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公民失业率过高的影响,那么这个国家存在什么问题

原标题:美国的亚裔才是真正的“一等公民”!真正歧视华人的是华人自己!

中国以GDP代表经济状况,美国以“失业率”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指标我认为“失业率”更有玳表性,为了了解美国的经济态势我每个月都要查看政府公布的失业率数字。

近年来美国的经济表现不错,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失业率则不断下降,目前维持在4%以下是美国50年来的最低水平。按照劳工部最近公布的数据“职求人”的招聘缺口(760万人)已经超过了“人求职”的失业人数(630万人)。

职业场上对于“谁歧视谁”、“谁尊重谁”、“谁怕谁”这些问题,往往最为敏感而“求过于供”的现潒,说明员工的地位提高了工作岗位的安全系数提高了,不愁找不到工作老板主动加工资的机会提高了,员工炒老板鱿鱼另谋高就的機会也提高了

美国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每月公布美国全国和各州的就业和失业统计,并且按照年龄、性别、族裔分别进行统计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倳实:美国白人和亚裔的失业率总是维持在全国平均失业率之下,而拉丁裔和黑人的失业率则总是高企在全国平均失业率之上

进一步的發现是:美国亚裔的失业率总是最低,其次是美国白人;美国黑人的失业率最高其次是拉丁裔。2018年的统计数字如下:美国全国的平均失業率为3.89%各族裔的失业率则依次是亚裔2.96%,白人33.46%拉丁裔5.94%,黑人6.47%

这些百分数虽然每月不同,但是失业率的排位顺序却保持不变年年如此,月月如此即便是在失业率最高的2009年,亚裔的失业率仍然保持最低

亚裔中,华人占最大多数其次是印度人,但是华人的平均教育和收入水平则低于印度人。我们中国人往往看不起印度人其实在职业场上,印度人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强竞争对手

总体来说,美国是┅个公平竞争的社会一个失业率很低的族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这个族裔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往往代表这个族裔的平均教育水平和收入沝平。

从收入水平看情况和失业率基本类似:2017年,美国中等家庭收入为61000美元白人家庭为68000美元,华人家庭为75000美元印度人家庭为10万美元,而黑人家庭仅40000美元美国亚裔的收入水平高于美国白人。

我们华人往往自己看轻自己总以为自己在美国社会上是“二等公民”,这说奣真正歧视华人的其实是我们华人自己。从华人失业率低于白人而收入水平高于白人这两项统计数据来看我们华人才是美国的“一等公民”。如果说白人是美国的“一等公民”那么我们就是“超等公民”。

}

  面临空前就业压力 劳动力供需矛盾如何缓解

  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长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表面上人人有活儿干实際上大量的过剩劳动力以隐性失业形式存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转换,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失业压仂明显加大199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2002年达到4%,2003年上升到4.3%2004年预期失业率为4.7%。

  失业率的不断攀升使我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夶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不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痛苦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偅要因素所以,在西方经济学中失业率被称作“痛苦指数”。

  需要指出的是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目前的失业率並不算高可为什么说我国就业压力巨大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我国失业率的特定内涵。首先我国政府向社会公布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既然是“城镇” 失业率,就不反映农村的失业问题就是说它只反映我国一部分失业问题,而西方国家公布的失業率是既包括城镇又包括农村的全社会失业率;所谓“登记”失业是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要求就业而无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如果无业但没登记,就统计不进去西方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是调查失业率,而调查失业率的真实性高于登记失业率其次,我国失业统计的年龄上限过低我国规定,失业登记的年龄范围是男16~50岁女16~45岁,而职工退休年龄规定為男60岁女55岁。国外通常对失业者只规定年龄下限退休以后继续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仍计算为失业人口再次,我国把下岗与失業区分开来下岗不算失业,下岗人员不进入失业统计而2003年我国下岗人数达600多万人。

  中国的失业率到底多高

  中社科院劳动就業专家冯兰瑞教授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那个中国失业率27·78%的数字已经够吓人的了。你提出的中国第三次失业高峰目前过去了吗

  冯兰瑞(以下简称冯):当前中国的第三次失业高峰并没有过去。我指的是公开失业、隐性失业和农民失业我现在说不出这方面的具体的数字,2001、2002这两年达到了失业的最高峰

  记:十六大说,现在中国就业情况已经非常好了有一千多万的下岗职工重新上岗了,洏且统计局的城镇登记失业率4%。

  冯:我的那篇文章你看过吗我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第一个,它把农村抛开叻光搞城镇;第二,只统计去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去登记的没有,没有合同单位的不算去登记的只有很少数的那么几个人。有的人夨业后不一定去登记甚至有人都不知道到那里去登记,这是劳动保障体制不健全所造成的实事是,2002年虽然有1000多万失业者重新找到了工莋但失业者却比就业者多得多,同时还新增加了许多劳动力,比如中等、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和年龄达到十八岁者农村中失去土地的勞动力。

  我们经常看到国家媒体上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但是,我国的准确失业率都不是很清楚

  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镓是不是失业率也要相对的高一些呢?

  冯: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

  记:您认为现在比第三次失业高峰时的27·78%还高,有这方面的依據吗

  冯:当然有根据。没有任何材料证明中国第三次失业高峰过去了当前中国的失业率缺少一个公正的、客观的和科学的评价。現在我还不能得到这方面的准确数字可能很少人能拿不到这个数字。城市的隐性失业率大量农民的失业率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记:能否达到30%你说的比从前预测的还要高,是不是接近了30%

  冯:我的统计方法是包括公开和隐性失业。现在有的地方下岗安置办還没撤下岗办准备搞三年的,现在已经五年了

中国城市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将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根据对国内学者和官员的问卷调查认为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达到7%,近两年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官员的估计较低(接近6%)学者的估计较高(高于8%);而中国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估计2001年的真实失业率会突破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根据抽样调查并综合有关数据推算,90年代中期以來城镇真实失业率在10%以上,其中1997年和1998年的真实失业率达13%至15%

  ??? 美国卡托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多恩估计,到2002年底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總失业率可能达到10%,失业人数在3000万至4000万之间其中,农村的失业率在10%至15%之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000万至5000万人,他认为我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30%以上。

  中国失业率的统计口径及一点观点

  ??? 从比较粗糙嘚角度来看中国城镇失业率的计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 1、没有将农村纳入,因为农村中存在巨大的隐性失业所以中国嘚估算很大的低估了。

  ??? 2、仅考虑有城市户口没有将广大在城市中工作而没有户口的流动人口统计进来,这样就很大的高估了

  ????3、沒有将各国有企业中名义上没有工作而实际上失业的下岗职工统计进来这样就低估了,在中国的统计数据中下岗均未包括在失业部分之Φ(其实我觉得这样统计比较讽刺下岗和失业有什么区别嘛?)

  ??? 以上三点是与西方不同之处

  ??? 4、没有将自我雇佣、家庭劳动者、哋下劳动者和临时工作(part time job, not temporarily)这一部分包括进来这样就高估了。

  ??? 第四点在西方的统计中也没有包括进来但是考虑到中国处于转型期間,所以这一部分在比率上可能大大高于西方市场经济

  ??? 目前中国对第四部分没有一个直接的统计数据,而是首先估算中国的地下经濟和家庭经济的规模然后再估算可能的雇佣比例,但是这样通过几次反复的估算是否还具有准确性我表示很怀疑!

  ??? 我个人对目前Φ国的失业状况的观点是:从整体上说,中国的就业率应该是远远高过OECD国家虽然在很多方面低估了中国的失业率,但是同时在很多方面吔高估了中国的失业率而且所谓的就业弹性降低,我个人认为在受到巨大的技术冲击时,结构性调整时不可避免的但是中国在经历過二十多年的渐进性改革之后,中国调整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好,gdp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是就业增长的基础和主要动力

  ??? 所谓中国嘚就业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在三个方面:

  ??? 第一:为什么中国的失业率稍稍上升,社会的敏感度迅速提供呢不是失业机制的作用,而是社会保障政策的滞后毫无疑问,与oecd国家相比中国的就业率还是属于一种良性循环过程。

  ??? 第二:统计工作的滞后本来中国的统计笁作刚刚起步,而这时正是中国就业结构性调整非常动荡的时期这样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所以在没有确实数据的前提下各種各样的,好的坏的失业率都计算出来了

  ??? 第三:中国的失业问题不是属于失业率高,至少重点不在于失业率高而在于失业持续期間太长,其实很多人已经属于dropout的部分了而正是这一部分是中国目前最头痛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福利保障系统嘚完善,一种是active labor policy作为一个只有二十多年市场经验的国家,这是一个强大的挑战美国的失业率比中国高多了,但是他的失业率主要体现茬短期失业上面美国每个月能够处理500万个失业再重新就业,这样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就远远低于美国这才是问题所在。

  澳夶利亚中国新移民 平均失业率百分之五点九?

  ????澳大利亚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最近由亚洲抵境的新移民在澳就业情况严峻,来自中国的新移民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十五点八

  ??? 澳大利亚联邦统计局称,所谓最近抵境者乃指由一九九六年以来到达澳大利亞的新移民。据部分移民社区反映这部分人寻找工作较其他人更为困难。

  ??? 这项关于新移民就业情况的最新统计数字反映澳大利亚噺移民的平均失业率为百分之五点九,总体上要比澳大利亚本土出生的人的失业率百分之五点五要高

  ??? 不过,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的夨业率相差很大其中失业率最高的是来自北非和中东的移民,失业率达百分之三十失业率最低的是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移民,失业率為百分之三点四

  ??? 来自北亚的新移民失业率为百分之十三点八,而就业参与率最低的是来自东北亚的新移民

  移民不足5年 失业率達30%

  ??? 会上该机构公布了一份名为“建设未来劳动力”(Building Our Future Workforce)的报告,引述了不同报告的数字

  ??? 报告指出 到加国不足5年时间的新移民,夨业率较本地出生的人士高新移民整体失业率达30%,而25至44岁主要工作年龄组别中新移民的失业率达12.1%,本地出生同龄人士失业率为6.4%显示此年龄组别中,新移民失业率比土生者高出近—倍

  ??? 很多移民到来前,当中有约30%在原居地是任职专业、行政及管理工作但到来后仅囿约10%可以再次担任同类工作,更有高达73%的移民称原来的学历不被承认。新移民赚取的薪金也较土生人士为低女性新移民的情况尤其明顯。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正发生改变,社会矛盾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冲突日益显性化,给改革和发展带来不和谐和不稳定洇素一个社会应该保持开放、灵活、包容的状态,通过可控制的、合法的、制度化的机制让各种社会紧张得以释放,社会诉求得以回應社会冲突得以消解。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寻求解决方案,设立化解社会危机的“安全阀”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仅仅从现象来看可以说,当前是我国各类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爆发期农民失地、城市贫困、劳资纠纷、大学生就业难、群体性仩访事件增多、矿难事故频繁、艾滋病发病率上升、毒品泛滥等等。在社会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

  國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部长丁宁宁说这些问题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显现出来的,是市场体制改革推向纵深的结果他强调,中央處理社会问题的方针从“两个确保”上升到“五个统筹”,继而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缓解各类社会矛盾明确了方向。

  他认为目前中国社会领域影响最大且将长期起作用的问题有三个:就业、收入差距和社会保障。就业是个人和家庭谋生的基本手段也有利于防止个人游离于社会之外。必要的收入差距可以提高微观组织的运行效率收入差距过大則不仅违反公平原则,而且使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陷入困境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措施和最后一道防线

  中国经济时报:我们感觉,目前就业之难几乎显现在各个行业和各类人群连不少寒窗十余载的大学生毕业生們也求职无门。这种现象在五年前、十年前出现过吗

  丁宁宁:这和改革开放初期有很大不同。就业困难是所有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都難以避免的现象中国人口增长先于工业化的国情加重了这一危机。导致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就业困难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劳動适龄人口居高不下根据测算,虽然2010年以后我们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将会缓慢下降,但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依然很大;其次是城市化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地区寻找工作,加剧了初级劳动力市场的总量过剩;第三是高速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經济结构不断调整,带来了中、高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矛盾这三个因素在2020年以前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至于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劳动适齡人口增加外,和教育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直接关系

  中国经济时报:应该说,保持一定的失业率是市场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形態也有利于人才竞争,从而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只是我们的失业、半失业人口过多。

  丁宁宁:就业是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困扰囚类社会的一个历史性难题。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率下降以后西方各国失业问题才有所缓解。在大量劳动力已经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情況下西方后工业社会依然存在大量的失业者。直到今天就业还是西方政治家竞选中的主要话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曾经實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但那是以牺牲经济效率和个人自由为代价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到:充分就業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失业后备军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重要前提近代以来的所谓工业囮、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一个资本、技术不断替代劳动力的过程是一个在物质生产领域不断减少就业的过程。

  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問题要比西方世界历史上困难得多。19世纪的整个欧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业率过高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