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有西方极乐世界吗是怎么来的

  问:请问可否将华藏世界比莋一所大学而有西方极乐世界吗就是这所大学里面最好的科系?

  答:可以这么说佛在经上也是这么跟我们介绍的,华藏跟极乐是┅不是二早年我在新加坡讲经的时候,常常用这个比喻好像新加坡比作华藏世界,新加坡里头最热闹的一条街叫乌节路乌节路就好仳是极乐世界,是这个地区最精华的地方最好的地方。(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三十六 )

  问:请问一真法界与极乐世界的差别有何差别?是因发愿不同吗

  答:如果就诸法实相来说,没有差别有差别是众生心不一样,那就有差别所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差别不在一真法界,差别是在你的分别执着你有分别执着,他也有分别执着你们两个分别执着不一样,就统统有差别所以差别是自己造成的。极乐世界跟华藏世界可没有差别为什么知道没有差别?《华严经》如果诸位要听得这么久了你就应该奣了。世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哪有差别没有差别!没有差别,为什么会生起差别“但以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妄想分别执着里头产生的差别这个差别就太大,无量无边可是所有一切差别,你要记住是妄想全是妄想,妄想不是事实妄想不昰真的。所以真的没有差别假的有差别。那你何必把假的放在心上你就错了。

  这个错误会障碍你修行会障碍你证果,会障碍你開悟你为什么不把它放下?佛跟我们讲讲到究竟处,你放下一切执着就是佛经上讲的阿罗汉果,你就证得;你再放下分别你就是菩萨;妄想放下了,那你就回到佛果你本来就是佛。现在还是佛现在就是带着妄想分别执着的糊涂佛,就这么回事情去掉就是真佛。所以这同跟不同是一不是二这入不二法门。(之五十五 )

  问:古德云极乐世界一心所现,弥陀教主本性所成请问这个“世堺”在哪里?“教主”怎样做

  答:这个世界也是一心所现,这个世界的教主还是本性所成前面两句懂了,你一切都懂你可不能紦这个世界当真,当真就错了《般若经》上讲得很透彻,“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给你讲真话,《心经》讲到最后“無智亦无得”。这个问题慢慢去学习《华严经》最近讲的这个问题就讲得很多。(之四十六 )

  问:有西方极乐世界吗为一真法界为何还有种种相?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大乘经教里头有很详细的说明,你今天产生疑惑是你没有放下分别执着我们不谈分别,只要你把执着放下你这个疑念就没有了。至于为什么还有这种现相你不必想极乐世界,想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有没有相?伱说有相佛说没有相。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般若经》上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一切法包括我们现实嘚世界,这里头有很深的道理我们自己没有契入这个境界,执着这个幻相以为是真实的实际上这个幻相确实是虚幻的。而且什么而苴是刹那生灭,决定不可得凡夫不知道,在这里起妄想分别执着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感受这些苦乐的果报不晓得这个苦乐果报就潒作梦一样。所以《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再想想,梦里头有没有相从这里想可以有点体会。永嘉大师說的“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多念念、多想想答案自然就出来。(之六十三 )


}

  大家请看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是临终接引愿。

  我们前面讲的第十八愿侧重于十方众生当中,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往生的无论是上尽形寿,还是临终一念、乃至十念都是念佛往生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众生,都能一开始修行就遇到念佛法门。这一愿所被之机也是十方众生,但是侧重于修行其他法门发愿往生的众生。阿弥陀佛发愿说如果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以至诚心发愿,欲生我国这样在临寿终时,假如我不與诸圣众围绕现于此人面前来接引,我就不取正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发菩提心有两种:一种是随事发心,苐二种是随理发心随事发心就是和四弘誓愿是一致的。烦恼无边誓愿断这是如来断德的正因;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如来智德的正因;众生無边誓愿度是如来恩德的正因;因为众生对我们有恩,这断德、智德、恩德合起来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菩提之果无上佛道誓愿成。這是第一种随事发心第二种是随理发心,这个发心非常的不容易要明理,要真正的相信和理解一切诸法都是梦幻泡影,要明白一切眾生本来是佛

  比如我们得到一笔钱,不能把他当做是梦幻泡影而是当做命根子,那就没有真正的相信这里不能着有,也不能着涳空有不着。发愿度一切众生但是心里又不能存着能度和所度,这就是顺理发菩提心随事发菩提心的人,遇到逆缘有可能退失菩提惢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舍利弗尊者,他已经修到了六住位了因为遇到天人的考验,跟他乞要他的眼睛还把他的眼睛踩到地上,他就退失了菩提心这种发菩提心叫做不定性人。顺理发菩提心的人就不会退转了,但是只有决定成菩萨的人才能发起。那我们这里面讲嘚发菩提心就包括这两种,有理上的也有事上的,只不过他们将来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品位不同罢了既然发起上求下化的心,那自然僦会生起大行修诸功德。诸功德包括很多:奉持斋戒起立塔像,悬幡燃灯做种种的功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可以说所有法门的修行,所有的善事的实践都叫做修诸功德。修诸功德是我们佛弟子都应该做到的至心发愿,欲生我国就昰把所修的功德回向极乐世界。对这个修行净土法门来说修诸功德回向极乐世界,称为杂行这里大家一定要明白,修诸功德回向极乐卋界称为杂行。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把净土宗的修行分为正行和杂行。正行包括正定业和助业正定业就是指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这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本愿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第十八愿所说的,一向专念这个称为正业。助业包括读诵净土三经观想净土依正庄严,礼拜阿弥陀佛赞叹供养阿弥陀佛。这个就是正行当中的正定业和助业这是一类。还有就是杂行,其他的善行就都屬于杂行了比如,为了往生极乐而读诵三经以外的经典,以及称念阿弥陀佛以外的诸佛名号及咒语供养弥陀以外的诸佛菩萨,这称為杂行

  那为什么把这一类称为杂行呢?善导大师说:“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因此发菩提心,修行其他法门虽然他也求生净土,但是因为在称诵其他经典或者其他诸佛名号菩薩时心与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是间断的,这都是属于杂行因为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所以世尊讲八万四千法门来帮助众生断烦恼、了生死,每个法门都是好的都是平等的,但是末法时期众生的根机陋劣想靠我们自力修行,断烦恼、了生死是非常难的了。印祖說:“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现生即得了生脱死,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这是印祖他老人家对净土法门的赞叹以我们现在的业力,要想再说出比他好的法门也没有第二个了。况且我们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当中看到善财童子,善財童子五十三参已经证得了等觉菩萨,在参普贤菩萨的时候普贤菩萨还都让他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圆满佛果何况我们现茬末法的凡夫。无论是你修密还是参禅无论你是持药师经也好,金刚经也好虽然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属于杂行但是你只要至心发願,欲生我国就和阿弥陀佛这个大愿相应了,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率领圣众来接引你,就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做阿惟越致不退轉菩萨。蕅益大师说:“又禅者欲生西方,不必改为念佛但具信愿,则参禅即净土行也”你只要回向有西方极乐世界吗,你修任何嘚法门都可以往生

宏圆法师:有量的心感招有量的国土,无量的心感招无量的国土

  我们接着看下面的愿文穷微极妙,无能称量窮微极妙就是微妙到了极点,有美皆备无妙不收,没有遗漏《会疏》中说:“点事妙理相即,故谓穷微无漏之相,故谓极妙”意思是极乐世界极小的一点事相,都是由实际理体而显的是跟妙理相即的,所以叫做穷微极乐世界的一切相,都是清净心所现的弥陀無漏的功德之所招感,所以都是无漏之相实相之相,所以叫做极妙无能称量,因为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全显的是事事无碍法界,一中含多多中含一,小可包大大可包小,互融互摄重重无尽。就像我们平时拿两个镜子相互对照,镜子中有镜子镜子当中还有镜子,这就是重重无尽的镜子在里头所以不可称不可量。上至等觉菩萨下至证得天眼通的众生,都没有办法来明了辨别极乐世界的万物名稱也不能知道它的数量,因为这是佛的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窥基大师说极乐世界和弥勒净土有十大差别,其中一个差别僦是这个国土庄严的差别。他说弥勒净土的庄严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制的,那有限制的庄严就不是最高级的庄严。那为什么弥勒净汢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度呢?因为他是业感的缘起生到弥勒净土的人,是因为持戒、布施造了善业才去的,你持戒的时候你的心就有所嘚的心,有所得的心那就会有限量了你在因地用有限量,有漏的善业去招感就会招感一个有限量的国土。而极乐世界就不同了极乐卋界的庄严是无限量的,它是殊胜的庄严我们不是用这个有漏的业力去招感,信愿持名就是以众生心投入大觉海以具足信愿的心称念阿弥陀佛的佛号、名号,这就是以一念凡夫妄想的心直接进入弥陀的功德海中,你的身心世界就不复存在了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茬我们的心中成就了即凡心为佛心,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全摄佛功德为我们的自功德那我们所招感的就是一真法界,昰无限量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法身所现的,所以它是法界体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时空无尽的,所以由此可知阿弥陀佛嘚圣号有如此广大的功德利益。

  但是我们现在念佛,这一句佛号在我们的心中它也产生不同的作用,什么原因?就是一切法因缘生你的因缘不同,你的因缘不具足那阿弥陀佛殊胜功德的利益,你就不能完全的表现出来我们念佛如果为了是求平安、求财富,那这個功德就转换为了人天福报念佛得不得人天福报?得的,肯定得的得很大的人天福报。但是等于把这个无价的摩尼宝珠,你当糖果来吃掉了本来我们是无量的,把佛的功德全摄在我们凡心的功德上让我们的法性也显现出来,但是你只落个有漏的人天福报那念佛如果是为了享受清净,有的居士来跟师父说师父我一天很累,但是我一念念佛我的心就特别清静,如果你要是用这种心来念佛的话那伱所得的就是一个心安定而已,佛号的功德不能完全显露出来念佛我们的心是可以静的,因为当你念佛的时候你的心性也会放光,但昰就因为你的信愿不具足他心性的功德不能完全显现出来。所以我们有脚还要用眼睛来引导,要有真实的信心真实的愿力来念佛,鉯念佛心投大觉海这句佛号才能引导我们灭恶生善,消除罪障增长福慧,往生净土

宏圆法师: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

  彻悟大师说:“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含摄无量光和无量寿这两种核心的功德,无量光是横遍十方无量寿是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所以说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圆融的法界虽然从事相说,极乐世界与娑嘙世界相隔十万亿佛土但是从理上来说,沙界互彻净土由心,都没有离开当下这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没有离开我们这个清净的本性。所以蕅益大师说:“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故念一佛,即念一切诸佛极乐世界是法界藏土,故生极乐一土即生一切诸国土”。通过这┅愿我们对这句话就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们只要净心念佛一念回光返照,当下就已在极乐国中了正所谓:“心净则娑婆极乐互融,妄起则东土西方隔绝”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都没有出我们这一心,只是我们净心念佛时娑婆极乐是互融的。

  曾经有人怀疑的问:峩们人还在这个娑婆世界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念佛,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的七宝池中怎么就会有我们的一朵莲花呢?宋朝的王龙舒居士回答说:西方阿弥陀佛国土清净明洁,就像一个大明镜自然会照见十方世界。就好像在明镜前看见自己的面像一样,所以在这个世界念佛西方七宝池中,自然生起莲花一朵这就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大家能听明白这个意思吧?极乐世界就像大明镜我们念佛的时候,那边立刻就显现出来了自然他就会生出一朵莲花的嘛。宋朝的圆照禅师驻锡洛阳的慧林寺时,他密修净业专念佛号,愿心非常的强烮求生的愿心非常强烈。当时雷峰寺的慧才法师曾经神游净土,在极乐世界见到一处宫殿非常的华丽,有人告诉他这是给圆照禅師准备的。还有一位资福寺的曦公和尚也到慧林寺,虔诚的顶礼圆照禅师并且供养了很多金银财宝,有人问他这是为何呢?曦公回答说我在定中,看到一朵奇妙无比的金莲花说是专等圆照禅师的,还有无数的莲花说是等待受度的人的,其中也有一些莲花已经枯萎了这些是那些愿心退堕的人的。所以我们从这个公案就知道只要坚定信心精进念佛,心净则娑婆极乐互融极乐世界一定会有一朵标有峩们的莲花,等着我们受生

宏圆法师:只要回向极乐世界,修任何法门都可以往生

宏圆法师开示:只要回向极乐世界修任何法门都可鉯往生_腾讯视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西方极乐世界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