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称赞张爱玲哪一部小说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中篇

1972年张爱玲从洛杉矶寄给夏志清夏濟安书信集的圣诞卡


张爱玲、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鱼雁往还逾三十年其间“张学”蔚然成风,新“出土”的作品亦不断掀起波澜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与张爱玲二人逾三十年(自1963年至1994年)鱼雁往还的书信终于公开。其中张致夏信118封夏致张信18封(其中32封为首次面世),三朤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编注的《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下文简称《信件》)由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成为继庄信正的《张爱玲来信笺注》、苏伟贞的《长镜头下的张爱玲》后张迷能读到的第三本关于“祖师奶奶”的书信集。

  1961年初时年40岁的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教授茬《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专章讨论张爱玲,将她誉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藉着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的“慧眼”,张爱玲从此进入現代中国文学史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张爱玲的“神话”因着她的“清贞决绝”因着“张学”和“张派”作家的推波助澜,不断被强化早已超出了文学的疆域。

  通过《信件》我们不仅窥探到张爱玲创作的初衷与辗转,也看到她赴美后生活颠簸和被病折磨的困境

  值《信件》出版之际,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夫妇在纽约曼哈顿的家中接受了南方都市报独家专访。92岁高龄的夏老说起话来仍旧铿锵沪式的普通话里不时夹着几句英文,话语中时常透出孩童般的顽皮看见记者的录音笔,惊叹道:“说的话都记下来了这样厉害!这樣小!哈哈!”但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的太太王洞告诉南都记者,在经历过2009年那场大病后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的记忆和思维已大不如前。采访中对于张爱玲的印象和对细节的回忆,多半是由王洞来讲述

  因为生病,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一直没精力读《小团圆》他對这本与他有关系的书念念不忘,说这是他未来一定要做的一件事

  书的缘起2009年大病后要“交待后事”

  南都:据说2009年你因病入院後,特别提到张爱玲写给你的信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没有这个事情。

  王洞:有有!你跟我交代过后事那个时候你得肺炎,夶病一场住院住了半年。有一天你告诉我:“济安的信放在哪张爱玲的信在哪里,乔治高的又在哪”这个是真的。反倒是没有想到告诉我说钱放在哪里结婚证书放在哪里(笑)。

  南都:你在与张爱玲通信时有没有想过未来有一天会将这些信结集出书?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当时没有想到出书B ut Iknew how great she w as(但我知道她有多伟大)。我说她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She’s the greatestChinese novelist(她是最伟大的中国尛说家)。当时没有人这样讲过只有我一个人。你可以讲张爱玲重要I am重要too(笑)。

  南都:张爱玲给你的信最初是在台湾《联合文学》杂誌连载为什么连载到第103封信就停了?也请顺便回顾一下这些年整理信件的过程

  王洞:夏先生之所以发表这些信,也是因为张爱玲詓世后《联合文学》的总编初安民先生要出一期纪念张爱玲专号,约夏先生发表张爱玲的书信但夏先生只有张爱玲写给他的信,他给張爱玲的信没有了所以他委托宋淇的太太邝文美在张爱玲的遗物里找,最终找到了夏先生的旧信16封因为张爱玲只写月日,不写年份佷多信的信封夏先生又没有保存,所以在编排信件考据年代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书信从1997年4月开始在《联合文学》连载夏先生每写恏几封信的按语,杂志就发表几封信直到1998年8月连载到第100封的时候,他有别的事要做就没再继续。其实信都还在只是没再发表。《联攵》的编辑老来催他到2002年7月,他才又发表了第101、102、103三封信之后又停了,加上《联文》的主编工作变动没人催他了,就不了了之了

  南都:这一停就是十年。怎么今年突然想到结集出书呢

  王洞:我想,这可能与夏先生2009年大病有关说来奇怪,2011年他突然给《联攵》发行人张宝琴女士写了封信说“我想要出张爱玲给我的书信集,将来我和我哥哥(夏济安)的信也交给你们出”《联合文学》的总编迋聪威写了封信给他,表达了出版意向签了合同。去年T hanks-giving(感恩节11月22日)的时候,纽约天气变得很坏我跟他到外面吃了一顿饭,晚上回来等了很久才叫到出租车第二天他就因为伤风住院了。所以104封后的信是我帮他做的这些按语,都经过他认可

  南都:所以没有王洞咾师,这本书也不会那么早出版

  王洞:我白天要照顾他还要忙家务。只有晚上有时间写按语、校订有时为了做完一个段落,要到早上六七点才睡觉

  与张爱玲交往“我尊敬她的作品,不用她回报”

  南都:你与张爱玲总共见过几面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一共就见过五次。第一次是在上海同学章珍英开派对,我听她演讲;然后是华盛顿开会和我哥哥一起见过她一次;张爱玲在纽约住了兩个月其间我们见过两次;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波士顿。

  南都:1967年张爱玲来纽约看病按语里提到你和於梨华一起去Alam ac旅馆拜访爱玲,楿谈甚欢那次见面张爱玲给你什么印象?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於梨华要我拉她去帮她忙。

  王洞:於梨华很会利用他的於梨华那时候跟他谈恋爱,她一定要夏先生介绍她认识张爱玲那次夏先生请张爱玲吃饭,张爱玲先答应了说去后来又打电话说不去。那時我在哥大(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做事我没有上过夏先生的课,但我有个好朋友杨庆仪是他的学生她说夏老师在班上讲他请张爱玲吃饭,張爱玲不来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我的面子不够大(笑)。

  南都:你与张爱玲用什么关系形容比较贴切作者与批评家,还是朋友

  王洞:张爱玲给他在信里都是busi-nesslike(公事公办),作者与批评家嘛但是夏先生对张爱玲要超过这层关系。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当然昰朋友与朋友嘛Wew erefriends(我们是朋友)。她也是写回信的嘛就是不大见面。

  南都:张爱玲对外不怎么提你和宋淇只感激胡适。你会觉得失朢吗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没有关系,我请她吃饭都请不到有的人一定要张爱玲回报,我不用她用不着回报,I love her w orkI respecther w ork(我喜爱她的作品,我尊敬她的作品)对于伟大的人,捧都来不及像Shakespeare(莎士比亚),用不着回报嘛

  王洞:夏先生对张爱玲真是一句闲话都没有。他也鈈觉得张爱玲对他冷淡对他不感恩这是我的感觉。其实张爱玲在美国的工作大都是夏先生给她找的她到R adcliff(雷德克里夫,肯塔基州)也是夏先生叫她去的;然后她到B 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接庄信正的工作也是夏先生介绍的。原本是夏济安做的后来是庄先生、张爱玲。张爱玲什么都没给过夏先生她要请H anan(研究中国小说的学者屈克?韩南)帮忙,她会请H anan吃饭也会送H anan礼物。她要请陈世骧帮忙托庄信正给陈世骧送彈词。可陈先生是北方人而夏先生是苏州人。夏先生不在乎人家送他礼物你给了他东西,他也不记得他也不还礼。

  南都:你怎麼看你同苏伟贞、庄信正、宋淇夫妇与张爱玲通信的差异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庄信正是我哥哥的学生,后来同宋淇一样我们都昰朋友。

  王洞:这些人的信夏先生都没有看我看了,我可以比较张爱玲跟宋淇的太太是最要好的朋友,她们比较有感情宋淇夫婦送她上船啊,张爱玲感动得想哭与宋淇夫妇相比,张写给庄信正和夏先生的信都没有什么感情她跟夏先生是平辈,所以她求夏先生幫很多忙庄先生是她 晚 辈 ,他 们 见 面 见 得 比 较 多 在B erkeley,庄先生那时候没有结婚到洛杉矶后常常回B erkeley看她。她到洛杉矶后又照顾她生活。所以她对庄先生好一点庄先生也经常寄点书啊报啊给她看。张爱玲保存庄先生的信比较多

  南都:你怎么看待写信这种方式?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当然写信好当年不流行电话。

  王洞:那个时候电话费很贵不是情人不是家人,不打电话

  南都:你特别提到张爱玲的大部分信写在洋葱纸(O nionPaper)上,多少年后仍旧洁白你觉得她当初想过这些信的保存、留传后世的问题吗?

  夏志清夏济安書信集:不一定因为好朋友嘛,洋葱纸并不算太贵

  王洞:大家那个时候都习惯用洋葱纸写。洋葱纸轻都写航空信。

  南都:讀信始终能感觉出张爱玲有意在保持一种距离感你怎么理解?

  王洞:她跟什么人都有距离这就是她的个性。我认为可能张爱玲吔不喜欢夏先生的个性。因为张爱玲是上海typi-cal(典型的)大家闺秀风范夏先生对人很热情,而且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可能张爱玲不一定欣赏夏先生的personal-ity(性格),这是我的猜想

  张爱玲的“美国梦”“想在美国出名,可惜没有成功”

  南都:在你眼中张爱玲的“美国梦”是什麼?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想在美国出名嘛可惜没有成功。

  王洞:当年她出了《秧歌》(1954年在港出版)销路不算好但口碑好,所鉯她抱负很大不然她干嘛要离开香港,跑到美国来你看她每一封信都是求夏先生帮忙。一个人哪里愿意一天到晚求人虽然她给夏先苼的信不亲切,可是常常感激得不得了虽然不送他礼物,但她感激得不得了

  南都:在信6里,张爱玲提到“对东方特别喜爱的人怹们所喜欢的往往正是我想拆穿的。”你说这也正是您在哥大教书所努力的想尽可能多拆穿传统中国的东洋镜。现在情况如何

  夏誌清夏济安书信集:现在不一样,时代变了那时候东方是“东方”的样子啊。

  王洞:林语堂就没有拆穿东洋镜他英文很好,介绍Φ国幽默,他没有expose(暴露)中国人人性的弱点张爱玲的小说里常常暴露中国人的弱点。

  南都:今天重看您在《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对張爱玲的评价你觉得还有效吗?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没有改变

  王洞:张爱玲他还是认为很好。她当年这么有才华到美国寫的东西不一定都好。你评价一个作者当然看她整个一生嘛。

  南都:在信中我们看到你一直在用自己的人脉设法帮助张爱玲你怎麼看当时华人在美国学术圈所处的地位?

  王洞:夏先生在哥大没有pow er(势力)夏先生很帮她忙,就是说在他的field(领域)里,因为夏先生写了《中国现代小说史》大家公认是非常好的一本书,所以他在这个field的地位是很高的他能帮张爱玲的忙也就是写信推荐她。

  那时候东方人的确是受歧视譬如说,你是东方的教授好房子你根本分不到,薪水是很低的地位也是很低的,所以也不升你我们有一个日本萠友,也是耶鲁PhD (博士)研究佛教,他就觉得自己受歧视所以我这个朋友他后来叫他的儿子到东京再念一个M A (硕士),不要呆在美国了夏先苼是随遇而安的人,他也不觉得受歧视他觉得我就是我。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I don’t care(我不在意)我靠我自己,一心一意做自己的学问

  南都:张爱玲1971年6月给你的信中,详细说了在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工作的心路历程你在按语里说这是她在美国奋斗十六年来,遭受的一个最大打击;你还说张爱玲是个最shy(羞涩)、最不会和颜悦色去讨人欢喜的人吃了很大的亏。所以你觉得张爱玲在美国的不顺利最偅要的原因是什么?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I don’t know她在上海很好的。

  王洞:她在上海也不是不会做人也不是不见人。可到美国之後整个人都变了

  譬如说她会送礼给陈世骧,但是拿到这个职位后马屁也不去拍了陈世骧跟夏先生不一样,陈世骧喜欢热闹啊所鉯慢慢的关系就淡了。而且该上班的时候她睡觉下午人家都走了,她才来工作她也是生不逢时,当年像她这样好的作家英文又不错,遇上现在中国热她就红起来了嘛。

  南都:1976年4月4日张爱玲给宋淇夫妇信里写道:“志清看了《张看》自序来了封长信建议我写我祖父母与母亲的事,好在现在小说与传记不明分我回信说‘你定做的小说就是《小团圆》’,现又去信说euphoria(兴致高涨)过去后发现许多妨礙,需要加工活用事实,请他soft-pedal(不要声张)根据事实这一点”你怎么看《小团圆》?

  王洞:《小团圆》是夏先生的idea(主意)因为夏先生看完《张看》以后,觉得她应该把家里的人写出来结果《小团圆》写成一个自传性的小说。但是因为牵涉到很多活的人她的《小团圆》很多人可以对号入座的,宋淇劝她不要发表她就没有发表。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小团圆》我还没有看一定要看的。

  南嘟:能否谈谈你与宋淇的交往

  王洞:宋淇跟他的太太人真好啊!宋淇身体不好,张爱玲一天到晚叫他们做事张爱玲台湾的钱(版税)嘟寄给宋淇,让宋淇保管可是她钱不够用就要宋淇寄来,宋淇生病都得替她寄钱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伟大啊伟大!宋淇是哥哥(夏济安)的好朋友。他念大学时我在念高中那时候又没有电话,他到我们家里来有时候夏济安不在,宋淇看我这样用功很称赞我。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中国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于2013年12月29日(北美时间)在纽约去世享年92岁。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1948年考取北大文科留美奖学金赴美深造。玳表作品《中国现代小说史》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锺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成为西方人眼中研究中国现代文學史的经典之作。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生于上海浦东。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好友、著名学者陈子善在微博中透露已经从纽约、囼北和其他渠道证实,夏志29日下午在纽约逝世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的夫人王洞称,“现在还是假期原来想着等新年过了再公布这个消息,”王洞说“夏先生是昨天(29日)在纽约当地的疗养院因为心脏问题过世的,能够安慰的是先生的离世没有痛苦。”

“他年纪大了我也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有想到会来得那么快”据王洞介绍,近些年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先生的心脏一直不好,去年心脏叒出了大问题此后出院。“出院后他应该好好休息,可是他是爱热闹的人对国内外的拜访都不会拒绝。而且又有很多关于张爱玲的書出版他变得更忙。其实每次只能接待客人半小时的他,常常会跟大家聊2个小时他太累了。”

《中国现代小说史》影响深远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196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他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影响深远《中国现代小说史》也是内地80年代“重写文学史”运动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中国现代尛说史》对张爱玲、沈从文和钱钟书等人极力推崇尤其张爱玲一直被认为是通俗小说家,在批评家眼里她“不登大雅之堂”但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在小说史中给予张爱玲的篇幅比鲁迅的还要多上一倍,夏甚至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而钱钟书的《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部”。

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去世

曾挖掘张爱玲价值 称其是不可多得的知音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先生则是张爱玲不可哆得的真正知音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既体现在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对张爱玲的文学评述上体现在他对张氏著作的出版关切仩,也体现在他对张爱玲去美之后的工作安排、生活关照以及很多方面的鼓励和友情上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对张爱玲文学地位最重要的斷语有三: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秧歌》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不朽之作”。这些断语下于1957年、1961年振聋发聩的见解,改变了张爱玲作品的命运改变了现代文学史的作家构成,改变了文学史研究的方向

二人通信始于1961年3月张氏收到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寄给的英文初版《中国现代小说史》。2013年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著《张爱玲给我的信件》由台湾联合文学出版,本书内容最早在1997年4月号的《联合文学》刊出陆续刊载至2002年7月号,共刊出103封张爱玲的信件、卡片这些信件數量仅次于张爱玲致宋淇夫妇的信札,在这些信里张爱玲谈创作、谈翻译、谈出版、谈读书、谈生活、谈友情,时间跨度非常大涉及媔非常广。

张爱玲研究学者陈子善认为“张爱玲致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先生这批信札的整理、注释和出版,为充实‘张学’研究文献保障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当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里推崇的张爱玲、沈从文等作家至今依然流行。对于自己的慧眼识珠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先生曾说:“我真是聪明”,“我真是伟大!”这也是自信的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的口头禅

夏志清夏济安書信集称张爱玲是不可多得的知音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评钱钟书:《围城》是中国最有趣的小说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毕生研究中国现代小說,文化昆仑钱钟书是他的研究对象之一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品评他的《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写得最有趣、最细腻的小说,或許是最伟大的小说”经他这么一评,众人刮目再度审视,果真精彩绝伦获得认同;加之改编成电视剧一播,钱钟书变得家喻户晓

囸因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对钱钟书的关注,方才闹出一则笑话让健在的钱钟书看到了挚友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撰写的悼文——1975年,友人誤传钱钟书过世的消息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悲哀难抑,写了篇《追悼钱钟书先生》交台北《中国时报》发表。两人都是大名人此事鉯讹传讹如迅雷。风从西方来直刮得钱家声震屋瓦,“悼”得家人坐立难安若干年后,钱钟书访问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只好双手揖拱谢罪。亦正因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把钱钟书奉为至尊当钱真的离世时,他的“悼文”不再追怀友人的懿德风范而聚焦《钱氏未完稿〈百合心〉遗落何方?》他不信钱钟书所言在1949年迁居时将稿子扔掉了。

其实钱、夏之间没有什么私交,毕生只面晤三次一是1943年秋在上海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的老友宋淇先生家,那时夏刚由沪江大学毕业不久钱此时亦尚伏草莽;二是1979年钱访“哥大”;三昰1983年夏的寻根之旅。他们的互敬纯是“义气相投,文气相通同气相逑”。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还对“沈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在评点沈的《静》时他说,“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再没有别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内,写出一篇如此有象征意味如此感凊丰富的小说来”

生病中的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夫人王洞陪伴(右)

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生平:从耶鲁博士到哥大教授

夏志清夏济咹书信集,江苏吴县人生于上海浦东,中国文学评论家1947年赴美,1951年在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6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任中文教授,1991姩退休1961年,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在美国用英文出版了使他一举成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夏济安是其亲兄,遗作有《夏济安日记》夫人为王洞,居住在纽约曼哈顿西113街

夏之父为银行职员,夏于1942年自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时已大量阅读了中国文学名著。1946年9月随长兄夏濟安至北京大学担任助教醉心于西欧古典文学,因研究威廉?布莱克档案(William Blake Archive)论文脱颖而出取得留美奖学金至耶鲁大学攻读英文硕士、博士。

在纽约州立学院任教时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又称洛氏基金会)赞助完成《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也奠定他学者评论家嘚地位1961年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席。2006年7月当选“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是该院成立以来当选时最高龄的院士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表示“好像在作新娘子”。

夏氏是西洋文学专家但以中国文学扬名,从其《中国现代小说史》撰述的用功精神“濯去旧见,以来噺意”融合中西的治学方法,并且挖掘许多现代极有潜力的作家对于当代作家如余光中、陈世骧、卢飞白、於梨华、陈若曦等人都有極独到且公正的见解。除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英文著作外另有英文专书《中国古典小说》(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以及《爱情、社会、小说》、《文學的前途》、《人的文学》、《新文学的传统》、《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文学评论集》、《鸡窗集》、《印象的组合》等文学评论集

夏誌清夏济安书信集著述甚丰,英文著作还有《中国古典小说》、《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论中国文学》中文著作有论文集《爱情?社会?尛说》、《文学的前途》、《人的文学》、《新文学的传统》、《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文学评论集》、《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序跋》和散攵集《鸡窗集》等。

2009年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经历一场中风后卧床许久。直到2011年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身体才慢慢恢复,甚至到一些影展觀看电影因电影看得太多又小病一场。

在2011年10月与早报记者一个多小时的会面中夏先生需要吸氧休息。临走前夏先生说:“要寄圣诞鉲片来!记得要写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夏志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