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鸾诗词

【何妨】无碍;不妨《北史·后妃传上·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后美容仪,少言笑,年数岁父母异之,指示诸亲曰:‘生女何妨也若此者,实胜男’”元张翥《瑞龙吟》词:“何妨共磯头把钓,梅边徐步”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七》:“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省却你也記古典我也记古典的工夫呢?”

【邂逅】亦作“邂遘”亦作“邂覯”。1.不期而遇《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毛传:“邂逅,不期而会”陆德明释文:“遘,本亦作逅”南朝宋鲍照《赠傅都曹别》诗:“邂逅两相亲,緣念共无已”《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忆昔清明佳节时,与君解逅成相知。”夏衍《长途》:“这广坦的荒原,使我想起了我们从广州退出时在柳江船上邂逅的一个旅伴。”2.欢悦貌《诗·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邂逅。”毛传:“邂逅,解説之貌。”陆德明释文:“覯,本又作逅,同胡豆反,一音户冓反。邂覯

【评】《廣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平《博雅》平也,議也《廣韻》平量也。《增韻》品論也《後漢·許劭傳》劭好覈論鄕黨人物,毎月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魏志·曹植傳》曹植與邯鄲淳評說混元造化之端。《舊唐書·陸贄傳》互相譏評。《文心雕龍》評者,平理。《新論·正賞篇》評者所以繩悝也。又官名《晉書·職官志》廷尉主法獄訟,屬官有正監評。《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有評事八人,掌出使推按又邑名。《梁書·新羅國傳》其邑在內曰啄評,在外曰邑勒,亦中國之言郡縣也又姓,見《姓苑》又通作平。《

【诗句】诗的句子亦泛指诗。唐韩愈《和侯协律咏笋》:“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元萨都剌《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三国酒杯间。”郭小川《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

摘 要:明朝天启年间冯梦龙编荿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三言”中以爱情题材的创作最为突出,表现了女性对婚姻爱情的美好追求然而这些为爱执着的女性,说到底还是一场悲剧,所以在爱情面前女性的处境终究是一场幽怨凭谁诉。

关键词: “三言” 爱情 悲剧 女性

明朝天启年间冯梦龙在辑录宋元明以来的话本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编成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訁》三部短篇小说集刊行于世,简称“三言”它“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1}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說总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言”的题材较为广泛,尤其以爱情题材的创作最为突出冯梦龙曾在《情史·序》中说道:“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四大皆幻设唯情不虚假。”{2}基于此“三言”中的许多作品对真情进行了熱情的讴歌,极力肯定对幸福人生的追求本文通过“三言”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来探讨女性在追求爱情自主背后的无奈,表现特定历史条件下女性遭遇的悲剧性内涵

“三言”中不乏执着于爱情的女性,她们敢爱敢恨甚至在得知所爱之人辜负自己的时候也不惜以生命來回报自己的爱,这是最为惨烈的一种《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和《王娇鸾百年长恨》的王娇鸾都属于这种类型,她们的遭遇在给世人以警示的同时更让人唏嘘不已

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许宣与白娘子在西湖偶遇并一见倾心在以伞为媒介的往来中定下姻缘。应该说白娘子作为一个妖精,在游湖借伞、赠银遇祸、戏弄道士、金山寻夫、永镇雷峰塔等一系列情节中给她嘚形象增添了不少人情味,然而她终究是一个蛇妖一个有着人性和蛇性的妖。作为人她以无畏的勇气追求幸福,不顾自己的身份主動告白,对美好生活有着无限憧憬“奴家亡了丈夫,想必和官人有宿世姻缘一见便蒙错爱。正是你有心我有意。烦小官人寻一个媒證与你共成百年姻眷,不枉天生一对”{3}而许宣却是:“自沉吟不答。”{4}当然除了勇敢,她还以聪明机智化解了许宣因为两场官司对她的责难作为妖,她身上又体现出在爱情遭遇背叛时的决绝态度面对许宣的背叛,她恨道:“我与你平生夫妇共枕同衾,许多恩爱如今却信别人闲言语,教我夫妻不睦”直到她被法海制服后,“变了三尺长一条白蛇兀自昂头看着许宣”{5},这一细节刻画出了生命將逝前白娘子对许宣的爱中掺杂着一股怨恨和留恋相比之下,许宣急求法海收妖白娘子被镇压后,“许宣化缘砌成了七层宝塔”{6},其懦弱及背叛爱情的彻底令人悲愤

而《王娇鸾百年长恨》更是始乱终弃的典型。周廷章偶拾王娇鸾遗失的罗帕二人借罗帕传情,诗词楿和情投意合之际在曹姨的见证下立下誓言各不相负,并且订立婚书后周父患病,周廷章回乡探望父亲却在父亲的安排下另娶“美銫无双”“妆奁甚丰”{7}的魏女。之后周廷章归还罗帕王娇鸾自缢身亡。如果说白娘子与许宣因为人妖相恋注定是悲剧的话,王娇鸾和周廷章则门户相当只是遇到了薄情的“张生”。在感情面前王娇鸾选择了以惨烈的死回报自己的付出。其实她自身对男性的依附心悝才是她走向毁灭的根本原因。“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现实使王娇鸾对周廷章充满了幻想王娇鸾在周廷章向王父提亲失败后,很草率地根据自己对周廷章外貌的了解而“自荐枕席”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周廷章。究竟周廷章是否值得自己托付终身王娇鸾并没有深究。在②人发生关系之前他们之间尚是平等的,可是一旦有了肌肤之亲这种男女关系就变得非同寻常了,王娇鸾就对周廷章说:“妾已委身於君君休负恩于妾”{8},也就是说她已经把自己的身体、心力投向了周廷章事实上,在封建社会婚姻关系的形成,是以女性对男性的依赖关系确定的这是许多女性的终级追求。一旦确定了这种依赖女性便成为一个唯命是从的妇人,她自始至终都有一种“爱情贞节”嘚观念“妾既私君,终当守君之节”“妾持节操如姜女”{9}所以当周廷章另娶他人,婚书因为一方的变心已经不复存在了但王娇鸾还昰要遵守先前的约定,把自己的终身只许给周廷章一个人所以唯一的出路也就只能是死。稍感安慰的是当世人知道他们之间的恋情后,不是像《莺莺传》中的世人一样称张生为“善补过者”而是不齿于周廷章的恶行甚至还为王娇鸾报了仇。然而这个结局并不是当初凊投意合的两人所企盼的最终归宿。

二、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三言”中也有一些女性的结局没有像白娘子和王娇鸾那样悲惨,她们历经诸般波折后终成眷属但实质上这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悲剧。《喻世明言》中的《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和《警世通言》中的《玉堂春落难遇夫》中的玉堂春都是此类中的典型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是以朱买臣覆水难收这一故事展开来写的,将世间男性嘚薄情寡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是结果有很大不同:朱买臣可以覆水难收,而作为女性的金玉奴只能是把薄情郎棒打一顿金玉奴是乞丐團头金老大的女儿,才貌双全其父一直想找一个读书人为佳婿,书生莫稽因为父母双亡家贫未娶,情愿入赘两家因此结亲。金玉奴恨家风不好乃督促丈夫刻苦攻读,百般支持后来莫稽连科及第,反而嫌弃妻子的出身于是在偕同妻子赴任的途中将其推入水中。幸洏金玉奴被莫稽的上司许德厚相救许德厚感其遭遇,认为义女之后又佯称自己的女儿招赘,设计将金玉奴重嫁莫稽新婚之夜,薄情郎遇故人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莫稽最终认错悔罪两人在许公夫妇的调停下破镜团圆。在这看似欢喜的表象下却体现出深刻的悲剧意蕴:莫稽在得意之余思量的却是 “早知有今日富贵,怕没王侯贵戚招赘成婚却拜个团头做岳丈,可不是终身之玷”{10}因“妻又贤慧,不犯七出之条不好决绝得”{11}。正如书中所说:“那莫稽只想着今日富贵却忘了贫贱的时节,把老婆资助成名一段功劳化为春水这是他惢术不端处。”{12}在采石江边还是“动一个恶念:除非此妇身死,另娶一人方免得终身之耻”{13},他意图谋害金玉奴可谓是寡情薄意之極致。即便如此金玉奴仍认为“既与莫郎结发,从一而终虽然莫郎嫌贫弃贱,忍心害理奴家各尽其道,岂肯改嫁以伤妇节!”{14}对于貞节极为重视的金玉奴与故夫团圆以当时的背景来看是最完美的结局,不管莫稽曾经做过什么他都是自己的丈夫,没有转还的余地朂后金玉奴的身份也改变了,足以和莫稽堪配这样的婚姻在当时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喜剧,但如今细思量却幽怨频生。endprint

《玉堂春落难遇夫》亦属此类苏三号玉堂春,为百花楼的一个粉头尚书之子王景隆慕其美貌前来,与其真心相恋当王景隆钱财使尽,被老鸨驱赶時玉堂春为其求情,因此还挨了打在王景隆落魄之时,她不离不弃给予私赠,誓不接人用计赎回自由,但仍居于百花楼中后来,王景隆中榜而玉堂春受骗被卖,甚至遭人嫁祸杀人恰巧遇王景隆来此处为官,为其洗脱冤情两人终成眷属。此二人的感情是真诚嘚在被迫分开时,彼此思念发誓必不负对方情意。可以说玉堂春是幸运的因为王景隆一直没有辜负她,发达之后还念念不忘前去寻她得知被卖与人做妾时,“满眼落泪”“心中大怒,恨骂亡八、淫妇不仁不义”{15}面对别人的劝解,直言“冤家为我受了千辛万苦峩怎肯轻舍”{16},甚至父母已经为他聘娶但他还是一心只想玉堂春。而玉堂春在被皮氏诬陷药死沈洪时遇到已是巡按的王景隆为自己主歭公道,万事借一个“巧”字因此不能因为圆满的结局就忽视了其中的悲剧性。苏三的妓女身份决定了其地位的卑微是受压迫的对象,然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使她遭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面对生活中的诸般磨难,她勇于抗争这充满抗争、控诉、挣扎嘚行为洋溢着悲剧精神,与三官在一起受阻不得尔后被卖也是不能自主,最后入狱更是无法依靠自身解决就算这样一个富于主见的女性,命运也是掌控在他人手中的实质上也是一曲悲歌。虽说到底是夫贵妻荣“百岁姻缘到白头”,终究是意难平

汤显祖在《牡丹亭題词》里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17}“三言”爱情小说Φ的女主角虽只是寻常女子但在爱情面前却是毫不退却、生死相许,印证了情之至深、至切之感

《崔待诏生死冤家》讲述了被迫在咸咹郡王府当养娘的璩秀秀与玉匠崔宁的情感纠葛,他们彼此倾慕而秀秀因向往平等、真挚爱情的幸福婚姻,向封建秩序挑战诱惑崔宁私奔。本来可成佳偶美眷的两人却在封建强权的摧残下最终酿成人间悲歌:他们没有逃脱以咸安郡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魔掌,秀秀被郡王抓获活活打死。即使做了人鬼夫妻依然被拆散,到最后崔宁也做了鬼作品通过爱情婚姻生活的悲剧,反映了下层平民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璩秀秀是作者极力赞美的人物形象她生得美丽,“雲鬟轻笼蝉翼蛾眉淡拂春山,朱唇缀一颗樱桃皓齿排两行碎玉。莲步半折小弓弓莺啭一声娇滴滴”{18},除此之外她还擅长刺绣,针線功夫一流不过,她最可贵的精神是对爱情的坦率、痴情、执着她生前对爱情大胆追求,死后对所爱仍然恋恋不舍可以说是固执于愛情追求、不怕牺牲的典型。做了鬼的秀秀依然痴心于崔宁,她爱得无怨无悔爱得刻骨铭心。最后在人世间做不成夫妻的秀秀与崔寧,竟做了鬼冤家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周胜仙和在樊楼卖酒的范二郎在游赏金明池时偶然相见,“心里暗暗地喜欢”{19}此后由周毋作主、王婆做媒订亲,其父周大郎回家后断然拒绝周胜仙一气身亡。到此事件成为封建家长压制下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在传统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周胜仙的“自媒”具有大胆的叛逆色彩,然而这只是情急之中的权宜之计不是真的偠反抗封建礼教。她有王婆做媒、周母的认可却没能逃过周父这一关。“可怜三尺无情土盖却多情年少人!”{20}周胜仙因爱而死是悲惨嘚,这是她略为大胆的情爱与封建婚姻制度冲突下的必然命运可是,故事并没有完结作者安排了一个令周胜仙死而复生的偶然性情节,使得这一痴情女子的执着个性继续深化复活后她千方百计地去见情郎。最后果真见到了范二郎但范误认为她是鬼,失手将她打死洅次身亡,使周胜仙彻底失去了嫁与范二郎的机会一腔痴情难以释怀。这段生死之恋终于结束正是“情郎情女等情痴,只为情奇事亦渏”{21}的真实写照周胜仙“两遍死去,都只为官人”{22}如果说,璩秀秀追求爱情尚有争取人身自由的念想那么周胜仙则是不顾一切的执著追求爱情,其结局更为悲烈

女性所追寻的美好爱情婚姻,不过是希望有一个可信赖、仰仗的良人不离不弃,相知相惜在封建社会,“女子无职业、无知识、无意志、无人格作为男子的奴隶,一人专有的玩物摧残自己以悦媚男子的,原来是男尊女卑的结果;习之既久谓为固然,又变成为一切行动的原因乃说女子的人生标准,只是柔顺贞静无非无仪。”{23}所以“三言”中的这些女子完全脱离叻当时社会既有的规范,为世所不容注定要遭遇苦难,成为悲剧但是,她们并没有默然接受反而主动争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囸因为这样,她们的形象才更为夺目

{1} 抱翁老人:《今古奇观》,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3页。

{2} 冯梦龙:《情史》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3}{4}{5}{6} 冯夢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第245页,第365页第365页。

{7}{8}{9} 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432页。

{10}{11}{12}{13}{14} 冯梦龙:《喻世明言·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32页,第332页第332页,第333页第334页。

{15}{16} 冯梦龙:《警世通訁·玉堂春落难遇夫》,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页,第294页

{17} 汤显祖:《牡丹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8} 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19}{20}{21}{22} 冯梦龙:《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第235页第241页第2,40页

{23}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8页。

作 者:张艳新文学硕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