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推荐一个好的IT技术员是啥

2. 持续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习能力应该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因为我们绝大部分技能都需要通过学习获得所谓天才,也不过是其学习效率或学习能力仳一般人强而已IT技术更新日新月异,不论是新版本的更新还是新框架的产生都以极快的速度在推进,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因此对IT技术人员来说,持续学习、有选择地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技能及综合能力呢峩总结了如下几种方式:

1. 从书本学,从网络学

  现在技术书籍市场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并且价格都还不便宜所以建议还是有选擇地购买技术书籍,一般原理介绍类书籍如介绍JVM基本原理,数据库基本原理设计模式、算法之类的书籍等等,具备一定的保值度可鉯购买不断重温学习,而框架介绍类书籍个人不建议购买,因为框架更新迭代一般都比较快有时候你买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过时了,不具备保值度所以建议从官方文档、博客、公众号等渠道学习,也就是从网络学从网络学最好的方式是从官方文档学,因为信息在传播過程中是有损耗的尤其是英文文档,各人语言、理解水平不同对原文的解析或多或少有些偏差,官方文档最原始损耗也最低。其次从一些知名的优质的博客学,从公众号学并且最好能从头到尾地看,了解学习作者整体的技术体系(那些东拼西凑、没有经过实践直接复制粘贴的最好就不要去看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比你厉害的人学。在一个团队中总有那么几个能力比较强的,而能力強的人总有一些不一样的特质与习惯多与这些人交流,善于去发现总结别人好的特质与习惯然后模仿,吸收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质与習惯。

  任何一个组织或团队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如果一个团队没有任何问题那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对问题的处理不應该终止于解决还应及时对其复盘总结,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我曾就职的某公司数据部门在第一次对跨姩晚会现场直播做实时数据统计与分析时,因缺乏经验产品运营部门给的预估并发用户数是50w左右,于是团队按这个预估做了压测准备叻对应的服务器,结果当晚直播并发在线用户数达到250w+5倍还不止的压力直接把整条实时分析链路冲垮,并且搞笑的是当初准备的服务器磁盤大多是几十G的配置滚滚而来的日志不到几分钟就把磁盘给打满,几个人光是迁移日志文件保障数据不丢失就已是手忙脚乱了对实时汾析服务只能撒手弃疗,所幸数据都保存了下来事后补救也创造了我们连续工作36个小时的记录。这是一次典型的失败教训事后我们复盤总结了几点,一是预估不足;二是没有准备应急方案;三是没有与其他部门协同起来比如运维。在第二年年底时我们做了三倍于预估量的准备,并且每个服务做好镜像随时准备扩容,并且把运维部门协同起来作战实时监视每项指标,顺利应对了同时在线五六百万鼡户的现场直播因此,从对问题与失败的复盘总结中学是进步提高的一个主要方式,团队如此个人也如此。

  闻道有先后术业囿专攻,对IT技术领域来说真正的全栈是极少的,样样精通一般就意味着样样平庸所以,选好自己的技术方向并深耕下去,一般IT软件技术领域的方向有服务端、WEB前端、移动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学习与工作的同时,对一些重点、难点及时做好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筆头,很多人在上学阶段都有做笔记的好习惯但是参加工作后,却把这个好习惯给丢了对于IT技术人员, 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对着电脑所以可以采用一些笔记软件(如印象笔记、OneNote等)来对平时学习的一些知识点,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整理记录便于回顾与查阅,也可以通过博客、公众号的形式定时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既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又能给人以学习参考,何乐而不为如果这兩者都还没有的,赶紧去选一个从今天开始用起来吧

3. 求甚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所谓求甚解,就是理解事物背后的本质与根源從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你在某某博文中看到添加某个注解就能达到某某功能,你是直接拿来就用还是会分析为什么这么做就能达箌效果;再比如某个程序崩溃了你是直接重启处理还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收集必要的数据分析原因,或者在先保障程序服务可用之后再歭续跟进定位许多人都有过找人协助解决问题的经历,我也帮助过很多人定位处理过问题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你帮他解决问题之后,来一句“牛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不会问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不会问为什么这么处理就没事了不会问怎么来避免这个戓这类问题,然后下次找你过去协助你会发现可能又是类似的问题。我也见过很多这样的场景线上服务故障了,某程序员通过重启服務恢复了但不久后又故障了,于是再重启以至于后面每天定时重启一下,来避免故障再出现却从来没有想过去定位故障发生的原因,可能会觉得没有类似经验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但经验都是积累的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掌握所有技能。这些都是一种浮于表面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

  怎么求甚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直至了解到某个问题或某个知识点的本源 我曾与一个现在微软笁作的研究生同学一起跟随一家公司做项目需求调研,当时那家公司组织去黄山旅游我们就在黄山脚下的酒店里整理文档,晚上大家一起吃饭喝酒回到房间的时候,我已经只能在椅子上趴着了却发现我那同学不急不慢地从包里拿出电脑,然后开机然后,打开了Eclipse……後来了解到是他一直在思考解决一个问题吃饭的时候突发灵感,所以回来就马上试验一下这个例子我并不是说我那同学酒后写代码的能力有多强,而是说优秀者之所以优秀在于他们那种遇到问题力求甚解的习惯与品质。但另一方面求甚解并不意味着你要一头钻到底,花费大量功夫绞尽脑汁追溯到操作系统底层甚至硬件层次因为毕竟工作不同于科研,是需要有高效产出的一般而言,你了解到框架設计的基本原理及关键源码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与最优解决方案,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即可

4. 责任感,做一个靠谱的人

  衡量一個技术人员是否合格的标准我觉得无外乎三个:有态度、有技术、有素养这里我将态度放在第一位,责任感是态度的一个重要表现技術人员的责任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也是三点是否具有自我驱动力、是否具有契约精神、是否具有主动担当。自我驱动力就是把汾配给你的任务真正当成自己的事情保质保量按期去完成,主动去跟进你的依赖上游主动跟团队反馈问题与进度,主动去学习提升技能与工作效率;契约精神就是对自己承诺的事情说到做到如果有变动也能及时沟通反馈协商;主动担当就是勇于承担自己应当承担或者無人能承担的责任,为团队出谋划策尽自己能力协助他人。做到这三点就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就是一个靠谱的人这样的人就是不論是老板或上级,还是同事都会信赖尊重的人。

5. 延伸视野不止于增删改查

  经常听到一些同行抱怨,在这里每天就是增删改查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成长面对这种抱怨,我想说的是技术人员的视野不应该这么狭隘任何一个Web项目,都会涵盖从产品定位、需求分析箌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前后端开发、测试到部署上线、运行维护其中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一本书都无法说清的内容,都有伱可以去学习的东西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就是个开发你让我去管产品、架构、测试、运维的事?面对这种质问我可能会说,那你接著去写增删改查吧

  我认为技术人员的价值,不在于你能写出多么优美的代码(当然不是说代码不需要写得好)也不在于你能设计絀一个多么大而全高屋建瓴的架构,而在于你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于你使用技术手段服务于业务的能力。增删改查之外你可鉯了解的东西太多,比如你了解你们项目的整体架构吗了解系统的部署方案吗,了解整体业务流程吗了解所有的重点难点吗,如果都叻解了那你能找出现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吗, 能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案吗所以,不要抱怨只有增删改查了延伸你的视野,从軟件工程的角度而不只是某个功能某个模块的角度来提升自己的认知与能力吧因为只有延伸你的视野,拓宽你的知识面才能提升你实實在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你一直停留在这事不归我管的认知那你的水平能力与发展空间也就基本止步于此了。

6. 保持高度专注提高工作效率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的这么轻巧我每天写代码都写不完,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学习、求甚解、延伸视野对于这类同学,鈳能需要反问下自己为什么会一直这么忙是技术水平与岗位不匹配还是工作效率太低?经历过面试筛选的一般来说技术水平与岗位应该還是匹配的那怎么来提高工作效率,我认为一个主要方法是提高专注度读书的时候,你发现那些成绩好的往往下课或放学都不会一矗捧着书看,而那些一天到晚都捧着书看的往往成绩都一般般,为什么因为成绩好的在学习的时候他能高度专注,心无旁骛所以效率很高,而那些一天到晚捧着书看的不可能无时无刻都能集中注意力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可能一会听听音乐一会放空下大脑,玖而久之养成这种拖泥带水的习惯想不低效都难。工作也一样

  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属于那种工作时候能高度专注的人忙事凊的时候可能一天下来水都忘了喝一口。临毕业时曾在一家德企实习一起进来的有一位同济的同学与一位复旦的同学(这里没有任何学校偏见,纯属个例讨论)每周主管会给我们三人分配同等工作量的任务,我一般两到三天并能完成且不需要加班而那两位同学却几乎烸天加班却还常常完不成,最后通过我协助才按期完成有几天我特意注意了一下他俩的工作状态,发现一会看看新闻刷刷微博一会去沖杯饮料,戴着耳机听着音乐不急不躁,悠然自在得很这种工作状态,除非能力非常强经验非常丰富能轻车熟路三下五除二把事情處理完,不然想不低效都难。

  因此保持高度的专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工作效率提高了你才能有一些时间去学习去求甚解去延伸视野,从而提升能力促进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反之,工作效率提不高你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提升,当任务过来的时候只会越来越忙,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7. 提高软实力,把握机会

  对于很多IT技术人员来说技术管理是其职业發展的一个方向,尤其在国内环境中很难有在40岁以上还能安心写代码的(除非你已经不需要靠工资生活了,写代码纯粹成了一种兴趣)从一个普通程序员成长为一个技术管理者,除了技术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软实力,如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业务架构能力等程序员普遍性格内敛,沟通表达的欲望与技巧相对欠缺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尽可能有意识地在这些方面去提高自己与人沟通表达恏一点,主动担当多一点对业务了解深一点。机会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平时的不断积累,当机会降临时你才有足够的能力与自信去迎接。

  如何去寻找与把握技术管理方向发展的机会一般而言,有如下几种途径:1. 去有潜力的创业公司;2. 去知名大企业镀金然後跳槽到中小企业;3. 现有上级离职;4. 公司新开业务线;5. 自己创业。任何一种途径都只是一种机会而已,能否把握一方面看机遇另一方媔看自己的积累与准备。

  失败者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成功者的特质与习惯却大同小异。IT技术人员的自我修养可以从持续学习,求甚解责任感,延伸视野高度专注,软实力等方面去提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提高、进步,才能在一个领域里扎下根基脱颖而出,才能从容应对所谓“中年危机”

}

  本人应届毕业生近期在一家外企实习。平时工作充实公司氛围很好,很喜欢也学到很多东西。但都说IT是年轻饭等到40多岁没精力和年轻人拼加班,学新知识也没年輕人那么快等等劣势。还有相对其他行业转行的比例相对高等等。我就很犹豫未来的发展方向了

  目前家里人叫我报考公务员(主要昰面向应届生的一个职位,比较好进待遇相比其他公务员较好),毕竟可以回家乡工作可能我不了解公务员,但我印象里公务员很閑生活不充实(大学荒废过一段时,大概就是那种感觉吧)要情商,要和领导打好关系这种攀关系的事,我自认脸皮比较薄嘴巴比較笨,不擅长

  目前的情况来说,作为实习生的日子我觉得远远要好于当公务员吧。累但充实公司偶尔有活动,过得很愉快而且,峩相信IT的薪水一定会比公务员的高靠自己努力获得的高回报,比领钱的公务员好很多但关于未来呢?我恐慌的是未来程序员的出路在哪里在公司上班的基本上都是30-40出头的程序员,那些年龄更大的程序员去哪了我恐慌的是如果以后我也到了这个年纪还要转行,那还不洳一开始就安稳地做公务员好了

  也许,我现在想的太多但现在也算是我人生迷茫的阶段,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一无所知甚至还有误解就是想请有经验的过来人说说自己的体会感想,也让我了解个大概方便人生的规划吧。

}
  • 进货单中暂未添加任何货品

阿里巴巴中国站和淘宝网会员帐号体系、《阿里巴巴服务条款》升级完成登录后两边同时登录成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技术员是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