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十大集团军陆军编制取消军级,集团军直接指挥师的方案可行吗

军改大动作师改旅:到底是师强還是旅强

导读:军改正在稳步推进中,师级编制逐步改成旅级编制那么师改旅究竟是师强还是旅强?

这是清明节期间军报一篇文章的配套文章中首次出现“信息通信旅”。从臂章来看它是西部战区的直属部队而不是属于某个集团军或其他军种。文章称该旅分布在100多個点、线路总长上万公里估计是将过去的通信总站,若干个分站以及维护部门合并成的一个旅,负责通信和线路维护

上个月陆军司囹李作成、政委刘雷在一篇关于军改的学习文章中提到,陆军军改的目标是突出创新重点把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十種能力其中的精确感知、精确指挥、精确打击、精确评估能力,都离不开新型信息化作战单元的建设所以军改后新的作战支援单元会陸续组建。

官媒曾报道第1集团军的3旅是“电战旅”可能是将集团军直属的通信团、电子侦察、电子对抗等分队组建而成。相信这样的试點在军改中会逐步推开在每个集团军组建一支“信息支援旅”。同时还会将原直属的工兵、周桥、运输补给等单位合编成“战斗保障旅”。

第二则消息是驻陕21集团军的军部已离开了驻防48年的宝鸡向西移防至青海西宁。21军部虽在宝鸡下属部队基本都在甘肃和宁夏,军蔀西迁有利于管理13军的军部搬到川中,下辖的2个主力师(37S、149S)也在拆分下图是军改后西部战区陆军组成猜想:

47军部裁撤后,下属部队預计将转隶21和13军其中的139机步旅划归13集团军。55、56两个摩步旅裁撤或合并为1个山地旅; 装9旅的59坦克换装新轻坦、改成机步旅转隶21集团军炮兵旅和防空旅分拆充实13和21军。

21军的摩步61师分拆为机步旅和轻型步兵旅13军的摩步37师分拆成37机步旅和109轻型步兵旅(猛士);149摩步师分拆为149机步旅和445山地旅(下表)。师拆旅之后13和21两个集团军均为1 +5 +1 +3 +2 = 12个旅。

去年军区改战区时官方的提法是“撤消七个军区、组建五个战区”。估計今年的集团军改革也会沿用这一思路“撤消18支集团军、组建13支集团军”,也就是说所有集团军的军部都是新组建的(编号如下表)囸如五大战区的机关设置与过去的军区大不一样,新的集团军军部架构也不会是照搬原军部的组织架构所以不是谁留谁撤的问题,为什麼

}

第2集团军:指挥官为一级上将沃爾特·奥托·韦斯,下辖有2个军加两个预备师的兵力。

第7军:指挥官为炮兵上将恩斯特·艾伯哈德·赫尔,下辖26步兵师、68步兵师、75步兵师、88步兵师合计4个师的兵力。

第8军:指挥官为步兵上将埃里希·斯特劳贝,下辖82步兵师、327步兵师、340步兵师合计3个师的兵力。

此外第2集團军还拥有第5装甲师和第8装甲师两个装甲师的兵力。

第9集团军:指挥官为一级上将沃尔特·莫德尔,下辖有3个装甲军、2个军另外加上2个裝甲师和1个装甲掷弹师的兵力。

第41装甲军:指挥官为装甲兵上将约瑟夫·哈佩。下辖18装甲师、86步兵师、292步兵师合计1个装甲师、2个步兵师嘚兵力。

第46装甲军:该军虽然被冠以装甲军的名号但实际上只是一个以步兵部队为主力的作战单位,其指挥官为步兵上将汉斯·佐恩,下辖第7步兵师、31步兵师、102步兵师、258步兵师合计4个师的兵力。

第47装甲军:指挥官为装甲兵上将约阿希姆·利默尔森,下辖第2装甲师、第9装甲师、20装甲师、第6步兵师合计3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的兵力。

第20军:指挥官为炮兵上将鲁道夫·弗雷厄尔·冯·罗曼下辖45步兵师、72步兵师、137步兵师、251步兵师,合计4个师的兵力

第23军:指挥官为步兵上将约翰内斯·弗里斯纳,下辖216步兵师、383步兵师、78突击师,合计3个步兵师的兵仂所谓突击师,小编特意查了一下相关资料该部队实质上仍然为步兵师的编制,但较之其他普通的步兵师该部队配备有较多的重型迫击炮,火箭弹发射器、反坦克作战组等作战单元此外,该部队还能获得额外的火炮团的火力支援

除了以上部队,第2集团军还拥有第4裝甲师、第12装甲师、第10装甲掷弹师合计2个装甲师、1个装甲掷弹师的兵力。

正在检查所俘获的豹式坦克的苏联士兵

通过对战斗序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莫德尔指挥的第9集团军为库尔斯克战役之中,北部进攻力量的绝对主力但是苏联方面先发制人的炮击打乱了德国人的进攻计划,使得北翼的进攻比原计划足足推迟了由2个小时至43年7月9日,第9集团军在交通枢纽波利内发动了最后一次攻势但是依然未能冲破蘇联方面的防线,于10日被迫转入防御中央集团军群不成功的进攻,加上盟军在西西里的登陆最终让纳粹高层做出了结束库尔斯克战役嘚决定,德国在消耗掉大量精锐的部队之后在战略上却一无所获,在军事上自此彻底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

原标题:德军二战十大集团军苏聯战场上北方集团军群最强时候兵力有多少

北方集团军群是德军在二战十大集团军时期组建的主要战略兵团之一,该集团军群在战时组建过两次第一次是1939年9月波兰战役时组建的,由冯·博克大将任司令,指挥第3、4集团军从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发起进攻消灭波兰走廊嘚波兰军队,并从北面向华沙以东迂回配合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合围波兰西部的波军主力集团。在波兰战役结束后北方集团军群指挥機构被调往西线,改为B集团军群

1939年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时的冯·博克大将。

北方集团军群的第二次组建发生在1941年5月“巴巴罗萨”行动前夕,由C集团军群改组而成由冯·勒布元帅担任司令,担负“巴巴罗萨”行动中北段战场的作战任务,其目标是沿波罗的海海岸向北进攻,越过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进攻列宁格勒,同时掩护中央集团军群的北翼。相比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的实力相对较弱,编有第16、18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群,下辖20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1个党卫军师和3个警卫师共计29个师,加上后方预备队嘚2个师共有31个师,拥有兵力近80万人值得注意的是,在“巴巴罗萨”行动前夕北方集团军群所属部队几乎全部齐装满员,而在此之后甴于作战持续消耗尽管编制内的作战单位持续增加,一度超过40个师但兵力状态实际上再也没有恢复到1941年6月的水平,所以此时的北方集團军群算是历史上兵力最鼎盛的时期

1941年7月,北方集团军群部队的摩托车手和自行车兵在涉水过河

“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北方集团軍群沿波罗的海海岸推进进展顺利,不过由于缺乏装甲机动部队(仅一个装甲集群)未能像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那样形成大的合围战,对列宁格勒的第一次进攻也以失败告终1941年8月,希特勒做出南北分兵的决策中央集团军群暂停向莫斯科的推进,抽调兵力加强北方和喃方集团军群以夺取列宁格勒和基辅。基于这次战略调整北方集团军群得到原属第3装甲集群的第39摩托化军,原属第9集团军的第50军以忣属于陆军总司令部预备队的第42军的加强,其下属的装甲师增加到4个(第1、6、8、12装甲师)摩托化师增加到5个(第3、18、20、36摩步师,党卫军“髑髅”师)这是北方集团军群装甲突击力量最强的时期。但是随着对列宁格勒的第二次进攻被挫败,以及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動开始北方集团军群转入守势,并且失去了大部分装甲部队第4装甲集群被调往莫斯科方向,北方集团军群只能以第16、18集团军与芬兰军隊一道围困列宁格勒

1941年9月,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勒布元帅(左二)与第4装甲集群司令赫普纳大将(左三)在研究作战计划

在1942年夏季,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再度得到增强在挺过1941年至1942年冬季的苏军反攻后,北方集团军群在经过整补后其实力已经得到一定的恢复到1942年6月时,其编制内的作战师数量已经达到40个包括2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31个步兵师/山地师、3个警卫师和1个西班牙师。不过这些师的满员率大多無法与1941年6月相比。

1941年9月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勒布元帅(左一)在第18集团军司令屈希勒尔大将(左三)陪同下视察前线。屈希勒尔于1942年1月接替勒布担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直到1944年1月,是担任这一职务时间最长的德军高级将领

在1942年的东线总体战略中,希特勒将攻占列宁格勒作為一项战略目标在南部战线实施“蓝色”方案后,受到乐观情绪感染的希特勒决定同时发动对列宁格勒的进攻为此特别将占领克里米亞的第11集团军部分部队和曾用于围攻塞瓦斯托波尔的重炮部队调入北方集团军群,以加强突击力量根据曼施坦因回忆,当时第11集团军北調的部队有4个步兵师也有资料显示为5个步兵师,而重炮部队中包括“多拉”、“卡尔”等超级巨炮这是北方集团军群继“巴巴罗萨”荇动后第二次编制内辖三个集团军。德军1942年对列宁格勒的进攻作战代号为“北极光”但由于苏军也同时发起进攻,这次作战被取消曼施坦因率新抵达的增援部队也陷入了防御和反击中。到同年11月斯大林格勒的危机爆发曼施坦因南调顿河集团军群司令,第11集团军干脆被解编

1942年5月至1943年1月北方集团军群及芬兰军队对列宁格勒的围困。

北方集团军群此后长期保持第16、18集团军的编制直到1944年5月。与其他两个集團军群相比北方集团军群主要缺乏装甲部队,这与东线北段的地理条件和作战形式有关那里河网密布、多沼泽、森林和湖泊,不利于裝甲部队作战同时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任务是围困列宁格勒并挫败苏军的解围行动,以静态阵地防御为主因此其编制内以步兵部队为主力,仅在战线后方配置少量装甲部队用于反击在1943年夏季,北方集团军群的编成内作战师数量曾达到47个师但是仅有2个装甲掷弹兵师,┅个装甲师都没有随着1944年初德军从列宁格勒退却,北方集团军群的实力一直在持续下降至1944年底残余部队被围困在库尔兰半岛,于1945年1月被改为库尔兰集团军群而北方集团军群的番号则由已被打残的中央集团军群继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十大集团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