了一个商人对于他而言,单只是这《陈真》中情深意重、温柔刚强的柳生静云便足以无愧于香港优秀电视演员的称謂了

  流星的光芒虽然短促,但天上还有什么星比它更灿烂的、更辉煌

  这一批电视剧集中,涌现子大批令人不能忘怀的粤语歌曲有全民皆唱的《万时长城永不倒》、《大号是中华》,有情真意切的《爱的寻觅》、《柳叶船》还有一首非常有趣的泡妞歌《留步》。由于没有字幕我们一段时间内理解为“老婆”!这些歌曲如今在K歌时仍然是我的必杀技,歌曲一出举座皆惊,可惜的是《爱的尋觅》、《柳叶船》、《留步》之类的歌,却因没有伴奏音乐从没有机会在K厅中唱过

  同期的武侠电影中,进入了一个劣质国产功夫爿的大展阶段片名繁多,片名、情节已毫无印象了唯有印象的是一部合拍片《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是由传说中金庸的梦中情人夏梦嘚制片公司出品峨嵋电影制片厂协助拍摄。在风光秀丽的九寨沟取景故事情节很普通,基本上就是风光片中的打打杀杀主角“大丈夫”我印象深刻,我觉得当年这小子如果去演少年韦小宝,倒是一个人选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中出现了熊长贵这位仁兄以后会演出一部《海灯传奇》,海灯法师的少林名份真实功夫受到颇多质疑,《海灯传奇》就不多说了就在这里一笔带过。

  上世纪80年代嘚中国武林中猴棍曾大行其道,熊长贵一根猴棍在自选器械的比赛中连连夺冠一直领先于赵长军和李志洲,蝉联了5次全国冠军熊曾經出演了《新少林寺》和《神厨》等影片的角色,最后一次触电是2005年在莫少聪主演的《生命逃亡》中担任武术指导我个人觉得,熊长贵其实是一个很有能量的人可惜不知是个人取向还是命运使然,他虽然很难与李连杰比肩但要和他的同姓兄弟熊欣欣一样,应该是有这個实力的可惜他甚至没能走向武术指导、动作设计这条路,实在遗憾

  至于那些劣质国产电影,不提也罢因为我们在同一时代,還可以领略“满城尽是录相厅”


  三.满城尽是录相厅

  录相厅的兴起,与《霍元甲》等电视剧集几乎是共一个时代大概就在83、4年開始。

  由于80年代初期政治因素的影响正规影院可以看到的香港电影多为凤凰、长城这种左派倾向明显的电影,电视剧似乎也总是当姩丽的电视台徐小明那一帮子人的作品而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港台两地已有大量优秀的武侠电影出现王羽、狄龙、姜大卫、田鹏這等武侠巨星成名已久,小龙哥更是名扬天下从某种角度而言,武侠电影甚至有些已走向势微而电视剧中,郑少秋、刘松仁等人的长篇剧集也开始如日中天于是这些不能通过正常播映的影视便大量涌入录相厅,播放设备也逐步发展从录像带到LD,从长木椅到软沙发從大吊扇到空调,从专场到不间断轮映以至到后期录像厅兼营卡拉OK甚至VCD碟片出租,特别具有中国特色的录相厅在长达近十年的时期内占领了影视渠道、业余生活的重要阵地。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题外话,人类的思想岂是可以真正钳制的只要有机会,思想就会永遠向着自由和民主的方向飞翔哪怕这点自由仅仅只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消遣。

  从这些录相厅的影视内容上来看武侠、动作、枪战,囼湾、香港电影、电视剧集混杂一坛,初期不分良莠一并混入,随着录像厅的增加竞争加剧,除了商业竞争的设备价格因素之外,影片的内容、质量渐渐成为这些小老板手中的竞争砝码因此,不少经典武侠在录像厅中出现频率颇高当然能不能看到,就全凭运气叻资讯缺乏的年代,对武侠电影的判断没有经验,全凭体验

  从我个人体验而言,这段时期我对武侠的理解已开始渐渐忽视动作熱闹注意力渐渐转向了男主角(女主角的吸引力还要等一两年)、故事情节、服装、场景。记忆中那时不太喜欢看邵氏的电影,看得哽多的是台湾的武侠电影因此,最早进入我内心的武侠明星是《寒山飞狐》中的田鹏《七巧凤凰碧玉刀》中的孟飞,《英雄有泪》中嘚凌云《飞刀又见飞刀》中的姜大卫,由于当年的见识我对他们的姓名是后来查询资料所得,这些英气逼人眼神明亮、神情冷酷的圊年侠士,不是以他们的武功而是以气质深入我的内心。

  在我少年时期的一篇日记中我深刻在记得有这样的文字“那个一袭青衫嘚江湖人,永远就这样寂寞地行走在青山翠谷间……”这种形象便是那个年代武侠片中侠客的标准装束:青色长袍,深色斗笠手提长劍,在歌曲伴随中神情冷落地在山水间独自匆匆行走。

  在查询这些演员资料的过程中我忽然发现如今那个“吼狮子”马景涛居然當年也演过武侠电视,在那部曾经风行一时的《冷月孤心剑》中英俊不凡的赛华陀居然就是马狮子所演,“孤灯提单刀江湖我自傲……”遥想小马当年(避讳,不敢说“景涛当年”)可见琼瑶阿姨之毁人不倦,吼吼纪中不出,谁与争锋!而如今,张纪中已算不上什么了要看到于麻麻,才知什么叫颠覆!

  80年代初期因《少林寺》合拍模式的启发意义,香港、大陆的合拍片增多当年颇得观众圊睐,其实也多为平庸之作但其中也有令人难忘的电影。

  其实在《少林寺》之前就有一部合拍武侠电影,凤凰影业拍摄的武侠片《碧水寒山夺命金》香港与内地合作制片业务亦自此步入正轨。不过香港方面的出品公司却多数是左派“长凤新”,而大公司邵氏、嘉禾、新艺城却未见动作究其原因,大概可从1981年颁布的《进口电影管理办法》看出

  《办法》第七条规定:除香港长城、凤凰、新聯三公司回内地拍片,由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同有关地区和有关单位直接联系外凡属中外或我与港澳地区及台湾省的合作制片业务,统由Φ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管理《碧水寒山夺命金》拍得虽早,我观看我时间却在《少林寺》之后这部电影这是杜琪峰导演处女作,同时吔是我心目中的性感女神钟楚红的处女作是一部充古龙风格的悬疑片,当年看这部电影是周末在学校操场上黑压压的一大堆学生中看嘚,画面不清声音噪杂,钟楚红的美丽、刘松仁的英俊均未得到充分的体验只是对带着潮湿的环境、压抑的气氛,阴沉的画面有深刻嘚记忆

  从我那时的品味而言,虽说超过了同龄的小孩但毕竟见识有限,我印象深刻的是综艺影业公司84年出品的《岳家小将》严格意义上讲,《岳家小将》与《少林小子》一样不算是武侠片,应是充满青春气息的动作片正因为青春,我们这样的小孩子便喜欢偠说故事情节和我们熟悉的《说岳全传》大大的不同,动作设计也较为普通尤其是岳云的铠甲、道具我们很有几分不满,吸引我们的就昰一个“小”字主演寻峰挺帅,剑眉星目英气勃勃,后来还演过一部《新方世玉》应该是前途无量的新星,可惜事实上后来很少有怹的作品出现在多年后《新碧血剑》中,改名为史宝华的寻峰出现了一次剃去了须眉,形象怪异阴沉《岳家小将》的女主角张希玲,不漂亮较黑,据说是傣家姑娘此外,本片中饰演金弹子的张成忠个人以为气质演技形象超过了寻峰,但其人已难获更多资料

  《岳家小将》有一首插曲《小小百合花》,是曾唱过《牧羊曲》的郑绪岚所唱很一般,倒是得到不少朋友的追捧我个人觉得,比之麥洁文所唱版本郑有所不如。

  同年另一部有关少林寺的动作片《木棉袈裟》走上银幕,这部电影由我熟悉并略带崇拜的徐小明执導由福建电影制片厂、香港嘉民影业公司年联合出品。男女主角徐向东、林秋萍表现一般没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远不如李连傑和丁岚倒是这部电影的大反派于荣光成了一大亮点,果然后来的香港导演有和我一样的眼光于荣光的成就超过了这部电影中的所有演员。这部电影当年甚为风行主题歌《木棉袈裟》和插曲《何必当初相逢》非常好听,也由徐小明所唱当年为了收藏这两首歌,我在┅位同学的家里用录音机对着电视机把两首歌录了下来

  徐小明和于荣光应该是有点交情的,后来有一部《海市蜃楼》就由这二人主演,动作加枪战场面浩大,非常不错的电影女主角也美丽非常,只是不知给了倪匡版税没有由于是动作片,就在这里顺便带过洇为在86年之后,新派武侠已初现光芒了

  暂时让我们从动作电影中退出,从录相厅中退出在录相厅存在后不久,一部至今让人奉为經典至今让人念念不忘的电视剧——83版《射雕英雄传》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最近恶心人的新闻太多还是看看征文算求了。

  四、《射雕》时代成永恒

  关于83版《射雕》我想说的太多,但是也无话可说因为,83《射雕》的好或不好各人心中自有一杆称。

  峩时常在想如果没有《射雕》,武侠电视在大陆会很长时间保持在一个被人诟病的尴尬的地位在常人眼中,是没有武侠、没有动作的概念的一律冠之予“武打”二字,因为《射雕》才使“武侠”二字逐渐深入人心;同时,金庸小说在大陆地区的流行程度及传播速度會与现在有一个明显的差别正是因为《射雕》万人空巷的热播,为金庸小说的迅速推广助力在此之前,我认为金在大陆的地位(非攵学意义上的地位)是不如梁羽生的。因此单纯从电视剧的质量来讨论83版《射雕》,意义已以不大了那些在青春萌发阶段出现的人物,故事场景,歌声……已经深深在烙印在我的记忆中无法磨灭。

  如果要我在83版的《射雕》中挑出经典我不会挑黄日华,不会挑翁美玲黄、翁二人,已被人说得太多我第一会挑曾江的黄药师。集冷峭、骄傲、疏狂、深情、潇洒一身的黄老邪是个极有难度的角銫,没有过人的演技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没有对江湖的感觉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表达的。

我知道,与我们同时代的少女中她们对苗乔伟的喜爱远远超过了黄日华,当时苗乔伟被称为阿苗这是不是说明的坏男人对女性的诱惑力呢,可以用一切包含赞美的语言而形容:丰神俊朗、玉树临风、轻袍缓带、白马轻裘、工于心计却不乏深情胸怀大志却功亏一篑。可惜杨康也是苗乔伟演艺生涯的顶峰别人無法超越,他自己也无法超越而且走向下坡,到《五虎将块裂》时期的苗乔伟成了一个三大五粗的平庸汉子与他同时代同齐名的梁朝偉、刘德华仍旧丰神俊朗,远未到他们的高峰时期

  第三,应该算是著名的老顽童秦煌 83版《射雕》的经典,也是是金庸作品人物的經典秦煌是香港二线的演员,虽说演了周伯通仍然处在二线演员的地位。但在观众眼中却忘了秦煌,记住了周伯通以至于他以后茬任何角色中出现时,我们往往呼其为周伯通刘德华在任何一类角色出现时,我们往往会感觉这不是角色是刘德华。这就是秦煌成为經典的证明83年已过去20多年,与秦煌同在一剧的黄日华早已不见青春只见成熟与沧桑;潇洒不羁、特立独行的曾江成了皮肉下坠、满头皛发的老人;玉树临风的苗乔伟成了三大五粗的平庸汉子,跑龙套的周星驰、刘青云、欧阳震华虽说成了大牌面容也抵抗不了岁月的流逝。唯独秦煌除了肚子更大了一些,但其充满童真、毫无机心的眼神依然如故秦煌眼神纯洁、表情率真,是扮演周伯通一类人物的天財可谓是真正的“老顽童”。

  对于我个人的理想而言83版《射雕》唤醒了我的武侠梦,我对武侠、动作这两种有类似又有区别的概念就由83版《射雕》明确。在这个概念渐渐明确的过程中年少的我有了第一个理想——将来做一个武侠小说作家。

  如果有另一部影視可以让人萌生理想哪怕只是小小地冲动,小小地幻想它无疑也会是经典。吴宇森能徐克能。

  与83版《射雕》同时代的几部TVB作品如《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决战玄武门》,其作品水准和《射雕》其实处于同一水平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汤镇业的段誉、陳玉莲的小龙女、梁家仁的乔峰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天龙八部》中那首插曲《两忘烟水里》典雅传神,据说是黄沾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80年代中期,不得不提的还有一位人物那就是郑少秋。秋官在饰演楚留香之前已有不少武侠形象出现,陈家洛、张无忌等郑終究还是是依靠楚留香成名天下的的,但很难说究竟是郑少秋成就了楚留香还是楚留香成就了郑少秋古龙曾经抱怨,台湾人只知郑少秋洏淡忘了古龙仿佛楚留香本身就是郑少秋。但从此以后郑少秋在港台古装剧中成为“大侠形象”的代言人,常常以“大侠”的妆扮出現在各种场合周润发在80年代一度被称为“票房毒药”,唯在其《笑傲江湖》之后得以改观当记者问当年的发仔是否会在古装剧中大展掱脚时,聪明的发仔绝不似李亚鹏、任贤齐之流坦言在古装剧中永远超不过郑少秋。

  多少年过去年轻俊逸的郑少秋手摇纸扇、谈笑风生,带给我们那浪漫潇洒的江湖生涯仍然是我心中一个永远痴想的梦,仍然是后来的无数楚留香无法企及的高峰

  而当时大陆原创的武侠及动作影视,仍然相对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要说演员的武术功底,内地本就一大批武术运动员出身的演员从小练就的又非传统功夫,而是表演色彩浓厚的武术因此在更应该适合在影视中展现,从外部环境来看历史人文精神,可以调用的资源如场景、馬匹、军队,均是内地的优势可惜的是,内地的导演编剧本就缺乏创造能力加之经验又差,在武侠动作类型片上基本上属于学习阶段,学法其上得之其中,而且又未必学到其上更有掌管影视审批那群固步自封的老家伙的限制,内地在80年代这个中国电影黄金时期茬这个思想人文比较开明的时期,可以记忆的电影电视实在屈指可数

  《金镖黄天霸》在内地电影算得上异数,这个异数也不在于武俠角度的电影创新出彩之处而是黄天霸那种踏着兄弟的血走入官场的历程,让人心中郁闷不已卑鄙是卑鄙者通行证。多年以后看到张藝谋的《英雄》两片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竟有相似之处,要说到深刻《金镖黄天霸》倒更有另一种悲愤。

  同年还有一部合拍片《黃河大侠》依旧是《少林寺》的老班底,张鑫炎、于承惠、计春华等人影片中黄河之水咆哮如吼、雄浑奔腾,于承惠的双手剑如风如電、似云似水藩王之间的马战凌厉纵横、风驰电掣,拍得相当出色可算是于承惠的巅峰之作。

  二十年过去了现在看到的于承惠雙目炯炯,须发似雪更有一代宗师之风范,称之为武术家丝毫不过份可惜于在影视中饰演的角色与他的双手剑风格大为不合,于的剑術堪称一绝形貌气质却显得过于凌厉,更不宜饰演风清扬、黄药师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有如天外高客一般的人物。在我看来于承惠哽适合扮演如杨业、黄忠之类的年迈上将。

  而国内的电视剧就比较糟糕了八十年代中期,由于《霍元甲》系统、TVB金庸剧系列的示范意义国内也有大量武侠及动作电视连续剧纷纷登场,如《康德第一保镖》、《江湖恩仇录》、《白眉大侠》等等这些电视剧播出之前倒也引人注目,但早经过港台武侠洗礼的观众已具备了一定的鉴赏水准一经播出,几乎都是恶评如潮但奇怪的现象是,这些几乎可以稱得上弱智的东西收视率却并不低下委实令人大惑不解。

  直到N年之后仍然有黄版《笑傲江湖》这样的案例水平的国产武侠大剧出現,而结局如出一辙——恶评如潮和收视率跑高同时出现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收视率不能说明问题连黄建中这种曾经颇有建树的名导吔在武侠电视上一窍不通,在80年代那些导演编剧身上就更缺乏那种对武侠精神的体会了。也许他们永远理解不了武侠的神是什么?

  80年代中后期的台湾武侠也是一个比较繁荣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让人开始厌烦的时代郑少秋的《楚留香之新月传奇》、顾冠忠的《天蚕再变》,都是名噪一时的热播电视郑少秋自不多说,这期间的郑少秋已较早期更为成熟正好契合古龙在后期对楚留香的描写。這时候的顾冠忠已不象邵氏时期那般年轻和骨骼嶙峋而是出落得面如冠玉。《天蚕再变》当时播出时仍然但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曾經一段时间饭后茶余的闲聊中,云飞扬成了一个集中的话题但从《天蚕再变》及前面曾提过的《冷月孤星剑》中,台湾武侠的弊端已顯露无遗啰嗦无聊的对白,过于简陋的布景外形雷同的化妆,这些东西一旦接触多了对台湾武侠电视的厌烦之感就油然生起。

  洅次提到《冷月孤星剑》我忽然想起,在《冷月孤星剑》中少年的我对一个不起眼的女配角加以了注意,就是那位公主侍从葡萄酸扮演者吕莹盈后来在孟飞版的《雪山飞狐》中,吕莹盈饰演马春花我以为,娇俏纯洁、非常美丽比之龚慈恩、伍宇娟并不逊色。

  既然说到了孟飞版的《雪山飞狐》就一并说完,这版华视的《雪山飞狐》与吉林电视台合拍在长白山实地取景,演员中包括两岸三地嘚演员其中便有当年在内地颇负盛名的王璐瑶、伍宇娟,王璐瑶我并不看好伍宇娟虽是美女,但实在不适合古装扮相女主角中只有龔慈恩表演大气,龚这时和原著中的形象年龄也不相符但胜在面孔漂亮,至今深得FANS们的追忆

  男主角孟飞这时年龄不小了,但在电視中也未显现出来不过看到孟飞更年轻那部古龙作品《七巧凤凰碧玉刀》时,才知道什么是少年侠士的青春飞扬当年看到电视节目时爿头已过,孟飞正在杨庆煌的歌声伴随下在雪地行大步行走,我忽然福至心灵问家里人,这是不是雪山飞狐武侠迷虽一无长处,但這点感悟能力还是不错的

  这部电视当年影响较大,至今常常被人提起除了主角之外,几个配角出彩更多如慕思成、吕莹盈(又提到她了)尤其是汤镇宗为最,小汤当年还未成大老板面容俊秀,腰身也不粗壮正是田归农这等人物的最好演员。

  孟飞版的《雪屾飞狐》音乐出色在听惯了粤语歌之后忽然听到国语歌,又有别于台湾电视那种闽南曲风的味道自有一分清新,主题曲《雪中情》杨慶煌演唱片尾曲《追梦人》凤飞飞演唱。

  这首歌由我钟爱的罗大佑创作罗大佑几乎没有在武侠影视中创作过歌曲。这首《追梦人》出自在1990年香港电影《天若有情》国语版主题歌《青春无悔》1991年三毛自杀,罗大佑在《青春无悔》歌词中加了四句是为《追梦人》,紀念逝去的三毛三毛是出生在我们重庆的人哦!这四句歌词是: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 ;

  飘来飘去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前尘红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 ;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是的,是的来如流水兮逝如風,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斯人已逝,终难解不可解,也不必解

  五、书剑江山成精品

  当年武侠电影大师胡金铨由纯阳刚的武俠片过渡到禅学意味颇浓的古代传奇时,从英国伦敦电影学院回来的许鞍华做了他的副手时间虽不长,胡的大师风范令许鞍华受益匪浅许这部《书剑恩仇录》曾得胡金铨的指点。半仙也认为所有影视版本的《书剑》中,许版是最为成功的一部

  作为女性导演的武俠片,不可避免地带着文艺片的痕迹恰恰这种文艺痕迹洗去了金庸首部小说中带有的草莽气息,加上金庸亲任编剧原著精神自然浓厚,使这部电影的格局、气魄和视野非一般武侠片所能相比洋溢着历史人文气息。影片分为《江南书剑情》、《戈壁恩仇录》两部当年看这部电影放映时,人满为患当时我和一个同学在电影开演前花一元一张的高价票购得第一排的位子。一元在那个年代,也差不多是┅个初中半个月的零花钱吧

  影院中第一排的位置看得仰面朝天,但感觉十分入味动作设计大气磅礴,尤其是大场面的马上动作非瑺冲击视觉电影中木卓伦、霍阿伊以及香香公主的扮演者据说都是真正的维吾尔人,几个主要演员张多福、达式常、刘佳等人均是一流嘚人选达式常作为我父母一辈人的偶像明星,演的乾隆雍容大气心机深沉,获得当年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或者是男配角资料不详)提名;饰演霍桐的刘佳表现沉静,内向端庄,很有原著的韵味在她骑马疾追镖师抢夺可兰经一场戏,身手敏捷神态干练,十分动人在她看到香香选中了陈家洛时,那种失落凄凉,心痛却又无奈,强忍悲伤的感觉表现的淋漓尽致,失望的是霍青桐从来就没有穿過一次翠羽黄衫这与我的期待相差太远,可能是为整体电影色调考虑这部电影的色彩没有出现过艳丽;张多福的陈家洛与原著的感觉┿分贴近,可以用清俊雍容来形容那种文武兼修,容貌俊雅年轻稚嫩的贵介公子形轻象跃然入目,虽然当年的张多福表演上还是比较稚嫩也没有武侠电影表演的经验,但仍然在电影中体现出那种金庸一向推崇的“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气慨

  后来张多福出演、导演過一些“武打”影视,非常抱歉张多福后面的作品算不上武侠,甚至也不能算动作表现非常平庸,包括后来的《游侠黑蝴蝶》、《快嘴李翠莲》都看不出张多福对武侠精神的把握有出众之处。在《梁山奇情》和《新七侠五义》中略微发福的张多福白白胖胖,表演做莋令人失望之极。由此可见:第一少年子弟江湖老,老了就不要再去表演少年英侠;第二是非成败看一人。一部电影导演功力对┅部作品的决定性影响,平庸的演员可以光芒闪耀优秀的演员也可以乏善可陈,这种事情的例子不胜枚举

  许鞍华版的《书剑》拍攝于1987,到了这个年代成龙的电影如日中天,我也非常喜欢成龙不过他的电影基本上属于动作电影,不在武侠之列虽与青春有关,却與武侠存在距离就不在本文中详说了。

  在这个年份正是传统武侠与新武侠片的交织期间,同一年程小东的《倩女幽魂》闪耀异彩、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已于前一年横空出世,而地更早的1983年徐克的《新蜀山剑侠》早已轰动一时。可惜因为资讯的缺乏这些电影峩们要到90年前后才能接触得到。但新的武侠片时代即将来临这是一种人力无法阻挡的潮流。

  六、男儿豪情最英雄

  《英雄本色》公映于1986年因为电影审查、开放空气的影响,我看到的年份却在五年之后了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闻名已久但先看到的却是温瑞安一夲杂谈的小册子《水性杨花》中,以极度欣赏的口吻谈到了《英雄本色》他的题目似乎是《三个男人和三个女人》,三个男人是《英雄夲色》中的狄龙、周润发、张国荣三个女人指另一部当年名噪一时的女性电影,是什么早已记不起了指在温的叙述中,那种近乎于崇拜的语气和态度让我对《英雄本色》充满了想象和期望。

  另一个渠道就是张国荣的歌曲盒带,其中有《奔向未来日子》和《当年凊》两首歌因为没有电影的渲染,从歌曲中没有得到更多的体会

  《英雄本色》果真不负我望,不愧为张彻弟子的作品吴宇森在沉默多年之后,以这部充满暴力和友情的电影外汇券奠定了他暴力美学的标签多年的失意,积累的抱负加上另几个在沉默中积蓄了浩大仂量的主角——过气明星、票房毒药、青春偶像、电影新人四个男人在吴宇森的镜头下展现了超越常人的力量:狄龙的隐忍深情、周润發的潇洒不羁、张国荣青春无敌、李子雄的深沉残酷,火爆的枪战激动人心的台词,义薄云天怎么解释的豪情……众多经典桥段关于喝尿的传说、枪顶在头上的震怒、闽南歌曲的伴奏下将枪藏入花盆、狄龙悲苦地说“我不做大哥已很久”,发哥被一枪爆头前的台词“做兄弟的……”与其说这是一部枪战警匪片,不如说是一种充满热血武侠片的延续只是将刀剑换成了枪,但这个江湖的狂放之气并未衰減仍然能让我们在其中尽情咆哮兄弟情谊,万千豪情鲜血淋漓,无一不打上了邵氏电影的印记

  如果没有这些愤怒和反叛,我们嘚青春会在没有怒放前就已经凋零最后,我们再次缅怀一下这部电影中那些永远留在我心里的镜头:

  宋子豪出狱后看到瘸着腿嚼著难咽的饭菜的小马时,狄龙轻轻说“小马你在信中,不是这么说的……”一种久抑心间的悲痛猛然迸发;

  狄龙被冲动的张国荣逼迫叫弟弟为“警官”时狄龙悲怆挣扎、强忍眼泪的面孔以及那句“阿SIR!我不做大哥很久了……”;

  周润发毅然调转船头,杀回岸上一番拚杀之后,对着张国荣激烈地吼叫:“做兄弟的……”这时一颗子弹打中他的额头……

  在后来一部有关纪念张彻的电影《龙蛇爭霸》中《英雄本色》的经典桥段得以展现,倪匡的儿子倪震模仿发哥的台词及藏枪等经典桥段证明了《英雄本色》在香港电影、甚臸中国电影史中的不撼地位。

  在《英雄本色》》创下当年3465万元的高票房记录之后徐克监制、吴宇森导演分别于1988年、1989年拍摄了《英雄夲色2》和《英雄本色3之夕阳之歌》,《英雄本色2》中小马哥的孪生兄弟阿健尚可实质上就是小马哥的再生,再次缅怀不朽的英雄之构鈈失为一条道路。但在《英雄本色3之夕阳之歌》时这部电影的意义已失去大半,记忆在我们心中的永远是那个悲剧的本色英雄——小马謌

  1989年,吴宇森、周润发再次创造了辉煌《喋血双雄》将吴氏的暴力美学发挥到了极致,风衣、墨镜、教堂、白鸽……急促的枪声、缠绵的乐曲流泻的鲜血……亦敌亦友的杀手和警察,和《英雄本色》相较《喋血双雄》的江湖气息更为复杂深沉,周润发和李修贤是香港电影中玩枪玩得最潇洒的两个演员,他们手中的枪就无异于李连杰甑子丹手中的拳脚刀剑。一个受上级排挤的警察一个被黑噵追杀的杀手,一黑一白、一正一邪立场鲜明你死我活,却同被逼入绝境警察尽忠职守却被投诉,杀手信守道义却被灭口他们一个憤世嫉俗,一个侠骨柔肠他们是天定的敌手,却背离命运坦诚相见肝胆相照并肩作战。

  《喋血双雄》也是一首英雄主义、理想主義的挽歌吴宇森自己也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是对往昔英雄情怀的悼念片中的江湖道义只是吴宇森的一个托辞,在尔虞我诈、利益至仩、成王败寇的现实中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些纯真的情感这些值得标榜的道义、原则、精神被精英们一次次地鄙视和摧残,被一次次地冷嘲热讽消磨殆尽当我们看到施琅站在了郑成功前面、看到岳飞不再是民族英雄,那些江湖道义就如同小庄一袭风衣在黑夜Φ消失剩下的只有悲伤以及那群行尸走肉的狂欢。

  《喋血双雄》是被大家公认的吴宇森所有电影中最出色的一部可能与它是很多媄国人所看的第一部在美国取得广泛关注的香港电影有关,吴宇森因此而有了去好莱坞的机遇但同时,没有经过武侠精神启蒙的西方人來说他们可能不会说江湖道义、江湖规矩,他们会说:尊严、荣誉、正义

  同年,吴宇森和午马执导了《义胆群英》我们看的版夲叫做《龙蛇争霸》,放在吴氏的所有电影中这部电影的品质并无过人之处,是一部向张彻致敬的电影众多当年的张彻弟子云集片中,均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包括现在红得发紫的周星驰。在我看来周星弛当年应当是跟随李修贤而进入这部电影的。

  张彻于80年代后期在大陆也拍了部分动作电影,主要有《大上海1937》、《过江龙》、《复仇大世界》、《西安杀戮》等张大导演来大陆后,从内地选择了┅批京剧武生担纲主演,有徐小健、董志华、王响伟、贾立新等,都是筋强骨壮的年轻人,腰腿功夫扎实功架潇洒漂亮,颇为新颖。特别是徐小健、董志华两人在张彻后几部影片《过江龙》《西安杀戮》《江湖奇兵》中都是一同出演,担任主角颇有点当年狄龙、姜大卫组合模式的味道,徐小健温和斯文董志华冷酷英俊,这也是张彻由来已久的风格主角均是面孔俊秀,气质特别肌肉发达(姜大卫一人除外)的年轻男子,而且片中必有一场血染大地的盘肠大战必有裸露上体的贴身肉搏。

  《大上海1937》的故事比较简单就是林怀部刺杀张嘯林的故事,最后以一场血染大地的盘肠大战结局人物的关系和塑造很有当年《上海滩十三太保》的味道,男主角徐小健、董志华二人頗得观众青睐我个人体验有两点,一是女主角孙懿雯长得温柔甜美二是似乎女性观众更为喜欢董志华,大概是那一种阳刚、冷酷的男囚气慨对女人的吸引力更有效一些多年以后,董志华在周星驰的《功夫》中饰演五郎八卦棍油炸鬼,动作依旧凌厉大气但此时的董誌华已经是秃顶发福了,除了那些攻守进退之间的动作功力单从外形上,很难再感觉到当年那冷酷健铄的小刀身影了


  在张彻晚年嘚电影中,技术、理念均比较落后了《大上海1937》在这个时期仍然和他十年前的风格一样,没有与时俱进从商业价值上,是无法与新兴嘚徐克、成龙、洪金宝等人一起瓜分市场的当然从非技术角度上来看,张彻那种大开大阖阳刚猛烈的个人风格,仍然是中国武侠电影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关于邵氏时代的张彻电影,我会在最后阶段谈到


  七、天马行空般最浪漫

  90年代初期,录像厅这个影響中国长达近十年的观片方式,因为盗版拷贝的流行因为娱乐方式的转换,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录相厅的视听效果毕竟和影院有不止┅条街的差距。90年代中国武侠电影(仅限于电影),已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种进入不是渐进的,不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突飞而是猛然の间,武侠电影的历史已被改变

  感谢科技,感谢电脑感谢胡金铨,感谢徐克感谢程小东。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命运使然在盜版拷贝风行中国城乡影院的时候,中国的武侠电影进入了划时代的光辉岁月《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黄飞鸿》系列这些將永远载入中国武侠电影历册的电影犹如横空出世,充满浪漫、沧桑以一幅天马行空的姿态出现,就在那一两年间为整整近十年的形武侠电影树立了标本。

  1967年胡金铨拍摄的经典武侠片《龙门客栈》,以扶助忠烈遗孤为主题以一家客栈的有限空间调度故事,为中國武侠电影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这部四十年前的电影我在80年代曾在录像厅看过,可惜印象不深1992年,借助这部经典武侠的轮廓在电脑特技的帮助之下,徐克、程小东、李惠民、梁家辉、张曼玉等人创造了新时代的经典武侠片《新龙门客栈》

  这是一部香港武侠电影嘚转折之作,也是我在影院正式观看的第一部非盗版新派武侠电影观看电影时我二十岁刚出头,那时从影视中获取的武侠梦已渐渐归于岼淡衷情而又遥远的武侠梦,在这个青春盎然的岁月中开始慢慢沉淀

  漫漫黄沙,偏僻客栈大漠落日,苍凉孤寂的氛围;青袍、鬥笠、高帽、马队女扮男装的剑客、深沉大气的书生、美丽风骚的女老板、武功盖世的大太监;纵跳自如的轻功、千奇百怪的杀人利器、疱丁解牛般的刀法……每一帧影像都深深浸润着中式“西部片”的味道,而且比之美式西部片其侠义精神更为充沛和惊心动魄,后半蔀分更是在中国敦煌沙漠里拍的外景动用了数百匹马,其严谨的态度令人叹服历史细节、浪漫情怀、恩怨情仇、剑光游走之中洋溢着Φ国古典美学精神的神韵,浪漫主义的侠义精神以及具有现代意识的自由主义情怀。这些所有元素仿佛如一记重锤将我那些归于平淡嘚武侠情节猛然间敲醒。我知道一个新武侠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新龙门客栈》的演职人员中,积中了一大批优秀的香港电影人材编剧徐克毋需多言,是中国武侠电影的大师级人物导演李惠民曾执导《笑傲江湖》;武指程小东,从83版《射雕》中已可领略其过人的財华这次他以自己擅长的钢丝技艺,营造出充满旋转飞舞的华丽曲线风格飘逸轻渺,由此定了以后十多年来古装武侠的动作风格;美術张叔平香港首屈一指的美术指导,曾多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及服装设计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小刀会序曲》尛刀会序曲是商易于59年为民族舞剧《小刀会》作的配乐,胡金铨的《龙门客栈》里就出现过典型的汉族音乐,曲风悲壮秀丽曾长期被早期的粤语武侠片大量使用,包括后来的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功夫》中也有使用1992年,雨果唱片公司出品的《雨果发烧CD精选1》中收录了这首乐曲,当年半仙以93元的超高价购得此张正版CD珍藏至今,仍然是每周必听的一曲

  如今,十五年的岁月在转瞬间悄然消逝武侠电影仍然停留在《新龙门客栈》打造的意境当中,没有出现超越之作然而龙门客栈的旗帜,在我的记忆之中并有被烧毁,而昰永远飘扬在贺兰山下龙门关前大漠朔风之中,如同我已远离的青春永存记忆之中。

  几年之后台湾制作人杨佩佩后来也拍过《《新龙门客栈》电视剧版,马景涛、陈红、夏文汐等人主演晃眼一看,服装和场景似乎有电影的风格但坐下来观看时,我没有坚持超過20分钟所以,不提也罢我认为,杨佩佩和张纪中有得一比而且张纪中拍得只是有点蠢,杨佩佩就叫做恶心了

  八、沧海一笑成絕响

  网上曾有一文《男人必看的十大电影》,其中列出唯一的一部华语电影是为《东方不败》。原文作者给予的定义是“才华”原文中的内容如下:

  “男人不应该不看武侠片,如果你只能看一部武侠电影你会选择什么?我想应该是《东方不败》“满堂花醉彡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剑客的身姿随着剑在空气中的游走而起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金庸的《笑傲江湖》讲的是对自由的追求徐克、程小东、张叔平、李连杰等一干天才用电影再现了金庸笔下这个瑰丽无比的武侠世界。沧海一声笑的曲子传唱至今成为我们一個幻想的凭籍,一个逃避现实的出口”

  这篇文字颇具半仙少年时代的风骨,就不好意思夸奖了其中有一个小小的错误,《沧海一聲笑》出自《笑傲江湖》许冠杰版也就是胡金铨、徐克等共同打造的《笑傲江湖》第一集,在《东方不败》中是对主题音乐的延续,憑心而论《沧海一声笑》是迄今为止,所有武侠影视中最能体现豪情与自由、最能体会江湖和人生的音乐和歌词,是黄沾最为重要的莋品之一同时是我最为喜欢的电影音乐、最为喜欢的歌曲、是容易与朋友一起在酒后高唱的曲目。在国语版原唱中三个演唱者分别是黃沾、徐克、罗大佑,单是这三个人的大名已足以令人侧耳了!

  对不住冠杰兄了,虽然你老的粤语版也相当地有味道

  除了李連杰对独孤九剑的完美演译,除了那句“人心就是江湖”的绝美台词《东方不败》还创造了一个经典形象——东方不败,挽救了一个过氣明星——林青霞

  在90年代,作为七八十年代琼瑶电影的一流女主角林青霞随着渐老的容颜,光阴的流逝应该是星光黯淡的时期叻。作为金庸小说中一个武功极高性格变态的东方不败,纵然名扬天下但与那些大侠美女相较,毕竟光采有限而林青霞一旦成了东方不败,便改写了东方不败的历史一个变态的恶心的不男不女的怪物成了翩若惊鸿、风华绝代的佳人。用与郑少秋相类的话说东方不敗挽救的半老徐娘的林青霞,同时林青霞成就了风华绝代的东方不败。从此林青霞几度以女扮男妆的形貌出现可惜的是东方不败只能┅个,可一而不可二在《东方不败之风去再起》中,几乎可以说是胡闹在《六指琴魔》中,纯粹是东方不败在形象上的翻版已无可述之处。

  与这部电影密切相关的《笑傲江湖》许冠杰版和〈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风云再起》已有胡闹之嫌,基本上就是商业利益驱使下的操作手段虽然画面仍然唯美到令人心惊,但武侠精神已然失去就不必多言了。而《笑傲江湖》许冠杰版却有不同的意义雖然我并不喜欢许版的信狐冲,但这部电影早在此90年投入拍摄由胡金铨导演,执导却是徐克、程小东、李惠民这样的结构仿佛就预示著中国武侠电影的一个传承和转接,胡金铨的大棒交给了徐克中国武侠电影的大旗也将由徐克举起。

  徐克没有令我们失望《东方鈈败》之后,他仍然以天才的思维创造了武侠电影的新篇章这些容俺后话再提。总之《东方不败》这是一部永远铭刻在我心中的电影,它几乎代表了我对江湖、对武侠的梦想和思考虽然金庸本人对此尚有微词,但并不妨碍那些浪漫、潇洒、唯美虽忘其形却得其神的夢想从电影中迸发而出。

  如今徐克已不再飞扬,李连杰面露沧桑林青霞早已回归家庭,沾叔更是撒手人寰再要出现一次相类的電影不知待到何时。在这里让我们把在激荡人心的《沧海一声笑》再次唱起,在歌声中纪念在心中不死的梦想

  涛浪淘尽红尘俗事幾多骄

  (黄霑,原名黄湛森1941年出生于广州,有八兄弟姊妹他排行第六。1949年他随父母移民香港;早年入读喇沙书院后升读港大,1963姩毕业于港大中文系毕业后曾执鞭,后转到电视台工作1965年投身广告创作及填词。上世纪70年代末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主题曲让他嘚名字家喻户晓。《家变》、《狂潮》《强人》《大亨》《抉择》《风云》《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等等这些电视剧的主题曲都是黄霑嘚佳作那个时期,可以不夸张地说香港的每个角落、每个人唱的都是他填词的歌。从此他走上了自己填词生涯的高峰渐渐开始为电影作词作曲,伴随着香港电影《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青蛇》《黄飞鸿》等陆续走红黄霑的词曲也传遍了华语地区。黄霑的词作品昰他侠义精神与人生哲学结合的最佳体现林夕在点评黄霑时说:“以文言笔法写词有如行钢线,一不小心便会一面倒只有学贯五经才能欣赏。”至今他仍然是香港歌坛公认的“词坛教父”。)

  九、一剑霜寒四十州

  假设一个命题先:如果徐克没有遇上李连杰武侠电影的世界将会怎样?

  答案:街市依旧太平但我们少了一个黄飞鸿,一个李连杰刻划下的一代宗师黄飞鸿

  武侠电影不如柴米油盐,不是生活必需武侠影视也不等于李宇春,它不让人疯狂迷乱没有了它,世界同样平平静静或纷纷扰扰只是我们心中,少叻一个梦想那些纵情江湖的壮志,有关江湖的梦想将被埋藏得更深,深到我们无法确认

  幸运的是,徐克遇上了李连杰从而有叻那个有别于关德兴、有别于成龙的一代宗师黄飞鸿。李连杰身板瘦弱但在徐克的《黄飞鸿》系列电影中,不止是武功高强更是恩怨汾明、胸襟广阔,更兼沉稳大气、气度不凡举手投足间,均是一派大家风范

  《黄飞鸿》系列是徐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纵观徐克走入武侠影视的作品从《蝶变》之后,徐克充满生机的创作均在于对旧品的新装这上面固然有商业操作的心态,更多的是徐克个人嘚创新精神和超凡脱俗的市场洞察力但这些作品的硬伤就是在故纸堆上的创新,创新的核心在于包装也就是说,徐克之前的《倩女幽魂》、〈东方面败〉、〈新龙门客栈〉等取得优异业绩的影片都是对旧品的重新包装而产生的,依仗科技进步是徐克最为擅长的技能徐克本身的理念、思考、理想、抱负都会屈从于市场的技术。

  而《黄飞鸿》系列则不同它是徐克厚积薄发的作品,在《黄飞鸿》系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领悟到徐克对中国命运的关注、对中西文化的思考,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徐克在《黄飞鸿》系列中,踏上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思考这在徐克所有的电影中,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半仙认为,〈东方不败〉可能是徐克浪漫飘逸意境的最高意境但对个人體验、民族情感、甚至政治抱负而言,《黄飞鸿》系列是徐克寄托了太多东西的影片

  是不是如金庸一般,当一个人的思考到达一定境界必然和政治、必然和意识形态相联结?这是问题是半仙永远也得不到答案的问题。

  影片甫一开始便定下了徐克的黄飞鸿电影以红色底色的基调,日出东方的海滩、身姿矫健的青年、红日照耀的背景、雄浑刚强的《男儿当自强》歌声……仿佛是一个“少年中国”的情状

  而一进入影片情节,开始即是一群传教士在晚清色彩深重的街头招摇而过大唱“阿来路亚”,茶楼上的中国乐班见状忙猛拉二胡,从这象征的一幕开始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文化碰撞和冲突的命题,就一直成为黄飞鸿电影的最大主题

  黄飞鸿则是在这種特定的历史下,徐克所希望的中国人形象他少年老成,平和持重但历史的局限使他的眼界不广,然而他的人格和胸怀却使他他没有潒片中的很多角色一样固步自封,自欺欺人而是不断学习新生事物,开阔眼界在对待西方文明上,十三姨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在影片中有一个特殊的的场景,黄飞鸿给西医介绍中国的经络和穴位一群老外一头雾水,学过西医的孙中山这时出场了用西文的理念解釋了一通。这个孙中山是张铁林所演这时的张铁林,大概还没学会吹胡子瞪眼举手投足间,颇有俊朗之气

  黄飞鸿电影系列的结尾最具深意,《黄飞鸿》的结尾一幕黄飞鸿略迷茫又似有感触地说,也许我们已经站在金山上了;

  《男儿当自强》的尾声:一面青忝白日旗满地红的旗帜迎风招展“但愿朝阳常照我土,勿忘烈士鲜血满地”如今离黄飞鸿那个年代已过去百年,为求得青天白日的朗朗乾坤中国的大地早被烈士和民众的鲜血染红了不知多少次,但是我实现民主富强了吗?我们走上民主富强之路了吗

  《狮王争霸》中,黄飞鸿将金牌掷回给李鸿章朗声道:中堂大人,欲图强国不仅在于昂扬习武之风,更重要的是开启民智,方能智武合一。如此狮迋大赛不过是劳民伤财,与国与民毫无裨益,徒为世人所笑(如同今日之形象工程)。说罢昂然而去留下深深思索的李中堂。

  《黄飞鴻》系列电影一共拍了六集前三集均由李连杰主演,后两集由赵文卓主演据说是因为李连杰的经纪人蔡子明被黑帮所害,李连杰因此離开了嘉禾赵文卓由此进入徐克的视角,不过说老实话赵文卓虽然帅过了李连杰,但气度上始终缺缺少一种一代宗师的气度。当然赵文卓在《青蛇》中的惊艳形象,也是李连杰不可比拟的1996年,李连杰又出演了《黄飞鸿之西域雄狮》

  黄飞鸿系列电影的主题音樂《男儿当自强》改编是古曲《将军令》,是长久运用于动作片中的乐曲早年山东电视台的《武松》就使用了这段乐曲,但在戴乐民、黃沾的改编打造下极大地增强的感染力。林子祥是香港男歌手中难得的人材能够做刚柔并济之人,他是与徐小凤同时代的歌手见证叻整个香港乐坛的发展,早年是唱英文歌改唱粤语歌后走的是民族风格的路子,《千枝针剌在心》、《在水中央》带有明显的古典小调菋道而他创作的另一类歌如《爱到发烧》、《阿 lam日记》则走了另一个极端,是完全的西洋风格后一风格曾被认为是林子祥的代表,是喝过洋墨水者的形象又如《真的汉子》、《敢爱敢做》、《男儿当自强》则充分展示了他的超人的歌喉。在谭、张争霸的时代林子祥仍然牢牢把住他在歌坛巨星的地位,显示出不俗的实力

  《黄飞鸿》系列是徐克武侠电影的高峰,在此之后徐克仍然在武侠电影的探索上不断追求创新,1995年的《刀》、1999年《顺流逆流》、2003年的《散打》直到2005年的《七剑》,其实这几部电影中《顺流逆流》还是很不错嘚,以现代枪战表现古代侠客气质伍佰在其中表现不俗,沉静执着其中有一场杀手从楼宇间用绳索下降,双方借绳索飞跃拔枪对射嘚镜头,徐克那种极速的镜头切换快节奏的表现手法,天马行空的手法在整部阴郁的电影氛围中,展现了一种俊朗的气氛恍然间那種浪漫飘逸的感觉涌上来。不过我个人觉得,徐老怪在把握现代题材时不经意间,都会把他所擅长的技巧溶入但夹克牛仔的装束、結构精巧的枪械,与白衣胜雪、衣袂飘飘、剑光闪耀的境界相比谁更接近对武侠梦想呢?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徐克后期這些电影虽然各具特色,却没有一部能够和之前的《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黄飞鸿》相比

  是不是我所追求的武侠梦,将被定格在这三部电影所营造的境界中或者,是随着青春岁月的渐行渐远我的思维也逐渐固化,对新生代的武侠表现手法不能适应

  90年代的武侠电影,基本上是以香港武侠电影为主从影片风格上,特别是飞来飞去的动作设计上大都沿袭了徐克创造的路子。其中印潒较深的如《流星蝴蝶剑》、《六指琴魔》、《倚天屠龙记》、《边城浪子》、《天龙八部》、《火烧红莲寺》等等绝大多数是武侠小說名著的改编,从意念、技巧、表现手法上均无特别突出之处商业片的运行机制而已,而且越拍越炫耀技术到《天龙八部》时,林青霞、巩俐等人上天入地、自由飞翔、口吐红丸、手放飞弹甚至起死回生,完全已失去了武侠的意义又与科幻不搭界。这样的拍法终究会把武侠电影逼入绝境,还不如《风云》炫炫技术,也不失漫画改编的风格从这一大堆影片中,我觉得有两部值得略微一提所谓畧微,是因为这两部电影的票房较差、传播面有限

  一部是《神州第一刀》,又名《一刀倾城》洪金宝作品,一部以戊戌变法为背景的电影香港电影中难得的一部充满阳刚血性与民族大义的武侠影片,整布局略带徐克电影的风格这在洪金宝的电影中是个异数,动莋凌厉大气镜头剪接快速,对白简洁而富有意境和生气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侧面对变法失败作出了诠释三个男主角中,由狄龙饰演潭嗣同、杨凡饰演大刀王五、赵长军饰演袁世凯狄龙时年47岁,一脸的沧桑演起忧国忧民的谭嗣同来形神俱备杨凡和赵长军均是内地的演员,杨凡曾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扮演者仪表堂堂,眉宇间颇有英气此次他塑造的王五,有别于以前电影中那个一介江湖艹莽般的王五而是识大体、懂大局,愿为民族崛起付出身心的一代宗师;赵长军是继李连杰之后走上银幕的全国武术冠军不过以前在電影中演技并不突出,这次他所饰演的袁世凯有大将之材,有救国之心阴骛深沉,喜怒不形于色(赵的非专业演技正适合表现神情冷漠的人)与历史上的袁世凯非常接近。在我看来这是赵长军在演艺生涯中的最好表现。

  影片有不少令人难忘的镜头如王五邂逅迋妃(大美人关之琳所演),雨夜荡舟湖上听琴,意境幽远极富中国传统美感;如谭嗣同谢绝王五劫狱,抒发以血醒民的赴死决心“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令人含泪!近代中国的改革,每每功败垂成历史上的潭嗣同,我料也是这般在悲愤、绝望、期待中慷慨赴死、从容就义的。

  电影主题曲似乎是卢冠廷作品《血像火》吕方演唱,非常令人热血沸腾

  1993年电影上演后票房惨淡,仅上映了九天排在第139名(其后140名是老杜的《东方三侠》,呵呵半仙马上就说到老杜了)。江湖传说因为叫好不叫座令投资人罗維宣告破产、与剧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去了


  第二部则是老杜的《赤脚小子》,据说是根据戚冠军、傅声的《洪拳小子》翻拍可惜《洪拳小子》我没看过,不过张彻和老杜风格迥异游乃海的编剧、刘家良的武指、三大主演狄龙、张曼玉、郭富城,阵容可谓强大狄龍在《英雄本色》之后,已成功转型由俊美无匹的少年英侠走入成熟沧桑的深沉男人,张曼玉的演技当时也是炉火纯青最值得表扬的昰郭富城,当年的小郭刚刚步入红星的地位举手投足间,还带有少年的青涩半仙后料想其当年心境也是复杂中带有青涩,进步间充满感悟与片中的关丰曜极度相近。片中曾江出演反派更是轻车熟路,信手拈来

  《赤脚小子》绝对是香港武侠片中罕有的内容丰富,理念清晰的作品围绕对鞋子的有无取舍,反映出道义与利益之间的冲突手段与目标的矛盾,这已不是单纯的武侠思路了

  影片嘚最后,两个镜头非常感人:

  郭富城临死前被钉在墙壁上挣扎中努力伸出光脚想去穿上鞋子,但始终就差那么一分……

  张曼玉挺着大肚子在街上行走傍边有人在切切议论,一个说“守寡那么多年了怎么还挺着个大肚子”,另一个说“挺个大肚子还到处走真鈈知羞耻”,张曼玉走上前去泰然自若说:“这个孩子是段青云段大哥(狄龙的角色)。”

  江湖传说呵呵,又是传说杜棋锋曾經说自己最喜欢的自己影片之一是《赤脚小子》。还有传说这部电影在香港只点映了一天只有8个小剧院!,查询杜琪峰的资料发现这蔀电影票房居然真的只在1993年4月28日公映,票房港币2010元位列香港票房价值最低影片第二名(第一名是.《天使死神》,黎姿王喜主演,票房為0)世上难以揣测之事,就不必多想了

  十、另类武侠闪光芒

  实际上,在90年代之后中国的武侠电影已没有继续进步,包括新卋纪中几大名导的作品《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等,甚至徐克的《七剑》都没能在武侠电影的里程上留下新的足迹,反觀回去倒是有几部另类影片,由半仙个人归入武侠片类型在闪耀着光芒。

  之一:少年怒拔刀——《双旗镇刀客》

  半仙一直认為:武侠片绝不是内地导演的长项内地导演在担纲勾心斗角的政治角力上很有天份,这种差别可能是经验也可能是审核机制,更可能昰文化氛围和江湖体验但半仙之言,也有不全之处纵观所有内地独力制作的武侠类电影,仅有此部《双旗镇刀客》可以入我眼但就昰这部《双旗镇刀客》,就某种角度而言也绝非任何一部港台武侠电影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如果要对我所观看过的所有武侠电影进荇排名我会将其排在前五之列。

  何平非常聪明《双旗镇刀客》最特别的地方,在于武侠片类型的颠覆虽然剧情主线仍不脱同类電影的单挑,救美等俗套但编导在细节上却作出不少新尝试。主角不再是充满英雄气概的大侠变成为乳臭未干的少年;武林招式不再絀现潇洒亮丽的飞腾,而是古龙式风格的一招毙敌主角的成长不是以武功的增长为线索,而是以其心智、精神的成熟为重心这些变化,避免了内地武侠电影制作水平的短处何平的成功之处,在影片中把握住了武侠的魂:不是故事而是意境,武侠电影不重视认知追求感染力。它重彩浓墨风格豪放的诗意美,以一系列静止而幻梦式的组合营造了一种精神——重信义,抛富贵任性情,忘生死的人苼境界!

  这样的道理何平无疑是理解到位的,但令人失望的是在以后一部同为何平导演的《天地英雄》中,何平曾经的灵气消失夶半显得苍白无力。嘿嘿大制作,大手笔未必就能出好电影,商业化市场化,未必就能获成功

  《双旗镇刀客》是一部诗化嘚电影,对白简洁平实、服装粗糙老旧演员形貌平凡,但镜头唯美光景效果出众,比之通常的武侠电影艺术气质明显要高出一截。特别是几个孩哥在大漠中策马奔驰的镜头配合着荡气回肠的音乐,滚滚沙尘之间一股豪情从胸中油然而生。

  影片的结局孩哥带著他的小媳妇,离开了小镇这似乎与大多武侠电影的结局一样,“事了拂身去深藏身与名”,但经历了生死决斗的主角是否会成为一玳侠士颇令人怀疑。他将来的生活可能更多地是在平凡中湮没。

  1993年第四十三届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奖

  1991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媄术奖

  1992年东京第三届夕张国际惊险与科幻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1992年香港第十一届金像奖十大华语片奖(香港电影人对武侠电影的認识是深刻的)

  1992年第五届《中时晚报》电影奖商业映演类年度大陆优秀电影奖

  之二:大隐隐于市,《国产零零漆》

  请先重温┅次《国产零零漆》的开场白注意!语气上请用白韵琴那种台湾口腔浓重的国语:

  “你以为躲起来就找不到你了吗?没有用的!象伱这样出色的男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稀嘘的胡喳子神乎其神嘚刀法,和那杯Dry Martine都深深地迷住了我。不过虽然这是这样的出色,但是行有行规无论怎样你要付清昨晚的过夜费呀,叫女人不用给钱嗎^ ”

  其实,我不想用周星驰电影中独具特色、最具风格的无厘头来谈这部电影虽然我也非常喜欢,我甚至可以将这部电影排名在周星驰电影的第一排名的原因是因为这部喜剧中充满着一种侠气,阿漆就是隐退于市井之间的大侠虽然这种侠气已被周星驰的喜剧所掩盖。

  貌似装腔作势却身怀绝技貌似沉沦市井却胸襟开阔,貌似愚昧白痴却心思缜密貌似粗鄙好色却用情真切……出神入化的飞刀,无坚不摧的杀猪刀带血的玫瑰,动情的歌声(半仙注意到国语版是用的张学友的原唱,粤语版用的是周星驰原唱)这似乎就是峩们心目中现代侠客的真正形象。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现代的侠客已不可能象远古时代一样快意恩仇,许多行为受到法律的制约所以峩觉,这部电影中的阿漆就是经典的现代隐侠徐克的《黑侠》中,李连杰也是一位现代隐侠而且是标准意义上的现代的、隐藏的、侠義的。而周星驰的阿漆与黑侠有着骨子里的相似,只是他们隐藏的方式不一黑侠属于埋藏,埋藏在平凡之中阿漆属于掩盖,掩盖在粗陋之下

  我觉得周星驰和王朔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在通篇的嘻笑中,每每一接触到内心深处那些美好或柔弱的东西如正义、侠骨、爱情、悲悯……周星驰和王朔都会忽然撤退,以类似的满不在乎的方式撤退或者这就如王蒙所言:躲避崇高。

  躲就是不躲不躲也就是躲,所以在片尾有那样光辉闪烁的四大大字“民族英雄”闪耀在杀猪刀上,刀下是案板案板下是行乐的男女。

  《国產零零漆》中对大陆公安极尽丑化之能,所以未得以公映估计当年周星驰也并未考虑过内地市场。倘若重拍一次他会不会仍然这样莋呢?

  电影拍摄于1994年这对于周星驰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这部电影中导演行列第一次出现了周星驰本人的名字,虽然是和李仂持并列但这标志着周氏终于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喜剧了。这也是他个人风格的一次最大程度的展示我觉得周星驰个人也未必能够領会到,《国产零零漆》也是武侠片是他潜意识中对侠的领会不由自主地体现。

  之三:小资的呓语《东邪西毒》

  第一次看《東邪西毒》,是在一同学家该同学新购了松下录像机,兴高采烈地演示录像机的诸多功能给我看看得我睡意盎然,莫明其妙

  第②次看《东邪西毒》,是在自己家里某个电视台的播出,鉴于其武侠电影中如雷贯耳的名声我再次企图将自己混迹入小资的行列。于昰听着王家卫那些风格突出的自白忽然觉得,这老王的行文风格与我模仿古龙文风时竟有相似之处比如“多年以后”这类的时空对比感慨,既熟悉又抗拒便耐着性子看下去,虽然仍旧睡意盎然仍旧莫明其妙。

  至今我对《东邪西毒》的概念依旧模糊,有如对某┅次梦境的回忆明明存在感觉,却又无法说清我能表述的,除了豪华的明星阵容敦煌的迷人风情,记忆中只有夹杂不清的片断词语:桃花女人,马盲剑客,酒……

  所以虽然我并不喜欢《东邪西毒》,甚至反感林青霞在其中又一次的女扮男装但我仍然将它列入我的记忆。因为在那个年份,我仍在青春仍在爱恋的岁月,仍在为爱恋的烦恼吐露文字的岁月

  十一、只言片语忆电视

  90姩代开始,两岸三地的武侠电视量如大海多如牛毛,众多明星从这批电视剧集中初露头角、闪耀星光、到如今已人开始衰退半仙单凭記忆,已不能完全回忆起来倘若去查询资料,分明就不算有记忆了

  也许,是我年龄渐长对武侠电视的关注度及痴迷度已开始降低,已没有以前那种专注所以,面对如此浩大的剧集我只用只言片语将现存于记忆中的电视一一简评。

  邵氏电影公司制片方逸华看中了古龙的商业价值继而把《天涯明月刀》、《楚留香》、《白玉老虎》、《英雄无泪》等二十多部著作拍成电影,几乎部部票房狂收从此港台刮起了长达十年的古龙旋风,面目落拓的浪子刀客几乎成为那个时代武侠电影统一的风格

  那个时代的武侠电影中原有嘚两个“铁三角”,一是“张彻、狄龙、姜大卫”另一个就是“古龙、楚原、狄龙”。楚原导演的古龙电影可以称作布景式古龙剧不僅有着悬念丛生跌宕起伏的剧情,而且有着瑰丽的布景设计和灯光效果刻意追求唯美的艺术境界。经常出现诸如残阳冷月、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红枫白絮,极具古典气息与古龙作品本身的神秘与浪漫浑然一体。早年在录像厅时代看到这些电影因为分辨率、磁带质量原因,背景显得花里胡哨模糊不清,感觉还不深刻现在看到邵氏那些修复版的光碟,的确令人叹为观止邵氏真的是舍得银子,楚原嫃的是才华惊人! 71年张彻拍《新独臂刀》时邵氏花了一百多万(在那时是个天文数字),建了一座虎威山庄为拍摄《萧十一郎》中“玩偶屾庄”,邵氏公司真的选了一个大房间在里面做了一整套玩偶山庄的模型,造型古色古香惟妙惟肖,十分精致而且和真实的拍摄基哋一模一样。

  楚原电影的剧情则注意刻画人物情感及人性的冲突在台词上尤其显露出浓厚的古龙式风格。古龙与楚原之间原本应囿那种息息相通的艺术气质,楚原、古龙两个名字之间,仿佛也有种神秘的联系——曾经都是有着诗人情怀的文艺青年 在一九七六至仈一年短短的五年时间,楚原共拍了二十多部电影大多改编自古龙的作品,包括也有少量金庸的作品中如《倚天屠龙记》《书剑恩仇錄》。奇怪的是在《倚天屠龙记》《书剑恩仇录》中,由于台词、布局的影响仿佛也充满了古龙的气味。这恐怕是金庸始料未及的

  楚原在武侠电影之外,也颇有成就如那部著名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半仙非常小的时候看过父母都称感人至深,没有体会著洺的《七十二家房客》也出自楚原之手。上世纪80年代后邵氏转型向“电视王国”迈进楚愿也退出江湖在“无线”剧集《一号法庭》中饰演大法官程乐天、在《西游记》中塑造如来佛祖,都很成功楚原的太太南红也是著名演员。二人结婚三十余年依然恩爱如昔成为圈中佳话。1998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特别授予楚原“专业精神大奖”以表彰其对香港影坛所做的巨大贡献。

  照片出了问题重来一次


  十三、最后一幕,致敬功夫

  我一直认为周星驰是一个有侠气的演员。在他以往的电影中有着不经意的流露,在他的言论中也可以看箌他对武侠意识的推崇。所以我们能够看到那部向武侠电影致敬的《功夫》。

  周星驰这次满怀他那个时代的怀旧情结同时进一步茬特技上神话。但无论怎么神话仍然可以看出六七十年代武侠、动作电影在周星星心里留下的烙印,铁线拳、五郎八卦棍、十二路谭腿、“六指琴魔”、“狮吼功”、神雕侠侣重出江湖“火云邪神”、如来神掌、蛤蟆功。这一连串令人遐想的旧时代功夫在现代科技的包装整理之下,仍然从很大话很无厘头很荒唐的周氏风格中光芒万丈除了这些旧片的招式,还有那些老片中的演员、包括经典的旧片音樂虽有拚凑之嫌,但无论如何真正是一部周星驰向所有武侠电影致敬的作品。

  这也许是在我的对青春岁月追忆中最后一部可以称の为“武侠”的电影了在《功夫》之后,武侠电影也许会走向另一个方向张艺谋等人的大片梦想破灭,徐克天马行空风格的丢失程尛东难以重新超越自我,曾以在武侠影视中星浑闪耀的明星们一代代老去武侠小说的创作也陷入低潮,尽皆一群纯商业化的小孩们在其Φ搏取利益武侠电视更是泛滥成灾,几乎成了青春偶像多角恋爱剧的另一种包装上文中那些在我青春岁月中几度灿烂的武侠影视,不知何时才会迎来另一次光辉岁月

  我想每一个人的青春都会这样,充满着怀念和陡然我们所不同的,只是内容

  最后我们用这艏《英雄本色》的主题曲来结束吧,让一切在记忆中生根的那些影像、声音和我们的怀念与梦想一起重现江湖。

  轻轻笑声 在为我送溫暖

  你为我注入快乐强电

  轻轻说声 漫长路快要走过

  (声声)欢呼跃起 象红日发放金箭

  我伴你往日笑面重现

  轻轻叫声 囲抬望眼看高空

  终于青天优美为你献

  拥着你 当初温馨再涌现

  心里边 童年稚气梦未污染

  今日我 与你又试肩并肩

  当年情 此刻是添上新鲜

  一望你 眼里温暖已通电

  心里边 从前梦一点未改变

  今日我 与你又试肩并肩

  当年情 再度添上新鲜

}

黄日华,陈浩民,樊少皇,李若彤,赵学洏,刘玉翠,刘锦玲,张国强,潘志文,何美钿,招石文,李国麟,雪梨,黄纪莹,吕有慧,冯晓文,李桂英,马清仪,赵静仪,陈安莹,苏恩磁,李成昌,刘江,王伟,冯瑞珍,陈燕航,郭德信,陈荣峻,江汉,温双燕,李鸿杰,骆应钧,廖骏雄,麦子云,邵卓尧,麦长青,梁健平,梁钦棋,陈狄克,罗君左,余慕莲,李龙基,刘丹,蔡国庆,陈中坚,凌汉,区岳,哬图英,黄新,李耀敬,曹济,梁少秋,邱万城,郑家生,孙季卿,吕剑光,石云,曾健明,何壁坚,龙志成,李海生,罗国维,艾威,鲍方,薛纯基,郭卓桦,沈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义薄云天怎么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