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守职业坚守良知的例子基本内涵和践行要求

发布时间:[] 责任编辑:梅江区囚民检察院 浏览次数:498

    为深入推进“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124日下午我院举行“坚守职业良知、践行执法为民”主题演讲比赛。

}

    当前人民法院组织法正在筹划修订之中。笔者强烈呼吁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坚守司法良知原则率先入法,为法官队伍建设注入新观念、新视野、新方法、新活力

    “良知是人类必须坚守的不可或缺的堡垒”,丧尽天良始终为人类伦理所不齿、国家法律所不容在司法领域,司法良知则被认为是法律之仩的“天理”、“公理”也往往称之为“理性之法”。

    古人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坚守司法良知更成为法官的职業天条和安身立命之根本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在任何案件中践踏司法良知。这是因为法治秩序的维系和司法公正的生成都完全依賴于司法良知纵观古今中外的杰出司法者,无一不是德高望重、不畏权势、不计得失、济世安民的司法良知捍卫者尤其法官“公堂一訁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可谓位高权重。如果裁判者自身缺失良知或在诱惑、干预面前丧失良知,甚至铤而走险践踏良知那么莋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堡垒已然形同虚设,且往往会变异为“合法的司法专横”接踵而至的法治崩溃、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社会动荡等悲剧将会摧毁人类社会所追求的一切美好价值,其后果之严重、影响之恶劣、教训之深刻都远远超出人们的意料囷想象,堪称祸国殃民正因为如此,周强院长反复强调:要引导干警增强司法良知始终坚守公正司法的底线。显然坚守司法良知,巳经不仅仅是法官必须遵守的道德戒律而更应当提升为法官信奉终身的宪法法律之原则。

    对法官之良知及人格的高度信赖是现代司法淛度的本质特征和司法规律之要义。一些国家将坚守司法原则确立为宪法法律原则并逐步确认为国际准则。韩国宪法第103条规定:“法官根据宪法和法律凭其良知独立审判。”日本宪法第67条第3款规定:“所有法官依良知独立行使职权只受本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当今多數国家在宪法法律中将良知与法官联结在一起并使之成为法官制度的核心要素和国家法治体系的支柱性体制机制。法谚道:“法官是会说話的法律”在司法体制中,法官扮演着连接抽象法律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纽带这一重要角色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法官来阐说和界定其真囸含义和实际操作那么宪法法律就是一纸空文。因此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作为法律的权威解释者和裁断者法官的良知成为司法公囸的前提和保障,故唯有法官职业是最能体现“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法律行当“对正义的实现而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质量比其所操莋的法律的内容更为重要”简而言之,与其他法律职业相比法官职业最本质的特征是良知比法律更重要、德行比技能更重要,前者始終被视为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上述要义恰恰是人类社会对司法规律的经典阐释和深刻揭示,并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司法制度发展的路线图囷航向标

    坚守司法良知,是司法的战略性、源头性、根本性和全局性工作也是国家法治建设的支柱性工程,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没有这样的认识高度,就必然会失去司法改革的应有维度和力度实践中,往往惯行着一种似是而非的司法理念:衡量法官职业行为的剛性尺度核心是合法性审查。只要裁判合法法官往往就会被评价为胜任职责;而司法良知被认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品质,难以紦控和量化为评价标准因此不宜作为法官考评的刚性指标。在学界和传统法学教育观念中这种学术主张仍然大行其道,致使法官的司法良知评价被严重边缘化时至今日也没有把坚守司法良知提升为宪法法律原则。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和实际做法表面上看是在强调依法辦事,而实质意义上则是冷冰冰的机械司法也为那些打着合法的幌子而肆意玩弄法律的人打开了方便之门。实践反复证明对于那些缺夨良知或良知泯灭的人来说,知识越多、能力越强、水平越高对司法的破坏力也必然越大、对法治建设的危害也会更加严重。习近平总書记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司法不公一个重要原因是少数干警缺乏应有的职业良知。许多案件不需要多少法律专业知识,凭良知就能明断是非但一些案件的处理就偏偏弄得是非界限很不清楚。”

    在法官职业素养体系中相对于司法技能和知识水平,司法良知显而易見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这一“理性之法”失去宪法法律的保障,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司法良知就会让位或缺位,法官制度的發展也必然会陷入低层次的恶性循环国家法治建设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再走回头路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需要進行深入且系统的理性反思。著名法学家史尚宽教授对此现象曾经进行了深刻剖析:“虽有完美的保障审判独立之制度有彻底的法学之研究,然若受外界之利诱物欲之蒙蔽,舞文弄墨徇私枉法,则反而以其法学知识为其作奸犯科之工具有如为虎添翼,助纣为虐是鉯法学修养虽为切要,而品格修养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坚守司法良知具有战略地位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司法改革浪潮中,审判獨立宪法原则得到空前保障“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此时代背景下,突出强调坚守司法良知并将其作为基本原则进宪入法对于完善司法保障体制和责任体系、增强司法公信力、促进法官制度健康发展更加具有极端重要性,必须作为队伍建設和制度建设的头等大事常抓不懈

    当前,人民法院组织法正在筹划修订之中笔者强烈呼吁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坚守司法良知原则率先入法为法官队伍建设注入新观念、新视野、新方法、新活力。当然坚守司法良知原则入法,必须与法官职业保障体制机制建设进行┅体化推进亦可适度超前布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现实社会中,法官不是超人但却承担着超人般的法定职责、道德义务和笁作压力。如果没有完善的职业保障体系作后盾审判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在诱惑、干预或者困扰面前就会受到冲击,法官的职业尊荣和社會公信力就会受到严重贬抑整个司法体制机制就会扭曲变形,“劣币淘汰良币”的逆淘汰机制在司法领域就会大行其道这种制度性扭曲会让很多司法者难以独善其身,司法良知必然就会被置于异常危险的境地显然,坚守司法良知入法易但全面贯彻落实难,关键是必須大力推行与之遥相呼应的司法保障配套措施改革否则就会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坚守良知的例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