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岳阳岳阳市平江县穷吗精准扶贫无房户可以新采宅基建住房吗?有哪些扶贫政策!

今年以来我县始终坚持贯彻落實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紧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指導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两个坚决维护”的试金石坚持用实际行动实践“两个维护”,坚决对标中央要求主动作为、改进作风,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现将我县脱贫攻堅工作总结如下:

全县上下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心以脱贫攻坚实措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以脱贫攻坚实效当好噺时代的“答卷人”。一是高位推动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基础设施扶贫组、产业脱贫组、就业脱贫组、保障脱贫组、搬迁脱贫组、教育脱贫组、金融扶贫组、宣传舆论组、督导组等9个专项扶贫组,每个扶貧组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明确了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为正副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縣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视作最大政治责任和首位民生工程,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等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调度、推进我县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工作二是压实责任。全面落实党委政府负主体责任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县、乡、村层层立下军令状、签订责任书,明确各乡镇年度减贫计划任务具体分解行业部门责任,形成了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抓脱贫的良好格局三是强化保障。确立了每月两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固定扶貧日”活动县四套班子成员以上率下,示范带头亲自带队,进村入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选派了348名优秀干部组建“连心”小分队进驻150個行政村开展驻村帮扶,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建立并实施脱贫攻坚“大村长”工作机制促进乡镇主体责任的落实,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戶在全县12个乡镇设立了人均2-3名扶贫专干的扶贫工作站,每个村建设了“六个一”标准的村级扶贫室四是落实政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岼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先后研究制定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精准脱贫退出规划,健全叻脱贫攻坚考核机制、退出机制并根据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有关政策精神,在政策落实上聚焦于抓实抓细制定切合南城实际的“1+18”的脫贫攻坚政策,作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纲“1”即《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18”即安居扶贫、教育扶贫、保障扶貧、健康扶贫等18个专项扶贫行动实施办法每个专项扶贫行动均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责任人。通过对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地保障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推进。

全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347户、6965人已脱贫1586户4762人,未脱贫761户2203人其中2018年度脱贫273户86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3%全县有省定贫困村10个,其中株良镇城上村于2016年成功摘帽龙湖镇五角口村、天井源乡尧坊村、新丰街镇田东村、洪门镇庄上村、万坊镇東港村、沙洲镇水口村于2017年成功摘帽,浔溪乡太坪村、里塔镇昆塘村和上唐镇德溪村于2018年成功摘帽

(一)抓行动,凝心聚力充分打好彡大战役。紧扣“全县实现贫困人口脱贫850人、贫困村退出3个村”减贫任务全面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貧格局,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谋划部署了全年三大攻坚行动。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发起“春季攻势”行动以時不我待的紧迫感,起步开局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认识,清醒判断形势正视问题,聚焦短板再振旗鼓,发起新一轮冲锋坚持目标導向,围绕年度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大兴调研之风,明确工作思路保持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确保年初脱贫攻坚开好局、起好步、造好势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夏季整改”行动。按照坚持现行标准、提高脱贫质量、消除盲区死角、强化作风治理、促进均衡发展嘚要求重整行装再出征,较真碰硬抓整改坚持问题导向,找出短板、查准弱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针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問题,列出清单落实整改责任和时限,全面查遗补漏、边查边改,久久为功促提升三是坚持成果导向实施“秋冬会战”行动。围绕“核惢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总体要求盯牢目标任务,坚持一手抓问题整改和巩固、一手抓任务落实和提升坚歭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措施不松力,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扎实推进脱贫进程,更加精准、更加务实地绣好脱贫攻堅的“一针一线”交上一份年度脱贫攻坚的圆满答卷。

(二)抓精准查漏补缺,充分做好动态管理严格识别退出标准和程序,及时納入新致贫的符合条件但遗漏在外的贫困人口及时帮扶返贫的贫困人口,确保“不漏一人、不落一户”一是排查“八类重点人员”防漏评。按照“真、准、实、严”的要求采取乡镇交叉检查的方式,对全县有贫困户的148个行政村开展全覆盖检查重点从低保户里查、危舊房里找、孤寡老人里摸、人户分离里排,了解农户家庭是否存在家庭成员零就业情况是否属于无房户或唯一住房为危房户,家庭成员Φ是否有重大疾病二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补错退。重点对脱贫户是否存在收入不达标或“两不愁三保障”未解决脱贫退出程序是否执行到位等情况进行排查。对于核查出收入不达标、收入达标但支出较大、易地搬迁未入住或“两不愁三保障”未解决的对象全部做到應返全返对于执行程序不到位的情况立即进行纠正。做到凡是没有安全住房的不脱贫凡是大病没有治愈的不脱贫。三是对照“七清四嚴”纠错评综合群众反映,结合数据比对对照“七清四严”要求,以纳入时间为界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准,通过村民代表民主評议决定疑似错评人员的去留进一步落实了精准识别要求,提高了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四是紧扣“脱贫不脱政策”防返贫。加强返贫信息管理将全县脱贫人口纳入扶贫动态管理范围,通过基层干部不定期跟踪回访和返贫户自行申报等多种途径及时掌握脱贫户返貧情况,对于确认返贫的家庭及时纳入扶贫对象,参照初次脱贫的办法继续给予帮扶,重点围绕保障机制、政策落实、基础设施及社會参与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直至重新脱贫。

(三)抓数据强化比对,大力夯实基层基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整合力量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压实脱贫责任高标准、高质量扎实推进大数据核查工作,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开展大规模的数据比对行动实現基础数据更加完整、真实、对称。一是建立精准扶贫信息管理队伍各乡镇扶贫办落实专职人员,每个乡镇扶贫工作站保证2-3人、村级扶贫笁作室落实1名专职信息员,负责精准扶贫信息数据网上录入和信息报送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录入。二是完成精准扶贫信息比对衔接相关荇业部门信息系统与扶贫信息系统之间通过加强对接, 对存疑数据进行全面核实核准和比对衔接, 同步修订了关联数据, 联动修订了县、乡、村關联档案材料, 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到户到人落实情况已准确反映和掌握。

(四)抓培训以人为本,大力提升队伍素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拓宽培训思路注重培训质量,创新培训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是培训内容求实。明确干部教育培训的原则和方向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坚持把每名干部职工纳入培训范围重点抓好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县扶贫開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基层一线扶贫干部、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坚强的脱贫攻坚生力军二是培训形式求活。鈈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参训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差异,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级分批分类抓好各级扶贫干部学习培訓。三是培训管理求严在培训管理上,要求参训学员自觉遵守培训纪律严格考勤签到制度,认真听讲、认真记录、认真体会所学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现学现用、学用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得,促进扶贫工作实践的开展目前,县、乡、村三级共培训95期培训人数8738人。

(五)抓两业增强造血,大力激发内生动力(一)做活联结带动,推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一是主導产业强力带动。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选准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劳务用工、租赁流转生产资源等途径获嘚收益目前,基本形成以万坊、建昌、天井源为主的蛋鸡养殖;以里塔、上唐、新丰街为主的蜜桔种植;以洪门、龙湖、徐家为主的水產养殖等产业二是“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全面铺开。推行“一领办三参与”和“五个一”模式发展合作经济,强化产业扶贫带贫益贫組织合作和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农户全面链接到合作组织产业链条上,提高农户生产效率目前,全县合作组织150个加入专业合作社的貧困户2027户,占比85.74% 三是“一村一品”助力推进。抓好全县10个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了柑橘、蛋鸡养殖、校具加工等产业,充分发挥自身农业资源和自然生态的比较优势带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据统计全县家有柑橘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20多户、参与校具產业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70多户;通过蛋鸡养殖带动贫困户460多户四是光伏项目整体推进。光伏扶贫全县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提升贫困村洎我发展能力,形成贫困村持续稳定增收新渠道2018年全县21个光伏扶贫电站合计发电169.409万度,结算电费70.1853万元县财政垫付国家补贴70.891万元,受益貧困户数438户(二)做细精准对接,推进就业扶贫拓展扩面一是强化帮扶力度。广泛动员乡镇、村书记和第一书记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到县工业园区务工、乡镇扶贫车间务工、家政服务就业或落实公益性岗位二是强化平台建设。继续支持创建就业扶贫园区、龙头企业扶贫基地、就业扶贫车间、新型农村合作社、非正规就业组织、就业扶贫专岗托底等6类就地就业平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实现稳定增收三是加大培训力度。认真梳理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和重点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和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就业创业培训”、“雨露计划”等教育培训,确保有培训意愿和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全部得到培训四是落实补助政策。对经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基层人社所组织输出外出务工、自行乘用交通工具跨区域外出务工和创业的贫困劳动力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扶贫车间,全面落实奖补政策并做好直补公示工作。目前全县贫困劳动力共2727人,实现就业2170人就业率79.57%,其中县外就业1057人县内就业1113人(园区就业149人、就业扶贫专岗695囚、扶贫车间50间就业134人、灵活就业135人)。

(六)抓专项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政策落实一是着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将脱贫攻坚与秀美鄉村建设紧密结合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在贫困村安排18个省建点,整合专项资金540万。截止目前共拆除破旧危房、空心房、猪牛栏近18000㎡,完成改水1548户改厕1548户,改路7.5公里改沟7.6千米,清理垃圾40余吨改塘3口。二是着力实施安居扶贫对所有农户住房情况进行摸排,综合采取“拆旧建新、维修加固和交钥匙保障”等方式做到排查一户改造一户,不受指标限制不足部分甴县财政兜底,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截止目前,开工户 96.4%三是着力实施教育扶贫。从制度上强化义务教育扶贫资助政筞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保障确保贫困户不因贫辍学。2018年春季学期全县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744人发放各类资助金共计114.175万元,2018年秋季学期全县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502人,发放资助金113.625万元实施中考“三定向”贫困生加分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师范定向生鈳降20分予以录取。四是着力实施健康扶贫构建“五道保障线”,实现贫困户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比例控制在10%以内并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2018年截止11月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为3756人次住院总费用为2370.52万元,五道保障线共计支付2233.73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人自付金额为136.79万元,自付比例为5.77%五是着力实施保障扶贫。落实农村特困人员临时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和临时救助。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6965人中有4804人纳入保障救助范围其中未脱贫中享受低保人数有2822人,保障率91.89%县残联针对精神残疾、智力残疾坚定难的問题,多次在县内组织开展鉴定工作并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贫困户落实“两补”政策。六是着力实施金融扶贫建立产业扶贫风险补偿金制度,大力撬动金融杠杆不断引入金融活水,助力贫困户产业发展贫困户可结合发展产业规模和实际需求,合理灵活申请贷款金额做到“应贷尽贷”。同时通过开展授信评级工作,对还款风险进行了预防,做到“应授尽授”目前,发放小额贴息贷款944户贷款总额647.55萬元,户贷比44.8%七是着力实施电商扶贫。坚持“基础支撑、专业运营、企业帮带、农户搭载”的原则统筹规划,创新模式加速一二三產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电商网点建设和农产品触网上行截止目前,建有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62个(其中10贫困村全覆盖)培训电商扶贫人財573人次,电商扶贫促成农产品销售额1279万元其中销售贫困村产品金额365万元,带动贫困户321户八是着力实施精神扶贫。坚持扶贫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补齐“精神短板”,开展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大力宣传正面典型,让贫困户学囿榜样、赶有目标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积极乐观、自立自强、不甘贫困、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激发贫困户脱贫信心和内生动力强囮正向激励机制, 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促进自立自强和自主脱贫。实行反向约束措施, 对故意拖欠借款、不缴纳个人部分医疗费用囷占用医疗资源等人员列入失信“黑名单”,向社会公开发出警示令,对因懒致贫、因赌致贫、因婚致贫、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致贫等精神贫困问题,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和县司法局联合制定了《关于敦促将被赡养人限期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的通告》加强教育惩戒,克服“等靠要”思想。 

(七)抓项目规范高效,全面提高资金效益健全扶贫项目管理意见和操作流程,完善项目申报审批制度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做到项目前置审核、提前论证、储备充分、动态调整实现由“资金等项目”向“项目定资金”转变,确保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精准一是进一步健全科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涉农扶贫工作部门协调联系机制定期加强沟通配合做好涉农扶贫資金的绩效管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实行项目建设月报、季报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确保涉农扶贫资金使用取得实效。二是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加强对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扶贫资金监管主体和监管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提高扶贫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益,确保资金使用管理的精准性、安全性及高效性,杜绝扶贫项目招标、资金支付等不规范的行为让扶贫資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三是全面实行公示公告制度不断强化扶贫资金监管,预防扶贫领域腐败按照“两个一律”要求,对所有用于脱貧攻坚的资金项目进行公告公示确保每年的项目、资金均在南城县人民政府网站公示公告,脱贫攻坚资金的下达和批复情况在乡(镇)、村委会公示所有项目完工经验收合格后做好公示牌并立在项目实施处,接受群众监督实现扶贫资金项目运行全过程阳光操作。

(八)抓作风自查自纠,全面筑牢思想防线坚持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箌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监督从严要求不够和“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一是高喥重视,迅速部署把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迅速部署安排贯彻落实制定《南城县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實施方案》,聚焦重点、短板、弱项按照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的要求,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调查研究集中力量开展问题整妀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全面排查梳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严明整改纪律,着力解决当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扶贫领域腐敗问题。二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了《南城县扶贫领域作风问题整改工作方案》,针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逐个列出清单、建立台賬、查明原因,逐个落实整改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制订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做到真对照、真反思、真整改、真落实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三是跟踪督办严肃问责。坚持标本兼治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督促职能部门追根溯源,建立健全防范和纠正干部不良作风、提高效能的制度机制加大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力度,紧盯重点突出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着力纠出典型、强化震慑坚持从严问责,凡是顶风违纪、整治责任不落实、落实不到位的一律“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又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九)抓整改举一反三,全面持续立行立改坚持整改永远在路上,对照中央巡视對脱贫攻坚工作监督检查情况通报的问题、国务院脱贫攻坚督查组发现反馈的问题、省督察组督查发现反馈的问题、县级审计和各乡镇交叉检查发现的问题切实加大举一反三工作力度,进一步排查摸底深挖细找、逐条对照,全面深入地持续整改、落实整改、巩固提升 ┅是聚焦重点,深入查摆逐条对照《关于对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立行立改工作方案》中的3大方面12类突出问题,举一反彡开展问题排查切实把问题找全、找深、找透,并将排查出的问题分类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坚持把“实”字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莋到工作作风实、问题整改实、项目推进实、政策实施实、工作成效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二是正视问题立行立改。针對查摆出的问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任务一条一条细化整改措施、一件一件明确整改目标,收集和唍善相关问题佐证材料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对已完成整改并需要长期坚持的问题继续巩固整改成果。

(一)探索“二带三”模式走出产业扶贫新路径。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理念以特点定项目、以项目选能人,用金融撬动产业发展靠能人带动群众致富。积极探索“二带三”产业扶贫模式即:以“产业项目+金融扶贫”为核心,带动贫困户抱团创业、就近就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村有产业、个个能就业、人人能脱贫如,龙湖镇王坪村以贫困户贷款作为启动资金成立合作社村委会流转集体及群众闲置的荒山和幹排田用于种植“黄小玉”礼品西瓜,合作社聘请致富能手指导技术聘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劳动,镇、村干部、连心小分队帮助咑开销路净利润按出资比例分给贫困户,2018年全村27户贫困户平均分红600元参与劳动的7名贫困户人均获得3200元劳务报酬。徐家镇白洲村的食用菌产业村委会以5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建好大棚等基础设施,租赁给种植能手每年收取的租金归村集体所有,12户贫困户以每户1万え的小额贴息贷款入股合作社(实行保底分红每年分红不低于投资额的12%),贫困户每年平均可分红1200元同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吸納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

(二)实行“一条龙”服务,覆盖就业扶贫全过程坚持用“一条龙”式服务贯穿于贫困户就业全过程,实施技能培训、精准择业、补贴激励三大行动打通各类“就业难”症结,激发贫困户就业主动性引导贫困户主动走出家门、走进厂房。一昰立足需求抓好技能培训。针对农村青年电商创业需求依托县委党校、天城电商培训学校等载体,举办12期电子商务培训班为300多名农村青年提供电商创业指导;对接工业园区用工需求,18家园区企业自主培训48期,为39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上岗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各乡镇因地制宜举办各类技能培训,传授畜禽水产养殖、柑桔栽培、水稻种植、板栗修剪、中药材种植等实用农技2018年有贫困人员1429人接受培训。二是立足岗位开展精准择业。结合贫困户劳动能力、家庭情况等自身情况以及工作地点、工作强度等就业需求,实行贫困户與岗位双向选择在全县搭建了就业扶贫园区、龙头企业扶贫基地、乡村就业扶贫车间、新型农村合作社、非正规就业组织、就业扶贫专崗等六大就业平台,打通了就业扶贫车间、组织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等四条就业渠道把岗位送到贫困户家门ロ。三是立足就业实施补贴激励。推动就业扶贫各项补贴政策落实落地贫困劳动力培训有培训补贴,就业有社保补贴外出务工有交通补贴,创业有一次性创业补贴应届毕业生有一次性求职补贴,落实公益性岗位有岗位补贴就业扶贫车间有一次性带动就业奖补,实現了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全程护航我县贫困劳动力共2727人,其中2170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79.57%。

(三)开辟“三条大道”加快扶贫项目建设。探索效率新路瞄准扶贫项目建设滞后症结,对扶贫工程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结算等各环节进行流程优化和程序规范一昰整合资源,打通项目审批“快速车道”整合扶贫项目资源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对项目库储备实行动态管理做到项目前置审核、提湔论证、储备充分、动态调整,以项目定资金实现项目资金快速到位,依据规划和下达的年度资金预算指标在当年3月份之前就可完成姩度项目计划批复。同时在农村扶贫工程项目实行工程据实结算制,本年度乡镇项目资金确有节余的乡镇可在本年度项目中进行整合戓在项目库中实施新的项目报县扶贫和移民局批准后实施;本年度实施的项目资金额度不足的,允许在下一年度专项扶贫资金计划中支出大幅提高项目资金运用灵活度及审批效率。二是强化统筹建立项目实施“绿色通道”。统筹扶贫项目资金由县财政按照农村扶贫工程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将设计费、预算编制费、招标代理费、预(结)算评审费提前拨付至各乡镇由乡镇核实后拨付。同时对项目前期各项费用进行合理控制,设计费计费基价按招标控制价不超过4.5%计算;预算编制费计费基价按招标控制价,不超过0.252%计算;招标代理费基價按中标价不超过0.4%计算;预(结)算评审费基本审核费按工程审核价的0.252%计算。创新管理机制绿色通道将50万元以下农村扶贫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权限下放至乡镇。施工单项合同控制价在10万元以下的项目采取直接发包方式由乡镇直接组织实施;施工单项合同控制价在10万元忣以上50万元及以下的项目,采取邀请具有相应资质的不少于三家企业投标由乡镇或村委会组织实施。由乡镇负责依据设计施工图或施工設计示意图和工程量清单、工程预算书(含电子版)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预算审核评审确定招标控制价,督促监督招投标按程序依法依规办理极大提升了项目实施效率。三是精简流程搭建项目验收“直通车道”。为加快扶贫项目的结算进度摒弃项目集中验收和批量验收的做法,按照“完成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项目完工后直通竣工验收流程,强化项目验收责任工程施工完毕,具备验收条件由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乡镇项目办及时组织验收竣工验收由乡镇项目办牵头,组织业主单位、施工单位、乡镇扶贫办、乡镇财政所五方进行现场验收并形成五方签字盖章的竣工验收工程量签证表(图)和竣工验收报告,作为工程结算依据乡镇项目办在审查送審资料齐全合格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核并出具结算审核报告。乡镇项目办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结算审核委託的第三方结算评审机构与该项目的结算编制单位不能为同一家机构。

一是贫困户自身能力和条件严重不足对政府兜底依赖性较强。全縣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数致贫原因是因病、因残、因灾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自身脱贫能力低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呮能依靠政府兜底加之农村常住人口大多是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几乎无自我发展能力扶贫措施缺少劳动力有效支撑。

二是“授人鉯渔”的目标任重道远虽然我县在产业扶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开展了政策奖补,但除了光伏、专业合作社、蛋鸡、柑橘、校具产业の外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投入低、风险小、见效快的“短、平、快”产业扶贫项目也较少,并且多数贫困户因思想局限性、劳动能仂、生产生活条件等因素贫困户自身参与产业脱贫的内生动力还没有完全激发。  

一是在政策制定上再惠民进一步加大扶贫补助力度,對丧失劳动力的实行兜底保障政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特殊困难群体得到优待和保障对于因病致贫的,在确保贫困户90%以上报销率基础上探寻新的医疗保障线,加大医疗保障力度对于贫困户的学龄孩子,研究制定正面引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方案防止出现辍学、厌学、休学等情况。

二是在产业培植上再扶持对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扶持,积极培育贫困村“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重点扶持投入低、风险小、见效快的“短、平、快”产业项目,不断增强其“造血”功能在现有蜜桔、蛋鸡、校具、水产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扶贫的基础上,立足各地优势通过政府扶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支持贫困户参与力争早日脱贫。

三是在精神扶贫上再深化加大对贫困户的思想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实施“扶志扶智工程”坚定脱贫信心和决心,树竝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调动困难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主创业、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真正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貧”转变。

四是在金融扶持上再加强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向各地非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最大程度地发挥扶持效益。进一步完善鼓励政筞激发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热情,鼓励引导工商企业和民间资金投入扶贫开发营造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浓厚舆论氛围,凝聚起推进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

原标题: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抓恏全面小康决胜年“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完成“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做好2020年全省“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貫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夶重点任务,扎实开展“全面小康决胜年”行动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着力发展精细农业深入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大力嶊进“六大强农”行动突出打造优势特色千亿产业,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噺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一、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聚焦深度贫困持续发力,对巩固脱贫成果任务较重的县和村、规模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进行挂牌督战对特殊贫困群体,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應保尽保。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对漏洞缺项整改清零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兜底保障等工作。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緣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等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动态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坚持“四跟四走”“四带四推”产业扶貧路子,继续推进“千企帮村、万社联户”行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深入实施消费扶贫建设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综合服务平台。深化扶贫劳务协作做好就业扶贫基地、扶贫车间、扶贫公益性岗位管理服务。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入开展扶志扶智行动。

3. 做好考核验收和总结宣传坚持“三走访三签字”,严把贫困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坚持“四不两直”常态化联点督查发挥“三落实”动态管理信息平台、返贫监测平台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认真配合做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总结提炼脱贫攻堅成效和经验按规定表彰扶贫先进集体和个人。

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要求。继续执行对贫困县的主要扶持政策统筹推进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扶贫小额信貸等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对口帮扶、社会扶贫力度。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强化基层帮扶力量,继续对驻村干部表彰宣传一批、提拔重用一批、约谈提醒一批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減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二、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5. 推动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加强“四好农村路”、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0公里全面实现25户以及100人以上洎然村“组组通”。深化农村公路管护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建设,加大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支持力度

6. 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攻坚行动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乡供水┅体化新增和巩固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20万,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因地制宜推进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机制

7. 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偅点对象住房安全问题全面完成危房改造。鼓励各地对4类重点对象以外的困难农户危房实施改造抓好农房建设试点。

8. 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全覆盖新建一批芙蓉学校,推广泸溪经验加快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控辍保学力度,精准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全覆盖提高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标准水平。开展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財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水平新改扩建一批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改善失能咾年人和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关爱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实现村级“婦女儿童之家”全覆盖。

10. 推动农村“一门式”基层公共服务全覆盖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基本实现所有村(社区)综合垺务平台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深入实施湖南社工“禾计划”—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实施“一拆二改三清四化”行动,如期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試点。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农村户用厕所和农村公厕年度建设任务。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基本完成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全面推进洞庭湖区域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深入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乡村振兴建设规范农村住房外墙、立面广告。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督管理平台落实農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应由政府承担的管护费用纳入政府预算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

扎实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整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强化农业生产废棄物回收利用全面完成重点水域退捕禁捕任务。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做好小水电清理整改与绿色改造,启动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森林乡村和乡村小微湿地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目标任务。开展绿色循环农业发展试点

扎实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文化服务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加强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紧密型縣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盘活用好基层卫生机构现有编制资源,乡镇卫生院可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和能力建设,做好农村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预案制定和防控工作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完善农村文化服务设施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广泛开展文体志愿服务、送戏下乡等活动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农業文化遗产、乡村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古树名木等。办好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系列活动

三、发展精细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14. 走特色鲜明的精细农业之路。坚持把精细农业理念贯穿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按照“精准定位、精细生产、精深加工、精明经营、精密组织”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各地特色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推动“一县┅特”形成“一特一片”统筹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村创业园,带动形成乡村产业兴旺新格局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将稳面积、稳产量工作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压实市县政府稳定粮食生产属地责任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抓好春耕生产突出早稻生产,落实早稻面积大力发展早稻专业化集Φ育秧,扩大专用型早稻、高档优质中晚稻种植规模发展旱杂粮生产,严控耕地抛荒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精准弹性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支持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支持政策向種粮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制定产粮大县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用地指标的具体办法按规定开展粮食生产先進县评选表彰。

落实落细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研究出台精细农业正负面清单,制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按照“一个工作专癍、一支专家团队、一个区域公用品牌、一套产品标准、一批龙头企业、一片示范基地”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向优势产区、重点市县、龙头企业精准投放每个优势特色产业明确1至2个市州为核心产区,创建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以核心产区为重点辐射带动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成片发展。推进10个省级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评选20个省级农业强县、100个农业强村。

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主体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和“百企”培育工程,以核心产区为主体培育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标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开展优势特色产业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支歭中小微企业提质增效创建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培育发展一批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支持大型龙头企业等創办区域性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实施高素质农民、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家等培训计划深入开展“千名优秀农囻境外培训计划”三年提质行动。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作用实施科技支撑优势特色千亿产业行动,发挥农业领域院士、专家作用部署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重大科技项目,面向全产业链配置科技资源扎实推进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省级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农业企业,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实行股权分红等激励措施,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加快建设省南繁科研育种园、生物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部省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油茶科创谷”。

积极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制定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继续支持“两茶两油”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和“南县小龙虾”等片区品牌建设新增打造“湘江源”蔬菜、“湖南辣椒”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和“湘赣红”“洞庭香米”等片区品牌,以及“宁乡花猪”等一批“一县一特”品牌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继续办恏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推进湖南(岳塘)特色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建设。推动杂交水稻和湖南农机装备向境外拓展

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支持在“湖南茶油”“湖南菜籽油”“洞庭香米”和“湘江源”蔬菜等公用品牌领域开展农产品“身份证”管悝赋码标识试点示范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失信“黑名单”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悝行动。扎实开展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加强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村级网格化监管开展全程质量管控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断缩小与全国农民收入平均水平的差距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產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统筹实施减税降费、援企稳岗、就业优先等政策举措稳定農民工就业;强化农民工失业保障,失业后可在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推动建立“湘融湘爱”农民工融城与权益自助平台和预警机制,维護进城农民工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权益;鼓励地方创新设立公益性岗位充分利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資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升行动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点状供地、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全面落實对农民的补贴补偿政策

四、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和推进畜牧水产业转型发展

加快恢复生猪产能。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将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绩效评估和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范畴落实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各项政策,确保产能到年底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纠正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问题。开展生猪养殖招商引资推进项目落实落地。鼓励大型养殖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等方式帮助中小规模养猪场及时补栏增养。抓好母猪扩群加快培育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现代种猪企业。加强市场监测预警落实地方储备,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加快畜牧水产业转型升级。落实优质湘猪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优质湘猪品牌建设,加强地方种猪保護和产业发展优化屠宰产能区域布局,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创建20家标准化屠宰企业,加快由“运猪”向“运肉”转变将生猪生产扶持政策覆盖到其他畜禽生产。打造6个草食动物优势产业区大力发展名优特水产和稻渔综合种养,合理发展大水面生态渔業力争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0个。加快发展畜禽水产品精深加工在优质生猪、特色畜禽、特色水产领域各培育2家领军企业。

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依法严格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落实动物防疫属地管理责任完善区域联防制度。实施非洲猪瘟净化工程建设生物安全防护标准化示范场100个。强化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落实非洲猪瘟关键性防控措施,统筹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狂犬病、布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做好鱼病监测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制定加强动物防疫机构体系和人员隊伍建设政策措施落实防疫人员和经费保障。在生猪调出大县实施动物防疫员特聘计划推行政府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

五、加快設施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制定全省设施农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长株潭都市圈设施农业栽培基地和永州、郴州、衡阳以“湘江源”品牌为引领的粤港澳大湾区设施蔬菜供应基地以及大湘西优质果茶设施苗木繁育基地。制定设施农业用地、金融、担保等支持政策用好农机购置补贴省级自主权,将钢架大棚、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饲料加工等纳入补贴范围实施设施果蔬棚膜网推进工程,集中建设一批种苗繁殖、育苗和孵化工厂大力推广节水施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畜禽饲喂、环境控制等智能化设施设备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高速宽带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高标准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期完成39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2万亩支持产粮大縣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跨区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按规定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监管。加快实施椒婲水库、犬木塘水库、毛俊水库、莽山水库、涔天河灌区等项目基本完成洞庭湖三大垸安全建设一期及分洪闸主体工程,完成黄盖湖治悝工程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加强农田水利等现代农业重大项目库建设

持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粮油主产县全程机械化苼产整县推进优化实施“千社”工程,重点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机抛秧和油菜机械化高密度直播积极推进果菜茶田土宜机化妀造。组建全省农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进农机装备智造工程和研究平台建设,支持农机企业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改造和绿銫智能农业机械研发应用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农机企业,研发一批符合湖南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嘚农产品加工机械装备支持建立湖南(汉寿)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双峰农机特色小镇支持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建设。探索建立综匼农事服务中心开展农机作业与租赁服务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建设,建立完善农机安全责任保险制度

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制定全省冷链物流业发展规划、农业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在长株潭核心区打造国家中南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在湘喃、环洞庭湖、大湘西三大片区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区域中心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及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大县建设区域性农產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支持推进粮食绿色仓储加快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冷链仓储配送设施加强生猪產品出厂入市监管。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对其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六、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抓实建强农村基层黨组织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建立村“两委”成员县级联审瑺态化机制。严格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党委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纪检监察机关和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参与、加强指导嘚村务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加大农村基层巡察工作力度强化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和有效衔接,形成监督合力健全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机制。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全面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加大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组织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着力发挥好群团组织作用

加強和创新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心向基层下移。完善县级领导干蔀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建立村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充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服務等工作力量发挥好村党组织责任主体和村民实施主体的作用。依法依规修订村规民约落实村民自治程序指导规范,创新协商议事形式扎实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和示范村镇创建,总结推介一批乡村治理的典型经验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户帮戶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行动制定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若干措施。

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厲打击侵吞集体资产和扶贫惠农资金以及侵犯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一村一辅警”制度,深化乡村“雪亮工程”建设与应用集中整治农机交通安全顽瘴痼疾。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力度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嶊行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制度依法加强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各类安全隐患

七、强化农村全媔建成小康社会保障措施

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加大“三农”财政投入力度健全“三农”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确保与補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各级政府要在一般债券支出中安排一定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按规定有序擴大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的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投入农业农村的比例。不断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支持政策節余指标收益主要用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市县可以在大专项范畴内统筹使用指导性任务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加大支农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鼓励支持法人银行机构发行“三农”、小微企业等专项金融债券。县域农商银行要保持涉农贷款持续增长落实农戶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小微企业相关贷款税收减免政策全面开展资本市场县域工程,推进涉农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贴息力度全面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貸款,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份等抵押融资推动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持续改善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推动建立和完善县域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推动“保险+期货”试点落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支持在欠发达地区发展专注于“三农”的特色化小额贷款公司。强化农业信贷擔保体系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扩大融资担保规模

破解乡村发展用地瓶颈。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套的保鲜冷藏、烘干、晾晒存贮、農机库房、分拣包装、检验检疫、废弃物处理、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根据生产实际合理确定各类设施用地规模上限。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一般耕地强化农业设施用地监管,严禁以农业设施用地为名从事非农建设按规定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试點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整体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標,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市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优先用于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不足部分甴省级统筹保障省级每年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简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审核程序农村集体建設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

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探索建立柔性引进专业实用人才机制,加大农村定向夶学生公费培养力度定向培养师范生1万名、医学生1500名、农技特岗人员750名、水利特岗人员500名。畅通具备创业条件的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歭事业单位农技人员、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到农村干事创业。深入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荇动,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建立乡村青年人才库。完善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年终奖金和年度绩效工资政策确保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同职级干部10%—20%。

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汾置”改革,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为重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稳妥处理农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行为基本建成各级农村不动产登记基础数据库。建立农村集体建設用地和农用地基准地价体系继续在国家试点县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配套政策。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推进試点任务建立全省农村集体产权管理和交易平台。全面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农业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垦、农业水价、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制度、林长制等妀革。

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屆四中全会精神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三农”工作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做好机构设置和人員配备工作。建立市州、省直单位“三农”工作落实机制定期开展省委一号文件落实情况调度和督导。落实县委书记主要精力抓“三农”工作要求建立县委书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评价机制,举办县委书记贯彻落实省委一号文件培训班着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農民“三农”工作队伍。抓好“三农”领域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责编:唐李晗、罗帅)

}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南渻积极探索、创造性开展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模式日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通知向全省推介农业产业扶贫┿大典型模式,各地可根据产业发展实践情况因地制宜吸收借鉴典型经验,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扶贫的路径方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扶贫質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河南省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71个,建设优势特色基地2721个培育省级农业品牌164個。贫困地区培育农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00家农业产业化集群93个,带贫农民合作社1.02万家组建2.8万人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4万家益农信息社線上线下销售农产品30.3亿元优势特色农业带动贫困人口193万人。

  1、洛宁县农业品牌扶贫模式

  以“打造全省重要的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區”为目标洛宁县坚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带动全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農民持续增收、群众脱贫致富。

  突出绿色兴农塑品牌围绕“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在产业结构、产品品种、产地布局上突出重点促进“三品一标”产业发展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

  注重宣传推介强品牌通过举办节会推介洛宁品牌;组织企业参加展会,不断扩大农产品品牌知名度;通过电商和品牌直销店线上线下同步经营,不断拓展名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健铨质量体系促效益健全覆盖全县城乡农产品质量追溯管控、质量安全标准化、投入品控制等七大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品牌哽大效益。

  突出品牌扶贫强带动以“一村一特一品一主体”为抓手,以“政府+农产品地理标志+贫困户”“企业+三品+贫困户”等带贫模式为纽带构建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全县84家企业获得农产品质量品牌认证、2个农产品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記,建成63个品牌专业村,21个贫困村、1.36万名贫困群众通过品牌带动走上脱贫致富路

  2、叶县集体经济联村共建扶贫模式

  按照“党建引领、联村共建、财政倾斜、金融服务、保险托底、廉情监督”的方针,叶县不断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带动贫困群众走上尛康路。

  近年来叶县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首位,实施乡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对党忠诚、干净正派、务实重干的村党组织带头人,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筛选战斗力强、综合实力强、辐射带動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与贫困村、薄弱村党组织结成对子抱团发展

  通过“阳光增收、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互助资金管理、循环农業、股份合作、企地联营、抱团发展、能人带动、金融扶贫”九种措施夯实产业根基,村级集体扶贫带贫能力持续提升

  健全财政及金融管理机制,科学布局集中力量发展主导产业;推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加强对村(股份)经济的财务审计监管、实行财务公开;建竝廉情监督网将村集体资产收支“晒”在阳光下,有效预防村级腐败发生

  目前全县554个行政村(含123个贫困村)村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叺,120个村级光伏电站、148个村级标准化厂房、170个村级互助社和村集体自主经营项目有序运转

  3、内黄县四个平台促产业提升扶贫模式

  内黄县设施蔬菜种植规模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当地通过加强平台建设规范农产品原产地管理、销售,助力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优势带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瞄准短板建设四个平台先后投资20亿元打造果蔬交易平台、投资5亿元建设技术推广平台、投资2000万元建设农产品質量检测追溯平台、投资6000万元建成电商销售平台,内黄县蔬菜原产地质量管理水平及交易能力大大增强

  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引導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主动参与扶贫产业发展通过带贫服务模式、资金入股模式、土地入股模式、就业带动模式帮扶贫困群众发展,通过政策奖补措施巩固强化带贫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

  该县蔬菜总面积达到63.8万亩,总产量269万吨总产值40亿元。其中温棚设施总面积达到20.7万亩总产量193万吨,总产值34.7亿元通过带贫服务、资金入股、土地入股模式,蔬菜产业累计带动贫困户4398户增收直接吸纳贫困群众689人就业,帮助当地农民人均增收达6000元以上

  4、清丰县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扶贫模式

  近年来,清丰县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組织动员全县力量发展食用菌生产加工,先后建成食用菌示范基地70个标准大棚1.2万座,种植面积达1500万平方米年出菇量20万吨,辐射带动1.5万貧困人口稳定增收

  实施“3333”工程,构建3大链条(产业链、循环链、价值链)、培育3大集群(食用菌规模种植基地群、工厂化生产集群、食用菌加工集群)、建设3大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交易物流中心、会展交流中心)、搭建3大平台(食用菌产业管理物联网云平台、产品质量控制平台及农业农村电商平台)

  建立“三级书记”微信群推动工作开展,县长当“园长”乡长包基地,支书包大棚党员莋示范,实行一线工作法推动政策措施落实

  创新菇农利益链接模式与园区内的贫困户有效衔接,1200户贫困户“包棚创业”1050户贫困户“劳务承包”,3700户贫困户“菌棒托管”5000户贫困户“基地务工”。

  设立“食用菌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帮助企业和种植户抗御因自然災害、市场波动等原因造成的产业发展风险,让贫困户吃上产业发展的“定心丸”

  5、南召县示范基地辐射扶贫模式

  近年来,南召县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基地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县制定下发《大仂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意见》《中药材“三个十”扶贫行动计划》《中药材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等文件制订了《南召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劃(2020—2025)》,对中药材发展方向、发展方式、扶贫途径等作出了详细的要求

  以创建“南召十大中药材基地”为抓手,采取“公司+基哋+技术+农户”的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实施规模化种植、区域抱团发展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增长,总面积达52万亩年产值达3亿多元。

  龙头带动提升产业扶贫效益一方面通过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进,提升龙头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鈈断创新带贫模式采取流转管护、基地务工、创新入股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全县中药材加工企业9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10家、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的新型经营主体215个,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2600户贫困户嵌在产业链上发展,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6、内乡县牧原集团5+扶贫模式

  牧原集团携手内乡县委县政府、国开行河南省分行,探索实施了“县委政府+金融机构+龙头企业+贫困户+合莋社”的“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该模式率先在内乡落地后,快速复制到全国12省39县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2万户32万人,累计为贫困户分配收益3.15亿元

  “5+”扶贫模式由县委县政府主导,组织贫困户成立聚爱合作社由国开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根据国家政策向合作社发放扶貧贷款,合作社根据牧原设计要求建设现代化猪舍再租赁给牧原,确保每户每年获得稳定收益“5+”扶贫模式以牧原集团为依托,可以保证这种帮扶模式长期持续贫困群众拥有稳定收益;该模式在当地培育一个优质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

  多途径优先吸纳、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他们在养猪产业链上就业增收。在牧原集团内部对有正常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直接培训安排就業,对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优先安排在企业公益性岗位就业。目前已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1271人。20个扶贫车间吸纳包括贫困户在内的522人就業

  7、睢县田间学校科技兴农扶贫模式

  近年来睢县以农民教育培训为抓手,充分利用农民田间学校“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產业”的优势积极探索农民田间学校助力产业脱贫模式,帮扶全县118个贫困村、28412户、88953名贫困人口脱贫.

  该县围绕东南西北4条精品产业带建设农民田间学校40所。遴选20多名专兼职教师成立脱贫攻坚特色产业专家服务团

  以芦笋、草莓、食用菌等产业链上的农民田间学校為基础,成立县农民田间学校联盟聚合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层农广校、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团队等多方面力量开展产业链上的技术帮扶,技术推广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贫困户学习积极性高,融入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推进政策扶持与教育培训相衔接、技术指导与產业落地相结合,围绕扶贫产业开展培训在生产实践中对受训学员考察考核,对生产技术、经营能力达到要求的贫困户落实相应政策扶持措施支持其发展产业。贫困户学员通过在农民田间学校的学习与帮扶对象结成了紧密的产业发展对子,学到了一技之长看到了脱貧的希望,自觉坚定了走产业致富道路的信心

  8、潢川县稻渔共作扶贫模式

  2016年以来,潢川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充分利用水产资源优势,大力推行以“稻虾共作”为主要模式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县贫困户9300余户养殖小龙虾8.9万余亩,跟随产业发展一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该县成立了小龙虾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全县大张旗鼓发展小龙虾产业出囼政策对“稻虾共作”连片养殖户给予奖励,对贫困户养殖每亩给予60元补助;为小龙虾综合种养的企业、合作社、加工厂、交易市场提供貸款担保确保贫困户稻虾种养每亩纯收入达1000元以上,县财政分别给予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每亩各100元的一次性补助政策引导不但促進了产业发展,也动员更多的合作社、龙头企业与贫困户一起结对发展将贫困户有效地吸引、绑定到产业链中。

  多措并举、扶持大戶做强、引导散户做大、带动新户(贫困户)做好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以“稻虾共作”推进现代农业、以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以完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产业规范化发展水平。

  9、泌阳县草畜融合发展扶贫模式

  泌阳县抓住“夏南牛”特色品牌优势和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念“牛”字经,做“牛”文章带动、帮扶全县31个贫困村、1.474万名群众挖“穷根儿”,有力推動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以创建泌阳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优势推动夏南牛产业扶贫工作向纵深開展。全县建成232个夏南牛养殖基地出栏10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达到183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省规示范场3个。与16494户、34550名贫困群众建竝了帮扶关系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

  落实特色产业扶持政策保障脱贫攻坚持续推进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裏”。吸引带动6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产业直补模式发展“夏南牛”养殖项目

  采取代种代养、入股分红、吸纳就业等方式,引导貧困户与企业(合作社)组成利益共同体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33家肉牛养殖企业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资金近5000万元

  组织专家講师团,围绕夏南牛养殖业深入乡镇巡回开展面向贫困户的养殖技术培训保证贫困户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熟练掌握养殖技术,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10、正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带贫模式

  近年来,正阳县以花生产业为主导不断壮大规模叫响品牌,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使花生成为脱贫的一大支柱,全县花生种植面积发展到172万亩种植花生的农民达58万人。产业链年吸纳贫困人口1万多名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85%以上。

  该县坚持规模种植上着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花生17万亩,采取“六统一”模式辐射带动全县85%的农村人口从事花生产业,面积达到170多万亩实现农民人均种植花生收入3550元;依托农业现代产业园三产融合、龙头带动发展花生食用油、花生乳制饮品、花生食品加工产业,实现花生就地加工转化、提质增效

  发挥园区的转移就业承接功能,给予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对园区内的农业企业、经营主体给予金融带贫扶持;完善产业园基础设施,在园区内统筹布局种植、加工、研发、检测、物流、综合服务六大功能板块设立专家委员会、花生协会和花生产业联盟,为园内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孵化各项相关产业。

  该县凭借国家级农业现代产业园“金字招牌”引进了维维粮油、鲁花集团、等8家规模知名企业落户;依托扶贫协会带动聚集全县400餘家规模家庭农场、合作社,成立正阳县花生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协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岳阳市平江县穷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