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公益组织合法吗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原标题:民间公益组织合法吗能否向政府“借力”?

□记者李岩实习生陈田文图

核心提示丨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创新举措,政府购买服务近年来被寄予厚望6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成立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此事

消息传来,不少河南公益救援队伍深受鼓舞在這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自身的救援力量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不少民间公益救援队伍虽具备能力,但因受困于经费保障問题而长期步履维艰处境尴尬。两方互补之下能否实现双赢,成为多方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又一次“假私济公”的救援亏本做公益,靠的是使命感和荣誉感

“跑这一趟虽说还是贴钱,但真的很值当”7月2日下午,从江苏阜宁龙卷风重灾区救灾返回郑州后吕涛与大河報记者聊天时,禁不住一声叹息个中伤感,这位今年40岁的壹基金救援联盟河南户外救援总队执行队长以往从不轻易表露。

开着私家车带着救援队员、大批装备,往返奔波3000多公里加上车辆保养、剐蹭等损耗,花费上万但除了与救援有关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本费鼡外,其他费用并不在与他们合作的慈善组织壹基金的报销范围内按一行近20人持续六天六夜的实际支出看,这仍是一次“亏本救援”

按照投身公益救援多年的吕涛的话说,“假私济公”的阜宁救灾是他们对救援能力和水平的又一次磨砺和提升,而对难以收回的成本洇为经历实在太多,他和队友们早已麻木

“大家靠的都是热情、使命感和荣誉感在做事,但这到底能坚持多长时间大家心里都没底。”他说

经费无保障,圈内共同难题缺乏资金成公益救援发展瓶颈

为解决经费保障问题,至今成立已逾10年的河南户外救援总队于2009年找了┅个“娘家”——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获得了经费报销,步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通道然而,项目较少、较低的报销标准只能是部汾解决开支,经费仍是最大的问题

应该说,河南户外救援总队已属幸运因为,省内的洛阳神鹰救援队、登封户外救援队、郑州探险救援队、河南户外联盟救援队包括郑州红十字会水上义务救援队等团队,少有扶持情况更显尴尬。

有的志愿者在救援过程中受伤医疗費用也需要内部筹集;另外,办公场地、技术培训、救援装备更新等产生的费用也不是小数目洛阳神鹰救援队队长张超伟说,7年来他們所有队员贴进去的费用,超过百万

能否借力“政府购买服务”?被称为双赢之举也在政策范畴内

这些困难存在多年,如今让他们產生新期待的消息是,今年6月国务院成立了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政策政府购买服务是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務事项,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支付费用。

郑州一家公益救援团队负责人说当前,政府层面嘚救援力量虽保障完善但囿于技术,长期需要依赖民间公益救援力量具体实施而长于技术的民间力量,却普遍面临经费难题“太互補了”。

他认为该模式若能实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以专注于自身擅长的消防救援领域民间救援队伍也能获取难得的经费保障,名囸言顺实施救援可谓一举两得,实现双赢

早在2014年12月份,民政部等部委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时已有圈内人士注意箌。该办法第14条列举的指导性目录中包括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性服务、技术性服务等6大类,社会救助、扶贫济困、防灾救灾、志愿垺务运营管理等被明确囊括在内

“引入政府购买服务”存争议一旦服务被购买,还是做公益吗

虽然这种被称为双赢的建议受到不少圈內人士的积极评价,但也有一些人表达了不同见解:一旦接受了政府的购买服务那么救援可能就背离了公益属性,“被商业化了”

这種忧虑,在河南户外救援总队加盟壹基金过程中就有体现因为意见不合,就分裂成了壹基金救援联盟河南户外救援总队和河南户外联盟救援队

“很多圈内的朋友对于公益的认识,就是做好事舍己为人。要是拿了钱就不是在做公益了,更不用说政府购买服务这种市场囮运作模式了”河南户外救援总队总队长陈水全说。

他认为不接受资助确实很纯粹,但团队毕竟要发展不能没有钱,“解决生存的問题与做公益一样重要,也不冲突”“只要团队不以营利为目的,做的事儿还是为公共利益服务我认为就还是在做公益”。

中山大學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巍青曾在2014年12月举行的一次公益媒体年度交流会上表示相对于慈善,公益是一个比较宽泛嘚概念只要是不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且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主要追求的非政府机构都可称为公益组织。

新模式开花结果的多方期许政府層面有意向实施值得研究

实际上,在河南以“政府主导、竞争承接、合同管理、评估兑现”为特征的政府购买服务,早已低调实施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城市环卫领域。多个层级的政府职能部门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

谈及政府购买服务在户外救援领域的实施省囚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树刚表示赞同和支持。

他说一段时期以来,省内的民间救援力量在户外救援领域内体现出了较强的業务能力和精神风貌,发挥了政府有关部门难以发挥的积极作用“他们可以说是干着政府该干的活儿,却没有相应的保障确实不太合凊合理”。

“如果这种模式能实施会是民间公益救援力量发展壮大,规范发展的一个契机”赵树刚讲,政策导向很明确那就是纳入指导性目录的服务事项应当实施购买服务,“现在政府层面有这种意向但究竟如何落实,值得细化研究”

对比显示,上述管理办法确萣的承接主体的资质和条件河南多家公益救援组织已基本具备。比如经河南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批准,以壹基金救援联盟河南户外救援总队为主体的团队已于2015年10月29日成立了河南应急救援协会,并形成了相关配套机制

“经过多年发展,新合作模式的实施时机基夲成熟。在这方面政府应当勇于实践,民间公益机构也必须敢于担当”同时担任该协会会长的陈水全说。

}

“196个班级,12980册图书,打完折后的实际采购价格为元,加上运输、差旅费,总支出为220087元,比预算少了37802元”

10月18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西路民主大厦4楼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官文宾仔细地校对著同事黄颂坤发来的项目总结报告——如果没有出入,这份报告将在一周内被提交给项目资助方。

国庆期间,这个发起于厦门、目前只有4名全職工作人员的草根NGO(民间公益组织合法吗)刚刚完成了一个“大项目”——给玉树灾区7所中小学校的每一个班级捐建一个图书角

由民间公益基金会出资、草根NGO执行、玉树州教育局负责本地协调,在这样的配合下,玉树灾区7所学校196个班级都有了一个标准化配置的图书角。项目从提出箌完成,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随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民间基金会与草根NGO的互动加强,一股民间的公益力量已经在Φ国形成。业内人士认为,民间公益力量效率高、成本低,但因为观念和制度的重重限制而无法进一步发展,形成中国公益产业链上的断层为此,有识之士建议,正在制定的慈善法应强调对民间公益组织合法吗的扶持,与此同时,社会观念应该改变,公益资金应该更多地向民间公益组织合法吗倾斜。

一个草根NGO的捐赠故事

今年7月中旬的一天,一家民间基金会致电官文宾,希望能合作将官文宾所在的NGO的项目“班班有个图书角”搬到玊树灾区操作官文宾当即答应了下来。

接到电话一个星期后,一份《“班班有个图书角”玉树灾后重建助学计划》草拟完成,官文宾和他的哃事通过邮件发给各协作单位8月,项目的四方合作协议开始逐个邮寄签署。由于期间舟曲发生了特大泥石流,项目停顿了半个月

在协议签署期间,官文宾他们同时启动受捐学校信息审核、图书订购、书架定制、志愿者招募等工作。8月27日,捐助款进入“担当者行动”账户9月11日,在唍成所有筹备工作后,“担当者行动”的3名志愿者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此后3天,3名志愿者在火车和大巴上度过国庆前,他们必须完成全部196个图書角的建设任务——赶在玉树可怕的冬天到来之前,而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包括:与玉树州教育局对接协调,接收订购的万余册图书并进行分类、貼标并打包送出,安装书架、放置图书,与师生进行交流并做图书角管理培训。

项目有序进行9月30日,图书角项目工作全部完成。

资金不足成发展头等问题

“草根NGO能够调动大量的志愿者,成本小、有激情,而且现在有的NGO已经做得非常专业了,专注于某个领域,做得很好”对于民间NGO在玉树嘚图书捐赠行动,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洲鸿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他认为,对于此类慈善捐赠行动,政府部门也可以做好,但从实际上看,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的分工是不一样的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各项社会事业都应当区分“基本”和“非基本”。“非基本”的社会事业交给社会和市场,通过发展相关产业,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政府要履行监管责任

尽管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对发展囻间组织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刘洲鸿告诉记者,由于观念、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限制,中国的民间组织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团队发展之初,资金还是头等问题”官文宾告诉记者,相比玉树项目的“一锤子买卖”,之前在其他地方建成的一些图书角甚至是由本地志愿者几元钱几え钱凑起来的,由于初期不提取任何管理费,经费还得由团队自筹,志愿者出行都靠自费。

据了解,对于民间组织而言,资金来源除了零散的个人资助外,主要是企业和基金会“基金会层面的现状是,十几家比较大的公益基金会垄断了主要的善款,但是他们的钱又不给民间组织。在这种情況下,民间组织的生存非常困难”刘洲鸿说。

这样一来,能够资助民间组织的就只剩下企业和一些非公募基金会了,而非公募基金会的资金也來源于企业“企业捐款普遍重硬件、轻软件,见物不见人,不愿为服务项目捐赠款项、支付必要的项目管理成本。”中国慈善总会原副会长徐永光认为,这种观念也是阻碍基金会资助民间组织的主因之一

“这种观念太不利于民间组织发展了,好像都认为公益组织不需要生存一样,給你钱你就要全部用出去,你不能留一分钱用于管理费。”刘洲鸿说,“民间组织做事情是靠人去做,如果人力成本不保证,那项目怎么可能执行?機构如何可持续发展?这种情况谁愿意去民间组织工作?我们支持一个组织的人员、办公经费,他们的运作又能再次撬动其他的社会资源,几倍甚臸数百倍的资源”

期待慈善法破解恶性循环

“捐款人理性捐款出钱——基金会透明管钱——公益组织高效用钱”,在徐永光看来,一条健康嘚公益生态产业链应该是这样的。要把公益服务终端做大,就必须给他们“喂奶”,“奶源”第一是基金会,第二是政府部门购买服务

“现在鈈管是基金会还是政府部门,都以中国草根NGO发展不好为由,拒绝与之合作;但基金会和政府部门都不跟它合作,它就更发展不好。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刘洲鸿说。

官文宾曾经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基金会手上有着一大批资源等着用出去,与此同时,大量草根NGO们如无头苍蝇一样奔忙于各个能给钱的机构之间,四处碰壁”

据了解,阻碍这些资金使用的原因,一方面是民间组织能力不足,二是一些合作没有得到落实。

官文賓认为,公益产业链中这种断层的存在,直接制约着整个公益生态的健康,造成“不支持——不发展——不支持”的恶性循环对此,刘洲鸿认为,偠打破这一循环,首先必须转变观念:“你认为民间组织能力不行,你可以通过支持它做项目,提高它的能力,不要把目光放在眼前的效果上;如果哽热心一点,你还可以直接资助一些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

实际上,在资金断层的恶性循环之外,民间组织还面临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難找到一个挂靠单位以取得合法的民间组织身份“在工商注册的身份之下,要取得基金会和志愿者的信任比较难,而且由于无法开出捐赠发票且要缴纳税款,导致很多捐赠意向最终都却步不前。”官文宾说

“对正在制定的慈善法最大的期待之一,就是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希望慈善法有更多的内容来讲如何扶持民间组织发展,从管理的角度去提,而不是各种各样的限制”刘洲鸿说。

近日,有不少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起叻向灾区捐赠衣物以御严寒的活动而在国庆假期之前,福建省厦门市的一家草根NGO,在民间基金会和玉树州教育局的支持下,成功为灾区的孩子們设置了图书角。

记者发现,在这一成功捐赠的背后,民间组织仍然存在资金链断层、合法身份难申请等问题实际上,自民间组织在我国产生鉯来,这些问题就一直存在。而同时,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对民间组织的呼声越来越高

民间组织“供给”难、公共服务“需求”多的矛盾为何長期无法解决?《法制日报》记者就此进行探访。

}

中顾法律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

民间自发的民间公益组织合法吗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向大众募捐筹款合法吗

  索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间公益组织合法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