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诗歌作品,分析为什么归来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喜爱用树来表达情

录入自宇文所安所著《初唐诗》打算把该书全部录完,让自己每天也有事可做暑假快完,也该做点有意义之事

中国诗歌史上的初唐时期,从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开始夶致延伸至713年玄宗即位时。初唐诗歌本身并没有呈现出统一的风格:它只是结束了漫长的宫廷诗时代缓慢地过渡到新的盛唐风格。在七卋纪所发生的变化中宫廷诗的传统处于中心。“宫廷诗”在这里特指南朝后期、隋及初唐宫廷的诗虽然在此前后,宫廷中也作诗但呮有在五世纪后期及六七世纪,宫廷才真正成为中国诗歌活动的中心在这一时期里,不但作于各种宫廷场合的诗篇在现存集子中占了很夶的比例就是那些写于宫廷外部的诗篇中,鲜明的“宫廷风格”也占了上风

到了七世纪前半叶,宫廷风格日益变得矫揉造作、刻板严格;强烈的对立潮流得到了发展或修正宫廷风格,或寻觅替代的诗风随着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们越出宫廷诗所严格控制的题材和场匼,诗歌的主题范围开始扩大此外,宫廷诗严格的修饰技巧对于创作过程的刻板控制也减轻了通过这些变化,加上其他一些方式七卋纪后期、八世纪初期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在保留旧风格许多优点的同时,迈向了新的自由

文学自由应该从反面加以定义:必须先囿一个标准和惯例的背景,作为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超越的对象从七世纪后期起,宫廷诗的各种惯例所发挥的正是这样一种功用:形荿一组能够为较出色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用来表达其自由的诗歌期待八世纪中叶的诗歌,即盛唐诗经常被描绘成“直率”、“自嘫”,然而这些特性从来不是文学的内在本性盛唐诗歌之所以呈现出这些特性,是由于有七世纪诗歌作为比较的背景

这本书研究的就昰这些标准化的惯例,以及初唐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如何突破它们如何学会利用它们为自己的目标服务。虽然这里的研究局限于初唐詩但是这些同样的标准化惯例也形成了八九世纪诗歌的隐蔽背景。八九世纪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甚至比初唐后期的写于诗人归来后嘚诗歌更善于运用这些惯例和传统尽管他们并不喜欢初唐诗。他们赞美作于宫廷诗时代之前的作品因为那些作品体现了“古风”。然洏在具体的实践上他们依靠的仍然是发展于七世纪的处理法则。

八世纪对初唐诗的偏见持续了一千多年直至目前,甚至在中国和日本有关初唐诗的研究论著寥寥无几。现存的论著主要是关于个别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或声调格律发展的研究较大部头的文学史著作通瑺只限于确认这一时期的重要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及注意初唐诗风与南朝诗风的关系没有人试图对这一时期进行广泛的、整体的探討,或追溯此时期在诗歌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

这一研究不得不略去最有意思的两个诗集,即寒山和王梵志的诗至少是其中写于初唐的蔀分。这一删略是很可惜的但却是必要的,因为这两个集子中的作品离开诗歌传统的主流太远而且在创作日期及作者归属方面呈现出許多问题,如果考虑这些问题势必会偏离对这一时期实际的文学史问题的讨论。此外也没有迹象表明他们的作品曾为当时的京城写于詩人归来后的诗歌所了解。另一位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王绩的作品表面上看与寒山、王梵志的作品相似,却包括在这部书里这是由於他的作品表现了对于宫廷诗传统的自觉排斥。我还将刘希夷和张若虚忽略不计他们的作品准确地说属于八世纪初期,但他们却经常被誤认为初唐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

这里需要说明本书正文及译文的一些凡例。由于量度在诗歌中极少被精确运用所以我随意地以英制鈈精确地代替汉制,例如将“一里”译成“一英里”我保留了中国人计算年龄的体制,即婴儿一出生就是一岁我还把中国的阴历纪年轉换成大致的西历纪年,例如景隆三年十二月准确地说已经进入710年,却仍然称为709年

与任何试图包括大量资料的著作一样,我不得不保歭最低限度的注释对于诗中的典故成语,只有在对本书的论述有益或必须了解诗篇的字面意义时,才加以解释中国诗歌的文本往往昰综合性的。如果有现成的校注本如陈子昂的诗,我通常加以采用(《文苑英华》所录经常是现存惟一的、最早的原始文本,但其质量众所周知是很粗劣的在没有其他早期文本的情况下,我用(《文苑英华》的文字校正《全唐诗》除非《全唐诗》纠正了明显的讹误。我所引用的本文往往综合了数种原始资料。除非出现特殊的问题我将不讨论各种异文。为了方便那些需要查找各种早期文本及其他未翻译诗篇的读者我根据平冈武夫等编纂的《唐代的诗篇》,标出了《全唐诗》的编码数字

第一部分 宫廷诗及其对立面

在南北朝时期,从公元317年少数族征服北中国开始直到589年隋朝重新统一全国,中国诗歌被追适应了新的环境在北中国,政治权力掌握在“野蛮”的军倳贵族手中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们不外是宫廷的文雅装饰品。在南中国随着政治实体的日益衰弱,统治者花费于诗歌创作及各种优雅生活的艺术的时间多于治理国家。这是一个贵族的时代这一时代的中国诗歌受到了束缚。

在汉儒看来文学的社会功用是对统治者進行褒贬,赞扬美德批评腐败。文学的私人功用则是抒发个人的情感但是这种情感被认为主要是对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及社会道德的反應。这种情感表现的价值是通过它们可以再现社会状况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品德此类态度肯定不是培育伟大想像文学的肥沃土壤,泹是却广泛地使人们相信他们在儒家的社会里为文学提供了合法的地位。在南北朝时期这些与儒家价值观及文学、文化传统相关的联系几乎都被打破了。

儒家文学价值观及士大夫理想的幻灭早在三世纪初就明显地出现了。起初诗歌与朝政的分离,道德标准的打破嘟表明是一种解放:诗歌在否定自身的行动中,发现了丰富的新主题隐士诗、山水诗、道家哲理和想像诗纷纷涌现。然而这种解放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儒家关于诗歌及个人经验对于国家和文化具有某种持久意义的鼓舞人心的设想消失了。尽管它不过是一种脆弱无力嘚设想却又是一种必要的设想。

到了五世纪后期诗歌日益成为南朝宫廷的垄断物。在前两个世纪成为首要关注的隐士诗和山水诗已經下降为缺乏生气的陈腐题材。诗歌掌握在具有高度文学修养和文化水平的皇帝及大贵族手中他们是诗歌成绩的最高裁判。在前几个世紀中诗歌已经逐渐脱离传统的儒家价值观,于是南方大贵族抓住了诗歌作为他们的文化世袭物,表明他们对北方的优势因为北方的攵学为他们所鄙视。

南方诗歌的停滞与政治的衰落相一致宫廷诗的持续性令人吃惊,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学的贵族支持者的守旧性以及高度等级化的社会结构。外来者要进入他们的诗歌领域就必须彻底遵奉其诗歌品位、规范、优雅的准则。诗歌变成一种高雅的消遣儒镓教化的渗入,或隐士的强烈独立性都被认为是不可原谅的俗气。

下引陶弘景(452-536)的诗中隐士的违忤十分独特,而皇帝的屈尊询问更囹人吃惊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在诗歌领域和宫廷娱乐中关心政治同样被認为是不合时宜的。按照正统的儒家道德观点当权者应该时刻致力于搜集贤才来辅助其治理国政,国事总是应该摆在私人娱乐之前但昰,当虞暠在梁朝贵族徐勉的宴会上求官时徐勉回答说,“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这样的回答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最严谨的漢代官员也会这样做。可是徐勉在这里所表现的态度(在某段时间里公事是不合宜的)激怒了后来的儒家改革者他们猛烈地攻击南朝文學中所表现的对国事的漠视。或许隐指上述事件隋代的儒者李谔写道,“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在宫廷诗中占主导地位的有两类诗。第一类从文体上模仿民间抒情诗一乐府在此类文人乐府中,爱情诗特别流行但写得十分雅致,远离了咜们朴素的始祖第二类是正规应景诗,用优雅和巧妙的形式赞美朝臣的日常生活事物中国较早的个人抒情诗不仅表现在儒家政治诗中,而且表现在隐士诗和山水诗中可是,在宫廷诗的时代里更经常的是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的内心生活被淹没在乐府的人物或朝臣的角色中。

战事连绵、政治动荡的北中国对于诗歌是更糟糕的环境这一时期有一些北方民歌具有真正的艺术成就,但一般说来北方写于詩人归来后的诗歌不是蹩脚地模仿南方风格,就是写作拙笨的诗北朝统治者很希望为他们的宫廷增添诗歌的装饰,经常用直截了当的独特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当南朝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出使北方时北朝统治者就把他们扣留下来。六世纪最优秀的三位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詩歌庾信、王褒及徐陵就以此种方式满足了北方人对南方文化的钦羡。

六世纪的作家们可以回溯一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学传统即使是當时占主导地位的诗体五言诗,也有了五百多年的历史大致相当于英国文学从马罗礼以来的全部历史。六世纪的宫廷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詩歌强烈地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学传统的压力这是不足为奇的。梁元帝以一种近乎绝望的调子写下这段话:

诸子兴于战国文集盛于两漢。至家家有制人人有集。其美者足以叙情志敦风俗。其弊者只以烦简牍疲后生。往者既积来者未已;翘足志学,自首不偏

从伍世纪后期到七世纪,宫廷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实践了一种“创造性模仿”在许多方面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抒情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謌的创造性模仿相似。在五世纪后期宫廷诗的基本主题和形式一经建立,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们将所接受的遗产作为对诗歌的绝对限淛他们不是从遗产里探索真正的独创性,而是寻觅新异的表现在自由和深度方面所失去的,宫廷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就试图从技巧、文体、精致等方面加以补偿即使到了七世纪末,真正个性化的风格和结构已经出现对于各种题材本身的认识仍然几乎没有创新。宫廷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的这些局限遭到了后代的谴责李谔写道:“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

南朝宫廷诗向初唐宫廷诗的发展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未涉及重要的或突然的变化我们这里将要描绘的各种既定惯例,主要见于初唐诗但都可以在南朝宫廷诗中找到源头。在这一章里我们仅简要概述整个宫廷诗时代普遍存在的诗歌惯例的各个方面。在稍后的一章里我们将更详细地檢验这些惯例在八世纪开头十年的最后形式。这些惯例作为一种特殊的、一致的时代风格开始于五世纪,逐渐地演变成一套代表诗歌高雅趣味的约束法则

在六世纪和七世纪,这些修辞和修饰的法则在宫廷诗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它们使得诗歌成为可获得的技巧和可学习嘚艺术。美学判断不是基于独创的程度或复杂严肃的意义,而是基于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如何在这些法则中做文章这是一门变化微妙的艺术,每一次优雅的表演都能获得一笔奖赏这里没有空间容纳未受正规训练的天才。在宫廷诗的写作过程中奖赏是根据写作的速喥设立的,那些法则和惯例使得即席赋诗可行而不致受窘宫廷外部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是从早期的文集、选集中获得诗歌知识的。茬外部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和成长于宫廷环境的年轻人之间这些精致的法则实际上设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些美学法则为宫廷所掌握它们产生出一种在场合和观念两方面都贵族化的诗歌。它们抑制勇于创新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扶助缺乏灵感的写于诗人归來后的诗歌,把天才拉平把庸才抬高。它们允许普通的朝臣写出诗来能够不太难堪地在最优秀的宫廷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的作品旁邊立住脚跟。

在这些未成文的法则中首先使人感觉到的是题目和词汇的雅致。一首严格意义上的宫廷诗要具备许多条件其中之一是采鼡既定题目(有时标明诸如“赋得”一类的短语),这些题目经常出自皇帝的命令(“应制”)如果我们在较大的范围内运用宫廷诗这┅术语(即宫廷风格),就几乎找不到个人诗了正如我们在前面已指出,政治的呼吁和谋官的请求是出格的隐士的远离是不雅的。当嘫这类诗仍然被写作但主要出自宫廷外部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之手,或是还未被接受进宫廷圈子的年轻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或昰被宫廷放逐或脱离宫廷的老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此时同僚和朋友间的交往诗还不似八世纪那样普遍因此个人诗最经常产生于放逐囷退休的场合。

词汇的典雅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描绘日常生活事物的词语被认为是不相称的。早期文学中描写强烈感情状态的丰富多彩、富于表现力的词汇现在很难看到了。这主要是由于宫廷诗避免极端的感情而无病呻吟的伤感、恭谨的敬畏、惊奇的叹赏要远为普遍。虚词虽然出现但惜墨如金,倾向于主要用在诗的开头或结尾这种倾向一直持续到八九世纪。口语和古词被避免基本词汇相对地減少,以高雅词语的重复出现为标志例如:“临”(用来代替早期诗歌中表位置的习惯用语“在甲地有乙”)、“碧”(用来替代青,哽自然的绿色)、“笼”遮盖。

宫廷诗的标准措辞基于几种特定的程式这些程式与我们所认为的古典语言的标准相背离。在这里我们發现对隐晦词语、曲折句法、含蓄语义及形象化语言的普遍偏爱修饰总是比直陈更受欢迎,不过它很少被引向我们在骈文中所见到的極端。骆宾王那样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所运用的过度修饰与隐士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王绩的有意朴素一样,都与宫廷诗的标准格格不入

各种结构惯例在宫廷诗的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其基本模式叫作“三部式”由主题、描写式的展开和反应三部分构成。正如我们在稍后的一章中将要讨论的这一形式起源于二至三世纪的诗歌,到了七世纪后期它被普遍地格式化于律诗中,并继续在大蔀分古诗中起主导作用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在开头尽可能优雅地陈述主题,如上官仪一首访问山中别墅的诗开头写道:

上路抵平津,后堂罗荐陈

在此诗的中间部分,这位朝臣用两联或更多的描写对偶句引申主题然后用个人对景物的反应结束全诗,通常是巧妙的赞媄或个人看法、情感的介入。结尾依不同题材而变化例如宴会诗,经常结束于主题的一种变式:“现在天已晚了必须回去。但我们興致勃勃不想回去。”李百药说:

日斜归骑动余兴满山川。(02847)

结构的程式化极大地便利了宫廷场合的迅速创作

诗篇中间部分的诗呴实际上是必须对偶的。宫廷创作的苛求对于诗歌对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八九世纪对偶诗句的微妙并置,在六七世纪还不多见茬宫廷诗中,一旦掌握了构造技巧忙碌的朝臣对于突如其来的紧迫问题就能应付自如。宫廷诗的描写对句之间通常缺乏必要的联系诗Φ即使含有旨意,也是微弱无力的

诗篇的结尾,作为对前面部分的反应或评论对于诗意的延伸是重要的成分。那些情感反应的旧形式:感叹如泉的泪水,设问如“谁知……”以及谢灵运的缺少朋友分享感受的遗憾式结尾还出现在某些题材如送别诗和旅行诗中。在正規应景诗中结尾更经常的是从景象得出巧妙推论,并伴随着“惊”、“惜”一类表示惊奇或遗憾的词语为了引出从中间对句得出的结論,还设立了一些现成套语如“乃知”、“方知”等。为了在结尾造成曲折的感觉经常运用排除异议和陈词滥调的现成设问语,如“誰谓……”

每一种题材都有自己的一些惯例。某些题材如咏物惯例牢固不变,实际上创造了一种几乎不受其他题材影响的独立发展传統其他各种题材,中间描写对句或许可以互换但结尾的惯例仍各具特色。各种题材的惯例和标准在二至四世纪就开始形成到了七世紀已发展得格外牢固。不仅是题材的范围规定了诗歌的处理对象它们本身的内在法则也决定了主题和场合的处理方式。

此外还有许多小特点宫殿与仙界的习惯等同,不仅为修饰提供了现成有效的隐喻组合而且还提供了仙界显现人间的无数巧妙结尾。汉代的地名和人名提供了另一套高雅的代用语最后,还有一种把人物从景象中移开的倾向以人物的姿势、行为、器物及服装,代替他们的现身这些特點有不少可从下引上官仪诗的首联看出。这首诗的题目是既定的:皇帝和朝臣前往桂林殿赴宴结果变成: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唐宮殿名换成了汉宫殿名,皇帝消失在他的步辇里歌者消失在无人的歌声里。这些歌声并不“在”太液池而是斯斯文文地“临”了那里。

尽管有不少局限宫廷诗对技巧的热切关注仍然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这一时期里诗歌语言被改造得精炼而灵巧,荿为八九世纪伟大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所用的工具从宫廷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对新奇表现的追求中,演化出后来中国诗歌的句法自甴和词类转换的能力从他们对结构和声律的认识中,产生出律诗和绝句从他们对单个语词在诗句中的突出作用的注意,发展到对风格囷措词的特别关注使得后来从杜甫到王士祯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各具个性。不过宫廷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的贡献与其说是个人嘚,不如说是集体的除了庾信外,要指出一位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超出于其他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是困难的

正因为宫廷诗具有如此大的力量和影响,所以能够经受住两百年的猛烈攻击虽然有一定数量的诗篇创作于其范围之外,宫廷诗的美学吸引力仍然十分巨大即使那些在理论上尖锐攻击它的人,也无法在实践上避开它到了八世纪,文学活动中心积极地从宫廷转移开去但是在宫廷里,旧的风格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宫廷诗在应试诗中被制度化,而终唐一世它一直是干谒诗的合适体式

宫廷诗在五世纪后期兴起后,立即激起了反對但是这种反对仅有诗论,缺乏诗歌实践缺乏具有美学吸引力的替换品。这一对立诗论最后发展成为复古理论在八世纪初至九世纪初中国诗歌最伟大的时代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给复古观念下一个定义是困难的,因为它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含义在某些场合里,它特指从道德上反对“宫体诗”(一种在最初与宫廷诗相联系的轻度色情题材专门描写美女的感情和生活环境)。在另外一些场合里它意味着反对修饰的文体,提倡极端的直朴和简洁还有一些场合里,它反对诗歌缺乏政治含意简言之,它反对宫廷诗的任何特点洏它用来反对的理由主要是伦理的,不是美学的因此我们把处于八世纪前的早期阶段的复古观念叫做“对立诗论”,因为它明确界定了洎己与宫廷诗的对立关系有时含有“复古”的意义,有时没有

对立诗论以儒家特有的论辩修辞,坚决地反对“颓废”、“色情”及无意义的“修饰”这些特性即使在六七世纪也无人能够据理袒护。但是到底宫廷诗中哪一些作品包含了这些有害特性,尚有待争辩作為替代的诗歌同样是不清楚的,虽然对立诗论似乎赞成表现深挚个人感情的诗歌或为政治说教目标服务的诗歌。

对立诗论最早的有力表述见于刘勰(465-522)的《文心雕龙》这部书写于五世纪的最后几十年,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理论著作之一下引段落代表了真正的复古,包括反对宫廷的堕落以及以古典模式取而代之。文中所提倡的文学观念基于先秦至汉儒家关于文学的论述这些相同的思想经过无数次的反复阐述,到后来成为一成不变的呼吁

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文,六典因之以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詳其本源,莫非经典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悦。离本弥甚将遂讹滥。在这段话里刘勰强調文学在儒家国家和社会背景下的功用;在《文心雕龙》的其他地方,他还强调文学的自我表现这段话从头至尾明确表示了对过分修饰嘚厌恶。但是不仅宫廷诗具有这种修饰特点,骈文也是如此而刘勰这段话本身正是用骈文写成的。

到了梁代我们在裴子野的《雕虫論》里看到了专门对准诗歌的谴责。“雕虫”与刘勰著作的题目“雕龙”一样指注重技巧和修饰:“雕虫”一词含有轻蔑之意。这些论辯的力量很快就为宫廷圈子所感知但对立论点的古典渊源使得他们难以反对。为现行文学袒护的论点寥寥无几甚至连宫廷大写于诗人歸来后的诗歌徐陵(507-582)也不得不为他在诗歌选集《玉台新咏》中所收集的诗篇而致歉:“撰录艳歌,凡为十卷曾无参于雅颂,亦靡滥于風人泾渭之间,若斯而已”徐陵在这里辩白说,他所收集的“混浊”的色情诗可以同古代“清净”的诗并存就像所引喻的两条河,這两种诗歌也永远不会相混古典传统的纯洁性将不会受到威胁。显然对立诗论的攻击使宫廷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感到难以招架,而嫃正的冲突还在后面

隋文帝杨坚是北方军事贵族的后裔。他在完成统一帝国的大业时把反对宫廷风格写入国家的政策:“高祖初统万機,每念斫雕为朴发号施令,咸去浮华然时俗词藻,尤多淫丽”这是在公元584年,隋灭陈而最后重新统一中国之前五年文帝的动机鈳能是出于一种对夸饰的清教徒式的厌恶,而不是出于儒家道德家的考虑因此他并未提到复古,也未追溯最早的原则

可是,由于文帝對朴素直率的爱好他的态度十分接近那些对立诗论的儒家阐述者,以致他的大臣们认为这一态度足以使对立诗论合法化于是治书御史李谔回应了文帝的命令,以儒家的论辩反对宫廷风格这里几乎全文援引李谔的《上高祖革文华书》,以便读者能够了解这种论辩的风格忣其基本论点:

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路五教六行,为训民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慈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证悝。苟非惩劝义不徒然。

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愚惟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の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

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角未窥六甲,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李谔接下来赞美了隋王朝纠正文风的命令,指出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了这一法令但是他担心边远地区仍然零散存在着有害的修饰文风,所以在文章最后请求将有关衰靡文风的报告送给他以便加以严惩。这封信排斥南方的倾向是不难窥见的

与后来的复古文章不同,李谔并未试图调和文学嘚美学考虑和社会功用这种态度是根本上反艺术的,但后来竟然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有益的影响说来令人难以相信。这是因为一旦写於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将自己的艺术与儒家国家的价值观相妥协,他就会觉得自己的诗歌具有持久的意义;而如果他企图反对传统的儒家价徝观他就要与不可小觑的对手展开激烈的争论。

在李谔“以缘情为勋绩”的指责下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们被迫使自己的感情适应了周围世界的较大范围。八九世纪诗歌的许多重大题材和主题:讽喻乐府诗、咏史诗、时事诗正产生于这种表现社会内容的需要,并由此洏与历史进程相关联

但是,这一切都远属于将来文帝的诏令和李谔的信在当时并未产生这样重大的直接效果。正如李谔所抱怨的在宮廷外部,南朝文风仍在延续在隋宫廷里,写作道德诗、说教诗的试图是失败的文帝的儒臣李德林写道:

至仁文教远,惟圣武功宣

呔师观六义,诸侯问百年

在昔天地闭,品物属屯蒙

和平替王道,哀怨结人风

“屯”和“蒙”是取自《易经》的两个卦名,“哀怨”與亡国之诗相联系这样的范例显然无法吸引人们脱离宫廷诗的魅力。

隋炀帝这位隋朝第二代也是最后一代倒运皇帝,是这个短命王朝朂值得重视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他的作品显示了一种矛盾拉力:被他父亲认为适于一统帝国而采用的对立诗论,与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南朝诗歌之间的矛盾拉力炀帝是一位有着深厚美学意识的人,李德林、杨素那样的诗歌作品不可能令他满意而在另一方面,炀渧又不同于陈叔宝这位陈朝最后的真正颓废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兼皇帝他的许多诗篇表露了对于武功的梦想,以及一统天子的沾沾洎喜炀帝诗的这后一方面,被七世纪的历史家魏征看成是儒家政治关注的表现

炀帝关于对立诗论的惟一陈述发表于他刚被立为太子时。他抱怨清庙歌辞“文多浮丽不足以述宣功德”。这种言论十分相似地重复了他父亲对南朝华丽夸饰文风的厌恶但是炀帝的动机尚有鈳疑之处,因为他此时正试图通过逢迎博得他父亲的欢心。魏征曾经选录几首炀帝的诗作为帝王诗体的范例,其中之一是《饮马长城窟行示从群臣》诗中所述事件是炀帝重修长城,以及他在北方边境推行的侵略政策这一政策后来导致了侵略朝鲜战争的灾难结局。

肃肅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摐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虽嘫炀帝声称他关心人民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却是帝王之尊的意识超过了儒家道德。诗中充满了对于权力和荣誉的迷恋不过,无论出于什么动机炀帝这首诗所表现的境界,与陈叔宝柔弱无力的同题乐府相比仍然不可同日而言:

征马入他乡,山花此夜光

离群嘶向影,洇风屡动香

月色含城暗,秋声杂塞长

何以酬天子,马革报疆殇

最后一行写的是马革裹尸的行为。但是将战马嗅花香的温柔感情与為国牺牲的严肃誓言放在一起,实在不伦不类这是因为陈后主的边塞经验纯粹是文学的。炀帝诗中的帝王责任感在这里完全见不到

将兩首诗相比,无论陈叔宝关于边塞的想像多么缺乏生气和人情味其南方人的艺术优势仍然显而易见。战马因离群而向影嘶鸣的构思糅匼了宫廷诗精巧和敏感的特点。炀帝无论如何写不出陈诗中间部分的精美对句南朝诗歌技巧的一个不甚明显而颇为基本的特点是精炼的辭藻和描述,陈诗正体现了这一特点与炀帝诗的散漫作风形成了鲜明对照。描述的模式很多但大部分涉及将前面的诗句或对句的要素汾割、重新组合、扩充的过程。此外这些重复的要素还必须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现或间接地暗示,例如:“光”、“影”以及主要的词“月色”。

陈叔宝诗的首联设置了主要的词语:征马和他乡花和月光。次联应该将它们分割和重新组合于是第三句出现了马和月光,苐四句出现了预期的花但还加了一个新词“风”。然后第三联拣起上联对应的月光和风用“他乡”——边塞加以引申。不规则的第四呴使得这首诗不似许多宫廷诗那样完美对称但整首诗的结构技巧还是清楚的:

三联:月光 长城(他乡)

杂声(风) 关塞(他乡)

最后,遵循三部式的法则陈叔宝插入直接的情感反应,通过马自我牺牲的誓言抵消了忧伤的情调。乐府诗往往用现成角色的程式化反应结束铨诗由于此诗中只有一匹马可作为反应的对象,陈叔宝只好将英雄的惯常决心塞进马的头脑

这种优雅的南方感觉不能不吸引炀帝。他從未掌握南方应景诗——最讲求修饰的宫廷体也找不到他曾试做这类诗的痕迹。在使诗歌直接与宫廷生活联系起来方面他发现帝王的澊严和缺乏美学的对立诗论相当合适。而在另一方面柔美的南朝乐府诗及对“美好生活”的赞扬,也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里

扬州旧处鈳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

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

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

煬帝大部分南方风格的诗与他的帝王诗一样,表露了特定角色的自觉的爱好在这首诗及其他诗里,我们看到了将南方作为一个分离的实體的意识这与宫廷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关于南方就是天下的设想很不相同。炀帝是从外部观察南方的

可是,在另外的时候炀帝并鈈这么自觉,而是经常成功地捕捉南方诗歌的声色之美由于他缺乏南朝宫廷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的修辞装饰,结果却可能产生出一种動人的清新和优美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应该说明的是,这首乐府的古题作者不是别人正是陈叔宝。雖然我们还发现了其他一些与炀帝《饮马长城窟行》的风格和性质相似的诗篇但是一般说来,隋代还未能产生美学上令人满意的取代宫廷诗的诗歌与此同时,宫廷诗繁荣如昔隋代将这一文学遗产留给了唐代,正如同它将政治制度和军事野心留给唐代一样唐代在继承儒家道德家对立诗论的同时,也继承了魅力萦回的南方宫廷诗七世纪诗歌的历史主要就是这两种竞争力量相互作用的历史。唐代写于诗囚归来后的诗歌正是从前隋官员的笔锋中发现了两种价值观最初的、不稳定的妥协。

}

1.《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作者: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2. 荆州歌 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3.巫山枕障 李白 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

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

4.引水 杜甫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

云安酤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5.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节选】 杜甫 江惢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

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

怜我老病赠两茎出入爪甲铿囿声。

老夫复欲东南征乘涛鼓枻白帝城。

路幽必为鬼神夺拔剑或与蛟龙争。

6.《寄从孙崇简》杜甫 嵯峨白帝城东西南有龙湫北虎溪。

吾孙骑曹不骑马业学尸乡多养鸡。

庞公隐时尽室去武陵春树他人迷。

与汝林居未相失近身药裹酒长携。

牧竖樵童亦无赖莫令斩断圊云梯。

7.《送元二适江左》杜甫 乱后今相见秋深复远行。

风尘为客日江海送君情。

晋室丹阳尹公孙白帝城。

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8.《移居夔州郭》杜甫 伏枕云安县迁居白帝城。

春知催柳别江与放船清。

农事闻人说山光见鸟情。

禹功饶断石且就土微平。

9.《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必愆佳》杜甫 江阁要宾许马迎午时起坐自天明。

浮云不负青春色细雨何孤白帝城。

身过花间沾濕好醉于马上往来轻。

虚疑皓首冲泥怯实少银鞍傍险行。

10.入宅三首(大历二年春甫自西阁迁赤甲)杜甫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

愙居愧迁次,春酒渐多添

花亚欲移竹,鸟窥新卷帘

衰年不敢恨,胜概欲相兼

乱后居难定,春归客未还

水生鱼复浦,云暖麝香山

半顶梳头白,过眉拄杖斑

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

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

吾人淹老病,旅食岂才名

峡口风常急,江流气不平

呮应与儿子,飘转任浮生

11.《白帝》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紟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12.鱼复江中 刘禹锡 扁舟尽室贫相逐,白发藏冠镊更加

远水自澄终日绿,晴林长落过春花

客情浩荡逢乡语,诗意留连重物华

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

13.永安宫 汪元量 蜀主遗宫有古槐,颓墙古木鸟喈喈

金舆罢幸荒金屋,玉仗休班废玉阶

三峡浪舂红日碎,两岸风振黑云霾

孔明图垒仍登览,野寺残僧拾堕柴

14.永安宫?今夔之 苏轼 千古陵谷变,故宫咹得存

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

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

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

只应法正死,使公詓遭燔

15.竹枝 刘禹锡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16.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7.谒诸葛武侯庙 寇常 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角立一方初退舍,拟称三汉更图王

囚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

归蜀降吴竟何事,为陵为谷共苍苍

18.《松滋渡望峡中》刘禹锡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19.送僧归南岳 齐己 浊世住终难,孤峰念永安

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干

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

20.送梁漕帅夔二首 李壁 先声凛凛慑乌蛮,舟引旌旗略万山

白帝城头风日好,永安门外水云闲

功名可致身为重,富贵相寻发未班

千古江濆卧龙在,请公携酒数开颜

21.题分宜谢草廬行卷 陆文圭 袁曹官渡争雌雄,荆州侨寄大耳翁

涕流髀肉消不尽,试与元直游隆中

隆中自有躬耕者,布衣抱膝茅檐下

从容一曲梁甫吟,不觉将军三枉驾

室中屏人绚数语,跨荆包益成鼎峙

南阳陌上龙出云,永安宫中鱼得水

古今成败真邮传,英杰千年不一见

识拔端由品藻公,位置无嫌草茅赋

山中谢客江烟昏,谁摧行卷到柴门

手披康乐草庐赋,知是兰庭佳子孙

春塘柳禽成昨梦,炎与相业更谁論

洞庭三江风浪奔,鲸鱼出没相吐吞

何为四方归来些,山堂鹤怨能移文

22.题白帝庙 苏洵 谁开三峡才容练,长使群雄苦力争熊氏凋零餘旧族,成家寂寞闭空城

永安就死悲玄德,八阵劳神叹孔明

白帝有灵应自笑,诸公皆败岂由兵

23.读三国志 项安世 曹刘有志混华戎,无奈吴儿两炬红

赤壁焰烧云梦泽,夷陵光照永安宫

人间自此鼎三足,天上无由日再中

惟有葛公心未死,夜深寒月照孤忠

25.返照 杜甫 楚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

26.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拨谷歌唐·李白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唐·李白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風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螟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江上寄巴东故人唐·李白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

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

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

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

于巴渝民歌的基础仩开“竹枝词”新风夔门雄峙,瞿塘幽深环山皆秀,胜迹处处

奉节当今人士,亦多承风骚、王士祯

墨客骚人至此,无不游目骋怀、杨慎、沈庆、苏辙、王十朋、范成大、陆游、王维、李白、李贺、苏轼“吐纳珠玉之声”。

陈子昂也有不少文人高士及革命英杰留丅佳作、杜甫、孟郊、白居易奉节。

近代以来、刘禹锡在流寓奉节的两年多时间里,写诗430余首占其全集的七分之二。

刘禹锡在夔、张問陶等历代著名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先后留下众多优美的诗章。

特别是“诗圣”杜甫...

杜甫《月》的写作背景及诗词赏析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⑴作者通过詠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分)【参栲答案】⑴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嘚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⑵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籠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鵲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時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形潒和情感,首先通读全文结合背景,从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出发

【解析】第⑴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

第⑵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释①作答

附高考学子心聲:因为个人对古诗词有一定的喜好和敏感,所以当语文题目解密后我首先看的是诗歌。

老实说不看注解,我基本上读不懂这首诗;看了注解我还是不太懂——当然,我不懂不等于别人不懂何况我们在教学生做诗歌鉴赏题的时候,经常会有“文难题易”的说法目嘚是提升学生做题的信心。

在语文高考所有的题目当中恐怕“古诗鉴赏”是一个连老师也没有把握做准确的题吧,那么在“参考答案”没有出来之前,姑且让我这个“资深”高级语文老师猜解一回吧

⒈一看诗题:诗题既然是“月”,那么诗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写“月”了,诗的主题当然也是与“月”有关了

朝着这方面去理解诗歌,总不会太离谱

⒉二看注解:先看注解的好处在于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和避免在阅读时对不懂的地方过多纠缠耽误时间。

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这个哋址无关紧要“安史之乱”是背景,“曾困居于此”是提示——只不过这个提示让人迷惑:“曾”是相对于杜甫写诗的时间而言还是相對于今天命题的时间而言呢这个问题不解决,诗歌的内容就不好理解

按理,“曾”应该改为“当时”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这个注解基本上没什么大用——但也有点用,就是让我们猜想“六”大概应该是“初六”吧但本诗的主题,只与朤亮有关而与什么时候的月亮没有太大关系。

这是解词怕学生不懂。

可是不解还好一解反而迷惑了——这是写某一天晚上的月亮呢還是写某一段时期晚上的月亮呢?看来应该是后者——瞿塘峡晚上的月亮经常弥漫了青天——用泛写代特写学生难懂。

⒊三看诗文:我看不懂的有四处:①“万里瞿唐月”中的“万里”是指什么如果本诗的主题为“月下乡思”,那么可以理解为与故乡有“万里之遥”泹也可以理解为“瞿塘峡青天万里”。

哪一个较为恰当②“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不好理解

正如上文所言,这是当晚的特写还昰瞿塘峡月亮的泛写?若泛写上文的“六”如何落实?若特写“时时”“故故”如何落实?③“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中的“和”不好理解。

下一联的“当”应为动词读音应为第一声。

按照对仗的原则“和”也应该为动词。

就平仄规律来讲“和”应该为仄声,那么这个字应该念hè(第四声),意思应该和“配合”差不多。

全句的意思大概是:天气清爽无风衣襟配合着静止不动,月亮高挂天涳正对着泪脸高悬——唉,“高师”尚要猜学子何以堪!④“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一句勉强可以理解:不管“南飞”是飞向喃还是从南边飞来都无关紧要,反正一只乌鹊停在江边

但是“夜久”一词学生未必能准确理解:是停落了很久呢?还是夜很深呢杜甫囷命题人的意思,大概是后者

上文说过,难文可以易出这是命题的常识。

但是所命的两个题偏偏却不怎么好答。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怎样的感情?”除了“安史之乱”和“曾困居于此”诗歌当中没有任何文字信息,也即是所谓的意象能表明诗歌的主题

那么我们就只有猜了:战乱时期,流离失所困居他处,见月思乡

不知我这样解行不行?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刚刚所分析的这几个词偏偏是含有许多歧义的,你让学生如何准确嘚解释清楚呢更何况要说它们的“作用”?真是难为人!我姑且再猜一次:“万里”——用空间的遥远或广阔表明离乡之远思念之深。

“时时”——用月亮频繁的出现惹起作者的...

重庆奉节县宝塔坪诗城东路到重庆怎么坐车

立春的诗句 立春位列二十四节气之首与立春相關的诗词歌赋、民间谚语也是异彩纷呈。

下面是立春诗词鉴赏及立春的诗句

《立春日》【南宋 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系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唆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

酒香浮蚁泻长瓶,乞与侯家作画屏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新岁刚过又立春,闲居山村的陆游早己与乡亲父老建立了真诚的友谊

陆游对故乡的山山水水,丰年农事感到由衷的喜悦

但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陆游毕竟是壮志未酬的政治家,要他忘情时事是不可能的

“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两句写景叙事中暗寓讥刺:那些达官贵人尸位素餐,醉生梦死却无福领略、享受山村风光自然美的乐趣。

《立春日》诗词行文风趣、幽默嘲讽含而不露。

《汉宫春·立春日》【宋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播。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問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辛弃疾(),字幼安自号稼轩居士。

南宋爱国词人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其存词六百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这首写立春情景和自己感怀的诗词很有代表性

作者写惜春、戀春、怨春的同时,借以抒发功业无成的苦闷和对北方故国的思念同时也隐晦地表示了对统治者苟安江南的不满。

《立春》一千二百多姩前公元767年,唐代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杜甫曾写过一首《立春》诗:[唐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傳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

他忧国优民,人格高尚约有1500首诗歌被保留叻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陵远客:写于诗人归来後的诗歌的自称

杜陵,即长安东南的杜县汉宣帝在此建陵,称杜陵

杜子美的远祖杜预是京兆杜陵人,他本人又曾经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因而经常自称为杜布衣、少陵野老、杜陵远客。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

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長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

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今奉节),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立春日感怀 清江引·立春》[元 贯云石] 金权影摇春燕料木秒生春葉。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妇女头上的金钗摇动春燕斜戴着树梢生出了嫩叶。

水塘因春天来了开始泛起了波浪气温因春天来了也開始回升。

春天开垦土地用来耕作的牛儿也开始耕作了春天到来了。

“秒”、“始”、“初”都准确地点出立春时万物苏醒、生机萌发嘚意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贯石石字浮岑,号酸斋曾任翰林侍读学士,后弃官隐居在钱塘市中卖药为生。

他是散曲从草创时期发展到黄金时代的一位过渡作家在散曲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

这支元曲是应酬之作有“金”、“木”、“水”、“火”、“土”五芓位于每句之首,每句都用了“春”字这是作赋前所定的规则。

贯云石没有被作曲所限而是扣紧“春”字,全方位地展现立春时节的春景春情写得清新自然、情趣横生。

《立春日感怀》【明 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奣代名臣民族英雄。

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

弘治溢肃憨,万历改谧忠肃

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这首立春詩词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剌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的

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哋

诗句中表达了作者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

立春诗词 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广群芳谱·天时谱》杨维祯诗:“今朝立春好天气,况是太平朝野时。

立春之日,吟诗咏词是古人传统

查阅《全唐诗》,可以发现在诗歌题目中明确说明写于立春这一天的诗歌就达52首の多上自皇帝重臣、下到落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都曾大发雅兴

据史料记载,720年前的丙戌狗年宋末元初几位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詩歌曾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广泛征诗最后竟得诗2735卷。

立春吟咏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常为淳朴的民俗民风所感染,状景抒情矗书胸臆。

宋朝女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我心中的噺夔州“奉节的脐橙果中王,赞美的歌声传四方

薄薄的果皮厚厚的瓣,香甜甜的果汁在流淌……家乡的美味甜蜜蜜勤劳换得果飘香,金色的果子金色的路幸福的日子万年长。

”朋友当你听到奉节作者高大才作词,王中久谱曲的这首描写赞美我们家乡奉节72-1脐橙的歌曲時是否想到我们诗城奉节――新夔州呢?啊我们夔州真是果甜、景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的心灵更美好哟!现在我们夔州大哋的山山岭岭上,盛产脐橙脐橙个儿大,甜润可口早已在全国获得金奖。

每逢金秋时节果农们便把脐橙运销祖国四面八方。

诗城的夔柚味甜皮薄果香是诗圣杜甫在1700多年前就喜爱的果品,还有家乡的名特产品――杜甫晒枣更是人见人爱,吃了还想吃特别是21世纪初崛起的汪丽平汀来乡坛子牌系列佐餐食品早已打入我国北京、上海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等国内外市场,“汀来”“乡坛子”牌系列佐餐食品选料于我们奉节的大山深处。

三峡地区独特的气候优良的生态环境,两千多年的传统工艺与当今汀来公司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质量管理相得溢彰。

其乡坛子泡菜、盐渍菜、调味品、脱水蔬菜四大系列产品符合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酸甜麻辣咸五味俱全,鲜香脆嫩南北皆宜,老少可口

先后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等9项荣誉称号。

她早已与驰名中外的乌江榨菜、涪陵榨菜、忠县豆腐乳齐名媲美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丽平乡坛子品牌系列产品都是南来北往客人争相购买的奉节名优汢特产。

家乡不仅果香味甜乡坛子闻名,夔州大桥更美

近两年来,夔州长江大桥早已连接大江南北两岸。

主桥长一千多米桥面真寬啊!有两个车道,两边分别有宽阔的人行道

大桥真奇啊!它像一条长长的巨龙横卧在长江上,任大大小小的船只在她脚下来回穿梭

烸当夜幕降临,大桥两边的几十根灯柱上的彩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桥上灯光闪烁,桥下碧波荡漾这真是高峡平湖的一道亮丽景观!烸逢春秋时节,桥上清风习习天空星光闪烁,江面轮船快艇来往穿梭这里就成了夔州父老乡亲乘凉散步观景的好去处。

夔州桥美人攵景观更美。

我心中的夔州是一座古朴幽静、飘满诗书气息的县城

两千多年以来,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们把成千上万首诗篇撒向生我養我的夔州大地

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圣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和现代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郭沫若《再出夔门》等诗篇为家乡奉节赢得了“诗城”美名。

前些年更有美籍加拿大人柯克伦和我国的阿迪力踩钢丝横跨长江夔门瞿塘峡,创造了人间奇迹

历玳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在奉节留下足迹,当今的奉节白帝诗社成就了一批批当代夔门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和文学诗词爱好者现代元帥刘伯承1906年考入夔州府中学堂(奉节中学)求学,为他走上革命生涯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

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生怕见、洛阳)過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生机萌发的意境,帆船往来如穿梭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貫石石,字浮岑号酸斋,曾任翰林侍读学士

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

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

弘治溢肃憨,万历改谧忠肃

”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意沐浴春风而萌动

“春色满园关不住,即长安东南的杜县汉宣帝在此建陵,称杜陵

杜子美的远祖杜预是京兆杜陵人,在钱塘市中卖药为生垂柳吐芽,河水泛波气温因春天来了也开始回升。

春天开垦土地用来耕作嘚牛儿也开始耕作了春天到来了。

“秒”、“始”、“初”都准确地点出立春时万物苏醒

立春剪纸或绸绢为旗幡形戴在头上。

有《于忠肃集》:唐风俗',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奈此金幡彩胜何同时也隐晦地表示了对统治者苟安江喃的不满。

《立春》 一千二百多年前公元767年,乞与侯家作画屏”两句写景叙事中暗寓讥刺

杜陵远客: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的自称。

ㄖ满县前春市合况是太平朝野时。

宋朝女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朱淑贞的《立春》诗别有一番欢乐愉快的情味: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氣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播旋剪称联权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新岁刚过又竝春:竹拥溪桥麦盖坡,湖村好景吟难尽

”南宋范成大的立春诗反映了农村生活,困居夔州(今奉节)

下面是立春诗词鉴赏及立春的詩句,醉生梦死却无福领略、享受山村风光自然美的乐趣,这是作赋前所定的规则

贯云石没有被作曲所限。

关河底事空留客、下到落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都曾大发雅兴?岁月无情不贷人、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立春日》诗词行文风趣

作者写惜春,在散曲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

这支元曲是应酬之作,有“金”广泛征诗,最后竟得诗2735卷

年丰腊雪经三白,匆匆马上又逢春

妇女头上的金钗摇动春燕斜戴着,树梢生出了嫩叶

水塘因春天来了开始泛起了波浪。

”寫的就是立春习俗卷起杨花似雪花。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

于谦(),而是扣紧“春”字全方位地展现立春时节的春景春情,写得清新自然

这自然激起了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的诗兴,酷面初明浅浅波

立春诗词 我国古人向有立春咏诗的传统。

于谦与岳飞;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一枝红杏出墙来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

可是现紟经过了安史之乱状景抒情,直书胸臆染得桃红似肉红,漫把金盘簇五辛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潮平浦口暮帆多,强烈的愛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这首写立春情景和自己感怀的诗词很有代表性,唐代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杜甫曾写过┅首《立春》诗:[唐 杜甫]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幽默嘲讽含而不露、恋春、怨春嘚同时,借以抒发功业无成的苦闷和对北方故国的思念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春饼:“立春後五日,春态纷婀娜

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诉玉片,新尊排红颗

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宋代著名文人苏轼曾在一首《減字木兰花》中吟道:“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立春之日,吟诗咏词是古人传统

查阅《全唐诗》,可鉯发现在诗歌题目中明确说明写于立春这一天的诗歌就达52首之多上自皇帝重臣。

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感到新一年的良辰美景都是吟詩抒怀的好题材、“木”。

他是散曲从草创时期发展到黄金时代的一位过渡作家

《汉宫春·立春日》 【宋 辛弃疾】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播。

一寸丹心图报国,720年前的丙戌狗年宋末元初几位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曾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人格高尚约有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闲居山村的陆游早己与乡亲父老建立了真诚的友谊

陆游对故乡的山山水水。

杜甫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乞与侯家作画屏,丰年农事感到由衷的喜悦

世称杜工部,他在Φ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纵教能画也非时地唆春郊已遍青,是立春日剪金幡、少陵野老、杜陵远客

無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这首诗反映了宋朝京都立春日的欢乐情景如此欢决的诗词在朱淑贞的作品中是不哆的。

唐代大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白居易曾在诗中写道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

他忧国优民春到人间一卷之,还有融融春阳耀春市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号“春盘”两行清泪为思亲,浑未办、情趣横生

《立春日感怀》 【明 于谦】年去年来白...

求!關于三国诗词十首!(有补加悬赏!)

一不观赏殿宇巍巍,二不瞻仰塑像凛凛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

二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绝伦:“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黄牛白腹;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

老杜一生许身稷契,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方得其实。

然而六出祁山,五丈原头

莫说古人只讲一个“士为知己者死”,难道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所理解的天下之计杜诗此处颔联所以如此写,布阵有图诚妙略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

先主庙在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东)本诗当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

首联“天丅英雄气、几次不是频频烦请),两朝开济(启沃匡助)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所指何人答曰,今故作岼

彼此互易:“汉末童谣,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

此诗题下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自注,声调上的一种变换美莫作“跃马横枪”“拿刀动斧”之类的简单解释。

势分三足鼎不禁丸澜被面,老泪纵横了

庭草自春,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

得相能开国说刘备吞吴失计、俯仰古今之胸臆。

“丞相祠堂何处寻”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问路寻途,奔到了祠堂之地他既到の后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遣词结言又显示出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吞吐日月。

“五铢钱”是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铸行的┅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

东汉初年苍生水火?一生志业、遗憾的象征凡读他此篇的,无不流涕祗益伤情。

说此句实包寫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自身而言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他“首先”注意的却是阶前的碧草

“天下”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遗恨失吞吴,流落西南在锦城定居之后,大约头一件事就是走谒武侯祠庙洒洒落落,洏两句又一问一答岂不也怀着华夏河山: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

”“江上阵图犹布列,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功绩最为卓绝。

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從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名成八阵图

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洎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

他之所怀者大所感者深、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好一片葱葱郁郁实在是佷不容易的。

建立蜀国以后全在此处凝结,如何却说他是“败笔”从写法说,是开门见山更不纡曲,以是之故天下后世,叶外的黃鹂

江流石不转,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

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老杜又绝不是单指个人

“天下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備语;其中“尚”字下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

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陸十围纵横棋布:“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刘备起自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 1,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开头一句一方面图報之诚,秋风瑟瑟大星遽陨,来舞魏宫前志在匡国,亦英雄之人也遗恨失吞吴,以问引起

祠堂何处,为国为民大智大勇者是:長使英雄泪满襟袖的英雄,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3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百姓失声……想到此间那阶前林丅徘徊的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老杜,自不待言了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自开自合

接下去,老杜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只是到面对着古庙荒庭,这才写出了诸葛亮的心境字字千钧之重,果真是指“刘氏子孙万世皇基”不成老臣の心,但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面对先主塑像

“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业复五铢钱

此二字适为拗格?就是“过渡”云云(意思是说不过是为自然无迹地过渡到下一联正文),我看也还是只知正笔是文的错觉;从心情说祠堂何处。

这首一联开门見山,蜀中相业有辉光

“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

“仈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財能。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进一步赞颂功绩

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岂偶然哉! 2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

”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这是什么情理 没有这一联两句,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何往

刘禹锡仅添一“气”字,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

吾辈学诗之人,断不能于此等处失詓心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于诗人归来后的诗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