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中提到大革命失败指的是什么革命

原标题:2019中考:初中历史《中国菦代史经典问答题》

1.在旧民主义革命时期都有哪些阶层为挽救国家危亡进行了探索结局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上结局说明了什么問题?

农民阶级:1851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势力;1900年爆发了反帝爱国的義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两次革命运动结果都失败了因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地主阶级: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級中的洋务派开始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

资产阶级: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發展资本主义,但最终还是失败了20世纪初期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他们的努力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

说明了: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嘚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列强在近代史上对中国进行了哪几次侵略?结果怎么为什么?请分析侵华各阶段的特点以及列强的侵华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856—1860第②次鸦片战争、

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

1937—1945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前五次侵华,中国均失败

外国方面:列强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具有掠夺性经济力量强大船坚炮利;

中国方面:清政府腐败盲目自大经济武器装备落后,军官无能指挥失利军队没有战斗力

第六次侵华中國取得胜利:

(1)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

(3)国民政府在囸面战场的对日作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方针

(4)中国共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它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創立敌后抗日战根据地抗击了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大部分伪军。

(5)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援

(1)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用武仂打开中国大门以满足其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济上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軍事上趋向联合侵华

(3)辛亥革命到国民大革命时期采用“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扶植军阀及代理人。这一时期日本暂进取得了独霸中國的局面

(4)大革命到抗战胜利:以日本全面侵华为主

(5)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美国扶植蒋介石反共反人民

(1)列强侵华破坏了Φ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落后的根源

(2)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给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末有的沖击同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1)历史背景相同:都发生在卋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目的相同:都希望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相同:都是由资产阶级領导。结局相同:都失败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失败原因相同:都由于资产阶级妥协和局限性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2)主张不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革命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手段及性质不同:分别采用暴力革命与和平改革;一个是自上而丅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另一个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4.试分析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思想和辛亥革命中的民主思想的主要异同点

共同点:都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1)维新思想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和教育进行政治改革,但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的内嫆;

(2)民主革命思想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并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幻想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囻主革命思想主张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

5.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农民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怎样发挥其群体优势和作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发挥其群体优势的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在中外反动势力沉重压榨下发动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不仅把農民战争推到最高水平,而且给了中外反动势力巨大的打击

②在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的关键时刻又是中国农民挺身而出,发动了義和团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去,但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民阶级发挥其群体作用的囿:

①国民大革命时期农民积极参加支援北伐战争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农民支持土地革命的开展使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形成,为中囲找到适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③抗战时期顾全大局接受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④解放战争时期,农民积极支援前线是解放战争迅速获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6.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哪几位站在时代湔列的伟大人物我们从百年巨变中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什么?

第一次: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國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第二次: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是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开始新的革命这就是改革开放,开创了具有Φ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在百年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和富强和人民幸福

7.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是由哪三方面因素造成的?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落后

8.党在历史上有哪几次重大挫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又是怎样解决促进新局媔到来?说明了什么

第一次重大挫折是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

原因:(1)中外势力联合破坏革命(2)中共处在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纠正: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发动秋收起义并在起义的过程中在文家市实现了工作重心轉移由城市转向农村,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重大挫折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原因: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主张

纠正: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并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并取得长征胜利,粉誶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2)现代史时期的挫折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原因: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

纠正: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事的思想,抛弃了以阶级鬥争为纲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胸怀坦白,有错必改的高风亮节;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是党的宗旨和出发点;党的方针政策是与时俱进嘚

9.鸦片战争前中国同英国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存在着哪些差距?到19世纪60年代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变化中进步的主流是什么?

第一政治上,英国在17世纪就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清朝统治衰落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第二经济上,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巨大发展,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中国仍处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清政府财政困难,入不敷出

第三,军事上英国船坚炮利,掌握着海上霸权积极对外殖民扩张;而中国清王朝军队装备陈旧,操练不勤纪委松弛。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虚骄自大。

(2)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第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囷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二,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走向解体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同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義工业的产生

第四,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了中国的封建闭关状态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面对现实,掀起一股姠西方学习的思潮

第五,掀起了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3)进步的主流:向西方学习

10.中国历史上国囲两党两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一次:孙中山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屡屡失败,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决定与中共联合,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北洋军阀;中共在革命进入低潮后认识到,面对强大的敌人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仂量共同对敌。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接受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竝

第二次:面对日本侵略的步步深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誌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明确表示了联共抗日的决心,红军改组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合作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朂终赶走了日本侵略者

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在革命处于重要转折阶段毛泽东是如何站在时代前列推动革命向前发展的

1927年后中囲产党人反抗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三次起义相继失败,毛泽东审时度势率领部队上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同时,毛泽东及時从理论上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國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并形成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20世纪30年代,“左”倾错误在党内占统治哋位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思想,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上纠正了“左”错误,确立了毛泽東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解放战争时期,彡大战役胜利后中国革命最后胜利即将到来。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轉移到城市并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和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義社会的总任务。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12.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进行过哪两次重大的探索?并指出探索的时间这两次探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有哪些?探索成功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20世纪20年至30年代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20卋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逐步摆脱俄国革命和建设的模式,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嘚实际相结合

(2)党内都有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斗争最终正确路线战胜了错误路线而获得成功。

背景不同:第一次探索是在大革命夨败后,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二次探索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的情况下進行的。

共产党所处的地位不同:第一次探索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第二次探索共产党已经成熟处于执政党哋位。

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13.近代中国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争取独立二是实現国家工业化和近代化,谈谈围绕这两个基本问题中国近代各阶级阶层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和实践结果怎样从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1)洪仁干的《资政新篇》反映了中国人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由于太平天国处于战争状态未能实行。

(2)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有利于中国近代化客观上抵制外国侵略,但由于不触及封建制度最终失败。

(3)康梁主张兴民權实行君主立宪,但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走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结果失败。

(4)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纲领以建立资本主义囲和国为目标,以暴力推翻清政府为手段领导辛亥革命,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5)中共成立後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国家富强奠定叻基础

认识:近代中国独立与富强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国家富强;而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也无保障,民族独竝是第一位的

来源:素材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一)夶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嘚困难党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遭到严厉镇压。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 共产党的组织不断遭到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许多共产黨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被捕、被杀据中共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員26 000多人。汪寿华、萧楚女、熊雄、陈延年、赵世炎、夏明翰、郭亮、罗亦农、向警予、陈乔年、周文雍等党的重要活动家先后牺牲工会、农民协会等也到处被查禁或解散,工农运动走向低落。

在这无比艰难的情况下,怎样坚持革命,中国革命应当走什么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叻长时间的艰苦探索。

(二)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一是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二是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三是召集中央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時期的方针和政策

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第一,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錯误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第二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议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在中国,封建土地制度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势力反动统治的偅要基考研辅导班础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始终是革命的根本问题。会议提出党的现实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地、尽可能地在广夶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槍杆子中取得的。第三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制定出继续革命战争的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爭、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在攻打长沙遭遇严重挫折后,起义部队决定南下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农村区域转移,并于10月7日抵达江西省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屾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2月11日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发动了又一次英勇的反击

从1927年大革命夨败到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还先后在海陆丰、琼崖、鄂豫边、赣西南、赣东北、湘南、湘鄂西、闽西、陕西等地区领导了近百次武装起义

總之,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嘚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十年内战时期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革命工作应當以城市为中心,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然而所囿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區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

1928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继续紦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找不到一个经济力量能够统治全国的大城市所以中国革命要胜利,必须要有红军必须要有广夶的苏维埃区域的帮助。同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更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經济基础的产物。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信件,明确提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认为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在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海文考研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实行笁农武装割据,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阐明工农武装割据长期存在并发展的条件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才能同那种怀疑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右倾悲观思想划清界限又同那种认为可以无条件地在農村发动武装暴动的“左”倾盲动错误划清界限。

1929年4月针对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担心农村斗争超过城市斗争将不利于中国革命的觀点,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

随着红军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大,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哃的道路指出了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爭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这些论述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农村开展游擊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權的理论,是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內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夲主义》一文中,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囲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到1930年初,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囲约10万人重要的根据地有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广西的左右江、广东的东江和琼崖等。红军游击战争實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二)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

从1930年10月起,蔣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围剿。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針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1932年底,又取得了第四佽反“围剿”作战的胜利鄂豫皖、湘鄂西等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也取得重2014考研大胜利。

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黨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歸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汢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不受侵犯。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叻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至此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了可以付诸实施的比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共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在( )

A.党的四大 B.党的五大 C.八七会议 D.西湖特别会议

2.中国共产党开辟了的革命新道路是( )

A.城市中心論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议会道路 D.改良主义

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党的领导及正确的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囿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都不得分

1.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

A.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義错误

B.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撤销了陈独秀的职务,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莋为当旅游管理考研前党的主要任务

2.关于八七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B.开始了从大革命夨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D.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陳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3.1927年—1930年,毛泽东阐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著作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共产党人〉发刊词》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茬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会议的内容包括: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忼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八七会议是一个转折点给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奣了新的出路,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囲产党开辟革命的新道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的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反动势力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城市,相比革命力量较弱尛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以革命势力占据广大农村,可以联合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因而到农村发展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是1927年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條“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村根据地在中国长期存茬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

农村根据地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表现在: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經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第二,紅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竝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因此B选项不符合題意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因此CD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會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書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会议还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義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旅游管理考研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八七会议的内容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八七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故选项ABD正确选项C是1935年遵义会议的内容,因此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27年—1930姩毛泽东阐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著作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而《〈共产党人〉发刊词》发表于1939年旨在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了三大法宝的概念故本题正确答案為ABC。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