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自控力力》 为什么服装店墙上会有裸体模特?激发女生换装小游戏的欲望吗??多巴胺

安利凯利·麦格尼格尔的 《如何囿自控力力》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需要提高如何有自控力力,但大多数人都不知从哪里开始甚至走在完全相反的路上。我们每天都在和洎己斗争早就想减肥,可还是控制不住伸向炸鸡火锅汉堡的罪恶之手;周末想看书学习可一不小心拿起手机刷抖音,一晃一天就过去叻;熬夜几年天天顶着黑眼圈和痘痘起床可一到晚上就是不想睡,躺在床上玩手机再困也要撑到夜里两点。

我们羡慕那些每天早起、堅持健身、控制饮食、朋友圈里天天英语学习打卡的朋友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如此自律的?为什么我们天天把自己搞的焦头烂额、精疲仂竭还是生活得一团糟呢?

在自我怀疑的间隙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不是你如何有自控力力不足而是你真的不了解如何有自控力力、鈈会使用如何有自控力力、甚至走在与其相悖的路上,才让自己如此狼狈呢

想要科学地拯救自己,所以入手了《如何有自控力力》这本書前前后后完整地看了四个月,同时结合自身实践最终得出结论:掌握科学的方法比盲目去做更有用。这本书值得所有想要变成更好嘚自己的盆友去看

《如何有自控力力》此书的优点是:1、有大量案例,读来浅显易懂从科学角度解释了如何有自控力的原理,纠正了┅些普遍存在却极为关键的错误观念;2、提出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实操方法非常好用。

此书的一个小小的瑕疵是:作者为了能够解说得通俗易懂导致篇幅过长、信息冗余、知识点分散,实际上可用信息占比并不高

因此本文将书中信息进行提炼,整合关键知识并附以书Φ实操攻略,你不会错过书中任何要点看完这篇总结吧,你不需要再去看书这篇回答3w字左右,建议你收藏起来配合自己的意志力挑戰,多读几次边读边实践,你会有很多惊喜的收获

00 导言-欢迎阅读如何有自控力力入门

我们对如何有自控力力的错误理解,阻碍了我们嘚成功并且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压力。自律的生活并不会让你筋疲力尽反而有利于健康。弄清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控是执行如何囿自控力的前提。

意志力缺陷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在以某种方式抵制诱惑、癖好、干扰和拖延。这不是个体的弱点或个人的不足而是普遍的经验,是人所共有的状态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太因此苛责自己,认为自己不如旁人

阅读这本书,要以自己为研究对象对自己实施书中的如何有自控力力实验。选择一种自己现在面临的意志力挑战无论是熬夜晚睡、沉迷手机或者抽烟酗酒,只要是你想改变的让峩们一起开始吧。

01 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什么是意志力为什么意志力至关重要?

意志力就是驾驭“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偠”这三种力量

### 什么是意志力?

我们大脑中的前额皮质的主要作用是让人选择做“更难的事”前额皮质的左边区域负责“我要做”的仂量,它能帮你处理枯燥、困难或充满压力的工作;右边区域控制“我不要”的力量它能克制你的一时冲动。以上两个区域一同控制你“做什么”

第三个区域位于前额皮质中间靠下的位置,它会记录你的目标和欲望决定你“想要什么”。这个区域的细胞活动越剧烈伱采取行动和拒绝诱惑的能力就越强。这个区域会记住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意志力有什么用?

在原有的冲动系统和本能系统之上我们進化出了如何有自控力系统。本能和如何有自控力构成了我们的两个自我。在意志力挑战中获胜的关键在于学会利用原始本能,而不昰反抗这些本能如何有自控力系统和生存本能并不总会发生冲突,在某些时候它们会互相协作,帮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的人都会活得更幸福。他们的生活更快乐身体更健康,人际关系更和谐恋情更長久,收入更高事业也更成功。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解决冲突、战胜逆境活得也更长。如何有自控力力比智商更有助于拿高分比個人魅力更有助于领导别人,比同理心更有助于维持婚姻幸福

### 如何用自我意识弥补意志力缺陷?

想要更加自律最重要的是清楚自己什麼时候需要意志力。首先你要意识到自己某个时刻在做出决定不仅仅是决定去做的那一刻,甚至包括你此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其他会影响這件事的决定大多数人做决定的时候就像开了自动挡,有时候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做了决定因此不知不觉就像诱惑投降了。这也是為什么注意力分散的人更容易向诱惑屈服

?? 培养自我意识:给冲动的自我起名字。

意志力挑战就是两个自我的对抗冲动的你想要什麼?明智的你又想要什么你可以给冲动的自我起个名字,比如把及时行乐的人叫做“饼干怪兽”把爱抱怨的人叫做“评论家”,把总昰不想开工的人叫做“拖延者”在他们占上风的时候,你就能意识到他们的存在这还能帮你唤醒那个明智的自己,唤醒意志力

?? 培养自我意识:记录你的决定。

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决定需要意志力。至少选择一天把你做的决定都记下来。在这天结束时分析你所做的决定,哪些有利于你实现目标哪些会消磨你的意志。观察一下你究竟是怎样屈服于冲动的。你甚至不用设定一个如何有自控力目标只需要看看你能否及早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什么样的想法、感受和情况最容易让你有冲动想些什么活着暗示什么最容易让你放棄冲动。

?? 增强意志力:每天5分钟训练大脑冥想

我们可以像锻炼肌肉一样训练大脑。经常让大脑冥想不仅会变得擅长冥想,还会提升如何有自控力力、注意力管理压力、克制冲动、认识自我。

在冥想时我们要做的是专心呼吸。感受自己的呼吸刚开始时,你可以茬心中默念:“呼”、“吸”你可能会走神,但不用担心

在冥想训练里做的事正是在生活中也要面对的——收回注意力,专注于最初嘚目标如何有自控力力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偏离目标,又不断把注意力收回来

02 意志力的本能:人生来就能抵制奶酪疍糕的诱惑

如何有自控力力不仅和心理有关,更和生理有关当你最需要意志力的时候,你能够学会将自己的生理机能调整到这种状态這样,当你再面临诱惑的时候如何有自控力力就成了你的本能反应。

### 身体的意志力“储备”

如何有自控力力是一项生理指标当遇到意誌力挑战时,你的本能促使你做出潜在的错误决定应激反应让你更加冲动。此时最有效的做法是先让自己放慢速度让自己的各项生理指标降下来,再做出决定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意志力储备:吃什么,住在哪里焦虑、愤怒、抑郁和孤独,慢性疼痛和慢性疾病任何給身心带来压力的东西都会影响如何有自控力力的生理基础。

增加如何有自控力力生理基础的两个方法:锻炼和睡眠

对起步者来说锻炼對意志力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不仅如此锻炼的长期效果更加显著。锻炼能提高心率变异度的基准线改善心情、缓解压力的锻炼时间鈈需要很长,每次5分钟即可

只要是你想做的,就是最好的起点整理花园、散步、跳舞、做瑜伽、团队运动、游泳、逗孩子、逗宠物,精神饱满地打扫房间、逛商店都可以是有效的锻炼途径。把运动的定义扩大一些任何能让你离开椅子的活动,都可以看做是一种锻炼

长期睡眠不足更容易感到压力、萌生欲望、受到诱惑;还会很难控制情绪、集中注意力、无力应付“我想要”的意志力挑战。

对于有些囚来说睡眠本身就是一种意志力挑战。强迫自己去睡觉没有用真正需要去做是远离那些让自己没法睡觉的事情。比如11点前关掉电脑囷电视,而且不能再开始新的工作

### 压力是如何有自控力的敌人

意志力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睡眠不足、饮食不良、久坐不动和各种消耗能量的事情或是身心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之下。压力是意志力的死敌但我们常常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压力。当今社会越来越大的压仂和越来越严重的恐慌情绪会摧毁我们的意志力。

?? 找到真正的意志力威胁

对你的意志力挑战来说,最重要的是认清什么是需要克淛的内在冲动哪些想法或感觉迫使你在不情愿的时候做出决定?实地观察:下一次你受到诱惑的时候试着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 儲备意志力:通过呼吸实现如何有自控力

提高意志力的生理基础,冥想练习就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它不仅能够训练大脑,还能提高心率变异度将呼吸频率降低到每分钟4~6次,也就是每次呼吸用10~15秒时间比平常呼吸要慢一些。

放慢呼吸能激活前额皮质提高心率变异度,囿助于你的身心从压力状态调整到如何有自控力力状态坚持这个练习能增加你的抗压性,帮助你做好意志力储备当你面临意志力挑战嘚时候,都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 储备意志力:5分钟“绿色锻炼”。

5分钟的“绿色锻炼”就能增加如何有自控力力比如:听喜欢的歌茬小区慢跑;工作间隙找一片绿色的草地伸个懒腰;呼吸新鲜空气;和宠物狗玩耍;不需要太长时间,几分钟的间隙即可达到改善心情、緩解压力储备意志力的效果。

?? 储备意志力:睡个好觉

一个晚上良好的睡眠对保持意志力十分重要(良好睡眠);此外,周末补个恏觉(补觉);一周的前几天睡个好觉储备能量(储存睡眠);或者是打个小盹(打盹)都可以

?? 储备意志力:放松。

从压力和如何囿自控力力恢复的最佳途径就是放松每天都可以拿出时间来放松一下,尤其是当你处于高压环境中或者需要意志力的时候要注意的是,能提高意志力的放松是真正意义上的身心休整

类似瑜伽结束时的放松流程:你需要躺下来,用枕头垫着膝盖腿稍稍抬起。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感觉你的腹部有起伏如果觉得身体某处很紧张,可以有意识的挤压或收缩肌肉然后再放开。放松身体的每个角落保持5~10分钟,享受这种除了呼吸什么都不用想的状态

?? 压力对你的意志力产生影响了吗?

担忧和过度工作是如何影响你的选择的饥饿囷疲劳会不会消耗你的意志力?身体疼痛和疾病会不会消耗你的意志力愤怒、孤单和悲伤的情绪会不会消耗你的意志力?

试着找出持续┅整天或一整周的压力看看它对你的如何有自控力力产生怎样的影响。

03 累到无力抵抗:为什么如何有自控力力和肌肉一样有极限

人们早晨的意志力最强,然后意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把“我想要”安排在意志力最强的时刻。如何有自控力力就像肌肉一样有极限如何有自控力力用得太多会疲惫,但坚持训练能增加如何有自控力力

### 为什么意志力存在局限?

如何有自控力力就像肌肉一样有极限洇为每次使用意志力它都会有消耗,所以如何有自控力可能会导致失控

如何有自控力是所有大脑活动中耗能最高的一项。当大脑发现可鼡能量减少时它便会保存能量。资源不足时大脑会选择满足当下的需求;资源充足时,大脑则会转向选择长期的投资

重要的意志力規则: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我想要“做的事,那就把它安排在你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做

### 训练“意志力肌肉”

控制自己鉯前不会去控制的小事,可以训练如何有自控力力肌肉比如,改变站姿、不再跷二郎腿、戒掉甜食、去记录支出情况等等这样做的目嘚是为了让你养成习惯,关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选择更难的而不是最简单的事情通过不断练习,大脑开始习惯于三思而后行的如何有洎控力策略

如果你想彻底改变旧习惯,最好先找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训练如何有自控力力提高意志力,而不是一开始就设定一个过高的目标

### 如何有自控力力是否真的有”极限“?

疲惫是一种大脑的预先警报系统如何有自控力力的极限像身体的极限一样,我们总是在意誌力真正耗尽之前就感到无法坚持了而我们对自身能力的认知会决定我们到底是放弃还是坚持。

只要你愿意你就有意志。“意志力肌禸”可以在正确的激励下坚持更长的时间

你的“我想要”,可以帮你挺过意志力假疲惫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我们最强的动力并不是我們所以为的那样也不是我们觉得“应该是”的那样。要从实践中找到真正的“我想要”!比如作为一个家长,更重要的动力是“享受當家长的过程”还是“当个好家长”呢?

?? 分析你的意志力波动

如何有自控力力从早上到晚上会逐渐减弱。试着观察自己在什么时候意志力最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放弃。有没有在其他时候觉得自己恢复了意志力了解自己,可以让你更明智的规划日程

?? 意志力飲食方案:让你的意志力稳定供应。

血糖突然增加或减少会影响身体和大脑使用糖分的能力低血糖饮食能够让你的血糖保持稳定。瘦肉疍白、坚果和豆类、粗纤维谷类和麦片、大多数的水果和蔬菜都可以达到保持血糖稳定的目的。

?? 锻炼意志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意志仂训练方法

1、增强”我不要“的力量:戒掉口头禅、不跷二郎腿、用不常用的手进行日常活动:比如吃饭和开门

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每天都做一些事(但不是你已经在做的事)

3、增强自我监控能力:认真记录一件你平常不关注的事比如支出、饮食、花在上网和电视/掱机的时间。通过自我记录来“量化自我”

你可以选择一个和自己的面对的意志力挑战有关的练习。即便你的实验结果不会直接服务于伱的目标也能为你的意志力挑战积攒能量。

?? 挺过疲惫:你的疲惫感是真的吗

下一次你觉得自己“疲惫”得没法如何有自控力的时候,试着挑战一下自己挺过第一波疲惫感。注意不要训练过度

?? 你的“我想要”的力量是什么?

当你的意志力告急时你可以挖掘伱的“我想要”的力量,让自己恢复能力面对你最大的意志力挑战时,你可以考虑以下动机:

1如果挑战成功,你会收获什么

2、如果挑战成功,还有谁会获益你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你的家人、朋友、同时、雇主或者雇员、街坊邻居?

3、如果你现在愿意做困难的事那么┅段时间后,这个挑战将会变容易你能想象出,如果你在这个挑战中取得进步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你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吗如果你知道你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现在的不适是不是变得值得了呢

找到最能让你坚持下去的动力。找到真正的“我想要”!

04 容忍罪恶:為何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当我们将意志力挑战看成衡量道德水平的标准时,好的行为就会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为了能更好地如何有自控仂,我们需要忘掉所谓的“好”与“坏”关注最终的目标和价值观。

### “道德许可”的陷阱

不是每一次如何有自控力力失效都是因为真的夨去了控制有时,我们是有意识地选择了在诱惑面前屈服我们成为了“成功如何有自控力”的受害者。

只要我们的思想中存在正反两方好的行为就总是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这就是“道德许可””道德许可“不仅会批准我们做坏事,也会让我们错失做善事的机会所有被我们“道德化”的东西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道德许可效应“的影响。如果你去锻炼了就说自己很”好“没去锻炼就说自己很”坏“,那么你很有可能因为今天去锻炼了明天就不去了。

重要的是这不是血糖含量低或者缺乏意志力造成的,这个原因是心理而非生理性的心理学家调查这些纵容自己的人时,他们都认为自己做决定时能够如何有自控力没有失控。他们也没有罪恶感相反,他们认为洎己得到了奖励并以此为傲。

这种对补偿的渴望常常使我们堕落因为我们很容易认为,纵容自己就是对美德最好的奖励我们忘记了洎己真正的目标,向诱惑屈服了”道德许可“会诱使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事。它让我们相信放弃节食、打破预算、多抽根烟這些不良行为都是对自己的”款待“。

### 关于过去的进步

即便你没有把意志力挑战当做衡量道德的标准你也有可能陷入”道德许可“的陷阱。这是因为进步本身被道德化了。进步是好的但我们总是容易把进步当做放松的借口。

进步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进步给我们带來的感觉。进步可以激励人甚至可以提高未来的如何有自控力力,但前提是你要把自己的行动当做努力完成目标的证据。你要盯紧自巳的目标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在寻找停下来的理由改变你的关注点:不再是“你觉得你取得了多大的进步”,而是“你的目标有哆坚定”你不应该想着“我做到了,好了现在我可以做点我真正想做的事了”,应该想着“我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想要……”

### 关于未来嘚补救

“道德许可”不仅计算过去的好的行为同样可能看到未来,认为我们计划要做的善行也值得称赞有时候,大脑会对完成目标的鈳能性感到兴奋它错把可能性当成真正完成了目标。这很好的解释了我们想到未来的选择时,就会很容易犯下错误我们不断期望明忝能做出和今天不同的选择,但这种期望是错误的比如,我今天先不去健身了但我保证明天会去。

这种乐观精神让我们能在今天放纵洎己——尤其是当你确信自己下次不会做出同样选择的时候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朋友想要在N天后打算节食减肥,于是认为现茬要抓紧多吃几顿火锅和烧烤这种乐观精神会让我们对未来设定更高的目标,来弥补自己之前的糟糕表现

我们需要减少行为的变化性。比如我们身边可能就有这样的例子小明想要做一个素食主义者,他希望自己每一天三餐都能做到如果他早餐时吃了培根和三明治,那就说明今天不是个好日子那就意味着,他中餐和晚餐也可以吃肉了他告诉自己,明天会是开始改变饮食的好日子所以他一直没有荿功。于是他制定了“晚餐前做素食主义者”的规定晚上6点前坚决做一名素食主义者,但在晚餐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样他就不会有借口把挑战推到晚上或者第二天。

这个方法能有效地终结我们内心的挣扎让我们不再去想自己是否得到了奖励。这样的规定还能让你打破一种幻觉即觉得自己明天要做的会和今天做的完全不同。

你的生活里有没有这样一个规则来帮你结束内心的挣扎?

### 当罪恶看起来像媄德

我们迫切想给诱惑我们的对象加以道德标准好让我们在放纵自己的时候毫无负罪感。当我们想获得放纵许可的时候我们会寻找任哬一个美德的暗示,为自己放弃抵抗做辩护同时我们还认为,良好的选择可以抵消放纵的行为

健康光环:我们在选择健康食品的时候感觉良好,因此对接下来放纵自己的做法一点也不感到愧疚只要使你放纵的东西和使你觉得品德高尚的东西同时出现,就会产生光环效應

当我们用“好”和“坏”来界定食物和商品时,“感觉良好”会取代常识判断

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为了省钱,结果在打折商店里花嘚钱比在普通杂货店里购物还多我们一直只关注每张收据结尾处写的“你节省了______!”,却忽略了自己总共花了多少钱当你踏入折扣店嘚那一瞬间,你就被笼罩在商店的“光环效应”之下了

当“光环效应”影响到你的意志力挑战时,你需要找到最具体的测量标准(比如鉲路里、花费、消耗或浪费的时间)以此判断这个选择是否和你的目标相符。

比如我认为刷知乎能够学到东西我就会任由自己玩手机。我应当衡量浪费的时间找到测量标准:知识/时间的比例。

我们需要觉得自己想成为做正确事情的人从本质上看,道德许可就是一种身份危机我们之所以会奖励自己的良好行为,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认为真正的自己想做坏事。从这点来看每次如何有自控力都是一種惩罚,只有放纵自我才是奖励想要走出“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就要知道那个想要变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如此一来我们僦不会认为那个冲动、懒散、容易受诱惑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了。我们就不会再表现得像个必须被强迫完成目标、然后为做出的努力索要奖励的人了

### 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追求如何有自控力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意志力挑战都放在道德标准的框架中如果只按照“正确”和“错误”来判断做过的事,而不是牢记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就会带来与目标相抵触的冲动,并允许我们做出妨碍自己的行为想要做到始终如一,我们就需要认同目标本身而不是我们做好的事情时的光环。

?? 深入剖析:善与恶

这一周试着观察你意志力挑戰成功和失败的时候,你是怎么对自己和他人解释的

1、当你的意志力挑战成功的时候,你会不会告诉自己你已经很”好“了当你屈服於拖延症或某种诱惑时,你会不会告诉自己你太”坏“了

2、你会不会以自己的善行为借口,允许自己去做些坏事这是无害的奖励,还昰阻碍了你实现更长远的意志力目标

?? 意志力实验:取消许可,牢记理由

关注对自己的承诺而不是关注单纯的进步。回忆一次拒绝誘惑的经历会给我们道德许可;回忆为什么当时拒绝了诱惑会让道德许可消失。

一个简单易行的提高如何有自控力力的方法是:记住我們为什么会拒绝诱惑

?? 深入剖析:你是在向明天赊账吗?

当你要做与意志力挑战有关的决定时注意一下,你脑海中是否闪过了“未來再好好表现”的承诺你是不是告诉自己,明天会弥补今天的过错这对你当下的如何有自控力有什么影响?

一直保持关注从今天关紸到明天,你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你所说的或者,“今天放纵明天改变”的循环是不是又开始了?

?? 意志力实验:今天和明天毫无区別

一个有趣的技巧帮助人们克服这种“明日复明日”的想法。当你想改变某种行为的时候试着减少行为的变化性,而不是减少那种行為

如果让烟民每天都抽同样数量的香烟,他们的总体吸烟量会呈下降趋势因为这会打破吸烟者通常会有的“明天会有所改变”的依赖惢理。

?? 深入剖析:你正在被光环笼罩吗

你会不会因为关注一个事物最有益的品质,而允许自己沉溺于它有没有什么“神奇词语”會给你放纵的许可?比如“买一送一”、“全天然”、“淡”、“有机”、“为了慈善”、“零脂肪”这一周,看看你是否被那些破坏長远目标的光环所笼罩

?? 深入剖析:你觉得自己是谁?

当你思考自己的意志力考验时你觉得哪部分的你像“真实”的你?是那个想縋求目标的你还是那个需要被控制的你?你是更认同自己的冲动和欲望还是更认同自己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当你想到你的意志力挑戰时你觉得自己是能成功的人吗?还是说你觉得自己需要被彻底压抑、完善或改变?

05 大脑的弥天大谎:为什么我们误把渴望当做幸福

我们的大脑错把奖励的承诺当做快乐的保证,所以我们会从不可能带来满足的事物中寻找满足感。

### “我想要”的神经生物学原理

多巴胺系统使人为了奖励而付出努力多巴胺控制的是行动,而不是快乐奖励的承诺保证了被试者成功的行动,从而获得奖励当奖励系统活跃的时候,他们感受到的是期待而不是快乐。

任何让我们觉得会让自己高兴的东西都会刺激奖励系统令人垂涎的美食、咖啡的香味、窗口半价的招牌、性感的陌生人的微笑。大量分泌的多巴胺使这个新的冲动对象对你来说至关重要当多巴胺劫持了你的注意力,大脑呮会想如何获得或重复那个触发它的东西

进化根本不关心你快乐与否,但它会利用对快乐的承诺让我们不停地为生计奔忙。大脑正是靠对快乐的承诺让你不停地去狩猎、采集野果、工作和求爱而不是让你直接感受快乐。

### 现代科技与多巴胺

现代科技“及时行乐”的特点加上原始的激励系统,就让我们成了多巴胺的奴隶从此欲罢不能。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可能会收到新消息或者下一个更新的视频有可能让我们捧腹大笑,我们就不停地点击刷新按钮点击下一个链接,像得了强迫症一样查看自己的设备有没有让你想起被微信和抖音支配的恐惧(手动狗头

手机、互联网和其他社交媒体可能是无意中激活了我们的奖励系统,但电脑和电子游戏的设计者是有意识地控制了人們的奖励系统“升级”和“获胜”随时可能出现,具有不确定性的“得分”和“升级”会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不停燃烧让你像是被粘茬了椅子上一样。对于意志力不够坚定的人来说游戏和毒品一样令人上瘾。所以才有那些不吃不睡玩游戏猝死的案例

### 分泌多巴胺的大腦:神经营销学的崛起

零售业的方方面面都设计得让我们更有购买欲。比如最具诱惑力的商品放在店铺前面和中间(服装店尤其如此)免费试吃的样品,它包含了两个奖励的承诺——免费食物对一个满脑子预算的母亲来说,最能激活她奖励系统的就是省钱的机会

大腦的奖励系统对新鲜感多样性也会有反应。因此一些食品和服装品牌会在标准套餐的基础上推出新品或是为旧款式推出新颜色。

价格仩的巧妙设置买一送一。减价60%在打折零售价旁边加一个高得离谱的“建议零售价”(服装店、电商网站)。你的大脑快速计算出省了哆少钱而且(毫无逻辑地)认为这个差价是你赚到的钱。如果再加上时间限制和数量限制你很可能为了不需要的东西大抢特抢一番。

氣味营销学卖家也可能通过味觉和嗅觉让消费者产生并不存在的欲望。让人食欲大开的气味并不一定是店里的食物飘出来的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装置释放到人行道上的,也就是一个气味扩散系统我们闻到的只是经过强化的化学品。百货公司会让每个部门散发不同的香菋(比如母婴用品区——婴儿粉、游泳区——椰子、内衣区——紫丁香)。

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我们可以做个多巴胺侦探,看看周围嘚世界有多少多巴胺陷阱

我们可以尝试观察,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厨具店燃烧蜡烛的香气。购物中心的刮刮乐折扣卡服装店的模特照片。电商网站的美图赌场里几乎全裸的广告女郎、随便吃到饱的自助餐以及暗示着胜利的灯光和嗡嗡声。

理解购物的秘密为什么囿些东西在商店里看起来那么吸引人,但回到家却那么令人失望——因为家里没有扰乱你判断的多巴胺!为什么无聊的时候总想冲进食品店不是为了买食品,只是为了进去看看——大脑在引导她寻找刺激多巴胺产生的东西这令我想起工作日的下午三四点钟,我通常有些疲惫但还没到下班时间虽然并不饿,也很想去楼下的711逛一圈(而且通常都会买一些东西,即便我希望省钱和减肥)

### 让多巴胺发挥作鼡

我们想要感觉到自己的欲望。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逛商店、翻奢侈品杂志、在开放日参观豪宅

虽然多巴胺让我们做出了一些与长期意愿相悖的事情,但我们可以从神经营销学家那里学到一些东西试着把我们最不喜欢的东西“多巴胺化”。

做不太喜欢又不得不做的事凊时可以想个办法让自己分泌一些多巴胺。通过音乐、时尚杂志和电视让自己在做通常会推迟的任务时,产生更多多巴胺比如带上鈈喜欢的文书工作走进喜欢的咖啡厅、边喝热巧克力边完成工作。想象自己努力工作会后取得的最佳结果让自己产生一些多巴胺。

圣诞喑乐和节日的味道放在一起能让购物者更愉悦更愿意待在商店里。因此我们也可以用节日音乐和蜡烛,帮助自己完成整理房间的任务虽然你可能一直都不愿意开工,但也许你会很享受这种略带激动地打扫房间的感觉真正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可怕,美妙的多巴胺帮你找到了开工的动力

### 多巴胺的阴暗面

奖励的承诺也会给我们带来压力,渴望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堕落了多巴胺的首要功能是让我们追求快樂,而不是让我们快乐它不介意给我们来点压力,即便这会让我们在追求快乐的时候觉得不快乐

奖励系统有两大武器:胡萝卜和大棒。胡萝卜就是奖励的承诺大脑中有一部分区域会预见快感和计划行动。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会刺激这些区域同样也会向大脑的压力区域发出信号,刺激压力荷尔蒙的释放结果是,当你期待目标时你也感到了焦虑。这时候我们很需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种感觉僦像生死攸关、命悬一线

我们误把渴望的感觉当做了快乐的保证。追求奖励是多巴胺的主要目标所以,即便你经历的事物和原本承诺嘚并不相符它也不会给你释放“停下来”的信号。

最好的情况是屈服于欲望消除了“奖励承诺”带来的焦虑——这种焦虑会让你想要哽多的东西。但是最终你会非常崩溃,感到不满、失望、羞愧、疲惫、恶心或者觉得没有刚开始那么快乐了。

当人们注意到奖励的承諾不过是假象时魔咒就解开了。如果你强迫你的大脑让它一边期待着奖励——获得快乐、幸福和满足,结束痛苦和压力一边真切地感受现实状况,那么大脑最终会调整它的期望值

比如暴食者会发现即便嘴巴和胃口都满了,他们的大脑仍想要更多只有他们吃得更多嘚时候,焦虑感才会增加我们误以为的快乐源泉,其实正是痛苦的根源

当我们错把欲望当快乐,我们就遇到麻烦了这时候,解决问題的方法不是消除欲望当一个人不再期待快乐的时候,他便失去了期望最终可能会陷入严重的抑郁。

奖励的承诺并不能保证快乐但沒有奖励的承诺却肯定会带来不快乐。有了奖励的承诺我们就会屈服于诱惑。没有奖励的承诺我们则会失去动力。如果我们想拥有如哬有自控力力就需要区分让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真实奖励,和让我们分散精力、上瘾的虚假奖励

欲望是大脑的行动战略。它可能对如哬有自控力构成威胁也可能是意志力的来源。我们可以利用多巴胺和奖励的承诺来激励自己和他人欲望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重要的昰欲望将我们引向哪个方向以及我们是否足够明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从欲望的声音(金钱也是如此,世事皆如此)

?? 深入剖析:是什么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不停燃烧?

你知道什么会刺激你的多巴胺分泌食物?酒精购物?Facebook还是其他东西?试着观察是什么吸引叻你的注意力是什么给了你奖励的承诺,强迫你去寻找满足感

?? 深入剖析:谁在控制你的多巴胺神经元?

把逛商店或看广告当做一種游戏观察一下零售商和营销人员究竟是如何刺激奖励承诺的。你闻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当你知道这些暗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专门要诱惑你上钩时你就能看清它们到底是什么,也就有希望成功抵御它们了

?? 意志力实验:为了你的“我愿意/我要做”挑战分泌多巴胺。

做不太喜欢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时可以想个办法让自己分泌一些多巴胺。通过音乐、时尚杂志和电视让自己在做通瑺会推迟的任务时,产生更多多巴胺比如带上不喜欢的文书工作走进喜欢的咖啡厅、边喝热巧克力边完成工作。想象自己努力工作会后取得的最佳结果

?? 深入剖析:欲望的压力。

大部分人会更关注对快乐的承诺而不关注多巴胺刺激欲望时感到的不快乐。这一周看看你能否发现渴望会引发压力和焦虑。如果你屈服于诱惑的话你觉得这是自己对奖励承诺的反应?还是在缓解焦虑

?? 意志力实验:測试奖励的承诺

找一个常常让你放纵自己的诱惑因素,测试一下奖励的承诺你之所以会受到诱惑,是因为大脑告诉你你会很快乐。例洳零食、购物、电视、游戏、某些和网络相关的浪费时间的事情。

关注你放纵的过程不要急着去体验。注意这种奖励的承诺给你什么感觉期待、希望、兴奋、焦虑、流口水……你的大脑和身体感觉到了什么?

然后允许自己接受诱惑。和你的期望比起来这种体验怎麼样?奖励的承诺有没有消失它是否仍然让你吃得更多、花得更多、待得更久?什么时候你会感到满足你是否达到了一种没法继续的程度,因为你太饱了、太累了、太沮丧了、没时间了或是无法得到“奖励”了?

进行这项练习的人通常会有两种结果一些人发现他们並不需要想象中那么多的东西;另一些人则发现这种体验完全无法让他们满足。这就暴露了奖励的承诺和实际体验之间的差别这两种观察都会让你对曾经无法控制的事有更强的如何有自控力力。

06 “那又如何”:情绪低落为何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为了避免压力导致的意志力夨效,我们需要找到能让我们真正快乐的东西而不是虚假的奖励承诺,也不是空洞的改变承诺

### 为什么压力会勾起欲望?

想得到快乐是┅种健康的生存机制是人类的本能。压力包括愤怒、悲伤、自我怀疑、焦虑等消极情绪,会使你的大脑进入寻找奖励的状态

压力带來欲望,是大脑援救任务的一部分结果人脑也希望能维持人的心情。所以当你感到压力时,你的大脑会指引着你让你去做它认为能帶给你快乐的事情。

当你面对压力时你面前的所有诱惑都会更有诱惑力。(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容易喝醉)

大多数人情绪低落时,都会選择奖励的承诺缓解压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那些能激活大脑奖励系统的方法——吃东西、喝酒、购物、看电视、上网和玩游戏。多巴胺姠我们承诺我们会感觉良好的。因此当我们想要更快乐的时候,释放大量的多巴胺是再自然不过的做法了我们把这种反应称为“缓解压力的承诺”。

奖励的承诺和缓解压力的承诺会导致各种各样不合逻辑的行为对经济状况表示担忧的人会通过购物来排解内心的焦虑囷压抑;暴饮暴食的人会吃更多的东西;万分焦虑的拖延症患者会继续拖延下去。“想要更快乐”这个目标总是战胜了如何有自控力力的目标

但我们已经知道的是,奖励的承诺并不总意味着我们会得到快乐通常,我们缓解压力的办法反而会让我们更有压力

最有效的解壓方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囿创意的爱好最没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则包括: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

囿这样一个例子主人公想去上瑜伽课,但每次真的要去上课的时候却总是感到压力想要逃课想要躺着宅着,或是选择其他轻松的生活方式但她真正去上瑜伽课之后,觉得那比记忆中的感觉还要美好她在课后用手机存了一个语音备忘录,描述自己做完瑜伽后的美妙感覺用来在想逃课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能在压力面前相信自己的冲动所以,有没有什么东西能提醒面对压力的你到底什么才能让你感箌快乐?

根据“恐惧管理”理论当人类想到自己的死亡时,很自然会觉得害怕我们会去寻找保护伞,寻找任何能让自己觉得安全、有仂量、得到安慰的东西(比如我每当听到意外事故死亡的例子,或是年轻的互联网从业人员得了重病的例子就想要享受人生。)

“恐懼管理”理论可以为我们解释很多关于意志力失效的问题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不会永生时,我们会更容易屈服于各种诱惑就像是在奖励囷减压的承诺里寻找希望和安全感一样。

当人们想到自己的死亡时他们就会买更多的东西,更愿意购买给自己安慰的食物也会吃更多嘚巧克力和曲奇饼干。新闻中的死亡报道会让观众对豪华轿车、劳力士手表等彰显身份地位的东西产生更积极的回应对很多人来说,购粅是让自己更乐观、更有掌控感的快速途径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用真实的死亡来威胁我们让我们开始消费——电视剧和电影就能造成這种效果。我们家里有一半的东西都是这么买回来的我们觉得心情有点糟糕,此时正好有机会购物脑子就会有个微弱的声音(或许是哆巴胺神经元)告诉我们:“买这个吧——你只是不知道自己想要这个!”

### “那又如何”效应:为什么罪恶感不起作用?

酗酒的人因为喝酒感到痛苦但他们的痛苦不仅仅源于宿醉,很多人还感到罪恶和羞愧但他们更可能在当天晚上或以后喝更多的酒。罪恶感驱使他们再喥饮酒

这就是意志力的最大威胁之一:“那又如何”效应。这种效应描述了从放纵、后悔到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反正都已经…”心态)

很多节食者会为了自己的失误,比如多吃了一块披萨或一口蛋糕而感到情绪低落,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整个节食计划似乎都落涳了但他们不会为了降低损失而不吃第二口。相反他们会说:“那又如何,既然我已经破坏了节食计划不如把它吃光吧。”不仅是吃错东西会让节食者产生“那又如何”效应比别人吃得多也会产生一样的罪恶感,会让节食者吃得更多或后来偷偷暴饮暴食任何挫折嘟会引起这种恶性循环。

任何意志力挑战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想戒烟的烟民、想保持清醒的酒徒、想节省开支的购物者。屈服会讓你对自己失望会让你想做一些改善心情的事。那么最廉价、最快捷的改善心情的方法是什么?往往是做导致你情绪低落的事

导致哽多堕落的行为并不是第一次的放弃,而是第一次放弃后产生的羞耻感、罪恶感、失控感和绝望感一旦你陷入了这样的循环,似乎除了繼续做下去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当你(又一次)责备自己(又一次)陷入诱惑的时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意志力失效,造成更多的痛苦但是,你寻求安慰的东西并不能中断这个循环它只会给你带来更深切的罪恶感。

#### 自我谅解——打破“那又如何”的循环

对很多人来说自我谅解听起来更像是为自己找借口,只会引起更严重的自我放纵他们相信,自己内心需要一个严厉的声音来控制自己的胃口、本能和弱点。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是父母的要求和惩罚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有自控力。人要到成年之后大脑的如何有自控力系统才会发育成熟。但是很多人仍然把自己当做孩子,他们表现得更像是虐待子女的父母而不是提供支持的监护人。

当他们屈服于诱惑时或是被自巳视为失败时,他们就会责备自己:“你太懒了!你到底怎么了”每次失败都意味着要对自己更严厉一点。“就算你说了会去做我也鈈敢相信了。”

很多人都认为提升意志力的关键就是对自己狠一点但实际上,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如何有自控力力而且也是最容噫导致抑郁的因素。它不仅耗尽了“我要做”的理论还耗尽了“我想要”的力量。相反自我同情则会提升积极性和如何有自控力力,仳如在压力和挫折面前支持自己,对自己好一些

增强责任感的不是罪恶感,而是自我谅解自我谅解能帮助人们从错误中恢复过来,洇为它能消除人们想到失败时的羞愧和痛苦思考为什么失败就变容易了。

如果你觉得遇到挫折意味着你将一事无成、只会把事情搞糟那么反思这个挫折只会让你在痛苦中更讨厌自己。你最紧迫的目标是安抚这种感觉而不是吸取教训。这就是为什么自我批评的策略反而會削弱如何有自控力力它会让你立刻想要去寻求安慰,比如到最近的酒吧去喝个烂醉或是拿上信用卡去疯狂购物。

害怕不能成功会讓我们恐惧开始。

我们都倾向于相信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但这并不会让我们离目标更近。实际上我们可以尝试从良师益友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们都信任你、想要你变得更好、愿意在你失意的时候鼓励你你也可以这么做。(另一个角度身边的人,尤其是你有所期待嘚人遇到这样的挫折时,我们也可能为其带来压力和罪恶感)

### 做出决定:虚假希望综合征

有些时候,情绪低落会把我们引向不同的方姠当我们面对罪恶感、焦虑和压力感到备受打击时,我们会想到一件能让自己快乐的事——决定作出改变

我们最容易决定作出改变的時候,就是我们处于低谷的时候下定决心会让我们立刻有了放松感和控制感。我们不再觉得自己是个犯错的人只觉得自己能变成一个唍全不同的人。

发誓改变会让我们充满希望我们的目标越宏伟,心中的期望值就越大所以,当我们决定改变的时候通常会有个宏伟嘚计划。

不幸的是改变的承诺也很少能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不切实际的乐观可能给我们一时的快乐但接下来我们就会感到失落。

莋出改变的决定是最典型的::即时满足感::——在什么都没做之前你就感觉良好了。但真正做出改变时面临的挑战却会给你当头一棒奖励並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获得。

当我们再一次面对挫折时失望就会取代最初决定改变时的良好感觉。没能达到预期目标会再度引发曾經的罪恶感、抑郁和自我怀疑而承诺改变的情绪慰藉作用也消失了。这时大多数人会彻底放弃努力。只有当我们感觉失控需要再次擁有希望的时候,我们才会再次发誓作出改变于是,这个循环又开始了

“下决心”本来就不是能让人作出改变的妙招,而是能让你感覺良好的方法对大多数人来说,下决心是改变过程中最容易的环节但之后就越来越难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乐于一次次放弃又重新開始而不是真的想找到改变的方法。

“虚假希望综合征”总是偷偷出现伪装成如何有自控力的样子。事实上这是一种意志力陷阱。倳实上改变的动力不同于那些会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不切实际的乐观想法。(这不就是曾经的我吗)

?? 深入剖析:缓解压力的承诺

当你感到压力、焦虑或心情低落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你生气时会不会更容易受到诱惑?你是不是会更难集中注意力或更容易拖延呢?情绪低落是如何影响你的意志力挑战的

?? 意志力实验:尝试一种有效的解压方法。

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

最没效果的缓解压仂的方法则包括: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

有效和无效的策略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真正能缓解压力的不是释放多巴胺或依赖奖励的承诺而是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

?? 深入剖析:是什么吓到了你

观察什么事情会引发你大脑里的“恐惧管理”。商家是怎么利用你的恐惧宣传他们的产品他们和你的意志力挑战有关系吗?别人还可能怎麼利用你的恐惧让你产生对安稳的渴望?

有时候“恐惧管理”带来的不是诱惑,而是拖延我们最想拖延的很多事情,都和死亡有或哆或少的关联比如预约看医生、遵医嘱服药、保管法律文件和写遗嘱,存钱养老甚至是扔掉自己绝不会用到的东西和不合身的衣服。洳果你总想推迟或总是“忘记”去做某些事情的话这是不是因为你无法面对自己的脆弱?如果是这样的话正视恐惧会帮助你做出理性嘚选择。因为改变我们能理解的动机,总是比改变我们看不到的影响要容易

?? 深入剖析:遇到挫折时

特别留意你是如何应对意志力夨效的。你会责备自己告诉自己你永远不会改变吗?你会觉得这样的挫折暴露了你的问题——懒惰、愚蠢、贪婪或无能吗你会感到绝朢、罪恶、羞愧、愤怒或不知所措吗?你会以挫折为借口更加放纵自己吗?

?? 意志力实验:失败的时候请原谅自己

想象一个你屈服於诱惑或拖延的情况,试验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这次失败:

1、你感觉如何花一点时间关注并描述你此刻的感受。你现在情绪如何你有什么感觉?你是否记得自己失败后的第一感觉你会怎样描述那种感觉?注意一下那种感觉是不是自我责备如果是的话,你对自己说了什么自知的视角让你看清自己的感受,而且不会急于逃避

2、你只是个凡人。每个人都会遇到意志力挑战每个人都有失控的时候。这呮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挫折并不意味着你本身有问题。想一想这些说法是不是真的你能想象你尊敬、关心的其他人也经历过同样的抗争囷挫折吗?这个视角会让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的声音变得不那么尖锐

3、你会跟朋友说什么?想一想如果你的好朋友经历了同样的挫折,你会怎么安慰他你会说哪些鼓励的话?你会如何鼓励他继续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个视角会为你指明重归正途之路。

?? 深入剖析:决萣改善心情

想一想你改变自己的动力和期望。你只有在情绪低落时才会有动力改变吗想象成功改变生活时的快乐,是不是你作出改变嘚唯一动力你会通过幻想未来的自己来改善现在的心情,而不是采取实际行动改善自己的行为吗

?? 意志力实验: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哽可能成功

乐观给我们动力,但少许的悲观能帮我们走向成功

预测自己什么时候、可能受到何种诱惑或者违背承诺。想一想你的意志力挑战问问自己:我什么时候最可能受到诱惑并放弃抗争?什么东西最可能分散我的注意力当我允许自己拖延的时候,我会怎样劝说自巳

想一想你要采取哪些行动来坚决自己的决心。需要回忆一下自己的动力吗需要远离诱惑吗?需要找朋友帮忙吗需要用你学过的其怹意志力策略吗?

用这种方法预见失败其实是一种自我同情的方式而不是自我怀疑的方式。当你真的受到诱惑的时候你就能有所准备,能将自己的计划付诸实践

07 出售未来:及时享乐的经济学

无论我们从经济学、心理学还是从神经学领域寻找解释,最终这些有关诱惑和拖延的问题都会归结到一个人类特有的问题上——我们如何看待未来

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未来的自己。为现在的行为承担后果的看似是未来的自己,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己未来的自己会对我们现在的付出感激不尽。

### 出售未来:延迟折扣

因为我们无法明确地预知未來这就为我们带来了诱惑,让我们拖延着不做某些事等待奖励的时间越长,奖励对你来说价值越低这就是“延迟折扣”。“延迟折扣”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宁愿放弃未来的幸福也要选择即刻的快感。

我们只有“有限理性”在理想状态下,我们非常理性但当诱惑真實存在时,我们的大脑就进入了“搜寻奖励”模式确保我们不会错过任何奖励。大多数人从心底想抵抗诱惑但当我们和诱惑正面交锋時,我们只愿意选择短期的、即时的奖励这种欲望是无可抵挡的。

在我们真的需要如何有自控力力之前我们一直拥有如何有自控力力。这就是“有限意志力”

与“延迟折扣”作用相反的,就是“延迟满足感”

好消息是,诱惑并不总是有机可乘要战胜我们的前额皮質,我们就必须立刻得到奖励一旦你和诱惑之间有了距离,大脑的如何有自控力系统就会重新掌控局面看不到直接的奖励会让奖励变嘚抽象起来,对奖励系统的刺激作用也会减少比如,也许你可以将诱惑放在视线之外——把糖果罐放在抽屉里而不是直接放在桌上。

“10分钟法则”:在屈服于诱惑前先等待10分钟。10分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如果获得即时的满足感之前必须等待10分钟,大脑就会把它看成是未来的奖励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能坚持十分钟那么你就是可以抵制住这个诱惑的人。相信自己是能够如何有自控力的人这也能够增强你需要的如何有自控力力。

给未来的回报打折是人的天性但每个人的折扣率不同。一个人的折扣率不是始终不變的通过改变自己对选择的看法,可以降低折扣率

### 预先承诺的价值

“破釜沉舟”的例子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人类如何迫使未来的自巳去做现在想做的事

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就必须限制自己的选择即“预先承诺”。理性的自我设定了需要遵守的做法受诱惑的洎我则常常在最后关头决定改变做法。我们需要像对待另一个人那样逐步预测并约束那个自我,用理性的偏好来束缚他们

比如,屏蔽那些经常让你浪费时间的网站用保险箱锁住诱惑你的东西,用Forest种树、类似老友记里Rachel剪掉信用卡等等这样,未来的你会知道自己是认真嘚

### 遇见未来的自己

我们会把未来的自己想象成完全不同的一个人——这是个令人费解但却不难预测的错误。我们把未来的自己理想化了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做到现在的自己做不了的事。我们有时会虐待他们让他们承担现在的自己犯下的错误。

这种错误的想象让我们像對待陌生人一样对待未来的自己我们更可能解救现在的自己,不让他受到太大的压力我们会给未来的自己增加负担,就好像那时的自巳是个陌生人一样

但是典型的情况是,当我们到了未来理想中“未来的自己”却不见了,最后做决定的还是毫无改变的曾经的自己“未来的自己”会被你一直推向未来。

为什么我们会把未来的自己视为另一个人呢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我们想到未来的自己时我们的欲望不会像现在一样紧迫,情绪不会像现在一样真切直到我们真的需要选择的时候,我们才会知道当下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是让其他人承诺奉献他们的金钱、时间或努力,你可以利用他们对未来的想象让他们提前做出承诺。::(这就是朋友圈打卡学渶语返现的原理啊!)::

当我们考虑未来的自己时大脑的活动和我们考虑别人的特征时如出一辙。因为我们把未来的自己视为陌生人所鉯我们会把现在自己的需求置于未来自己的幸福之上。这种“利己主义”思想正是老龄化社会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人们的寿命更长了,泹退休年龄没变大多数人还没有为剩下的年岁做好经济上的准备。人们之所以不给未来的自己储蓄是因为存钱就像把钱给了陌生人。

“未来自我的连续性”测量方法——你在多大的程度上认为未来的自己在本质上和现在的自己是一样的。不是所有人都会把未来的自己看成彻底的陌生人我们要去认识未来的自己。如果我们感觉和未来的自己毫无关联就会忽略自己行为的后果。相反如果我们觉得和未来的自己联系紧密,就会保护自己不被最糟糕的冲动所伤

### 该等待的时候,该屈服的时候

有的人习惯于“高瞻远瞩”这也是很痛苦的。他们需要把放纵视为一种投资而不是只关注放纵带来的损失。他们需要预先做出放纵自己的承诺适当放纵。(虽然可能很痛苦但怹们一定在世俗意义上很成功=w=)

?? 深入剖析:你给未来的奖励打了几折?

当你屈服于诱惑或拖延的时候你是把哪些未来的奖励出售了?放弃抗争的即时回报是什么长期的代价是什么?这是公平交易吗是什么想法和感觉让你出售了未来?

?? 意志力实验:等待10分钟

10分鍾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如果获得即时的满足感之前必须等待10分钟,大脑就会把它看成是未来的奖励如果10分钟之后伱仍旧想要,你就可以拥有它但在10分钟之内,你一定要时刻想着长远的奖励以此抵抗诱惑。如果可以的话你也可以创造一些物理上(或视觉上)的距离。

如果你的意志力挑战需要“我要做”的理论你也可以使用这个“10分钟法则”。你可以“坚持10分钟然后就可以放棄”。当10分钟结束后你就可以允许自己停下来。不过你会发现只要一开始,你就会想继续做下去

?? 意志力实验:降低你的折扣率

┅个人的折扣率不是始终不变的,通过改变自己对选择的看法可以降低折扣率。

如果我给你一张90天后可以兑换的100美元支票你愿意交换┅张可以即时兑换的50美元支票吗?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做但如果你一开始拿到了50美元的支票,然后有人问你是否愿意交换一张延迟兑换嘚100美元支票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最初得到的奖励就是你想保留的东西

大部分人想避免失败。我们不想失去已经得到的东西你会找到更多的理由,解释为什么你先想到的奖励是合理的当人们首先想到未来的奖励时,未来奖励的折扣率就会大幅下降

无论面对什么樣的诱惑,你都可以利用以下方式抵抗即时的满足感

1、当你受到诱惑要做与长期利益相悖的事时,请想象一下这个选择就意味着,你為了即时的满足感放弃了更好地长期奖励

2、想象你已经得到了长期的奖励。想象未来的你正在享受如何有自控力的成果

3、然后扪心自內:你愿意放弃它,来换取正在诱惑你的短暂快乐吗

?? 意志力实验:对未来的自己做预先承诺

你准备好对未来受诱惑的自己施加压力叻吗?

1、做好拒绝诱惑的准备在未来的自我被诱惑蒙蔽之前,提前做出选择比如定好健身餐、做好锻炼or牙医计划并预先付款。

2、让改變偏好变得更难制造延迟或设置障碍,给自己一些时间来应对诱惑

3、激励未来的自己。胡萝卜和大棒策略给自己的意志力挑战加料。

?? 深入剖析:你在等待未来的自己吗

你是否在推迟重要的变化或任务,等待如何有自控力力更强的未来的自己出现你是不是乐观哋让自己承担过多的责任,最后却被不可能的任务打倒了你今天有没有不去做什么事,因为明天你会更想去做那件事

?? 意志力实验:遇见未来的自己

下面三种方法能让未来变得真实可信,让你认识未来的自己

1、创造一个未来的记忆。想想未来可以让人延迟满足感想象一下你下周正在杂货店购物,或者正在开某个预定的会议想象中的未来图景要真实生动。

2、给未来的自己发条信息给未来的自己發条信息,利用这个机会想想未来的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会如何看待自己现在做出的选择?你对未来的自己有什么希望你觉得自己会变荿什么样?未来的自己会因为现在的自己做了什么而表示感激

3、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想象两个未来的自己第一个是你希望成为的自巳;第二个是你害怕成为的自己。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看上去会是什么样的,你对过去的选择有什么感觉

?? 深入剖析:为了你自巳好,你是不是太“高瞻远瞩”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因为总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似乎没办法放下工作休息一下你是否对花钱产苼了太多的罪恶感和焦虑感,以至于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你觉得自己很难再去买别的东西?你会不会希望当时的你能更关注即时的快乐而不是总去推迟享受?如果是这样的话试一试本章提到的意志力实验,把它们当做放纵自己的方法(别再试着推迟了,好不好)

08 傳染:为什么意志力会传染?

如何有自控力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这使得意志力和诱惑都具有传染性。

肥胖传染病——肥胖是会传染的咜会在家庭内部和朋友之间传染。不只肥胖酗酒、虚度、失眠、抑郁症、烟酒。多种意志力挑战都会传染坏习惯和积极的改变都能像細菌一样在人群中传播,而且没有人能完全不受其影响

实际上,那些我们通常认为受如何有自控力力影响的行为也会受社会控制力的影响。我们愿意相信我们的决定不会受他人的影响,我们为自己的独立和自由意志感到自豪但从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和医药学等方面嘚研究来看,我们个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受他人想法、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甚至,我们认为他人想要我们做什么这都会影响我们的選择。这种社会影响经常给我们带来麻烦但也有助于我们实现意志力目标。

实际上你的大脑中除了你的多个自我,还住着几个人比洳父母、配偶、孩子、朋友、老板,以及任何出现在你日常生活中的人人生来就要和其他人产生联系。我们有专门的脑细胞管理这件事它叫做“镜像神经元”。它唯一的任务就是注意观察其他人在想什么感觉什么,在做什么

这就是移情的本能,它让我们理解他人並对他们的感觉做出回应。当我们的镜像神经元获取了别人奖励承诺的信息时我们自己也会渴望得到奖励。

我们发现了三种形式都会使我们的社会脑出现意志力失效。

第一种形式是::无意识的模仿::当镜像神经元探测到其他人的行动时,它会让你的身体也准备做同样的动莋例如,交谈中的人会摆出对方的姿势(销售员、经理和政客都需要经过训练,让他们能有意识地去模仿别人的姿势因为这样做更嫆易影响他们的模仿对象。)

第二种形式是::传染情绪::镜像神经元会对别人的疼痛产生反应,也会对别人的情绪产生反应(电视情景剧添加笑声)快乐和孤独的情绪会在朋友和家庭中传播。当我们感觉不好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屈服诱惑。

第三种形式当我们看到别人屈服於诱惑时,我们的大脑也可能::受到诱惑::如果你发现别人和你有同样的意志力挑战,你就会很想加入他们当我们想象别人想要什么的时候,他们的欲望就会引发我们的欲望(和别人一起,要比一个人吃得更多;看别人赢钱自己也想提高赌注;和朋友一起购物花的钱更哆。)

抽烟就是一个受社会影响的典型例子工作的时候,想要吸烟的人会更容易和大家一起抽烟(公司楼下垃圾桶上的烟头说明了这┅点。《志明与春娇》中也提到过有时候人们为了社交而一起抽烟。)

人类天生就能洞察别人的思想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动时,我们會用社会脑去猜测他们的目的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我们也需要作出最合适的反应这种自动读心术的副作用是:它会激活我们心中的囲同目标——“目标传染病”。

我们很容易感染别人的目标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好消息是能够传染的目标,仅限于你已经拥有的或昰和他人共有的目标目标传染在两个方向上都会起作用——你既可以感染如何有自控力,也可能感染自我放纵但是,我们好像更容易感染上诱惑

有时候,我们感染的不是某种具体的目标而是和我们的冲动一致的、更普遍的目标。比如在“不准停车”的地方停车;囷别人一起闯红灯。“打破规则”也是可以传染的(干净的地板很少人扔垃圾,一旦有垃圾大家就会更倾向于乱扔垃圾)

当我们看到別人忽视规则、受欲望支配的时候,我们更可能在任何冲动面前选择屈服这就意味着,当我们看到别人举止不良的时候我们的如何有洎控力力也会降低。

这样一来我们就会从别人那里感染上了“意志力薄弱”,即便我们的弱点和我们看到的别人的弱点毫不相同我们甚至不需要直接看到别人行动,即便我们只看到了其他人屈服于诱惑的证据我们也会感染上相同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你喜欢的人比陌生人更有传染性。社会传染如肥胖或吸烟的传播,遵循的是“复杂传染”的模式仅仅接触到行为的“携带者”还不够,重要的是你囷这个人的关系社会传染病在人际网络中传播,那里面都是互相尊重、互相欣赏的人和地理上的亲近程度比起来,社会关系上的亲密程度更重要当我们想到我们喜爱、尊重的人和感觉相似的人时,我们的大脑会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们而不会把他们视为“别人”。

囚们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目的高尚然而,唯一关系到你怎么做的理由反而是最不无私的“别人都这么做”这就是“社会认同”。这是很實用的生存本能之一相信别人的判断,正是让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黏合剂你不必亲自了解一切。

我们的日常行为受到”社会认同“的巨大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新闻网站上浏览”最受欢迎的新闻“(论坛常有的“十大热点”),为什么更可能去看“排行榜第一位”的电影“社会认同”还解释了为什么犹豫不决的选民会相信民意测验。(自杀在群体中的传染)

只要我们相信社会规范就是做正确嘚事(或者更难的事)“社会认同”就会增强我们的自制力。

劝阻不健康行为的一个新策略即让人们相信这种行为是你从不愿掺和的那个群体成员的坏习惯。“社会认同”对支持行为调整有着重要作用如果我们相信,戒掉恶习并培养新的美德会让我们在自己最重视的群体中站稳脚跟我们或许会愿意这么做。

如果我们想让别人更有意志力就要让他们相信如何有自控力是个社会规范。媒体更愿意用耸囚听闻的数据来吓唬我们那些数据让我们觉得所有人都变得更懒惰、更不道德、更不健康了。列出这些数据是为了让我们感到恐惧但當我们发现自己处于多数阵营,所有人的脑海里就会响起:“还好还好我跟别人一样。”

如果我们处于意志力薄弱的多数阵营之外处於钟形曲线的另一侧,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正在向中间靠拢和做正确的事比起来,人们更愿意向中间靠拢

在说到“社会认同”的时候,峩们认为别人做的事比别人实际做的更重要比如,大学生对身边同学普遍作弊的情况估计过高要想知道一个学生有没有作弊,要看他昰否相信别人也在作弊而不是看作弊的惩罚是否严厉。

### “我应该”的力量

在考虑如何做出选择时我们经常想象自己是别人评估的对象。这为人们如何有自控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预想自己实现目标后会非常自豪的人,更有可能坚持到底并获得成功预想自己的行为會受到谴责也很有效。

与讨论长期成本和收益的理性论证比起来自豪、羞愧等社会情感能更迅速、更直接地影响我们的选择——“激情嘚如何有自控力”。通常我们把如何有自控力想做是冷静的理性战胜了感性的冲动但是,自豪和羞愧依赖大脑皮层的情绪区域而不是鼡来做逻辑分析的前额皮层。

在我们为羞愧的力量欢呼之前还应该注意一下“去他的”效应。糟糕的感觉会让你放弃抵抗可以预期的羞愧或许能让你不走进“芝士蛋糕工厂”,但当诱惑直接出现在你面前时羞愧面对承诺的奖赏就失去作用了。一旦你大脑里产生多巴胺嘚神经元受了刺激糟糕的感觉就会加剧你的渴望,让你更容易放弃抵抗

而自豪感的力量能够让你即使面对诱惑,也能安然度过“自豪”能起作用的原因之一是,它把人们的思维从蛋糕上转移开了相反,羞愧则会触发那些可以预期的快感被试者描述了很多和诱惑相關的想法,比如“蛋糕闻起来真香”和“蛋糕真好吃”

为了让自豪感发挥作用,我们必须认为别人都在监视自己或我们有机会向别人報告自己的成功。(这就可以解释一些人在公开场合和私下的行为)让自己坚定决心的有效策略是——公开你的意志力挑战。如果你相信别人会支持你走向成功并观察你的行为你就会更有动力去做正确的事。更有趣的是在群体里公开自己的意志力目标后,你公开的目標也会进行传染

“我应该”力量的另一面,想象别人的目光是很有激励作用但如果我们失败了,别人毫不掩饰的轻蔑目光会让我们羞於公开露面(所以公开自己目标的人如果失败了,可能会避免出现在那个群体中)

人一旦被踢出群体,意志力就会耗竭只要我们觉嘚被排斥或冒犯,我们就有可能屈服于自己最糟糕的冲动我们应该避免做出,因为他人不能按我们喜欢的方式如何有自控力就将其赶絀群体的事情。与其让意志力受挫的人感到羞愧倒不如为他们提供社会支持。布置“互助家庭作业”相互提供支持和鼓励。(这大概僦是美剧里的戒酒互助等等社团存在的意义)

我们的大脑会把别人的目标、信念和行为整合到自己的决策中。当我们和别人在一起时戓者只是简单地想到他们时,在我们的脑海里别人就会成为另一个“自我”,并且和“自我”比赛如何有自控力反之亦然:我们的行為也影响了其他无数人,我们做的每个选择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或诱惑

?? 深入剖析:你的社交

大多数意志力挑战都存在社会“传染”的问题。针对你自己的意志力挑战思考以下问题:

在你的社交圈里,有没有其他人有和你一样的意志力挑战

你有没有从朋友或家囚身上学到过某种习惯?

和某些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不会更容易放纵自己?

在你的社交圈里最近有没有其他人也在尝试应对这个意志仂问题?

?? 深入剖析:你在模仿谁

仔细观察你是否在模仿别人的行为,尤其是和你的意志力挑战有关的行为同样放纵自己的行为是鈈是维持关系的社会黏合剂?当看到周围的人在做同样的事你会不会变本加厉地去做这件事?

?? 意志力实验:增强你的免疫系统

我们鈈总是感染别人的目标有时,看着别人屈服于诱惑反而能增强我们的如何有自控力力。

当你坚定了一个目标时(比如减肥)还要意識到你有一个与之冲突的目标(比如吃个披萨)。当你看到别人的行为和自己最大的目标发生冲突时你的大脑就会处于高度警惕的状态。它会让你的主要目标更坚定它还会寻找策略帮你坚守目标。心理学家把这叫做“反抗控制”

当你面对别人的目标时,增强免疫系统嘚最佳途径就是:在每天刚开始的时候花几分钟想想自己的目标想想你会怎么受到诱惑从而想要改变自己的目标。这就像疫苗一样能保护你不受别人的感染。回想自己的目标能强化这个过程避免你感染他人的目标。

?? 意志力实验:感染意志力

想到如何有自控力力强嘚人可以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家人和朋友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动力。找到你的意志力榜样当你需要多一点意志力的时候,想象你的榜样問问自己:那个意志力强人会怎么做?

?? 深入剖析:你最可能被谁感染

谁是和你关系密切的人。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你最尊重誰?你觉得谁和你最像谁的意见对你来说最重要?你最信任谁、最关心谁你能不能想到哪些行为(有益or有害)是你从他们身上学来的,或是他们从你身上学到的

?? 深入剖析:可别人都这么做!

如果我们认为别人还在做我们试图改掉的不良行为,那么“社会认同”就會妨碍我们做出改变你是否意识到,自己认识的所有人都有同样的习惯

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一群人,他们正在做你渴望做到的事找到┅个新的“群体”加入进去。置身于和你共享承诺与目标的人们当中会让你觉得自己的目标才是社会规范。(类似豆瓣减肥小组、学英語俱乐部)

?? 意志力实验:自豪的力量

想象一下你在意志力挑战中取得成功后会多么自豪这样,你就能充分利用“被认可”这个人类嘚基本需求你可以以任何方式输出你的自豪。

?? 意志力实验:把它变成集体项目

你无须单独面对你的意志力挑战有没有朋友、家人戓同事可以和你一起实现意志力目标?你们不必有相同的目标只需要相互记录和鼓励。这就能让你们在如何有自控力时感到来自社会的支持如果你愿意把这种支持变成一种良性竞争,你也可以在意志力竞争中赢过别人

09 别读这章:“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

试图压抑自己嘚想法、情绪和欲望,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让你更容易去想、去感受、去做你原本最想逃避的事。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白熊效應”。越是让你不要去想象一只白熊你的脑海中越是摆脱不掉白熊的影子。

当人们试着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時想得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的时候还要多这个效应在人处于紧张、疲劳或烦乱状态时最为严重。韦格纳把这个效应称为“讽刺性反弹”(ironic rebound)

“讽刺性反弹”可以解释现代人的很多失败事例:失眠患者、减肥的人、忧心忡忡的人、失恋的人。清醒时压抑对意中人的想念会让人经常梦到他们,甚至比可以去想时梦到得还多这无疑促成了心理学中最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两人相爱,他们爱得更深

压抑人的本能时,就会产生这种讽刺性反弹效应越是不让我们想一件事,我们就会越去想它对焦虑、沮丧、节食、仩瘾的最新调查证实,把“我不要”的力量用在涉及思想、情感的内心世界它就会失效。

压抑想法为何行不通这和大脑如何处理“不偠去想”这个指令有关。大脑把这个指令分为两部分分别由两个不同系统去执行。大脑的一部分负责将人的注意力从被禁止的想法那里引开这个过程叫做“操作”。大脑的另一部分则负责寻找证据证明你没有去想、去感觉、去做你不该去想、去感觉、去做的事,这个過程叫做“监控”“操作”依靠大脑的如何有自控力系统来完成,和所有自我控制一样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能量。“如何有自控力”自动运行无需耗费大量精力。“监控”与大脑的自动危险检测系统的联系更紧密

“操作”与“监控”的配合十分重要。无论基于什麼原因只要“操作”减弱了,“监控”就会成为如何有自控力的噩梦通常,“操作”和“监控”同时工作当“监控”指出可能的诱惑或干扰时,“操作”就会介入把人引向目标并远离麻烦。疲惫的“操作”和精力充沛的“监控”造成了大脑的不平衡当“监控”寻找被禁的内容时,它会让人不断想起要寻找的目标大脑的潜意识不断想到被禁止的内容。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当人们试图摆脱一种想法它却不断回到脑海中时,人们很可能认为它一定是真的我们相信,我们的思想是信息的重要来源我们会很自然的认为它是需要关紸的重要消息。这种认知的偏见似乎已经在人类的大脑里根深蒂固了人们会根据想起事情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它的可能性或真实性。

无论伱想摆脱哪种恐惧或欲望它们最后都会变得更让人信服,更引人注目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想法是真实的,也不意味着这个想法很重要伱对想法的反应,反而使这个想法得到了强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想要这么做。

因为你不愿意去想它所以它再次出现就显得别有意味。洇此人们更可能相信它是真的。所以担忧的人就会变得更担忧,渴望冰激凌的人就更可能会去吃冰激凌

#### 避免讽刺性反弹

如何对抗讽刺性反弹?这个方法本身就很有讽刺意味——放弃如何有自控力当人们不再试图控制那些不希望出现的想法和情绪时,它们也就不会再來烦你了

允许你去想一件事,反而会减少你想起它的可能性这种方法对消除许多不好的内心感受都有用,它的适用范围大得令人吃惊去想自己所想,追随自己的感觉(你不必相信它是真的不要觉得必须采取行动),这是治疗焦虑、抑郁、嗜食和各种上瘾症状的有效方法我们通过这些证据可以看到,放弃控制内心感受反而能让我们更好地控制外在行为。

努力不去想消极的想法可能会让人变得抑鬱。越是压抑消极情绪人越可能变得抑郁。这即使对健康的人也有同样的效果人们试图摆脱自我批评的想法(“我真失败”、“大家嘟觉得我很蠢”)时,与坦率面对这种想法相比他们的自尊心更容易受挫,情绪更容易变坏

人们可以努力把想法挤出大脑,但身体仍嘫会接收到信息如果想让自己远离精神痛苦,人们就需要与这些想法和平相处而不是把它们推到一边。

社交焦虑是人们在社交时产生嘚一种严重的害羞表现参与研究的人不只是在社交场合有点紧张,仅仅想到要和陌生人说话就可能让他们感到恐慌患有社交焦虑症的囚常常害怕让自己难堪或是被别人指指点点,但他们对自己的批评往往是最厉害的大多数人会避开可能引起焦虑和自我怀疑的场合,如聚会、人群和公开演讲因此,他们的生活圈子越变越小即使是那些大多数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比如工作会议和打电话都会让他們不知所措。

社交焦虑症患者需要尝试去观察并接受自己所有的想法和感受这么做的目的不是摆脱焦虑和自我怀疑,而是培养患者的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应对这些困难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患者知道无须保护自己的内心感受他们就能在外部世界找到更多的自由。当他們感到担忧时戈尔丁就引导他们去观察自己的想法,感受身体里的焦虑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如果焦虑仍然存在他就鼓励他們去想象那些想法和焦虑随着呼吸消散了。如果不和焦虑对抗焦虑就会自然离去。

你可以做呼吸训练并想象浮云把这些烦心的想法和感觉想象成飘过脑海和身体的浮云。不要停下呼吸想象这些浮云不断消散或飘过。把呼吸想象成一阵风它毫不费力的将这些浮云吹散,吹走你无须让这些想法离开,只需保持呼吸的感觉

无论是拖延症患者想摆脱焦虑,还是酗酒者想避免孤独摆脱不好的感觉往往会導致自我毁灭的行为。挑战一下你的意志力有没有什么你不想体验的感觉?如果你允许自己去体验调节呼吸并想象浮云,会发生什么倳

思维抑制不仅会让人们更可能想某件事,还会促使人们去做自己努力不去想的事所有自我伤害行为的背后都存在讽刺性反弹。和非節食者比起来节食者更可能压抑对食物的想法。而压抑想法的节食者面对食物时控制力却最差。他们感受到的对食物的渴望更强烈洇此比不控制想法的人更容易过度进食。

禁止进食某种食物会增加人对这种食物的欲望这种反弹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嘚很多节食者错误地认为,自己有能力压抑自己的欲望至少在节食开始时,他们能成功地不去想某种事物这样就使他们产生了成就感。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幻觉因为我们从根本上假设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如果我们控制思想和行为失败了我们会认为是自己压抑的不够,而不会认为压抑思想的方法根本行不通这反而会使我们更强烈地想要压抑自己,即使撞上更硬的南墙也不回头

我们应该包容这些想法和诱惑。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同时也要记住,不要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即使不试着控制自己的思维,也要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們可以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的意志力挑战。比如让减肥者把追求健康当做任务而不是把抑制食欲当做任务。这样他们对食物的欲望就降低了关注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不想做什么

当面临吸烟的冲动的时候,观察自己看看当时自己在想什么,有什么样的冲动自己的肚子、肺部、喉咙会不会感觉不适。当受到强烈诱惑时想想这些冲动只是大海里的浪花。虽然它很强大但最终会碰上岩石,囮成泡沫想象自己在驾驭海浪,而不是与之抗衡

这就是“驾驭冲动”的技巧。学会接受和掌控不愉快的心情不再一感觉不适就用不健康的习惯(例如吸烟)来获得愉悦,这正是“驾驭冲动”技巧最棒的副作用

#### 驾驭抱怨的冲动

(这简直是每个女人都会碰到的问题。)

故事的主人公长期以来习惯于责备丈夫这就导致夫妻关系紧张。一方面自己会不由自主地感觉丈夫故意“做错事”激怒自己另一方面,丈夫已经被千篇一律的责备和批评弄得筋疲力尽了虽然女主人公非常想让丈夫改变做法,但理智让她意识到自己似乎才是影响婚姻關系的主要原因。

她决定驾驭自己想责备丈夫的冲动现在她发现,冲动就像渴望一样只要你不依照其行事,它就会自行消亡

在心里菢怨就好。把愤怒想象成海浪让这种感觉随浪而逝。她发现如果她调整呼吸,和身体中的冲动和平共处它们就会平息下来。

驾驭冲動不只适用于戒除癖好还能帮助你掌控有害的冲动。

### 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

当你开始试着接受欲望时,请记住抑制欲望的反面鈈是自我放纵。

从很多方面看这些案例都和意志力的作用紧密相关。它们依赖观察和了解自我的能力而不是做出判断的决断力。它们姠我们提供了一种应对诱惑、自我批评和压力等意志力大敌的方法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让我们从中找到克服困难的动力

哃样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很多意志力挑战,对克服沮丧和药物上瘾都有奇效认识自我、关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这三种方法囸是自我控制的基石

我们需要认识到,控制自己的思想是件不可能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选择自己相信什么选择自己要做什么。

?? 深入剖析:讽刺性反弹调查

你是否想忘记某些东西如果是,请检查一下讽刺性反弹理论压抑有用吗?试图忘记某些东西是否让它回來时变得更强烈(没错,你要让“监控”来监控它自己)

?? 意志力实验:忠于你的感受,但别相信你所有的想法

遇到烦恼的时候關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试着转移注意力一旦观察到这些想法和感受,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感受你身体的变化。

有时候这些烦惢的想法和感觉会随着呼吸自然消散。如果它们打断你对呼吸的关注那就把这些想法和感觉想象成飘过脑海和身体的浮云。不要停下呼吸想象这些浮云不断消散或飘过。把呼吸想象成一阵风它毫不费力的将这些浮云吹散,吹走你无须让这些想法离开,只需保持呼吸嘚感觉

这种方法和相信或思考某个想法是不同的。不要抑制想法接受它的存在,但不要相信它你要接受的想法是:这些想法总是来來去去,你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想法但你不必接受它的内容。“好吧那种想法又来了,又得心烦不过,这就是思维的运作方式它並不一定意味着什么。”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应对使人分心或心烦意乱的各种情绪比如愤怒、嫉妒、焦虑或羞愧。

?? 深入剖析:你朂渴望什么

当我们自我抑制,禁食一种食物时我们反而会对它有难以抑制的欲望。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呢你坚持了多久?被禁止做某件事会消除你对它的欲望还是会激起你更大的渴望?

?? 意志力实验:真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诸行动

可以用4个步骤来应对自己强烈嘚欲望——

1、承认自己脑海中的欲望,以及渴望某种事物的感觉

2、不要马上试着转移注意力或与之争论。接受这种想法或感觉提醒自巳“白熊”现象和“反弹”理论。

3、退一步考虑意识到这种想法和感觉并不受自己控制,但你可以选择是否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

4、记住你的目标,提醒自己预先作出的承诺

?? 意志力实验: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

即使是不打算减肥的人,也能从把“我不要”变荿“我想要”的成功中得到启发

当你面对“我不要”的巨大意志力挑战时,可以试着采取以下策略——

1、除了“我不要”你还能做什麼来满足同样的需求?坏习惯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求而形成的比如为了减少压力、获得愉悦、寻求认同。

2、如果没有了坏习惯你还能做些什么?你可以做其他有趣的事来代替坏习惯大多数的癖好和消遣需要从生活的其他部分抽调大量时间和精力。有时关注错失的機会比试着戒掉坏习惯更有激励作用。

3、可以通过重新定义“我不要”的挑战把它变成“我想要”的挑战吗?有时同样的行为会被两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支配。比如把“不要迟到”重新定义为“做第一个到的人”或“提前5分钟到”听上去没有什么太大不同,但却可能让囚更有动力也就没那么容易迟到了。因为把“按时到达”变成了一场能够获胜的比赛关注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不想做什么

?? 意誌力实验:驾驭冲动

当冲动占据你的头脑,花至少一分钟去感觉自己的身体你的冲动是什么样的?是}

第五章大脑的弥天大谎:为什么峩们误把渴望当幸福

1953年,来自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两名年轻科学家詹姆斯·奥尔兹(James Olds)和彼得·米尔纳(Peter Milner)试着研究一只令人困惑的尛白鼠奥尔兹和米尔纳将一个电极深深植入小白鼠的脑袋里,通过电极来刺激大脑的某个区域其他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个区域能让咾鼠产生恐惧的反应根据过去的研究报告看,实验室里的小白鼠很讨厌这样的电击它们会避免任何导致大脑受刺激的事情。奥尔兹和米尔纳的小白鼠却恰恰相反它不停回到笼子的角落里,那个它曾经受电击的地方看起来,他们的小白鼠还想被电击

他们无法理解小皛鼠这个怪异的行为,所以决定验证一下看看小白鼠是否希望被电击。每次小白鼠向右移动、远离角落的时候他们就会用适度的电击來奖励小白鼠。小白鼠很快就明白了在短短几分钟内,它就爬到了笼子的另一个角落奥尔兹和米尔纳发现,只要他们用电击来奖励小皛鼠它就会向某个方向移动。很快他们就可以像操纵木偶一样操控小白鼠了。

难道其他研究人员出错了吗莫非刺激小白鼠脑中这个區域的效果和他们想的不一样?还是说他们的小白鼠是个自虐的家伙?

实际上他们无意中发现了大脑里一处未被开发的区城。这多亏叻植入过程中的一个小失误奥尔兹是进社会心理学家,不是神经科学家他的实验技巧很糟糕,把电极安在了错误的位置上所以,他們阴差阳错地发现了大脑中一个受刺激会产生强烈快感的区域要不然,怎么解释小白鼠为了再被电击而到处乱跑奥尔兹和米尔纳将他們的发现称为大脑的“快感中心”。

但奥尔兹和米尔纳还是不明白他们到底发现了什么小白鼠体验到的不是极乐,而是渴望神经科学镓最终通过对小白鼠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窗户通过这扇窗户,我们能看到自己渴望、被诱惑、上瘾的种种体验我们会发現,在追求幸福的时候我们可不能相信大脑指引的方向。我们还会发现神经营销学这个全新领域是如何利用这个原理来操控我们的大腦、为我们制造欲望的,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抵抗这种欲望

奥尔兹和米尔纳发现小白鼠大脑里的“快感”中心后,他们便开始证明刺激這块区域会带来多大的快感。首先他们让小白鼠禁食24小时,然后把它放在一根短管的中间管道两头都有食物。通常情况下小白鼠会跑到管道一头然后开始咯吱咯吱地吃东西。但如果小白鼠在这之前受到了电击它便会待在原地,一动也不动和一份有保证的食物奖励仳起来,它更愿意等待可能出现的另一次电击

科学家还作了测试,如果有可能的话小白鼠是否会自己寻求电击。他们放置了一根杠杆当杠杆被按压的时候,小白鼠的快感中心就会受到电击小白鼠一旦发现了杠杆的作用,就会每5秒钟电击自己一下获得自我刺激机会嘚小白鼠显得毫不满足,它们会一直不停地按压杠杆直到它们力竭而亡。小白鼠发现如果自我折磨能刺激大脑,那么它就能忍受这种折磨奥尔兹把自我刺激的杠杆放在一张电网的两端,这样小白鼠每次只能得到来自一根控制杆的一次电击但小白鼠很乐意在电网上跑來跑去,直到它们烧焦的爪子疼到没法继续跑为止奥尔兹更加确信,只有一件事能产生这样的行为那就是极乐的感觉。

没过多久精鉮病学家们就觉得,这个实验对人类来说也是可以尝试的【虽然这项健康研究比较奇怪但这绝对不是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实验室里发生的最渏怪的事。那时候哈佛大学的蒂莫西·李尔利(Timothy Leary)在研究致幻剂LSD和迷幻蘑菇对精神的好处。在布鲁克林的迈蒙尼德医学中心斯坦利·库皮尼(Stanlcy Krippner)通过训练一个人向在另一个房间睡觉的人发送心灵感应信息,来进一步推进超感官知觉(ESP)实验蒙特利尔艾伦研究机构的尤恩·卡梅伦(Even Cameron)则试图消除家庭主妇心中与意志相悖的记忆。这是某项关于大脑控制的研究的一部分该研究受到美国中情局的支持。】美国杜兰大学的罗伯特·希斯(Robert Heath)在病人的大脑中植入电极,并交给他们一个控制盒控制盒能让他们刺激自己这个新发现的快感中心。希斯的病人表现得和奥尔兹的小白鼠如出一辙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刺激的频率,结果他们平均每分钟会电击自己40次休息的时候,研究囚员给他们端来了食物病人们虽然承认自己己经很饿了,但仍然不愿意停下电击去吃点东西在实验人员提出终止这个实验或切断电极嘚时候,有一个病人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另外一个被试者在电流切断后仍然按了200多下按钮,直到实验人员要求他停下来为止(希斯的报告Φ最有趣的一点是他如何解释病人在切断电流后仍然按压按钮。希斯认为这表明该病人精神混乱,不能成为合格的实验对象他尚未充分了解受刺激的大脑区域。实际上这种行为就是上瘾和强迫症的最初暗示。)无论如何,这些结果让希斯相信这种大脑自我刺激法可以成为很多精神失常问题的治疗法。(见鬼他们好像还挺喜欢这个方法的。)他认为把电极留在病人的大脑里是个不错的想法。這样病人就可以在腰带上别一个自我刺激控制器,随时随地给自己电击②

这时,我们需要考虑一下这项研究所处的整体环境那时候,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范式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相信,动物或人类身上唯一值得测量的东西就是行为想法?感觉那些东西都是浪费时間。如果一名客观的观察者不能观察到、看到某些东西那么这就不是科学,也就不重要了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希斯早期的报告缺少详细嘚第一手资料,没有记录他的病人在自我刺激时有什么感觉像奥尔兹、米尔纳一样,希斯也推测说因为他们的被试者不停地刺激自己,为了持续电击忽略了食物所以他们是把精神上的快感当做了“奖励”。而且病人确实也说电击让他们感觉良好但是,他们连续不断哋自我刺激夹杂着对切断电流的担忧。这可能暗含着除了真正的满足感,这里面还有其他的东西而我们对这些病人的想法和感觉知の甚少,这就是这个看起来很欢乐的实验的另一面有一名病人有间歇性睡眠症,实验人员给了他一个便携的植入设备帮助他保持清醒。这位病人描述自我刺激的感觉时说那“令人非常沮丧”。虽然他“经常性地、有时近乎疯狂地按按钮”但他一直没能达到实验中那種满足感。自我刺激让他觉得焦虑不安而不是幸福快乐。他看起来更像是身患强迫症的人而不是体验快乐的人。

奥尔兹和米尔纳的老鼠真是因为感觉太好而不愿意停下来最终导致力竭而亡的吗?如果说受刺激的大脑区域奖励给它们的不是极大的快感,而仅仅是承诺咜们会有快感呢事情有没有可能是这样的:小白鼠之所以刺激自己,是因为大脑告诉它们只要它们再按一次杠杆,奇妙的事情就会发苼

奥尔兹和米尔纳发现的不是快感中心,而是现在神经科学家称为“奖励”系统的东西(见图5-1)他们刺激的区域是人脑最原始的动力系统的一部分。这个系统逐步进化驱使我们采取行动和消耗体能。这就是为什么奥尔兹和米尔纳的第一只小白鼠不停地在第一次受到刺噭的角落里跑来跑去也就是为什么小白鼠宁愿放弃食物或烧焦爪子,也要让大脑再受一次电击每当这个区域受到刺激的时候,大脑就會说:“再来一次!这会让你感觉良好!”每次刺激都让小白鼠寻求更多的刺激但刺激本身却不会带来满足感。

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並非只有大脑中的电极能激活这个系统。世界上充满了能带来刺激的东西从饭店的菜单和直邮广告,到乐透彩票和电视广告都能让我們变成真人版的奥尔兹和米尔纳的小白鼠,去追寻对快乐的承诺这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对“我想要”的东西深深着迷而说“我不要”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二、“我想要”的神经生物学原理

奖励系统是怎么迫使我们行动的呢当大脑发现获得奖励的机会时,它就释放出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会告诉大脑其他的部分它们需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让贪婪的我们得手大量的多巴胺并不能产生快乐的感觉,那种感觉更像是一种激励我们会觉得警醒、清醒、着迷。我们发现了如何才能得到快乐而且愿意为了获得这种感觉付出努力。

茬过去的几年中神经科学家给多巴胺释放产生的效应起了很多名字,包括寻觅、希望、渴望和欲望但有一件事很清楚——这不是喜欢、满足、快乐或真正的奖励会带来的感觉。研究表明即便你摘除了小白鼠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它们仍会在吃到糖果时露出傻傻的笑容它们不会为了奖励而付出努力。它们喜欢糖但在吃到糖之前不会想要糖。

2001年斯坦福神经科学家布莱恩·克努森(Brian Knutson)发表了一份具有決定意义的实验报告,证明了多巴胺会促使人们期待得到奖励但不能感觉到获得奖励时的快乐。他的研究借鉴了一个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實验即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在狗身上做的条件反射实验。1927年巴甫洛夫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如果在喂狗之前摇铃,狗即便没有看到食物也会听到铃声就流口水。它们懂得把铃声和晚餐的承诺联系在一起克努森作出了一个大胆的预测。他认为大脑在期待奖励的时候也會“流口水”。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大脑的这种反应和真正得到奖励时的反应是不同的。

克努森在研究中扫描被试者的大脑让他们看到屏幕上某个符号时就期待自己能赢钱。想要赢钱的话他们需要按一个按钮,以便获得奖励只要这个符号一出现,人类大脑中释放多巴胺的“奖励中心”就会发生反应被试者也就按下了按钮,得到了他们的奖励但当被试者真的赢了钱的时候,大脑里的这个区域反而安靜了下来大脑中另一个区域产生了赢钱的快感。克努森证明了多巴胺控制的是行动,而不是快乐奖励的承诺保证了被试者成功地行動,从而获得奖励当奖励系统活跃的时候,他们感受到的是期待而不是快乐。

任何我们觉得会让自己高兴的东西都会刺激奖励系统唎如令人垂涎的美食、咖啡的香味、商店窗口半价的招牌、性感的陌生人的微笑,还有承诺会让你变得富有的商业广告大量分泌的多巴胺使这个新的冲动对象变得对你来说至关重要。当多巴胺劫持了你的注意力时大脑只会想如何获得或重复那个触发它的东西。这是大自嘫的办法它保证了你不会因为不愿意采集浆果而被饿死,或是因为觉得很难吸引潜在伴侣而加速人类灭亡进化根本不关心你快乐与否,但它会利用对快乐的承诺让我们不停地为生计奔忙。而且大脑正是靠对快乐的承诺让你不停地去狩猎、采集野果、工作和求爱,而鈈是让你直接感受快乐

当然,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和大脑进化的环境(也就是那些原始本能进化的环境)很不一样。例如每当我们看到、闻到或尝到高脂肪或高糖分的食物时,大脑都会释放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的释放保证了我们会产生把自己喂饱的念头。如果你生活在食物稀缺的环境里这绝对是最好的本能。但在你生活的时代里食物不仅极大丰富,而且很多都是专门为了刺激你的多巴胺释放而淛造出来的那么,多巴胺就成了走向肥胖的食谱而不是长命百岁的保障。

你也可以思考一下色情图片对我们奖励系统的影响在人类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除非你真的有机会和别人交配否则你很难看到一个裸体的异性摆出诱惑的姿势。如果你想把你的基因延续下去這时候最好还是给自己一点动力。几十万年之后我们会发现互联网上关于色情的东西随处可见,更不用说广告或娱乐产业中经常出现的軟色情图片了而追求每一次性“机会”的本能,会使人们最终对色情网站上瘾或是对某些涉性广告上瘾,比如那些除臭剂和高档牛仔褲的广告

现代科技“及时行乐”的特点,加上原始的激励系统就让我们成了多巴胺的奴隶,从此欲罢不能我们中的一些人应该还记嘚那种狂按电话答录机按钮、查收新消息的刺激感。后来我们又通过调制解调器连上了美国在线,希望电脑会告诉我们:“你收到了新郵件!”好吧我们现在有了FacebookTwitter、电子邮件和短信息——这就是精神病专家罗伯特·希斯设计的自我刺激设备的现代版。

因为我们知道自巳可能会收到新消息,或者下一个更新的YouTube视频有可能让我们捧腹大笑我们就不停地点击刷新按钮,点击下一个链接像得了强迫症一样查看自己的设备,就像我们的手机、黑莓以及笔记本和我们的大脑之间有一根线连着能给我们不断提供多巴胺刺激一样。和高科技比起來再没有什么我们能梦到、抽到、注射的东西能让我们如此上瘾了。这些设备就这样俘获了我们让我们不断要求更多。在我们所处的時代里奖励的承诺可以用我们上网时的行为来打比方——我们搜索,再搜索搜索更多的。我们点击鼠标就像笼子里的小白鼠想再感受一次电击一样。我们追寻着难以捉摸的奖励直到最终觉得满意。

手机、互联网和其他社交媒体可能是无意中激活了我们的奖励系统泹电脑和电子游戏的设计者是有意识地控制了人们的奖励系统,让玩家上钩“升级”和“获胜”随时可能出现,游戏就这样激发了人们嘚兴趣这也是人们很难戒掉游戏的原因。一项研究发现电子游戏刺激和使用苯丙胺吋产生的多巴胺一样多。正是这种多巴胺的增加使囚们会对这两种东西上瘾具有不确定性的“得分”和“升级”会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不停燃烧,让你像是被粘在了椅子上一样每个人對此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觉得这增加了娱乐性也有人觉得这是对玩家不道德的剥削。不是每个抓住游戏机操控杆的人都会上钩泹对那些意志力不够坚定的人来说,游戏和毒品一样令人上瘾2005年,28岁的韩国锅炉修理工李承生在连续50个小时奋战“星际争霸”之后死于惢血管衰竭他不吃不睡,只想继续玩游戏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很难不联想到奥尔兹和米尔纳实验中力竭而亡的小白鼠

深入剖析:是什么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不停燃烧?

你知道什么会刺激你的多巴胺分泌食物?酒精购物?Facebook还是其他东西?这一周试着观察是什么吸引了你的注意力,是什么给了你奖励的承诺强迫你去寻求满足感?是什么让你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垂涎欲滴或是像奥尔兹和米爾纳的小白鼠一样欲罢不能?

多巴胺在我们上瘾时会发挥某些作用最令我们吃惊的是它在帕金森患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帕金森症昰一种常见的神经退化性疾病病因是脑细胞中缺少多巴胺。多巴胺在刺激行为中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减缓或减少运动、抑郁以及间歇性緊张症标准的帕金森治疗方式是同时服用两种药物: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前者可以帮助大脑产生多巴胺后者能刺激大脑中嘚多巴胺腺体,模仿多巴胺的行为当病人刚开始接受药物治疗时,大脑中多巴胺的含量会比往常多这就减轻了帕金森的主要症状,但哃时带来了难以预料的新问题

医学期刊上的很多案例都介绍了这种药的副作用。例如一个54岁的女人突然对曲奇饼干、咸饼干和意大利媔产生了强烈的欲望,她会很晚都不去睡觉一直不停地狂吃。还有一个52岁的男人养成了每天都赌博的习惯在赌场待了36个小时不出来,婲光了平生所有的积蓄(他还对鼓风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有一次,他为了创造出最完美的、一片叶子都没有的花园连续用了6个小时的皷风机。但对他的家庭和医生俩说这不是最需要担心的问题。——作者注)一个49岁的男人觉得非常痛苦,因为他突然发现内己食量大增、总想喝酒而且妻子说他“性欲过强”——为了不让丈夫来烦自己,她必须打电话向警察求助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是让病囚不再服用释放多巴胺的药物但在很多情况下,关心则乱的家人和医生会首先把病人送去做心理治疗或是送他们参加匿名戒酒会或戒賭会。他们不知道这种新的癖好是大脑出现的小故障,而不是根深蒂固的心理问题只有心理问题才需要进行进行精神方面的咨询。

当嘫这些例子都有些极端。不过当你被奖励的承诺吸引时,你大脑中的情况和这些人没有多大差别帕金森症患者服用的药物只是把食粅、性、酒精、赌博、工作这些东西在奖励系统中的作用夸大了。当多巴胺给我们的大脑安排寻找奖励的任务时我们就展现了自己最敢於冒险、最冲动、最失控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如果奖励迟迟没有到来的话,奖励的承诺(和一想到要停下来就不断增长的焦虑)足以让峩们一直上瘾如果你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你就会一次次地去按杠杆直到力竭而或被饿死。如果你是人类你就会掏空钱包、填满肚孓——这还是好的。如果严重的话你会发现自己患上了强迫症。

三、分泌多巴胺的大脑:神经营销学的崛起

当奖励的承诺释放多巴胺的時候你更容易受到其他形式的诱惑。比如色情图片使男性更容易在经济方面冒险,幻想中乐透彩票会让人饮食过量这两种对无法得箌的奖励的幻想会给你带来麻烦。大量分泌的多巴胺会放大“及时行乐”的快感让你不再关心长期的后果。

你知道是谁发现这件事的吗答案是想从你身上赚钱的人。零售业的方方面面都设计得让我们更有购买欲比如,大型食品公司在菜谱中搭配适当的糖类、盐类和脂肪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乐透彩票的广告则鼓励你去想象,自己中大奖后拿着100万美元会去做些什么

杂货店的老板也不傻。他们希望你购物时大脑分泌最多的多巴胺所以他们把最具诱惑力的商品放在店铺前面和中间。当我走进我家附近的商店时第一眼看箌的就是面点区免费试吃的样品。这并不是个意外斯坦福大学的市场营销学研究人员证明了,食品和饮料的样品会让购物者更饥饿、更ロ渴并产生“寻找奖励”的心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样品包含了对两个最大的奖励的承诺——免费和食物。(如果发放样品的人很囿魅力那就是第三个承诺了。那你就完蛋了)在一项研究中,品尝甜食样品的人更容易购买放纵自己的食物比如牛排和蛋糕,或是咑折商品食物和饮料的样品放大了商品的吸引力,而这些商品本身就能激活你的奖励系统(对一个满脑子都是预算的母亲来说,最能噭活她的奖励系统的就是省钱的机会!)但这对一些日用品却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比如燕麦片和洗碗液。这就证明了即便释放了多巴胺,普通消费者也不会觉得卫生纸是难以抗拒的诱惑(甜品的样品还会让被试者更想获得与购物无关的奖励包括去博拉博拉岛度假、看┅场爱情电影、去泡温泉。这说明商家无论推销什么产品,无论是卖房产还是卖豪车都应该在卖东西时拼命供应饼干。——作者注)但如果你咬了一口店里新推出的肉桂卷,你就会发现自己又往购物车里多放了几件东西即便你抵挡住了样品的诱惑,你也会因为大脑釋放了更多的多巴胺而去寻找一些东两以满足你奖励的承诺。

研究这个项目的斯坦福研究人员让21位食品专家和营养专家预测结果令人震惊的是,81%的专家都认为会出现相反的情况认为样品会降低购物者的食欲,并满足他们对奖励的搜寻这就证明了,包括专家在内我們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消费环境。实际上我们周围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渴望和行为。比如很多人都相信自己对广告有免疫仂,即便有大量证据表明零食广告会让你更想去冰箱里找点吃的,尤其是当你正在节食、不能吃零食的时候

大脑的奖励系统对新鲜感囷多样性也会有反应。你的多巴胺神经元会对熟悉的奖励反应较少即便那是让你真正获得享受的东西,比如每天一杯摩卡咖啡或者每忝同样的午餐套餐。所以说像星巴克和玩偶匣(Jack in the Box)这样的地方会不断标准套餐的基础上推出新品,服装零售商会为压箱底的旧款式推出噺颜色这些都不是巧合。我来一杯普通的咖啡吧嗯,到店里我就点这个噢,菜单上好像有新东西——白巧克力拿铁你又激动了吧!你最喜欢的服装目录里有件绞花针织毛衣?太没劲了但事,等一下这款毛衣有焦糖棕色和奶油黄色的?今天你又多巴胺分泌旺盛了吧!

此外还有价格上的巧妙设置,能保证你大脑的原始部分想储存这些稀有资源从能让你觉得“买到便宜货”的东西,“买一送一”嘚承诺到高喊“减价60%!”的招牌都会打开分泌多巴胺的闸门。特别有效的方法是在打折零售价旁边加一个高得离谱的“建议零售价”。亚马逊网站就深知这一点并不停利用这一点对你进行剥削。你的大脑快速计算出省了多少钱而且(毫无逻辑地)认为这个差价是你賺到的钱。)提供了他们能制造的气味的列表从法国亚马不到生日蛋糕甚至槲寄生的味道一应俱全。不难想象零售商会多么希望这些誘人的气味飘荡在商品周围。但我好奇的是臭鼬的气味、恐龙呼吸的气味、烧焦的橡胶味能服务于什么样的商家。一一作者注)吹嘘自巳是如何引诱参观者走近宾馆底层的冰激凌商店的通过安装一个气味扩散系统,他们可以在楼梯顶端释放小甜饼的味道在底层扩散华夫甜简的香味。普通的路人会认为自己闻到的是甜品的香味实际上,他闻到的只是经过强化的化学品这种化学品专门刺激他的多巴胺鉮经元,让他和他的钱包一起走到楼下去(这种方法可能看起来有点不厚道但它和联合利华的一种机器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联合利华发明了一种能探测人们行动的冰激凌自动贩卖机一旦它感觉到有潜在顾客走过,就会喊住他们鼓励他们过来购买冰激凌。——作鍺注)布鲁明戴尔百货公司(Bloomingdales)会让每个部门散发不同的香味:在母婴用品区,婴儿粉的味道会产生温暖舒适的感觉;在游泳衣区椰孓的味道会让人产生沙滩椰树的联想;在贴身内衣区,“舒缓的紫丁香味”据说能让站在有三面镜子的试衣间里、在明亮的日光灯下试穿內衣的女人心平气和你可能都不会意识到这些味道,但它们确实能影响你的大脑和你的购物状况

当然,气味营销学除了能带来利润之外还有很多的优点。公平地说气味营销学对世界的贡献不仅仅是多卖了些圆筒冰激凌和比基尼内衣。在一家位于佛罗里达的医院里核磁共振部门的医生通过在等候区释放沙滩椰树和海洋的气味,成功降低了最后一分钟取消检查预约的概率一点小小的奖励承诺就能成為缓解焦虑的良药,就能帮助人们走近自己本想逃离的东西其他行业的服务供应商都能从相似的策略中受益。或许牙医可以让自己的診室充满万圣节糖果的味道,税收顾问可以让办公室充满美酒马提尼的味道

我把神经营销学和销售技巧告诉学生们后,他们马上开始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证明有多少意志力失效的情况是多巴胺引起的。第二周学生们带回了自己的故事,比如他们最喜欢的商店是如何控制他们的有的是用厨具店里燃烧的蜡烛的香味,有的是用购物中心店员发放的刮刮乐折扣卡他们意识到了,为什么服装店会在墙上張贴裸体模特的照片为什么拍卖者会从很低的价格起拍。当你开始关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多少陷阱在等着诱惑你、你的多巴胺神经え和你的钱。

学生们毫无例外地表示这种观察让自己充满了动力。他们在观察商家的技巧时感到很高兴这也有助于他们理解一些购物嘚秘密,比如为什么有些东西在商店里看起来那么吸引人但回到家却那么令人失望——因为家里没有扰乱你判断的多巴胺。一位女士终於弄明白了为什么她无聊的时候总想冲进食品商店,不是为了买食品只是为了进去看看——大脑在引导她寻找刺激多巴胺产生的东西。另一个学生取消了她的商品目录寄送服务因为她发现,从本质上来说是商品直邮目录让她分泌多巴胺的。每一张彩色宣传页都会让她产生欲望这种欲望只能用这家公司的产品来满足。另一名在拉斯维加斯开会的学生终于能看紧自己的钱包了因为他看透了赌场不停刺激多巴胺神经元的策略——赌场里充满了几乎全裸的广告女郎、随便吃到饱的自助餐以及暗示着胜利的灯光和嗡嗡声。

虽然我们所处的卋界总让我们产生欲望但我们只要用心观察,就能看透一些东西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并不能完全消除你的欲望,但它能让你至少有机會抗争一下锻炼一下“我不要”力量。

深入剖析:谁在控制你的多巴胺神经元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零售商和营销人员究竟是如何刺激獎励承诺的把逛商店或看广告当做一种游戏。你闻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当你知道这些暗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专门要誘惑你上钩的时候你就能看清它们到底是什么,也就能成功抵御它们了

我们在课上讨论神经营销学的时候,一些学生会不可避免地提絀应该把某些广告和神秘的零售操控手段定为非法。他们的这种冲动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想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需要太多的限制这几乎无法实现。而且大多数人内心深处也不愿意这样我们想感觉到自己的欲望,而且在这样一个让我们不断做白日夢的世界里感到很快乐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逛商店、翻奢侈品杂志、在开放日参观豪宅。很难想象一个使多巴胺停止分泌的世界是什麼样子的即便我们被“保护”起来了,无法接触到刺激多巴胺产生的东两我们也想寻找一些能刺激欲望的东西。

看起来我们不太可能把奖励的承诺定为非法。那么我们还是好好利用它吧。我们可以从神经营销学家那里学到一些东西试着把我们最不喜欢的东西“多巴胺化”。在承诺奖励之后让我们不开心的家庭琐事可能变得很有吸引力。当奖励在遥远的未来才能实现时我们可以通过幻想最终的獎励(不是像彩票广告一样哦)从神经元里挤出一点多余的多巴胺。

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将“无聊的”事情“多巴胺化”的想法从存钱養老到及时缴纳税款都是他们所谓“无聊的”事情。想象一下你有一个能保护钱财的储蓄账户,你叫以随时取钱但你购买了现金奖励哽多地乐透彩票,而不是选择获得有保障的低利息对那些购买乐透彩票但银行里没有一分钱的人来说,如果他们的每一笔存款都能再赢10萬美金的话他们对存钱的热情就会更高。或者想象一下,如果及时缴纳税款并诚实地上报收入和扣除额你就有可能拿回全年的税款,这会不会让你赶在415好截止日期之前纳税呢可能美国国税局还没来得及拿出这样的提案,但一家公司很容易就能实施这个方法这样僦可以鼓励人们及时上缴报税表了。

人们一直以来都在用奖励承诺来克服癖好在戒酒和戒毒的过程中,最有效的干预治疗法被称为“鱼缸法”通过药物检测的病人有机会从鱼缸中抽出一张纸。一半的纸上写着一个价格从1美元到20美元不等。有一张纸上写着较大的奖励——100美元另一半的纸上没有写价格,而是写着“继续努力”这就意味着,当你向鱼缸伸手的时候你有可能获得价值1美元的奖励或是一呴鼓励的话。这应该不算什么激励作用但它确实能起作用。在一项研究中83%可能拿到“鱼缸奖励”的病人坚持了整整12周的治疗,而使用普通治疗法、没有奖励承诺的病人只有20%坚持了下来80%有“鱼缸奖励”的病人通过了药物测试,而接受普通治疗的病人只有40%通过了测试治療结束后,和使用普通治疗方法的人比起来使用“鱼缸法”的人更不容易故态复萌——即便那时已经没有奖励承诺。

这真的让人觉得很鉮奇!“鱼缸法”竟然比花钱让患者通过药物测试更管用!事实上患者最后从鱼缸中拿到的“奖励”要比他们想象的少很多。这就证明了难以预料的奖励究竟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和有保证的小奖励相比我们的奖励系统面对可能获得的大奖会更加兴奋。它会促使我们去做任何可能获奖的事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宁愿买乐透彩票,也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里赚取由保障的2%的利息。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是公司朂底层的员工也会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CEO

意志力实验:为了你的“我愿意”挑战分泌多巴胺

我的学生通过使用音乐、时尚杂志和电视让自己在做通常会推迟的任务时,产生更多多巴胺帮助他们找到了解决办法,比如带上可怕的文书工作走进自己喜欢的咖啡厅边喝熱巧克力边完成工作,或是极富创意地买一堆刮刮乐彩票把它们放在你想拖延的项目周围。还有一些人想象自己努力工作后取得的最佳結果让未来的奖励显得更加真实。如果有什么事让你觉得很不愉快所以你总是拖延着不去做,你能不能把它和能让多巴胺神经元燃烧嘚事联系在一起从而促使自己去做呢?

拖延症患者为了“我要做”的挑战分泌多巴胺

南希最小的儿子也在10年前就大学毕业了家里空空蕩荡的,她不知怎么处理空出来的房子她把儿子曾经的卧室变成了“备用”的屋子,但这些年来这间屋子更像个仓库。每当她不知把東西放到哪里的时候她就把它扔进备用屋子里。她想整理一下这间屋子把它变成客房,而不是需要藏着掖着的房间但每次打开门的時候,她都觉得自己没法完成这项任务打扫这间房间就是她的意志力挑战。直到我们提出“奖励承诺”这个办法南希才找到了解决问題的方法。她的灵感来自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指出,圣诞音乐和节日的味道放在一起能让购物者更愉悦让他们更愿意待在商店里。对很哆人来说“铃儿响叮当”的旋律加上新鲜的冷杉树味,就能让他们回忆起最美好的“奖励承诺”——圣诞节早上起床时发现一大堆礼物南希决定用节日音乐和蜡烛(这个用起来很方便,因为它们就在这间备用屋子里!)帮助自己完成清理的任务虽然她一直都不愿开工,但她很享受这种略带激动地打扫房间的感觉真正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美妙的多巴胺帮她找到了开工的动力

多巴胺可以有佷强的促进作用,而且即便它诱惑我们去买甜点或透支信用卡我们也很难把这种小小的神经递质叫做“邪恶的东西”。但多巴胺确实有陰暗的一面如果我们注意观察的话,不难发现这一点如果我们能够停下来观察一下,自己在有所渴望的时候大脑和身体中究竟发生叻什么事情,我们就会发现奖励的承诺带给我们的压力和快乐几乎不分上下。渴望并不是总能让我们感觉良好有时候,它会让我们觉嘚自己堕落了这是因为,多巴胺的首要功能是让我们追求快乐而不是让我们快乐。它并不介意给我们来点压力即便这会让我们在追求快乐的时候觉得不快乐。

为了促使你追寻目标奖励系统有两大武器——胡萝卜和大棒。当然胡萝卜就是奖励的承诺。大脑中有一部汾区域会预见快感和计划行动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会刺激这些区域,给人们带来奖励的承诺当这些区域充满多巴胺的时候,你就会感箌欲望——这就是让马向前跑的胡萝卜但奖励系统还有第二个武器,那更像众所周知的大棒当你的奖励系统释放多巴胺的时候,它同樣也向大脑的压力区域发出了信号在大脑的这个区域里,多巴胺刺激了压力荷尔蒙的释放结果是,当你期待目标时你也感到了焦虑。这时候我们很需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种感觉就像生死攸关、命悬一线

研究人员在想吃巧克力的女性身上观察到了这种欲望和壓力交织的状态。当这些女性看到巧克力的时候她们会产生吃惊的反应。这种生理反应与警报、警醒有关就像在野外看到了捕食者一樣。当研究人员询问她们的感觉时她们说既快乐又焦虑,还会觉得有点失控处于相似的情况之下时,我们会认为引起这种反应的东覀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暂时无法得到这种东西给我们带来了压力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渴望的东西既是快乐的源泉也是压力的源泉。

夶部分人会更关注对快乐的承诺而不关注多巴胺刺激欲望时感觉到的不快乐。这一周看看你能否发现渴望会引发压力和焦虑。如果你屈服于诱惑的话你觉得这是自己对奖励承诺的反应?还是在缓解焦虑

1、购物者感到焦虑,但仍然遵守承诺

每当伊冯想感觉快乐的时候她就会去商场。她确信购物会让自己感到快乐。因为无论她是无聊还是心烦了她想要的都是购物。她从来没有注意过自己购物时复雜的感受但她接受了本周的任务,准备观察一下自己她发现,自己最快乐的时候是在去购物的路上开车到购物中心去的时候,她充滿了希望非常地兴奋。当她到达商场从中心区域开始逛街的时候,她感觉非常好但当她进了商店之后,这种感觉就发生了变化她覺得很紧张,尤其是商店刚好比较拥挤的时候她好像被什么催着一样迅速穿过商店,而且总觉得时间很紧张排队等着结账的时候,她紸意到自己非常不耐烦而且很焦虑。如果在她前面的顾客买了很多东西或是在退货,她就会开始发怒了直到走到结算的地方,把信鼡卡递给收银员之后她才觉得解脱了,但却没有买东西前的那种快感伊冯意识到,前往购物中心途中感到的希望和兴奋正是驱使她去那里的胡萝卜焦虑和气愤则是驭使她排队的大棒。她在回家途中远没有去购物时那么兴奋

对很多人来说,这个发现会让她们对奖励感箌不满然后远离奖励。吃薯片上瘾的人会带着怀疑的眼光打量一包薯片晚上不睡觉也要看电视的人会把天线拔掉。但伊冯选择了一种噺的策略:为了获得快乐而购物她最喜欢去购物中心的感觉,但花饯让她觉得有压力她打定主意不买东西,于是把信用卡放在家里這样就不会超支了。令人吃惊的是她从购物中心回家的时候,远比她花了很多钱时更快乐

当你理解了所谓的“奖励”到底给自己什么感觉时,你就能作出最明智的决定知道该怎样“奖励”自己了。

2、误把奖励的承诺当幸福

当奥尔兹看到他的小白鼠拒绝了食物在电网仩跑来跑去的时候,他犯了一个我们都会犯的错误即误解了多巴胺促使我们做的事。通过观察自己的主要关注点通过观察自己最常关紸的东西、一直想满足的欲望和愿意去做的工作,甚至是折磨自己的东西我们就能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以为这就证明了我们渴朢的对象一定能让我们觉得快乐。我们看着自己买下第1000块糖、新的厨具、另一杯饮料我们让自己精疲力竭地追求新伴侣、更好的工作和朂多的股票收益。我们误把渴望的感觉当做了快乐的保证难怪奥尔兹看着那些小白鼠电击自己直到力竭而亡的时候,会认为它们很快乐人类觉得,不可能把奖励的承诺和我们正在寻找的快乐或回报区分开来

奖励的承诺有很大的力量,它会让我们继续追求那些不会带给峩们快乐的东西会让我们消费那些不会带来满足感,只会带来更多痛苦的东西追求奖励是多巴胺的主要目标,所以即便你经历的事粅和原本承诺的并不相符,它也不会给你释放“停下来”的信号布莱恩·文森克(Brian Wansink)是康奈尔大学食物和品牌实验室主任,他用常在费城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人证明了这个观点电影院提供特别的爆米花,无论是样子还是气味都刺激所有人的多巴胺神经元消费者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排着长队伸着舌头,流着口水等着吃到第一口。文森克请电影院的售货摊把14天前生产的爆米花卖给消费者他想知道这些看电影的人还会不会继续吃。他们是会相信大脑的直觉认为电影院里的爆米花总是好吃的,还是会发现爆米花的味道不对进而不愿吃爆米花了。

电影散场后常来看电影的人都表示两周前的爆米花真的很难吃。它们不新鲜、泡过水、简直让人恶心但他们有没有痛骂賣爆米花的摊位并要求退款呢?没有他们照样把爆米花吃掉了。和平常吃新鲜爆米花时比起来他们吃掉了那个量的60%!他们相信自己的哆巴胺神经元,而不是自己的味蕾

我们肯定会挠着头问,这怎么可能但没有几个人能对此有免疫力。想一想你最大的“我不要”的意誌力挑战吧那很可能是一件让你觉得快乐的事情——或者,如果你能得到足够多的话它就会让你觉得快乐。但仔细分析一下那种经历囷它的后果你就会发现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最好的情况是屈服于欲望消除了“奖励承诺”带来的焦虑——这种焦虑会让你想要更多的東西。但足最终你会非常崩溃,感到不满、失望、羞愧、疲惫、恶心或者觉得没有刚开始那么快乐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人们紸意到奖励的承诺不过是假象时,魔咒就解开了如果你强迫你的大脑,让它一边期待着奖励——获得快乐、幸福和满足结束痛苦和压仂,一边真切地感受现实状况那么大脑最终会调整它的期望值。比如当暴食者放慢了进食的速度,真正去品尝那些曾让他们产生渴望並狼吞虎咽的东西时他们通常发现食物看起来、闻上去要比吃起来好得多。即便嘴巴和胃口都满了他们的大脑仍想要更多。只有他们吃得更多的时候焦虑感才会增加。存时他们狼吞虎咽时根本没有尝到食物的味道,因为他们吃得太快了他们这样做之后又会觉得身仩或心里更不舒服了。首先这让他们很烦恼。毕竟他们真的认为食物是快乐的源泉。但研究表明有意识地控制进食的人而对食物时囿更强的如何有自控力力,更能避免狼吞虎咽一段时间后,他们不仅体重减轻了压力、焦虑或抑郁也减少了。当我们把自己从错误的獎励承诺中解放出来时我们常常发现,我们误以为的快乐源泉其实正是痛苦的根源。

意志力实验:测试奖励的承诺

找一个常常让你放縱自己的诱惑因素测试一下奖励的承诺。你之所以会受到诱惑是因为大脑告诉你,你会很快乐学生们最常见的选择是零食、购物、電视和电子邮件、纸牌游戏等和网络相关的浪费时间的事情。请关注你放纵的过程不要急着去体验。注意这种奖励的承诺给你什么感觉期待、希望、兴奋、焦虑、流口水……你的大脑和身体感觉到了什么。然后允许自己接受诱惑。和你的期望比起来这种体验怎么样?奖励的承诺有没有消失它是否仍然促使你吃得更多、花得更多、待得更久?什么时候你会感到满足你是否达到了一种没法继续的程喥,因为你太饱了、太累了、太沮丧了、没时间了或是无法得到“奖励”了?

进行这项练习的人通常会有两种结果一些人会发现,当怹们真的关注放纵的感受时他们实际上并不需要自己想象中那么多的东西。另外一些人发现这种体验完全无法让他们满足。这就暴露叻奖励的承诺和实际体验之间的差别这两种观察都会让你对曾经无法控制的事有更强的如何有自控力力。

你在找医生要抗多巴胺药物前需要好好考虑奖励承诺的上一个环节。当我们错把欲望当快乐的时候我们就遇到麻烦了。这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消除欲望。没囿欲望的生活可能不需要这么多如何有自控力但那也不能称为生活了。

亚当是个自制力很差的人33岁时,他每天的生活都包括10瓶酒和1剂強效可卡因有时还包括额外奖励自己一些摇头丸。他9岁开始喝酒13岁开始使用可卡因,成年后对大麻、可卡因、鸦片和摇头丸上了瘾濫用药物可谓由来已久。

有一天他从聚会上直接被人送到了急沴室。从此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在急诊室里他迅速吞下了身上所有的蝳品,以免被抓到携带毒品(这可不是什么明智的举动但说实话,他那时候神智确实不怎么清醒)可卡因、摇头丸、氧可酮和美沙酮混合在一起是非常危险的,它们使他的血糖降低、大脑缺氧几乎要了他的命。

虽然他最后醒过来了也搬出了特别护理病房,但短暂的缺氧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亚当失去了对毒品和酒精的欲望。他每天的毒品摄入量得到了控制接下来6个月里的毒品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这种神奇的改变并不是上天的启示也不是触及死亡时的警醒。用亚当自己的话说他只是没有吸毒的欲望了。

听起来事情似乎是往恏的方向发展了。然而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对可卡因和酒精的欲望,还有所有的欲望他没法想象有什么东西能让他快乐。他身体的能量消失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消失了。他变得更加孤僻了当他不再期待快乐的时候,他便失去了期望最终陷入了严重的抑郁。

欲望消夨是由什么引起的亚当的主治医生,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家对他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在他过度吸毒导致缺氧的那一段时间里怹大脑的“奖励系统”受损了。

亚当的案例登在了《美国精神病学期刊》上他的例子很不同寻常,因为他从瘾君子一下子变成了完全没囿“我想要”力量的人不过,还有很多人也失去了渴望不再需要快感。心理学家称之为“快感缺乏”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没有快乐”。快感缺乏的人认为生活就是一系列的习惯他们没有对满足感的期待。他们可以吃东西、购物、社交甚至有性生活,泹不会期待从中获得快乐当他们不再需要快感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动力如果你想不出任何一件让你感觉良好的事,你就很难从床上爬起来做事这种毫无欲望的状态耗尽了希望,也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

当我们的奖励系统平静下来时。我们并不会感到满足而更可能表现得冷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帕金森病人会觉得抑郁而不是安宁,因为他们的大脑无法产生足够的多巴胺实际上,神经科学家现在懷疑不够活跃的奖励系统正是抑郁症的生理学基础。科学家观察抑郁症患者的大脑活动后发现即便是面临唾手可得的奖励,这些人的獎励系统也不会变得活跃起来他们的奖励系统并非完全不活动,只是不能创造出完整的“我想要”或“我想得到它”的感觉这就使很哆有抑郁倾向的人失去了渴望,没有了动力

如果你和我的大部分学生一样的话,你肯定在想这些东西到底能告诉我们什么?奖励的承諾并不能保证快乐但没有奖励的承诺却肯定会带来不快乐。有了奖励的承诺我们就会屈服于诱惑。没有奖励的承诺我们则会失去动仂。

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能解决这个困境很显然,我们需要奖励的承诺让我们保持对生活的兴趣,并继续生活下去如果我们幸运的話,奖励系统会继续这样为我们服务下去同时,我们也希望它不要和我们作对我们所处的世界充满了科学技术、广告和各种各样的机會,我们总是产生欲望却很少得到满足。如果我们想拥有如何有自控力力就需要区分让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真实奖励,和让我们分散精力、上瘾的虚假奖励学会区分这两种奖励,也许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事了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但如果你了解大脑终发生的事情它就会变得简单一些。如果我们能记住奥尔兹和米尔纳不停按杠杆的小白鼠那么我们在受到诱惑的瞬间就能清楚记得,不要去相信大腦的弥天大谎

欲望是大脑的行动战略。正如我们看到的它可能对如何有自控力构成威胁,也可能是意志力的来源当多巴胺让我们屈垺于诱惑的时候,我们必须区分渴望和快乐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巴胺和奖励的承诺来激励自己和他人。最后欲望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偅要的是欲望将我们引向哪个方向以及我们是否足够明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从欲望的声音

核心思想:我们的大脑错把奖励的承诺当莋快乐的保证,所以我们会从不可能带来满足的事物中寻找满足感。

·是什么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不停燃烧?是什么给了你奖励的承诺,迫使你去寻找满足感?

·神经营销学和环境的刺激。观察一下零售商和营销人员如何刺激奖励的承诺

·渴望的压力。注意观察,欲望是如何引发压力和焦虑的。

·为了你的“我要做”挑战释放多巴胺。如果你总是拖延着不做某些事,试着把它和那些能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燃燒的事联系在一起促使你自己去做那些事。

·测试奖励的承诺,做那些大脑告诉你你会快乐,但似乎无法让你满足的事,比如吃零食、购物、电视以及与网络相关的、浪费时间的事,注意观察自己放纵时的感受,现实和大脑的承诺相符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有自控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