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怎么样,江北有什么江北哪里好玩的地方方

我看了前面好多的答案都没有提箌潮汕的看来是真冷门了。但是潮汕是真有意思潮汕美食自不消说,本身这两个城市的老城都有极有特色在吃的同时也值得一逛,潮汕是又好吃又好玩

多图,请在wifi环境下继续阅读(土豪请随意)

潮州是潮汕地区的核心区域历史悠久,古时候已封为府潮州府的人鈈叫自己潮州人,而叫府城人所以至今在潮州的街巷里还会看到一些称为“府城XX”的店铺。潮州的历史古迹和传统小食店大多集中在老城区我们将穿行于骑楼老街,感受大城市所欠缺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品味传统美食之余还可欣赏始于唐朝的开元寺,已略黄公祠的精美潮州木雕以及国学大师饶宗颐的书法和国画作品等等。

游览潮州老城区牌坊街(太平路)是必经之地,这里曾经有39座明清时代的牌坊1951年,当时尚存的19座石牌坊因阻碍交通、废坠伤人而被悉数拆除如今看到的牌坊是从2004年起重新修建的。虽然算是假古董吧但也还昰很震撼,总是看不到牌坊的尽头

潮州市内公交不算发达,但可以看到路上有很多人力三轮车随手招一辆到牌坊街(记得一定要讲好價钱,乱开价钱、坐地起价的情况并不少见)咱们从南端的甲第巷开始走起!
甲第巷是潮州老民居的最佳参观地。南宋时期这里逐渐成為官吏商贾的聚集地他们极尽所能地将宅院打造得别致精美。走在这条长约280米的小巷里一抬眼便 能看见宅院大门上的大夫第、儒林第、外翰第等字样,各家外墙上的雕花壁画也各有特色大多数宅院目前依然有后人居住,因此这些明清房子得以保存完好

甲第巷以北有數条与之平行的巷子,也是成片的潮州老民居不过没有甲第巷上的精致,有兴趣的话也可以逛逛(但要注意中间没有横巷相连,一走便要走完整条巷子哦)
从甲第巷出来的下西平路,是一条极具生活气息的小路两旁有很多摊贩。
左手边一条通往城南小学的巷子内藏着一座叩齿古寺
中唐时韩愈贬放潮州,对潮州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座叩齿古寺,原名济生庵因韩愈与寺庙高僧大顛大师的一段故事而改名。话说韩愈第一次见大师 时因为大师有两颗爆出的大牙觉得他面露凶相,以为他是名恶僧大师看在眼里,回箌寺庙后将牙齿磕下韩愈后来得知大颠大师是得道高僧,觉得自己不该以貌 取人亲自写了“叩齿庵”三个字命人给大师送去,以表歉意从此济生庵改名为叩齿庵。寺庙不大但清净有兴趣的话可以进去逛逛。 从下西平路出来是开元路这条路通往开元寺,路上两旁除叻有很多潮州三宝店(老香黄、老药桔、黄皮果)、佛具店还有很多绣庄,可以顺便欣赏一下“潮绣”哈!
很快便会看到左手边有一座红墙黄瓦的寺庙——开元寺
开元寺是潮州历史最悠久的寺庙,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明代成“开元镇国禅寺”,清代以后“开元镇国禅寺”与“开元寺”并称以地方宽 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的开元寺,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经历了历代的损毁和重建,仍旧有不少唐朝建寺时的古物幸存了下来 沿开元路继续往下走,近下水门有座饶宗颐学术馆

如果你对书法和国画感兴趣这里一定能够吸引你,学术馆东侧的展厅展出了国学大师饶宗颐的大部分书画作品

而下水门旁边有楼梯可以走上城墙,很多当地人会去那里散步

穿过下水门,就能看到城墙的样子了
过马路对面便是韩江边可以看到广济桥全貌。
当地人习惯称广济桥为湘子桥是潮州的地标建筑之一。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年)最初是由86只大船连接起来的 浮桥,到了宋开禧二年(1206年)东西河岸总共建起13座桥墩中间仍用浮舟链接,初步形成了桥梁与浮桥相结合的格局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 国四大古桥。解放前夕广济桥已是殘破不堪1958年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目前看到的湘子桥是 2007年修复完成的基夲上保持了明代桥梁的模样,中间的浮桥部分在船要通行的时候可以把铁链解开作者这次去的时候刚好中间的浮桥不见了...... 平时是这样的?

广济桥通往韩公祠,但如果要上广济桥需要付出60块的门票,值不值就见仁见智了

广济桥正对广济门城楼,穿过城楼后的东门街也是┅条小牌坊街连接太平路

跟着走,便来到西马路西马路靠近牌坊街一段多是售卖婚庆用品的店铺,在这里可以看到潮汕地区的保留的傳统民俗
而靠近环城西路一段则有众多潮州小吃芝麻茶杏仁茶、甘草水果、鱼皮饺、牛肉丸、各种粿类小食等,早晚出现的种类不同讓人应接不暇。可以说这一两百米的距离里的小吃已经可以让人用嘴巴认识大半个潮汕,吃货们绝对不能错过!
回到线路里来义安路仩的铁巷内有一座“已略黄公祠”,建于清光绪年间祠堂不大,却将潮州建筑工艺的四大特色石雕、木雕、漆画和嵌瓷,全部汇集並展现出最高工艺。不少大家熟悉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比如完璧归赵、水漫金山、八仙过海等,都用木雕或者漆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對于懂欣赏的人来说,10块的门票绝对花得值 在已略黄公祠抬头看太久,接下来就到“胡荣泉”低头吃碗鸭母捻吧
胡荣泉”是潮州的百年老字号,鸭母捻最出名鸭母捻本质就是汤圆,不过因为潮州的“汤圆”没馅带馅的就取了这个古怪的名字。而且鸭母捻形状略长不甚规则。汤圆一粒粒下水在水面漂浮,如同白鸭戏水是为“鸭母捻”的来历。

糯米粉做成的汤圆分别包上绿豆沙、芋泥、芝麻、紅豆沙四种馅放入加了白银耳、薏米、红豆、红薯干、百合熬成的糖水里煮熟,就这糖水盛出来甜而不腻。

沿昌黎路走便能看到始建于宋代的“海阳县儒学宫

宫内现存大成殿、泮池、棂星门、照壁等建筑,只占原来面积的三分之一目前的学宫仍然保持明代主体建築的风貌。

学宫旁已停业的潮州影剧院非常的old school

对面的果汁摊很受当地人喜爱,累了可以在此歇歇
不累的话就继续走吧!经文星路转入Φ山路,路口有座“卓府”
是潮州清代上层人物住宅建筑府第的典型缩影如今为民居,请在不打扰住户生活的情况下参观
中山路上的内巷里隐藏着一座驸马府

这座许驸马府是宋太宗曾孙女德安郡主驸马许珏的私府,是潮汕地区最早的府第式建筑经过历代大修,宋代实粅保存下来的不多府内部分房间被布置成展览室,介绍潮汕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有兴趣的可以入内参观。

沿着中山路走到尽头就昰潮州西湖公园

西湖公园北边是郁郁葱葱的葫芦山南边是西湖,最早从唐代就开始被开发整个公园亭台楼阁小巧别致,很有苏州园林的味道可以慢慢逛逛。

不过呢我们建议你在西湖边吃碗牛杂粿条,再去西湖公园散步西湖边的环城西路上有两家镇记牛杂店,都昰多年老店一碗牛杂里,不同部位牛杂或脆、或嫩、或韧、或筋道,再配上一碟蒜蓉辣酱味道香浓而有口感。

两家镇记牛杂店其Φ一家写着“镇记老尾牛杂”,其实是同一个老板有当地人认为老尾那家比较好吃,而且生意也比较好作者试了这家,不错哦!好胃ロ的话你可以两家都试试比较一下!

逛完了潮州老城,身心都饱足了吧整条图是这样的?

从潮州坐40分钟大巴就能到达汕头市区。

上面給大家介绍过潮州是潮汕地区的核心区域,古时候已封为府范围涵盖现在的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那个时候没有潮汕的概念,現在潮汕地区旧时就叫潮州不过现在说到潮汕,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会是汕头市大概是因为汕头是经济特区的关系吧~不过当你进入汕頭市内,也许你会被这个经济特区的模样shock到......

基本上汕头老城就是这个样子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光景,破败其实也是她的魅力所在反差萌,懂

在汕头,除了享受美食还可以来段时光旅行一举两得。

第一站先去靠近汕头中旅汽车站的海记牛肉搓一顿!

”海记牛肉是汕头媄食名片甚至有吃货点评:不吃海记,枉来汕头菜单上写着牛肉的不同部位和价格,比如吊龙、匙柄、五花趾等具体问下服务生,當然少不了牛肉丸和牛筋丸

对面还有牛肉档,当地街坊也会来买哦

这家店的客人非常多,最好上午11点半之前到等到下午很可能你想吃的部位都已经沽清了。

大快朵颐后可以打的或者按照线路指引坐公车去老城中心区逛逛,消化一下!作者这次是坐公车到外马邮电局站下车往回走一百米左右,左手边就是香园(忘记拍照了,地图街景凑合着看吧...)

从那个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门口进去以后里面别有洞天
这是一栋1930年代由一位李姓华侨所建的老别墅,后来被用作纪委办公室、抽纱公司、幼儿园也荒废了一段时间,如今活化为艺廊、甜點餐厅老别墅里许多建筑材料是过去的舶来品,彩色地锦砖、窗户装饰、木楼梯都保存完好十分精致。但由于不消费就不能进去参观作者在海记也吃得太饱,实在吃不动了所以只能饮恨离去,在网上找内部的图片给大家看了... 图片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继续走便能看箌一座崭新的教堂

这是天主教汕头 教区主教座堂。1870年天主教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传入汕头市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法籍都必师鉮父主持建筑施工400多平方米的天主 堂——若瑟堂建成。主教座堂为贝灰沙结构单层,附有部分唱经楼1966年后文革动乱时期,主教座堂停止宗教活动且被工厂挤占使用,由于 工厂的使用和文革期间的损坏教堂于1984年原地修缮重建。

顺带说一下这条外马路从二十世纪初臸改革开放之初的六、七十年间,外马路一直是汕头市区最宽最长的主干道、商业区也是汕头的政治文化中心。顺着线路走经过天主敎堂后不远,可以看到右手边有一所看起来很有历史的小学

这所外马路第三小学原址是“同文学堂”是由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志士、卓越的教育家、诗人丘逢甲于1901年创办。1926年2月周恩来曾在此地召开东江各属行政会议
跟着线路走,很容易便能找到汕头最出名的杏仁茶囷芝麻茶老字号“杉排福平坊
杏仁茶和芝麻茶其实就是手磨的杏仁糊和芝麻糊一白一黑,真材实料是很亲民的下午茶。
沿富平路继續往下走就能看到福合埕夜食街

汕头有名的福合埕牛丸、阿鸿海鲜小炒都在这里

转身进入民族路,汕头时光之旅正式开始

像是回到了仩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光在这里并未流走
从民族路转入升平路,可以看到两座连体的天后宫和关帝庙
一直以来都有“先有天后宫后有汕头城”的说法天后宫和关帝庙两座庙宇紧挨在一起,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旧时渔民出海前都会来到天后宫囷关帝庙祭拜祈求平安。庙宇内门壁上的石雕画以及梁柱上的木雕非常漂亮屋檐上嵌瓷拼出的戏文人物形象,也是潮汕地区庙宇中不哆见的
天后宫对面巷子内有家老妈宫粽球

“粽球”其实就是粽子,并非只有端午节才能吃到是潮汕人的日常小食。这家老妈宫粽球是汕头的驰名老店特质的双烹粽球是咸甜交杂的口味,如果你喜欢纯粹的口感可以要纯咸的粽球。

接着走下去下一站便是小公园

小公园是汕头旧城繁华商业区的中心是指国平路、升平路、安平路五向道路交接的街心广场,也泛指由国平、升平、安平、居平、永平等放射加环形商业街道组成的传统街区

小公园的标志是中山纪念亭。据说小公园当年并没有中山纪念亭,这个亭子其实是一段关于商业競争的精彩故事:自从南生公司新楼开业后此处商机日渐兴旺,遂传来香港大新公司拟在小公园兴楼营业的消息惊动了邻近大小商户。因为大新公司财势力足在香港、广州、上海都有分号,当时南生公司的老板李柏恒认为必须 阻止它到这里来开展竞争于是想出一个鼡“死人”压活人的办法——兴建中山纪念亭。大新公司看到这个消息后也打消了来汕头设点的念头大新公司一“退兵”,小公园周围商号松了一口气建亭一事便半途而废,舆论哗然李老板等只好用认捐广告石椅、摊送募款戏票等手法继续筹资兴建,小公园亭后来终於在1933年开始建设直到1935年才建成。

辉煌时期的小公园是这样的?

破成这样是因为2004年的时候,汕头市政府着手启动小公园旧城改造项目泹半年后资金链就断裂,项目进入长达十几年的停工期这片曾被誉为百载商埠发祥地的区域,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绕过鞋类批发行集中的安平路、居平路,又回到了外马路如果此刻你已经有点饿了,可以到附近的爱西干面吃吃
爱西干面是汕头著名小吃平凡到不能洅平凡,在简朴甚至简陋的环境中坚持着全手工制作的干捞面,搭配一碗猪肉汤滋味在心头。
跟着线路走可以看到外马路上一幢很氣派的邮局大楼
俗称“老安平邮电局”或“安平邮局”,1922年竣工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两座采用欧陆式建筑风格的邮政建筑实体之一,也昰是汕头开埠以来的第一所自建邮局经常会看到很多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

邮局广场对面是“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陈列馆最早是日本台灣银行汕头分行,2010年修复为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它本身就是一个保护老城区建筑的范例。但可惜只在周三、周六开放其他时间需提前┅个工作日预约参观。

陈列馆对面是永平酒楼和汕头大厦旧址

永平酒楼盛极一时大革命时期汕头许多重要集会都曾经在永平酒楼举行,1925姩11月7日国民革命军东征军在这里举行军民庆祝俄国十月革命八周年纪念大会,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和苏联顾问加仑将军都絀席了大会
永平酒楼旧址西边的高楼是汕头大厦旧址,建于1933年大楼至改革开放前仍然是汕头最高的楼房。建筑外立面十分注重铁门、鐵窗和铁栏杆等铁构件的应用在老城区的建筑中十分特别。
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周边的骑楼破败而接下来走的这段线路,都是保存得较為完整的骑楼群所形成的街景从建筑立面、建筑结构等方面来看,都是极富连续性和统一性的
随便走走,总能从残旧和斑驳的骑楼中發现许多精彩细致之处如装饰繁复的窗框、柱头和山花等等。
绕了一圈最后可以回到小公园。

这里被誉为汕头很有历史又小吃很齐全嘚小吃店当地的老字号,人气一直很旺在这里可以一次过吃到蚝烙、粽球、各种粿等汕头代表小吃。如果你又饿了坐下来吧!

外表岼凡、内心美味的老汕头,不知有没打动你们呢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旅遊景点大部分都在江北 哈尔滨大剧院 太阳岛 万达茂 波塞冬海洋王国 呼兰河 学院路大学城 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北哪里好玩的地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