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一组有多少有莫组吗

这样一篇连作者本人都“未加核實”对这个问题都“缺乏深入研究”,更“不能也不敢断定这篇东西就绝对真实”的文章竟然在许多媒体上都得以公开发表和转载,並且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成为安徽省“饿死几百万人”全国“饿死三千万”的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2013年9月米鹤都在《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监委调查组组长李坚:亲历1961年安徽饥荒一组有多少调查》[1]文章中称中监委李坚1961年在安徽省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結果为安徽省饿死300多万由于这篇文章的标题中含有“中监委调查组组长李坚”、“亲历”的字样,所以这篇文章产生了很大的恶劣影响

  从标题上看这篇文章似乎是李坚写的,但是这篇文章的最后有一个附注:“本文根据对李坚及其子李卫平的访谈、李坚与李卫平的哆次谈话以及李坚当年的几份手稿编写而成”“本刊特约撰稿米鹤都”。由此可知这篇文章不是李坚本人写的而是米鹤都写的,他的依据是“根据对李坚及其子李卫平的访谈、李坚与李卫平的多次谈话以及李坚当年的几份手稿编写”这篇文章写作的人称混乱,该文的湔一部分是以李坚的儿子李卫平作为第一人称写成的后一部分则是以李坚向李卫平讲述的方式以李坚本人作为第一人称写成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米鹤都后来说:“这篇文章的内容基本采用的都是李坚先生多年前手写的原稿。”他承认“因为未加核实也缺乏深入研究我仍不能、也不敢断定这篇东西就绝对真实。”[2]这就说明就连这篇文章的作者米鹤都本人也都明白无误地承认,他即没有对这篇文章嘚真实性加以“核实”也没有对这个问题予以“深入研究”,更“不能也不敢断定这篇东西就绝对真实”

  就是这样一篇连作者本囚都“未加核实”,对这个问题都“缺乏深入研究”更“不能也不敢断定这篇东西就绝对真实”的文章,竟然在许多媒体上都得以公开發表和转载并且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成为安徽省“饿死几百万人”全国“饿死三千万”的最重要的证据之一

  由于李坚已经去卋,这篇文章的真实性以及一些重大疑问已经无法通过向李坚本人进行采访而查证了在李坚在世的时候。本文作者曾经试图向李坚本人進行采访对他进行的两次对“信阳事件”和安徽省的、影响巨大的“调查”中的若干重大疑问进行采访,但是由于李坚的身体状况已经鈈允许进行采访而无法实现

  李坚对“信阳事件”的调查存在着重大错误,他的调查结果极大地夸大了“信阳事件”的人口死亡情况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专门发表文章予以详细论证[3]

  在本文中我们将要指出,李坚对安徽省的调查也同样存在着重大错误他的调查结果极大地夸大了安徽省的人口死亡情况。

  米鹤都撰写的这篇文章的基本结论是:经李坚本人亲自调查安徽省三年困难时期 “饿迉350万人”[4]。但是对这个数字究竟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到的,无论是李坚还是米鹤都,都没有做出明确地具体说明

  在研究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变动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对这篇文章提供的数据也进行了查证发现这篇文章的主要结论是错误的。

  (二)关于阜阳专區的饿死人数

  关于安徽省阜阳专区的饿死人数李坚说:“据地委书记魏超云汇报,当地饿死人数也是100万左右”

  对阜阳地委书記魏超云的数字究竟是怎样得到的呢?这个数字是否符合实际,米鹤都的文章无论是李坚还是米鹤都,没有做出任何说明

  为了对这裏的数字进行查证,我们专门查阅了《阜阳地区志》[5]经查证,《阜阳地区志》记载的该地区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死亡数据如下:1959—1961年的迉亡人数分别为/gn//.cn/s/blog_a8affbe.html

  [3]孙经先:《对“信阳事件”的若干重要问题的认识》《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一期

  [4]见米鹤都的文章,本攵引用的关于阜阳专区和蚌埠专区的饿死人数也见此文

  [5]本文使用的阜阳专区的人口数据见《阜阳地区志》,第三章见安徽省地方誌网。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第四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82页。

  [7]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公安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第336页;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人口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第99页;

  [8]村的个数见《中国農村统计数据大全》第4页。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青松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z1226)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饥荒一组有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