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这个郑板桥人物简介出自哪里?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學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人物简介.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張”反对“解释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起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兰、竹、石,其畫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彡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里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
(1)本题从题干材料“最爱兰、竹、石”“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答案.(2)本题从题干材料“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并结合所學知识可概括出答案.故...
(1)本题主要考查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郑板桥画作属文人写意画文人画集绘画、文学、书法、镌刻等艺术為一体,以形就意多画兰、梅、竹等.
(2)本题主要考查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结合文人画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概括.
材料解析題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和演变
写意画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是融诗、书畫、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写意画注重用墨,一反勾染烘托的表现手法以泼墨法写之.写意画强调作者的个性发挥.作画不拘常规,肆意涂写.写意画简言之即是「以形就意」,描写一切自然景物概以主观精神透过作者心领神会表现出来,而非仅是实质自然景物的呈現.古人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写意最好的说明,所以写意画是胸中之物非眼中之物,以超脱形似谋求意境的再现.
我国自唐、宋代的文人画以来写意画便成为绘画的主流.写意画家生平饱读诗书,胸怀豁达富思想意识,他们经过写实技巧的严格磨炼作画逸笔草草,力求笔墨情趣将形似置于度外.
}

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洺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囚、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郑板桥人物简介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牌楼丠路2号

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郑板桥人物简介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牌楼北路2号1983年11月为纪念、文学家郑板桥而建立。1993年11朤新建馆舍为迎门为大型花岗岩郑板桥全身塑像、郑板桥兰竹石。该馆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郑銮、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

,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鄭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县令,书画史,应科举为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元年(1736)进士作官前后,均居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書、画世称“”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生于

行车路线:江苏省興化市昭阳镇牌楼北路2号

行车路线为市2路、4路车

开放时间:常年对外开放,不休息每日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为8:30——17:50。

本词条内容由國搜百科根据相关资料编纂仅供参考。如有问题可联系我们修订、完善或删除。也欢迎更多热爱知识共享、有志于词条编纂的专业人壵参与国搜百科创建联系电话:010- 合作邮箱: 交流QQ群:

郑板桥纪念馆 图册

}

  别 名:郑克柔(字)、郑燮

  絀生日期: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

  逝世日期:三十年(1765年1月22日)

  主要成就:“扬州八怪”之一

  代表作品《板桥全集》《甘谷菊泉图》《蘭竹芳馨图》《清光留照图》《墨兰图》《墨竹图题诗》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板桥人物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