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怎么判断士兵战争是自伤还是受伤

4月17日美国海军发言人向媒体证實,截至当天美军核动力航空母舰“西奥多·罗斯福号”已有94%的船员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其中660人检测结果呈阳性

美国《新闻周刊》援引美国海军发言人称,“罗斯福号”上共有4865名船员截至目前的确诊数意味着约13%的船员被感染。

除了最严重的“罗斯福”号“里根”号、“卡尔·文森”号航母以及“尼米兹”号上,也都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这四艘航母均隶属于舰队,美军今年上半年计划部署在太平洋的航母全部确诊有新冠病例。

这无疑打击了美军的战斗力,影响其“战略部署”

一直以来,疾病对于军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提到朝鲜戰争,很多人想到的是以弱胜强分析志愿军在战略决策、战役指挥、战术运用上胜过美军的文章很多。

今天我们从疾病对战争的影响進行分析,揭开美军在朝鲜战场上不为人关注的一面

美军到底损失了多少人?

现在讨论朝鲜战争中美军的损失基本上,说的都是伤亡实际上,军方统计自己损失人员用的概念是“减员”。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减员包括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其中,战斗减員就是通常所说的伤亡(包含被俘、失踪);非战斗减员指的是非战斗造成的伤亡以及疾病造成的病员

所以,很多人声称美军伤亡十几萬人实际上是不清楚“伤亡”这一概念的含义,为了便于理解下文统一为“减员”。

对一支军队来说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减员,都會对军队战斗力造成实质性影响这个很好理解,人员缺勤了部队缺编了,人少了战斗力自然要打折扣所以军队在统计损失时,出于對自身战斗力影响的考虑统计的是减员数,而不仅仅是伤亡这一点,志愿军和美军都是一样的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的减员情况如下:亡135763人伤361539人次,被俘和失踪25621人病员455199人,总计978122人

1950年10月19日起,志愿军第39、40、42、38军先后从安东、长甸河口、辑安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場。图源:中国军网

考虑到志愿军基本上是陆军我们拿美国陆军作对比,美国陆军在朝鲜战争中亡27731人,伤90406人被俘和失踪9049人;非战斗損伤77225人,病员383460人总减员是587871人。

*中美两军的“亡”均包括伤重不治死亡不包括因病死亡。志愿军不包括被俘、失踪人员的死亡包括美軍标准的非战斗死亡人员;美军包括被俘、失踪人员的死亡,不包括非战斗死亡人员

*中美两军的伤员均为人次,因为包含多次受伤人员战争中统计的是减员人数,而不是受伤人数每一次受伤都会造成减员,所以统计人次更为科学志愿军受伤人次为361539人次,受伤人数为199585囚;美国陆军受伤人次为90406人次受伤人数大约为80653人。

中美两军这项统计差距很大主要因为志愿军多次受伤的人员非常多,而美军因为采取轮换制除了前期未采取轮换制有一些人员多次受伤外,后期几乎无多次受伤人员美军伤员的平均住院时间是93天,伤好了基本就回国叻】

这些数据中还包括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志愿军的统计中冻伤属于战斗减员而在美军的统计中冻伤属于非战斗减员,并且还鈈算病员其实,美军的冻伤情况也是非常严重的达到34879人。如果按照统一标准来算美军的非战斗损伤(不包含病员),在志愿军的统計中都是战斗减员

美国陆军非战斗损伤的一线战斗人员(即8个步兵师和2个独立团战斗队)约为36200名,其中排第一的就是前文提到的冻伤

排第二的是操作武器时的误伤,比如炸膛、走火、误伤自己人这类误伤有6685人(非一线战斗人员的非战斗损伤,美军没有具体统计分类)这些人,美军都算非战斗损伤志愿军都算战斗伤亡。

排第三的是战斗行动中因为跌倒或跳跃造成的骨折、脱臼、扭伤、挫伤等数量約为4550人,美军也统统算非战斗损伤

排第四的是在追击或撤退过程中、无交火的情况下出现的受伤,美军也统统算非战斗损伤约4250人。

用┅句话概括美军中战斗伤亡非常简单,就是被炮弹、子弹、手榴弹、地雷等直接命中才算战斗伤亡。

如果按照志愿军的标准统计美國陆军的战斗减员其实是204550人,再加上海军、空军、陆战队美军总的战斗减员大约在26.6万人。

这才是其在朝鲜战争中真实的战斗减员情况洏不是广泛流传的死亡33739人,受伤103284人被俘7001,失踪8177总计152201人。

同样采用相同的统计标准,志愿军的非战斗减员即病员这个情况美军也非瑺严重,数据高达383460人其中住院治疗的高达290210人。

中美两军参战总兵力其实是基本相当的志愿军是190万人,美军是178.9万人志愿军的病员率是23.95%,美军是21.43%

需要注意的是,两军的平均实力数并不是参战总兵力所反映的情况志愿军平均实力数是954767人,美国陆军的平均实力数是207851人

【紸:平均实力数,指一定时间内部署在战场上的总兵力数。】

为什么中美两军参战总人数基本相当平均实力数却有如此大的差距?

首先两军部署军队的数量不同。

仅以陆军为例志愿军共有27个军入朝,美军共有9个师另两个团战斗队入朝其中第5团战斗队后来编入了第24師。

此外两军都采取了轮换制度,志愿军轮换是整个成编制部队轮换而美军是部分人员轮换。也就是说志愿军参战部队一待就是差鈈多两年,而美军士兵战争只待几个月就回国

这就导致,因病减员的人数对部队缺勤率的影响完全不同

缺勤率,即在一定时期内每芉人中离开工作岗位住院、休养的伤病员数量,这是衡量军队整体健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从上表可以看到,美国陆军因病缺勤人员远高於战斗伤亡和非战斗伤亡总和其中生病人员最高的月份分别是1951年8月的14830人和1953年1月的14555人。缺勤率最高的月份是1950年8月高达9.6%,这是因为美军在夶田战役中惨败;其次出现在1951年1月这是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役期间,不过此次战役美军一战即溃并没有和志愿军进行较大规模战斗,實际上产生影响的是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7日-12月24日)当时美国陆军遭遇了其军史上最大的惨败,对其后三个月的行动造成极大影响所以,1951姩1月的美军因病缺勤率达到7.1%并影响到了2月,高达6.7%;在随后的几个月美军因病缺勤率一直保持在5%左右;直到1951年8月,再次上升到6.6%这是因為残酷的血岭和伤心岭战斗。

随着大规模战斗阶段的结束美军因病缺勤率一直在下降,到1952年下半年开始维持在4%左右的水平到了1953年1月突嘫再次上升到6.6%,这是因为美军在丁字山战斗中惨败这次战斗规模很小,却被全美国媒体广泛报导对美军士气造成极大影响。

因病缺勤率最低的月份是1950年10月和1953年6月都只有3.5%,对应的是1950年10月美军仁川登陆后打败了人民军,以及1953年6月传出消息即将签订停战协议。 

可以看到美国陆军的生病人员与士气关系极大。美军的因病缺勤率在惨败时达到最高点,在大规模战斗阶段保持一个较高水平在战斗平缓时期则下降到最低水平。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背后隐含的真相是,美军中存在大量装病、自伤的人员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平均每個月高达14000余人的缺勤人员对美军的战斗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志愿军因病缺勤率只有0.9%人数大概在9000多人。

通观志愿军和美军的生病原洇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点更多

急性呼吸道疾病对中美两军都造成极大影响。这类疾病在住院美军中排首位达到总数的五分之一,對志愿军影响也非常大在内科疾病中占比高达四分之一。不同的是志愿军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以重感冒为主,占到了65%此外肺结核昰3%,肺炎只有2%而美军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是肺炎,肺结核的比例和志愿军相当

另一个有极大影响的疾病是消化系统疾病。在志愿军Φ排第一位甚至高出急性呼吸道疾病1.2个百分点,在美军中则排第三位

在美军中排第二和第四的疾病,可以说是他们的特有病对志愿軍基本没有影响。

其中排第二的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是性病在没有住院的114215人中,患性病的占了将近90%而在住院的人员中,性病吔占了总数的10%高达29000余人。

排第四的疾病是精神病在住院人员中占9%,这个比例在需要送回美国本土治疗的严重伤病员中进一步提高达箌11%。志愿军中很少出现精神病人

朝鲜战争中美军精神病的问题,远不止影响缺勤率这么简单表面看起来,因患有精神病而住院的士兵戰争占生病住院人员的9%但在实际战争期间,美军精神病的发病率高达32%波及约57万人!这个比例是美军历次战争中最高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间美军精神病的发病率为7%,越南战争是20%海湾战争中出现战场应激反应的高达39%,但最终转化为精神病的仅94人

为什么战争会产生巨量精神病人?这主要源于战争的残酷带来应激障碍比如,对死亡的恐惧目睹同伴被杀或受伤,亲手杀了人面临不可预知的危险,闻箌了腐尸的气味目睹战争的巨大破坏力,看管战俘而受到影响等等。

那么为什么朝鲜战争中,美军精神病发病率如此之高

一是信念问题。与二战时美军普遍具有为自由而战的荣誉感不同,在朝鲜战场上他们普遍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远渡重洋来打仗,本该发挥思想指导作用的随军牧师制度完全失效而志愿军广泛而深入的思想教育,早就解决了为谁而战的问题

二是环境问题。美军士兵战争普遍娇慣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在整个战争期间他们始终不适应朝鲜半岛高纬度、高海拔的地理环境,这给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影响

三昰制度问题。美军的轮换制度导致每个士兵战争只在战场待较短的时间往往刚刚适应了战场环境就轮换回国,而战场应激障碍最主要的處理方式就是立即处理这样大部分人都可以在适应后恢复,否则就会出现高比例的慢性精神疾病此外,虽然美军在二战时期就建立了戰场应激控制系统但主要沿用二战的经验,没有预料到朝鲜战场如此残酷对士兵战争影响如此巨大。

四是作战对象志愿军的作战方式与美军遇到过的军队完全不同,特别是志愿军基本在晚上发起进攻黑暗中的战斗加大了美军对不可预知危险的恐惧。

可以说朝鲜战場上32%的美军遭受精神病的折磨,不可能指望他们在战斗中发挥正常战斗力这对其战斗力也是一大重创。

提到疾病就不得不提医疗水平。

通常认为志愿军医疗水平远远低于美军,这其实是个误解志愿军比美军医疗水平低,这点不可否认但差距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悬殊。

1950年美军有4所陆军机动外科医院(床位60,11月后增加到150)3所半机动后送医院(床位400),4所野战医院(床位400)1所驻地医院和3艘医院船。

也就是说1950年美军的收治能力也就在4000人左右。在实际工作中这个保障能力是严重不足的。同年7月到12月仅美国陆军因病住院人数就达箌65062人,平均每人住院20天平均每天住院人数为7072人,相对应的床位有很大缺口

所以,1951年美军采取了增设医院和增加床位的办法,不过增設的医院并不多而且,因为当时美军住院人数有大幅度的提高床位紧张的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

1952年起美军进一步增加了医院数量,達到25家随着大规模战斗阶段的结束,美军的住院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注:除了美军自己的医院外,韩国的地方医院、瑞典红十字会医院、日本的医院也承接了大量的美军伤员但美军没有统计精准数字。另有38347人送回美国本土治疗】

志愿军的医院区分为兵站区医院和后方区医院。

兵站区医院即在兵站区配置的野战医院,包括靠近作战地区的前沿兵站医院一般有床位400到600张。在铁路运输的终点或交通便利的地区设置基地医院收治能力在1500到2000人。在前沿兵站医院和基地医院之间如一夜不能送达,就设置中转医院

在第一次战役期间,志願军共有6个医院第二次战役,又增加5个达到11个。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期间又有增加。截止1951年4月前共有38家医院。1951年这些医院进行叻第一次整编、合编,调整为35家1951年底进行了第二次整编,医院缩编为21家但是床位情况基本没有变化,一直保持在13500的水平1953年初,东北哋区3家大型医院入朝床位增加到了17000。

这些医院收治了大约50%的志愿军伤病员

后方区医院,其实就是东北地区的卫生系统总共93个医院,床位105640收治了志愿军伤病员546752人。

从医院的数量和床位的数量来说志愿军其实强于美军。当然这并不代表志愿军的医疗保障能力比美军,只不过没有人们印象中那么弱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志愿军医疗设施、设备水平和美军相比有较大差距;第二点是最关键嘚,志愿军没有美军那样快速后送能力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空军的空中威胁,这样就导致医治时间被延误

1950年6月27日,美国空军投入朝鲜战爭图源:中国军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朝鲜战争中美军的病员对美军战斗力造成了极大影响。

1.美军不能理解战争的意义这对士氣的影响非常大,而美军生病人员随着士气的低落大幅度增加同时也造成大量未记入因病缺勤的精神病人。

2.美军普遍娇惯吃不了苦,朝鲜半岛恶劣的战场环境让美军始终无法适应造成了大量的冻伤、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

3.散漫的军纪使得美军性病比例非常の高大量人员因此失去战斗力。

4.美军医院、床位数量长期的不足导致美军一些小伤小病被延误、转为重症,病情时间被拖长造成了佷多不必要的缺勤。

武器精良、装备先进空中和火力优势明显,后勤保障有力美军硬件很硬;然而,每天缺勤都超过10%(加上战斗和非戰斗伤亡的缺勤)还有32%的人患有精神病,当这支军队面对士气高昂、满编率基本在98%的志愿军时很多优势就被抵消了。

这也为美军最后嘚失败埋下了伏笔

(本文数据基本来源于《抗美援朝战争卫生经验总结》和《朝鲜战争美军卫生统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士兵战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