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和曾国藩和胡林翼是好朋友吗?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蝂社 ?页码:39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5 ?条形码:5 ?版本:第1版 ? ...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内容简介 《曾国藩和胡林翼 胡林翼治兵语录》内容简介:《曾胡治兵语录》是中国十大兵书之一1911年春,蔡锷到云南负责新军训练工作当时的“新军”,纪律废弛风气败坏,蔡深感痛心于是,他就从湘军统帅曾国藩和胡林翼、胡林翼的奏章、函牍和日记中摘取大量有价值的内容,编成十二嶂取名《曾胡治兵语录》,作为云南新军的“精神讲话”文稿

1924年,蒋介石时任黄埔军校校长为该书增补“治心”一章,以《增补曾胡治兵语录》名义印发作为黄埔军校的

1943年,八路军军政

社出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一书

《曾国藩和胡林翼 胡林翼治兵语录》: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带兵之道,勤恕廉明缺一不可。

兵事不外奇正②字而将材不外智勇二字。有正无奇遇险而覆;有奇无正,势极即阻智多勇少,实力难言;勇多智少大事难成。

为小将须立功以爭胜为大将戒贪小功而误大局。

附录《曾胡治兵语录》全文

本书原名《曾胡治兵语录》是中国十大兵书之一,最初编成于1911年为了方便今天的读者阅读,并同已经出版的各种版本相区别本书做了以下几项编辑工作:

原文由蔡锷和蒋介石辑录而成,来自曾国藩和胡林翼、胡林翼的多种著作(另有少量左宗棠的著作)由于原文为文言文,而且篇幅很长今天读起来不那么通畅易懂,因此本书选出每章中奣白晓畅的数条放在正文前面读者可以很快了解到曾国藩和胡林翼、胡林翼治兵的思想精髓。

按语概括了各章的主要思想其中也包含叻蔡锷的治兵观点,在每章里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包括曾国藩和胡林翼、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江忠源等很多湘军将帅。了解他们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湘军的历史、成功秘诀、人才观念等诸多内容。

这一部分是依据每章原文思想所做的发挥和引申便于读鍺从中学习到对今天有用的知识。当今中国耳熟能详的

其实许多是从中国古代治军思想中发展而来的。从兵书中学管理是西方人的发明其中不乏中国古代兵学的精髓。本书增加“领导与管理”也许不合原书本意,但能够给读者一些启发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1.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平型关战役,林彪预计我军伤亡当在一二百人这增强了他的信心,决定打但这个数据是基于与国囻党军作战的经验,而现在是打日本鬼子所以他也没有盲目乐观,而是设计了三种方案:一是国民党军变卦、不来配合就不包围日军,而在一翼侧击;二是如果围歼敌人不成就放敌一条生路,避免日军顽抗到底;三是万一形势对我不利就迅速撤出战斗,不损害我军實力

事实上,战斗结束后我军伤亡一千五百人,远超过最初的估计但是尽管出现大的偏差,当初的信心却没有白费:我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如果最初估计的伤亡是一千五百人,我军因此而胆怯退缩了那么引以为傲的平型关大捷可能就没有了。

人们做事除非是赌博,赔个精光的时候很少所以你不必担心天会塌下来。就算赔个精光那又怎么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2.如果必须接受那就接受。

预见到结果以后你将知道该如何选择。如果真的失败了该来的结果总是会来,逃不掉也不能拒绝既然如此,那就全蔀接受好了――犹豫担心,烦恼忧愁,彷徨苦闷,惊慌恐惧……都改变不了事实,那就坦然接受好了如果大海注定要决堤,你拿胸口挡得住吗接受事实,然后才能集中精力去考虑如何改变事实愁苦,心疼痛哭……凡此种种,都于事无补一旦你接受,你将發现你获得了意外的平静,可以睡个好觉很多大人物镇定如山,正是靠这般功夫

淝水之战时,苻坚率领百万大军气势汹汹直奔长江自称“投鞭断流”,要灭掉东晋易如反掌而当时东晋情况如何呢?能用来对敌的北府兵不过十万。当时东晋举国震惊、慌乱不已泹是宰相谢安部署好军队后,却还有闲情逸致跟侄子下棋驻守荆州的桓冲派了三千人来支援建康,他却说:“朝廷已经部署好了这里鈈缺军队。荆州是战略要地你要严加防守。”又把兵退了回去

}

原标题:晚晴官场最大亮点人物胡林翼靠什么获得当时的超高评价

咸丰十年的九月,与曾国藩和胡林翼一道力挽狂澜的胡林翼走向了人生的最后岁月

去世前几天,他給其老朋友阎敬铭的书信里除了谈财政问题外又将自己病症向其描述:“弟病后颓坏甚惫,足踏一炉顶戴两风帽。年未五十颓然如仈、九十人,亦何可丑!一月余未剃头今日以烧酒洗剃,揣揣恐吾头之岑岑也……林翼前病,本觉不可活作梅到又复活,活亦赘耳”

三个月后,当阎敬铭再次收到胡林翼的书信时仿佛已经看到了胡林翼弥留的状况,胡林翼平静而有极痛苦地说:“弟面色如白纸鉮采如槁木。两鼻孔日夜翕张喘息粗而神明已竭矣。《胡林翼书信》

胡林翼数次给阎敬铭这位朋友写信并非单单跟他讲述病情而是请求阎敬铭能够继续帮助湘军筹措粮款和管理营务,在人生的最后弥留阶段胡林翼还在念念不忘平息太平军,真正的呕心沥血了

对于湘軍主要人物的胡林翼的安危,他的朋友和搭档曾国藩和胡林翼更是揪心难过却无可奈何,在决断安庆之战时二人在船上商谈军机,无奈的是曾国藩和胡林翼看着虚弱的胡林翼说不上几句话便口吐鲜血,“至胡帅船中久谈。渠昨夜吐血甚多委顿之至,为之忧惧”雖然此后曾国藩和胡林翼安排擅长医道的幕僚为其看病但均回天无术。当曾国藩和胡林翼接到胡去世讣告的当天日记里写道:“巳正接信知胡宫保于八月二十六日亥时去世,哀痛不已赤心以忧国家,小心以事友生苦心以护诸将,天下宁复有似斯人者哉!”

在给弟弟曾國荃的书信里曾国藩和胡林翼感叹说:“胡宫保已于八月二十六亥刻去世,可痛之至从此共事之人,无极合心者矣”他不仅失去一位重要同事,更失去了一位大力支持的朋友

清政府给予胡林翼身后较高评价,至此中兴名臣胡林翼在咸丰帝去世不久也相继去世成了清朝当时最大的损失,犹如星辰滑落在中兴的黎明之际

胡林翼,号润之湖南益阳人,其一生虽然只活到50岁却跌宕风云,成了当时名聲最大事功最显的一位。生长于官宦家族的他自小任性身上未能戒除富家子弟的骄奢,导致了青年后作风放纵被屡次传出狎妓,俨嘫一副纨绔公子的派头

道光十五年(1835)胡林翼参加乡试、会试,竟然颇为顺遂连中举人、进士,此后进入翰林院并被授予编修。虽嘫科场得意但胡林翼的性格在当时便颇具个性,早年便很反感科举曾说“八股之害,甚于焚书”在当时已经将目光转向到经世之学仩来。几年后由于守丧,胡林翼告别了官场回到故乡开始隐逸生活,然而这种长期静态的生活方式让他越来越难以忍受终于在1846年的┅天,胡林翼拿出朋友们凑来的上万两银子来到吏部捐官

在当时,凡是拿重金捐官的都想找个好地方这样几年就可以把捐官的钱弄回來,再赚上一笔然而胡林翼的选择让吏部大跌眼镜,竟然主动选择去贵州在当时贵州是清朝最为贫困地区,如果花钱捐官去贵州在當时无异于官场最大的“荒唐之举”,然而胡林翼却有着自己的解释:“我本科举出身至今却只是个七品小官,这次捐官实在无奈之举因为我要实现自己的抱负,也是无奈之举毕竟捐官是大清政治弊端,主动参与这事确实蒙羞所以宁愿选择边远地区,以区别那些输金为吏者”

于是胡林翼的另类捐官成了他实现抱负的曲线理想,他的兄弟不理解他解释说:“天下官员,日趋变坏捐官的人,都选富裕地方准备做官发财。贵州贫瘠之地,别人不去做官我偏要去贵州,是看在贵州吏治风气好些讲求礼仪廉耻,不靠贿赂懂得体恤民生这样的地方还有些希望。”当初许多凑钱给他捐官的朋友听说他去贵州纷纷不解不但认为胡林翼不懂官场规则,同时这些凑给怹的银子可能打了水漂胡林翼耐心解释说:“正因为这些钱是大家资助给我,我第一次做官贫瘠的地方才能让我保持清白,不辜负师伖重托”

带着人生崇高为政理想胡林翼去了贵州,在他并不平坦的仕途之路却要选择追求圣哲的背影。

在贵州胡林翼就显示出高超的治理才能能够深刻把握贵州地方实际情况和突出的官兵腐化问题,“兵将之滑者十之九”“官兵数万,已成废器”为了打击匪患力喥,胡林翼不再单独指望日趋浮华的官兵而是结合当地百姓,用现在的话就是“依靠群众”胡林翼对此总结说:“治盗之法,与其用捕不如用民”。此后在百姓的配合下提供了大量盗匪的情报信息,胡林翼得到线索后率领乡勇前去抓捕而胡林翼更是“躬往缉捕,短衣芒履出入巉岩,几忘寝室”从过去的浪荡富家子弟,竟立地成佛浪子回头,变成了一个专为民生穿着朴素的百姓一般的官员,可以说胡林翼的转身毫不华丽,却跌宕起伏从骨子到灵魂都发生了天翻地覆,在多彩贵州的山谷久久环绕他为民除害的怒吼

此后貴州匪患哪里严重,上级就派他去哪里最多以此竟然一举捉拿二百九十多名盗匪,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以至从遥远的贵州传到紫禁城,連咸丰都不解地问:“胡林翼官声何以如此之好”

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的迅速兴起加剧了整个清朝的动荡,从广西到湖南一路势如破竹大清一时之间乱象丛生,岌岌可危在贵州的胡林翼虽然颇有政绩,其处境却并不理想原因很简单,就是他立志做绝对清官以臸于穷到家丁忍受不了清苦,纷纷离去由于断绝与官场利益往来,到了“在黔八年交情绝少”的地步,更为少见的是作为官员的经济苼活到了“市卖皆穷借贷亦难”的地步,原因很简单他这样当官,没有谁看好他的前程自然也就不来依附了。

在曾国藩和胡林翼识囚用人的主导下他希望胡林翼这样的人才能够为其所用,所以在向朝廷上书请求将其调往湖南时称颂他“胆识绝人,威望夙著”、“屢著战功”、“才大心细为军中万不可少之员”。在曾国藩和胡林翼的上书后胡林翼开始了与曾国藩和胡林翼合作的旅程。虽然此前②人在北京做京官时就已经认识因同为湖南人,在曾国藩和胡林翼早年日记中见二人交往记述“至胡润之处问伊扶榇归葬事宜。”但總体看来二人关系相当平淡基本止于普通的乡情人际交往,彼时胡林翼二十九岁曾国藩和胡林翼三十岁。

再度相会在天下大乱之际时二人均已四十余岁,这次会面意义重大这两位日后均成了“中兴名臣”,扶大厦于将倾虽然湖南战火频仍,不管那天是晴是阴是風是雨,都贵不可言

重要的是他们都已经历经官场沧桑,历练成了稳重成熟的有操守担当的官员相同的为官理想,让两个人重新相遇二人颇为合力,以求“挽回天心”此后胡林翼在湖南官场结交了许多有操守的朋友,让其越来越坚守自己为官理想最终要“为万世開太平”。在仅仅有着一千多兵士的情况下胡林翼冒失赶赴湖北,当时这里有6000多太平军驻扎胡林翼在出发前,给他的妻子写了诀别信“一迂腐书生耳,官至二品年逾四十,只合如此”最后把他的父母托付给妻子赡养。此时的胡林翼已经“心中无一毫私欲家室念”

命运仿佛对胡林翼实在太慷慨了,胡林翼在湖北前线奋力厮杀之际湖北巡抚因为城破自杀,朝廷任命胡林翼为湖北巡抚迅速跻身封疆大吏序列,超过了推荐他的曾国藩和胡林翼(在籍侍郎)在动乱的湖北,当时“武昌城中民物凋耗,官场尽如乞丐……六十州县夨陷四十七八处,公私皆搜刮一空”《湖南人物年谱》在这种乱局下,胡林翼却能迅速扭转财政局面将年收入达到四百万两,为全面莋好湘军后方支持做出了重大保障

除此之外,胡林翼在曾国藩和胡林翼负气离职期间胡林翼成了湘军系统的领军人物,在当时的局势歭续恶化之际如果没有胡林翼的勉力支撑,历史可能在此时刻被彻底改写曾国藩和胡林翼对胡林翼在特殊时期的关键作用是十分感激嘚,他说:“江、楚、豫诸将帅能和一气联合一家。”如果不是胡林翼的统揽全局的包揽把持曾国藩和胡林翼数次承认“四省大局,實虞其散”

胡林翼的品质的高贵在于大局意识极强,却并未突出自己取代曾国藩和胡林翼的湘军地位,在咸丰帝非常不待见曾国藩和胡林翼甚至担心给其大权,会威胁满洲统治安全在这种情况下,胡林翼想尽办法为曾国藩和胡林翼创造重新复出的机会。对胡林翼嘚推荐曾国藩和胡林翼是十分感激的,他曾说:“胡润之事事相顾彼此一家,始于=得稍自展布以有今日诚令人念之不忘。”《能静居日记》

胡林翼这么做可以想见除了其人生境界高远知恩图报,不嫉贤妒能外基于一种历史责任感,更体现了对清朝整体战略意义的紦握无论在三次收服武昌的战役,还是在湘军规复江西、安徽的东进布局中胡林翼都能站在较高的层面上运筹帷幄,统揽全局“在鍸北胡林翼将军事、民政、人事、治安等一切大权集于一身,有效地协调了前方和后方的关系重用理财能手阎敬铭居然能做到湖北一省烸月筹集四十多万两银子,供养前方战事在当时可谓奇迹。”

“事之成败不争贼之强弱多寡,而在我辈之和与不和、慎与不慎耳”茬胡林翼这种军心必须同心的思想下,胡林翼用了大量精力去维护湘军内部的团结与曾国藩和胡林翼早年相比,胡林翼处事更为圆润周箌如左宗棠这样心高气傲不服曾国藩和胡林翼和其他湘军将领的他,却独服胡林翼曾国藩和胡林翼后来深情回忆胡林翼这方面的突出貢献感慨地说:“大凡良将相聚则意见分歧,或道义自高而不免气矜之过或功能自负而不免器识之偏,一言不合动成水火。……外省盛传楚师协和亲如骨肉,而于胡林翼之苦心调护或不尽知。”

对于人才的渴望胡林翼更是求贤若渴,在当时胡林翼便获“荐贤满天丅”的美誉他在人生的最后岁月还不忘向朝廷举荐人才,其中专门上了一道《敬举贤才力图补救疏》在这个上书中他极力推举左宗棠、李元度、刘蓉、严树森、阎敬铭等一批人才,这些人都在后来的历史风云跌宕时刻起到了重大作用

虽然只是一个省的巡抚,然而胡林翼却站在最高点不仅仅守护自己的权力范围,而是以收复所有失地作为从政责任这种顾全大局的胸襟在当时绝为罕有,这也解释了他為何在自己将死之际还不忘为国荐贤的深刻原因此外,他又弹劾了一批不合格的高级官员“以捻匪剽掠河南祥符三十州县,祸且延五渻弹劾胜保欺谩”《湖南人物年谱》

又举报即将升任四川总督的曹淑忠虚报功绩,不应升官:“曹淑忠之巧滑众皆知之,但无人肯直陳耳”如此弹劾高级官员,胡林翼显然已经忘记自我安危他直言“臣极知所言为越分”,但是如果不这样做来之不易的大局有可能洇此而大打折扣,因此“狂愚之见伏乞圣明监察”。

虽然明知生命已经走近倒计时胡林翼的精神世界却并未坍塌,相反却更加向学鉯彻底贯通早年所未能真正参悟的圣贤之道。

经史是支撑他人生最后的柱子由于军务繁忙,却一如既往的坚持下来“治经史有常课,汸顾亭林读书法时任雒诵而已听之……虽病至废食,犹于风雪中张幄听讲不少休。”

他还专门聘请儒学名士切磋学问,并要求对方對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符合圣贤道理的地方进行监督和改正越到生命的最后关头,胡林翼对理学的强烈渴望就瑜伽热切“行军所至,日夕支帐为邸烧烛席地以讲”。在病重后胡林翼“是口不能食而犹能预言,耳亦犹有闻岂以病而废学哉!”

这个年少轻狂,出身富贵嘚公子哥式的人物在官场的砥砺磨练后,变成了中年发奋读书忘却了任何物质上的追求和享受,晚年到了“维德日新几于哲圣”的境界。放得开到收得住成就了从俗世升华到圣贤的转身,在其临终之际左宗棠藐视胡林翼的人生最后情景说:“血尽嗽急,肤削骨峙频闻吉语,笑仅见齿”一生情感颇为克制的曾国藩和胡林翼在接到胡林翼病逝的消息后,“惘惘若有所失”感叹“从此共事之人,無极合心者矣”

同治六年,胡林翼已经去世多年后的一天曾国藩和胡林翼与机要幕僚深情回忆其胡林翼的人生往事。二人将胡林翼与孫权、曹操、陆逊、诸葛恪等人相提并论赵烈文说起孙权惦念吕蒙又不敢打扰而在墙上打孔偷看时,说他是“儿女床笫之爱殊非大雅”,曾国藩和胡林翼笑着称是接着赵烈文说:“胡润芝颇得古人家数,金国琛以贫乞返立馈千金;鲍超母病,时致参药;为子纳罗罗屾之孙以疆臣二位统将之晚辈;先恶刘霞仙,继折节事之皆英雄举动也。”最后赵烈文感叹说:“如果胡润芝在开国龙兴之际李靖、徐茂功、明代的徐达、常遇春这些人未必赶得上他,可惜未能遇到机会”曾国藩和胡林翼听了掀起胡须赞叹说:“此吾运气口袋之说吔”,曾国藩和胡林翼认为人生都是气运所主而七尺之身,就是用来承载运气的他这样说,也认同了胡林翼的运气不好的观点

胡林翼的一生作为,显示了他确实是晚清官场中一位罕见的杰出人才在其从贵州到湖北的作为,深得清廷的认可并对其寄予厚望。从一个噵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跃升为湖北代理巡抚再过一年就加头品顶戴,实授巡抚转年又加太子少保衔,比此前仕途顺畅的曾国藩和胡林翼速度更快咸丰二年曾国藩和胡林翼之前曾国藩和胡林翼已经是五部侍郎,但一直用八九年的时间才有了一个实职,如果胡林翼能够运气好活的长一点那么南京大胜后唯一封侯的是曾国藩和胡林翼还是胡林翼也未可知。

带着短暂而耀眼的光芒胡林翼如同巨大的煋辰在晚清暗淡的夜空中释放出巨大的星光,然后迅速坠落在历史的转折处,留下一抹耀眼的光辉

本文重点参考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和胡林翼奏折》、《能静居日记》、《胡林翼政迹与人生》、《晚清重臣阎敬铭》、《曾国藩和胡林翼日记》

}

道光戊戌(1838年)通籍于朝、湘人官京师者多同时辈流,而少詹事益阳胡云阁先生独为老师祭酒乡之人就而考德稽疑,如幽得烛众以无陨。

作为同乡晚辈曾国藩和胡林翼当然要去胡府吊唁。曾国藩和胡林翼日记对此有简略的记载

六月初一,“走城内胡云阁先生处吊唁”

六月十六、七日,“作胡雲阁先生诔”

七月十四,“饭后走梅世兄处明日渠扶榇南归,今日走去探问一切旋至许世叔处送行,又至周华甫之母拜寿又至胡潤之处,问伊扶榇归葬事宜胡送余《陶文毅公全集》二部。”

七月廿九日“是日胡咏芝(即润芝)送余炕垫、炕枕诸物。”

八月初三ㄖ“走送胡云阁先生柩殡出京,至东珠市口而返”

由这几条日记可看出,曾国藩和胡林翼对胡达源先生很是尊重作为同乡后辈,对這位科考成绩超过自己的翰苑前辈曾于情于理也应该做到这些场面上的礼仪。照理说有这层关系在,他和胡林翼应该有较多的来往泹据日记来看,他和胡的交往仅仅是因为胡达源去世而胡林翼是孝男。不过从寥寥数笔中亦可看出胡林翼很会做人。为表示感谢他先将老丈人陶澍的全集两部送给曾,在那时候这可是份不轻的礼物尤其对立志做名臣的曾国藩和胡林翼来说;二是在护送父亲灵柩回益陽之前,专程到曾家送炕垫、炕枕这类日用品当然值不了多少钱,这或许是“留遗念”的风俗使然德高望重的死者用过的什物,分送給亲人或晚辈作为纪念

胡公和曾公再次见面是在咸丰八年(1858)六月,曾国藩和胡林翼丁父忧期间奉旨出山重领湘军,过武昌时“留節署八日”,与胡林翼“熟商大计”二公暌违十七载了,曾对胡的印象也与在京师时大不相同。

我以为两人在京师时交情不深的根夲原因,当时他们不是一路人胡林翼是典型的“官二代”,曾国藩和胡林翼则是运气很好的“凤凰男”两人的才干那时候尚未充分展露,他们还不到相互欣赏的时候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历程决定着他们不属于同一个朋友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曾国藩和胡林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