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谁获得过?

普及帖: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人都是谁?
昨天,中国作家网公布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最终名单,以票多少排序——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的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苏童《黄雀记》。这些作家,每个人将获得50万元的奖金。现在,我们就普及一下,这几个作家都是什么来历!格非——中国作家里职称最高的原名刘勇,生于1964年,江苏镇江丹徒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他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格非于1986年发表处女作《追忆乌攸先生》。成名作当推1987年发表的《迷舟》。《褐色鸟群》是一篇众说纷纭的小说,当然也是一篇可以从不同角度读解的小说。这类小说对于传统小说理论无疑是公然的拒绝,所谓主题,典型人物和典型坏境之类的观点,无助于理解这种小说。王蒙——中国作家里官职最高的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日生于北京。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名誉教授、顾问,中国海洋大学文新学院院长。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日,荣登“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各界关注焦点。现在居住在北京。李佩甫——电大毕业的作家作家、诗人。1953年10月生,河南许昌人。1984年毕业于河南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许昌市文化局创作员,《莽原》杂志编辑、第二编辑室主任,河南省文联、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莽原》杂志副主编,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协主席等职。金宇澄——用上海话写作的作家原名金舒澄,上海人,小说《繁花》的作者。1952年出生,被称为小说界的“潜伏者”。《上海文学》的编辑,2012年以满纸沪语完成了一部描写上海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一问世就反响强烈,一举摘得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12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2013年凭借《繁花》获得第11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和第一届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苏童——获诺贝尔奖提名的作家原名童忠贵,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河岸》和《碧奴》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2015年8月,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最新发布的日志2015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名单
2015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名单
编辑:蔡敏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8月16日在北京揭晓,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这边风景》、李佩甫的《生命册》、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5部长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每四年评选一次。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范围为2011年至2014年间出版的长篇小说,共有252部作品参评,比上届增加74部。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聘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2位作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组成评奖委员会。评委对作品进行了认真阅读、深入讨论,经过5轮投票,于8月12日产生了10部提名作品并进行3天公示。8月16日,经第六轮投票,产生了5部获奖作品并向社会公布了实名投票情况。  有关人士认为,5部获奖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思想高度、艺术水准,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繁荣发展的态势。  中国作协专门设立纪律监察组全程监督,聘请国家公证机构对评奖进行公证。有关举措为确保评奖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为改进文学评奖风气积累了经验。  茅盾文学奖1981年根据茅盾先  延伸阅读:  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自1982年开评至今,已逾30载。本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由李敬泽、阎晶明出任,主任则由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任,不过根据最新修订的《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评奖委员会主任主持评奖工作,不参与投票。迄今为止,张洁是唯一获得过两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分别是第二届的《沉重的翅膀》和第六届的《无字》。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要求规定同一作者不宜连届获奖。  《江南三部曲》  格非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12-4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素,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作者在坚守高贵艺术性的同时,用具有穿透力的思考和叙事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江南三部曲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  《这边风景》  王蒙 / 花城出版社 / 2013-4  《这边风景(套装共2册)》是王蒙六七十年代下放新疆农村劳动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因各种缘由未曾付梓,但在《王蒙自传》和各版本评传中都有所提及,因而是一本早有耳闻却迟迟未露面的小说。书中以新疆农村为背景,从公社粮食盗窃案入笔,用层层剥开的悬念和西域独特风土人情,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图。同时,也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以及两族人民的相互理解与友爱共处,带有历史沉重的份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矛盾冲突集中,独具新疆风情,情节精彩,语言机智幽默。  《生命册》  李佩甫 / 作家出版社 / 2012-3  《生命册》作者李佩甫习惯于从中原文化的腹地出发,书写平原大地上土地的荣枯和拔节于其上的生命的万般情状。在他的笔下,乡村与城市、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并置,其试图从中摸索出时代与人的命运之间的关联。《生命册》中,既有对二十世纪后半期政治运动中乡民或迎合或拒绝或游离的生存境况的描摹,亦有对乡人“逃离”农村,在物欲横流的都市诱惑面前坚守与迷失的书写。  而横亘在所有叙事之下的,则是古老乡村沿袭而来的民间故事和传奇。在这里,民间世代相传根深蒂固的意识已经植入“背着土地行走”的“城里人”的灵魂记忆中,为“城里人”在新的价值观面前的迷茫和困顿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反哺和滋养。  借助这次写作,李佩甫完成了对知识分子在时代鼎革之际的人生选择与生命状态的诸多可能性的揭示,在无限逼近历史和人性真实的过程中,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具有哲理反思意味的人物群像图。  “我”是从乡村走入省城...  《繁花》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13-3  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  《黄雀记》  苏童 / 作家出版社 / 2013-8  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  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儿媳嫌弃,儿子不争,祖父只好交给医院关照。祖父不屈不挠,开始“破坏”医院的树木。周围的人都被祖父气疯了,照看祖父这件事自然落在了保润身上。为了驯服不安分的祖父,保润发明出了自己独特的绝招――娴熟的“捆人”技术以及五花八门的绳结。祖父变得服服帖帖,保润也成了医院里的大名人,不断地被请去驯服那些不安分不听话的病人。生遗愿设立,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四大文学奖项之一,自1982年开评至今,评选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力作,为激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将于9月下旬在北京举行。
读了《2015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名单》的人还读了: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与2015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名单相关的文章
2015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名单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推荐:萧克: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开国将军
&&&&来源:&&&&
原标题:萧克: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开国将军
萧克将军(),圆脑,高额,瘦长个,剑眉上扬,双目清澈。日,余于北京采访将军,交谈数言,由衷而起敬意:将军沙声细语,谦和有度,学识广博,百战之身不失儒雅风采,千军之帅仍具书生意气。采访完毕,萧克将军亲自化笔研磨,书“求是”两大字赠余。
美国记者尼姆?韦尔斯谓萧克将军为“军人学者”,“因为他有着许多精确的事实和数字”。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谓萧克将军是“一个善于思考、有学者风度的人”。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谓萧克将军:“思维如箭一般的敏捷而尖锐,蕴藏着一种令人生畏的力量。”
萧克将军,湖南省嘉禾人。父亲为前清秀才,乡间绅士,有地六亩。将军六岁入私塾,读四书五经,后又读高等小学三年,继入县初级师范学校。萧克将军少有大志,激情勃然。喜读孙中山《心理建设》《伦敦蒙难记》及《宋教仁传》等,崇拜三民主义。某日,其父闻家中有哭声,急推门,见将军手捧《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传》,泪流满面,且读且泣。将军爱国之心济世之情,昭然故里。
1926年1月, 萧克将军孤身一人,私借七块大洋做盘缠,离家出走,往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是时大雪,将军艰难步行九日达韶关,继转乘火车至广州。原拟报考黄埔军校,因错过报名时间,参加了蒋介石的宪兵第六十五辅助团。将军告余:“许多人说我是黄埔生,其实不然。”
1927年5月,萧克将军于武汉叶挺部担任排级教官。继任连长。三年间,将军为《向导》周报忠实读者,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通读《共产主义的abc》和《共产主义前景》等。是时,萧克将军参加了共产党。
日,萧克随部队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将军回忆言:“原计划三点起义,但不到两点就打起来了,一听枪响,我们就赶快跑出去打,到了第二天早晨仗就打完了。”将军回忆:其时团长是欧震,后投降国民党;一营营长姓魏,名已忘;二营营长廖快虎,在沙坑作战牺牲;三营营长初为江彩萍,于洛口作战负伤,继任者为团部参谋黄英。参加起义的部队还有二十五师约两个团,第二十军三个师六个团,还有新成立的第九军,人数不多。蔡廷锴师也参加了,但出发后第二天蔡率部向东叛逃了。
南昌起义失败后,萧克将军逃回家暂避数日,继追寻朱德部队,不遇。将军与两好友于宜章组织农民梭镖队,举大刀,擎长矛,分田地,打土豪。1928年3月下旬,将军率部由宜章出发,登五盖山,东进资兴龙溪洞,与毛泽东率领的三十一团不期而遇。将军言,其时双方都打红旗,见面如见亲兄弟。大家闻知是毛泽东带的“大红军”(当时农军对主力红军的尊称),欣喜若狂,欢呼雀跃。
1944年,萧克将军到延安,毛泽东忆及与将军龙溪洞会面情景,问道:“你们那时有多少人?多少枪?多少梭镖?”将军一一答之。毛显激动状,挥手向前推曰:“揭竿而起!”
1931年7月某日,时任红军师师长的萧克将军于万泰中心县沙村树林间为红军士兵作报告。忽闻“隆隆”飞机声由远而近,将军若无其事,报告照旧;继见三架国军飞机俯冲射击,将军仍镇定自若,出树林观之,以断坡作隐蔽,待敌机再次俯冲射击,将军端机枪还击,其勇无比。张爱萍将军亲见萧克射出子弹打中敌机机翼,敌机仓皇而逃。
萧克将军回忆红军长征言:“红军长征不止二万五千里,单红二方面军就远远超过了二万五千里。”1934 年7月23日,时任六军团军团长的萧克将军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训令:“中央书记处及中革军委决定,六军团离开现在的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广大游击战争和创立新的苏区。”8月7日,将军奉命率部西征。
将军回忆言,从训令看,中央对六军团实施战略转移目的并未全部透露,实际上就是要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的先遣队,为红军大规模长征探路和引路。10月24日,六军团与红三军会合时,中央红军长征才第八天,而六军团已行程五千余里。
日,贺龙夫人蹇先任生一女,贺龙闻讯大喜,请萧克将军取名。是时,二、六军团会师后连战连捷,突破国军重兵围困,长驱直入湖南中西部。萧克将军笑呵呵对曰:“捷生,打胜仗时生的。”贺龙抱拳谢,曰:“好,响亮又有意义,秀才就是秀才。”
据军史载,其时贺龙元帅任红二军团军团长、政委任弼时,萧克将军任红六军团军团长,政委王震。蒋介石与国民党报纸统称之为“萧贺匪部”。
日,中央军委颁布关于组织红二方面军及干部任职命令,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委。是时,萧克将军年仅二十九岁,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方面军领导。
1934年10月某日,红六军团于贵州旧州擒一瑞士传教士勃沙特,并获一张一平方米大小之法文贵州地图。是时,有人谓勃沙特为“帝国主义分子”,该杀;谓地图为“帝国主义文件”,该烧。
萧克将军见之则大喜,曰:“吾获二宝也!”时人不解,问将军“鸟人鸟语,鸟图鸟文,何为二宝?”将军对曰:“勃是瑞士人,瑞士不属帝国主义国家。其次,瑞士与法国同属欧洲,应通法语,当为大用。”是日晚,将军礼待勃沙特,持马灯,请勃翻译地图,将军以中文记之,夜半毕。
陶汉章将军告余曰,后此地图在六军团行军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军言此赞曰:“萧克将军文化高,有水平,处事深谋远虑,非一般工农干部所能比啊!”
萧克将军晚年常挂念勃沙特为红军翻译地图事。1984年出访欧洲途中,四处打听勃沙特下落,以期相晤,未果。
1987年5月,将军获悉勃沙特仍健在,居英国曼彻斯特之消息,喜出望外,挥毫致函曰:“久违了!从索尔兹伯里先生处得知你的近况。虽然我们已分别半个世纪,但五十年前你帮助我翻译地图的事久难忘怀。所以,当索尔兹伯里先生问及此情时,我欣然命笔告之。如今我们都早过古稀,彼此恐怕难再见。谨祝健康长寿。”
萧克将军言,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并非最早介绍红军长征之专著。勃沙特随红六军团长征五百六十余日,途经贵州、四川、湖北、湖南、云南五省,行程九千六百公里后被释放。
1936年,勃于英国出版《神灵之手》,详述其于红六军团的传奇经历。该书早于《红星照耀中国》一年多出版,当为西方最早介绍红军长征之专著。
萧克将军治军严谨,以身作则,尤重视群众纪律。1940年秋,将军至河北阜平谷家庄小住。其时,警卫员将马拴于一棵小楸树上,将军急挥手止之,曰:“小树上拴马,会把树拽死的,大树上也可以拴嘛!”建国后,谷家庄老乡赴京看望将军,将军问:“门前小楸树长得如何?”对曰:“长成大树了”,将军喜之。
萧克将军1937年5月于战火中伏案创作长篇小说《罗霄军》,约两年,得初稿。该书稿四次修改,两次失而复得,未出版即被批为“大毒草”。是时,将军申辩,这只是初稿。批判者曰:“要的就是初稿,初稿可以反映你的灵魂。”
1988年,将军重新修改后的小说以《浴血罗霄》名出版,轰动文坛,1991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之后,将军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介绍人夏衍。
萧克将军建国后先后任军委训练部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部长,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等职,以治军治学严谨而著称。据云,解放军正步走的规范姿势,为萧克将军亲自制定。将军晚年仍能昂首挺胸,脚背绷直走正步,后生辈仍勿能比也。
1958年,萧克将军以“教条主义错误”挨批判,降职任国务院农垦部部长。
萧克将军与胡耀邦为旧交。抗日战争中,将军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时,胡耀邦任属下四纵队政委。胡耀邦任党中央总书记时,有人对将军言:“耀邦是你的老下级,应该去叙叙旧。”
将军对曰:“不去,不去,没什么事去干啥?”其时将军虽与耀邦常于会议上见面,但从无单独交谈。耀邦退职后,将军将其长篇小说《浴血罗霄》送之,胡耀邦赋诗回萧克将军云:
寂寞沙场百战身,
青史盛留李广名。
夜度将军罗霄曲,
清香伴我到天明。
2003年5月某日,萧克将军登武夷山,举目东望,高吟于右任之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并即席赋联:“海峡两岸东西相望,炎黄一家世代同根”。将军之深情之才学,众人无不钦服。
萧克将军离休后笔耕不辍,除主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书以外,还出版了《萧克回忆录》《朱毛红军侧记》等作品。将军晚年担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先后主持《中国文化通志》《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型著作编撰,于中国文化事业建设,不遗余力,贡献卓著。(吴东峰)(来源:国防参考)
(责编:张瑶(实习)、闫嘉琪)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