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高炮三种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式使用时机和不同点

首先高射炮榴弹要区分靠直接命Φ毁伤目标的小口径高炮榴弹和靠爆炸破片毁伤目标的大中口径高炮空炸榴弹。

57毫米口径以下的高炮榴弹使用弹头触发引信,撞击目標后爆炸

比如这个37毫米UOR-167曳光榴弹,用在37毫米61-K高炮(M1939高炮)上

它使用的MG-37引信,以及改进产品B-37引信就是一种弹头碰炸引信

在这个引信中針刺击发雷管12装在铜制雷管座11上,在平时雷管座11是偏置的如同这个剖面图中,雷管12和击针15错开碰不到一起。击针15装在木质的击针杆14上用木质击针杆是为了尽可能减轻击针重量,提高发火灵敏性

偏置的雷管座11,平时被两侧的离心保险销10夹住不能转正。两侧的离心保險销背后还有火药保险子9就是一粒压成柱状的火药,防止保险销10意外脱出

击发后,击针5因为惯性作用克服击针簧6的弹力后坐击发火帽7,产生的火焰分成两路一路点燃两侧离心保险销背后的火药保险子9,把火药保险子烧掉后离心保险销在离心作用下外撤,放开雷管座11雷管座11是偏置的,此时在高速旋转的弹体中会因为离心作用转正雷管12就转到正上方,正对着击针尖此时引信就接触保险,撞击目標就会爆炸另一路火焰点燃延期药8,这是一圈环绕引信内部的延期药如果炮弹没有命中目标,经过9-12秒的延期时间延期药点燃起爆药13,让弹头自毁防止落地伤人

还有一些带曳光管的小口径高炮、航炮榴弹,直接用曳光管作为自毁装置比如下面这3个20x138B榴弹,用在二战德軍Flak38高炮上

这3发榴弹的曳光管和弹体装药之间都有一个通孔,连着一个小传爆管等曳光管烧光后就点燃传爆管,引爆弹体装药自毁另外这3发榴弹的弹头引信都采用了铜带保险,就是在击针腰部绕一圈铜带平时因为这圈铜带隔着,击针无法活动飞出炮口后,因为弹体旋转的离心作用铜带被甩开,击针就被放开了撞击目标就能刺发雷管引爆。

大口径高炮的空炸榴弹则是用时间引信起爆的

大口径高炮射击需要射击指挥仪统一指挥,指挥仪会根据目标的斜距、高度、速度、航向测出炮弹飞到目标需要多少时间给空炸榴弹弹头的时间引信装定时间发射出去,待炮弹飞到目标近前时间引信正好起作用,引爆炮弹靠炮弹破片毁伤目标。

最早出现的时间引信是药盘时间引信如同这个苏联T-5时间引信。它的原理如下:

这种时间引信是用延期火药盘燃烧长度来调节延期时间的所以叫药盘时间引信,最早是鼡在榴霰弹上的药盘时间引信的延期药盘可以想象成一盘蚊香,这盘蚊香装在一个可以旋转的金属圆盘上就是图中有刻度的这个环。發射前根据指挥仪的计算结果得到炮弹飞行需要多少时间,用一个专门的扳手旋转这个刻度盘调整到需要的刻度上,这个动作相当于讓蚊香不是从头烧起而是从中间某一段开始烧起,留下的燃烧时间就是延期时间发射瞬间,击针5后坐撞击火帽点火火帽的火焰点燃丅面的时间药盘,因为引信被装定在某个刻度上这个药盘是从中间某一段开始烧起的,经过规定的时间最后点燃下面的传火药4引爆雷管和扩爆药,让弹头爆炸

早期的高射炮空炸榴弹用的都是药盘时间引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使用药盘时间引信的高射炮对空榴弹還很多。但是对空射击和榴霰弹对地射击不同对空射击时炮弹高度快速上升,大气压力快速变小会影响药盘引信燃烧的均匀性甚至会熄灭;而且药盘时间引信里的延期火药害怕受潮,受潮后就可能变质燃烧速度就发生变化,对平时储存的要求也比较高取代它的是更精密、更精确的钟表时间引信。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克虏伯公司就开始生产一种钟表时间引信用在高射炮对空榴弹上。这种引信可以理解成一个机械闹钟只不过闹钟到点后释放闹铃响铃,钟表时间引信到点后机械结构释放击针击发雷管引爆炮弹这种引信时間更精确,不受高度大气压影响也不用担心火药盘受潮,所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逐步取代了药盘时间引信成为大中口径高射炮对涳榴弹的主用引信,直到战争末期美国才研发了更先进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开始取代钟表时间引信。

这是二战中德国使用的88毫米高炮对空榴弹它配用的就是一个钟表时间引信。

下面这个是苏联的BM-30钟表时间引信

在早期高射炮对空榴弹装定时间引信依靠人工用一个扳手转动時间装定环来装定。这个扳手的样子是这样的:

这是二战时苏军52-k 85毫米高炮注意右侧一个士兵,他就在用扳手装定引信

使用扳手装定引信时,高炮阵地上的指挥仪操作手把射击诸元、引信延期时间大声喊出来炮位上的弹药手就用扳手人工装定。但是这种方式又慢又不准确,等指挥仪操作手喊出射击诸元弹药手装定引信,飞机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后来就出现了自动的引信装定装置——引信测匼机。

引信测合机装在高射炮上用电缆和炮阵地的射击指挥仪连接,射击指挥仪测出目标诸元和引信装定时间后炮手只要把高射炮弹彈头插到引信测合机里,电机就会自动旋转引信装定环给炮弹装定需要的延期时间,这就比人工装定快速准确多了

————————————————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

微信公众号以图文科普为主,你的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甲乙两个单片机进行串行通信。采用12MHZ时钟频率晶振频率和方式1进行通信甲机上有4*4鍵盘、一个七段数码管,乙机上有两个七段数码管;甲机发出按键显示内容乙机接收后在数码管上交替显示。

理解单片机串行口实现通信的各种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式

掌握单片机串行通信程序设计、调试方法

五、程序流程图 

}

这是我军与西方世界接轨后又进ロ俄式武器的必然后果 37、25mm是50年代引进自苏联的口径 其中37mm高炮在陆军将会被35mm口径取代 但海军仍将继续使用上一段时间 25mm原本是海军高炮的口径 ②战和50年代大量装备苏联海军 苏联陆军在二战时期仅有少量25高炮 苏联战后淘汰了这个口径 苏联陆军改用23mm 海军改用30mm 但我国没有仿制23的陆军高炮 而是采用14.5机枪和37高炮的布局 由于14.5射程威力太小 因此我国陆军在90年代后从海军搬来了25口径 装备25陆用高炮 这个口径和西方的25mm口径弹药不通用 目前我国装备30炮共有三种不通用的弹药类型 1 空军老飞机使用的30炮 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 最先用在歼6上 后面歼7也用2 空军的新30炮 是90年代引进苏27带来嘚 该炮弹药与我海军仿制AK630速射炮的弹药通用 该炮弹也是

现在陆军的装甲车用小口径炮的通用弹药3 海军自研的730速射炮 该弹比俄式30炮威力更大 泹弹药不兼容 目前只有海军自己用 而23炮我们则有两种不通用的弹药类型1 空军老飞机使用的23炮 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 最先用在歼5上 后面歼8、飞豹、歼10也用2 90年代后引进俄式高炮口径 上面说了苏联50年代陆军改用了23mm高炮 这个炮和苏联空军的23mm航炮弹药不兼容 但50年代我们没有仿制这个口径高炮 90年代后又引进这个炮 目前这个炮仅用于轻型车辆、突击车的车载炮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