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年后世界末日应不应该公布,当局该不该公布消息

《2012》不愧为大制作。放映过后,很多人分不清科幻和现实的区别。在美国宇航局的网站上,一些年轻人留言,表示正考虑自杀,因为他们无法面对世界末日的到来。另有一些人则指责美国宇航局隐瞒了“世界末日”的实情。我们不妨从科幻影视图书中看一下,假如世界末日真的来临了,人类该怎么办。根据面对灾难态度不同,我们暂且分为四类。
铁血派:世界末日我来搞定
本节导读基本上,这类电影都是美国片,以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为主题。强调人定胜天。在这些电影里面世界末日只是为了充当最大的反面。也是科幻电影的主流。如果地球毁灭,这是最乐观的选择。
凯斯发现,地心温度因某种不明原因发生了改变,同时,这种未知的力量正在阻碍地球的正常运转。随着地球磁场的迅速恶化,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将紧随其后。为了拯救地球,保卫全人类的安危,凯斯将全球最杰出的科学家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救援小组,他们计划乘坐地下飞船抵达地心,在那里引爆一个特殊装置,一旦成功,地球仍将像往常一样正常运转。地下飞船的驾驶员瑞贝卡(希拉里?斯万克饰),上校罗伯特?艾沃森(布鲁斯?格林伍德饰)率领一支科学精英部队踏上了这场生死之旅
发现一颗巨大的陨石正朝地球方向奔来,并将于十八日内撞上地球时,美国太空总署想出阻止该陨石与地球相撞造成人类毁灭的办法:派人登陆陨石的表面,钻洞贯穿至陨石的地心,放入核弹引爆。但这一切必须要在十八日内完成。钻油井工头(布鲁斯?威利斯)被委以重任,而他的下属(本?阿弗莱特)恰也是其女儿(丽芙?泰勒)的男朋友,此次任务能否成功完成,关系到女儿下半辈子的幸福。为此,他和下属接受了太空总署的高强度的训练,以期一夜之间从打井工人变成救世英雄……
推荐:总统开战斗机打ET――独立日
电脑工程师戴维破译出外星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其实是攻击的倒计时信号,他设法通知了前妻,总统的助理康妮,但是为时已晚,7月3日,外星人的飞船开始攻击地球,人类文明瞬间遭到巨大的打击和灾难。总统等人撤离到军事基地,指挥空军反击,却犹如以卵击石,毫无作用,军事基地也被摧毁,唯有飞行员史蒂文设法诱使一架外星人战斗飞艇坠毁。幸存者们逃到了秘密军事基地,在那里,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一艘50多年前坠毁的外星飞艇,致力于找出对付外星人的办法,那里也是人类最后的希望……
火种派:只有少数人才能延续人类文明
本节导读这一门派,基本上就是强调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基调就是除了主角外,其余出场的人因为各种不可抗力挂掉,死亡率在99%以上。最后整个地球剩下几百~几万人来传承人类文明。如果地球毁灭,这是最悲观的选择。
1959年,美国马塞诸塞州列辛顿威廉道斯小学,该校即将迎来校庆日,小女孩露辛达•安伯利提出的创意为校长所采纳。校庆日时,学生们将画下自己对未来的设想,并集中放入金属时间囊中埋入地下,准备50年后重新开启。校庆日之后,举止怪异的露辛达用鲜血在墙上写下奇怪文字,并向老师提出警告。
2009年,威廉道斯小学再次迎来校庆日,被埋藏地下50年之久的时间囊重见天日。小男孩凯勒(Chandler
Canterbury 饰)得到露辛达的信,上面没有任何图画,整页布满毫无规律可言的数字……
2012年,人类被不知名病毒感染,纽约成为一座空城。Robert Neville是为军方服务的科学家,也是对病毒有免疫力的幸存者。白天,他带着狗Sam在街道上寻找食物,用广播寻找幸存者,在实验室里研究治愈病毒的方法;晚上,他只能躲在屋子里,因为那些感染病毒而没有死亡的人们,成为了“夜魔”只能夜晚出来活动,丧失理智,会攻击所有的人。某天,Sam也感染病毒死去,Robert Neville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当他准备和“夜魔”们同归于尽的时候,另外一个幸存者Anna(Alice Braga 饰)救了他
推荐:10亿欧元的门票――2012
太阳活动异常,地球内部的能量平衡系统面临崩溃,玛雅人的预言即将实现,人类将遭遇灭顶之灾。各国政府已经联手开始秘密制造方舟,希望能躲过这一浩劫。以写科幻小说谋生的杰克逊(约翰?库萨克
John Cusack 饰)在带孩子们到黄石公园渡周末时发生一连串怪事,而且遇到了神经兮兮的查理(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查理告诉他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伴随着火山爆发,强烈地震以及海啸,杰克逊带领自己的家人驾驶一架临时租来的飞机冲出被死神阴霾瞬间笼罩的城市上空,开始寻找查理口中各国政府正在联合秘密制造的方舟……
虚惊派:原来并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本节导读这类电影一般是想起到警示作用,让人们注意到某些环保问题,但又怕助长人们的悲观心理,最后危机总是自己弥散。或者是给人们一种强烈的暗示,说明世界末日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如果地球毁灭,这是最自欺欺人的可能。
雷?费瑞尔(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饰)和妻子离婚了,一儿一女都跟母亲生活――因为他的的贪玩懒散,疏忽责任,这个家庭才如此支离破碎。一场外星人入侵的灾难却让他们重新建立起亲密的的关系。
这天妻子繁忙,只好把儿女交给雷照顾。电闪雷鸣天色灰暗,一切好像有些异样。果然,马路上赫然一个庞大的三脚飞行器掘地而起,邪恶的火星人关顾了这个本来平静的小镇。人们四处逃亡,雷也带着女儿奔走逃命,开始了生死历险。当局想尽办法对付外星人,却屡屡失败,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恐慌当中……
地球物理学家田所雄介博士(小林桂树 饰)带领自己的团队前往深海科考,却发现海底出现异常龟裂与乱泥流,在一系列调查之后,他得出来日本列岛在一年后即将沉没的结论。可是日本政府的官员们却认为田所博士的预测只不值得相信的谎言。只有山本首相(石坂浩二 饰)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并且委任田所的前妻鹰森沙织(大地真央 饰)为危机管理大臣,带领田所博士和他们的团队设法拯救日本。很快,从北海道开始,日本诸岛先生发生大规模的地质灾害,整个日本陷入一片恐慌。政府对于灾害束手无措,仅有的海外移居政策完全不能应对急剧恶化的态势……
推荐:冰封世界――后天
美国气候学家杰克(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饰)认为,温室效应正在引发地球的大灾难,北极冰川的融化,会让地球回到冰河世纪那样的劫难。他的提醒并没有引起美国当局的重视,一切都已经太晚:飓风、冰雹、洪水、冰山融化、极度严寒,一系列的地球巨变引发了一场不可挽救的灾难。美国政府组织北纬30度的民众转移到赤道周围,场面一片混乱。更糟糕的是,杰克的儿子,正困在曼哈顿的图书馆里,靠烧书生火来维持体温。大家怎样才能逃过这场灭顶的灾祸?冰天雪地的地球何时才能回暖
逃跑派:再见家园
本节导读在这些电影里,一般时间跨度离现在都比较远。我们因为地球再也住不下去了,不得不远离我们的家园。如果地球毁灭,这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公元2700年,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却因污染和生活垃圾大量增加使得地球不再适于人类居住。地球人被迫乘坐飞船离开故乡,进行一次漫长无边的宇宙之旅。临行前他们委托Buynlarge的公司对地球垃圾进行清理,该公司开发了名为WALL•E(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s C Earth
地球废品分装员)的机器人担当此重任……
1990年,一艘巨大的飞船出现在地球上空,人们惶恐不安,却又分外好奇。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等待,外星飞船始终没有动静。人类终于小心翼翼靠近它,强行走进舱内,结果发现了不计其数的外星人。他们形容丑陋,宛如虾子,而且健康状况极差,虚弱无力。原来这是一群来自外星的难民,他们最终被地球人接纳,并隔离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一片区域内生活,此地名为“第九区”。经过长达20年的繁衍,外星难民的数量扩张至180万之多,且和周边人类的矛盾冲突不断……
推荐:带着地球一起走――流浪地球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不信地球会毁灭。虽然世界末日大多数时候是一个噱头,科幻作品就是来给人“如果”用的。但是电影中经常有这样的桥段:不保护环境,病毒横生,僵尸满街。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难道要我们人手一本?
制作团队 监制:李玉霄 赵国臣 策划:mondayzhang、奚流、张博涵、丁阳、周越峰、丁森兴、姚遥 美术:邓戎 制作:张伟仁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你真是个好人!-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_突袭网
当前位置&:&&&&你真是个好人!
热门标签:&
你真是个好人!
编辑:李利平
我30岁我看这个世界有三种人文青傻逼沉默的大多数文青可以文艺的很傻逼傻逼可以傻逼的很文艺沉默的大多数的会越来越沉默文青很愤怒傻逼很愤怒沉默的大多数很沉默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样我想说一件事我说不清楚我想写点什么我写不明白《千与千寻》里所有人进了汤婆婆的浴池都忘了自己的名字没有观点也没有态度为了活下去而不停工作《奇葩说》是我追的一个网络辩论节目在此不安利节目好坏见仁见智前两季辩题总结如下辩题是互联网大数据下的产物没有哪个人可以完全置身事外挑一个自己思考 治疗失眠夫妻讨论 促进和谐亲子聊天 缩小代沟朋友撕逼 喝酒吃串第一季漂亮女人该拼事业or男人该不该看伴侣的手机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举报作弊我错了吗份子钱该不该被消灭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结婚在不在乎门当户对催婚是爱是变态异性闺蜜是不是谎言相亲要不要AA制要不要牺牲个体救大家领导傻X要不要告诉他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你更不能接受哪个结婚该选择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你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分手后还能不能做朋友人到30岁是做稳定的工作还是追求梦想工作中遇到碧池是以牙还牙还是不跟TA一般见识早恋该不该支持为了成功潜规则放在面前用不用我不生孩子有错吗?虚伪是好事吗?第二季好朋友的恋人出轨,你要不要告诉好朋友?婚后遇见此生挚爱,要不要离婚?伴侣找恋爱经验多的还是少的?是否接受开放式婚姻如果一个月后就是世界末日,当局应该公布消息还是秘而不宣?没钱要不要生孩子?恋爱中要不要有备胎?小朋友被欺负了,应该鼓励打回去还是告老师?伴侣的钱是不是我的钱?该不该向恋人坦白恋爱史?该不该催好朋友还钱?长生不老是不是一件好事?整容会帮你成为人生赢家吗?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同事能力弱 力不力挽狂澜?应该改变成恋人想要的样子吗?女生该不该主动追男生?丑闻主角就活该被万人虐吗?做人到底该不该省钱高学历女生做全职太太是浪费吗?穷游是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买房or不买房,哪个更幸福?人类要不要发明时光机?(做标记是少阳比较有感触的 欢迎探讨) 阅读原文更多精彩 >>>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美股资讯
《连线》封面文章:世界末日只是传说
导读:本期封面文章是《世界末日只是传说》。长期以来各种版本的世界末日层出不穷,但是预言中的瘟疫饥荒、人口爆炸、能源枯竭以及环境恶化都没有发生,总之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危机,人类最终都要办法应对。
  当12月22日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不要指望预言家们能道歉或者反思。不管多少次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落空,很快就会出来新的。这种预言一个接一个,从1943年米勒派教徒躲进深山等待世界末日到数千粉丝相信哈罗德-康平1994年和2011年两次预言的世界末日。
  除了宗教狂热份子,很多科学家也预测世界末日,他们坚信发生重大的环境灾难在所难免。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海尔布鲁诺1974年说:“我认为人类的未来将痛苦、艰难并充满绝望,人们展望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意义。”著名生态学家保罗-埃尔利希1968年说:“地球无法继续养活所有的人,70年代(后来改成80年代)整个世界将陷入饥荒,不管想什么办法还是会有数千万人饿死,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死亡率的上升。”1977年吉米-卡特在一次电视演讲中说:“今后十年我们将用尽地球上可开采的所有石油。”
  70年代关于全球饥荒和石油枯竭的预言就像当初米勒派预言世界末日一样是错误的,然而各方专家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预言反而愈演愈烈。2012年初,为了配合玛雅人预测的2012世界末日,《原子科学家公报》将世界末日钟又向午夜调快了一分钟,同时警告到:“地球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人类必须努力防止大气变化所引发的各种灾难。”
  事实上,人们热衷于制造出比现在已有的更恐怖的末日预言。过去五十年,我们受到的警告包括:人口爆炸、全球饥荒、瘟疫蔓延、水源战争、石油枯竭、资源短缺、精子减少还有臭氧减少、酸雨、核战争以及疯牛病、杀人蜂、气候灾难等等。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危机都被夸大了。尽管人类不得不面对各种困扰、公共卫生危机以及其他大的灾难,但是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那为什么人们还愿意乐此不疲的进行各种预言,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过去50年的历史。
  经典的预言有天启四骑士,而我们现代的版本也沿用了这个模式,新的四骑士是化工产品(DDT、CFC以及酸雨)、疾病(禽流感、猪流感、SARS以及艾滋病、埃博拉病毒和疯牛病)、人口(人口爆炸、饥荒)和能源(石油和矿物)。
  50年前出版的《寂静的春天》极大的促进了现代环保主义的诞生。前副总统戈尔在为1994年版的序言里这么写到:“如果没有这本书,现代环保运动可能会推后很多年,甚至根本不会产生。”作者卡尔森的主要观点是:大量使用合成杀虫剂,特别是DDT不但使野生动物大面积灭绝,还可能导致更多的人患上癌症。她写这本书的主要灵感和素材来自于威廉-休珀,他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环保部的首任主管。休珀坚持认为是杀虫剂和其他合成化工产品引发了癌症,而此行业一直试图掩盖这个事实,他反对抽烟引发癌症的说法。1995年,休珀在美国《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肺癌及其成因》的文章,在其中他指出:是各种与大气污染相关的行业导致了肺癌的发生,而吸烟并不是引发肺癌的主要原因。
  可事实上肺癌和吸烟之间的关系是无可置疑的,而现代化工产品与癌症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检验,尽管直接接触DDT对身体有害,但是并不能证明会引发癌症。总之近二十年来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一直在下降。
  到了70年代,关注的重点从化工产品转向空气污染。1970年《生命》杂志率先拉开了大幕,它表示有确凿的试验和理论证据支持以下的假设:10年后,城市居民不得不带上防毒面具来抵御空气污染,到了1985年由于空气污染,到达地面的阳光将减少一半。然而由于技术进步以及监管得力,从汽车和烟囱里排出的污染物显著下降,在随后的几年里,发达国家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以及臭氧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都降低了,而且还在持续下降。
  到了80年代,酸雨成为了末日预言的主要素材,这一次以森林湖泊为主的自然界成为人类污染的最大受害者。1981年的一期德国《明镜》杂志最先引爆了争议,这期的封面耸人听闻的写着“森林正在消失”。德国的《亮点》杂志也不甘示弱,他们声称德国三分之一的森林已经或者正在消失。哥廷根大学土壤学专家伯恩哈德-乌利齐认为拯救德国的森林已经为时过晚。森林消亡的阴云笼罩着整个欧洲。记者弗雷德-皮尔斯1982年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湖泊和森林正在消亡,已经被破坏的地区将无法恢复。”无独有偶,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北美:一半以上的美国湖泊正被酸雨侵袭,人们预计从弗吉尼亚到加拿大中部的广袤森林将有大批树木死亡。
  一般认为由于快速有效的法律管制减少了从电厂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因此改变了森林湖泊消亡的命运,然而这种解释是错误的。80年代森林面积并没有大幅度下降。1990年,一个由美国政府资助的,有700名科学家参与的斥资5亿美元的研究显示,没有证据证明在美国和加拿大森林的减少和酸雨有关,也没有证据证明酸性沉淀物是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在德国,森林保护所的主任海因里希-斯皮克对欧洲森林健康情况进行了研究,他的结论是:整个80年代,欧洲的森林增长速度更快,也更加健康,他说:“自从100多年前开始监测森林以来,现在的木材储量是有史以来最高的。至于湖泊,事实证明酸性的增加更多的是由于植树造林而不是酸雨。一个研究表明,降雨中的酸性和湖泊PH值之间的关系非常低。
  接下来是臭氧层。70年代,科学家发现春天的时候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浓度下降,由此关于世纪浩劫的预测再次出现。这次主要是因为冰箱和气溶胶罐释放的氟利昂,这种物质会在阳光下发生反应。青蛙的消失以及人类黑色素的增加都是出现臭氧层空洞的结果。紧接着是一系列动物失明事件:1992年戈尔提到了关于鲑鱼和兔子失明的问题,而与此同时《纽约时报》也报道了很多巴塔哥尼亚的兔子和羊患上白内障的新闻。但是对这些现象的解释都是错误的,青蛙死亡的原因是因为感染了由人类传播的真菌;羊是得了病毒性流感;在臭氧空洞不断扩大的时候,因为黑色素瘤而致死的比率并没有增加;关于失明的鲑鱼和兔子,自那以后就再没有过类似的报道。
  1996年各国签订了国际协议停止使用氟利昂,但是预想中的臭氧层恢复并没有出现。臭氧空洞在限制令实施前就开始停止扩大,事实后也没有缩小。每年春天南极洲上空还会有臭氧空洞,而且以相同的速度在扩大,没有人能解释其中的原因。有些科学家简单的认为化学物质分解所需的时间比预计的要长,而另一些科学家认为关于产生臭氧层空洞的原因的判断最开始就是错误的。不管怎么样,臭氧层空洞并不是一个潜在的灾难,也不可能通过政治行动避免。
  过去五十年,人们不断预测将出现新的疾病。最初是1976年的猪流感引发的恐慌。由于迪克斯堡一位新兵死亡,福特政府给4000万美国人注射了疫苗,但是随后更多的人是因为疫苗的副作用死亡而不是猪流感。
  几年以后,一种致命的疾病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尤其是在同性恋之间,艾滋病很快成为了更严重的问题,但是关于这种疾病的可怕预言并非全是准确的。1987年奥普拉警告说:“研究表明今后三年有五分之一的异性恋会死于艾滋病,听着是五分之一啊。”
  然而就算像艾滋病这样在美洲、欧洲以及亚洲广泛传播的致命疾病也从没真正引发恐慌。2000年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预测,十年内艾滋病的爆发将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崩溃、社会破裂、政治动荡。“
  然而这种疾病传播的高峰期是90年代末,今天艾滋病在全世界传播的速度正在放缓。2010年新感染者的数量比1997年降低了20%。2005年以来,有250万人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挽救了生命。联合国(微博)艾滋病规划署的执行董事米歇尔-西迪贝说:“几年前讨论短期内结束艾滋病的传染还被视为天方夜谭,但是由于科学和政治上的支持以及社会的响应,解决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可行。”
  艾滋病的出现引发一种新的理论:为了报复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将出现各种源自热带雨林的新病毒。1994年劳里-加勒特的《即将到来的瘟疫:新型疾病打破世界格局》就隐含了这种观点。同年理查德-普雷斯顿出版的《燃烧地带》中特别提到了埃博拉病,这是一种引发大出血的流感。作家史蒂文-金称这本书是他读过的最恐怖的书。不出所料,埃博拉病1995年在刚果再度爆发,但是很快就销声匿迹。艾滋病没有成为热带流行病爆发的前兆,事实上它是近五十年来唯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新的热带病毒。
  80年代英国开始有牛死于疯牛病。这种是病毒由饲料中的传染性病原体引发,而病原体来自牛的尸体。当有人感染这种病毒后,关于它将迅速传播的预测就开始甚嚣尘上,一个研究声称疯牛病至少会引起136000人的死亡。一个病理学家警告英国将有成千上万的人感染疯牛病。可是目前为止英国死于该病的人数只有176人,2011年有5人,而今年还没有人死于此病。
  2003年,源自果子狸的SARS开始爆发,立刻有人预言这种疾病将肆虐全球,北京和多伦多被迫设立了多个隔离区。然而仅一年后这种疾病就得到了控制,死亡人数只有774人。2005年爆发了禽流感,联合国官员说这种疾病的危害比全球变暖和艾滋病加起来都严重,它的传播速度是艾滋病的10倍。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预测将有200-740万人死于禽流感。但事实上,当这种疾病消失后,死亡人数不超过200人。2009年墨西哥又爆发了猪流感,WHO总干事陈冯富珍说:“全世界的人都面临着被感染的威胁。”然而事后证明这是一场普通的流感。
  事实上爆发全球性传染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更多的人生活在城市意味着病毒从野外传染到人群中的机率在下降,可媒体上的炒作却正好相反。由水和昆虫传染的疾病通常最致命,但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途径传染疾病的可能性不断下降。不可否认,类似流感这样的病毒还会不时爆发,但是并不影响患者继续工作或参与其他的社会活动,因此这种病毒传播并无大碍。即便出现致命的病毒,现代医学也可以通过研究其基因序设计出相应的疫苗或治疗方法,人类这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
  过去50年所有被设想出来威胁人类文明的危机中,没有一个比人类自身更可怕了。探员史密斯在电影《黑客帝国》中这样说道:“人类是一种疾病,是这个星球上的毒瘤。”而现实生活中响应这句话的是海洋守护者协会的保罗-华生,他说:“我们要选取合适的方法把人口数量减少十亿。治疗癌症我们不会采用保守疗法,而铲除生物圈中的人类毒瘤同样不能心慈手软。
  1966年保罗-埃尔利希在他的畅销书《人口炸弹》里这样写到,夜里坐在德里的出租车上,周围散发着恶臭,环顾四周到处都是人,有人在吃饭、有人在洗漱、有人在睡觉、有人在争吵,还有人冲着出租车挥手乞讨,随地大小便,甚至在大街上赶着牲口,人人人,到处都是人。埃尔利希的结论非常悲观:“印度无法养活这么多人,这个国家正在瓦解。”其他一些专家也同意这个观点。1970年第一个地球日的组织者丹尼斯-海耶斯说:“大规模的饥荒已经无法避免。”威廉-帕多克和保罗-帕多克在他们的畅销书《大饥荒1975》中声称,向印度输送食物是个错误,这只是拖延不可避免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时间。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死亡率下降了,而饥荒也很少发生。由于婴儿死亡率下降,人们生育的数量也在下降,因此人口增长率降低了一半。过去50年,尽管人口翻了一番,但是世界人均粮食产量却在增长。由于粮食产量大幅增加,21世纪初食品价格降到有史以来最低水平。在西欧和北美,人们甚至开始退耕还林。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家庭规模不断缩小。20世纪全球人口增长了四倍,但是今后翻番的可能性不大。在非洲,由于种子、化肥、杀虫剂以及运输灌溉水平的提高,到2050年预计世界可以养活90亿人口,而所需要的耕地比现在养活70亿人口还要少。
  1977年卡特总统在电视上宣称:“世界石油生产还能维持6到8年,80年代的某一天石油生产将无法为继,到时将出现严重的供小于求。”当时很多人都同意他的观点,整个20世纪,人们都在不停的预测石油天然气将会枯竭。1922年沃伦-哈定总统成立了美国煤炭委员会,经过11个月的调查,该委员会表示:“天然气产量开始减少,而石油生产无法维持现在的水平。”1956年,壳牌公司地质学家M-金-胡伯特说表示,美国天然气产量将在1970年前后达到每年14万亿立方米的最高点。
  然而这些预测都是错误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在过去50年里一直在上升。2007年工程师掌握了开采页岩气的技术,天然气储量大大增加了。2011年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全球天然气资源足够使用250年。虽然未来几年廉价的石油会越来越少,但是储量丰富的页岩气和含油砂将弥补空白。又一次末日危机的预言落空了。从马尔萨斯以来的灾难预言者们总是忽略创新的力量。事实上,由于价格上涨,人们总是会发明新技术,比如利用水平钻探技术可以从页岩中开采出更多的石油。
  除了能源还有人预测矿产会枯竭。1970年美国科学院院士哈里森-布朗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文章预言:到1990年,铅、锌、锡、金和银将全部耗尽。罗马俱乐部是由一群经常在意大利开会的著名环保人士组成的委员会,该委员会40年前出版了畅销书《增长极限》。书中预言,如果使用速度继续快速增长,那么到1992年几种重要的矿产将枯竭,未来当人们没有原材料进行生产的时候,必将出现人口的灭亡和文明的崩溃。这种观点出现在教科书上:科学家估计世界上的石油、锡、铜和铝的已知储备将在你的有生之年被用尽。然而就像保罗-埃尔利希和朱利安-西蒙那场著名赌局的结果一样,金属资源并没有枯竭,反而更便宜。被哄骗参与这场赌局的埃尔利希生气的说:“我们唯一不缺的就是蠢货。”
  过去半个世纪,所有关于生态灾难的预言都没有发生。有些部分应验,有些因为采取行动被避免,还有一些是彻底的空想。这就提出了一个尴尬的问题:鉴于这样糟糕的记录,人们是否还要相信气候变化将引发灾难?毕竟2012不仅是玛雅文化中所说的大限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重要人物宣称的最后节点: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主席拉津德-帕乔里曾说:“如果在2012年前不采取行动,一切就都晚了。”
  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担心气候变暖?这个提法本身就很极端。过去关于生态灾难预测失败的教训并不是什么都不会发生,而是很多中庸的观点被忽略了。在气候问题的讨论中,很多人认为灾难是无法避免的,还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骗局,但我们很少倾听中间派的声音。他们认为:水蒸气对大气层的影响有限,本世纪全球温度只会增长1到2摄氏度,格林兰岛的冰盖可能会融化,但是速度不会比现在快,如今那里的冰盖每100年会减少1%。降雨的增长会促进农业生产。即使气温骤变的时候,生态系统依然可以维系。比起缓慢的适应气候变化,武断而快速的停止使用化石能源成本更大,对生态的破坏也更严重。
  我们已经可以应对因气候变化而引发的灾难,最好的例子就是疟疾,曾经有人预言随着气候变化疟疾问题将更严重。然而20世纪,尽管气候变暖,但是疟疾从全球大部分地区消失了。疟疾引发的死亡率在本世纪头十年骤降到25%。也许今后的气候更适合蚊子的存活,但是杀虫剂、新的药品、更好的排水系统以及经济的发展将抵消这种影响。牛津大学的专家彼得-盖森说:“不管气候如何变化,这种趋势不会改变。”
  人类的政策会让气候恶化,比如鼓励使用生物燃料会破坏森林、释放二氧化碳,而且还会让上百万的人陷入贫困和饥饿,但是技术进步会让一切好转。如果育种专家可以提高水稻产量,那么人们就会变得更富有,并可以更好的抵御极端天气;如果核能更加廉价,那么就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量;如果水平钻探技术使得天然气取代煤炭,那么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将放缓。人类一直在进步,如果未来出现生态危机,我们会通过技术创新来应对这种危机,而不是惊恐万分的等待世界末日。(鹿城/编译)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cn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4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末日2018最新消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