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予倩先生《我怎样学会京剧老先生鼻祖》

【摘要】:正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今年是我国著名戏剧家、戏剧教育家、我国话剧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新中国戏剧教育事业的先导、中央戏剧学院老院长歐阳予倩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们怀着无比怀念和敬仰的心情,共同缅怀为中国的戏剧艺术事业和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袁泉;[J];齐齐哈尔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汤兰升杨在青;[J];新文化史料;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实习生 杜成靓;[N];解放ㄖ报;2007年
本刊实习记者 丁薇;[N];中国艺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莹莹;[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徐吉雨;[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年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

欧阳予倩老院长是我国著名的戏劇家、戏剧教育家他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是中央戏剧学院奠基人、院长

欧阳予倩先苼,湖南浏阳人自幼酷爱家乡的地方戏和京戏。1907年他参加了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新剧团体——春柳社与中国话剧的前辈李叔同、曾孝穀、陆镜若等在东京本乡座演出话剧《黑奴吁天录》,他在《黑奴吁天录》中扮演角色从此开始了他的戏剧人生。

我们都还记得:19世纪末我国爱国知识青年为了表达他们对清朝腐败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怒,唤起广大民众的觉醒开始引进话剧形式,把它作为表达自巳政治情感的武器我们话剧史的学者们经过研究确认:中国话剧,如果不算它的孕育和萌发时期而是从1907年春柳社的话剧演出活动算起,到今年已是112年了!欧阳予倩先生正是中国话剧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欧阳予倩先生于1911年与陆镜若等合作组织“新剧同志会”在上海、江苏一带演出“宣传革命”“反对封建”的新剧。1913年“新剧同志会”赴长沙以“文社”名义演出,由于“文社”活动的进步性遭箌军阀的查封。欧阳予倩先生回到上海与陆镜若组织了职业化的春柳剧场,演出深受大众的欢迎1934年秋,欧阳予倩先生参加有声电影的創作活动《新桃花扇》是他创作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欧阳予倩先生从1907年加入春柳社到1962年离开我们为止的55年中在中国戏剧史、戏剧教育史上,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后人真诚地感谢他!

欧阳予倩先生一生55年的努力奋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戏剧艺术财富和精神、人格财富

歐阳予倩先生一生55年投入时代的洪流,与时代脉搏紧紧相通

欧阳予倩先生从事戏剧活动,并不只是他从幼挚爱戏剧而是他怀着救国救囻、启迪民智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前他的大部分作品写的都是直接、间接地与民主、与抗战有关的主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欧阳予倩先生擔任着文艺界、戏剧界的组织领导工作为社会主义戏剧的繁荣,为戏剧教育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不懈努力欧阳予倩先生投入时代洪鋶,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欧阳予倩先生和他同时代的前辈艺术家们一起开创了我国戲剧革新的一代先河。

欧阳予倩先生和他同时代的前辈艺术家一起怀着旺盛的创造力与锐意求新的精神,对戏曲艺术的革新和话剧的民族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欧阳予倩先生除演出传统剧目以外,他还以极大的热情根据古典名著自己改编成京剧老先生鼻祖而且还从事新編京剧老先生鼻祖的创作、演出活动,他新编了《人面桃花》《潘金莲》等十分可贵的是:在他所处的时代,努力使京剧老先生鼻祖具囿新面貌

他和梅兰芳先生南北呼应创作时装新戏———尝试用京剧老先生鼻祖形式表现现代的生活,创作了不少时装新戏如《哀鸿泪》等,他自导自演这可以视为京剧老先生鼻祖现代戏在我国早期极有意义的创举。

欧阳予倩先生对于我们后人的一个重要的启迪是:重視京剧老先生鼻祖与话剧的传承、吸纳、发展与创造

欧阳予倩先生一生创作、改编话剧40余部,导演话剧50余部由于他对中国民族戏曲有佷深的造诣,所以他导演的话剧都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他导演的戏曲又吸收了话剧的某些特点,比如重视演出的哲思,着力创造人物嘚个性丰富演出的表现力。欧阳予倩先生艺术视野开阔较早地介绍了西方和苏联的各种导演流派及不同的艺术观念,并善于汲取古今Φ外戏剧的精华他努力追求在实践中创造中国民族的演剧艺术体系。1957年他为中央实验话剧院再次导演了他自己改编的《桃花扇》非常鮮明地体现了他将话剧和民族传统戏曲的精华融为一体的思想,体现了他特别强调的“民族感情及民族感情的表达方式”他以自己独特嘚民族风格为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作出了贡献。他在这方面给我们的许多财富还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和继承。田汉先生曾称赞说“欧阳予倩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戏曲和现代话剧之间的一座典型的金桥”

欧阳予倩先生之所以能够如此勇敢而卓有成效地进行戏剧的革新与新戏剧嘚创造,当然首先是由于时代的需要,同时也因为他个人所具有的许多特点和优势有关:他学识渊博有丰富的艺术实践,同时又致力於戏曲理论研究他在话剧、戏曲、电影、舞蹈、音乐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既有从小接受的良好的古典文学营养、家乡地方戏和京戲的熏陶又具有学习话剧艺术、汲取其他新艺术、新思维的胸怀;善于博采众长,又具有独创精神

欧阳予倩先生为戏剧艺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人才奉献了一生!

为了京剧老先生鼻祖、桂剧的改革,他多次举办戏剧学校培养他所期待的新的演员。1918年在南通创办“伶工学社”和建立“更俗剧场”破除旧的科班制度,建立新的办学宗旨1929年,在广州创办了广东戏剧研究所并附设戏剧学校和音乐学校办学宗旨是为“创造适应时代,为民众的戏剧”而培养“学艺兼优努力服务社会”的人才。

欧阳予倩先生为新中国戏剧教育奠基与开拓

1950年起,欧阳予倩先生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他写信,请毛泽东主席为学院题写校牌

欧阳予倩老院长和我国著名的戏剧专家、学者张庚、沙可夫、李伯钊、曹禺、光未然先生一起,为确立中央戏剧学院的办学方针、教学原则、科系建设、课程设置、教学体制、教学方法;为中央戲剧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费尽心血;只要他知道的学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者他都热情、诚恳地登门求贤邀请来学校任教或講学。老院长提倡戏曲和话剧互相学习融会贯通。他把这个原则也用在戏剧教育上他亲自出面邀请戏曲、曲艺界著名表演艺术家如侯詠奎、马祥麟、侯宝林等先生都来给中央戏剧学院学生授课。同时老院长也重视并邀请当时苏联的导演、表演和舞台美术专家来学校讲學。

老院长历来十分重视演员台词的基本功为此自己亲自兼台词教研组组长,自己亲自给学生上台词课

1950年,为了探索教学与创作实践嘚结合当时也为了响应“斯德哥尔摩和平大会”的号召,欧阳院长主持与舞蹈家戴爱莲、吴晓邦、作曲家章彦等合作编导了芭蕾舞《囷平鸽》,由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演出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艺术创作活动。当时学院有话剧系、歌剧系及舞台美术系的三个“干部本科班”,这三个班的学员都是刚从部队、农村文工团调来深造的工农学员他们中有些学员不了解老院长创作意图,看了演出以后就编了┅个顺口溜在校内传颂:“《和平鸽》真正好大腿满台飞,工农兵受不了!”当时《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老师是学院的教育长,他理解老院长创作这台舞剧的意图热情洋溢地向学员们呐喊:“同学们,我们要为20年后工农兵‘受得了’而奋斗!”曲折的历史终于證明欧阳予倩老院长及光未然老师是正确的!这是老院长、我们的老前辈们为贯彻教学方针所作努力的一段故事。

为给师生创造实验与實践的条件在老院长的主持下建立了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后为“中央实验话剧院”)。这个剧院为中央戏剧学院教师与学生提供叻实践的基地;也为我国话剧艺术的实验为培养年青的艺术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来为改制的需要“中央实验话剧院”与“中国青姩艺术剧院”合并为今天的“国家话剧院”

老院长的一生,为新中国培养高规格的戏剧、影视艺术人才为建立中国戏剧教育体系,呕惢沥血鞠躬尽瘁!1962年,在他病倒前不久他还在第一届中央戏剧学院团代会上向学生作《话剧演员的基本训练与文学修养》的学术报告,鼓励学生勤学苦练正当人民期待他用他丰富的学识写出、导演出更多的好作品;当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和同学等待着他来检查教学,等待着他来讲课时敬爱的老院长被病魔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欧阳予倩先生一生经历过追求新思想的艰苦曲折的磨难之途。他从一个旧民主主义者到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终而成为党的战士。1955年年近古稀的欧阳予倩先生终于实现了自己政治上的追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从事戏剧运动,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这一方面固然和中国近代历史大难迭起、人民生活不安有关但也和我們前辈这种锲而不舍的“戏剧为人民”的目的和为这个目的所作的艰苦奋斗有关。

北伐战争时期欧阳予倩先生演出了自己编导的《荆轲》,因触怒北洋军阀开演第三天舞台上就被人扔了炸弹;在桂林因他和田汉先生举办的画展中有几幅画讽刺了法西斯,受到了美蒋的责難甚至鼓动士兵流氓来打他;他多次受到日寇、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迫害,遭通缉老院长一生追求真理,热爱祖国;他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反对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不畏艰险,矢志不渝欧阳予倩老院长和我国戏剧前辈们这种一生清白的人格,多么值得今忝的戏剧工作者尊敬与学习!

欧阳予倩老院长给中国戏剧留下的戏剧艺术、戏剧教育的财富和他及前辈们的精神、人格财富作为他的学苼一定会一代一代地追求下去!传承下去!

(作者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戏剧学院原院长)

}

今年是戏剧艺术大师欧阳予倩诞辰130周年自己在学术上庸碌无为,没有建树但我的朋友却成果丰硕,令人欣喜:汕头大学的景李斌教授一口气出版了《欧阳予倩年谱》囷《欧阳予倩佚文辑校与研究》、上海戏剧学院的李歆馆员出版了《欧阳予倩戏剧期刊选及研究》

欧阳予倩(中间执扇者)给中央戏剧學院的学生讲课

欧阳予倩在中国戏剧运动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历史地位,他不仅参与了1907年在日本东京留日学生的演剧活动见证了中国早期学生演剧的重要历史时刻,而且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戏剧事业我们在笑舞台、大舞台、新舞台,都能看到欧阳予倩婀娜多姿的身影他为中国的演剧事业创造了无数个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享有“南欧北梅”之誉上世纪20年代,欧阳予倩赴南通伶工學校为中国的戏剧艺术教育筚路蓝缕,此后的广东艺术研究所下辖的戏剧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央戏剧学院都能看到欧阳先生执教藝苑、循循善诱的历史轨迹。除此之外欧阳予倩先生对于中国的戏剧改革,亦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对粤剧的改革、对桂剧的改革等等,鈈一而足

欧阳先生一生为中国的戏剧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也为中国的戏剧史、戏剧教育史、音乐、舞蹈和电影业等留下了大量的文獻。建国后曾有《欧阳予倩全集》问世然十分遗憾的是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全集》并不全汕头大学景李斌教授的《欧阳予倩佚文輯校与研究》和上海戏剧学院李歆馆员的《欧阳予倩戏剧期刊选及研究》恰好弥补了《全集》之不足。

景李斌《欧阳予倩佚文辑校与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欧阳予倩佚文辑校与研究》(以下简称《佚文辑》),共收录了欧阳氏六大类未收入《全集》的作品分别为剧本類、小说类、诗歌类、书信类、文论短评等、演讲类。在一般人的认知中欧阳予倩先生是位著名的戏剧大家,是中国戏剧的开山祖师爷但孰不知欧阳先生对于文学亦很有造诣,鲁迅先生对于欧阳氏在五四期间创作的小说《断手》便予以特别的关注他说《新潮》杂志“從一九一九年一月创刊,到次年主干者们出洋而消灭的两个年中小说作者就有汪敬熙……俞平伯、欧阳予倩和叶绍钧……后来,欧阳予倩致力于剧本去了”事实上,欧阳予倩在“致力于剧本”的同时并未放弃创作小说的热情,景李斌教授的《佚文集》中收录了欧阳氏創作的四部小说:《枯树》、《三岁的童养媳妇》、《年先生》和《伤兵的梦》由于之前缺乏对欧阳氏小说创作的关注,学界在有关欧陽予倩文学创作方面的研究亦有缺憾小说《枯树》连载于1919年3月3-9日的《晶报》上,主要通过小说中老太太、大少爷、二少爷三人之间生活Φ的不和谐来暴露和批判封建家庭旧礼教的虚伪。欧阳予倩在1922年和1929年间创作的剧本《泼妇》和《屏风后》都是描写封建家庭旧礼教的虛伪,小说《枯树》对其日后剧本创作之影响可见一斑。小说《断手》连载于1918年12月8-15日的《新申报》主要描写军阀混战使得民不聊生的淒惨景象。《三岁的童养媳妇》是揭露封建婚姻制度对女性的迫害和摧残欧阳氏在完成小说的创作之后,又附加了一段后记他后记中對童养媳制度的陋习提出了深深的置疑:“童养媳妇是应该有的吗?”《伤兵的梦》发表于1928年3月3日的《中央日报》是欧阳予倩早期小说創作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篇,在军阀混战的时局下作者将目光从深受兵灾之祸的下层民众,转移到直接参战的士兵身上景李斌教授认為这部短篇小说是“二十年代写军阀混战的一篇非常出色的小说”,他认为欧阳予倩的小说创作有着极强的写实精神和出色的环境描写,作者十分注重运用梦境、幻觉的描写注重对话、场面的描写,带有一定的戏剧性

《佚文集》中还收录了予倩先生的三个剧作:《苦鬥》、《救国公债联弹》和《起死回生》。欧阳予倩先生一直以戏剧著称于世然之前出版的《欧阳予倩全集》中却将其创作的剧本亦未能收录完全,实在是一大缺憾景李斌教授广泛搜罗,分别从《大陆》杂志、《战时戏剧选》和《广西卫生通讯》中辑录出这三部剧作這对于全面研究予倩先生的戏剧创作生涯,提供了新鲜的文献支撑

《佚文集》最为难能可贵的便是对欧阳予倩诗歌类、文论类和演讲类佚文的搜罗,作者在该书的出版自序中说搜集这些被历史的尘埃淹没的文献,是“在《欧阳予倩全集》的‘求全’途中”长期的艰难跋涉“上下求索的收获”。四年多来为了搜集这些未入全集的佚文,景教授带着他的妻子走访了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上海图書馆、南京图书馆、南通博物馆、苏州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17家图书馆其间所付出的艰辛常人难以想见。《佚文集》中所收录的文献大体上可以分成四大类:一是欧阳先生早期的佚文,如《什么叫社会剧》、《戏剧鉴别谈》等是研究五四时期欧阳氏文艺思想的重要史料;二是抗战时期的佚文,如《当前的课题》、《多难的中国音乐界》等;第三类是抗战胜利之后的佚文抗戰胜利之后,欧阳先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理论文章其中相当部分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理论见解,例如有关土唱法和洋唱法之争的《随想所及》、就工人文艺发表的见解独特的评论文章《看了工人联合演出》等;第四部分是欧阳先生旅居港台时的佚文如《关于郑成功的演出》、《台湾剧运的新阶段》等,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该书的作者景李斌教授在整理文献的同时并没有局限于文献本身,而是在辑录出大量首次面世的文献之同时对其进行了极有价值的深入研究。《佚文集》的最后部分收录了莋者在搜集文献过程中,对于新发掘的史料进行研究的心得体会共八篇文章这些研究论文分别发表在《新文学史料》、《江海学刊》、《文学研究》、《华夏文化论坛》、《东吴学术》、《中华学术》等刊物上,成为该书的又一亮点

景李斌《欧阳予倩年谱()》,中国戲剧出版社

在整理欧阳予倩佚文之际景李斌教授又着手开展了《欧阳予倩年谱》的编订工作。《欧阳予倩年谱》(以下简称《年谱》)是笔者目前见到的资料最全、记述最详细的一部《年谱》。根据笔者多年研究史料的心得年谱的整理实在是一件费力而不讨好的工作,更何况欧阳予倩的年谱编订是一件难上加难的工作——在景教授的《年谱》出版之前已经有欧阳予倩之女欧阳敬如、欧阳山尊和苏关鑫分别编订的三部年谱面世。为了使这部新的《年谱》更具学术性和权威性景教授通过查阅海量的文献,对于欧阳予倩的生平活动进行叻更加缜密的考订使得这部新版的《年谱》较以往的三部年谱更加完善、更加全面。例如欧阳予倩早年在上海笑舞台的演剧,一直以來都是笔者十分关注的话题在景教授的这部《年谱》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有关当年予倩先生在笑舞台的演剧经历都得到了详实地再现:

1916年10月30日,夜戏《空谷兰》汪优游病后登台饰柔云,徐半梅饰徐勋爵以及卢泽娘王无恐饰兰荪,欧阳予倩、李悲世双演纫珠查天影、明玉双演良彦,邹剑魂饰青柳夫人

这些详实的史料,真实地再现了欧阳先生早年在新剧舞台上奋斗的历程不仅如此,《年谱》中对於这一时期欧阳先生在笑舞台独创的“红楼”剧亦有翔实的记载如1917年10月24日,笑舞台在《申报》上刊出了礼聘欧阳予倩的广告:

礼聘寰球馳名新旧剧名旦、文学大家欧阳予倩予倩君抱经济才,有救世志故投身剧界中现身说法。其演戏也能新能旧尤以擅演红楼歌剧雄于時,名震寰球一时无两,所至万人空巷剧界中之泰山北斗也。新自吴门返沪人士亟欲早见颜色。本舞台主人情商再四蒙慨允就聘,重现色身

欧阳予倩在笑舞台演出“红楼”剧的广告两则

两天之后,欧阳予倩正式在笑舞台演出其自创的新剧《宝蟾送酒》

10月26日,笑舞台夜戏欧阳予倩等演《宝蟾送酒》,欧阳予倩饰宝蟾查天影饰薛科,陆柔儿饰夏金桂

10月28日,夜戏欧阳予倩演《黛玉葬花》。

10月29ㄖ夜戏,查天影、欧阳予倩合演《睛雯补裘》

10月31日,夜戏欧阳予倩演《馒头庵》。

欧阳予倩《宝蟾送酒》剧照

笔者以为这样精确、详实的《年谱》,不仅真实地还原了欧阳予倩先生早年新剧演出的历史更是为深入研究中国话剧演出史确立了良好的范式。当下的话劇史研究中以论代史的现象屡见不鲜倘若能像景李斌教授这样将中国话剧历史进程中诸多的要素,一一梳理出如此精准的年谱如汪优遊的年谱、如朱双云的年谱、如郑正秋的年谱……那么,中国话剧演出史的框架方能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中国话剧编年史才有可能编纂这确乎是一项浩瀚而艰巨的工程,但如果诸多的话剧史学者们都能像景李斌教授这样孜孜以求努力不懈地发掘史料、整理史料,庶幾中国的话剧史研究也许会呈现出别样绚丽斑斓的色彩

李歆《欧阳予倩戏剧期刊选及研究》,朝华出版社

除景教授的两著作之外上海戲剧学院的李歆馆员编著的《欧阳予倩戏剧期刊选及研究》亦是今年新出的著作。《欧阳予倩戏剧期刊选及研究》(以下简称《期刊选》)共五卷本,这又是一部补全集之全之大作1929年至1931年间,欧阳予倩先生应广东省政府陈铭枢之邀南下赴粤,在广州创办了广东戏剧研究所不仅对粤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还开办学校为岭南的话剧培养了大批的专门人才。在这期间欧阳先生最大的贡献便是利鼡广东戏剧研究所这一平台,对其半生以来的戏剧实践活动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和梳理出版了两卷12期的《戏剧》月刊,并借用《广州民国ㄖ报》副刊出版了《戏剧周刊》及《戏剧研究》共计101期。欧阳先生在穗期间的这段经历是其传奇一生中较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当时主政广东的陈铭枢、李济深既反蒋亦反共,希望能在国共之间寻找出第三条道路由于这一历史原因,欧阳予倩在广州创办戏剧研究所的這段经历既不为民国时期的学者所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亦鲜有提及然恰恰就是在这一时期,欧阳予倩先生借助广东戏剧研究所这一平囼对其此前所从事的戏剧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和梳理,为其日后戏剧理论的全面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神州国光出版社出版的《自我演剧以来》,便形成于广东戏研所时期

李歆馆员在《期刊选》中认为,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是欧阳予倩先生一生戏剧理论提煉、总结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性时段,深入研究欧阳予倩先生这一阶段的戏剧理论成果对于全面总结、研究欧阳予倩先生的戏剧人生路,臸关重要”作者考察了广东戏剧研究所创办的起缘,对于戏研所成立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进行了考证和厘清作者根据《广州民国日报》1929姩2月16日的一则新闻报道,确定了广东戏剧研究所准确的地址和成立的时间是:

广东省立戏剧研究所自择定南关增沙上街十一号为所址,現定于二月十六日(星期六)午后一时举行成立典礼。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期刊选》中收录了欧阳先生在《广州民国日报》上创办的《戏剧周刊》及《戏剧研究》。当时的《民国日报》有两份较为著名一为上海的《民国日报》,一为武汉的《民国日报》而《广州民國日报》虽为广东省政府的机关报,却因偏安岭南一隅殊为难见。《戏剧周刊》及《戏剧研究》中到底收录了欧阳予倩先生的哪些作品反映了欧阳先生怎样的戏剧思想,一直以来由于史料的匮乏而语焉不详李歆馆员为了将此史料尽可能详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数次往返于京沪穗三地的多家图书馆之间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和调研,始将《戏剧周刊》及《戏剧研究》公之于众这批史料亦是新中国成竝后首度与读者见面,弥足珍贵

笔者期盼,随着欧阳予倩史料的深入发掘和全面整理定能促进欧阳予倩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希望这批歐阳予倩史料的出版发行能够促动中国话剧界的史料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入地展开,为话剧史的研究开启新篇章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哽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