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传奇 英雄怎么做开拓者怎么做

大国工匠的“传奇指数”
导读:来源:军报微信 整理:余金虎、张贺铭
□他们,很多人曾经戎装一身,为共和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殚精竭虑,拼搏一生;
□他们,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国家赋予他们的重托,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国防和军队的“国字”品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工匠精神”,这是对我们这个制造业大国的时代要求。
三月春光里,一位老人却没能赶上他“孩子”的18岁生日。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歼-10飞机总设计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宋文
来源:军报微信 整理:余金虎、张贺铭小编的话□他们,很多人曾经戎装一身,为共和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殚精竭虑,拼搏一生;□他们,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国家赋予他们的重托,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国防和军队的“国字”品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工匠精神”,这是对我们这个制造业大国的时代要求。三月春光里,一位老人却没能赶上他“孩子”的18岁生日。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歼-10飞机总设计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宋文骢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旅程,错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3月23日,歼-10飞机首次试飞成功的日子。我们的国家,正是有无数个像宋院士这样,以“工匠精神”般的追求,把毕生精力献给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国工匠”们,才有了国防和军队建设蒸蒸日上的铿锵步伐。“歼10之父”宋文骢传奇经历:因为保密,家人以为他做牙医传奇指数:★★★★★宋文骢原籍云南大理,日出生于昆明市,1949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1950起在空军某部任飞机机械师、中队机械长。1954年8月被选送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飞机发动机专业深造。1960年7月从哈军工毕业,分配到沈阳601所任设计员、专业组长。1970年4月调成都611所,1974年2月任总体室主任。1977年7月,任611所副总设计师。日,任611所总设计师。△宋文骢(中)抗美援朝时期担任中队机械长宋文骢是我国航空科学技术领域的优秀带头人,他从事航空事业半个多世纪,参加过东风113号、歼七、歼八、歼九、歼十飞机等多个飞机型号研制。30多年来,他一直担任中国航空工业第611研究所总设计师;全过程地(从方案论证到装备部队)担任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两代国家重点歼击机型号的总设计师。如今,我们的歼-10战机已经成为了中国空军的骨干栋梁,还积极对外开拓走向国门,传递中国高端制造的强音,但是回顾歼-10的艰辛研发过程,我们不得不由衷感谢宋文骢院士的辛勤付出。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当歼-10呼啸着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宋文骢潸然泪下。他已经从事了几十年的飞机研制工作,但由于保密等原因,父母和兄弟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有一年,弟弟宋文鸿去探望他,无意间看见书柜里有几本医学类书籍,回去后便对家人说:“哥哥现在可能已改行当牙医了!”我国对歼-10进行适度解密后,一些报纸和杂志开始在公开报道中将宋文骢称为“歼-10之父”。家人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几十年来一直在默默地为国家研制战斗机!这18年来,宋院士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歼-10的成长上。而在歼-10战机18岁成年后,宋院士驾鹤西归,像看着孩子长大成人的父母那样,了无牵挂的离开了他奉献了一生的事业。“99式主战坦克之父”祝榆生传奇经历:“独臂神师”,66岁重披战袍传奇指数:★★★★★他1938年参加革命,是胸前挂满了勋章的功臣;他曾一身戎装,是肩扛“两杠四星”的大校军官;他曾身兼数职,是集管理能力和学术水平于一身的领导和专家;他曾亦军亦民,在军队和军工两条战线成就斐然;他因战争失去了整个右臂,是一位身残志坚、笑对人生的强者;他博采众长,知人善任,是一位兼收并蓄的智者;他淡泊名利,有功不傲,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他今年93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步履轻盈;当他被授予“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的时候,会场的掌声经久不息;他,就是66岁重披战袍、在已到退休年龄时又出任99式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的祝榆生。全国战斗英雄,第三代主战坦克总设计师,“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独臂神师”祝榆生老先生,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祝榆生,四川重庆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参加革命,曾任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参谋、股长、山东滨海军区司令部科长、山东军大处长、副部长。战争期间根据战斗需要,创造和改进了20余种武器和战斗器材,在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947年立大功一次。1948年1月在组织迫击炮敌前试射时,右臂被炸断。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模范军事教育工作者。1955年5月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授予大校军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大处长、解放军总高级步校训练部副部长、部长,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二系副主任,炮兵工程学院副院长,第五机械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兵器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兵工学会第十届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和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一届副会长。1984年,即将退休的祝榆生受命担任99式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祝总提出了“高综合、系统取胜”的研制理念,在有限的工业基础上,通过高综合、优化匹配系统功能等手段,来达到最优的坦克性能设计。为了实践这个理念,祝总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认真考察,对各国的主战坦克技术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并与国外的一些技术人员进行了研讨交流。如对T-80坦克不能原地转向问题,俄方的见解是,几十年前瞄准具功能还不完善时,原地转向功能是有意义的,现在的瞄准具已具备自动跟踪功能,是否可以原地转向就无所谓了。因此祝总说,技术问题各有各的看法,关键是要适合自己国家的国情和现代战争的需求。“氢弹之父”于敏传奇经历:“绝密忠诚”28年传奇指数:★★★★★于敏!一个绝密28年的名字,一段铸核盾卫和平一甲子的传奇。2015年1月9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获奖证书,紧握老科学家的手,温暖赤子报国的心。1926年生的于敏,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一脸属于老科学家的谦逊与纯粹……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出的本土核物理学家,究竟能迸发多么灼热的能量与光芒?越神秘,人们越想要走近他。这是于敏在工作中(1980年摄)核武器,国之重器。当时国际上真正意义的战略核武器指的就是氢弹。即使时光倒流,老于仍会走这条路。“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说。1961年1月12日,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他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于敏说。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核大国对技术绝对保密。我国科研人员重担千斤。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压力、紧张充斥整个屋子。这时,只听到——“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所有人真切体会到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英雄,不轻言止步,只因国之使命在肩。突破氢弹后,于敏带领团队乘胜又干成几件事——突破了核武器小型化、中子弹技术,为我国核武器发展战略和国防高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今天看来,件件意义深远。“核司令”程开甲传奇经历:“此生情定核裂变”传奇指数:★★★★★程开甲,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日,一声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这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宣告了一个曾经落后的大国正在迅速崛起。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程开甲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首次竖井试验等30多次核试验。作为“两弹元勋”,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对核武器内爆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计算,为核武器爆炸威力与弹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开创了中国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核武器战场应用奠定了基础。鲜有人知的是,程开甲近40年隐姓埋名,在神秘领域默默地坚守。一直到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表彰大会,程开甲等23位科学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当象征荣誉和成就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挂在程开甲胸前时,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那掌声不仅表达了对他由衷的敬意,也饱含着生活在和平阳光下的每个人对他深深的感激!程开甲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的道路上奋进、前行。1960年夏,经钱三强点将,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走进了核武器研制的队伍,从此他在科学界销声匿迹几十年。在我国原子弹研制初期,程开甲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1962年夏,程开甲成为我国核试验技术总负责人。此后,他主持设计了第一颗原子弹百米高铁塔爆炸方案。1963年,他前瞻性地筹划了核武器试验研究所的性质、任务、学科、队伍、机构等。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1700多台(套)仪器全部拿到测试数据。据资料记载,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苏联第一次核试验只拿到很少的数据,而我国首次核试验中97%的测试仪器记录数据完整、准确。“飞鲨之父”罗阳传奇经历:国之重器以命铸之传奇指数:★★★★★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这一天,我们记住了“罗阳”,记住了“国之重器,以命铸之”。此后每一天,当“飞鲨”轰鸣刺破海天,我们都可以听到你的呐喊,那如风啸如浪卷的声音,是你的欣慰,还是眷恋?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再挑灯看剑,再吹角连营。再望着你的战鹰归来,再伫立在航母之上,等待尾钩紧紧咬住拦阻索的一刹那。这一年,你眷恋的航母事业捷报频传。歼-15第一次驻舰训练,第一次重载起飞,第一次舰上换发。中国航母的第一批着舰指挥官,第一批舰载机飞行员团队,正在你趟开的路子上迈步向前,这一切你一定都看得到。我相信,你一定还在海天之间,护佑着他们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歼-15战机成功着舰,我们为此潸然落泪,这是多少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一刻;日,你因劳成疾猝然离世,仍沉浸在幸福之中人,却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种结果。才见虹霓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日,中国有了自己的防空识别区,这片你所眷恋的天空,将时时有我们自己的战鹰在守护;你所执着的事业,正在向你所盼望的方向前进。这是他们,在向你告慰!罗阳用生命诠释了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报国情怀,你倒下了,梦在起飞。战机起飞和英雄的陨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同等的震撼。罗阳是中国知识分子报国情怀的高度凝聚,是两弹一星元勋们的精神后人。中国需要更多的罗阳。“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传奇经历:62岁的总设计师亲自深潜试验传奇指数:★★★★★黄旭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船舶专家,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49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替艇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导弹核潜艇研制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评“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若有人问我们如何评价这一生,我们会说,此生没有虚度,我们的这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给核潜艇事业,我们仅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毛主席'一万年也要造出核潜艇'的誓言,我们此生无悔!”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老先生,曾向青年学生作了题为《此生无悔--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历程》的报告。“最困难的还是国内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当接到命令要造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时候,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核潜艇是什么!”黄旭华说到。1957年,黄旭华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感叹道,没想到这一来就“人间蒸发”了30年。从接收研发核潜艇任务伊始,黄旭华坚守组织的要求,不透露工作单位、工作性质,隐姓埋名,当一辈子无名英雄。从1958年至1987年近30年间,他从未回过老家,连通讯地址也没敢告诉家里人,就连父亲和二哥去世,也没能回来奔丧。家里人包括母亲都颇有怨言。在没有外援、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黄旭华带领团队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用了8年的时间就攻克了反应堆技术、艇体线型设计、水下发射、水下通讯等七个核潜艇关键技术,成功造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比美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究时间缩短近两年,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圆满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待的艰巨使命。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也要做深潜试验。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有人给家里留了遗书,有人唱起了《血染的风采》。总设计师黄旭华意识到了这种情绪的影响,在动员大会上他说: “我们下去是做试验的,不是准备牺牲,我们要唱‘雄赳赳,气昂昂’!”就这样,时年62岁的黄旭华随着核潜艇下潜至水下300米,在这一深度,一张扑克牌大小的核潜艇艇壳要承受1.5吨的压力,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致敬,向大国工匠!来源:军报微信;整理:余金虎、张贺铭;转载请注明来源运营人员: 马文晶 MZ012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开拓者传奇:怎样迈出建设火星的第一步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开拓者传奇:怎样迈出建设火星的第一步
“火星单程之旅”建设的火星基地想象图。
本文作者:萧星寒
日前,一家荷兰公司推出了2023年让志愿者登陆火星的“单程之旅”,他们将通过电视真人秀的方式在全球招募首批4名志愿者,这批志愿者将留在火星成为第一批建设者。在目前收到的37000多个报名意向中,中国人达到了450多名。这则新闻再次让世人的目光聚焦在火星上。
今年是2013年,距离2023年不过10年,完全可以用“指日可待”来形容人类登陆火星这件事(如果靠谱的话)。登陆火星之后要干些什么呢?装点儿火星灰带回地球?插一面小旗宣示主权?照几张相留作向孙子炫耀的资本?显然,科学家和普通人都无法容忍如此简单粗暴的火星之旅。登陆火星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小步,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建设火星,是如何把火星建设成为第二个地球,这样,就算我们这一代不行,我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就有可能成为旅居火星的一员。
那么,不管用什么办法,假设我们已经登陆火星,我们该怎样开始建设火星呢?科幻一向被认为是对“现实和未来的双重入侵(吴岩)”,且让我们先到科幻里回顾建设火星的历史,触摸建设火星的现实,并展望建设火星的未来。
科幻先迈出第一步
——建立滩头堡?
杰克o威廉森在《滩头堡》中,详尽细致地讲述了阿瑞斯号飞船在太阳系中最大的峡谷——火星水手谷降落并建立第一个火星基地的经过。在小说里,千挑万选的航天员们既要战胜自身的缺点,也要与公司高层斗法,还要同火星上无情的风沙鏖战。杰克o威廉森是“地球化”(terraforming)一词的创造者,《滩头堡》里的火星建设却极为传统,里面有你能想象到的登陆火星所必须的一切,简直就像是探索频道的纪录片。
建立火星基地滩头堡。
——先对人类自身进行改造?
人类其实是地球环境,甚至只是地球表面陆地环境的产物,并不能适应外星或者深海的环境。弗雷德里克o波尔1976年所写的《人变火星人》里,宇航局将宇航员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造,以使其成为适应火星的人。他的双眼换成了摄像器,皮肤换成塑料,鼻子里布置了浓密的毛发,一些内脏也被更换,甚至拥有太阳能翅膀。改造的过程极为痛苦,有人死去,但有人终获成功,成了半人半机械的“火星人”。
将开拓者改造为半人半机械的赛博格,以适应火星环境。
——从改造火星到改造人类?
金o斯坦利o罗宾逊的“火星三部曲”包括《红火星》《绿火星》和《蓝火星》三部小说。
美国和俄罗斯召集100名各类科学家与工程师于2062年踏上火星征途。他们在火星轨道上设置超大型的反射镜,把光线折射到火星表面上,溶解冰层;挖掘深入火星地壳的超深天井,释放热能。一场前所未有的火星改造工程以惊人的速度在火星展开。
然而,火星异常艰苦的环境使科学家寿命缩短,严重不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基于DNA修复的生命延长术由此诞生。寿命延长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科学家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科学研究中去,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新兴技术。
用太空反射镜融化火星上的冰层。
现实就要赶往火星
与科幻相比,现实要走得慢得多。
1989年,美国总统乔治o布什在人类首次登月20周年之际,宣布了一个全新的太空探索计划,核心内容是登陆火星。一个专家组奉命进行前期规划,他们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进行讨论,最后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叫《载人探索月球与火星90天研究报告》的文件。报告的核心是一艘重达千吨类似于太空堡垒的宇宙飞船。围绕这艘宇宙飞船,需要建设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并研发无数的新技术。报告指出,登陆火星将需要花费30年时间和4500亿美元。显然,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花费最多的政府计划吓坏了美国国会里的所有人,因此,太空探索计划很快被取消了。
这大概是人类登陆火星计划最接近官方的一次。
航天工程师罗伯特o祖布林对这个“阿波罗计划”的放大版嗤之以鼻。1996年,他和资深科普编辑理查德o瓦格纳合写了名为《赶往火星:红色星球定居计划》的书,详细介绍了他构思的火星登陆方案——“火星直击”。该计划“舍弃了一切不必要的、昂贵的、耗时的弯路”,借助现有技术,充分利用火星当地资源,只用10年时间和300亿美元,就能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目标。简单的说,就是先发射无人驾驶的载满液态氢的返地飞行器到火星上,用液态氢与火星空气制造火箭推进剂。然后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因为只需要携带前往火星的燃料,使得它远远小于官方计划中的“太空堡垒”。后面的就是降落和考察,时间可以长达一年半。任务一结束,宇航员就可以乘坐返地飞行器回到地球。
这大概是登陆火星计划中最为朴实的一个。
荷兰人会采取哪种方式把志愿者送上火星呢?是“太空堡垒”,还是“火星直击”?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从他们宣传的这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单程火星之旅”,我们可以猜测一二。技术问题和其他繁文缛节先不考虑,现在,让我们想象一下,什么样的人会选择单程火星之旅?抵达火星之后,他们又将经历怎样的人生?
一个火星开拓者的日记片段(虚构)
我是一个诗歌爱好者和写作者。有人叫我诗人。对于这个称呼,我总是不置可否。在这个时代,诗人是落伍的象征。
我一直在写诗,可从来没有发表过。一位前辈告诉我,写诗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把心中的血迸射出来。他还说,之所以写不出好诗,是因为你还不够孤独。我还不够孤独吗?我脸上点头,心中苦笑。后来,我看到一则新闻,说一家公司将把志愿者送上单程火星之旅。我报了名。地球上还有哪里能比得上火星的孤独?
我并没有搞懂遴选的规则,但结果是我入选了。一共有4名志愿者。除了我,还有一名基督徒。“我要去火星传播上帝之道”,他在胸前划着十字。一名探险家。“我为什么要去火星?因为它在那里”,他激动地说,“火星会有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山川和峡谷”。一名科幻迷。“我已经去过很多次了,在小说和电影里”,他补充说,“人们总是说科幻迷只喜欢胡思乱想,我想让大家知道,科幻迷也能脚踏实地做些事情。”
他们说这些的时候,我沉默着,什么也没有说。
接受训练,然后火箭升天了。
150天后,飞船降落在火星的水手谷。据说,这里是太阳系诸行星中最大的峡谷。火星生活开始了。
最初,我们的所有举动都被现场直播到地球上每一个感兴趣的人的面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兴趣渐渐淡了下去。全球化时代,总有新鲜热辣的新闻吸引人们的目光。我们从地球人的视野中消失了。对于这个结果,我很高兴,而探险家很失望。有一天,探险家对我们说:“我要出去走走,一会儿就回来。”后来,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他。
不久,基督徒发了疯。“我看见火星人啦!可是,地球人不是上帝唯一的宠儿吗?难道上帝之子也曾降生在火星人之中,然后被杀死再复活,从而拯救了火星人的肉体与灵魂?哦,不,这不可能。”他不停地嚎叫着,声嘶力竭,歇斯底里。最后,我和科幻迷不得不将他掐死,以便让基地恢复平静。
科幻迷有时话很多,有时沉默寡言。他说在人群里他总感觉自己像长颈鹿,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却不喜欢说出来。这一点和我有些像。“威尔斯说,选择整个宇宙——或一无所有。”他喃喃自语,“人生就是由无数次选择组成的。我选择了前者。既然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就不后悔。”
科幻迷一直致力于扩展火星基地的规模。后来,他死于一次停电事故。
埋葬了科幻迷,我成了火星上唯一的人。
我咬断了舌头,品味着鲜血、疼痛和孤独的味道。然后望望星空,满天星星犹如冻结的大雨,地球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光斑。
我拿出珍藏已久的纸和笔,开始写诗。
火星上的第一首诗。
你可能感兴趣
引用 的话:因为月球上的资源和火星相比简直就不值一提啊火星上有什么资源?月球有聚变原料。月球离地球进。火星即便有资源现在也没成熟的技术上去,现在的技术连去个月球都难,在月球定居都难,月球都搞不定还去火星,
关键的问题在于,火星根本留不住大气层,即便是创造了温室气体的环境,也会很快被太阳风吹散。冷却的火星内核是硬伤,没有足够的磁场来防御太阳风啊……
为啥我总觉得他们的计划不靠谱,先说资金,通过选秀募资............然后是spaceX的火箭,他们才刚刚能上轨道,10年后就让他们去火星,还是带着一堆物资,就光说那一个居住舱,宇航员几年的物资和各种设备再加个结实点的外壳都有多重了,估计要用上前苏联的N1那种级别火箭了..........总觉得这项目像是给他们新开的节目策划的广告,节目才是关键,项目好像无所谓.............
真担心……冰层只能融化一次,没有固定的东西大气会蒸发……然后火星就没有水了……
最后的文很美!
那么,哪里才能下载到滩头堡呢
引用 的话:火星上有什么资源?月球有聚变原料。月球离地球进。火星即便有资源现在也没成熟的技术上去,现在的技术连去个月球都难,在月球定居都难,月球都搞不定还去火星,火星资源其实应该比月球稍微多一点,但也多不了多少。矿藏元素的富集主要来自于地质作用和水成作用,月球上没水,所以除了太阳系冰线内最丰富的几种元素外(比如铝、硅等),其他元素都不大好采。火星早期有过水,所以有赤铁矿,但是火星有水的历史很段,地质作用也很弱,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能有多少这个问题恐怕很不乐观。此外,所谓月球的聚变原料,其实也是一个噱头。氦三的聚变温度高出D-T聚变近一个数量级,本来D-T聚变就要上亿度的高温,并且其可控聚变现在人类还没掌握。。。
引用 的话:火星资源其实应该比月球稍微多一点,但也多不了多少。矿藏元素的富集主要来自于地质作用和水成作用,月球上没水,所以除了太阳系冰线内最丰富的几种元素外(比如铝、硅等),其他元素都不大好采。火星早期有过水,所以有赤铁矿,但是火星有水的历史很段,地质作用也很弱,有开采价值的矿藏能有多少这个问题恐怕很不乐观。此外,所谓月球的聚变原料,其实也是一个噱头。氦三的聚变温度高出D-T聚变近一个数量级,本来D-T聚变就要上亿度的高温,并且其可控聚变现在人类还没掌握。。。问题是去月球定居的技术都没有还去火星。先在月球玩熟了来吧....火星开采了能运回来?月球的北极有
引用 的话:问题是去月球定居的技术都没有还去火星。先在月球玩熟了来吧....火星开采了能运回来?月球的北极有运不运回来再说,目前是用来维持其基地自身需要都难。另外,这个有没有水,说的是液态水,只有它才可以富集元素形成矿藏。PS:印象里月球南极的坑不是更大么引用 的话:为啥我总觉得他们的计划不靠谱,先说资金,通过选秀募资............然后是spaceX的火箭,他们才刚刚能上轨道,10年后就让他们去火星,还是带着一堆物资,就光说那一个居住舱,宇航员几年的物资和各种设备再加个结实点的外壳都有多重了,估计要用上前苏联的N1那种级别火箭了..........总觉得这项目像是给他们新开的节目策划的广告,节目才是关键,项目好像无所谓.............spaceX技术还粗糙着呢,上次NASA任务时附带的一个卫星都没入轨。最近这些年,spaceX的实验经常失败,其发动机引擎的推力也还有限,作为一个初创企业可以说得过去,但要担任大的任务至少目前还不靠谱。公司是为投资人获利而存在的,火星任务毫无回报,谁会去投它。再退一步说,如果有利可图波音洛马也早就上了,哪等得到现在。综上所述,就是这些公司搞搞噱头,提高声望和知名度而已。要真做实事,还不如搞太空旅游。虽然维珍现在又把时间推到了2015
分布式计算小组管理员
引用 的话:单程的,那要男女搭配啊。国人的兴趣就是高,450人。14亿只有450人,总的报名人数上万呢
引用 的话:运不运回来再说,目前是用来维持其基地自身需要都难。另外,这个有没有水,说的是液态水,只有它才可以富集元素形成矿藏。PS:印象里月球南极的坑不是更大么spaceX技术还粗糙着呢,上次NASA任务时附带的一个卫星都没入轨。最近这些年,spaceX的实验经常失败,其发动机引擎的推力也还有限,作为一个初创企业可以说得过去,但要担任大的任务至少目前还不靠谱。公司是为投资人获利而存在的,火星任务毫无回报,谁会去投它。再退一步说,如果有利可图波音洛马也早就上了,哪等得到现在。综上所述,就是这些公司搞搞噱头,提高声望和知名度而已。要真做实事,还不如搞太空旅游。虽然维珍现在又把时间推到了2015矿藏的富集不一定靠水
引用 的话:矿藏的富集不一定靠水认真看文
4500亿美金,还是分30年用…………我觉得不是太坑…………表示IOA一座支部就要千亿美金…………咳咳,现在手上资金才几百万软妹币而已…………慢慢赚钱吧…………等到时候我要在月球和火星上插支部…………
人类起源于地球,无论怎么适应和改变,地球永远都是最适合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其着急开发地外星球,不如保护好现在的地球,当地外殖民地建立起来的时候,距离星际大战就不远了。
这充分说明天朝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了
引用 的话:人类起源于地球,无论怎么适应和改变,地球永远都是最适合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其着急开发地外星球,不如保护好现在的地球,当地外殖民地建立起来的时候,距离星际大战就不远了。你放心,不开发其他星球,地球是不够住的,再过几十年90亿人口.....再加上贫困地区经济改善的需求...能源需求会增加,粮食需求,资源需求,土地需求,没法保护,只要人类的发展不停止,对于地球资源土地的需求就不会减少,仅仅只是保护地球也会加速地球的破坏。
这个怎么报名?我也去
引用 的话:关于改造火星并在火星居住我疑惑很久了,初中看discovery看到,后来高中英语书上也有一篇文章,大概是讲先要排放温室气体提升温度,再这样那样,融化冰冠,提高含氧量什么什么的一堆步骤……但是好像听说过地球上一年内接受太阳能量是发电量的86000倍……那是不是也就是说能量的来源基本上就是太阳?距离太阳远近无法改变的话,能量的问题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解决呢?求教……高中生刚来果壳……有错误求谅解……有辐射进来的也有辐射出去的,如果有了一层温室气体,应该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向外面的辐射了。
总感觉有了更加自动化,能够自我复制的机器才能开始大规模改造火星。发射机器到火星,自动开采矿石,熔炼,自我复制,然后以指数形式增长,以改造火星(目标是绝对温度273度以上,人体可以不带宇航服在火星生活)。不然只是建立一个桥头堡。食物、机器都要靠地球运输的话根本承受不了,过不了几年就要撤退了。自给自主是关键。
引用 的话:一直搞不懂为什么月球都没开始开拓就要开拓火星?月球可没大气额。
引用 的话:一直搞不懂为什么月球都没开始开拓就要开拓火星?月球有的只是矿藏,火星可以是第二个地球。为了防止地球上大规模灾害的后备基地。人类只有一个行星是挺危险的事情。万一地球君傲娇了(小行星撞击了,后天了,丧尸横行了),我们还有火星可以重新崛起。月球君既没大气,离地球有太近,矿藏也不够丰富,难当大任。
引用 的话:关于改造火星并在火星居住我疑惑很久了,初中看discovery看到,后来高中英语书上也有一篇文章,大概是讲先要排放温室气体提升温度,再这样那样,融化冰冠,提高含氧量什么什么的一堆步骤……但是好像听说过地球上一年内接受太阳能量是发电量的86000倍……那是不是也就是说能量的来源基本上就是太阳?距离太阳远近无法改变的话,能量的问题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解决呢?求教……高中生刚来果壳……有错误求谅解……有本书叫《赶往火星》,很不错的火星科普~你说的这种是全面改造一整颗行星,使火星变成类地环境,成本太高,跟神话差不多了~在火星建立南极科考站那些类型的基地还是可行的~
引用 Winkel 的话:月球有的只是矿藏,火星可以是第二个地球。为了防止地球上大规模灾害的后备基地。人类只有一个行星是挺危险的事情。万一地球君傲娇了(小行星撞击了,后天了,丧尸横行了),我们还有火星可以重新崛起。月球君既没大气,离地球有太近,矿藏也不够丰富,难当大任。火星连大气都没有怎么会是第二个地球?
引用 的话:月球可没大气额。火星有大气?你看看火星的气压.....
引用 Winkel 的话:总感觉有了更加自动化,能够自我复制的机器才能开始大规模改造火星。发射机器到火星,自动开采矿石,熔炼,自我复制,然后以指数形式增长,以改造火星(目标是绝对温度273度以上,人体可以不带宇航服在火星生活)。不然只是建立一个桥头堡。食物、机器都要靠地球运输的话根本承受不了,过不了几年就要撤退了。自给自主是关键。然后机器人快速发展,火星成机器人大本营了,然后人类大战火星人,。、、、、
引用 的话:火星上有什么资源?月球有聚变原料。月球离地球进。火星即便有资源现在也没成熟的技术上去,现在的技术连去个月球都难,在月球定居都难,月球都搞不定还去火星,月球有聚变原料?地球上还没整明白的事却要求月球上整难度比现在超过10倍的东西可笑不?
先发射无人驾驶的载满液态氢的返地飞行器到火星上这也是不考虑液态氢蒸发率的幻想
引用 的话:月球有聚变原料?地球上还没整明白的事却要求月球上整难度比现在超过10倍的东西可笑不?月球开采运回来。地球上聚变爆炸是明白的,可控聚变才是不明白的。
引用 Winkel 的话:总感觉有了更加自动化,能够自我复制的机器才能开始大规模改造火星。发射机器到火星,自动开采矿石,熔炼,自我复制,然后以指数形式增长,以改造火星(目标是绝对温度273度以上,人体可以不带宇航服在火星生活)。不然只是建立一个桥头堡。食物、机器都要靠地球运输的话根本承受不了,过不了几年就要撤退了。自给自主是关键。- -;马上就想到被傑斯端了大本营的奎利人了
引用 的话:火星有大气?你看看火星的气压.....有问题先在网上搜索一下从你的话里看出来:你是否认为美国登月是假的?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勇做开拓者的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