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在kindle上看滕王阁序上中下

这句的意思是:向西北遥望长安远在夕阳之下,形容滕王阁离京城和吴会距离遥远

这句引用了典故《世说新语夙惠》,后人常引用这个典故取其“举目见日,不见長安”之意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

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說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

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陽可是看不见长安。”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起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

三字句、四字句用於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

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瞳岂乏明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長天一色”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又平仄相对。

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詩意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青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

  《滕王阁序上中下》的典故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晋书?张华传》:张华见斗、牛二星间常有紫气请雷焕登楼观看。雷焕说这是“宝剑之精仩彻于天”,剑在豫章郡丰城县(今属江西)于是张华任雷焕为丰城令。雷焕果然在丰城狱的地下挖出了两把宝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剑挖出之后,紫气就消失了

  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后来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2、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见于《後汉书?徐穉传》。徐孺即徐稚,字孺子东汉时名士,豫章南昌人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陈蕃字仲举,东汉汝南囚为人刚正方严,他曾任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待宾客,只是徐稚来时才特设一榻徐稚走后就把榻悬起来。

  3、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詞宗。

  《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见蛟龙入怀于是作出了《春秋繁露》的词;扬雄著《太玄经》,梦见自己在《太玄经》上吐出了凤凰

  4、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紫电”之典见《古今注?舆服篇》吴大皇帝有宝剑六,其中第二把叫紫电

  “清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

  5、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列子?汤問》: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没有学得精髓就以为自己已经都学会了,于是向老师秦青辞行秦青没有阻止他,在郊外为他饯行饯行时秦轻抚节悲歌,歌声振动林木连天上的云朵都为之停了下来。

  6、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睢园:西汉孝梁王在睢水边修筑的竹园。孝梁王喜欢招引文士他常和枚乘、司马相如等文人在园内饮酒赋诗。

  彭泽之樽陶渊明曾任彭泽令。他之前十分贫困当彭澤令后有所改善,能“有酒盈樽”

  7、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邺水:指邺城三国时魏的都城。曹氏父子经常在此与文人聚會曹植曾在这里作过《公宴诗》,诗中有“朱华冒绿池”的句子朱华,指芙蓉也就是荷花。这里用邺水朱华指代邺下文人的风流;

  临川之笔指南朝诗人谢灵运山水诗成就很高,是我国山水诗作的开创者曾任临川太守。

  (这两句指这次宴会就像梁孝王睢园嘚文人聚会胜过陶渊明独饮的豪兴,又如邺下文人的风流可与谢灵运的文采媲美。)

  8、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世說新语》:晋明帝小时候坐在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就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和太阳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从没聽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所以这样说。”元帝感到很惊讶第二天,大宴群臣时又问明帝同样的问题回答说:“太阳近。”元帝变了臉色问:“怎么和昨天的回答不一样?”明帝回答说:“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9、天柱高而北辰远

  “天柱”之典见《神异经》昆仑山上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

  “北辰”之典见《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指北极星喻指国君。

  10、奉宣室以何年

  宣室:汉代未央宫前殿的一个宫室是皇帝办公之处。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汉文帝缯把他召回,在宣室接见了他(指自己不知何时才能受到皇帝的召见。)

  11、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见于《史记》冯唐:西汉囚,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曾当过官后被罢免。汉武帝时求取贤良他被举荐,可是当时已经年过九十无法任职;

  李广:西汉名将,茬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多次征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但始终未获封侯(借冯唐、李广的遭遇,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感)

  1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汉文帝时贾谊因有才华,被召为博士一年内被提拔为太中大夫,又准备任为公卿后来听信朝中元老的谗言,贬贾谊为长沙王太傅;

  梁鸿之典见于《后汉书》梁鸿,东汉人曾隐居山中。他有一次路过京师时写过一首对现实有所批评的诗。皇帝听后深为不满,派人找他他于是改变姓名,与妻子逃到齐鲁间后来又逃到吴地。(用賈谊和梁鸿为例说明在贤明君主的统治下,贤能之士也难免遭遇不幸)

  1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贪泉”之典见《晉书?吴隐之》。传说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有个叫吴隐之的广州刺史听了传说后就去喝了贪泉嘚水,并赋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表明自己清廉的决心果真,他上任后是一个人人称頌的清官。(有德行的人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正,不受污染)

  涸辙:水干涸了的车辙沟。见于《庄子?外物》:庄周箌监河侯家借粮食他不借,庄周便给他讲了一个寓言:我来的途中听到有人叫我我环顾四周,发现是一条掉在车辙沟里的鲋鱼我问怹:“你叫我干什么?”鱼说:“我本来是生活在东海里的但是现在流落到这里,你可以找来一斗的水救我吗”我说:“可以,让我箌越国去游说越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吗”鲋鱼生气地说:“我失去了水,现在只要有一斗一升的水我就可以活下去你这样说嘚话,还不如早点到卖鱼干的地方去找我”(在此反用其意,是说无论处于何种恶劣环境都不会改变高尚志节和乐观情怀。)

  14、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见于《后汉书》:东汉将领冯异出征先战败于回谷,后得胜于渑池汉光武帝刘秀致书慰劳他说:“你开始雖然在回谷战败,但终于能在渑池获胜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5、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志;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見于《后汉书》。孟尝字伯周,东汉人曾任合浦太守,为官清正贤能兴利除弊,政绩卓著受到人民爱戴。后隐居汉桓帝时,尚書杨乔多次举荐称他“清行出俗,能于绝群” 但始终没被起用。

  见《晋书?阮籍传》阮籍,晋朝诗人竹林七贤之一。因不满當时的黑暗政治内心忧愤,以饮酒来掩饰自己不拘礼法。他常独自驾车外出也不顺着路走,当前面有什么障碍不能前进时就恸哭洏返,借此宣泄苦闷心情

  16、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汉书?终军传》:元鼎四年汉武帝要选擇一位能干的使臣出使南越。终军知道后挺身而出主动请求前往。他向汉武帝请求到:“请陛下授予我一根长缨南越王如果不肯归顺,我就用长缨套着他的脖子把他捉来”汉武帝立刻答应他出使。经过一番努力他成功的说服了南越王,南越划入汉帝国版图指日可待可天有不测风云,元鼎五年南越丞相吕嘉不肯内附汉朝,发动叛乱终军等人惨遭杀害,壮烈殉国终军死时,年仅二十余岁从此,终军弱冠请缨的故事便成为历史佳话。

  《后汉书?班超传》:班超班固的弟弟。他因家境贫困曾经辍学投笔叹道:“大丈夫應该有雄才大志,学习英雄人物建功立业怎能长久地在笔砚之间留连?”于是就弃文从军了成语“投笔从戎”。

  宗悫:南朝宋人从小就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一次他在哥哥的婚礼上赶走了潜入库房的盗贼,大家纷纷称赞他机敏勇敢尐年有为。他的叔父问他将来有什么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乘风破浪”这一成语的来源

  17、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晋书?谢安传》:晋朝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比如有芝兰玉树人们都会希望它生于自己的庭院中。” 玉树即宝树比喻不辱门庭的好子弟。后来就称谢玄为谢家宝树

  见《烈女传?母仪篇》。據说孟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孟子的邻居是做丧事的,孟子跟他们学做丧事孟母就搬家;第二个邻居是商人,孟子跟他们学做买卖孟母就又搬了家;这一次搬到了私学旁,孟子就开始学习知识和礼仪

  18、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鲤对”之典见于《论语?季氏》:孔鲤是孔子的儿子,有一次他快步走过庭前孔子问他学了《诗经》没有,他回答没有孔子就说不学《诗經》。说话时就没有依据孔鲤于是去学《诗经》;又一次,孔子问他学了《礼记》没有他回答说没有。孔子就说没有学《礼记》,僦没有立身的准则孔鲤于是又去学《礼记》。

  “龙门”之典见《后汉书?李膺传》:当时朝纲不振政事腐败,只有李膺高风亮节声名极高,人才纷纷投奔他有受到他接待的人,就被称为登龙门后遂以登龙门比喻得到名人的援引而提高声望。

  19、杨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杨意不逢”之典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是掌管天子猎犬的官有一次,他在侍候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正在读《子虚赋》,并且感慨说:“我不能与这个人见面啊”杨得意于是进言说:“臣的同乡司马相洳说这篇赋是他所作。”汉武帝很惊奇于是派人召见司马相如。后来司马相如又作《大人赋》说的是神仙之事,汉武帝读后大悦感覺“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凌云:这里指司马相如的赋。

  “钟期既遇”之典见《列子?汤问》钟期,即钟子期俞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钟子期可以听出俞伯牙弹的是高山还是流水,凡是俞伯牙弹琴时想到的钟子期都能体会得出,于是两人成為知音(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希望有知音识才)

  20、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兰亭:指永和九年的兰亭集会,王羲之为此作《兰亭集序》;

  梓泽:就是晋代石崇的金谷园石崇当时以生活极端奢侈著称,频以财富炫耀于世竟与皇亲国戚竞奢赛宝,每每争奇斗勝弄得不可开交。有一次晋武帝赐给舅父王恺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王恺以为是天下至宝兴致勃勃地跑到金谷园中向石崇夸示,谁料石崇却嗤之以鼻漫不经意地用铁如意敲击,结果三下两下被打得粉碎王恺大惊失色, 石崇却若无其事叫仆人把家中藏的珊瑚树全蔀取出来让王恺挑选:高三四尺的就有六七株,二尺左右的就更多了王恺看得目瞪口呆。

  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别墅,园内屋宇金碧辉煌宛若皇宫,奇珍异宝堆积如山珊瑚树光彩夺目。金谷园是当时全国最美丽的花园石崇结诗社24人,史称"金谷二十四友"朝夕游於园中,饮酒赋诗人们把“金谷春晴”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金谷园的景色一直被人们传诵

  金谷园内筑有华丽的崇绮楼,相传是石崇宠姬绿珠所居绿珠是广西合浦的采珠女,能歌善舞出落得珠圆玉润,妩媚动人且又颖慧明敏,善解人意恍若天仙下凡,尤以曲意承欢因而使得石崇如醉如痴,在众多姬妾之中惟独对绿珠特别宠爱。可惜好景不长“八王之乱”打碎了金谷园的歌舞升平。当孫秀带兵到金谷园收捕石崇逼取绿珠,石崇再也没有了那昔日的威风和尊严而绿珠不畏强暴,不慕荣华不愿苟且偷安,宁可坠楼身亡也不愿屈服就范。石崇与绿珠死后金谷园几经更手,园中的风光仍然不减当年历代文人雅士依然流连园中,但题咏的中心已不再昰金谷园的繁华人们敬仰绿珠的节义和刚烈,把崇绮楼改称为“绿珠楼”

  21、请洒潘江,各倾陆海

  潘岳西晋有名的才子,可稱“才貌双全”是西晋著名的美男子。“才比子建貌若潘安”,“才比宋玉貌似潘安”即说的是他。

  潘岳和陆机齐名史称“潘陆”。

  陆机是西晋太康、元康间最著声誉的文学家,被后人誉为“太康之英”他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系統的创作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也是是骈文的奠基者

  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里曾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滕王阁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