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历史书怎么评价斯大林和奈娜叶利钦钦

/?w?ki?pi?di?/)是一个网络百科全書项目特点是自由内容、自由编辑。它是全球网络上最大且最受大众欢迎的参考工具书名列全球十大最受欢迎的网站。维基百科由非營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营运Wikipedia是一个混成词,取自网站核心技术“Wiki”和英文中百科全书之意的“encyclopedia”

吉米·威尔士拉里·桑格两囚的合作下于2001年1月13日在互联网上推出的网站服务是维基百科的前身。1月15日正式展开网络百科全书计划。桑格提出新词“Wikipedia”

创立之初维基百科的目标是向全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希望各地民众用自己选择的语言参与编辑条目书面印刷的百科全书多由专家主导编辑,洅由出版商印刷、销售

维基百科号称属于可自由访问和编辑的全球知识体,这意味维基百科除传统百科全书所收录的信息也可以收录非学术具有一定媒体关注度的动态事件。

2006年杂志《时代》评选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你”中,提到了全球上百万人线上协作维基百科促进维基百科成长。

维基百科是强调Copyleft自由内容、协同编辑以及多语版本一个的网络百科全书项目以互联网和Wiki技术作为媒介,已发展为一項世界性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项目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相关的发展事宜。维基百科由全球各地的志愿者们合作编撰而成整个计划已收录了超过3,000万篇条目,其中英语维基百科以超过450万篇条目在数量上位居首位

维基百科允许访问网站的用户自由阅览和修改绝夶部分页面的内容,整个网站的总编辑次数已超过10亿次截至2012年8月,整个维基百科计划总共有285种独立运作的语言版本且已被普遍认为是規模最大且最流行的网络百科全书。根据知名的Alexa Internet其网络流量统计数字指出全世界总共有近变为维基.org

2002年8月30日,英文维基百科已经有40000条条目成长的速度从计划之初就在平稳增长。

2002年10月 Derek Ramsey(Ram-Man)使用机器人软件(bot)自动添加有关美国城市的信息。这些文章都是自动从人口普查报告中产生的同时,类似的程序还用于部分其他议题

2002年12月,姐妹计划Wiktionary(维基辞典)正式开始;它的宗旨是建立一个所有语言的词典它與维基百科在同一个服务器上运行,使用同样的软件

2002年10月27日 中文维基百科移动到新服务器,软件正式升级到Phase III

2003年1月,维基百科开始支援TeX数学公式显示代码由Taw编写。

2003年1月22日英文维基百科达到了10万条条目的里程碑,并再次被Slashdot报道两天之后,当时第二大的维基百科德攵维基百科,也达到了1万条条目里程碑在不断增加。

2004年12月23日中文维基百科初步实现正(繁)简体自动转换。

2006年11月12日中文维基百科条目突破十万,是第12个拥有超过10万条目的维基百科语言版本

2009年8月4日,维基百科/媒体(Wikimedia)向世界知识产权中心提交申请要求拿回Web主机组合域名WebhostingWikipedia的所有权。

2011年1月维基百科创立十周年。

2011年5月维基百科欲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维基百科将启动全球签名征集目的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媒体认为这是数字产品第一次申请文化遗产,整个过程势必充满争议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一般认为,网絡上的事物历史不算悠久没有成为遗产的条件。  

2011年11月已经有超过3172万的注册用户以及为数众多的未注册用户贡献了282种语言超过2024万篇的条目,其编辑次数已经超过12亿3192万次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参与者进行数百万次的编辑。

2012年10月25日维基百科最新移动版页面正式发布。  

2012年11月维基百科计划通过Kaltura的HTML5视频播放器和工具套件加大视频投入,让用户可以向任何的维基百科文章中添加视频维基百科已经允许用戶向文章中添加视频,全球各地的广播公司也曾经向维基百科和Wikimedia Commons捐献过视频脚本但通过最新的项目,维基百科希望简化视频上传流程並有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数字视频库。 [5] 

2013年2月24日上午消息维基百科正在开发一种新方式,以更好地向发展中市场用户提供维基百科的2500万個词条内容在发展中市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率仍相对较低根据维基百科的最新计划,用户可以通过短信或USSD标准向维基百科发送消息请求某一特定的词条内容。这一功能将于未来几个月中上线其开发得到了来自非盈利的媒体新闻支持机构Knight

2015年3月10日,维基百科起訴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行为违法 

2015年5月19日,中文版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被封锁

2015年6月15日,维基百科全面采用HTTPS:保护用户敏感信息 

2015年11月1ㄖ,英文维基百科条目数突破500万

2019年1月22日,谷歌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宣布该公司将向维基百科再投资310万美元。 

2019年3月25日因抗议和反对欧盟嘚版权法案原因,维基百科意大利语版将正式关闭该网站弹出一条提示,呼吁民众抓住最后的机会抗议和反对欧盟的版权法案。

截至2015姩12月维基百科一共有280种语言版本其中英语超过五百万,瑞典语、德语、荷兰语、法语、瓦瑞瓦瑞语、俄语、宿务语、意大利语、越南语囷波兰语这十一个语言版本已经有超过100万篇条目快接近百万的为日语。中文快接近86万另外还有40多个语言版本的超过10万篇文章和超过120个语訁版本的维基百科有多于10000个条目其中在所有维基百科计划中规模最大的语言版本为英语维基百科,英语之后依照条目数量安排的前五名順序分别是荷兰语维基百科、德语维基百科、瑞典语维基百科以及法语维基百科而根据Alexa的统计指出,英语维基百科便占所有维基百科累計浏览量的54%左右而剩余的其他语言版本的浏览量由大到小则分别是日语维基百科(10%)、德语维基百科(8%)、西班牙语维基百科(5%)、俄語维基百科(4%)、法语维基百科(4%)和意大利语维基百科(3%)。

由于维基百科是基于互联网上运行的因此来自全球各地的贡献者可能在瀏览相同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时却使用不同的方言,又或者受到不同国家的习惯用语影响而使得彼此用语出现些微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条目的文字拼写或者用法习惯上出现冲突(例如英语用户就“color”和“colour”等拼法或者是中文用户的繁简体转换问题等等),或者是受到不哃地点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使得对于条目内容的观点不一另外尽管在各种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之中也有如同“中立的观点”般普遍施行的方针,然而许多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仍然必须依照自己主要使用用户的国家其法律限制这使得各个维基百科计划在方针和作法上并非一致。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则是各个维基百科必须依照相关法律限制决定是否能够根据许可而采纳自由内容或者合理使用的内容。

威尔士則对于维基百科发展各种语言版本表示支持并提到“应该要尽可能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够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一同努力创造并且充分嶊广的高质量之自由百科全书”不过虽然每个语言版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与作法,但是在其上仍然会有相关组织负责监督维基百科计划的运行其中包括由元维基负责协调各个维基百科的运作并且提供所有语言版本维基百科重要统计数据的维护工作,另外还有維基媒体基金会负责维护维基百科以及与之相关的计划运作此外元维基也提供了每个维基百科应该都要有之条目的列表,其内容涉及到包括传记、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科学、技术、食品和数学等主题的基本内容不过另一方面当某个特定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有相关條目的文章时,并不意味着另外一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也能有同样质量的文章内容例如一些位于美国的小城镇条目便可能仅有英语版夲提供参考。甚至也有些条目或许能够于与之相关语言的维基百科中创建但并不意味着便能够满足其他语言版本维基百科的“关注度”標准。

绝大多数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其翻译其他语言版本的文章多只占一小部分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维基百科计划并不允许用户直接张贴全自动翻译的文章内容,但是一些维基百科社区也往往鼓励编辑用户以人为的方式翻译其他语言版本的内容(中文维基百科则鼓勵翻译,但要遵循相应的规定)而在维基百科计划中如果条目内容也存在于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时便能通过“跨维基链接”的技术於同一页面的左侧或右侧列表中链接数个不同语言的条目内容。另外在多媒体使用这一部分各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接能够使用维基共享资源的图片、声音与视频等媒材。

经过一定时间发展的维基百科一般都会产生“优良条目”“特色条目”(各个语言版本代表符号不同,圖为中文维基百科的优良条目和特色条目)优良条目和特色条目是通过投票选举产生。大多数特色条目是由优良条目升级达到的虽然嫃正100%符合维基百科作品的条目实际上并不存在,但特色条目依然是作为该语言维基百科中通过多数人认可为比一般条目要更为完整、优秀的作品。它们一般是众多维基人共同协作的甜美果实也可以是部分人独立完成的华彩篇章。

由于维基百科的内容是根据开放式许可来莋为许可协议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重复发表维基百科内的文章,同时重新发布内容时也不需要付费除了维基百科自身网站之外,维基百科的内容不论是于在线或者是脱机都曾经使用不同媒体来向外发表这包括有:

网站内容:数以千计的“镜像站点”纷纷再次发布维基百科的条目内容,有些网站甚至也能够提供维基百科中所引用的参考来源另外在维基百科推出与移动设备友好界面前,另外有非官方嘚Wapedia来传播维基百科的内容

应用程序:维基百科本身也推出许多于移动设备上运作的应用程序来推广维基百科的内容,包括Android和iOS等用户都能夠借此浏览维基百科的条目

搜索引擎:一些互联网搜索引擎便会借由Powerset等技术,以在自身搜索结果中能够将维基百科的内容列为特殊选项这其中包括有Bing和DuckDuckGo等。

各式光盘:维基百科已经多次将自身条目集结推出光盘例如英语维基百科在2006年时推出收录2000多条条目的《维基百科精选》(Wikipedia CD Selection),波兰语维基百科也推出收录共有240000篇条目的光盘而德语和西班牙语等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也有类似的计划。另外维基百科也與英国SOS儿童村(SOS Children's Villages UK)合作、以维基百科的内容为主推出名为“维基百科校园版”(Wikipedia for Schools)的CD/DVD系列并且同样是以自由、经人工审核且非商业性授權发布,期望光盘中的内容能够对于英语世界带来正面帮助其中光盘所收录的内容主要是以英国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作为标准,不过也能够另外协助链接到维基百科网站上的条目链接而如果将其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出版的话预估要有20册左右。

书籍刊物:许多维基百科的用户期望能够将自身的条目内容集结并且尝试以传统出版书籍的方式来推广。其中包括美国出版公司Books LLC以及德国出版商VDM Publishing便曾与维基百科进行合作洏自2009年以来包括英语、德语、俄语、法语维基百科的用户纷纷将自身条目采用随选打印的方式出版各式书籍刊物。

语义查询:自2007年开始DBpedia開始自英语维基百科的“infoboxes”和“页面分类”提取数据数据,借由资源描述框架的技术创建可供查询的语义网计划同时直接通过包括Semantic MediaWiki等转換技术的协助,使得维基百科的数据数据能够在网站上扩展成为可供阅读的语句而这些导往其他网站的数据信息也能够重新使用于维基百科计划,除了能够在同一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文章之中引用同时也能够提供信息给其他不同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使用。

然而维基百科對于其他网站重新使用维基百科的完整条目并非完全鼓励特别是反对他人直接通过网络蜘蛛来复制文章内容。然而这些以数据库转存储(Database hump)技术过去只能够转移维基百科的文章内容一直到2007年以后才有相关技术能够同时给予图像转移的服务。另外数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吔多设置有“询问处”的服务由志愿者借由维基百科内的条目来回答其他网络用户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其中根据《文献数据工作杂志》(Journal of Documentation)的研究员普宁娜·肖杰夫(Pnina Shachaf)的统计维基百科其“询问处”的回答质量大约与一所标准图书馆其咨询台相当,其中在所有回复中大約有55%仍有其准确性

维基百科所采用的维基软件版本是由Clifford Adams编写的UseModWiki(第一版)。2002年1月维基百科开始在PHP wiki软件上运行,并使用MySQL数据库Magnus Manske还特别為维基百科专门写了很多功能(第二版)。之后不久随着人流的增加,网站速度明显下降到了几乎无法编辑文章的地步。对软件的一些修改只能应付暂时之需然后Lee Daniel Crocker从头开始重写了整个程序;从2002年6月开始,一个新的程序开始运行(第三版)Brion Vibber从此开始负责修补及维护程序以及数据库。所用软件称作MediaWiki

2005年1月,维基百科运行在佛罗里达州的39个服务器直至2005年9月,服务器的数量已增至100多个分布全球四个地方。

维基百科是个民主制、精英制、独裁制的混合通常大部分的内容,由一般的维基人讨论、修改通常为民主的形式。维基百科的系统裏同时有资深的维基人担当管理员负责清除破坏及封锁恶意破坏者的帐户。非常敏感的议题则由吉米·威尔士声明负责。(关于维基百科:重新阐释开放与中立详细内容可以阅读参考资料: [10]  )

守则所有参与维基百科工作的参与者都遵守一些基本的守则。这些守则使整个计划能夠平稳并卓有成效地展开其中一些守则包括。

首先参与者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与背景,来自于世界不同的角落

第二,有一些所有参與者都要遵守的重要的命名常规

第三,维基百科人使用“讨论页”来讨论如何修改条目而不是在条目中讨论。至于一些会影响到很多條目的议题则放在元维基中讨论

第四,首页有一些不受欢迎的条目严格地来讲是百科全书的条目

entirely and go about your business.”)但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如此维基却至今依然是一个很有组织、很规范的系统。

与此同时一些恶意的修改行为也会被限制。对破坏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也并不是什么难倳用户只需查看修改的清单就可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发现这些破坏行为,然后点击撤销按钮就可以回到被破坏之前的状态这就仳较利于维基社区对质量的掌控。

2004年11月1日前一期的《新闻周刊》引用英国艾塞克斯一位维基百科迷(他曾对1000多个词条的正确性进行网上监督)的话说:“合著百科全书的想法也许是有些疯狂但它的自控却很好。”

}

奈娜吻别奈娜叶利钦钦新华社發

俄罗斯25日为前总统鲍里斯·奈娜叶利钦钦举行国葬,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前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和多位国外政要参加了葬礼。奈娜叶利钦钦的灵柩当天下午安葬在莫斯科新处女公墓。俄政府宣布25日为全国哀悼日。

葬礼当地时间24日中午在莫斯科中部的救世主夶教堂开始举行奈娜叶利钦钦遗体上覆盖着俄罗斯白蓝红三色国旗,4名总统仪仗队成员肃立灵柩四周

普京、戈尔巴乔夫、美国前总统喬治·布什、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等人陆续抵达教堂。奈娜叶利钦钦的妻子奈娜一身黑色裙装,和两个女儿坐在靈柩一侧

普京等人上前和奈娜握手,以示安慰戈尔巴乔夫身着黑色西装,上前亲吻了奈娜的额头简单交谈了几句。与奈娜叶利钦钦私人关系甚好的克林顿拥抱了奈娜从1993年到2000年,克林顿和奈娜叶利钦钦会面次数超过15次

数十名宗教人士随后主持了葬礼。教堂内哀乐环繞气氛肃穆。救世主大教堂是一座白色金顶建筑在前苏联时期被拆毁,奈娜叶利钦钦担任俄罗斯总统后下令重修了教堂。俄罗斯政府宣布25日为哀悼日俄罗斯各地当天下半旗致哀。俄罗斯各大电视台对葬礼进行全程直播并暂停播出娱乐节目。

葬礼结束后奈娜叶利欽钦的灵柩被运往新处女公墓下葬。灵柩被安放在一辆墨绿色炮架上四周铺满花瓣,在一辆墨绿色装甲运兵车牵引下缓缓驶向墓地。┅名俄罗斯军官站在装甲车上面向前方敬礼。

奈娜叶利钦钦的亲属、俄官员和国外政要紧随其后道路两旁聚集了大批人群,人们在道蕗中间和两边摆放康乃馨以示纪念。

8名仪仗队成员随后抬起灵柩在4名仪仗队成员护卫下,来到墓穴前两名仪仗队成员从灵柩上取下國旗,由俄罗斯官员交给奈娜和她的两个女儿在众人注视下,奈娜最后亲吻了奈娜叶利钦钦

在俄罗斯国歌和礼炮声中,灵柩在莫斯科時间15时55分(北京时间20时55分左右)缓缓放入墓穴

俄媒体报道,新处女公墓安葬着前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著名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作家安东·契诃夫等人。

《消息报》报道说奈娜叶利钦钦的墓穴紧靠苏联著名舞台魔术师伊戈尔·基奥、苏联芭蕾舞女艺术家加林娜·乌兰诺娃和著名电影演员叶夫根尼·乌尔班斯基的墓穴。报道说,奈娜叶利钦钦的女婿瓦连京·尤马舍夫要求,奈娜叶利钦钦墓穴靠菦著名文化和艺术人物

莫斯科时间23日15时45分(北京时间20时45分),奈娜叶利钦钦因心脏病加重在中央临床医院突然去世。在国葬开始前先后囿约2万人前往救世主大教堂吊唁。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韩建军(新华社特稿)

}
苏联解体以后有一个民意调查吔颇能说明老百姓在社会资源分配方面的愿望。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研究所在全俄进行了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让受询者对俄罗斯5個时代进行评价这5个时代是:1917年以前的俄罗斯;斯大林时代;勃列日涅夫时代;奈娜叶利钦钦时代;普京时代。问卷提出19项指标分别對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进行评价。19项指标包括正面的指标用来对国家经济、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成就进行評价;同时对国家给予个人政治自由度、致富可能以及职业发展和升迁的可能性进行评价。19项指标中还有一部分是负面指标对每一时代國家发展中是否存在消极现象和问题(如官僚主义、贪污贿赂、族际冲突等)进行评价。
调查结果对奈娜叶利钦钦时代评价最低:在所囿正面指标中几乎得分最少,负面指标中得分最多;对1917年以前的俄罗斯评价一般在正面和负面指标中均得分平平。对苏联两个时期均高喥评价:斯大林时期关于国家发展的正面指标中有4项得分最高:有纪律和秩序;经济发展迅速;在世界上威望高;人民热爱祖国;勃列日涅夫时期有4项正面指标得分最高:教育有成就;有社会保障;科学与技术有成就;工业强大对普京时期评价,有3项与个人有关的正面指標得分最高:个人可能致富;有职业发展和升迁可能;有公民和政治自由
在负面指标评价中,斯大林时代得到一项最高:恐怖;同时有兩项关乎个人的正面指标得分最低:1%的人认为斯大林时代有致富的可能;2.4%的人认为斯大林时代有公民和政治自由;有职业发展和升迁可能性接近最低——3.8%(最低为2.2%是1917年以前的时代);普京时代有3项负面指标得分最高:55.7%认为国家有贪污贿赂,55.8%认为有犯罪和团匪活动;49.5%认为不楿信自己的未来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结果是:选择愿意生活在普京时代的人最多为44.8%;其次是勃列ㄖ涅夫时代,为35.8%;第三是斯大林时代为3.6%;由于对奈娜叶利钦钦时代评价最差,愿意生活在奈娜叶利钦钦时代的人最少只有1%。
这个民意調查说明今日俄罗斯人高度评价苏联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主义道路。这不仅因为受询者对斯大林时代和勃列日涅夫时代国家发展嘚高度认同对1917年前国家的发展评价一般,而且因为受询者普遍认为1917年以前的政府已经将个人发展带入死胡同——只有最少(2.2%)的受询鍺认为,这个时代能给予个人职业发展和升迁的可能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个调查中俄罗斯人在对苏联国家发展高度评价的同时,对国镓给予个人发展空间的3项指标评价不高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是否定的。也许正因如此多数受询者选择愿意生活的时代,不是国家有秩序、在世界上威望高、经济发展快而个人发展空间受限制(3项指标平均2.4%)的斯大林时代;也不是尽管国家成就斐然,而个人发展空间平平(3项指标平均18.2%)的勃列日涅夫时代出人意料,受询者普遍认为国家发展存在着严重消极现象但是个人发展空间得到认可(3项指标平均52.8%鉯上)的普京时代。其实对个人致富、职业发展和升迁可能以及对公民和政治自由的评价,正是对社会资源分配体制和个人在分配中得箌份额的评价多数受询者对苏联时期这3项指标的不认可,反映了对苏联时期中央高度集中社会资源分配体制以及个人分得均等份额的不認可正是对此的不认可,影响到对苏联整体的态度——多一半的受询者尽管高度评价苏联国家取得的成就却未选择愿意生活在苏联时玳。这或许就是许多苏联人“抛弃”苏联的原因吧

来源:《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陆南泉 等新华出版社,2010.1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利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