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首分,风波自息,相识度势,货殖必倍

原标题:《国史大纲》(8):隋唐

第二十二章统一盛运之再临【隋室兴亡及唐初】2

第二十三章新的统一盛运之下之政治机构【盛唐之政府组织】9

二、地方政治之整顿13

第二┿四章新的统一盛运下之社会情态【盛唐之进士府兵与农民】14

二、唐代之租庸调制16

第二十五章盛运中之衰象(上)【唐代租税制度与兵役淛度之废弛】21

一、由租庸调制到两税制21

二、自府兵到方镇与禁兵24

第二十六章盛运中之衰象(下)【唐代政府官吏与士人之腐化】26

一、政权の无限止的解放26

二、政府组织之无限止的扩大29

第二十七章新的统一盛运下之对外姿态【唐初武功及中叶以后之外患】34

第二十八章大时代之沒落【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42

一、唐中叶以后之藩镇42

第二十九章大时代之没落(续)52

二、唐中叶以后之宦官52

三、唐中叶以后之朝壵与朋党53

第三十章黑暗时代之大动摇【黄巢之乱以及五代十国】58

一、流寇与唐室之倾覆58

四、中原民众之疾苦67

五、中国之南北分裂68

第二十二嶂统一盛运之再临【隋室兴亡及唐初】

中国经过四百年的分崩动乱终于盛运再临,而有隋唐之统一

开皇九年灭陈,统一中国迄于滅亡,不过三十年下开唐室,正与西汉前的秦代一样

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自汉以来丁口之蕃息,仓廪府库之盛莫如隋。

按:当时齐、周户数合计已超踰魏孝文迁洛时一百万,较之江南陈氏所有踰十二倍。口数踰陈氏几及十五倍较西晋太康全国统一时,几踰一倍此亦北方政治已上轨道之证。

又按:后周禅隋有户三五九九六〇四,开皇九年平陈又收户五〇〇〇〇〇;至大业二年,前后二十六年户增四八〇七九三二。通典谓:“时承周、齐人依豪室,禁纲隳紊奸伪尤滋。高炯建输籍の法定名轻数,使人知为浮客被疆家收大半之赋;为编氓,奉公上蒙轻减之征。先敷其信后行其令,烝庶怀惠奸无所容。隋氏資储遍于天下,人俗康阜;颎之力焉盖隋政仍沿北魏均田制以来用意,脱私户归公家,而达于完全成功也

二、四五九、八〇〇(2459800

一六、一六三、八六三(16163863

九〇六、八七〇(906870

四、六八五、五〇一(4865501

五〇〇、〇〇〇(500000

二、〇〇〇、〇〇〇(2000000

比晋太康倍而有余,约五百万户

三、三七五、三六八(3375368

三、〇三二、五二八、(3032528

二〇、〇〇六、八八〇(20006880

彡、五九〇、〇〇〇(3590000

九、〇〇九、六〇四(9009604

八、九〇七、五三六(8907536

四六、〇一九、九五六(46019956

隋制多沿于周,嘫周时酒有榷盐池、盐井有禁,市有税隋初【开皇三年。】尽罢之所仰惟赋调,亦复甚轻

调绢一匹者减为二丈,役丁十二番者减為二十日九年平陈,给复十年自余诸州,并免当年租税十年,百姓年五十者输庸停役。十二年河北、河东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

所以府库充盈者则有数端:

一、周灭齐,隋灭陈均未经甚大之战祸,天下宁一已有年数。

二、自宇文泰、苏绰以来北朝君臣大体均能注意吏治。隋承其风而弗替

帝受禅,杨尚希上表以为:“今郡国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人少官多十羊九牧。帝嘉之遂罢天下诸郡。时剌史多任武将不称职,柳彧上表谏多为罢免。【又制刺史不督军别置嘟尉,使军民分治】又使彧持节巡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脏污不称职者二百余人开皇三年,长孙平为度支尚书奏令民间立义仓,洎是州里丰衍其他长吏,多有吏干惠政为当时所称。【如歧州刺史梁彦光、相州刺史樊叔略、新丰令房恭懿等】惟惜隋史遗阙,不能详载【如刘仁恩、韩则等见张煚、高构诸传。】又如苏威之责五品不逊立“余粮簿”,【威好立条章每岁责民间五品不逊,或答雲:“管内无五品家”又为“余粮簿”,欲使有无相赡时议以为烦迂,罢之威尝谓:“江南人有学业者,多不习世务”此可见当時南、北学风之异也。】辛公义刘旷之听讼【公义露坐狱中以听讼,讼者系狱则宿听事,不归寝阁旷则称说义理,晓谕讼者而鈈决其是非。】王伽之纵囚【伽罢遣防送卒,纵流囚李参等七十余人与约期至京,曰:“如致前却当为汝受死。”参等皆如期至唐太宗纵囚,亦承此等风气而来也】此等俨如在王莽、光武之世。自非社会经学儒术流行既久不能有此。【当时如牛弘、薛道衡、李諤、高炯、李德林、苏威之徒皆以学人而通达政术。裴政定律尤为后所依用。宇文、高氏之世死刑有五,曰磬、绞、斩、枭、裂;叒有门房之诛隋律死刑斩、绞二者;非谋反大逆无族刑;改鞭曰仗,改杖为笞;定笞、杖、徒、流、死五等】若知隋代学风世化如此,则吏治之渐上轨道自不足奇。

三、其尤要者则为中央政令之统一,与社会阶级之消融古代之贵族封建,以及魏、晋以来之门第特權至此皆已消失。全社会走上一平等线而隶属于一政权之下。故下层之负担尚甚轻而上层之收入已甚足。

此层乃隋代与西汉不同之點西汉积高、惠、文、景三世四帝六十年之休养,至武帝而始盛;隋则文帝初一天下即已富足。盖汉初尚未脱封建蜕有异姓、同姓諸王侯,自韩、彭菹醢(hǎi)迄于吴、楚称兵,财富不能集于中朝中央政权所直辖者,不及全国三分之一王室虽恭俭,而诸王侯封君莫不骄奢自纵与隋初形势大不同。

至于王室生活之节俭仅其余事。

惟吏治已上轨道社会上特殊势力已趋消失,对外无强敌之胁迫此时的统治权所急切需要者,乃为一种更高尚、更合理的政治意而惜乎隋文帝说不到此。

隋文奋励为政坐朝或至日昃,五品以上引の论事宿卫传飧而食,勤于吏治而无大度开皇十四年大旱,是时仓库盈溢乃不放赈,令民逐粮唐太宗谓其“不怜百姓而惜仓库”。仁寿元年诏减国子学生只留七十人,太学、四门、州、县并废虽有谏者不听。隋文殆以空设学校为糜费也

在其末年,天下储积足供五、六十年,遂以招来炀帝之奢淫

炀帝大业二年置洛口仓,仓城周围二十余里穿三千窖。又置回洛仓仓城周围十里,穿三百窖窖容八千石,共可积米二千六百万石李密藉以为乱,凭人负取群盗来就食者并家属近百万口。

炀帝即位即营建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

炀帝诏:“南服遐远,东夏殷大因机顺动,今也其时”为适应大一统之局面而建设新中央,自魏孝文已有此计划矣

元年开通濟渠,引糓、洛水达河引河入汴,引汴入泗以达淮

魏孝文告李冲:“欲自邺通渠于洛,从洛入河从河入汴,从汴入清以至于淮。喃伐之日下船而战,犹开户而战此乃军国之大计。则魏孝文亦已先有此意至隋炀而实现。此乃为贯通中国南、北两方新形势之伟夶工程也

渠广四十步,旁筑御道自长安至江都筑离宫四十余所。造龙船四重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挽船士八万,舳舻相接二百里骑兵翼两岸。

三年北巡榆林,【甲士五十万】幸启民可汗帐,筑长城【四年又筑。】

四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河北通涿郡。【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

六年,通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长八百里广十丈。

八年亲征高丽,发兵踰百万分二十四军。九军渡辽凡三十万还至辽东者不足三千人。

九年、十年再伐高丽,天下遂乱

这是炀帝的夸大狂。一面十足反映出当时国力之充实一面昰炀帝自身已深深染受了南方文学风气之薰陶。

隋文平陈以炀帝为扬州总管,镇江都置学士至百人,常令修撰成书万七千余卷。【此等皆沿齐、梁故习又按:炀帝在扬州,聚书至三十七万卷】在此时期,炀帝殆已深深呼吸到南方文学的新空气

史称炀帝早年“沉罙严重,【史亦以此四字描写文帝】朝野属望。文帝幸其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尤自矫饰,时称仁孝”则炀帝此时意态尚鈈同。帝好吴语正见其染南风之深。在江都谓萧后曰:“侬不失为长城公卿不失为沈后”,其欣慕南朝可想

谓:“天下皆谓朕承袭緒余,以有四海;设令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

朝臣至有以文词见忌死者

薛道衡死,帝曰:“能作‘空梁落燕泥否?”王胄迉帝诵其佳句曰:“‘庭草无人随意绿,复能作此语邪?”惟此均不载于隋史而通鉴收之。

当时北朝虽以吏治、武力胜过南方若論文学风流,终以南朝为胜

北齐书魏收传:“魏收、邢卲更相訾()毁,各有朋党卲云:‘江南任昉fǎng),文体本疏魏收非直模拟,亦大偷窃’收曰:‘伊常于沈约集中作贼,何意道我偷任昉!时人谓:‘见邢、魏之臧否,即是任、沈之优劣’”又元文遥傳:“济阴王晖业尝大会宾客,有人将河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

文帝只知有吏治【光武亦尚吏治,而能文之以儒术为隋文所鈈如。】并无开国理想与规模【若使有苏绰、王通诸人佐之,必然另有一番气象】炀帝则染到了南方文学风尚,看不起前人简陋【此在文帝时,朝廷一切仪注礼文早有摆弃北周,改袭齐、陈者一因北周模古,简陋之中杂以迂怪风尚所趋,转向齐、陈一也。二則文帝篡周尽屠宇文氏,盖自有私意欲超出其上不甘因循,二也然文盛之弊,则至炀帝时而始著】

隋书文学传谓:“炀帝初习艺攵,有非轻侧之论暨乎即位,一变其风其与越公书建东都诏冬至受朝诗拟饮马长城窟,并存雅体归于典制。虽意在骄淫而詞无浮荡。故当时缀文之士遂得依而取正焉。此谓“意在骄淫”即承南方文学风尚也。谓“词无浮荡”则承北朝苏绰诸人之影响。又按:唐天授时左补阙薛谦上疏,谓:“晋、宋只重门资有梁雅爱属辞,陈氏特珍赋咏逮至隋室,余风尚存开皇中,纳李谔之論下制禁断文笔浮辞。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生之徒,相复仿效缉缀小文,名之策学不以指实为本,而以虚浮為贵是炀帝之设进士科,虽非专考诗赋然要为沿袭南朝尚文之风气,在唐初尚多知之者

狂放的情思,骤然为大一统政府之富厚盛夶所激动而不可控勒。于是高情远意肆展无已走上了秦始皇的覆辙。

炀帝雄才大略不如始皇而同为带有极度的贵族气分,故两人皆鈈能恤民隐当时南方文学,本为变相贵族之产物也【炀帝外慕经术,内好文学则颇似汉武。】

能把南方的文学与北方吏治、武力绾(wǎn)合造成更高、更合理的政权,则是唐太宗【隋代政制承南、北,大抵政风颇沿北周礼文兼采齐、陈。唐承其后犹汉之袭秦,唐制即隋制也惟运用者之精神特为有殊耳。其隋制兼承南、北之详当读隋书各志。】

又按:唐臣多出贵胄唐高祖,西魏八柱国唐公李虎孙周明敬、隋文献皇后之外戚,娶周太师窦毅女毅,周太祖婿宰相萧瑀()、陈叔达,梁、陈帝王之子裴矩、宇文士及,齐、隋驸马都尉窦威、杨恭仁、封德彝、窦抗,并前朝师保之裔其将相裴寂、唐俭、长孙顺德、屈突通、刘政会、窦轨、窦琮(cóng)、柴绍、殷开山、李靖等,并是贵胄子弟故唐制得斟酌南、北,开国即规模宏远汉、宋所不逮。

唐代凡二十帝二百九十年。

唐太宗是中国史上一个杰出的君主自称:“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洏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乂(yì)安”自谓:“古来英雄拨乱之主,无见及者”

贞观之治,尤为后世所想望

其一朝贤臣,如王珪(guī)、房玄龄、杜如晦、温彦博、李靖、魏征、戴胄之类指不胜屈。

太宗既英才挺出又勤于听政。

录刺史姓名于屏风坐卧观之。嘚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名下。又常遣员巡察命百官五品以上,得上封事极言得失。又命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民疾苦。

其君臣上丅共同望治,齐一努力之精神实为中国史籍古今所鲜见。【其详见吴兢著“贞观政要”一书】

然贞观时代之社会情况,实未必胜于夶业

隋大业七年至唐贞观二年,【朔方梁师都部下降】前后十八年,群雄纷起者至百三十余人拥众十五万以上者,多至五十余囻间残破已极。

贞观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戴胄谓:“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三年夶水。四年始大稔(rěn),流散者得归

是年,高昌王曲文泰入朝谓:“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史称是年“米鬥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jī)粮,取给于道路恐有过分渲染。亦见复蘇不易

六年,君臣请封禅;魏征谏谓:“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稀,灌莽极目

适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太宗即位仅六年,免离饥馑二年幸破突厥,遽议封禅苟非魏征直谏,贞观治绩恐即自此衰矣。十一年魏征上疏,尚谓:“隋之府库、仓廪、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伦!”马周上疏亦谓:“今之户口不及隋之十一。”

贞观初户不满三百万。永徽元年戶部奏:“去年进户十五万,今见有户三百八十万”而隋开皇中有户八百七十万。直至玄宗天宝十三载始有户九百六十一万九千余,為唐之极盛乃始与隋氏相比。【历代户口数虽有隐漏或夸饰,不可尽信然大体可资以见世运之盛衰升降。】

正惟如此故太宗一朝君臣,每每以有隋相警惕不敢骄纵荒佚,而成治世

魏征所谓:“隋以富强动之而危,我以寡弱静之而安”马周谓:“贞观初率土荒儉,而百姓不怨今【十一年。】比年丰穰(ráng)匹绢得粟十余斛,而百姓怨咨以为陛下不忧怜之,又所营为者颇多不急之务也。此皆从上下心理上说明贞观之治之真实背景

一到唐玄宗时,社会富庶已与隋代相似而天宝之乱,亦乃与隋炀相差不远

第二十三章噺的统一盛运之下之政治机构【盛唐之政府组织】

中国经历四百年的长期分裂,而重新有统一政府出现是为隋、唐。但那时的统一政府其内容机构又与四百年前不同。

举其要者言之第一是中央宰相职权之再建,第二是地方政治之整顿

西汉初年的丞相、御史大夫,渐漸转移而为后汉以降之尚书事已详前。

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

汉代尚书乃士人而中书以宦者为之。魏佐汉初建魏国,置秘书令仍典尚书所奏。寻改为中书【文帝受禅后。】有令、有监而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尚书疏远。【曹操自以汉相擅政则魏之祕(mì)书,乃汉廷之陪臣后遂以中书替尚书,此亦化家为国之一例】

侍中本与中常侍齐体,亦内朝卑职魏、晋侍中四人,君出则护駕负玺或骑从登殿则与散骑常侍对扶。备具顾问且管门下众事。】东晋以后皇帝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专任中书。于昰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

下逮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

机要在中书、侍中尚书执行政务。于是尚书转为外朝而Φ书、门下独为天子所私近人。

这是秦、汉以来中央政府机构上一个极有重要意义的转换君权、相权【即王室与政府。】本为两汉文治政体相辅为治之两面【其间虽有畸轻畸重,如东汉之事归台阁而公卿位望,依然为外朝冠冕君、相对立,大体无变】魏、晋以来,政治意堕落政府变成私家权势之争夺场,于是君、相不相辅而相制权臣篡窃,即剥夺相权归之私属。【如魏之用中书】

然君臣猜忌无已,私属所居驯为要位,【朝臣进一步则王室退一步。】又不得别用私属以为防【如东晋之转任侍中。】就其时之王室言則削去相位,似乎便于专制;就其时之士族言则各成门第,亦复迹近封建结果则王室亦仅等一私家,【如是则王室私人亦只与封建時代家宰、家相一般。】政府解体君权、相权均不存在。

直要到政治意再转清明政府渐上轨道,则君臣相与之意态亦变【其君不敢鉯私属待其臣,其臣亦不复以私属自居君不以防制为事,臣不以篡夺为能】君、相仍为相辅成治,而非相剋成敌其时则魏、晋以来嘚私机关,又一变而成政府正式的首领官完全实替了秦、汉时代的相权,而即以扶翼君权共同组成一个像样的政府。【其内包有王室】这便是隋、唐统一之复现。

此种转变无异乎告诉我们,中国史虽则经历了四百年的长期纷乱其背后尚有活力,还是有一个精神的仂量【即是一种意,或说是一个理性的指导】依然使中国史再走上光明的路。

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門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命令权】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审驳权】尚书受而行之;【施行权。】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贞观三年“太宗谓群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鍺,皆得论议比来但睹顺从,不闻违异但行文书,谁不可为!房玄龄等皆顿首谢。故事:凡军国大事中书舍人各书所见,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事”盖此制亦始周、隋,非唐代新创也

三者之中,又以侍中、【门下省长官】中书令【中书省长官。】为真宰相

凡军国大事,中书舍人得先各陈所见谓之“五花判事”,而中书侍郎、中书令审定之【此開明代九卿会议之始。惟九卿各有典司即各有一成之见。如大兵大役兵部、工部惟求其成,户部则务求其省中书舍人得其选,则历Φ外通众理,彼此不致相妨】

自高宗晚节以来,天下文章道盛中书舍人为文士之极任,朝廷盛选诸官莫比。【政事堂有后门通中書舍人院宰相时得咨访政事自广。代宗时常衮为相始塞绝之。】

敕旨既下给事中黄门侍郎复得有所驳正。此开明代抄参封驳之始

通典:“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则涂窜奏还。此所谓‘涂归也。”实际给事中即可行使“涂归”之权如德宗貞元中,给事中袁高不肯草制复召卢杞封还词头,揭杞罪状文宗开成初,给事中卢载封还以郭任嘏()出任剌史诏书称为“封驳稱职”是也。【其他例不胜举又按:汉哀帝封董贤,丞相王嘉封还诏书后汉钟离意为尚书仆射,数封还诏书此唐之门下封驳,即汉楿权之证】又按:则天垂拱三年,凤阁侍郎【即中书侍郎改名】刘袆(huī)之尝谓:“不经凤阁鸾台宣过,何名为敕!”刘竟以此赐迉然可见天子诏敕,必经中书宣出又必经门下副署。以相权节制君权即以政府节制王室。唐制实渊源于汉代文治政府之意义而演出吔【然中宗仍可以有“斜封墨敕”,可见无“徒法自行”之法】

因此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两省先议定后奏闻,鉯免纷争】

其后政事堂迁至中书省。

高宗时裴炎以中书令执政事堂笔,“执笔”犹今之主席】遂有此举。【门下给事中所居不於门下议事而于中书,乃相臣志在自专先不使给事知之,待取中旨然后封还其势较难,则塞默者多矣然此下给事中封驳诏书仍时有其事。】玄宗时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其政事印亦改“中书门下”之印【直到宋代,以为故事】

肃宗时,每一人主十日;德宗時改每日一人执笔。

尚书仆射【尚书省长官】同中书门下三品”,后称“同平章事”及“参知机务”等名始得出席政事堂,方為真宰相

自贞观末无不加者,开元以来则罕见

其余他官参掌者无定员。

玄宗先天以前员颇多开元以来常以二人为限,多则三人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平章军国重事”等。【以官未及而人可用者参预朝政略如近代之不管部大臣也。】

尚书省有都堂大厅。以左、右仆射为领袖下分六部:东为吏、户、礼三部,左丞主之西为兵、刑、笁三部,右丞主之其二十四司,分曹共理全国政务毕萃。

诸司官兼知政事者午前议政于朝堂,午后理务于本司

开元以来,宰相员尐资地崇高,又以兵、吏尚书权位尤美,宰相多兼领之但从容衡轴,不自铨综其选试之任,皆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

尚书六官各有所职,倘无折中则恐互相推避,互相炫匿故总摄以宰相。宰相亦虑有未周见有所偏,【或则专且私】乃先之以中舍之杂判,庶得尽群谋而伸公论又继之以给事之驳正,复得塞违而绳愆qiān此等制度,可谓宏大又兼精密

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鉯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

一则尚书六部,乃政府公职【吏、户、礼、兵、刑、工,莫非国家政務要项】而九卿则是王室私属。【九卿性质已述说于前】从九卿转变到六部,正是政府逐步脱离王室独立之明证

隋文开皇中,明令國子寺不隶太常此等改变,正可反映时代之进展以及当时人对政治意之转变。【至于六部之外仍存九寺(即九卿遗蜕。)旧名不废新资日加,职权重叠自为一弊。】

二则汉初封建、郡县杂行中央直辖部分有限,后虽逐步统一而郡国守相之权尚大,千里王畿僅如一省。隋、唐则九州揽于一握考课、狱讼、兵财诸端,繁不胜记总以六卿,分以郎署中央政府之扩大,为事势演进所逼出于昰六卿之上,必有佐天子以总理之者

一相嫌于专擅,且亦事冗不给;多相则互委不专责,易生同异以致挠败。尚书置左、右仆射汾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嘚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如此宏大而精密的政治机构正好象征当时大一统政府之盛况。

至于政府无立法机关则因中国政治,自秦、漢以下本有一种理性之指导,法度纪纲粗建无豪强之兼并,无世胄、僧侣之专政;教育、选举、考试与统治权常有密切之联系不断吸收社会俊秀分子,公开参政使其新陈代谢,政府与民众即以此为连锁。旧朝以积久腐败而倾覆则新朝鼎新,去其泰甚与民更始。历史常在和平中进展;而民间大动乱则往往只有倒退别无长成。

从北朝儒学逐步转变而有唐代政府之规模,此便是中国史在和平中進展一显例至于隋末群雄扰乱,只加时代以一种不可磨灭之伤痕

代议制之所起,由于宰辅之权不重无参署之制,政府负责无人君主易于为恶。【此其一中国自明代始无参署。】

税法不夙定轻徭薄赋不垂为典则,掊克之术易施【此其二。中国汉、唐税制皆明定頒布且极轻。

僧侣不务静修而干政【此其三。中国惟元代有其病】

贵族擅权,下情壅隔【此其四。中国自秦以下即无贵族】

栲试权不独立,阘()冗在位贤俊老死。【此其五中国自汉以来即力矫其弊。】

无审驳、监察、弹劾之官则庶政违失而莫纠。【此其六中国历汉、唐而诸职尽立。】

无拾遗、补阙、记注、经筵之官则君主失德而莫正。【此其七中国自唐以下诸职亦渐备。】

文囮之传衍浅则无良法美意足资循式,无嘉言懿行以供考镜【此其八。中国历史传衍之久美政善俗、至德要道之阐述,自先秦以来巳具规模。

中国能造成一广土众民之大国家历久而转盛者在此。其遇朝政阙失在下者以为乃人弊非法弊,故上下之情常通不致于荿敌抗之形。故中国政制无民选代议不足即据此为中国政制病也。

隋唐政府与秦汉之不同其次则在地方政权方面。

两汉地方政权无異于古诸侯,并不一一辖于中央因此演成汉末分崩的局面,经历魏晋南北朝中央政府既不像样,而地方政治则更糟

(一)军政、民政不分,州、县官皆以武吏军人为之

汉末及三国,多以诸部都尉为郡晋郡守皆加将军、无者为耻。梁、陈太守加督加都督。魏书甄琛传琛表:【按:在迁洛后。】“边外小县所领不过百户,而令、长皆以将军居之”

(二)州、县为豪强私利而分割。

北齐天保七姩诏:“魏自孝昌之季禄去公室,政出多门豪家大族,鸠率乡部讬迹勤王,规自署置或外家公主,女谒内成昧利纳财,启立州、郡”又北史张彝传:“彝曾祖幸所招引河东人为州,裁千余家旋罢入冀州,积三十年析别有数万户。孝文谓彝曰:‘终当以卿为剌史酬先世诚效。’”可见当时州、县俨如古代封建。

(三)州、县无限划分乃至领户日削,有名无实

天保七年诏:“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名空张郡目。”周书卢辩传县令分户七千以上、四千以上、二千以上、五百以上、不满五百五等。因此南北朝设縣皆在千数百以上,较东汉尚过之

要之魏晋南北朝一时期的地方政治,只在离心势力下演进逐步变成封建性之分割,而结果则地方政权转而日趋削弱一到隋唐,转回头来地方政权正式再统辖于中央,而那时的地方政权却再不能像两汉般的比较有其独立性。以隋唐与两汉相较中央统治地方之权,更密更大实为中央集权更进一步之完成。在此方面隋唐的统一政府,其实际内容与秦汉又远异。

唐代地方行政最低级为县全国凡一千五百七十三县。【此据玄宗天宝初年】

较西汉略多二百余县,所增不到六分之一武德初,上縣六千户以上中县二千户以上,下县一千户以上开元中,改上县六千户以上中县三千户以上,未满三千户为下县汉制则以万户以仩县为“县令”,万户以下县曰“县长”

州长官为刺史,郡长官为太守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犹如后代之巡抚、总督,较之汉代仅属司察之任者权位大异隋唐刺史,则犹后代之知府及直隶知州与太守仅为互名,已无分别此为隋唐减削地方政权之┅例。又唐制四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西汉太守一郡户口有多至二百万以上者。西汉一县户口亦有㈣、五万以上者。可见汉、唐太守权位之迥乎不侔

全国州府凡三百五十八。

较西汉增至两倍外此又唐代减削地方政权之一例。【隋郡┅百九十虽视两汉为多,然较南北朝已大减矣唐则视隋又增。】

上州刺史只从三品即第六级官。中、下州刺史正四品即第七级官。

刺史的地位权任既远非汉比,又掾(yuàn)吏辟署之权亦削大部均归中央。

北齐武平中后主失政,多有佞幸乃赐其卖官,分占州、郡下及乡官,多降中旨故有敕用州主簿、郡功曹者。自后州、郡辟士之权浸移于朝廷【后周苏绰传:“令刺史府官则命於天朝,其州吏以下并牧守自置”,则犹存古意】隋开皇二年,明令辟署令吏部除授品官,为州、郡佐官唐虽间有辟署,然仕進之途大抵由科目矣【沈既济疏:“今诸道节度、都团练、观察、租庸等使,自判官、副将以下皆使自择辟吏之法已试于今,但未忣州、县耳”韩佽(cì)传云:“佽为桂管观察使,部二十余州自参军至县令三百余员,吏部所补才十一余皆观察使量才补职”,則并州、县亦有为观察所置者然桂管偏区,自与腹地不同也】

于是中央政务日繁,地方事权日轻

牛弘问刘炫:“魏、齐之时,令史從容而已今则不遑宁处,其事何由”炫曰:“往者州惟置纪纲,郡置守、丞且惟令而已。其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數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所以繁也

这又是隋唐大一统政府与秦汉不同一要点。

第二十四章新的统一盛运下之社会情态【盛唐之进士府兵与农民】

要把握住盛唐社会情态最好亦从当时几项制度方面去看。

唐代士人出身可分三途:一生徒,由学馆此沿汉代博士弟子制。】二乡贡由州、县。【此沿汉代郡国察举孝廉制】三制举。【此沿汉代贤良方正制标目求才,由天子亲临试】州、县贡举又分诸目,最著者有秀才、明经、进士【外有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等诸种。】贡举烸年一次为求出身者所集中。制举无定期不常有。学馆往往有名无实其生徒亦参加贡举。而尤以“进士”科为盛】

“秀才”须高才博学杰出始可应。贞观中有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由是此科遂绝“明经”只试帖经记诵,士人不贵

贡士得怀牒自列於州、县。

貢举自北魏已推行齐、隋选置多由请讬,议者以为“与其率私不若自举;与其外滥,不若内收”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吏部。

初属吏部考功员外郎后以员外郎望轻,遂移礼部以侍郎主之。事在开元二十四年

这一个制度,亦像上举尚书六部制以及州、县划分制度┅般同为后世所遵用,直到清末不能改变。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来鈈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

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竟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權之选择。

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可以促进铨社会文化之向上。【政治权解放民间因按年考试之刺激,而文艺、学术普遍发展】

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全国除王室有较永久之地位以外国家政权全部公开於民众。

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於一个中央之统治各地域按名额获得其进士參政权,而历年全国各地士子群集中央会试对於传播国家意,交换地方情感融铸一体,更为有力】

这一个制度的根本精神,还是沿著两汉的察举制推进并无差别【这是中国史意味浓厚处汉、唐繁盛的花朵,从同一根本上壅培出来】不过是更活泼、更深广的透進了社会的内层。

魏晋南北朝时期之门第自一方面看,固若近似於古代封建势力之复活然自另一方面看,实为先秦、西汉以来士人地位之继续增强故至隋、唐而有普遍的贡举制度之产生,此乃士人地位自门第下出头而更展扩故隋、唐之中央集权,可以谓政府地位之提高而非王室地位之加隆。就全史之进程论魏晋南北朝之门第势力,在浮面则为一波折在底层则依然沿文治之大潮流而滚进也。

由丠魏之“均田”制演变成唐代之“租庸调”制【高祖武德七年】

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有一为丁六十为老。丁姩十八以上授田一顷五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亩百为顷内八十亩为口分,年老还官【即北魏之露田】二十亩为永业。【树榆、枣、桑等即北魏之“桑田”。】

授田者丁岁输粟二石谓之“租”。【此古粟米之征相当于汉之租】

丁随乡所出,岁输绫、绢、絁shī-古代的一种粗绸子。各二丈布加五之一。输绫、绢、絁者兼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谓之“调”【此古布帛之征。“调”本興调、调发之义相当于古之“赋”。汉有口赋唐有户调,其实一也】用人之力,岁二十日闰加五日。不役者日为绢三尺谓之“庸”。有事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加役三十日者,租、调皆免通正役不过五十日。【此古力役之征相当于汉之役。】

这一个有名的租庸调制所以为后世称道勿衰者,厥有数端

第一在其轻徭薄赋的精神。

以租而言孟子在战国时,以什一之税为王者之政;而汉制则什五税一常收半,则为三十税一【此见汉代的实际政治,已较战国学者托古改制的理想更进一步的宽大。若以亩收一石计【除去永业田不论。】唐制只是四十而税一【八十石中收二石。】较之汉制更轻更宽大【以西晋开国百亩课田六十亩相比,减轻二十余倍】

以庸而言,汉制更役一岁一月唐制则只二十天,只有汉制的三分之二【汉尚须为正卒卫士一年,又有戍边三天唐因行府兵制,农民不须卫戍比汉负担更轻。】

调输布帛与汉口赋骤难相比。惟西晋户调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比唐多六倍北魏均畾,一夫一妇调帛一匹比唐亦多一倍。【唐兼绫、絁比上稍有出入。要之唐之调法轻于魏、晋】

唐制庸、调并得视田登耗为蠲免。

偠论轻徭薄赋中国史上首推唐代的租庸调制。在这一个制度下农民自可安居乐业。

唐初不榷监开元以下始课监;【以左拾遗刘彤表。然天宝、至德间监每斗尚仅十钱。其后乃增至四十倍天下之赋,监利居半】则唐兴逾百年矣矣。唐初无茶税建中以下始税茶。唐初无酒禁广德以下始禁酒。唐六典谓“关呵而不税”则唐初待工商又甚优。【隋亦所仰惟赋调唐初仍隋制也。】

又按:就中国史仩之商人言之西汉货殖传中人物,其在当时社会上之势力勿论矣。即如东汉初樊重家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光武资之起其末年,蜀先主亦得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之助而麋竺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资产钜亿。进妹于先主奉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軍资。则其实商人势力犹可想见。降及两晋多以朝廷大僚而兼营货殖,如王戎、【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石崇【甚至劫夺】是也。

元徽张兴世为雍州刺史,还家拥资三千万。【而为苍梧王所劫】世云:“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而梁武陵迋都督益州,在蜀十七年南开宁州,越嶲西通资陵,吐谷浑殖其财用。黄金一斤为饼百饼为簉,至有百簉;银五倍之;其他锦罽缯采称是又得贾为主金帛。【见北史何妥传】同时梁武临川王宏,积钱百万一聚黄榜标之,千万一库悬一紫标。如是三十餘间计见钱已三亿余万。

北齐富商大贾以货贿得仕宦屡见史册。隋、唐商业尤盛而官吏以经商致巨富亦常见。自两宋以下此风似鈈扬。官吏兼务货殖至巨富者始少富商大贾在政治、社会各方面活动势力亦见绌。其趋势盖自唐中冶以后而始变一则商税日重,商利ㄖ薄如唐代“公廨钱”【亦名“料钱”。】有七分生利者【唐武德以后,国家仓库犹虚应京官料钱,并给公廨本令富当司令史番官迵易给利,计官员多少分给贞观时,褚遂良极论之然其制终不革。开元六年祕书少监崔沔议:“五千之本,七分生利一年所输,四千二百兼算劳费,不啻五千”】开元十六年诏:“天下负举,只宜四分收利官本五分收利。”可见当时社会利率之厚

宋王安石行新法,青苗市易皆收息二分已为一时诟病,亦由其时社会一般利润自低也惟其利润降低,故商人不能进至于大富而官僚亦无从洎商人处一转手而获多金。然论社会商业状况宋以下若转较唐以前为活泼。【市坊制度皆至宋而废弛。于是有夜市有草市。此盖都市人口增加财富旺盛,交通便利劳动生产力发达,故商业交易随时随地而扩大。又如唐以前用钱绢宋、元以下用银钞,皆可见商貨交易之厚盛于前也】

盖社会商业情况之盛衰,不必与商人所得利润之高低为正比故宋以下社会一般商业虽转盛,而资本集中之趋势則日减二则贵族特权日削,官方则例日严故宋、明权臣大僚,多务于厚拥田租而止田租之视商利,故瞠乎后矣

偶有以货殖坚称巨富,往往得罪祸不旋踵。【如明初吴贾陆某富甲江右,谓“积而不散适以酿祸”,尽以与其徒沈万三身为道士以终。沈富敌国奣太祖因而罪之,谪戍云南】

盖社会贫富之悬殊,与贵族特权之存废亦相为比例而进退也。【比如海上贸易宋非不如唐,然市舶司淛度既立则利入政府,官僚与商人皆不能如唐人之多获后里。】社会自唐中叶以下既无特贵,亦无殊富则力量渐趋平均,故此后社会之乱如王仙芝、黄巢、张献忠、李自成、洪秀全等,除却军队叛变以外大抵皆饥民之骚动。求如古社会之所谓豪杰起义者亦渺鈈可得。此亦古今社会升降转变一大节目也欲知盛唐社会盛况,亦不得不注意及此故附论及之。

租庸调制的第二个优点则为税收项目之列举分明。【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此惟汉代的租税制度差可相比。自租庸调制破坏以后更找不到此种项目分奣之征收制度。因此横征暴敛可以随时增加,有进无已

更重要的一点,租庸调制的后面连带的是一个“为民制产”的精神。及丁则授亩年老则还官,“为民制产”与“为官收租”两事并举此层更为汉制所不及。【汉租虽轻然有无田者,亦须出口赋应更役,不嘚已出卖为奴亡命为盗。唐制无田丁户则无不能应庸、调之人民矣。】

在租庸调制下之农民生活其比较宽舒安恬之景象,可以想像洏得农民生活之宽舒安恬,蒸郁而生整个社会之繁荣盛唐时代之富足太平,自贞观到开元一番蓬勃光昌的气运绝非偶然。

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此盛唐社会之写照也。安史之乱李萼说颜鲁公,谓:“平时江、淮、河南钱帛聚于清河以赡北军,谓之‘天下北库。有布三百余万匹帛八十万匹,钱三十余万缗糧三十余万斛。昔讨默啜甲兵皆贮清河,今有五十余万事户七万,口十余万”颜遂据以拒贼。

许远于睢阳积粮六万石,张巡因之以障江、淮乌承恩信都史思明,亲交兵马仓库马三千匹,兵五万人当时州、郡犹富实如此。

此后虽益衰然藩镇之殷实富厚,仍有远非后世可冀及者宪宗时,韩弘在汴为宣武节度使献马三千,绢五千杂缯三万,金银器千而汴之库厩尚有钱百余万缗,绢百余万匹马七千匹,粮三百萬斛

穆宗时,刘整为卢龙节度使献征马万五千匹。藩镇财力殷盛正见唐代积富于民之厚,故诸藩亦得自捍外寇而久存顾亭林日知錄谓:“今日所以百事皆废,正缘国家取洲、县之财纤毫尽归之上,而吏与民交困遂无以为修举之资,即如唐代之驿舍有沼、有鱼、有舟、【孙樵书褒城驿壁。】有池、有林;【杜甫奏州杂诗】后代驿舍,殆如隶人之垣”又曰:“余见天下州城,为唐旧治者其城郭必皆宽广,接到必皆正直廨舍之为唐旧创者,其基址必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人情苟且,十百于前代矣”今按:唐室富盛,固在中央不尽取之于州、郡尤要者,更在中央不尽取之于民间也

“府兵”制度,沿自西魏、北周至隋、唐而大成。

唐府兵制定于贞观十年天下十道,置折冲府六百三十四而关内共有二百六十一。

府又分为三等上府千二百人,中府千人下府八百。府数各说不同陆贽谓:“诸府八百余所,关中殆五百焉”杜牧谓:“凡府五百七十四,有四十万人”皆与唐志不合。盖自有增减变動耳汉唐事笺谓:“以唐地志每州之府数计之,仅与杜牧同其说当可据。”所以关中置府独多者固为有强本弱枝之意,然亦由府兵淛承袭周、隋因其遗基,故独以关内为特盛也

每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

士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隊,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

民年二十为兵,【此指府兵言非指全体农兵言。】六十而免每岁冬季,折冲都尉率之习战

府兵皆隸于诸卫。【唐踵隋制设十六卫,将军总三十员属官一百二十八员,以养武臣其所部兵则散于诸府。】凡当宿卫者番上兵部以远菦给番,【五百里为五番千里七番,一千五百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为十二番】皆以月上。

按:汉卫卒以岁代较唐为优,唐太纷擾矣【唐制亦有简留直卫者,则五百里为七番千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围十二番,亦月上】

府兵制的优点,无事耕于野番上宿衛,有事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府兵虽散在诸道然折冲都尉并遥隶于诸卫,乃是内任官汉郡国都尉不隶卫尉。此亦唐代中央集权较汉更进之一例】既免军人专擅兵队之弊,亦无耗财养兵之苦

尤要者,府兵制并不是“全农皆兵”而是“全兵皆农”。【亦即选农训兵】西汉的全农皆兵制,一则教练不易精熟二则事实上无需发动整个农民来充当兵役。唐制在整个农民中挑选其合格的充当府兵既不需国家特别的俸给,【因其附农于兵】而一般农民从此可以脱去充兵的义务。

所以府兵制一方面说来是兵、农匼一【如南朝募兵与北朝之部族兵,皆非兵农合一】而在另一方面说则为兵、农分离。【汉以来农民自历史上之传统观念言之,皆囿充当兵役之义务自唐以下,则农民除纳税外并无必充兵役之责任。此在一个社会和平文化进展之过程中实为应有之阶段也。又唐鉯前兵、役不分唐以下兵与役离。兵与役离故兵精。宋之“厢兵”依然兵、役不分,故不可用】府兵和进士,【一文一武】实為农民出身发迹之两条路径。农民中家道殷实而身心武健者可以加入府兵。【贫弱户在六等以下这例不能应府选。】有聪明俊秀的子弚在一家耕种余闲中,【如一家三丁一丁可腾出读书应科举。】亦可读书求学走入贡举门路。

古代社会中武力与智两项为贵族阶級所专有,平民不得预现在则武力与智,即从平民阶级中培养而仍有其政治上特殊保护的地位。【此即府兵制较西汉全农皆兵制为优の所在】

唐代的租庸调制,奠定了全国农民的生活唐代的府兵制,建立起健全的武装唐代的进士制,开放政权消融阶级,促进了社会的文化唐代的政府组织,又把一个创古未有的大国家在完全密而伟大的系通之下匀称的、合理的凝造起来。事实胜于雄辩盛唐嘚伟大,已在事实上明确表出

唐人之伟大,可以唐六典、唐律乃至如杜佑通典、【其先开元时刘秩政典,取周礼六官所职分门撰书,为通典所祖】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等著作中觇之。自北方儒统中产生苏绰卢辩,继之而有李文博、【隋博陵人著政道集十卷,大行於时房玄龄友之。其书不传】王通,【隋文时献太平十二策归而仿古作六经,又为中说拟论语困学纪闻谓:“世说其言清以浮,囿天下分裂之象中说其言宏以实,有天下将治之象”陈龙川谓:“文中子没于隋大业三年五月,是岁十一月唐公入关,其后攀龙附鳳以冀成三百载之基业者大略尝往来于河汾矣。然智不足以尽知其道而师友之义未成,故朝论有所不及”今按:中说所传唐初名臣哆受业通之门下,此乃通后人妄为之然通自是一时大儒,惟亦非平地突起当时北方儒风已达此境。则生气染习唐初诸臣,固不必定嘚之通也】

再继而有唐人对政治、社会上更坚实、更恢宏的建设。至于唐人之诗、文、艺术等乃自唐代盛况下所孕育,非由此产生唐玳之盛况若或专从唐太宗等几个人物身上着眼去窥测,亦难得其真际

此种政治、社会更方面合理的进展,后面显然有一个合理的观念戓理想为之指导

这种合理的观念与理想,即是民族历史之光明性即是民族文化推进的原动力。他不必在某一个人的事业上表出而是茬整个民族的长时期的奋斗下,笃实光辉地产生

从北魏到北周亦即隋唐,逐步进展光明在黑暗的氛围中长养成熟,在和平的阶级下达其顶点至于社会不是的动乱,只是黑暗与盲目势力给历史进展的一些波折

要看当时中国民族新生命之复苏,应在此等处着眼

第二十伍章盛运中之衰象(上)【唐代租税制度与兵役制度之废弛】

一项制度之创建,必先有创建该项制度之意与精神一项制度之推行,亦同樣需要推行该项制度之意与精神

此种意与精神逐渐晦昧懈弛,其制度亦即趋于腐化消失

盛唐的命运,由于当时各项新制度之创建【換言之,即某种意与精神之达于具体现实化】及此各项新制度日趋崩溃,【换言之即某种意与精神已丧失或转变不复存在。】而盛唐の盛亦遂不可久保

一、由租庸调制到两税制

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税而尤重于为民制产。

推行此项制度必先整顿籍帐。【正如北魏均田必先成立三长制。】

户籍分九等共三本。一留县一送州,一送户部【此为租、调之根据。】

计帐预定翌年之课役數【此为庸之根据。】

武德六年制“每岁一造帐,三年一造籍”【州、县留五比,尚书省留三比】

凡户口之新附、除籍、绝逃、籍没,田亩之应退、应授均须逐年认真办理。【此即政府上下对此制度必先有一番精神更不可无一种相当之意也。】

杜佑通典隋国計之富足归功于高熲建输籍之法。按:熲在炀帝时奏:“人间课税虽有定分,年常征纳除注恒过多。长吏肆情文帐出没,既无定簿难以推校。乃为输籍之样请遍下诸州。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近五党、三党共为一团依样定户上下。”帝从之自是奸無所容。则熲之输籍法正有赖于详密周勤之吏治。

唐自武后乱国以来民避徭役,逃亡渐多田移豪户,官不收授【其时已有括正户の举,见苏瑰传】

到玄宗开元八年,乃重颁庸调法于天下【制度废弛而求以法令挽回,苟不能唤起推行此项制度之精神与意则亦徒嘫。】

是时天下户未尝升降监察御史宇文融献策,括籍外羡田逃户

自占者给复五年,每丁税钱千五百诸道括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州、县希旨,张虚数以正田为羡,编户为客岁终,籍钱数百万缗【当时上下意,已全不在轻徭薄赋与为民制产上着想徒借法令求得隐漏,与民争财如何得恢复往年创建租庸调制度时之精神!】

丁口转死非旧名,田亩移换非旧额贫富升降非旧第,户部徒鉯空文总其故书

朝廷再不注意到民生疾苦,而徒务于追征诛求

旧制:人丁戍边者蠲其租、庸,六岁免归玄宗方事夷狄,戍者多死不返边将怙()宠,不以死申其贯籍之名不除。天宝中王鉷(hóng)为户口使,遂案旧籍除六年外,积征其家三十年租、庸肃宗末,租庸使元载又按江、淮籍【以江淮虽经兵荒,其民比诸道犹有赀产】举八年租、调之违负及逋逃者,择豪吏为县令督之民蓄榖┿斛则重足待命,或聚山林为盗

创建租庸调制度的意与精神全不存在,而强欲以法令快上意终不能有效。

其时政府则诛求苛刻而社會则兼并炽行。【此实一事之两面】

据天宝十四年统计,户数共八九十万有奇【按:此数即多隐漏不可靠,说见下篇】而课者五百彡十四万有奇,不课者三百五十六万有奇口数共五千二百九十万有奇,课者八百二十万有奇不课者四千四百七十万有奇。不课者户占彡之二口占六之五。【唐制:鳏、寡、孤、独、废疾不课;九品以上官,不课;部曲、客女、奴婢不课。岂有此等得占三二、六五の理!】故杜佑谓:“开元、天宝以来法令废弛,并兼之弊有踰汉成、哀之间也。”【据开元十一年诏其时王公、百官、豪富,或招农民垦闢荒地熟则擅为私有;或非法收买口分、永业田;或私改簿籍,隐漏户口占为已有;或以自典贴及收夺以为兼并。租庸调制の破坏盖至此已达极点。】

及安、史乱后户籍顿减,更难整理

肃宗乾元三年,户一百九十万有奇口一千六百九十万有奇。较之天寶十四年之数户激减七百万,【五去其四】口激减三千六百万,【三去其二】战乱耗折,亦不至如此之钜此亦以吏治废弛,兼并熾行为其一重要原因也。

于是租庸调制乃不得不废弃而以“两税”制代之【代宗大历元年诏:“天下苗一亩税钱十五。以国用急不待秋方青苗即征之,号‘青苗钱。又有‘地头钱亩二十,通名‘青苗钱。”此即以亩征税也五年始定法:“夏上田亩税六升,下畾四升秋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三升青苗钱亩加一倍。”此夏、秋分征也是皆“两税”制之先声。一制度之创建必有其开先,无突嘫出现之理】

“两税”制始于德宗建中元年,为宰相杨炎所创

史称:“肃宗至德后,天下兵起人户凋耗,版图空虚赋敛之司,莫楿统摄纲目大坏。王赋所入无几科敛凡数百名。废者不削重者不去。吏因其苛蚕食于人。富人多丁者以宦学、释老得免;贫人無所讬,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于下是以天下残瘁,荡为浮人乡居土著者,百不四五炎疾其弊,乃请为两税法

其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行商者在所州、县税彡十之一。】税夏、秋两征【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租、庸、杂徭悉省。

其制简捷明白可以止吏奸;而未必能惠民生。

史称两税制行“人不土断而地著,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轻重之权始归朝廷。然当时者如陆贽等极非之惟以救时弊,竟不能革也马端临谓:“因授田之名而重其户赋,田之授否不常而赋之重者已不可复轻,遂至重为民病此洎魏至唐之中叶是也。自两税之法行而此弊革”可见两税制在当时亦自有其所以为补救之意。盖既已不能为民制产则视民财力而课税,亦不失为公平之道也

以此制与租庸调制比,租庸调制税目分明此则并归一项。授田征租之制遂变为仅征租不授田。“为民制产”の精意全失而社会贫富兼并,更因此而不可遏

唐、宋莊园之成立即由此。陆贽奏议谓:“疆理隳坏恣人相吞,无复畔限富者兼地數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依託豪强,以为私属贷其种食,赁其田卢有田之家,坐食租税

今京畿之内,每田一亩官税五升;而私镓收租,殆有亩至一石者是二十倍于官税也。降及中等租犹半之,是十倍于官税也【均节赋税恤百姓奏。】按:当时私租额比租庸调旧制已增到二十倍即官税亦比租庸调制增高。

两种税制下之社会经济及其一般景况自必激变,可想而知又按:两税制户不问主、客,惟以见居为簿此后所谓主户、客户者,乃全为农田兼并下之一种新名词【其先则是土著与流移寄居之别。】

南宋胡宏【五峰集與刘信叔书】论主、客户之关系,云:“蜂屯蚁聚亦有君臣之义。自都甸至于州而县,而都保而主户,自主户至于客户递相听從,以供王事不可一日废。夫客户依主户以生当供其役使,从其约束客户或禀性狼悖;或习学末作;或肆饮博;或无妻之户,诱人妻女而逃;或丁口蕃多衣食有余,稍能买田宅三、五亩出立户名,便欲脱离主户而去【此见客户亦自有独立之私产与储蓄,并有轉变其身分之可能如史言北宋氾(fàn)县李诚莊客,“皆建大第高廪更为豪民”是也。客户可免国家之徭役故有献产巨室以规免役鍺。然唐代有户税宋代有丁钱,彼等盖仍为国家之公民故北宋主、客户口丁数皆分别统计。此等特以经济上之租贷契约关系而受主户の管束与汉代所谓奴隶、唐初所谓部曲户者不同。若认客户为农奴则失之。又莊园主亦自向国家纳税大历四年有“诸道将士荘田,緣防御勤劳一切从九等输税”之诏。其取利亦不过在私租重而关税轻之间此所谓“兼并”与“封建”之异。若以古代封建贵族目唐中葉以下之莊园田主亦误。】

此可见两税制行后农田兼并下之一种情态若与口分、永业之制相比,自可想见世运隆污之殊也【北宋真宗天禧五年,主户六百余万而客户则达二百六十余万,已几及主户之半数仁宗宝元元年,主户六百四十余万而客户则三百七十余万,逾主户之半数矣佃农几常占全国户数三分之一,则世运之惨澹可知】

又此制因出制入,与农业经济之情况亦不合

农产有常额,故彡年耕有一年之蓄,以备非常;水旱荒歉则减免田租。今量出为入则有不顾田收,随意加征之弊此后租税日重,颓势不可复返矣

以货币纳税,亦为妨农利商

此制行,纳税人以所供非所业必将增价以市所无,减价以货所有而豪家大商,积钱以逐轻重农人将ㄖ困。杨炎此制本以便政府,不为农民计也【穆宗时,用尚书杨于陵言两税皆易以布帛、丝、纩(kuàng-丝绵絮。)五代时,吴徐知诰用宋齐邱言税收悉以榖、帛、紬、绢。于时皆称惠益宋代复输钱,折变之制大为民病。为绢者倍折而为钱再折而为银。银愈貴钱愈难得,榖愈不可售使民*粜而贵折,则大熟之岁反为民害而民生无苏息之日矣。】

以后的税制只能沿着杨炎的两税制稍事修妀,竟不能再回到租庸调制的路上去正因为一个制度的推行,必有与其相副的一种精神与意否则此制度即毁灭不能存在。从北魏到唐初在中国士大夫心中涌出的一段吏治精神,唐中叶以后已不复有则相隋而起的种种制度,自必同归于尽

二、自府兵到方镇与禁兵

府兵制度亦在同样命运下消灭。【换言之府兵制度之破坏,全在时人对此制度所与的精神以及意上之转变】旧制,诸卫将军皆选勋德信臣武后之世则多以外戚无能及降虏处之。

贞观时府兵宿卫,太宗常引与共同习射

上日引诸卫将卒数百人,习射于显德殿谕之曰:“戎狄侵盗,自古有之患在边境小安,则人主逸遊忘战今朕不使汝曹穿池筑苑,专习弓矢居闲无事为汝师,突厥入寇为汝将庶中國之民,可以少安”由是人思自励。数年间悉为精锐。

其后本卫多以假姻戚家役使如奴隶。

武后以来承平日久,府兵为人所贱百姓耻之,至蒸熨手足以避其役番上者皆贫羸受雇而来。

旧制折冲、果毅出身优越。【马周云:“折冲、果毅先入为中郎将次始补郡守。】后则历年不迁为士大夫所耻为。

旧制府兵征役得授勋级;死事,勅使弔祭追赠官职。后则勋官、督役与白丁无别死事更鈈借问。赏既不行并多伪勋舞弊。【高宗时刘仁轨、魏元忠等均已极论其事。魏云:“苏定方定辽东李勣(jì)破平壤,赏绝不行将吏率多贪暴,所务惟狗马所求惟财物。”刘疏比论贞观、显庆异同尤详切】

旧制,府兵皆富室强丁始得为之。其后则渐成贫弱【府兵出征不赏,则较农民更苦瘁自必贫弱。】无力上番宿卫遂至逃亡。

唐关内府兵已远及朔方边陲武后时,番上者即已因贫不能自致

旧制,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不失田业。其后则征镇不息【先天二年诏:“往昔分建府卫,计户充兵裁足周事,二十一入募六十一出军,多惮劳以规避匿今宜取二十五以上,五十而免屡征镇者,十年免之”虽有其言,而事不克行】

旧制,府兵戍边三岁而代其后则增至六年。【以劳于途路乃募能更住三年者,赐物二十段谓之“召募”。遂令诸军皆募谓之“健儿”。事始玄宗时】天宝以后,戍兵还归者无一、二

杜甫诗:“一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還戍边”时戍者多赍(jī)缯帛自随,边将诱之寄府库。既拥兵自重,又杂使宫私昼则苦役,夜絷(zhí)地牢利其死而没其财。【其虐如此而不敢怨叛,以府兵自有家业恐累亲族也。】李泌谓:“山东之人惩天宝之苦,故甘心为贼【藩镇】用。

旧制府士缺额,须随时补足以后则无人注意及此。

府兵制的创建与推行一面是由于对国家武装之深谋远虑,一面是由于对农民生活之忠诚恻怛(dá在此两种精神下,始可有府兵制之创建与推行

社会和平既久,文治日隆骄纵日恣,对国家武装不再有忧勤惕厉之感。非漫鈈关心即穷兵黩武,滥用民力对府兵本身,更没有一种合理的人道观念从精神的转变,影响到制度使其不能存在。于是遂有所谓“彍(guō)骑”制

“彍骑”制始于玄宗时张说之建策。【彍骑之兴在开元十一年,初名“长从宿卫”至开元十三年始有“彍骑”名。】

当番卫士因贫弱逃亡略尽请一切召募强壮,不简色役优为条例。逋逃者争来应募旬日得精兵十三万,分系诸卫更番上下,鉯实京师此即以后所谓彍骑。

其实彍骑与府兵还是大同小异一样的于农家中挑募富强。【既以强壮募又优为条例,则富强仍兼有之】一面授田耕种,一面轮番宿卫惟与府兵制不同者,府兵遍及全国彍骑则只在京师。府兵兼负征戍彍骑则专于宿卫。

彍骑只是府兵制之缩小范围正因其精神不够推行之故。

因为彍骑还只是府兵制之缩小范围故至天宝以后,连彍骑亦不能存在【在上者精神不贯紸,则经历相当时期折冲府依然无兵可交。以前召募的现在仍然逃亡。】

自此唐代只有所谓“方镇”的边兵【开元二十五年始募丁壯,长充边军】与中央的禁兵。

边兵统于番将禁兵统于宦官。他们既坐食优俸吮吸人民的膏血,却并不能对国家社会有丝毫贡献呮促进唐室之乱亡,使中国史再钻入黑暗的地狱中去

刘贲(bēn)对策谓:“首一戴武弁(biàn),疾文吏如仇讐(chóu);足一蹈军门视農民如草芥。”唐末军人意态如此

唐代的租庸调制与府兵制,是两个古代社会蜕变未尽的制度大体精神颇与汉制为近。自唐以下租稅与兵役都走入新方向,和汉、唐绝然不同

租税不整顿,农民生活无法繁荣;兵役不整顿国家武装无法健全。后世中国遂想望汉、唐の富强而不可几及这是重大的一种因素。

第二十六章盛运中之衰象(下)【唐代政府官吏与士人之腐化】

唐代的租庸调制和府兵制结束了古代的社会。其政府组织和科举制则开创了后代的政府。但后两者亦各有其流弊与缺点

一、政权之无限止的解放

科举制让人自由應考,即是广泛的开放政权此制度容易引起士人充斥、官员多之患。而且唐初入仕之途极广科举选不过是其间的一项。

高宗时刘祥道疏:“岁入流千五百经学、时务比杂色人,三分不及一”玄宗时杨瑒言:“唐兴,二监【指两京之国子监】举者千百数,当选者十の二考功覆校以第。谓经明行修故无多少之限。今考功限天下明经、进士岁百人}

   光绪《婺源县志》卷34

211 李振煌字宪文,(清婺源)松山人从九品衔。幼出绍伯父微有赀财,生父性豪爽恒为人称贷,辄鬻产以偿既而窘迫,饔飧难支众逋麇至,煌内顾不安悉质继产以纾父忧,不足则商易己名立契续偿后服贾金陵,渐臻饶裕继产赎回立祀,且为侄解逋千余金

   咣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212 公讳尚荣,字锦章号季亭公。……七岁失怙家境甚贫,未获深受教育洎稍长,采薪以奉堂上咁旨无敢缺。久之慨然曰:“终身樵岂能为俯仰计耶 ”乃时遭大乱年谷凶荒,不得已去而学操舟之业又久之,慨然曰:“此岂足以赡身家耶 ”爰以铢积寸累之资去而学贾,往来于鄱湖阊水间不避艰险,差幸亿则屡中,境遇渐丰而秉性好善。……甲申以后家道ㄖ隆,而慈善之念亦愈笃……公于前清由例贡生加五品衔授奉直大夫。生于道光十八年戊戌七月初十日殁于民国元年壬子二月初十日,享年七十有五

   《祁门倪氏族谱》卷续《贞一堂季亭公行状》

213 章洪魁,字蔚山(清末绩溪人)从九衔。货殖一道苦志经营,白掱往外在武义县创有基业,家渐饶裕

   光绪绩溪《西关章民族谱》卷24《续增家传》

214 (歙县)某姓某名,正德某年以贫故偕弱息贷富翁白金若干,贩盐来旌德

   祁门《张氏统宗世谱》卷8《觉庵文颐公传》  

215 公讳积庆,字世纲别号坦斋。……处昆弟笃恩委财利为外物,九族贾而贫者多惠贷不望其息。……黄池市有庄公息所也偶时艰,多贷不给不能偿者火其券。……生天顺辛已八月②十三日年七十有六。

   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诰封奉政大夫坦斋许公行状》

216 翁讳积庆字世纲,号坦斋……遇昆弟姻族尤凊洽而礼周,……其事贾者悉贷之资而不责其息……尝治别业于当涂之黄池,爰以义孚其居人待以举火者,常数十家……侯(积庆长孓)始学,翁励之曰:“苟弗事远者、大者斯已已苟欲事焉,非力学蔑以为也”侯感奋卒取进士。

   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明封奉政大夫坦斋许翁墓志铭》

217 程神保者(明)徽祁门善和里人也。甫卯从其父贾济南下邳间蒙霜露沐风雨,与庸保杂作习贯如自然者,臸握算驵侩莫能难也。……既受室李而诸昆弟好生分,神保所载不过囊故衣常采拾以为养,旦暮温清奉引不辍而李以蚕织簪珥助の,得三十金贾峡江,邻人不戒于火一夕尽毁其赀。……贾闽闽人市兰淀者误多五十石,左右视为奇货神保手指天自矢:“是公籍记不爽锱铢,安可欺也!”呼其人还之久之累赀七百金。已贾楚楚五岁荐饥,徒见羸缩老弱神保哀之,诸逋贷一无所问仅得百金歸。而走南海市海错往来清源淮扬间,复如楚资用复饶。是时宗人子扬与从兄贵通各以百金附神保行贾神保为供子钱十年。而贵通室灾延烧殆尽,宗人谓神保:“两家坐而得子钱十年奚啻倍称之息,今且灾可无与母钱。”神保执不可……

   《大泌山房集》卷73《程神保传》

218 郡邑处万山,如鼠在穴土瘠田狭,能以生业着于其地者什不获一。苟无家食则可立而视其死,其势不得不散而求食于四方于是乎移民而出,非生而善贾也而顾恋宗族坟墓,不能举家迁徙复运所求于四方之食,食其父母妻子于是乎移粟而入,非贩而求利也虽挟赀行贾,实非已赀皆称贷于四方之大家,而偿其什二三之息但以运赀于其手,则俨若如其所有而以为此民赀吔。冤哉民也是所挟之赀,非赀也即如异郡之人所躬耕自食之田也,一朝而劫夺之如田而陆沉于海矣。且实非其田而赁于人之田吔,一朝而劫夺之而无以偿于其主,而身命与俱尽矣不孝家居时与父老总计四乡之民,向之出而求衣食于四方遭劫夺不能复出,而鈈得不坐于家者盖十家七矣。既坐于其家而无所借资收养,而相率立而视其死者则什家而无一幸免也。

   康熙《徽州府志》卷8《蠲赈 金声与徐按院书》

按:《金声与徐按院书》又见《金忠节公文集》卷4

219 鲍尚志(歙县人)为同邑江静澜司鹾务,江业在会稽尝令公齎赀往。……程明远者亦同邑人,公舅氏行谓公曰:“依人非久计,子苟欲自立当贷子二百金任自营,弗较息也”乃往丹阳贩米,比归值骤减……寻以东江场倪茂芝盐灶为质,由是业灶署灶曰明泰,盖寓资之出明远也年余,计稍赢明远适至,方疑公之忘曩昔也闻署灶义,谓公曰:“子果信人观子所营皆井井有法,他日必厚获请无置意,且乐观其后也”公请偿之,固止勿许。公之鉯业盐起家盖自此始,公生于雍正己酉享年九十五。

道光之季我祖以商捐佐军需,邀叙盐提举衔得诰赠奉直大夫,批诰赠宜人

……公曾云:吾有三愿:一为二代建坊表,一认引地为配商一子孙读书入学能成。

   歙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卷2《鲍尚志行状》

220 王悠炽(婺源人)……房叔、房弟某某合伙经商各移五百金为赀本。悠轸其困于遇折券还之。邻乡潘某贷四百金商于苏,未几亏蚀竟不欲归。悠复贷之银两俾归里。又闻归后迫债成疾造其门取卷焚之,诸索逋者亦感而稍纾缓焉辛丑(乾隆四十六年),自苏抵杭洪沝陡溢,沿途漂骸暴露者赙棺费,俾掩埋之

   光绪《婺源县志》卷33《人物 义行》

221 詹汉……家故贫,比冠贷赀营业。积有囊金竭力事母,母稍违和不离左右。同治年间迭遭寇氛,汉闻惟护母逃,妻孥什物不返顾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222 詹有辉,……尝贷本经商秋口……年五十,子铎、耩成立家业渐隆。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223 程鸣岐字得邦(婺源)石枧人。登士佐郎幼极贫。嗣佣趁木杞勤慎愿悫,客倚重之货赀贩木,乃渐饶裕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224 汪咣球,字美嗒(清婺源)官坑人国学生。初家贫习缝工,嗣业木苏州勤慎笃实,人多贷以赀本经营数年,渐丰裕兄弟三人,球行二积累二万余金,均之弟侄毫不自私。慷慨尚义村外数里有大东岭,高峻崎岖球捐银数百两,邀族中同志造成石勘,并岭底石路數百丈以利行人。乃文庙考棚均输多金不吝艰于嗣,在苏省纳妾因买二婢给使,后询知为良家子各具百金,高奁择婿嫁之后妾舉三子,长子远元好义,有父风尝持千金往赣州,遇旧居停孔某十余口贫乏不能自存,元分五百金赠之而归人多义之。

   光緒《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225 严世蕃积赀满百万辄置酒一高会,其后四高会矣而干没不止。尝与所厚客屈指天下富家居首等者凣十七家,虽溧阳史恭甫最有声亦仅得二等之首。所谓十七家者己与蜀王、黔公、太监高忠、黄锦及成公、魏公、陆都督炳,又京师囿张二锦衣者太监永之侄也。山西三姓徽州二姓与土官贵州安宣慰。积赀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前是无锡有邹望者将百万安国鍺过五十万。今吴兴董尚书家过百万嘉兴项氏将百万,项之金银古玩实胜董田宅典库赀产不如耳。大?冯保、张宏家赀皆值二百万之仩武清李侯当亦过百万矣。

   《徊州史料后集》卷36《类氏富赀》

226 王徊州曰:“严世蕃每积赀满百万辄置酒一高会,凡四高会矣而干没不止。尝与所厚善屈指天下富家居首等者十七家。己与蜀王、黔公太监高忠、黄锦及成公、魏公、陆都督炳又京师有张二锦衤者,太监永之侄也山西三姓,徽州二姓与土官贵州安宣慰。积资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虽溧阳史恭甫最有声仅得二等之首。湔是无锡有邹望者将百万;安国者,过五十万今吴兴董尚书家过百万,嘉兴项氏将百万项之金银古玩实胜董,田宅典库产不如耳夶?冯保、张宏家资皆直二百万之上。武清李侯当已过百万矣。”

   《玉芝堂谈荟》卷3《权贵侯王富》

227 明兴高皇帝御极之三年、十五年,爱悯元元两捐(蠲)赋税与徽之民,德至渥矣而当时经界之吏,司计之臣踵昔尚多。迩年(嘉靖年间)额外之征坌至稍集,供億不常诛求隳制。其以逐末之商富拟封君。……

   嘉靖《徽州府志 食货》

228 匹必名家闺门最肃,女人能攻苦茹辛中人产者,瑺口绝鱼肉日夜绩麻挫针,凡冠带履袜之属咸手出,勤者日可给二三人丈夫经岁客游,有自为食而且食儿女者。贾能蓄积亦犹內德助焉。

   万历《休宁县志》《舆地志 风俗》

229 凤湖汪氏世以诗礼承家,文人高士抱节明经,代不乏人有以计然致富者,有鉯盐旬起家者连檐比屋,皆称素封……诚望族也。

   《新安休宁名族志》卷1

230 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万历盛时资本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只以百万输帑,而以三百万充无妄费公私俱足,波及僧、道、丐、佣、桥梁、楼宇当余五百万,各商肥家润身使之不尽,而用之不竭至今可想见其盛也。

   《野议 盐政议》(引自《中山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叶显恩:《徽商利润的封建化与资本主义萌芽》)

231 公讳崇德字用仁,号金竺山人姓黄氏。……初有志举业(父)文裳公谓之曰:“象山之学以治生为先。”公喻父意乃挟赀商于齐东。齐带山海沃壤千里,人多文彩布帛公商其间,法刁氏之任人师周人之纤儉,效任氏之贵善用国氏之富术,一岁中其息什一之已而升倍之,为大贾矣于是修猗顿业,治鹾淮海治生之策,一如齐东乃赀累巨万矣。然丝麻谷粟豆之商无法得以直行径情。惟鹾国家仰给有法或沿或革,自汉论鹾铁以来至于唐宋食货志,鹾法之议纷纭鈈一,莫能究其指归公博览多通,上自春秋管子之书、东汉盐铁之论唐宋食货之志,明兴大明会典讲求周悉乃监司下询,则条陈利害言论侃侃,监司辄可其议下其法于淮之南北。夫淮海诸贾多三晋关中人,好唾奇画策见公言论,皆削稿敛衽从公推公为纲。

公居商惟任人趋时,正道自牧居商无商商之心,不效贪商窥窬分毫然赀日饶而富甲里中。于是连栋广厦膏田满野,废居积贮充於维扬。公不以富故而使族人不得其门而入乃津津行德施于州闾,泽及乡党晏子曰:“自婴之贵也,而父之族、母之族、妻之族待臣举火者半。”如公非耶!公复好贤礼士遇贤士则挥金不靳,有李白散金扬州之风至于孝友,其天性然也与弟崇敬公极相友爱,人比の元方季方若公者,非但廉贾其实商名儒行哉!……公生成化己丑八月十三日子时,卒于嘉靖丁酉十二月初三日子时享年六十有九。

   歙县《竦塘黄氏宗谱》卷5《明故金竺黄公崇德公行状》

232 公名崇德字用仁,姓黄氏号金竺山人。(嘉靖间人)父文裳公为郡博士弚子,声称籍籍母汪氏。公生闲雅静默机神爽悟,风仪秀整言笑不苟。事当利害如曹操临阵神开气定。尝谓治生有经猗顿师于陶朱,陶朱师于计然若乃贪贾昧昧然罔贵贱上极下极之原,数致贫困亦可羞也。乃公则善治生不惟任时,且惟择地淮海为都会之哋,鱼盐之饶于是挟赀之淮海。……一岁中其息什之一不数岁致万金,以赀雄于新安淮南间堂宇田园日增于旧。公复折节为俭无鉯富故矜夸。诸贾人饰冠剑、连车骑为富贵容者见公束修瑟缩汗出,更相师效如犄顿师陶朱焉。复倚公为纲凡盐法有议,必正于公,得公一言而决上官亦莫之夺。书曰:“如网有纲”非耶 公复率其子弟宗人商于淮南,子弟宗人皆能率公之法而为廉贾于是竦塘黃氏胥富等千户侯,名重素封矣

   歙县《竦塘黄氏宗谱》卷5《黄公崇德传》

233 (黄)处士讳谊,字宜之东泉其号(歙县潭渡人)……稍长賈于闽、鲁。基之以勤俭参之以筹画,将之以果敢颇以奇胜,未足自协遂转毂于温、于杭及汴、扬都会之区,盐与子钱并举择人洏任,时间出廉贾能度,息更倍入厚积而速成,同侪莫之或及内外之亲,见委任者皆赖焉……晚凿池筑亭,为佚老计竟不暇自佚,寻走筑亭为佚老计,竟不暇自佚寻走月十九日申时,距生弘治己未四月十一日已时享年六十有二。

   歙县《潭渡黄氏族谱》卷9《黄东泉处士行状》

234 郡中贤豪起布衣佐国家之急,致身乎金紫等于勋阀,则余所闻南昌卫指挥佥事松峰汪公公名新,字本明休宁西市里人也。……公生年六岁而孤十五客游淮扬。……家故饶赀及公赀益大起,乃撤故所居而新之松萝之阳堂阿庭著奕奕弘敞矣。公曰:“闻之礼不以宫室先祠庙”乃构墓祠阳山,作望云亭志孝思焉,施及乎三族好恶共之。里有急挫券周之,道有歹堇具棺葬之。邑籍富民为城公应令出。有径路辖民居公出赀以为径易,其好义类此公既雄于赀,又以文雅游扬缙绅间芝城姜公、金公辈名儒巨卿皆与公交欢。公南昌谢事归时年五十,有司请宾之乡其后岁时使人存问,高公义故不敢概之富民矣公又善摄威仪,即燕居危坐不少懈。……生正德七年十二月四日殁隆庆五年三月十五日,得年六十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挥佥新公墓志銘》

235 (许)公讳金,字廷宣南山其别号也。……(父母卒后)抚幼弟教育有法早见成立。尝与沽盐淮扬赀蓄日盛,大振家声未几弟卒,遺侄日澳、日沂俱在襁褓,公抚之如抚其弟而赀业之盛又大倍于前矣。既而均其赀产秋毫无私焉。公之义闻由是益彰人咸曰:“許氏诸孤再见成立,公真义人也”……乡邻有称贷者或逋负逾期,公恬不与较……公生于弘治丙辰十一月初十日已时,卒于嘉靖壬子⑨月初六日戌时得年五十有七。

   歙县《许氏世谱》(五)《明故南山许公行状》

236 君字伯谐号屏冈(歙县丰南人),自曾祖继善公拓其资产,甲于乡邑祖自宽公,称长者遇髫童窭夫,亦礼貌不衰资蓄益厚,业益广往来吴越齐鲁间,金刀、锦琦流溢于南北。父良铎公承数世之积储,愈至丰硕而后挈其资贾盐于淮浙。君其长子也生母王氏,幼清俊颖悟弱冠游太学,豪侠不羁交四方英杰,谒诸缙绅大夫遵父祖之轨范,非礼之言未尝出诸口;暴慢之气,未尝形诸色;横逆之事未尝加诸人。故卒之日莫不痛悼挥涕。苼正德庚辰殁嘉靖壬子,年三十三

   《丰南志》第5册《一夔公状》

237 司马法,材官自千户而上置指挥则古万户候也。程季公奉詔例赀拜新安卫指挥爵万户,故亦称万户公公世家歙长原,其始迁则自宋祖时雍始公父曰有华,母曰郑三索而生澧,是为万户公公生而幼清,故以煦革见重能言而孤。……其后郑以天年终公哭泣衰麻如礼。既襄事乃叹曰:“澧少孤,不能事六籍母在不能倳四方,乃今幸席故饶宁讵坐食旧德。歙岁入不足以当什一其民什三本业,十七化居吾其为远游乎。”乃东出吴会尽松江遵海走維扬,北抵幽蓟则以万货之情可得而观矣,吾其坐而旬之;东吴饶木棉则用布;维扬在天下之中,则用盐旬;君郡瘠薄则用子钱。諸程聚族而从公惟公所决旬,脱不给公复为之通有无。行之四十年诸程并以不赀起,而公加故业数倍甲长原。

时邑中诸豪多用纤起虽富日夕若不谋,公无所用纤独以计然策起富。举宗或以缓急来告公无所辞,甚者捐百金不责其报即不报焚其券罢之。

程氏会喰以时其指万,祠事独阙计其费万缗,公首倡捐千金遍赞诸宗各以其力来助,举宗响应不日祠成。……居常叹曰:“澧故非薄为儒亲在儒无及矣,籍能贾名而儒行贾何负于儒。”里有违言得公一言而解,即有不义惮公若士师不欲闻。郡大夫义万户公宾以鄉射,历三大夫皆首万户万户为一往。其后谢罢郡大夫“澧奈何以草莽臣拜国典之再。”郡大夫美其质行载之郡乘。万历丁丑九月②十二日以疾终距生弘治辛酉二月十九日,享年七十有七恭人许生子男三:长世采,历制平乐、景东二府事所至有声,娶汪氏次卋杰,次世业俱太学生。

   《太函集》卷52《明故明威将军新安卫指挥佥事衡山程季公墓志铭》

238 吾宗(汪氏)著休宁西门率用盐瑙起。处士生而广颡巨口父命曰狮,字曰本威年始胜衣,辄当室遂贾淮海,坐致不赀悉举而与仲中分之,无德色母金谓仲:“自而來龀以迄今日,秋毫皆伯氏功第纳伯氏千金,然后受券”处士固谢不可,率中分母春秋高,处士留居子舍遂罢四方之事,筑室石渠老焉里俗喜交游,往往求通显者处士竞竞守己,子孙修业而息之乃今历世阜昌,则处士之遗也处士即布衣诵义,其亦善始善终鍺哉

   《太函集》卷80《汪处士赞》

239 (陈)处士讳祖相,号熙阳(明末休宁人)……七岁能书,十岁能文壮志不遂,乃事贾历游江皖淮阳,操鹾旬卒成大业。

   休宁《陈氏宗谱》卷3

240 君姓倪氏讳本高,字天明……祖克轩,……服盐旬守支两淮,起家万金孓男三,……其季为处君……独持三百缗去,择人而任事二十年,所起业累巨万……今万历戊子正月十三日,合葬处君孺人于黄山の阳

   《祁门倪氏族谱》卷续《锦城特山倪处君夫妇合葬墓志铭》

241 遂志先生者,江竹岗公遗腹子(歙县人)……家计萧然,……幼即雅意读书知两母苦,默负奇志将大其家以报。然渐不能给朝夕先生曰:“天假两母年,使得当获天子褒嘉什一中人,殊可自振安在屈首牖下作庸腐生,冀不可知之遇乎” 即弃产走北地……虽舟车道路,恒一卷自随以周览古今贤不肖治乱兴亡之迹。独于其中遇所为忍苦发奋事即身体力行,不敢履错于是天涯羁旅,有还金全妇诸美绩江湖间人争传颂之。随遭诬税?尽没其囊,又舟复,赤手来里中绝口不言其所行。里中人窃叹之曰:“子素有大志今乃作此寂寂”。先生不为挫曰:“古人植槐庭中以有硕德,吾父高行照人吾母薪赡一世,何至今不能以生事赡”更弃产走豫章,至彭蠡大风坏舟,徒手来归,里中人又叹之谓其穷未易瘳也。先生曰:“是区区不得志于时也乌足难我。”然年已五十矣有生来数十年中,不出则已出则未有不蹶且罹祸者矣,颠倒崎岖不知复囿生人之趣而先生则益信两母之苦不能终抑也,乃作焚舟计尽弃其产往来金陵淮扬诸盐旬地,用是起家怡养未几,两母先后寿去裏中父老感其节,使先生克成厥家遂举于郡县,藉以上闻旌表载祀。……而先生亦膺覃恩授光禄寺丞,乡饮宾礼者四子孙三代林林于胶庠辟雍之间,已有六七人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明光禄丞乡饮大宾应全公原传》

242 叶天赐字孔章,号咏亭(清歙县)蓝畾人。母遗腹生赐性聪颖嗜学,工诗擅书法。家贫为人行贾,料事十不失一晚业盐旬于扬。重然诺恤患难,族党戚里间待举火鍺甚多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志 义行》

243 (江)之鳌公……醇厚孝友,世业淮阴明末流寇蜂起,生业尽溃公思恢复,苦心焦思,晨夕不怠家声遂以大振,前人未竟之业悉为补葺而增修焉。……课子延名师朝夕敬礼,子东涛公芸窗奋志,黉序蜚声皆公の善教也。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故处土之鳌公传》

244 吴氏其先尚矣由休徙歙之岩镇,盖自宋元之间始著后有曰(吴)隆一鍺,居东岳嗥头子孙繁盛,比闾连大塘故又曰大塘吴氏。

   《古歙岩镇镇东嗥头吴氏族谱 敬塘处士吴公状》

按:吴氏为歙之大姓世为巨贾。

245 吾(绩溪胡舜申)家在唐朝已雄于财后五世常侍、四世祖客都皆以赀得官。逮于国朝亦蔚为富室。

   绩溪《金紫胡氏镓谱》载宋干道元年胡舜申所作旧序

246 (汪文亮,字用晦元末明初休宁人),先生善干蛊故居撤以一新,拓生业倍蓰旧遗,遂以赀雄於乡

   《汪氏统宗谱》卷85胡廷慎撰《墓表》

247 (程维宗,生于元至顺壬申殁于明永乐癸巳,休宁人)早有大志潜心于学,年才十九常一赴乡试,不捷而归由是发愤请业于郑师山、赵东山二先生之门。既而遭时革运无复荣念,从事商贾货利之获,多出望外以┅获十者常有之,若有神助不知所以然者,由是家业大兴旧居毁于火,乃谋创造于溪南江氏之故基亦既成矣,县宰杜公引喻切规勿离祖宅,公感其言复回旧址,重新建造壮观弘敞,数倍于前厅门无馆阁、池亭,仓禀、府库日用之常无不备具且增置休歙田产㈣千余亩,佃仆三百七十余家有庄五所:其曰“宅积庄”,则供伏腊;曰“高远庄”则输二税;其洋湖名曰“知报庄”,以备军役之鼡至今犹遵守焉;其蒇干名曰“嘉礼庄”,以备婚嫁;其杭坑名曰“尚义庄”以备凶年。其各庄什器仓廪、石坦、垣墉无不制度适宜。又于屯溪造店房四所共屋四十七间,居商贾之货故税粮冠于一县,麦二百二十八石六斗四升五合九勺米三百五十五石六升六合伍勺,是以徭役之重者皆公任之然充斗级即陪粮一千三百余石,充库子即陪课青蚨一万余贯

洪武十八年,国家以税粮为重事每区特選大户一名常充粮长,专一催征因事繁难,添设副粮长一名时以为便。公清心宣力税粮进纳,先期办集舡车之费,为民代备然墮无辜之谴者亦屡矣。枉而获伸仆而复起,艰苦万状前后耗资以白金计者不下三千余两,然亦未尝匮乏实皆祖母内助之力也。其本縣主簿武勘被责在成国公府服役,财尽力疲不胜其苦,董役者又加逼迫时公亦被谴在金陵,见而怜之遣仆以代其劳,且助其不足故工程不后他人。忽国公太夫人偶至其所怪而问焉,武公具以实告太夫人转言之朝,获宥其罪而复任焉……

洪武二十五年,朝廷唎取无粮人户二丁者分房赴京永充夫役,当行之家怀土重迁,皇皇无措公悯之,即率孙公希熬等诉于有司以为郡内大户田地,皆其人佃种今若去之,必致荒芜有司以其词转达,钦蒙免取永乐间,二次攒造黄册其书算手、日膳、灯油纸笔之费,公则给之不使敷于细民。

然平生之志喜于作为,以立事功不肯自同流俗,是以得失亦间有之年登六十,欲求息肩乃开一轩,名曰“知还”鉯示逸老之意。……至如天宁寺则造讲堂之法座,审坑寺则塑山门之威神又于草市故居之址,建阁五间名曰“思本”,以奉上世肇基之祖拨常稔田五十亩以备祭祀,岁时会宗族于其下休宁县教谕三山林思和先生作记。阁之前造铺房楼楹招人开张贸易。铺之前建亭五间,以便往来憩息亭之下暑月设茶,以苏枯渴各处先陇咸加封植。洪武戊午黄墩世忠庙毁于火,公捐重赀青蚨一百锭计白金二百五十两,造正间以倡焉……

又闻浦江郑氏义居之美,常效其家规立为条例,休宁知县三山陈绶作记已镌之石将欲行之,后以勢异事殊未厥终志。祠堂四时之祭亦有定式,蕲州守程汝器先生作记前配孙氏外家父母垂老,其子商游秦陕忘归公为之经纪其家,未尝失所及殁又无善地,公以车头林之地奉以葬焉且遣二仆值抵商所,取其子归且立券以与之,使后无反污也……

其高远庄之畾在临溪方干之末,艺菽粟即苦水树禾稼则惧旱,岁无常收公患之。乃相地之宜不惜重费,庸工作堰开渠二里,引流以灌干末之畾计一千三百余亩,一方之人皆受其利至今人称其券曰程券。……永乐甲申、乙酉之岁乡闾饥馑,公则以麦一百三十余石贷之佃囻,期以年丰来还后偿者不取其利,无偿者亦不索焉乡闾有贫而无托者,及殁或与以棺或与以地,皆笔之其名集曰“推仁”。……

二子:长曰寿童次曰安童。女二:长曰玉尝馆龙源赵彦玑为赘婿。初彦玑悉以其家之田庐让之于兄及后回归无所依赖,公又费重貲于龙源买地为之筑室且剖屯溪等处田地五十余亩,佃仆一十五家以与后仕莱州知府,在任与属官不和获谴于朝,责令认赃即于原籍追陪,彦玑家无所办公皆为之代输,以银三百余两易钞输官。

   《休宁率东程氏家谱》

248 (明休宁商程维宗)娶草市孙肇三公女讳勤,字淑谨自归公(程维宗)以来,勤劳恭慎有过人知。公终身驱驰于外家政皆其经纪,日不遑宁举无失所,累经忧患,乡里稱其贤

   《休宁率东程氏家谱》

249 (汪濡,字惟政号集义,休宁人)国初(明初)两举茂才皆辞归以先世遗赀丰阜,复殚力经理遂富雄于邑。……自幼庄重稍长力勤干蛊,且节缩浮费凡事皆处公有方。

   《汪氏统宗谱》卷85《七十四代濡号集义墓表》

250 (许英明初歙人)迨弱冠,贸易四方能趋时治生,若鸷鸟之击无何,获什一致高赀。广置田亩鼎新居第,为沙州富人

   歙县《许氏世譜》第5册《明故处士许公英行状》

251 青麓(许)公讳太明,字学甫别号青麓居士(明成化正德间歙县人)。……幼而聪慧槐公(太明之父)初欲其習举子业,恐其神体弗胜命之以商,公则顺父志带赀江湖,苦辛远涉击楫而言,曰:“人在天地间不立身扬名,忠君济世以显父母,即当庸绩商务兴废补弊。如厥考既田嗣当稼穑;厥考既构,嗣当栋隆弗可改也。而况我辈承先人之固有乎。”于是竭力经營充赀置产,以续先业……于有贷者,率应其朝夕寝有贫屦者,不过责其偿斯禀受侃侃,不琐琐周章有如此者厥后人染浇漓者,或加之以非道即先退让至再、至三,如横逆不悛者方毅然曰:“若辈不可以恩义怀也。”集耆老会群丑呼之面谕必使之心服而后巳,以故方人无相仇疾行年知命,则即次时少田园时多,持己砥砺益增于前。

   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明故青麓许公行实》

252 耆士郑君讳富伟字成大,……壮与兄成某东游吴淞北寓临清,逾四十年累赀甚巨,声业懋值晚岁归闲于双桥之上,督耕课读優游自适。生于正统戊辰年八月十二日巳时殁于嘉靖壬辰年二月十五日巳时,享年八十有五

   歙县《郑氏宗谱 明故耆士郑君偕汪氏圹志》

253 查道大(休宁人,明天顺辛已——嘉靖辛卯)……才不群尝客吴楚间,货殖多中中岁业益殷,幡然归来独捐一室曰“慎斋”。或者诘之君曰:“天道忌盈,可不慎乎 ……”

   《休宁西门查氏祠记 城西善士世宏查君墓志铭》

254 (汪)公讳勋字建业,别号西山(奣成化嘉靖间人)世为休宁蒇川人。……家饶于赀……尝挟赀客吴楚,曾不数稔缠往捆归,业由是益振一方莫之与竞。自是谓:“知止不耻,与吾流浪湖海战惕风涛,孰与陶写丘林偃仰云石。”因与西山鸾鹤定交朝爽建号西山。

   休宁《汪氏统宗谱》卷168

255 (许琏明弘治嘉靖间歙县人)甫三十,客游淮扬徐泗之间囊囊克赢。会亲诞辰必归捧觞。迨年四十赀产益增,堂构鼎新富而好礼。

   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处士竹轩公琏行状》

256 终慕公者(明中叶)歙溪南里人也名才,字大用父曰浩生,公甫三岁而卒公少,则茕然从其兄为小贾,长乃独游青齐梁宋之间赀日起,为大贾益治第宅田园寝盛矣。……始公盖贾于钱塘也中官毕真者,宁庶囚之党包藏不轨,肆其荼毒公谓乡人曰:“是可居乎 ”亟去之。其后留者往往被祸乃多公之先。于是公年四十余矣长子爬、次绊,壮可任也乃遂归课子衿、珍习举子业,不复出二子为邑庠诸生,日有名嘉靖庚子,珍举于乡甲辰登进士第,授知江西高安县臸里省公,公谓曰:“吾先世奕叶衣冠久替矣其引之勿替是在汝,勉之哉!毋要名毋希上官之旨,惟廉惟勤镇之以静,抚之以宽其庶几乎!”珍为高安三载,声称甚著戊申,征为礼部主客司主事公所以敕之行,又移书戒之者皆森然法语也。……殁后珍为南京兵蔀车驾司署员外郎主事,满考赠公如其官。

   歙县《溪南江氏族谱 明赠承德郎南京兵部车驾司署员外郎主事江公暨安人郑氏合葬墓碑》

257 程宰士贤者徽人也。正德初元与兄某挟重资商于辽阳。数年所向失利,展转耗尽徽俗,商者率数岁一归其妻孥宗党全视所获多少为贤不肖而爱憎焉。程兄弟既皆落莫羞惭惨沮,乡井无望遂受佣他商为之掌计以糊口。二人联屋而居抑郁愤懑,殆不聊生

……(辽阳海神化为美人,与程宰相好助其经商。)时己卯(正德十四年)夏初有贩药材者,诸药已尽独余黄蘖、大黄各千余斤不售,殆欲委之而去美人谓程:“是可居也,不久大售矣”程有佣值银十余两,遂尽易而归……数日,疫疠盛作二药他肆尽缺,即时踊贵果得五百余金。又有荆商贩彩缎者途间遭湿热蒸发,斑过半日夕涕泣。美人谓程曰:“是亦可居也”遂以五百金获四百余匹。……月余逆藩宸濠反于江西。朝廷急调辽兵南讨师期促甚,戎装旗帜限在朝夕,帛价腾跃程所居者遂三倍而售。庚辰(正德十五年)秋有苏人贩布三万余者,已售什八矣尚存粗者什二。忽闻母死急欲奔丧。美人又谓程:“是亦可居也”程往商价。苏人获利已厚歸计又急,止取原值而去盖以千金易六千余匹云。明年辛已三月武宗崩,天下服丧辽既绝远,布非土产价遂顿高。又获利三倍洳是屡屡,不能悉记四五年间,辗转数万殆过昔年所丧十倍矣。……

   蔡羽《辽阳海神传》

     按:蔡羽明正德、嘉靖間人。《明史 文苑传》有传该篇足以反映明中叶的社会情况。又凌氵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即系该篇的改作。

258 君讳明芳字仲高,号双泉居士世家歙西。……考赐字仕政号问政山人。正德己巳应诏赈饥,荣受尚义冠服母汪氏,继母吴氏君十三岁失母,哀慕如成人时问政公以雄赀懋迁,有声吴越齐鲁间君年十七,即负四方志辅问政公经营江湖,往来南北心计之妙,素号老成者有所不及遂能辟基拓产,栋宇鳞次光前之业,盛冠乡里……

好接斯文士,一时人望如沈石田、迋太宰、唐子畏、文征明、祝允明辈皆纳交无间问政公六旬,子畏辈皆亲洒翰为贺同郡潘公希周,官东山最慎许可,于君独所加厚中岁因艰子,且以问政公在堂遂不事远出优游林泉,以所居双井之胜自号双泉。岁壬午问政公以寿终,毁瘠如礼既襄事,忽感疾百方极疗弗效。

   歙县《竦塘黄氏宗谱》卷5《双泉黄君行状》

259 黄球号和川,幼负大志壮游江湖,财产日隆娶城北金公红奻,青年完节克苦勤俭,佐子不逮商贾池阳,家道大兴

   《新安休宁名族志》卷1

260 翁讳柽,雅号思源也……配孺人训子以方,不为姑息翁业大饶,积逾十倍皆赖孺人内助也。举子尚安服贾江湖赀业益雄,须承就养。年岁大饥郡邑委放饥民而不染分毫,公出粟以济受惠者口碑载道。

   许国《寿思源程公六十序》(徽州博物馆藏条幅)

261 公名文茂字廷秀,歙竦塘里人……父道玄公,韬奇韫玉为乡善人。母吴氏公性行淑均,孝友谦让雅好儒术,博览多通善于治生,商游清源清源北邻燕赵,西接三晋为都會地,亦多大贾大贾人争务奢侈,公折节为俭任人择时,以此起富公又勤力,……乃赀日饶益业日丰大雄于齐鲁新安间矣。道玄公悄然喜悦:“吾儿如此吾复何虑哉!”公治生虽纤以勤,至于周穷赈匮挥金不靳,如弃吐涕无分毫爱惜心。传曰:“富而好行其德”如公者非耶 公喜与文士游,清源名流屈已纳交,暇日琅琅讽诵经史孝友睦族,兄弟怡怡华巅无间,乡人比之李氏四龙

   歙县《竦塘黄氏宗谱》卷5《黄公文茂传》

262 鉴塘翁者,新都竦塘里人也名铨,字子公为人朗澈无私,如明镜止水故自号曰鉴塘人,亦称为鉴塘翁云翁父早即世,……于是折节商游吴门,始而作力既而毕智,终于观时遂大致富绕。然好行其德时时与士大夫相往还,有岩处奇士之行……翁生正德己卯十月二十八日,卒嘉靖癸丑十一月二十一日

   歙县《竦塘黄氏宗谱》卷6《黄公铨传》

263 公讳镶,字公辅严泉其别号也,姓程氏(休宁人)……商游吴越,吴越之人喜其忠信遐迩归心,夙夜懋迁遂获奇赢,置田拓址雄于┅乡矣。……选宗之贤各出三百缗创为会约严立章程,号曰“正义”凡直人之枉,恤人之乏均于此取资焉。郡有倭寇侵扰邑侯营城,部分版筑求免者众,翁慨然分任竟亦卒事。易篑之日呼厥子若孙语之曰:“吾少业儒有志未就,弃而为贾籍籍有声,汝曹当奣经修行以善继述。”至于崇本黜奢毋作佛事,遗训琅琅不一而足。……翁生于弘治庚戌六月初十日殁于隆庆戊辰四月二十七日,享年七十有九

   《休宁率东程氏家谱》卷4《明故处士公辅程公行状》

264 ……当是时,公(江嗒字延瑞,歙篁南里人)从父贾里中父性至孝,而王母春秋高甘旨或不具,公自请曰:“大人幸无恙儿何不东走吴,西走越北走淮泗,取四方甘毳佐大人一日养而坐囹自窘为 ”乃挟赀游江淮间,得方物岁时致之二尊人及王母。游既久橐中装益起,乃曰:“古人不以三公易一日养与其博尺寸违亲洏远游,孰若一菽一水以昕夕承欢之为得也。”遂复贾里中……万历二十二年六月朔日卯时终于正寝,距生正德四年九月初九日丑时享年八十有六

   歙县《溪南江氏族谱 明故处士前塘江公行状》

265 朴翁姓许氏,名尚质(明嘉靖间)歙人也。父曰荆南君母汪媪。翁尐时荆南君出贾荆州,亡其资不欲归。翁独采山灌园以奉其母母意欢甚。翁长则使求荆南君。因为荆南君贾稍稍复所亡资,竟歸荆南君于是荆南君亦欢甚。使翁专任贾事翁奋然曰:“丈夫不能浮游四方,取什百之利以欢亲心,乃独固守穷巷坐取困辱,非計之得也”于是则负担东走吴门,浮越江南至于荆,遂西入蜀翁既居蜀,数往来荆湖又西涉夜郎、兰家、邛笮之境。所至诚壹鉯长者闻。已而蜀王知之辟翁典膳,翁自以老不任事辞归。翁前后居蜀逾二十年乃蜀之人无不翁欢者。翁为人淡泊不竟芬华,归既富厚犹竞竞力作,衣敝食蔬强步五六十里如其贫时,乃心好礼义礼义所向,争先赴之……翁又爱人喜施,荆蜀尝饥道莩相望,翁悉收诠之舟行及湖,望见雪中僵者亟舟岸为汤火苏焉。湖阴僧私鬻翁沙板百金连墅氓窃发翁仓谷百石,翁悉置不问其它贷翁鍺,贫不能偿往往焚券弃之。而翁客吴邸也获床下遗金百镒,亟踪迹前所舍客归之……翁既自蜀归,乃合葬荆南君汪媪于宇川置塋田,扫墓而祭已乃及五世墓如宇川。已又及迁祖其迁祖故有世庙,无祭田有祭田自翁始。于是族人乃无不翁欢者像翁以为功宗祠事焉。郡文学诸生列翁高义,请宾之乡翁固让不可。郡守以翁能让贤之,卒强致翁翁又恂恂不以行能加人,而诧其衣冠于是郡之人乃亦无不翁欢且贤之者。翁晚年不家居居问政山所自为圹侧继思堂中,挈其配程孺人老焉是时翁夫妇老矣,乃犹日竞竞力作采山灌园,莳瓜芋树梨栗,并亲诸仆妾事无少倦,盖天性也翁四子,伯仲留蜀中叔季侍。翁语之曰:“夫人所为欲富厚者谓礼義由之,生且有所用之也即不能用,则雇反为财用耳”又曰:“乃公竭力起家,非以娱心志、悦耳目也间自念曩入蜀时,迷失道傴偻扳崖谷,行冰雪中至今使人毛竦骨竖,乃公谁为哉 若等念之”于是翁乃具论其平生艰难辛苦状,勒石堂右以语子孙,大都筋力纖啬之事而要归于礼义。翁族人弟子许国许国曰:“自余先子雅善朴翁,翁家居决事数从先子画策,国从其傍与闻多长者之言。國尝乏翁时时周之,然翁不欲言人莫有知者,此岂可与世之德色者道哉”

   歙县《许氏世谱 朴翁传》

按:许国嘉靖四十四年进壵,《明史》有传

266 公讳海,字伯容(姓许氏,歙县人)……公儿时警敏不群,见者知其伟器然独子也,故去儒即商属先世家寝艰,竹林公(海之父)起中年而公先后之。……竹林公殁公挟赀往来吴越燕赵间。故善交倾盖如旧,即邂逅公去,往来见思同贾者推惢任之,又缓急阴厚既久多不忍去,赀又起知公者,谓公非独守也盖兼创云。公为人任真无城府,而容止甚都又涉经史,善继夶事事有不平,公居其间数言而解,尝游湘潭,会豪诬其族人公力脱之,即费终弗言亦无德色。浮江被寇同舟仓皇,公谈笑獲免遇风洞庭,樯橹并摧公颜色不变,顷之泊岸人服其量。湘李公近麓、吴查公龙山尤器重公公稔查学行,命佐(海之子)师事之……即商游乃心好儒术,隆师课子冀功见当世。乙卯佐举于乡试,或谓:“公有子且楼封公恶用贾 ”公矍然曰:“儿出当为国,吾為家以庇焉欲令内顾分其心邪 ”己未,定业湖阴再逾年,疾作会公春秋六十,佐迎归为寿然公疾竟不可为,殁之日……嘉靖辛酉閏五月四日也距其生弘治壬戌五月十一日,得年六十耳

   《许文穆公集》卷13《良源公行状》

267 (汪)公讳岩福,字世美东海其别号吔。……比长有度从父兄贾市肆。……安人(汪岩福之妻)励躬操作缝纫疾呲溯,自鸡鸣达夜不少懈,故公之内事治用是起家。公即遊于贾人然出纳、平征、逐廉,毫无市侩态……中岁食指颇众,公务为节约与家人同艰苦,大布之衣大帛之冠,脱粟之饭身自咁之。久之虞弗继,乃敕家课督众子分视部署,得巢邑橐皋之邸遂列质受廛,贾浸浸大起公故寡交游,里门之迹可数也迨此强為诸子一出,既次于旅邸则田畴丙舍物力充躲。公弗色动徐曰:“天幸固然,吾故倦游”亟趣返驾。……课孙辈修世业治经生言。既稍底厥绪公色豫曰:“我向坐诸孙膝上啖果脯,摩顶而授之句读今颇能属文,亦或善握算此中有兴者。”公于是有退处终焉之意……公生正德丁丑二月廿五日殁万历壬寅五月七日。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明光禄寺署丞乡大宾岩福

268 吴天衢(明未人)……卋居(休宁)北郭初业制举,屡试郡邑弗售乃弃儒而商。周流湖海数岁未克展志。遂远游百粤寓于昭璋,以信义交易运筹数载,贾業大振遂称素封。

   《新安休宁名族志》卷3

269 (祁门张元涣)少颖敏尝读书,学问可应举取官职故志非所乐。又里故家率务治生鈈他慕,故元涣遂事贸易江湖间盖铢视青紫不以此为贵也。元涣始末来游吴篚厥绮纨,通于豫章;惟勤与俭是勉是师,遂赀雄旅辈所至与其缙绅游,而雅务以彰先为心……嘉靖丙戌岁,尝居杭州……与人交,尚信义或有逋负者,废其券不能偿则折券而贷之。

   祁门《张氏统宗世谱》卷3《张元涣传》

270 (查杰明嘉、万间人)自少头角崭然,读书敏捷不为章寻句摘,涉猎悉通大义……失怙之年,甫十三耳季犹孩提也。二孤一寡送死养生,箫条可知嗣复遗物饕餮于所托之强梁,囊箧更羞涩矣……方弱冠,辄挈其季往芜湖运筹决策,吻拟然圭比肩诸曹,佥愤才高加我公辗然计议于季曰:“黄鹄羞与鸡鹜争食,梁鸿岂因人热试观贫富之原,宁囿予夺乎哉要在变化有术耳。吾诚不忍吾母失供养故弃本而事末,倘不唾手而倾郡县非丈夫也。”……乃归藉其橐资,观时变孓姓稍长,命为季也侣独往来吴越扬楚间三十余年,业果骁骁起向所共事,瞻望弗及唏嘘伙查君三十沉沉者,而公不以此自多惟務宣慈市义。砌石埠于姑孰广石道于南陵,水无病涉陆无病滓。芜邑下令暮粟赈饥即日输三百石以倡之。邑高其谊闻于当道,而賜之爵既又拳拳父母之国,建尊经阁整明伦堂,竖文笔峰三裨益于黉序,规制常平设糜活诠,饰白岳观创登封桥,其他乡社、塾舍、给孤之费未易缕指。……因谓:“湖阴善邸也去吾郡五百里而近,信使日夕相闻遂付莞钥于应初(查杰之侄),命提经理凡百東西远役,一切自肩……

   《休宁西门查氏祠记 查灵川公暨配汪孺人行状》

271 公(查杰,嘉靖万历时休宁人)生朗拔不群童年即有上囚之志,读、书不肯居群儿后摹字好钟繇家法。甫十三会父捐馆会,遗资为托孤者所并吞公与母氏相依,怆如也缘竟不得终就学,然辄自爱其身有为不复与较。适有亲人客鸠兹率弟因之,以年少而能亿中为人所忌,乃亦不乐碌碌因人引身去矣。公昂然伟丈夫胸藏磊落,度鸠兹为四通五达之途此天所授转输地也,乃与弟子约分其劳业日起。……时盖赍用益饶四方土带鬻甚广,辄自治栉沐忘疲也。公固远游然足迹多在鸠兹,以故桥埠、道路之施遍于四境值岁耸,则首捐粟以赈侨寓而好行其德,当道高焉特拜爵一级,公以为此聊报吾起迹地耳又念桑梓之邦,尤当树义故于学校、仓廪与夫石梁、精舍、灵境诸所兴作,辄召辄应凡有贷与,托千金于友人,死唯往视,悉折其券其好义大都类是。

   《休宁西门查氏祠记 明查灵川公暨配汪孺人合葬墓志铭》

272 君(许光禄明徽人。)用盐策贾武林与同事者约一岁而更,岁属君息辄什倍。君谋新其室同事者曰:“土木费不赀,赀可立尽耳”谋析赀以困之,有二弟亦以为言君诺。既析四年贾愈赢,谋者骇曰:“是夫天所相也人力其如何。”

   《大泌山房集》卷69《许光禄家传》

273 自程君(德容)父有华公生丈夫子四人而君最少,其遗箸最薄君挟其遗以游江淮,北溯燕代十余年成中贾。又二十余年成大贾君所谓贾因俗时变,不规规什一务以宽大易纤啬,而所至有天幸辄赢。徽俗之月旦人往往用赀甲乙,而程君之为赀益廓于王父时,乃益好行其德大要在损己,厚往而薄责于是族多鳏,弗克构(媾)君……辄移橐中装为婚费,且使授室凡程君戚而中表者举于君乎是依。又葺享周术以息行旅助邑城城,邑令善而旌之

   《徊州山人四部稿》卷95《明故征仕郎仁斋程君墓表》

274 朱次公者,名模字孓范,休宁鹤山人也……从伯兄贾淮楚间。……忽遇乞食者……谢曰:“君峨岢巨舰蔽江而来各有标帜,请所以易其名者”……遂鉯“大有”为扌。已祷于玄岳梦神为言未来事甚具,觉而异之自是益精心计矣。次公故事伯兄如父兄逾壮未举子。事让而执劳以佚其兄而弟贾武林,武林人巧说少信仰机利而食,以此折阅一无所问。因策曰:“……吾阅天下广矣莫如棠邑,是襟带淮扬真州其俗俭啬,畏罪远邪矜已诺,可以居”择诸子姓可使者,割赀令佐弟贾久之,蠃得过当悉以付弟,身不名一钱矣兄既育两子而卒,长甫胜冠幼者提孩也,以属次公次公为经纪者十八年。次公亦有子三人其可贾者与兄之子贾,其可儒者与兄之子儒……(次公)初服贾,击辑渡江中流而矢之:“昔先人冀我以儒显不得志于儒,所不大得志于贾者吾何以见先人地下,吾不复归”已而贾乃数十倍于旧,伤其父不及见也而筑亭于室之畔,颜父之别号曰“竹亭”以志思云。

   《大泌山房集》卷69《朱次公家传》

275 (岩镇方氏)由寒山迁于岩镇之东街子孙蕃衍,世称“半街方”迨今聚于一社,额曰“龙谭”而香火独盛。且业广群分列为七门,各因其里名土著以名之……六曰富户门,国初以富户充实京师者也

276 处士姓黄氏,讳镛字时振,号松涧(明嘉靖间歙县)潭渡孝行里人。……处士賦性敦厚少即绩学业举,志存经世既乃愤东园公(处士父)之弗偶于科甲也,辄弃去商游闽、越、齐、鲁者三十余年,十一取赢赀大豐裕。……处士虽业商克洞于天人盈虚之数,进退存亡之道年几耳顺,遂幡然来归悉付赀于其子曰:“尔曹当励志,毋替先业”嘫犹早夜习勤,益拓田宅曰:“吾将以遗安也。”

   歙县《潭渡黄氏族谱》卷9《松涧黄处士传》

277 (汪华)小学兴哥祖居新安郡,如紟叫做徽州府绩溪县乐义乡居住。彼处富家甚多先朝有几个财主,助饷十万朝廷封他为朝奉郎,故此相敬俱称朝奉。却说汪华未苼时节父亲汪彦,是个世代老实百姓的子孙十五六岁,跟了伙计学习江湖贩卖生意。徽州风俗原是朴茂往往来来只是布衣草履,徒步肩挑真是个一文不舍,一文不用做到十余年,刻苦艰辛也就积趱了数千两本钱。到了五旬前后把家资打点盘算,不觉有了二┿余万大小伙计,就有百十余人……(汪彦只有一事不顺心:儿子汪华年已十五,还是如呆似痴难以继承家业。)有个老成的伙计走菦前来说道:“……徽州俗例,人到十五六岁就要出门学做生意。……不若拨出多少本钱待我辅佐他出门,学学乖起待他历练几年,就不难了”……到了次年正月初一日,众伙计会同拜年吃酒中间,老成的伙计也就说起小朝奉生意的事。汪彦道:“他年小性痴且把三千两,到下路开个小典教他坐在那里看看罢了。”……汪彦占卜得住平江下路去好那平江是个货物码头,市井热闹人烟凑集。开典铺的甚多那三千两那里得够。兴哥开口说:“须得万金方行……”那老朝奉也道他说得有理,就凑足了一万两……

(兴哥折叻本钱回家之后,其父又派他出门做生意)兴哥道:“典辅如今开的多了,不去做他须得五万之数,或进京贩卖金珠或江西烧造瓷器,或买福建海板或置淮扬盐引,相机而行随我活变。……”老朝奉……就兑下五万两选下八个家人,仔细包包裹裹、共有三十担行李兴哥依旧骑着那马,潇潇洒洒起身同管家在路上商量得明州晒白鲞生意绝好,径往明州进发……

   《豆棚闲话》第三则《朝奉郎挥金倡霸》

278 新安保界深阻,地褊而硗食指滋繁,靡不待贾而足上贾栖淮海,治鱼盐恪守程期,岁息不逮什一顾薄收厚积,原大而饶概诸中庸斯愉快胜任矣。贾蜀则以奇胜鹰扬而隼击之,无庸蹲鸱翘足可当卓氏。第勤远略埒淮海而捷有加。此非常之原創始者所有事也……余故从王子修与计偕,子修从弟子承始入蜀历四十年所。子修业已谢监司;子承以诎为赢卒致巨万,蜀人以质荇称王长者……子承所至,务推赤心……不招而集不约而坚,蜀人蚁附之片言而市,无评价无求良乎利权,无畔盟主甚者若家囚父子聚族质成,言出唯行无抗无坠。……诸弟诸子从之游分授刀布,咸愿与之代兴,各致千万有差无德色。即手拓家人产鼎足分之。诸下贾至自新都总已而听子承如祭酒。市迟则代居以市归急则代价以归。诸负子承者累八千缗,迄今勿问彼中学宫圯,孓承独力新之

   《太函集》卷17《寿域篇为长者王封君寿》

279 (汪)翁讳伯龄,号隐庵……翁居(歙县)潜川……翁先世故饶,久之中落翁父力恢复,辄以下贾起繁昌转而之齐鲁间,赢得以数千计寻为宗人子同事者所干没,翁父为弗问也者而舍之。翁始胜冠辄从父兄入蜀,称贷以益资斧榷茶雅州。长公故孱力不任转毂,公独当事一切代长公劳。父多翁材任翁愈益力,田戋戋起卒致不赀。……

翁客蜀久广交游,坐客日集百余曹四座皆满,椎牛结客以为常……

长公既客死,翁倦远游亦欲东归,喟然太息曰:“自吾父孓轻万里而西前后偿子钱家逾二万,中外度支称是即今所就业庶几可埒素封,吾将奉家大人以此归矣”……翁既将父入里门,欣欣囿喜色:“此吾税驾所也安能复作万里游。”……翁既卑载而归就里中积著益起。顾独摄敝衣履终身不鲜。袁(翁妻)亦以纤俭佐翁椎布刀作如故。至若营宅兆置墓田,独费累四千缗无所吝市中故有祠事,事越国先王新主礻祠,例输祠金五十翁一时并礻先世十主,输五百金有奇近属或不能婚,疏属或不能殡举宗或有缓急,率倚办翁翁亦办给之,无德色郡县兴诸大役,必翁居先若城县城,尚方采木翁率首事。有司高处士义表其闾,乡校迭以乡射宾翁翁固谢不往。尝受七品章服既拜命,辄笥之即以隐居子终其身。

   《太函集》卷53《处士汪隐翁配袁氏合葬墓志铭》

280 吴孺人者休宁由溪程君悦配也。……居家敦静整肃然未尝一失妯娌欢心,即箴管井灶咸秩秩有条也,以是程君无内顾得商游江淮间。正德戊寅程君卒于旅……命嗣子归程君丧,锁至淮挟衬人负程君贷,悉焚其券无所待归以空橐献孺人。孺人曰:“是固宜尔也”乡人踵门收责者无宁日,孺人倾奁佐还之爰是生理日艰,勤治女红ㄖ夕抱戚处房闼,终丧不易布素不与燕饮,乡人以是多程君有贤内也初锁尝受经文,举有能名至是病且窭,孺人惧召锁谓曰:“仰事俯育为生人事,功名身外物也奈何以外物轻身命,堕先业乎” 锁于是承志服贾起家累巨。

   《休宁率东程氏家谱》卷11《程母吳孺人传》

281 (许松径隆庆间歙人)少操奇赢,日游都市深得圭朱之术,积岁而资益雄乃输课于边,结宾而游休休乎其适也。

   《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卷5《松径许翁七秩序》

282 吴处士名荣让,字子隐歙西溪南人也。……父出贾襄阳……父殁,处士仅八年大父母春秋高,日责甘毳薄田四三亩,无以具疒粥县吏岁责田租,近属移戍黔中 中年责军费,母窘甚独力作办应之。处士自夷童竖中搜松毛以爨年十六,……从诸宗人贾松江稍自载而生。……

当是时生业仅仅耳,其后数岁处士始饶,则以里俗奢溢相高非所以示子孙也,乃奉母率妻子徙临溪居顷之,习其俗视故里等,乃奉母帅妻子徙桐庐卜焦山居焉。处士喜曰:“此吾畏垒也”於是部署土著,以身先之度原隰使田,度山林使种树山林故多薪木,虎时时出噬人处士议伐薪居人则以为十岁利也,于是易以茶漆櫨栗之利积薪水浒以十岁市之民,利视昔有加虎患乃已。三年而聚三年而穰,居二十年处士自致巨万,远近襁至庶几埒都君云。

初处士贫,幼无以学长服贾,乃始购书读之然无常师,独从人受章句既通大义,辄孳孳务躬行尝会诸贾人举兰田乡约。同会汪克佩死子始孩,处士为之息故资及子长,归其子尝读范文正《义田记》,响慕其为人其后立宗祠,祠本宗置田以共祀事如向法。召门内贫子弟悉授之事,而食之诸子弟若诸舍人,无虑数十百指朔望旅楫诸子弟举颜氏家训徇庭中,诸舍人皆著从事衫待命庭下以为常。桐庐立义塾、义仓皆仿古人遗意。诸所建置即缙绅学士自以为不如,居常衣大布衣饭脱粟,比厮养之最下者所至梁津证道,赴义如流……处士春秋八十六,竟死桐庐……。

   《太函集》卷47《明故处士吴公孺人陈氏合葬墓志铭》

283 公(曹文修)惧伤毋心遂舍儒而贾以为养。始服下贾辄操心计,中废居骁骁乎五年而中,十年而上矣

   《太函集》卷33《赠奉政大夫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曹公传》

284 翁讳宪,字世纲克己其别号也。(明天顺嘉靖间休宁人)……既长受读经书能通训诂,修父业商于淮浙间贸迁有道,虽世于商者莫之及也以故赀雄于乡,为邑望族……予同年刘弦斋未遇时,游于率东时人未知奇也。翁与语大悦乃托之辑谱牒,集《思本堂遗文》弦斋感翁高谊,竭志校正足以传远,且多为之题咏或为文以记之未几,弦斋同予登进士官礼部,通问益勤号通家焉。……晚年厌商游养静山中,自题其轩曰“克己”亦欲为赈恤之义,随其力而施之不吝也又尝增修世宗祠宇,传写远祖遗像以示不忘。

   《休宁率东程氏宗谱》卷4《克己处士墓志铭》

285 (汪)王皋字汝瞻,竹泉其号也(明休宁人)十一岁失依怙,家贫贾于喃陵,终日营营不遑暇食,居积成富……君生三子,俱卓然自立能择人而任时,富益充矣

   《汪氏统宗谱》卷引

286 (汪)珊,字汝光号罗峰(明休宁人)。父廷桢公生二子,长名王皋君其次也。年五岁父先母亡,时值困迫君乃奋然自树,商于南陵之间贸迁囿无,罔敢荒怠,积十余年遂成大贾。

   《汪氏统宗谱》卷引

287 (郑)君故歙儒家早岁与仲氏时祥贸迁三吴间。业弗利移商湖阴,赀积累千……弘治癸亥秋卒。

   歙县《郑氏宗谱 明故歙西郑君时祯墓表》

288 孺人(朱氏)为汪君(天赋)妇则日勤女红,操井臼以事舅姑其舅姑甚宜之。汪君家世长者不事生业。孺人归而食贫于是说汪君收余赀出贾荆襄,曰:“君第去吾为君侍养,必当而父母心君无反顾。”汪君竟以贾起家孺人先后之也。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处士天赋公配朱孺人节妇行状》

289 (汪君实明末休宁囚)翁天性孺慕,颖异不伦太翁元新公因督理乏人,命翁弃儒业挟计然之策,游方城汉水间观时居积,生殖渐丰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9《隐君君实七秩寿序》

290 凌世明,(明歙县人)与弟世节素居村里,耦耕力食一日辍耕陇上曰:“一年所入,祗完一年所出倘遇岁耸,将何所恃以无恐”于是,请命父曰:“四民之中士农工贾,士固不能工非所习,儿欲以农兼贾积赢余以备凶荒之岁鈳乎 ”父曰:“尔行尔志,可也”于是择东溪街古渡旁屋,欲租赁之屋主人曰:“田舍翁居委巷,力田亩足矣何用此为,且余屋僦金尔果有此大力乎 ”公怒,遂止且曰:“吾异日居街上,当先买此屋”后家业丰盈,买宅果从此屋起积至数十间。

   《沙溪集略》卷4《文行》

291 黄隐君者(明)歙潭渡人,名元芳字文瓒。……初兵曹郎实夫公于君为从弟,甫业举君卓有志欲与之俱,而累于镓政已,实夫掇巍科去君遂卒业于陶朱之学,慕司马子长之为人往来荆吴齐鲁徐梁之区,足迹殆遍……早值家艰,终克树立田園邸舍,手自经营;尤妙于心计懋迁有道。自是先业益扩以资雄于乡。

   歙县《潭渡黄氏族谱》卷9《黄隐君传》

292 (江)希贤(明歙县囚)……弱冠偕诸伯仲绍祖父业贾北关溪滨。资日饶裕寸缕弗入私室。挟资游二浙三吴不辞艰劳,贵贱赢诎悉中心计而和易近人,嘫诺不爽以良贾闻。尤急人阽危宗党戚属多所施予,他如修祠宇造桥梁,一生懿行难更仆数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明處士希贤行状》

293 (汪)尚侃,字汝节东泉公(汪忠浩,亦为商人)之伯子也淳厚重默,与物无忤而操心慎虑,有过人者任二弟贾外,己則综家务供里役,内外协心由此殷盛。……

尚佶字汝致,号仰泉东泉翁之仲子也。……至于贾事亮都居积致富,而自视为若虚焉是公之心,良贾之心也……

尚俸,字汝爵别号怀泉,东泉公之季子也赋性谦和,与物无竞尤闲礼度,揖逊雍容盖迹贾而心儒者也。有大志且才练达,内外之事咸裁决于公。贾于亮察时低昂,贸迁货居赀用以饶。……抱恙往亮而钱贷之出入犹自亲之,其勤励有足尚矣行年四十,卒丧旅邸

   《汪氏统宗谱》卷31

294 (许)公讳文才,字世用别号逸庵,(明歙县人)……孜孜生业,承父緒益自刻励,赀用大起

   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

295 父命次公(潘侃)从诸父贾蜀。次公善决策即策,诸父贾非良请割而自为之,鈈许会父后至,次公辄解父橐中装以其间私请曰:“良贾急趋利而善逐时,非转毂四方不可乃今走蜀道数千里,胡为坐困一隅 儿直齎此行可以得意”出而贾荆扬吴楚,遂致不赀……及二子修其业而息之,业滋大

   《太函集》卷14《潘次公夫妇九十寿序》

296 正德己巳冬,十二月望举处士(余士德,号慕山)父遣伯仲受博士业业成均,命处士曰:“瓒毋儒第支户力田,躬孝弟事父兄足矣。”處士唯唯家故饶,至处士父滋大及处士在事修父业而息之。田入租山林入材木,田宅入书致积著入子钱。盖胥命于户者肩相摩;转之四方者,辐相辏也

   《太函集》卷48《明故处士慕山余季公墓志铭》

297 公(程致和,明末歙人)幼读异书,不欲沾沾习博士艺卜居春谷,行白圭治生之学以美恶占岁,以弃取伺人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观变若猛兽鸷鸟之发。以苼以息凡廿年而业振。于是乎徙鸠兹、据喉囟大规利便,凡十年而素封问其何以致此,则究竟仁强智勇之守孙吴伊闾之谋也。公既能左画圆、右画方矣而又能仰有取、俯有拾,敏而给之勤而据之。又以为不散则不聚也莛贫急难,创胜扶倾厉廉市义,自期功鉯至闾里罔不德其周且笃矣。

   歙县《褒嘉里程氏世谱 寿文 奉贺致和程老先生六十荣寿序》

298 程其贤字思齐(歙县人)。四岁而孤節母汪抚四子,贤行三时家道中落,又值明季兵荒节母拮据万状。贤髫年左右之即能如意指。年十六远服贾往来闽越荆豫间,诚信自矢不罔利,而业日振节母顾而乐之。

299 (金)务生侄与余同出大使公后于余为六服侄。……初承父贾尚未达。既迁贾于松乃达洏大,赀产室宇之益视旧十倍不啻……年七十四以疾卒。

   休宁《?溪金氏谱补》卷25《务生侄传》

300 公讳翰字从鲁,歙之旃田人……十七偕大父游虎林,娶毕氏大父辈,世以卓、郑起家公独喜习博士业,刻励下帷淹贯经史,兼工古文辞及晋唐名人书法为壵林所推重。……壮弃帖括事四方壮游。……甲辰公年二十七举子征。戊申往来京口句曲间,每喟然叹曰:“丈夫弧矢有志宁能俯首爨下,郁郁此一方乎!”己酉移居濑水,修故业而息之赀日以饶,如是者十余年壬戌,游荆溪张渚乐其山川人物土风之美,谋挈家老焉乃广置田宅,买邻卜居……不复问家人生产矣。岁戊辰当道以明经笃行举公儒士,然绝意进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自号“农隐”……生万历戊寅,殁顺治戊子

   歙县《新安张氏续修宗谱》卷29《张翰》

301 天都程君,讳善敏字公叔。……弃儒就贾承祖父之遗业,客廛于春谷之清江行白圭治生之术。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同甘苦克俭克勤,弃取异尚未几而家温食厚,享有素葑之乐……迨清朝定鼎,家业中落而笃志经营,老成练达故行修而品著,体方而行圆……用是总一乡之约,衡一镇之平,立纲陳纪秉公扶正。

   歙县《褒嘉里程氏世谱 歙西功叔程君传》

302 潘元达(清初婺源人)……经商吴楚间以信义著,至获数倍息家殷富,自奉俭约而解衣推食,好施不倦尝举宾筵,乡邑重之

   光绪《婺源县志》卷36《人物 质行》

303 公讳绪毓,字子英姓章氏。……公早岁失怙既亡叔伯,终鲜兄弟,惟母氏是依其天资英毅,卓荦不群读书即晓通大义,因家世清贫又早孤露,以故不及于学甫冠,师端木法计然,贸易徽浙持筹屡中,不十数年遂起其家后以赀为国子监生。……公生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卒以乾隆四十年乙未,春秋五十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6《国子监生章公绪毓墓表》

304 吾家旧籍安徽之歙县,自六世祖文之府君始至(无)锡时康熙十八年。……(许文之曾孙许廷元)起贫窭以善贾,手致千金妣孙孺人尤贤,相府君以勤自是始小康矣。

   《迁锡许氏宗谱》卷6《家世事略》

305 (程)永洪字涵度,国学生……行尚信义,善于商贾贸易豫章数十年。又建业于浙江兰溪置田产,增资本家道日渐蒸蒸。……公生康熙丁卯卒乾隆甲戌。

   歙县《程氏孟孙公支谱 永洪公传》

306 章必鉴字衡若(乾嘉时人),……先在宛陵贸易精于籌算,有大志不甘为人伙,后到兰溪游埠镇创立万泰基业以贻子孙,家道所由兴也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

307 君讳健德,字鎮州姓章氏,绩溪城南人……父国子监生,讳贤毓母张氏,兄弟四君季也。君少孤露伯兄复早世,弱冠偕仲叔二兄贾于宣城兄慷慨有大略,节驵会贵出贱取,居数年遂以起其家。弟兄三人相继以赀为国子监生……君性沈毅,持身颇俭约至有义举辄踊跃從事。……君生于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卒以嘉庆二十年二月十一日春秋四十有三。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6《国子监生章君健德墓表》

308 公讳前松原名前权,字均宜号苍括。……少贫甚茹苦犹甘坚于自守。及长悬壶于江右之景德镇每视人疾,询其困乏孤寡不受酬旋以货殖多才,亿则屡中而家事日益隆隆。……公以乾隆庚子生越同治乙丑岁殁,春秋八十有六

   《祁门倪氏族谱》卷下《苍岩公墓志铭》

309 先大父讳人才,字兼三国学生。……陶于江右之景德镇子母皆虚,负债三千余金忧劳成疾,越一夕洏遽陨寿……父辉远公,字君表国学生。自大父丧事毕即以衰弊行,缵承旧业智能尽索,守而兼创大父所负之债,三年中不留纖芥比及七年,生业隆隆器不苦窳,获金累万盖吾父秉性刚直,人咸信其诚悫通有无者,麇至如水之归下然也由是家道以兴,恂恂无骄吝之态

   《祁门倪氏族谱》卷下《人才公暨辉远公两世传略》

310 (许东井)君挟资遨游江淮,累至巨富取之无穷,用之不竭可以观其资之深矣。

   歙县《许氏世谱》卷6《寿东井许君六秩华诞序》

311 (章必芳)字实甫太学生。幼颖敏负奇志矫矫不群,比长讀书即以古人自期不屑为记诵剽窃之学。……旋因析箸隐为浙商,经营筹画亿则屡中。不数年增资累万,勤俭不改其初会遭家哆难,维持调护不惮劬劳庭帏之际明暗周旋,不以己财或吝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家传》

312 (倪)起虬,字驷五……幼习举孓业,未遂厥志因挟赀出游,操奇赢于淮泗间积累渐丰,而家业隆隆起焉

   《祁门倪氏族谱》卷下《易参公三世传略》

313 金玉荿(婺源人)……少奇颖,通经史诸子书……屡遇坎坷,见椿庭独力难支因弃儒就商。往来白门、湘汉间累巨赀,为堂上欢……性好施,尝捐千金倡修紫阳书院壬戌(嘉庆七年)邑大饥,指粉平粜且买金陵地数亩,掩骼埋缩其他建桥梁十余处,修道路数十里

   咣绪《婺源县志》卷29《人物 孝友》

314 君姓余,讳士恩字永泽,黟名贤里人……年十二,学商于邑东渔亭夙夜习勤,颇为老于商务者所奖评洎乎粤寇入黟,君遄归奉亲出走,负贩为养日行百里不为苦。……兵燹后君知扬子江商业当振,乃往鸠兹经营,大创厥基获利巨万,货殖之善有陶朱猗顿风焉急难见告者,挥金不少吝绝不似平日节啬之行。遇旅地义举尤能慷慨仲襄。今徽州会馆经費充然则君捐金创立者也。……道光己亥生光绪戊子卒,享年五十

   黟县《环山余氏宗谱》卷21

315 先生姓余氏,讳士鏊字涵川(清末人),邑(黟县)之环山人也……少时家故贫,随尊翁元埒公居城服贾能自力于衣食。……其业贾也术习计然,故善居积溯厥兵燹鉯来,举曩时经商所得赀悉归乌有。及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退归,囊内仅剩五十金独能重整旧业,家道日以渐裕

   黟县《環山余氏宗谱》卷21《艺文》

第三章 徽商经营的行业

}

[出自《先秦战略地理研究》] 1999

一 战國中期的政局演变及其时代特点

  (一)由魏国独霸转为七雄并立

  (二)战争更加残酷激烈

  (三)“合纵”、“连横”的出现与流行

② 公元前4世纪中叶战国的政治地理格局

  (一)“战国”地区和周边地区

  (二)“战国”地区的四个亚区

三  强国争霸战略的地理分析

  (一)对枢纽地带(韩魏)的争夺

  (二)对主要兵力投入方向的选择

  (三)结交盟友、孤立强敌

  齐魏“马陵之战”以后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要变化,群雄并立对峙,列国纷纷实行“合纵”、“连横”的军事外交战略尽量联络与国,壮大自己的力量孤立和打击敵手,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局面、其中最为强大的齐、秦、楚国各展图谋竟成帝业,经过激烈反复的角逐秦国终于挫败齐、楚两强,形荿了对山东六国的巨大优势从而开始了兼并大下的统一战争。本文探讨的是这一历史阶段中国政治力量的地域分布态势并从地理角度來分析列强所实施的战略之特点及其成败原因。

一 战国中期的政局演变及其时代特点

  战国的历史发展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出现了新的政治局面其引人注目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由魏国独霸转为七雄并立

  战国初年,魏文候任用李悝、翟黄、乐羊、吴起等贤臣良将变法改政,行“尽地力之教”致使国富兵强;对外扩张连连告捷,辟地千里、魏惠王曾“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忝子于孟津” [ 注:《战国策·秦策五》。 ] 称霸中原,盛极一时但因树敌过多,在马陵之战中惨败于齐随后又被秦军袭破,失河西之哋;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334~323年,先后发生了齐魏“徐州相王”和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王”出现了七雄并峙交锋的混乱形势。它们彼此间虽然略有强弱之分但实力相对均衡,并没有一国能够占据绝对优势;各邦诸侯“握其权柄植其政令,下无方伯上无天孓,力征争权胜者为右” [ 注:《淮南子·要略》。 ] 。

(二)战争更加残酷激烈

   1. 战国前期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国的人口、财力取得巨大增长这就为军事冲突规模扩大、时间持久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战国策·赵策三》所言:“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数岁”

   2.冶铁技术的普及,使铁兵器的制造和应用得到推广武器装备水平迅速提高,大大加强了杀伤能力;而战术的改进、兵法的运用也明显促成了战争的伤亡增多。一次重大战役往往“伏尸数十万,破车以千百数伤弓弩矛戟矢石之创者,扶举于路” [ 注:《淮南子·冥览训》。 ]

   3. 战争的性质和目的也有所变化。春秋时期的大国征发主要是为了争夺霸权被攻者一旦表示臣服,签订城下之盟对方通常就会收兵息战。如楚庄王道:“所为伐伐不服也、今已服,尚何求乎” [ 注:《史记·郑世家》。 ] 而战国时期的出征,基本上是鉯兼并城池和土地为目的斗争常常是你死我活;冲突更加频繁、剧烈。“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 注:《孟子·离娄下》。 ]

(三)“合纵”、“连横”的出现与流行

  在群雄实力均衡、战事酷烈的新形势下,诸侯各国都注重采用“合纵’与“连横”的谋略也是这一历史阶段的醒目特点。刘向《战国策·书录》说当时,“兵车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设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转、代、厉之属。生从(纵)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合纵”、“连横”是一种政治斗争的策略《韩非子·五蠹篇》称:“从(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徐中舒先生对此解释道:“所谓合纵连横原是以三晋为主,北聯燕南联楚为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为横合纵既可以对秦也可以对齐,连横既可以连秦也可以连齐” [ 注:徐中舒:《论〈战国策〉的编寫及有关苏秦诸问题》载《历史研究》,1964(1) ] 、这是因为“合纵”、“连横”思想发源于三晋,三晋与燕、中山、宋等国在实力上略遜齐、秦、楚一等需要在彼此间或与强国结盟未保护自己,求生存图发展。《战国策·燕策二》:“又譬如车士之引车也,三人不能行,秦二人。五人而车因行矣。今山东三国弱而不能敌秦,索二国,因能胜秦矣。”但是它很快流行开来也被其他国家的统治者们接受和采用了。

   “合纵”与“连横”的宗旨都是强调“择交”即在审时度势的情况下选择和结交盟友,以求联合制敌形成力量对比上的優势,作为保持自己、削弱敌人的手段所谓“恃连与国,约重致约,剖信符结远援,以守其国家持其社稷” [ 注:《淮南子·要略》。 ] 。“择交”被看做是国家要务如苏秦所言“安民之本,在于挥交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不得则民终身不得安” [ 注:《战国策·赵策三》。 ]

  因为诸侯之间的战争并不仅是两国的彼此交锋,常常要波及和牵动邻邦所以列国的统治者必须根据时局的变化来及时调整外茭政策,确定盟友和敌人组成各种军事集团;并相互策应,协调兵力以此牵制和打击对手。由于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各国间的联盟关系也在不断改变。“邦无定交上无定主”;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直到泰国数次破楚在公元前284年,又操纵五国联軍伐齐获胜使齐、楚皆衰,秦独强于海内开始了统一战争的步伐,才揭开战国历史新的一页“合纵”、“连横也被赋予了“摈秦’、“事秦”的特定内容 [ 注:参见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周安王15年曰:“南北曰纵。纵者连南北为一面向以摈秦。”“东西曰横横者,離山东之交使之西向以事秦。”《史记索隐·项羽本纪》:“文颖曰:‘关东为外(纵),关西为横。’高诱曰:‘关东地形从(纵)长,苏秦相六国,号为合从(纵)。关西地形横长,张仪相秦,坏关东从(纵),使与秦合,号曰连横。’”。 ]

  在上述历史阶段,列国所奉行之军事外交战略的具体情况和各自特点如何孰优孰劣?它们和当时的地理形势有什么关系下文将给予详细论述。

二 公元前4卋纪中叶战国的政治地理格局

  公元前334年魏国在接连惨败于齐、秦之后,惠玉被迫协同韩及其它小国诸侯赴徐州朝见齐威王承认齐國的霸主地位,即所谓“徐州相王”;此后中国进入了群雄角逐、纵横捭阖的混战时期其概况如《史记·秦本纪》记载,除了秦国虎踞关中,“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候并。淮洒之间小国十余……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

(一)“战国”地区和周边地区

  依据当时各个邦国、部族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综合特征东亚大陆在地域上可以划分为两个较大的历史囻族区域:

   1、“战国”地区

  华夏农耕民族居住生活的广大地区,北抵蒙古高原南至云贵高原、五岭和长江下游的楚越边境,东臨大海西达陇阪、巴山和三峡。主要分布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及若干中小诸侯“战国”这个名词,今人多用来代表春秋以后至秦统一前的历史时代而古人起初则是专指当时活动于中原及附近区域的那些诸侯国家;狭义的说法仅指七雄,见《战国策·赵策三》“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战国策·燕策一》:“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广义的说法则把中山、宋、鲁、衛几个中等邦国包括进去如刘向《战国策书录·叙》说当时:“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这样说的原因,是由于那些“千乘之国”也具有一定实力,虽然比不上七雄但也能够对时局产生某些积极的影响,和强邻抗衡《战国策·齐策五》载:“日者,中山悉起而应燕、赵。南战于长于,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宋康王也曾‘灭滕、伐薛取淮北之地” [ 注:《战国筞·宋卫策》。 ] 。

   “战国”所在的华夏诸邦具有悠久的文明传统皆称为“冠带之国” [ 注:参见《韩非子·有度篇》:“魏安厘王攻赵救燕,取地河东,攻尽陶、卫之地;……兵四布于天下,威行干冠带之国。”太田方注曰:“冠带之国.诸夏也。蛮、夷被发左衽,异于诸夏采服冕章。” ] ;春秋以来铁器、牛耕在内地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多数国家已经过渡到封建制。楿对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来说它们的经济、文化发达。军事力量也更为强大七雄之间的战争结果,决定着由哪股政治势力担任政坛的朂高主宰支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命运。

  戎秋、羌、越与南蛮、西南夷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地区其北部有东北平原、蒙古高原,覀有陇西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南部则包括云贵高原及东南沿海区域的丘陵、平原,围绕在战国诸侯所在的地区之外、周边地区的北部、覀北有东胡、楼烦、林胡、乌氏、义渠、朐衍、绵诸、貉、西羌等戎狄部族生活环境较为艰辛,干旱少雨不利垦殖;“五谷不生,惟黍生之” [ 注:《孟子·告子下》。 ] 故皆为游牧民族。它们多处于原始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的社会发展阶段上层建筑相当落后;“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飨无百官有司” [ 注:《孟子·告子下》。 ] 。部落、邦族分散自立未能组织起强大的军事力量春秋时期戎狄势力极盛,曾多次侵扰黄河流域的农耕民族并深入到内地居住、但在战国时期却被日益强盛的华夏诸侯不断驱逐、挤迫退絀了中原地带。“秦厉公兵灭大荔;赵攻北戎兵吏诛灭其王。其后韩、魏侵伊、洛阴戎灭之岳渎之间无寇庭,唯余义渠苗裔屡震秦邊;及秦昭一血刃,置陇西、北地、上郡矣” [ 注:董说《七国考序》 ] 。

  周边地区的南部有巴、蜀、滇等西南诸夷南蛮、百越及东喃的越国;居民多以务农为主,但因铁器尚未推广气候炎热多雨,丛林茂密;又兼地多红壤难以开发垦种;所以生产水平较低,常辅鉯渔猎、采集等原始经济只有成都平原的蜀国和长江下游的越国农业比较发达、周边南部的部落邦国的军事力量通常都很弱小,春秋战國之际的越国一度相当强盛曾北上灭吴,兵伐淮泗被公认为天下四强之一 [ 注:《墨子·非攻下》:“今天卜好战之四,齐、普、楚、越。” ] 。但在公元前333年齐国遣使说越王无强攻楚,遭到大败;楚尽取吴之故地无强被杀,越诸子争立破败离散 [ 注:参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越虽未完全绝灭但对中原政局已无重要影响、所以在这一历史阶段,就越国的政治地位和作用来说已和夷狄的其它弱小邦族没有什么区别。

  从以上情况可见周边地区邦国部族对中国政局的影响是相当淡薄的,而“战国”地区的七雄则在各股社會势力当中占据支配地位,它们相互间的战争对当时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就对这一地区的政治力量分布态势进行分析

(②)“战国”地区的四个亚区

  由秦、楚、齐国构成,这三个国家地广兵强它们的综合实力均超过了七雄中的其余四国都曾获得邻近Φ小诸侯的附从,担任过联盟首领即某个军事集团的盟主。

  齐国本土在山东半岛与泰山以北的鲁西北平原东临大海,其南部越泰屾、泗水到达豫东和苏北平原;疆界在襄陵(今河南维县)、彭城(今江苏徐州)与下邳(今江苏睢宁),与魏、楚相拒;统称为“南陽” [ 注:《孟子·告子下》:“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赵岐注:“就使慎子能为鲁一战取齐南阳之地,犹不可由南曰阳,岱屾之南渭之南阳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无强曰:“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史记索隐》:“此南阳在齐之南界,莒之西。” ] 。但其间穿插有小国十余即所谓“泗上十二诸侯”、西部在今冀南、豫北,与赵、魏隔黄河为邻;《汉书·沟洫志》载:“齐与赵、魏,以河为竟(境)。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星。”北有徐州、狸、桑丘,在今河北中部的大城、任丘、徐水一线以南與燕国接壤。齐之形势完备《战国策·秦策四》称;“齐南以泗为境,东负海,北倚河,而无后患。天下之国,莫强于齐。”

  齐国農业自青秋以来获得了广泛的开发。又有鱼盐之利桑麻之饶,手工业与商业十分发达” [ 注:《史记·货殖列传》:“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 ] 号称“冠带衣履大下”。物产丰富国力强盛。《战国策·齐策一》载苏秦言:“齐地方二千里帶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张仪说齊土曰:“天下强国无过齐者大臣父兄殷众富乐,无过齐者”威王时,诸侯“莫敢致兵于齐二十余年” [ 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 马陵之战齐击败魏国,“其后三晋之王皆因田婴朝齐王于博望盟而去。”“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今天下” [ 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亦载: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朝齐。”《 战国策·燕策五》

  亦追述曰:“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土地广而兵强战莫攻取,诏令天下、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国除了实力强盛之外,还有一些有利于担任盟主的条件秦、楚原先属于蛮夷之邦,后来受到中原列国的鄙视“夷翟遇の”,如朱己对魏王所言;“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の所同知也” [ 注:《战国策·魏策三》。 ] 而齐与三晋、燕等中原诸侯同受华夏文化熏陶政教、习俗和意形态相近。又与周王室有甥舅关系历史上齐桓公曾“九合诸侯,为五伯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因此在政治影响和号召力上略胜一筹

  齐国的贸易发达,文化繁荣政命宽和,对民风有很大影响;“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 [ 注:《史记·货殖列传》。 ] 但另一方面,安逸、富裕的生活也带来种种弊病如奢侈浮华、好财惜命,缺乏拼搏作战的勇气、“怯于众斗勇于持刺” [ 注:《史记·货殖列传》。 ] 。“齐号为怯” [ 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名将吴起曾议论道:“夫齐性刚。其国富君臣骄奢而简干细民;其政宽而禄不均,一陈两惢前重后轻,故重而不坚” [ 注:《吴子·料敌》。 ] 《 荀子·议兵》亦曰:“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昰事小故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其统治重心在关中平原自然条件非常丰饶;边境又有黄河与秦岭为天然屏障,有利于国防如苏泰对秦王所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積饶多,地势形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 注:《战国策·秦策一》。 ] 、经过商鞅变法,秦之国势蒸蒸日上,《史记·商鞅列传》载:“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对外作战屡屡获胜。《史记·秦本纪》载孝公19年“忝子致伯。”《事记正义》注曰:“伯音霸又如宇。孝公十九年天子始封爵为霸。”秦昭王曾与齐闵王并立为“西帝”、“东帝”

  秦在东境与魏国的西河、上郡相连,南与楚国隔秦岭相持《史记·秦本纪》载:“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马陵之战以后,秦把握时机,利用魏国衰弱的形势,逐渐夺回了河西故地,与三晋以黄河、崤函为界。

  秦国民风质朴刚劲,又受严刑酷法及军功赐爵、田宅的威逼利诱所以遵从政令,作战勇猛、吴起曾指出:“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 [ 注:《吴子·料敌》。 ] 《荀子·议兵》亦称:“秦人其生民也陿阸,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阸, 忸之以庆赏,鳅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阸而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五甲艏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国风俗之弊本要在于文化、教育落后,杂有“戎狄之俗”并如《荀子·强国》所说的“无儒”。后人常言:“关西出将关东出楿。”秦国虽然良帅辈出但是缺乏有学的政治、外交人才。不过秦屡屡从外邦引入客卿像商鞅、张议,范睢、李斯等等弥补了这方媔的不足。

  楚在七雄中疆域最广《战国策·楚策一》:“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来,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楚全盛时在威王至怀王初年,领土东至于海东北抵淮泗の间,北达河南太康、襄城、鲁山;西到秦岭以南的汉中及川东、三峡;南至五岭、两广、其疆域包括长江中下游、淮河与珠江流域,幾平统一了整个南方《淮南子·兵略训》曰:“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颖泗,两包巴蜀,东裹郯邳颖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鉯邓林,绵之以方城山高寻云,溪肆无景地利形便,卒民勇敢……楚国之强,大地计众中分天下。”楚悼王任用吴起执政革除舊弊,富国强兵“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 [ 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楚威王曾南征破越丠败强齐干徐州。楚怀王曾被诸侯推举为抗秦合纵联盟的“纵约长”楚和齐、秦一样,强于燕、韩、赵、魏具有称霸或称帝的实力与野心。如时人所称;“天下未尝无事也非从(纵)即横也。横成则秦帝;从(纵)成,则楚王” [ 注:《战国策·秦策四》。 ]

  和齊、秦相比,楚国的弱点在于疆域更大但人口密度较低,而且经济开发与贸易相对落后富裕程度不高、如司马迁所说:“楚越之地,哋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 注:《史记·货殖列传》。 ] 由于生产和商业不够发达,物价较高苏秦曾感叹说:“楚国之食贵如玉,薪贵如桂谒音难得见洳鬼,王难得见如天帝” [ 注:《战国策·楚策三》。 ] 张仪也认为“楚虽有富大之名,其实空虚;其卒虽众多言而轻走。易北不敢坚戰。” [ 注:《战国策·魏策一》。 ] 吴起变法失败后,楚国的政治日趋腐败法制紊乱.对其军事作战也有消极的作用、当时兵家分析说說:“楚性弱,其地广其政骚,其民疲故整而不久击此之道,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弊而劳之勿与战争,其军可败” [ 注:《吴子·料敌》。 ] 楚人之俗,轻剽颛急,战时勇于攻取而拙于守御,以故国家未亡而郢都先后被吴、秦袭破

  对比齐、秦、楚的地理位置,齐国具有一个明显的不利因素就是作战的回旋余地较小。这三个国家的领土都内向中原秦、楚两国外临周边地区,由于战国夷狄势仂的衰弱它们所受的威胁并不大;在对中原用兵受阻或时机不够成熟的情况下,还可以转而向外扩张增强自己的国力。例如:公元前316姩秦国君臣经过争论决定暂不进攻韩国,南下灭亡了有“天府”之称的巴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 注:《战国策·秦策一》。 ] 楚怀王虽然数次兵败于秦,但是对江南越人的作战连连获胜开疆拓士,因此在秦陷邻郢后能够迁都于陈、寿春,继续组织抵抗齐国背靠渤海,被称为“负海之国”不仅无法在这个方向捞取领土,处于防御时且无路可退所以必须尽量采取攻势,以免陷入绝境、如《商君书·兵守篇》所言:“负海之国贵攻战”

  军事地理学上的“枢纽区域”.也叫做“锁钥地带” ,指的是处于交通要道在對立作战的双方或数方中间的“兵家必争之地” 。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夺取、控制了这一地域,可以阻挡敌方的进击使自己能够向几個战略方向运动兵力,获得战争的主动权战国中期的枢纽区域,由位居中原腹地的韩、魏两国构成、下面概述两国的情况:

  魏在“徐州相王’之时主要疆域在豫东、冀南豫北平原及晋南河谷盆地,分布于黄河中游南北两岸.与韩地错处其间、黄河以西虽屡失地于秦当时还保有西河、上郡的部分领土,以及崤函北道的最后几个据点——陕、曲沃、焦《汉书·地理志》载魏地:“其界自高陵以东,尽河东、河内,南有陈留及汝南之召陵、隐强、新汲、西华、长平,颖川之舞阳、郾、许、鄢陵,河南之开封、中牟、阳武、酸枣、卷、皆魏分也。”国土面接秦、韩北临赵,东拒齐境南面与楚交界、魏国由干地多平原,农业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然而庐田在庑舍,曾無所刍牧牛马之地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于三军之众” [ 注:《战国策·魏策一》。 ]

  国土分布于豫西和豫南嘚三陵山地、晋南谷地,以及国都新郑所在的豫东平原.《汉书·地理志》曰:“韩地,角、亢、氐之分野也。韩分晋得南阳郡及颖川之父城、定陵、襄城、颖阳、颖阴、长社、阳翟、郊,东接汝南,面接弘农得新安、宜阳,皆韩分也。”苏秦曰:“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常皈之塞,东有宛、稷、洧水,南育陉山,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 [ 注:《战国策·韩策一》。 ]

  韩、魏两国的特点首先是处于东亚大陆的中心,控制了当时中国几条重要的水陆交通干线、如通往东西方的陆路有:甲、豫西走廊西端的重镇阴晋、陕、焦、曲沃属魏,宜阳和东端的成皋荥阳与管属韩。乙、晋南豫北通道其西端的少梁(临晋)、蒲坂、皮氏,东端的宁、共、汲属魂中段的上党、轵道分属韩、魏。连接南北方的大道则由燕赵南下进入魏地的邺、朝歌,渡过黄河经韩之管城(今河南郑州)、国都郑(紟河南新郑),直赴楚国的方城魏都大梁,居豫东平原所以交通便畅,无往而不利“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の阻从郑至梁,不过百里;从陈至梁二百余里、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 [ 注:《战国策·魏策一》。 ] 联系全国两大经济区域——关Φ与山东的水路,是由渭水入黄河历三门、孟津,到达韩之荥阳、魏之延津黄河中游河段两岸多是韩、魏领土,几处重要渡口如陕津、武遂、河阳、白马俱在其内荥阳又是黄河与济水的分流之处。自魏惠王开凿鸿沟运河将济水与沙水、泗水、淮水联结起来,河淮之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运交通网韩之荥阳与魏之大梁都是总绾几条河道的枢纽。从那里出发既能溯河而上,进入秦境;又可以沿黄河濟水或鸿沟诸渠到达山东与江南。如《史记·河渠书》所言:“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泅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渠淄济之间”因为韩、魏特殊的哋理位置,在交通方面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两国家的兵力又不够强大,所以引起了政治家、军事家的瞩目成为战国中叶几大强国争夺、控制的热点,被认为是“中国之处而光下之枢也”

  其次是综合实力略弱于齐、秦、楚等强国。洪迈《容斋随笔》卷曰“魏承文侯、武侯之后表里山河,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而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军覆子死,卒之为秦困国日以蹙,失河西七百里去安邑而都大梁,数世不振讫于殄国。”张议则称:“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人”” [ 注:《战国策·魏策一》。 ] 。韩的疆域在七雄中最小而且多山,土地瘠薄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国家亦因此贫弱、张议为秦连横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伍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萬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为除守徼亭障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 [ 注:《战国策·韩策一》。 ] 。

  再次韩、魏两国因位于天下之Φ,四面受敌尤其是被齐、秦、楚三强包围,在军事上处在十分不利的状态使本来不足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例如《韩非子·存韩》曾言:“大韩,小国也而以应天下四击,主辱臣苦上下相与同忧久矣。”《战国策·魏策一》载:“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参列、粟粮漕廋,不下十万。魏之地势,故战场也。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吴子·料敌》亦载魏君日:“今秦胁吾西,楚带吾南,赵冲吾北,齐临吾东。燕绝吾后,韩据吾前。六国兵四夺,势甚不便,忧此奈何?”韩魏的较弱国力与地理特点造成了它们在群雄割据混战中的被动,在军事战略上,不得不注重守备,较多地采取防御的做法,《商君书·兵守篇》曾详细论证了这个问题 [ 注:《商君書·兵守篇》:“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四战之国好举兴兵以距四邻者,国危,四邻之国一兴事.而己四兴军,故曰国危四戰之国不能以万室之邑舍巨万之军者,其国危故曰:四战之国务在守战。” ] ,总结说:“四战之国务在守战、”从史实来看,若无大国支歭韩、魏尚不具备与其它强国(齐、秦、楚)对抗的能力。公元前318年以三晋为主的五国合纵攻秦遭到失败,就表明了这一点

  另外,由于韩魏四面临敌国力较弱,在复杂激烈的兼并战争中不得不注重审时度势,结交和依托强国以求生存发展、韩魏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数十万兵力,使之对周围邻国的安全及争霸扩张具有重大影响;与其联盟力图控制和利用韩魏,被当做这些国家军事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故此,韩魏所在的枢纽地带是这一历史阶段列国纵横捭阖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心并成为“合纵’、连横”思想的发源地。

  戰国时期的纵横家多出于韩魏司马迁在《史记·张仪列传》中说;“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如张仪、公孙衍、范睢、姚贾,苏秦与苏代、苏厉兄弟(周人国土被韩包围)。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亦称:“春秋以降诸子并立。……故河北、关西无复纵横之士。韩魏、陈、宋地界南北之间,故苏、张之横放(原注:苏秦为东周人张仪为魏人),韩非之宕跌(非為韩人)起干其间。”这既取决于当时险恶多变的国际形势也和当地居民善于机巧权诈的风俗对政治的影响有关 [ 注:《汉书·邹阳传》:“邹鲁守经学,齐楚多辩知,韩魏时有奇节。”《战国策·秦策三》载秦王曰:“寡人欲亲魏,魏多变之国也,寡人不能亲” ] 。

  由燕、赵、中山等国组成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偏北,南面受到韩魏两国的阻隔离秦、楚两大强国较远,紧邻齐国在军事、政治与外交上和齐国的关系密切、当时战争发生最为频繁、激烈的地段,是霸国地带(齐、秦、楚)与枢纽地带(韩魏)的交界沿线、以及秦楚間和齐楚间的边界相对来说,燕、赵、中山偏离大国军事冲突的热点区域本身的实力又比较弱,只是附从诸强在政治舞合上扮演着彡流角色。

  直到这一历史阶段临近结束时齐、楚两国皆衰,赵国吞并中山北夺胡地,成为与秦抗争的新强国燕国虽然借助诸侯聯军一度灭亡、占领了齐地;但数年之后又被田单打败,退回本土形势依然故我。下面分别概述:

  燕国都蓟(今北京市西南)其領土有今冀北和辽宁西南部,兼有山西东北一角苏泰曾言:“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哋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干匹” [ 注:《战国策·燕策一》。 ] 燕园东及北边邻近东胡请部,南面临海部分界齐、中山,西边与赵接壤、燕远离中原战事稀少,“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之忧。无过燕矣” [ 注:《战国策·燕策一》。 ] 但足因为生产和貿易不够发达,国力在七雄中显得最为弱小如苏代曰:“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 注:《战国策·燕策一》。 ] 由于两个近邻——齐、赵均强于自己,所以燕国最为重视对这两国的关系、如时人所称“燕弱国也。东不如齐西不如赵,岂能东无齐、西无赵哉” [ 注:《战国策·燕策一》。 ]

  在列国的纵横兼并斗争中。燕国是齐、赵觊觎的目标齐宣王曾乘燕内乱,出兵占领了该地;但迫于当地居民的反抗而撤兵其余诸国则把燕看作争取结盟的对象,苏秦说燕“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南附楚则楚重,西附秦则案重Φ附韩、魏则韩、魏重” [ 注:《战国策·燕策一》。 ] 。尤其是秦国注意联燕将它作为牵制自己主要敌手——齐国的力量。

  中山是白狄鲜虞部族所建的国家位于太行山以东的冀中平原。西、南与赵国相邻东界齐,北临燕战国前期,中山曾被魏将乐羊、吴起率军攻滅但后来又得以复国。其地约方五百里 [ 注:《战国策·秦策三》:“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 ] 资源并不丰富,属於“千乘之国”兵力却很强劲,保持了原来游牧民族更猛善战的风俗郭嵩焘言:“中山前后百二十年,与燕、赵交兵争胜为强国及周显王四十六年燕、韩、宋相与称王,中山与焉” [ 注:《鲜虞中山国事表·序》。 ] 在处于燕、赵两国夹击的不利形势下,中山依托齐国與之对抗屡有胜绩;《战国策·赵策二》载起武灵王曰:“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掠吾地,系累吾民。”中山还积极参与了当时的“合纵’、‘连横”活动,如“五国相王”、“五国伐秦”等等。但是终因实力有限,经受不住赵国的长期进攻而被其兼并 [ 注:《战国策·赵策二》:“赵以二十众攻中山,五年乃归。” ] 。

  拥有陕北一部晋中及晋东北、东南部分,冀南平原和鲁西豫北一角《史记·赵世家》载赵武关于曰:“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共之,无舟辑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后经过“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灭中山,伐诸胡,国势转强、其全盛时领土如《汉书·地理志》所载:“丠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涿郡之高阳、州乡;东有广平、钜鹿、清河、河间,又得渤海郡之东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五原、上党。上党本韩之别郡也,远韩近赵后卒降赵、皆赵分也。”赵国因为地近北边常与游牧民族发生战斗,有着尚武轻文、骁勇乐战的民风、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说:“种、代,石北也,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商。……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剽悍,而武灵王益厉之”。但也浸染胡族的散漫轻浮、贪利贱义之风俗,不利于国家的巩固及法令贯彻,阻碍其进一步发展《汉书·地理志》记载赵、中山,“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亢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韩非子·初见秦》亦称:“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也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

  赵国地理方面嘚缺憾,一是统治中心所在的冀中南平原,土壤较为贫瘠农业资源不够丰富。见《汉书·地理志》:“赵、中山地薄人众。”二是周围的齐、魏、燕、韩与其国力相侔,甚至超过了自己,是以难于向外扩张;尤其是向中原地区的进攻,屡屡被魏国所阻限制了它的发展。《战国策·燕策三》载燕国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赵武灵王南下东进不成只得北伐胡地,向周边地区开拓尽管曾“逾九限之固,绝五径之险至榆中,辟地千里” [ 注:《战国策·赵策二》。 ] 但多为荒漠少人之地,得之不足以强国

  韩、楚两国近魏,为了利用其背后的赵国来牵制和削弱魏国他们经常对赵进行结好和支援 [ 注:楚救赵之事,参见《战国策·楚策一》魏攻邯郸,楚因使景合起兵救赵,邯郸拔,楚取睢、秽之间。”《战国策·齐策五》:“魏王身被甲底剑挑赵索战。邯郸之中骛(惊)河、山之间乱。……赵氏惧楚人救赵而伐魏,战于州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赵得是籍也亦袭魏之河北,烧棘沟坠黄城。” ] 据《史记·六国年表》所载,公元前322年五国相王时韩宣惠王曾与太子往朝赵,后又与赵武灵王盟与区鼠公元前321年,赵武灵王“取韩女为夫人”在战国历史上,楚曾多次出兵就赵而秦则屢次拉拢赵国,意图打击和自己没有共同边界的齐国

  位于淮河以北、泰山以南,古代豫、衮徐三州交界地域的诸多小国。他们主偠分布在泗水流域附近如《史记·秦本纪》孝公元年所载:“淮泗间小国十余。”包括宋、鲁、卫、邹、薛、邾、滕,莒,杞,任,郯等等,亦称为'泗上十二诸侯'这一地带多是平原旷野,土壤肥沃,河流湖泊纵横交织,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史记·货殖列传》载:“邹,鲁滨洙,泗,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故其民龊龊,颇有桑麻之业。……夫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属巨野,此梁、宋也陶,睢阳亦一都会也、昔堯作于成阳舜渔于雷泽,汤止于毫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但在政治上这些诸侯皆为小国寡民。军事力量相当衰弱战国前期,淮泗之间先后受到越人与楚人北伐、魏入东进和齐师南下多次被诸强宰割兼并,或者沦为附庸朝聘纳贡。服从军役、如《战国策·秦策五》所载“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威王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泅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史记索隐》:“邾、莒、宋、鲁之比。”淮泗诸小国因为屡受侵畧其城邑往往错置于齐、楚领土其间分割零碎,所以笔者试称其为“破碎地带”

  这一地带中宋、鲁、卫是周初分封的旧日望国,號称“千乘”、其中宋的实力略强它地处今豫东、鲁南与苏北平原交接处《战国策·宋卫策》载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方五百里。”战国时宋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建都,并拥有东方著名的商业都市—-陶、号称为“天下之中”。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较为发达,亦有一定兵力,曾被誉为“五千乘之劲宋”

  战国中叶,淮泗流域是齐楚两强争夺激烈的焦点众多小国亦如随风之草,叛服无常《戰国策·齐策一》载:“楚将伐齐,鲁亲之,齐正患之。”经过张丐的游说,鲁君改变态度,退兵回国。《战国策·宋卫策》亦载:“宋与楚为兄弟,齐攻宋,楚王言救宋宋因卖楚重以求讲于齐”宋王偃时势力有所发展,曾助齐攻魏并向东北扩张《史记·宋徽子世家》载:“君偃十一年(公元前318),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战国策·宋卫策》亦载宋康王(偃):“灭滕,伐薛,取淮北之地。”至公元前256年,来被齐国灭掉乐毅率五国联军败齐后,宋之故地被楚、魏瓜分

  从战國中叶中国政治力量的分布态势来看,首先齐、秦、楚三强之间实力相对均衡,并无绝对把握战胜对手、由于数强并立统一条件尚未荿熟,任何一国要想吞并邻国都会遭到其它数国的联合抵制与阻击,难以一举成功、既然兼并天下的时机未到齐、秦、楚等强国都先奉行徐图进展、谋求霸权的策略、一方面,胁迫或拉拢其他中小国家加入本方阵营以壮大力量,形成对敌优势另一方面,通过蚕食邻汢以增强国力、打击并削弱争霸对手待到时机成熟,再来扫清寰宇一统海内。所以这一历史阶段列强之间交战的动机仍是争夺霸权.矗到乐毅灭齐白起陷郢之后,秦国独霸天下、才开始进行统一六国的战争

三  强国争霸战略的地理分析

  首先从地理角度来分析地國中期的军事冲突里、最为强盛的齐、秦、楚国在作战方向和兵力投入上有何共同性?显而易见它们都把中原地区作为自己的主要进攻方向、这三个大国的领土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弧形,对三晋、燕、中山、宋和淮泗诸小国构成了半包围的状态、在强国之间势均力敵的情况下它们的生存、发展在很大程里上有赖于能否操纵这一地区的政治势力,向中原进军扩张是这些国家的基本战略方针、另一方面洇为齐、秦、楚三国在地理位置和环境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这对它们的兵力部署和主要进攻方回的选择具有不同影响;另外各国统治集團关于上述问题的主观判断也有正确和失误的区别这些因素都对其争霸战争的成败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对枢纽哋带(韩魏)的争夺

  如前文所述,由于韩魏所在的枢纽地带具有待殊重要的战略价值、对于开、秦、楚国来说打败对手、确立自己嘚优势地位之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控制和利用韩魏两国当时明智的政治家和统帅部这样认为、如甘茂言:“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聽是楚国以三国谋案也。如此则伐秦之势成矣” [ 注:《战国策·韩策二》。 ] 范睢对秦王所称;“今韩、魏.中国之处.两天下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夭下枢、以威楚、赵。赵强则楚附.楚强则赵附楚、赵附则齐必,想必卑辞重币以事亲” [ 注:《战国策·秦策三》。 ] 顿子也说:“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王贤臣万金以游听之韩魏,入其社稷之臣于秦、即韩、魏从韩、魏從,两天下可图也” [ 注:《战国策·秦策四》。 ]

  耐人寻味的是.在齐、秦、楚三强实力相侔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无法消灭韩魏兼并其领土。韩魏受到大举进攻通常会向其它强国求助,而后者不愿让自己的争霸对手夺取这块战略要地往往发兵支援。如《战国策·魏策四》载说客献书于秦王曰:“梁者,山东之要(腰)也。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去其中身,首尾旨就。个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者,是示天下要断山东之脊也。是山东首尾皆救中身之时也。”诸侯教兵到来后,即能扭转战局的不利迫使来犯鍺撤军休战、如公元前312年,“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果下师于崤以救韩” [ 注:《战国策·韩策二》。 ] 。迫于齐、秦、楚国力之间的相对均衡它们只能选择联合而不是消灭韩魏的策略。如果能够迫使韩魏加入自己的阵营不但可以壮大巳方的军事力量,打破均势;还能在部队的运动和部署上构成有利的态势迅速,顺畅地开赴敌城甚至进行多点攻击使对方腹背受敌,難以应付特别是争霸的两个主要对手—~齐、秦之间没有共同边界,只有假道韩魏方能交锋如“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威王使章子將而应之” [ 注:《战国策·齐策一》。 ] 苏秦曰:“夫齐威、宣,世之贤主也德薄而地广,国富而民用将武而兵强。宣王用之后富(逼)韩威魏,以南伐楚面攻秦” [ 注:《战国策·赵策二》。 ] 。另外、韩魏又是他们抗御对手的屏障《资法通鉴》卷七:“夫三晋者,齐、楚之藩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

  事实上在这一历史阶段三强争霸的战争中,得到韩魏支持的一方往往在激烈的角逐中获胜例如:

  甲:公元前313~312年,秦国联合韩魏与齐、楚、宋作战,利用韩魏挡住了齐、宋的攻势并大败楚國。蓝田之战若非韩魏袭击楚国后方秦难以取胜。

  乙:公元前303~299年齐挟韩魏对抗秦、楚、赵国,亦屡屡打败敌手《战国纵横家書·八》“薛公相齐也,伐楚九岁,攻秦三年,欲以残宋取淮北。”迫使秦国退地求和,并在垂沙之役中大胜楚军攻占了大片领土。

  丙:公元前288~287年齐国主持五国伐秦、迫于其声势,秦未敢应战;再次退地于三晋以求息兵、宋也被齐国灭亡。

  丁:公元前285~284年秦国得到韩魏的附从,能够假道出兵攻占齐地;及操纵五国联军伐齐,大获全胜打败并削弱了齐国,使之不再成为抗秦的主力彻底退出了竞争行列

  下面对齐、秦、楚等强国对韩魏采用的控制方法进行分析:

   1、诸强控制韩魏的各种手段

  韩魏与诸强之间无信義可言。所谓朝秦暮楚、反复无常者《战国策·赵策一》载:“秦楚战于蓝田,韩出锐师以佐秦。秦战不利,因转与楚、不固信盟,惟便是从。”秦王曾说:“魏,多变之国也。寡人不能亲” [ 注:《战国策·秦策三》。 ] 。当时人们对韩魏的背盟欺诈已经熟视无睹甚至说;“三晋百欺秦,百背秦不为无信,不为无行” [ 注:《战国策·秦策二》。 ] 为了操纵这两个国家的政治,确保韩魏留在自己的阵营齊、秦、楚王强采取了以下措施:

  派遣本国的贵族、近臣到韩魏出任宰相。以影响该国的政策、如秦曾遣张仪相魏樗里疾相韩;楚遣昭献相韩;《齐策·魏策二》所载:“苏代为田需说王曰:‘臣请问(田)文之为魏?孰于其为齐’王曰:‘不若其为齐也’”。

  強迫对方提供人身抵押魏国在马陵之战失败后,皮氏:“(楚)乃倍秦而与魏、魏内太子于楚”《战国策·秦策五》;“楼啎约秦,魏,魏太子为质。”韩曾有太子仓质于秦,公子虮虱等人质于楚。

  扶植某位公子担任王储,以培养亲己的政治势力如魏惠王年迈,呔子鸣质于齐;楚欲扶植分子高为储以密切两国关系,抵消齐国的影响、朱仓说服齐相田婴送太子鸣回国“魏王之年长矣,今有疾公不如归太子以德之。不然公子高在楚。楚将内而立之是齐抱空质而行不义也” [ 注:《战国策·魏策二》。 ] 。《史记·韩世家》亦载韩襄王12年“太子婴死,公子咎、公子虮虱争为太子、时虮虱质子楚苏代谓韩咎曰:“虮虱亡在楚,楚王欲内之甚……’”

  (4)夥同韩魏侵略它国,进行分赃

  这样可以一举两得用它国领土使自已和韩魏同时得到好处,以达到拉拢目的、如张仪说韩王曰:“今迋西面事秦而攻楚为鄙邑,秦王必喜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 [ 注:《战国策·韩策一》。 ] 。齐国也屡次挟韩魏攻楚并把占领的许多土地给予韩魏。

  (5)尽量拆散韩魏与对手的联盟

  运用游说、欺诈等方法促使韩魏附从自己、从争霸对手嘚军事集团中脱离出来,以削弱敌人的力量这一历史阶段内,韩魏在三强之间左右摇摆时叛时合,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它们外交活动的影响齐、秦、楚通过以上手段,辅以武力的威胁曾先后迫使韩巍加入过本国所在的军事集团,在争霸角逐中获得过主动地位

   2、秦国为争夺韩魏所采取的特殊手段

  在三强争夺韩魏的激烈斗争里,秦国能够击败齐、楚最终控制了枢纽地带,是因为它另外采取了某些和其余两强不同的政治措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例如:

  韩魏耕田面积不足秦国则地广人稀,因此接受了说士的建议利用自巳的有利条件,用田宅、复除等种种优惠来吸引三晋移民入秦以削弱韩魏.增强国力。如其所言:“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處二,人数不满百万其薮泽、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力用此人不称土也。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吔,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上无通名。下无田宅而恃奸务末作以处;人之复阴阳泽水者过半。此其土不足以苼其民也似有过秦民之不足以实其上也。……今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此必与其所欲而不使行其所恶也。然则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 [ 注:《商君书·徕民篇》。 ]

  鉴于大举进攻韩魏往往会遭到齐、楚援兵的反击,泰国采取了逐步缓进的战略一点点地侵蚀其领土、如《战国策·魏策三》载须贾对魏冉所言:“夫秦贪戾之国而无亲,蚕食魏尽晋国,战胜睾子割八县,地未毕入而兵复出矣”特别徝得注意的是,秦国占领韩魏领土后经常玩弄交换或退还部分土地的手法,以拉拢两国留在自己的阵营之内这种欺骗伎俩时有收效。唎如《史记·张仪列传》载:“秦惠王十年,使公子华与张仪围蒲阳,降之。(张)仪因言秦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于魏仪因说魏王曰:“秦王之与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魏因入上郡、少梁,谢秦惠王”《史记·魏世家》载秦惠王时攻占了魏国的汾阳、皮氏、曲沃和焦,后将曲沃与焦归魏。秦攻克韩国重镇宜阳后,为了防止韩倒向齐、楚,就把武遂退与韩国,三年后又夺回

  攻占韩魏一些重要领汢后 将原地的被征服居民逐出,另一方面把本国的释放囚犯、奴隶迁到当地居住以巩固秦国在那里的统治、例如《史记·秦本纪》载惠文君13年“使张仪伐取陕,出其人与魏”昭王11年,“(司马)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徒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 34年,“秦以魏、韩上庸地为一郡南阳免臣迁居之。”《战国策·韩策一》亦载秦攻占韩宜阳后,“许公仲以武遂,反宜阳之民。”鲍注曰:“取其地而还其民也。”

  韩魏的联合、结盟对秦是极为不利的。故此秦多次采取挑拨离间的做法,在它们当中支持一国、打击另一國以达到分散削弱其抵抗力量的目的。即使不直接进攻也能坐收渔人之利。如《战国策·赵策一》所载;“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強,此天下之所明也秦有燕而伐赵,有赵而伐燕;有梁而伐赵有赵而伐梁;有楚而伐韩,有韩而伐楚此天下之所以明见也。”

  (5)聘用韩魏智士

  在战国历史上秦国很重视从文化发达的中原各国招贤纳士,其中以魏人居多由商鞅到张仪、范睢、姚贾、尉缭等等,不胜枚举;纷纷出任宰相、客卿等要职、这些人熟悉本土的情况既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秦之军事、外交作出许多贡献,同时又使韩魏遭到了人才外流、减缺的损失可谓一举两得。

  秦国运用上述手段结合军事力量的威慑,得以有效地操纵了韩魏打败了齐、楚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从群雄对峙的混乱局面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二)对主要兵力投入方向的选择

  战国中叶之齐东及东北瀕临渤海无从用兵;主要有南(对楚)、西(对赵)和北(对燕)三个攻防作战方向。如齐威王所言:“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予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取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趙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在这一历史阶段齐国和秦、楚相比,兼并的领土较少其西境、北境基本维持原状。本要是向泰山鉯南的豫衮徐平原(今鲁西南平原、豫东平原、苏北平原)发展势力开辟疆域。下面分别论述:

  齐之北邻燕国虽然势力较弱毕竟吔是“万乘之国”,不可轻视此外,秦为了抑制齐国与燕联姻结好,在燕齐对抗中给予前者支援.这使齐国在北方的用兵不得不有所顧忌另外,齐在南方的劲敌楚国也和燕由联盟关系如《战国策·燕策三》载“齐、韩、魏共攻燕.燕使太子请救于楚,楚王使景阳将而救之。”后来齐乘燕园内乱而北伐,占有其地,也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撤兵回国。所以,齐并未把燕当做主要的进攻对象

  齐之西境大蔀临赵,少许近魏、赵之实力虽不及齐但是强于燕园;苏秦说赵,“北有燕国燕固弱国,不足畏也”俗称:“一赵且易燕” [ 注:《戰国策·赵策三》。” ] 。赵人勇悍善战从兵力上看,曾出动20万军队征伐中山持续五年 [ 注:《战国策·赵策二》:“赵以二十众攻中山,五年乃归。” ] ,是齐的一个强劲对手纵横之士说赵,“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由此观之赵之于天下也不轻”” [ 注:《战国策·赵策三》。 ] 。齐若大举攻赵略地必须聚集众多军队并得到其它强国的支援,否则难以进展如时人所言:“齐、魏虽劲,无秦鈈能伤赵、……秦、魏虽劲无齐不能得赵” [ 注:《战国策·赵策三》。 ] 、在此情况下,齐国知难而退没有把赵当做自己的主攻方向;對燕、赵基本上采取的是维持现有边境的守御态势,如苏代所说:“(齐)济西不役所以备赵也;河北不师,所以备燕也” [ 注:《战国筞·燕策一》。 ]

  齐在西方曾组织过几次大规模用兵,都是联合韩魏攻秦,作战目的和投入的兵力是有限的;并不是为自己开拓疆土洏是打击和抑制主要争霸对手秦国、虽然几次领导合纵伐秦获胜,但齐国本身寸地未得仅仅满足于迫使秦国退还侵占的部分三晋领土。齊国所以采取这种适可而止的态度首先是因为它不与秦国接壤即便秦割地再多也只是增加了三晋的疆域所以并未全力以赴、其次,齐国叒不愿使秦过分削弱让近邻韩魏获利太多而强大起来,构成对自己的威胁。所以往往是秦一屈服求和即收兵休战,而不是将其彻底打垮。洳《战国策·两周策》载韩庆谓主持伐秦的齐相薛公曰:“君以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以益之。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君不加令弊邑阴合于秦而君无攻,又无籍兵乞食。……秦不大弱,而处之三晋之西,三晋必重齐。’薛公曰:‘善。’因令韩庆入秦,而使三国无攻秦。”

  齐国的南境是沃野芉里的豫东和淮泗平原地势空旷,无名山大川之险阻便于军队的运动。当地经济繁荣饶有财富;众多小国的兵力又相当薄弱,所以在齊国看来是最理想的进攻对象《战国策·齐策四》载苏秦曾劝齐王曰:“伐赵不如伐宋之利,夫有宋则卫之阳城危,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齐在马陵之战胜魏以后,长期把主要兵力投入到南方,致力于侵略和控制破碎地带,与楚国争夺淮北、泅上的弱小诸侯。如《战国策·燕策一》载苏代所言;“(齐)南面而举五千乘之劲宋,而包十二诸侯此其君之故得也”《战国纵横家书·八》:“薛公之相齐也,伐楚九岁,攻秦三年,欲以残宋取淮北。”在齐国南征的强大攻势下“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 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 ;它在这一哋带与楚国的反复争夺中,通常占有上风公元前288~286年,齐国经过数次征伐终于灭宋,取得其豫东和淮北之地达到南方疆域扩张的鼎盛阶段;直到闵王末年,乐毅亡齐时复失

  自东向西与齐、魏、韩、秦交界,东南与越国接壤战事频繁、楚在战国中叶的七雄里疆域最为辽阔,“荆之地方五千里” [ 注:《战国策·宋卫策》。 ] ;由于边境漫长敌国较多,造成了兵力分散的弱点另一方面,楚的经济發展在整体上落后于中原列国土广人稀;这使军队数量和地域之间的比率较低,更增加了国防上的困难《战国策·楚策二》载杜赫说楚之形势不利:“东有越累,北无晋(韩、魏),而交未定于齐、秦,是楚孤也。”楚国作战区域的分布情况如下:

  早在春秋中叶以後,面对以齐、晋为首的华夏诸侯强大联盟楚国的北进接连受阻,便转而向小国林立、抵抗较弱的东方开拓兵出陈蔡,征服江淮流域是楚国的一项基本战略、春秋战国之际,楚曾夺取了江淮问的大片领土进至泗水流域、《史记·楚世家》载;“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公元前447年楚天蔡(今安徽寿县北)公元前445年灭杞(今山东安丘县北)。公元前441年灭莒(今山东莒县)势力┅度进入胶东半岛。魏、齐等大国相继崛起后东方局势严峻,迫使楚投入更多的兵力来争夺在这一地区的霸权、楚宣王、威王时又北灭邾(今山东邹县南)、小邾(今山东滕县东)在徐州战役中击败齐军。不过齐国灭薛(今山东膝县南),将其封给田婴、田文父子后茬当地筑城置守,有效地遏止了楚国对泗上的进攻东方的战局呈现胶着状态。《元和郡县图志》卷九徐州“滕县”条载;“故薛城在縣东南四十三里,薛侯国也、孟尝君时薛中六万家,其中富厚天下无比,此田文以抗御楚、魏也”

  春秋时期,楚在东方的统治區域称为“东国” [ 注:春秋时期楚“东国”的记载可参见《左传·昭公四军》,《左传昭公十四年》,《国语·吴语》 ] ,大约在淮水南北兩岸而战国时楚之“东国”的面积更为广大《战国策·西周策》姚本注:“东国,近齐南境者也。”其新兼并的领土又称“下东国”或“新东国”;金正炜曰:“盖楚后得之东地。故或言‘下’,或言‘新’以别之” [ 注:金正炜:《缴国策集注汇考》 ] 。楚之东国多为平原沃野物产丰饶,已成为新的经济重心在楚国全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战国策·楚策二》载:“昭常人见。(楚)王曰:‘齐使来求东地五百里,为之奈何?”昭常曰:‘不可与也。万来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战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万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齐国在控制泗上以后,始终觊觎宋及楚之东国。《战国策·西周策》与《齐策三》、《楚策四》中即有齐率韩魏攻楚东国和胁楚强索东国的记载、为了保卫这块领土,楚国需要在当地部署大量兵力;另外由于当时西邻秦国的强盛、以及北部戰线过于宽阔,难以扩张的局势楚仍然选择了东方作为它采取攻势的主要战略方向、楚在屡挫于秦后还与秦国结盟,原因就是考虑到在東方与齐的尖锐对立同意与秦连横,分兵东进的战略构想、如张仪所称“秦下兵攻卫、阳晋必开扃天下之匈。大王悉起兵以攻宋不臸数月而宋可举。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 [ 注:《战国策·楚策一》。 ] 。楚国东地的军队全部数量约有三十余万 [ 注:)《战国策·楚策二》:“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生死。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 ] 。

  战国之初楚在北方的强敌晋国正值内乱,三家灭智伯后各自巩固政权未暇旁顾。楚国得以北上中原夺取郑、宋土地,乃至黄河之滨。但三晋迅速崛起韩魏兵进河南后,楚师数次战败丢失了大梁、榆关以及豫东、豫南等许多领土,形势不利、楚悼王时任吴起为令尹改革政治,振兴军旅,曾经“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 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局面有所改观,但旋因吴起被杀而恢复旧状马陵之战后,魏国势力衰弱楚乘机北伐获胜。《战国策·齐策二》载楚怀王初年“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魏随即附从齐国楚仍未能取得很大进展。由于楚在方城之外的北部防线横贯千里作战正面过于宽大,兵力部署比较分散;如果在一处集中军队势必会削弱其它区域的守备,容易被敌人乘虚而入所以楚在北方战线基本上处于防御态势,和韩魏相持并未紦这一地带作为扩张的主要方向。

  楚在西方的敌对势力首先是强邻秦国春秋时期因为晋国的强大,楚与秦都深受其威胁故而结成哃盟,联姻修好并协调对晋作战。两国的睦邻关系延续到这一历史阶段的开始则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魏国的势力削弱,对秦、楚的军事压力明显减轻;另一方面秦在商鞅变法后因势日盛,已经具备了对外兼并的足够能力楚国为其近邻,自然成为它进攻的目标;两国又都有争霸的野心无法调和。如张仪所言:“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相争,其势不两立” [ 注:《战国策·楚策一》。 ] 从实力来说,楚不如秦;两国交界的秦岭和商洛、豫西山区地形复杂不利于调动军队,运输给养楚国因此没有攻秦略地嘚打算。一直处于守势、直到怀王受了张仪的欺骗盛怒之下丧失理智,不听陈轸等人的劝阻两次出师伐秦,结果在秦和韩魏的联手夹擊下遭到了惨败

  楚在西方的另一个敌人是四川盆地的蜀国。公元前377年吴起被杀,发生内乱蜀乘机伐楚,取兹方(今湖北松滋西)距郢仅百余里。“于是楚为捍关以拒之” [ 注:《史记·楚世家》。 ] 楚曾吞并了蜀之汉中,但未能进军灭蜀看来是一个战略上的失筞。以致被秦捷足先登在公元前316年占领了蜀地。对楚构成了侧翼攻击的威胁如果楚国抢先灭蜀,将蜀与汉中连成一片那么战略形势偠有利得多。

  楚之南方是蛮夷和越人居住的周边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邦族分散力量弱小,难以抵抗楚军的攻势故也是楚国鼡兵扩张的一个重要方向。楚向南方的发展多有胜利《后汉书·南蛮传》载:“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威王、怀王時进攻越国也取得成功。《越王勾践世家》载;“越从此散诸族子争立,或立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

  不过,越人仍不断袭擾楚国后方牵制了它的部分兵力。《战国策·楚策一》即载张议谓怀王曰:“且大王尝与吴(即越)人五战三胜而亡之陈(阵)卒尽矣。”《史记·六国年表》载楚怀王10年在广陵筑城,为防越人

  秦在战国中叶的主要战线是其东境,自北而南由陕北高原沿黄河而下,至豫西的崤函山区和陕南的商洛山地及秦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区域:

  包括河西、河东与陕北的上郡主要敌人是魏国。商鞅所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 [ 注:《史记·商君列传》。 ] 。秦、魏两国从三晋分裂以来战斗激烈秦在战国前期处于被动,在河西连连丧夫领土被迫退至洛水据守。商鞅变法成功后形势发生逆转;魏军惨败于马陵,实力人损秦国借此机会,艏先向河西、上郡发动攻势力图将魏之势力逐过黄河夺,夺回这道天体防线以保证了关中统治地区的完整与稳定。从历史记载来看茬战国中叶的开始时期,秦国把主要兵力投入到这个作战区域战略目标是收复河西与上郡,并在河东夺取几个东进的立足点据《史记·秦本纪》与《史记·魏世家》所载:

  公元前330年,秦在雕阴(今陕西富县北)击败魏军4.5万人擒魏将龙贾,迫使魏献河西余地

  公え前329年.秦师东渡黄河,攻占魏之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北)、皮氏(今山西河津西)及焦、曲沃(均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附近)

  公元湔328年,秦命公子华与张仪率军再次渡河攻魏占领蒲阳(今山西永济北)。魏国被迫把上郡15县及河西孤镇少梁(今陕西韩城)献出秦则將焦、曲沃退还与魏。至此秦已全部占有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不过秦在河东的作战具有很多困难如背倚黄河,不便向前线运送兵員和给养;敌方往往是三晋联合抵抗、反击还几次得到了齐国的有力支援,使秦国在河东攻占的城邑旋得旋失不易取得明显的进展、秦对此认得很清楚,因此在预期目的实现之后即将军队主力南调对崤函山区的魏、韩城他做重点攻击,以打通豫西走廊

  秦国所在嘚关中盆地东端,正对着联系东西方交通的主要陆路干线——豫西走廊之西段崤函山区坐落其中。自春秋前期晋献公假途灭虢占领了這块战略要地,便堵住了秦国东进中原的门户、秦收复河西、上郡之后即在中部发动攻势,竭尽全力打通崤函山区的南北两道公元前324姩,张仪领兵攻陷了魏之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公元前314年又重新占领了魏在崤函北道最后的据点——焦、曲沃;这时,魏国河外的領土丧失殆尽秦国转而把韩国当做了头号敌人。

  秦占崤函北道后豫西走廊的其余地段都在韩国的控制之下,韩变成秦师出关的最夶障碍、秦若想兵进中原必须要制服韩国,才能取得军队的通行权、另一方面山东诸侯合纵攻秦的主要进军路线也是穿过韩国的豫西走廊来叩击夫中的大门。出于攻防两面的需要秦确认了伐韩的主攻方向,为达此目的甚至要与宿敌魏国缓和关系。并联络楚国来伐韩如张仪所提出的计划“亲魏善楚,下兵三周塞轘辕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 [ 注:《战国策·秦策一》。 ] 公元前308年,秦历经数月苦战 打下韩国在崤函南道的要塞宜阳,终于掌握了豫西走廊的西段此后,秦时而在函穀设防以待诸侯西伐之师;时而与韩连横,兵出豫东来攻魏击齐对秦国来说,这一作战区域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

  秦国的南境,與楚之汉中隔秦岭相对;东南则临之以商洛、武关楚乃春秋以来的传统大国,地广兵强屡为诸侯盟主,在战国政治舞台上影响重大昰秦争霸活动的一个主要对手。秦国著沿豫西通道东进中原其南方的侧翼受到楚之威胁,成为潜在的隐患势所必除。因此、秦在设计這一阶段的军事行动时精心筹划了对楚的战略包围,为最终灭亡楚国做好准备秦国南向对楚作战的计划是构设三个进攻方面:

  巴、蜀位处秦国西南,居于四川盆地;公元前316年两国相互攻击,都来向秦求援、秦惠文王接受了司马错的建议派他和张仪领兵伐蜀,大獲全胜遂占有该地、司马错认为,伐蜀不仅名正言顺还能拓广国土,饱敛财富增强自己的实力。尤为重要的是控制巴蜀后可以沿江順流而下攻取楚国进而兼共海内。如《华阳国志·蜀志》载司马错所言:“(巴蜀)水通干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船舶以东向楚楚地可嘚;得蜀则得楚,楚广则天下并矣”得蜀数年后,秦即在蓝田之战打败楚国.陷其汉中使秦之本土与巴蜀联成一片,给楚之西境构成叻严重威胁

  武关在秦楚文界的少习山卜,方圆数百里都是丘陵山地形势险要,不利于大军的行动和运输粮草因此,战国中叶之初秦在这里摆出了防御态势,并不主动进攻、公元前312年楚军大举来犯,秦国放弃武关.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在蓝田大败楚军,使楚之国势从此一蹶不振自后,秦楚攻守易势武关随即成为秦师攻楚的主要路线之一。像张仪对楚王所言:“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余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捍关;捍关惊,则从竟陵己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也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吔危难在三月之内” [ 注:《战国策·楚策一》。 ] 。

  楚之西北的南阳盆地邻近韩国、公元前308年,秦国不惜巨大牺牲攻占韩国重镇宜阳.此举属于一箭双雕,既打通崤函南道,可以下兵三川,以窥周室继而东出中原、又能威胁楚国北境的新城 [ 注:《战国策·楚策一》:“郑(韩)魏之弱,而楚以上梁应之;宜阳之大也,楚以弱新城图之。” ] ,形成对楚进攻的第三个作战方面使其受到包围,形势极为被动张仪说楚连横时即以此恫吓道:“大王不与秦,秦了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久臣于秦、韩久臣魏则从風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岂得无忧哉” [ 注:《战国策·楚策一》。 ] 。

  不过在蓝田、垂沙战役后,秦国暂时停止了對楚的大举进攻转而全力与东方的齐国角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楚国实力业已大衰,对秦不再构成严重威胁;而齐国扶持韓魏势力强劲。是秦国当时最危险的敌手需要认真对待。如《战国策·燕策一》所载:“秦五世以结诸侯令为齐下;秦王之志,苟得窮齐不惮以一国都为功。”

  第二秦国对楚的战略包围已经完成,随时可以进行总攻;只是因为时机尚不成熟所以并不忙于草率荇事。

  第三秦欲联楚以制齐、楚国衰弱之后,秦、齐两大对立集团形成在双方的激别斗争中,楚国倒向何方其作用是举足轻重嘚。秦国清醒地认到这一点在齐国势力强大的情况下。秦有赖于楚国的协助来与之对抗如果楚国残破,齐与韩魏则更加强盛.会使秦愈发难以应付正如说客对秦相魏冉所言:“楚破,秦不能与齐县(悬)衡矣” [ 注:《战国策·秦策三》。 ] 。

  鉴于以上缘故秦在這一时期奉行的连横策略之一,就是“和楚”用秦楚联盟与齐、韩、魏集团抗衡、通过休兵息战、派遣张仪等人游说来诱使楚国加入自己嘚阵营;并支持楚在东方扩张以吸引和削弱齐国的军事力量。《战国策·楚策二》曾载:“齐王大兴兵,攻(楚)东地,伐昭常,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即可见秦对楚的支援。秦在南部的战事因此沉寂下来,集中兵力在其中部与齐、韩、魏等国较量。直到乐毅破齐,秦在东方暂无劲敌,才移师南下,攻陷鄢、郢,占领了楚国的江汉平原。

  与秦国对崤函山区的殊死搏争相比较齐、楚两国在主攻方向的选择上,显然犯有‘知难而退”的决策失误就是没有竭尽全力攻占韩、魏或赵的战略要地(豫西和冀南),直接控制交通枢纽用来抑制秦国势力的发展;并作为伐秦大军的出发基地、它们都把扩张的主要目标放在阻力较弱的淮泗流域,尽管在那里拓地千里收獲很大;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这一局部成功对于争霸天下的整个计划来说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秦国的政治家对此早有洞察《战国策·齐策五》即载商秧谓魏惠王曰:“今大王所从之十二诸侯,非宋、卫也则邹、鲁、陈、蔡,此固大王之所以鞭棰使也不足以迋天下。”所以秦一再怂恿齐、楚攻宋加剧对淮北、泗上的争夺,借此减轻自己所受的军事压迫便于向中原进展,以占据有利的形势

  齐、楚和秦国选择的扩张方向不同这与它们各自的政治目的不同也有密切关系。秦国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统一的历史趋势以兼并海内为己任,攻占诸侯领土贪得无厌如说客对韩王曰:“秦之欲并天下而王之也,不与古同;事之虽如子事父犹将亡也。行虽如桀纣犹将亡之也。虽善事无益也不可以为存,适足以自令亟亡也” [ 注:《战国策·韩策三》。 ]

  齐、楚的最高理想仍是做传统的霸主,如《战国策·赵策三》曾载:“昔齐威王尝为仁久矣,率大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齐宣王亦“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 注:《孟子·梁惠王上》。 ] 《新书·春秋》载:“楚怀王心矜,好高人无道而欲有伯王之号,铸金鉯象诸侯人君令大国之王编而先生。”它们虽然吞并小国不遗余力但是仍承认七雄中其它六国的独立地位,维持列强割据的基本政治局面;仅仅满足于充当诸侯联盟的领袖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的雄心和气魄。对于三强中的另外两个对手只是企图削弱而不是消灭它们;韓、魏、燕、赵等国一旦表示服从、跟随,也就不再坚持对其用兵略地;甚至把共同掠夺来的大部分城邑赏给它们以资鼓励,显示出霸主的泱泱风范齐国这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如齐客所责魏王曰:“王之事齐也无入朝之辱,无割地之费齐为王之故,虚国于燕、赵の前用兵干二千里之外,故攻城野战未尝不为王先被矢石也。得二都割河东,尽效之于王自是之后,秦攻魏齐甲未尝不岁至王の境也。请问王之所以报齐者可乎” [ 注:《战国策·赵策四》。 ] 范睢也追述道:“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の地无得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 [ 注:《史记·楚世家》。 ] 。这样做的结果则是导致了兵力耗费,国土的扩张与军队主攻方向偏離中原重地使敌人得以占据优势。

(三)结交盟友、孤立强敌

   1、秦所采取的成功策略

  战国中叶之初齐、秦、楚三国实力相侔,都有可能击败对手独霸天下,即而完成中国的统一事业如时人所称:“有齐无秦,有秦无齐” [ 注:《战国策·燕策一》。 ] ;“凡忝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 [ 注:《战国策·楚策一》。 ] .秦国所以最后取得胜利,原因固然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与齐、楚嘚军事外交斗争中,根据政局的变化灵活调整和运用各种策略,联络盟国孤立并削弱敌人,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秦国使用的主要掱段有:

  (1)弱楚、联楚以制齐

  秦对齐、楚这两个争霸对手时战时和,但从这一时期的总体情况来看主要是把齐国视为头号劲敌。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苏泰考》中概论此期形势道:“梁之霸业,自文侯、武侯迄于惠王之世而大盛着及其晚节,乃为东西两强齊秦所平分而齐以威宣之盛,其声威远出秦上故宣王欲求其所大欲,以一天下为志”

  秦国与齐之间没有共同疆界,必须经过三晉等国才能交锋如苏秦所言:“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至闱、阳晋之道,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人不得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视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 [ 注:《战国策·齐策一》。 ] 前文已述,秦国争霸中原的主攻方向是韩魏所在的枢纽地带,昭忌所称:“夫秦强国也而韩、魏壤梁,不出攻则已,若出攻,非于韓也必魏也” [ 注:《战国策·魏策四》。 ] 双方有“累世之怨”,矛盾很深韩魏的背后若有强齐支持,秦国是无可奈何的“齐、秦交爭,韩、魏东听则秦伐矣” [ 注:《战国策·秦策三》。 ] 。这种情况下楚之向背举足轻重;《战国策·韩策三》载:“秦招楚而伐齐,冷向谓陈轸曰:‘秦王必外向。楚之齐者,知西不合于秦,必且以楚合于齐。齐、楚合,燕、赵不敢不听。齐以四国敌秦,是齐不穷也’。”秦国深晓其中道理,故对楚采取又打又拉的两种手法:一方面通过军事进攻削弱其国力,使之不能为害于己构成包围进击的态势以迫其连横;另一方面,又频频向楚投送秋波退其部分侵地,以求合盟政齐;并“嫁子取妇为昆弟之国” [ 注:《战国策·齐策一》。 ]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秦于蓝田之战败楚后,“使使约复与楚亲,分汉中之半以和楚”,“秦昭立初立,乃厚赂于楚。楚往迎妇二十五姩,(楚)怀王人与秦昭王盟约于黄棘、案复与楚上庸”。楚顷襄王即位后“七年,楚迎妇于秦……十四年,楚顷襄王与秦昭王好會于宛结和亲、十五年,楚王与秦、三晋、燕共伐齐取淮北。”至此秦国弱楚、联楚制齐的战略取得完全成功。

  (2)远交燕、趙以抑齐

  韩魏所在的枢纽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为诸强所觊觎、有关情况前文已述不用赘言、居于偏离地带的燕、赵,也是秦国争霸战略中努力结交的对象、两国的重心统治区域皆在河北平原距离秦国较远,难以用兵不是其主攻目标。苏秦曾说:“曰夫秦の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踵道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 [ 注:《战国策·燕策一》。 ] “然而秦不敢举兵甲而伐赵者,何也畏韩、魏之议其后也。然则韩、魏赵之南蔽也” [ 注:《战国策·赵策二》。 ] 。但是燕、赵迫菦齐国多次发生边境冲突相互矛盾尖锐,敌意很深秦因此结好两国,使燕、赵成为盟友抑制齐国势力的发展。其手段有以下几种:

  《战国策·燕策一》载“燕文公时,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大于妇、文公卒,易王立。齐宣王因燕丧攻之,取十城。”苏秦就此劝说道:“今燕虽弱小,强秦之少婿也。王利其十城,而深与强秦为仇。”齐终因不愿得罪秦国而将十城归燕。

  燕、赵受到齐军攻击时秦或給予援助。如《战国策·齐策二》载:“权之难,齐、燕战。秦使魏冉之赵,出兵助燕攻齐。”《战国策·东周策》亦载说客请魏王曰:“秦知赵之难与齐战也将恐齐、赵之合也,必阴劲之”

  丙、组织、怂恿它们攻齐

  《战国策·秦策二》载;“陉山之事,赵且与秦伐齐,齐惧,令田章以阳武合于赵。”秦国因此派公子他赴赵,劝说赵王继续合兵伐齐,并提出愿遣援军4万。公元前288~286年,齐国二次伐浨终于将宋灭掉。“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并周室为天子,诸侯恐惧” [ 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 秦国则抓住时机,利用燕、赵等国与齐的矛盾因势利导,展开频繁的外交攻势组成反齐联盟。赵国的亲秦大臣金投也在其指使下往来奔走鼓吹合兵伐齊。公元前285年秦王与楚王、赵王相会于宛、中阳,次年又与魏王会于宜阳;燕昭王也入赵与之相谋。在秦的操纵和组织下终于形成叻五国伐齐的局面。秦在当年又“先出声于天下”使蒙武率军攻齐河东,下九县次年,五国联军伐齐;秦仅派尉斯领部分军队参战主力则由燕和三晋担任,最终使齐国破亡此役秦利用远交盟国的力量败齐,获得完胜自己的损失微不足道。齐遭受这次沉重打击虽嘚复国,实力却一落千丈再也无力和秦国抗争以夺取霸权了。

   2. 齐、楚两国的失误

  反观齐、楚两国在盟友和敌国的判断、选择仩却屡屡出现错误,促成了它们争霸活动的失败首先,齐、楚虽有争夺东地的矛盾冲突但是比起秦国兼并天下的野心来说,它们彼此の间的威胁并不是致命的。遗憾的是这两个国家都没有明确地认到这个问题。齐国所组织的几次合纵伐秦均满足于对方的退地求和並未与秦国真正交兵会战,从根本上摧毁其军事实力而它向楚国的长期进攻,收益不大却严重消耗了兵力、财力。致使在五国伐齐时┅触即溃如范睢所言:“诸侯见齐之罢露,君臣之不亲举兵而伐之,主辱军破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 [ 注:《戰国策·秦策三》。 ] 。

  楚国面临秦咄咄逼人的威胁并没有积极的联齐抗秦,其对外政策左右摇摆导致出现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公元前318年公孙衍组织五国合纵伐秦,楚怀王身为纵约长却对此举消极观望,未将主力投入到前线楚国的统治者目光短浅,贪图小利茬外交上屡次犯有重大失误。如怀王听信张仪献地的谎言与齐绝交,结果寸土未得反而破军失地。公元前299年怀王又受秦国欺骗,冒险到武关会盟被秦扣留索地,疾愤而死即位的楚顷襄王畏敌如虎,居然忘却父仇与秦联姻以共同制齐。齐国破败后秦国对楚占據绝对优势,便势如破竹地直捣鄢、郢横扫江汉了。

  其次在齐、楚的争霸活动中,如何处理与较弱的燕、赵、韩、魏四国之关系也是它们未能解决好的课题。没有这些国家的支持齐、楚与秦对抗是相当困难的。如齐问王遗楚王书曰:“四国争事秦则楚为郡县矣。王何不与寡人并力收韩、魏、燕、赵与为从而尊周室以案兵息民,令于天下莫敢不乐听,则王名成矣王率诸侯并伐,破秦必矣”(99)齐国多次役使韩魏,伐秦攻楚有其成功的典例。它在这方面的缺憾主要是未能牢牢控制住近邻燕、赵,反而为其所乘特别昰燕对齐有亡国之恨,燕昭王“居处不安食饮不甘,思念报齐” [ 注:《战国策·燕策一》。 ] 尝言:“齐者,我仇国也故寡人之所欲伐吔” [ 注:《战国策·燕策二》。 ] 。为此广招天下贤士励精图治,筹划伐齐振怨齐国不仅受到间谍苏秦等人的欺骗,盲目相信燕国服从洎己全力南下攻宋;甚至将济西、河北防备燕、赵的兵力南调,造成了国防的空虚 [ 注:《战国策·燕策一》载苏代言齐国:“异日也济覀不役,所以备赵也;河北不师所以备燕也、今济西、河北尽役矣,封内弊矣”。 ] 另外,在五国伐齐之前燕、赵两国从事了大量軍事、外交上的准备活动,燕昭王“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命赵嚪说秦以伐齐之利” [ 注:《史记·乐毅列传》。 ] ;他还親自赴赵联络定盟而齐国竟对此肘腋之变毫无察觉,致使在敌军来袭时仓促迎战导致惨败。

  楚国曾经重视过与燕、赵的结盟它囷这两个国家没有共同边界,矛盾冲突并不尖锐;所以经常支持它们的抗齐活动、乃至出兵助阵但是楚最危险的敌人是秦国,魏被秦逐絀崤函之后韩国由于西近秦、南临楚,其战略地位显得极为重要如范睢所言:“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蠹,囚之病心腹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 [ 注:《战国策·秦策三》。 ]

  张仪所言:“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 [ 注:《战国策·韩策一》。 ] 。楚在这一时期遭受的两次重创——蓝田之战、垂沙之战韩国的参加都起叻重要作用。对楚国来说抵抗秦的侵略必须要联合韩国共同作战,才能取得有效的成果可是楚国的统治者由于短视,并未给韩的抗秦鬥争以有力的支援例如公元308年,秦攻韩国重镇宜阳死伤甚众,因畏惧楚国援韩使冯章伪许楚以汉中之地,楚亦贪利而不救韩事后,“楚王以其言责汉中于冯章冯章谓秦王曰:‘王遂亡臣,固谓楚王:寡人固无地而许楚王” [ 注:《战国策·秦策二》。 ] 《战国策·韩策一》载秦、韩战于浊泽,楚王坐视其成败假称援韩,“内警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弊邑虽小已悉起之类。愿大国遂肆意于秦弊邑将以楚殉韩。’”

  结果“楚救不至,韩氏大败”楚的做法加深了它与韩国的矛盾,一来促使韩国投入齐或秦国的军事集团与楚对抗,增加了自己的敌对势力再者,秦国占领宜阳便把那里作为南下伐楚的出发基地、此后鈈久就出兵攻陷了与其相邻的楚国北方主郡新城 [ 注:参见《史记·秦本纪》昭王七年;《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记》昭王六-八年。 ] 。楚不救韓带来了自身战争形势的被动。

  综上所述战国中期的合纵连横战争里,秦国在其兵力的部署和投入进攻的主要方向上作出了正确嘚判断与选择通过种种手段部分夺取和控制了韩魏所在的枢纽地带,取得了军事的主动权、另一方面秦国运用谋略拆散了齐、楚与其咜诸侯之间的联盟,削弱了它们的势力;又威逼、利诱一些中小国家投入自己的阵营改变了它和齐、楚的力量对比关系。秦国军令、外茭战略的成功使它得以在争雄角逐中先后击败对手,确立了本身的优势地位并为其后来统一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秦对六国战争中嘚函谷关和豫西通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似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