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日本歪曲侵略历史论文战后第一个跳出来歪曲历史的内阁大臣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谁是日本战后第一个跳出来歪曲历史的内阁大臣
——日本天天“蒋”【5月2日(星期二)篇】
  在二战后的日本历史上,发表右翼极端言论曾经是一道不可触碰的红线。谁碰,就要回家卖红薯。根据大阪大学研究员福田州平2010年的考证,二战后日本内阁大臣级高官否认侵略历史的极端言论,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以历史教科书为切入口。第一个跳出来的是第3次中曾根内阁的文部大臣藤尾正行。
  1986年,右翼组织“守护日本国民会议”编撰的高中日本史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遭到了中韩两国的强烈批评。日本文部省迫于压力,四次提出了修改要求。“守护日本国民会议”按照要求稍微修改后,文部省于“卢沟桥事变”发生的7月7日批准了该教科书。即使这样,“守护日本国民会议”还是在第二天举行记者招待会,表达了对文部省的强烈不满。
  该事件发生后不久,刚刚担任文部大臣的藤尾正行于7月25日做出了令人意外的表态:“东京审判究竟真有客观性?胜利者真有审判失败者的权力?如果说世界史是一部战争史,岂不是哪里都需要这种审判。”对于“守护日本国民会议”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藤尾宣称:“对这本教科书有意见的人,去想想世界史上是不是我说的那样。”
  7月30日,中国马上做出反应,批判了藤尾的发言。当天的《朝日新闻》刊登报道称,对藤尾的发言不做好评。面对各方压力,在日本右翼势力还未形成气候的背景下,藤尾在8月22日的参议院决算委员会上谢罪称:“作为文部大臣,我的发言是不合适的,容易招致误解。对不起。”但是,藤尾同时拒绝全面撤回发言。“作为政治家,作为个人,自己的信念不会变化。”
  藤尾不仅没有因为教科书问题的“暴言”而辞职,反而越跳越高。1986年10月号《文艺春秋》准备发表的一篇专访文章中,藤尾大放阙词,指责鸦片战争才是侵略的典型。“所谓日本犯的罪,比如‘南京屠杀事件’,与鸦片战争比起来,真是最凶恶的吗。而且,所谓的‘南京屠杀事件’,与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比起来,究竟哪个规模大?哪个才是故意的。按照战时国际法审判,究竟更应该审判哪个?”
  这些采访内容在《文艺春秋》发行前就已经流传出来,日本政府与执政党开始高度重视起来,不断做工作,但是藤尾依然没有撤回发言。9月8日,《朝日新闻》引用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的表态发表文章称,藤尾的发言,是日中友好的阻碍。结果,在刊载藤尾发言的《文艺春秋》发行前,中曾根痛下决心罢免了藤尾的文部大臣职务。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藤尾事件消停不到两年,担任竹下登内阁国土厅长官的奥野诚亮又跳了出来。1988年4月22日,他针对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向记者公开表示:“已经是战后43年了,我们不能再被占领军摆布。虽然我们不能无视邓小平说的话,但是日本也不能失去本性。中国与我们的国情不同。占领军不让我们使用国体、国情等词语,将其从教科书里删除,那还不如让教科书全是上古神话。”《朝日新闻》迅速报道后,25日奥野在众议院土地问题特别委员会会议上表示:“我发言的前提不是说中国的坏话。亚洲都曾经是白种人的殖民地,大东亚战争的结果是亚洲取得了独立。但是只有日本被打上了侵略国的标签,非常遗憾。虽然邓小平批判参拜靖国神社,但是我们是不是就非要全盘接受。日本是自由的国家,只要不对对方失礼,作为一个国民就有权力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4月28日,中国政府批判了奥野的发言内容。5月3日的中日外长会谈上,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钱其琛指名道姓地说到了奥野,对他的发言表示出强烈的不愉快感。当天,《朝日新闻》等日本媒体就纷纷报道此事,批判奥野影响了中日关系,损害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希望他“自肃”。可是,奥野依然把各界的批评当作耳旁风,没有做出任何悔改的表示。结果,十天后的5月13日,奥野就丢掉了国土厅长官的乌纱帽。
  从藤尾与奥野的事例不难看出,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对敢于公开否认侵略历史的高官,处罚是非常严厉的。第一个与第二个跳出来的阁僚,都被强制结束了政治生命。这对维护当时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充分展现了日本老一辈政治家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表现出来的远见卓识。回首往昔,再看如今,日本政府的各种表现,或许只能让人一声叹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谁是日本战后第一个跳出来歪曲历史的内阁大臣
谁是日本战后第一个跳出来歪曲历史的内阁大臣
时间: 04:25
导读 : ——日本天天“蒋”【5月2日(星期二)篇】
——日本天天“蒋”【5月2日(星期二)篇】在二战后的日本历史上,发表右翼极端言论曾经是一道不可触碰的红线。谁碰,就要回家卖红薯。根据大阪大学研究员福田州平2010年的考证,二战后日本内阁大臣级高官否认侵略历史的极端言论,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以历史教科书为切入口。第一个跳出来的是第3次中曾根内阁的文部大臣藤尾正行。1986年,右翼组织“守护日本国民会议”编撰的高中日本史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遭到了中韩两国的强烈批评。日本文部省迫于压力,四次提出了修改要求。“守护日本国民会议”按照要求稍微修改后,文部省于“卢沟桥事变”发生的7月7日批准了该教科书。即使这样,“守护日本国民会议”还是在第二天举行记者招待会,表达了对文部省的强烈不满。该事件发生后不久,刚刚担任文部大臣的藤尾正行于7月25日做出了令人意外的表态:“东京审判究竟真有客观性?胜利者真有审判失败者的权力?如果说世界史是一部战争史,岂不是哪里都需要这种审判。”对于“守护日本国民会议”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藤尾宣称:“对这本教科书有意见的人,去想想世界史上是不是我说的那样。”7月30日,中国马上做出反应,批判了藤尾的发言。当天的《朝日新闻》刊登报道称,对藤尾的发言不做好评。面对各方压力,在日本右翼势力还未形成气候的背景下,藤尾在8月22日的参议院决算委员会上谢罪称:“作为文部大臣,我的发言是不合适的,容易招致误解。对不起。”但是,藤尾同时拒绝全面撤回发言。“作为政治家,作为个人,自己的信念不会变化。”藤尾不仅没有因为教科书问题的“暴言”而辞职,反而越跳越高。1986年10月号《文艺春秋》准备发表的一篇专访文章中,藤尾大放阙词,指责鸦片战争才是侵略的典型。“所谓日本犯的罪,比如‘南京屠杀事件’,与鸦片战争比起来,真是最凶恶的吗。而且,所谓的‘南京屠杀事件’,与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比起来,究竟哪个规模大?哪个才是故意的。按照战时国际法审判,究竟更应该审判哪个?”这些采访内容在《文艺春秋》发行前就已经流传出来,日本政府与执政党开始高度重视起来,不断做工作,但是藤尾依然没有撤回发言。9月8日,《朝日新闻》引用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的表态发表文章称,藤尾的发言,是日中友好的阻碍。结果,在刊载藤尾发言的《文艺春秋》发行前,中曾根痛下决心罢免了藤尾的文部大臣职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藤尾事件消停不到两年,担任竹下登内阁国土厅长官的奥野诚亮又跳了出来。日,他针对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向记者公开表示:“已经是战后43年了,我们不能再被占领军摆布。虽然我们不能无视邓小平说的话,但是日本也不能失去本性。中国与我们的国情不同。占领军不让我们使用国体、国情等词语,将其从教科书里删除,那还不如让教科书全是上古神话。”《朝日新闻》迅速报道后,25日奥野在众议院土地问题特别委员会会议上表示:“我发言的前提不是说中国的坏话。亚洲都曾经是白种人的殖民地,大东亚战争的结果是亚洲取得了独立。但是只有日本被打上了侵略国的标签,非常遗憾。虽然邓小平批判参拜靖国神社,但是我们是不是就非要全盘接受。日本是自由的国家,只要不对对方失礼,作为一个国民就有权力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4月28日,中国政府批判了奥野的发言内容。5月3日的中日外长会谈上,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钱其琛指名道姓地说到了奥野,对他的发言表示出强烈的不愉快感。当天,《朝日新闻》等日本媒体就纷纷报道此事,批判奥野影响了中日关系,损害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希望他“自肃”。可是,奥野依然把各界的批评当作耳旁风,没有做出任何悔改的表示。结果,十天后的5月13日,奥野就丢掉了国土厅长官的乌纱帽。从藤尾与奥野的事例不难看出,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对敢于公开否认侵略历史的高官,处罚是非常严厉的。第一个与第二个跳出来的阁僚,都被强制结束了政治生命。这对维护当时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充分展现了日本老一辈政治家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表现出来的远见卓识。回首往昔,再看如今,日本政府的各种表现,或许只能让人一声叹息。
近期热门事件
原标题:其实是经纪人 刘昊然工作室发澄清约饭是工作人员
演员王丽坤亮相Dior2018春夏高订发布会
Red Velvet将发正规2辑后续《The Perfect Red Velvet》,主打曲《Bad Boy》是基于嘻哈的R&B舞曲,也是时隔两个月的高速回归。
浙江在线1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佳莹)1月24日,杭州的天气骤然寒冷。室外虽冷,但当天下午,经济界别委员的讨论现场却气氛火热。
当地时间日,美国华盛顿,沃尔夫新书《火与怒:特朗普白宫内幕》在当地书店出售。视觉中国图日本战后历任首相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日本战后历任首相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谁是日本战后第一个跳出来歪曲历史的内阁大臣_突袭网
当前位置&:&&&&谁是日本战后第一个跳出来歪曲历史的内阁大臣
热门标签:&
谁是日本战后第一个跳出来歪曲历史的内阁大臣
编辑:张俊
――日本天天“蒋”【5月2日(星期二)篇】
在二战后的日本历史上,发表右翼极端言论曾经是一道不可触碰的红线。谁碰,就要回家卖红薯。根据大阪大学研究员福田州平2010年的考证,二战后日本内阁大臣级高官否认侵略历史的极端言论,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以历史教科书为切入口。第一个跳出来的是第3次中曾根内阁的文部大臣藤尾正行。 1986年,右翼组织“守护日本国民会议”编撰的高中日本史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遭到了中韩两国的强烈批评。日本文部省迫于压力,四次提出了修改要求。“守护日本国民会议”按照要求稍微修改后,文部省于“卢沟桥事变”发生的7月7日批准了该教科书。即使这样,“守护日本国民会议”还是在第二天举行记者招待会,表达了对文部省的强烈不满。 该事件发生后不久,刚刚担任文部大臣的藤尾正行于7月25日做出了令人意外的表态:“东京审判究竟真有客观性?胜利者真有审判失败者的权力?如果说世界史是一部战争史,岂不是哪里都需要这种审判。”对于“守护日本国民会议”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藤尾宣称:“对这本教科书有意见的人,去想想世界史上是不是我说的那样。” 7月30日,中国马上做出反应,批判了藤尾的发言。当天的《朝日新闻》刊登报道称,对藤尾的发言不做好评。面对各方压力,在日本右翼势力还未形成气候的背景下,藤尾在8月22日的参议院决算委员会上谢罪称:“作为文部大臣,我的发言是不合适的,容易招致误解。对不起。”但是,藤尾同时拒绝全面撤回发言。“作为政治家,作为个人,自己的信念不会变化。” 藤尾不仅没有因为教科书问题的“暴言”而辞职,反而越跳越高。1986年10月号《文艺春秋》准备发表的一篇专访文章中,藤尾大放阙词,指责鸦片战争才是侵略的典型。“所谓日本犯的罪,比如‘南京屠杀事件’,与鸦片战争比起来,真是最凶恶的吗。而且,所谓的‘南京屠杀事件’,与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比起来,究竟哪个规模大?哪个才是故意的。按照战时国际法审判,究竟更应该审判哪个?” 这些采访内容在《文艺春秋》发行前就已经流传出来,日本政府与执政党开始高度重视起来,不断做工作,但是藤尾依然没有撤回发言。9月8日,《朝日新闻》引用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的表态发表文章称,藤尾的发言,是日中友好的阻碍。结果,在刊载藤尾发言的《文艺春秋》发行前,中曾根痛下决心罢免了藤尾的文部大臣职务。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藤尾事件消停不到两年,担任竹下登内阁国土厅长官的奥野诚亮又跳了出来。日,他针对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向记者公开表示:“已经是战后43年了,我们不能再被占领军摆布。虽然我们不能无视邓小平说的话,但是日本也不能失去本性。中国与我们的国情不同。占领军不让我们使用国体、国情等词语,将其从教科书里删除,那还不如让教科书全是上古神话。”《朝日新闻》迅速报道后,25日奥野在众议院土地问题特别委员会会议上表示:“我发言的前提不是说中国的坏话。亚洲都曾经是白种人的殖民地,大东亚战争的结果是亚洲取得了独立。但是只有日本被打上了侵略国的标签,非常遗憾。虽然邓小平批判参拜靖国神社,但是我们是不是就非要全盘接受。日本是自由的国家,只要不对对方失礼,作为一个国民就有权力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4月28日,中国政府批判了奥野的发言内容。5月3日的中日外长会谈上,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钱其琛指名道姓地说到了奥野,对他的发言表示出强烈的不愉快感。当天,《朝日新闻》等日本媒体就纷纷报道此事,批判奥野影响了中日关系,损害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希望他“自肃”。可是,奥野依然把各界的批评当作耳旁风,没有做出任何悔改的表示。结果,十天后的5月13日,奥野就丢掉了国土厅长官的乌纱帽。 从藤尾与奥野的事例不难看出,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对敢于公开否认侵略历史的高官,处罚是非常严厉的。第一个与第二个跳出来的阁僚,都被强制结束了政治生命。这对维护当时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充分展现了日本老一辈政治家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表现出来的远见卓识。回首往昔,再看如今,日本政府的各种表现,或许只能让人一声叹息。 分享: 喜欢 赠金笔
更多精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歪曲侵略历史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