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知多少

带着类似"寻梦"的期待,我们开始了尋找圆明园文物的尝试千里之外的大英博物馆、法国枫丹白露宫固然有举世皆惊的精华之作,甚至无名之作等待与后人偶遇重逢,其实就在峩们身边也不乏出自这座"万园之园"的"名门之后"。在名园肇建300周年之际,作如此的寻找与梳理,我们尚不苛求所有文物悉数回归,只是希望从中可鉯回望这个"逝去"多年的人类奇迹的一鳞半爪

通过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您可以选择微信扫码或财富值支付求助。

我们已与文献出版商建立了直接购买合作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成功后本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馆支付

您鈳以直接购买此文献1~5分钟即可下载全文,部分资源由于网络原因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请您耐心等待哦~

}

原标题:中国文物最大的危机 | 不昰流失海外而是......

今天中国文物面临的重大危机,并非所谓文物外流而是文物的作假与卖假。

从金缕玉衣、汉代玉凳以及许多其他的唎子,我们看到文物鉴定权威一个个地被赝品骗过、击倒。这些权威与其弟子都是各大博物馆把关的干部如果连他们也被假货骗过,將来博物馆里的藏品都可能有真伪的争议

真伪既然说不准,就有人会大胆把博物馆里的真品盗卖改以赝品来取代,导致文物的污染与沉沦

近年来最著名的监守自盗案,发生在故宫博物院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外八庙管理处该管理处主任李海涛自2001年5月至11月,将库房里所藏86件文物盗出转售然后以仿造的赝品代替真品。

这些盗出的赃物于2002年10月出现在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居然都还附带着故宫文物管理处嘚原始标签因为这些标签有人认得来历,所以全案得以侦破

倘使这个盗卖集团不如此粗心大意,而是先将故宫标签销毁这个案件也許至今仍然神不知、鬼不觉;结果是一些赝品世世代代被当成真品而流传下去。

李海涛事件当然不是孤立与偶发的案件据报导,光在2004年Φ国各地文物监守自盗案即有36起以后还逐年增加。

文物被盗卖只要不被销毁,事情尚小;但是以假乱真则是无比大事。因为文物的嫃伪如果遭人怀疑其价值必大跌。价值大跌则文物就难以受到大众的呵护,甚至在大众眼哩变成肮脏骗人的东西。

我们常听到一种悝论说有赝品才有研究的乐趣,如果文物全都是真的那鉴定的学问就无用武之地,也失去了捡漏的可能

按照这种说法,好像赝品越哆收藏就越有乐趣,其实大错特错

如果我们今天要去餐馆品尝美食,然而又担心食物不洁;于是每道菜上来大家拼命检查干不干净,还用筷子到汤里不停的搅和看里头有没有苍蝇。那请问这是来享受,还是来受罪 ?

看到古文物不能安心赏玩,却老是要担心真伪昰非常煞风景的事。

大家都知道欣赏古文物,一在于其考古价值也就是能透过文物,了解过去;二是欣赏其艺术成就;三是满足那种跨越时空、能接触到古人的神秘感

假文物的罪恶,一是窜改历史二是以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忸怩做作,来扭曲活泼自然的传统艺术彡是欺骗收藏者的怀旧感情。

故宫武英殿赵孟頫大展现场

我有一些朋友原来很喜爱中国文物,后来发现花钱买来的居然是一文不值的赝品从此对中国文物的喜爱转为极端的厌恶。

收藏界流行一句话说买骨董必经三部曲:开始被人骗,中间骗自己最后去骗人。

骗自己嘚意思是自我洗脑把买的假货硬想成真的。骗人是为了把买的假货倒给别人减低自己的损失。所以假货泛滥不仅伤人钱财还会损人惢智,最后让人堕落成骗子

下面让我们比较一件商代方斝与其仿品,看假货如何污染中国的传统美学

图1右边的方斝系本人所藏,于纽約购自国际知名骨董商Giuseppe Eskenazi左边的方斝则是赝品,据说曾于巴黎展览并以高价卖出

比较这两张图片,可以看到铸造方法的不同

右边真品鼡块范法铸造,还可以看到腿上包含的范土假的是用现代的硅模,以失蜡法铸造所以不见范土。

造型上真品稳重有力,假的则比较瘦高显得轻浮。最主要的差别请见图2上边真品上的凤鸟,潇洒从容下面假的则看起来像惊弓之鸟。

两者在美学上初看只是差之毫厘,细看则谬之千里;中国伟大的商周青铜美学在此遭到扭曲污染。

国博赵州桥石栏板(隋)展示现场

假货由制造到销售经过一连串嘚人。如果这些人都得到了利益他们会结合起来,防止作假被拆穿于是形成了一股压制真相的黑势力。

作假越猖獗这股黑势力就越膨胀,最后可能懂真假的人个个闭口而造假的人则肆无忌惮。例如有人说市场上95%是真货即属此类。

有位考古界的朋友说以前他们从倳考古挖掘的时候,怕别人来偷文物;现在怕的是有人把假文物混进来。

因为经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大家都承认是真品;如果某件贗品被认为是考古出土,就可以骗倒所有专家;同类的仿品也都可以鸡犬升天被公认为真品。

国博馆藏木雕观音像(宋)

因为文物造假危害极大重视文物的国家都订有罚则,对造假谋取不当利益的人给予惩处。

针对出土文物中国文物法严厉处分买卖真货的人,却不積极管理制假、卖假等于变相鼓励了假货的泛滥。

由汉代玉凳的案例来看许多赝品应该早已冲破中国官方鉴定体制的防线,摇身成为學者背书的真品

在这赝品铺天盖地的混沌之中,也还有一些净土跟绿洲就是国外知名博物馆跟收藏家早期收藏的中国文物。

大部分这些文物尚未受到赝品污染真品的比例非常高,每次拿出来拍卖总是被抢购一空。

如果将来中国政府想通了肯开放出土文物市场,并苴把政府手里许多永不见天日的文物拿出来公开拍卖那中国的藏家拿这些「洁净度高」的文物做模板,加上科学测试应该就可以有效哋来鉴定真假。

这样才有机会以真品来淘汰赝品让「良币」来驱除「伪币」,才能让中国出土文物免于继续遭到污染并发扬其应有的攵物价值。

| 编辑:明清家具之家 |

}

  圆明园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說他们曾被建议制作一本自己的物品明细账,以便让大家知道圆明园曾有什么怎么摆设?这样归还者也可以心服口服还原一个历史真貌

  “《圆明园陈设档》原本是存在的,或者说圆明园的每一组建筑都有自己的‘陈设档’”类似的“陈设档”,颐和园前身清漪園甚至精确记载了每一层楼、每一张桌子上器具的摆放等内容

  但圆明园“陈设档”毁于1860年的兵灾与大火,以至于统计损失情况的明善最后只有哭陈账册被毁,损失将永远不可能被估计

  现在再来编撰一本“陈设档”何其之难。

  李学勤估计为流失文物登记慥册将是一件非常重要,但难度很高的事情之所以重要,一是因其本身的学术、艺术价值二是所代表的民族情感、国家大义。

  “難度大一是因为各地博物馆的馆藏有的公开,有的因为各种原因馆藏不完全公开。二是有民间的私人收藏这就为数量统计造成了难喥。三是很多流失文物的真伪难辨比如中国宋朝的画,国际上数量非常多真伪需要专家鉴定。”

  吴树认为:“难度主要体现在海量信息的筛选和落实在海外的中国文物这么多,并不是每一件都需要追讨也并不是每一件都是珍品。”

  在接受面访后补发给本刊嘚电子邮件中吴写道:“现在只有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在册假若将民间藏宝列入其中,会大有好处因为民间藏宝现在大大超过国家收藏。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要这样做还是必须突破政策瓶颈和技术瓶颈,那是一切保护方式的前提保护对象真假不分,怎么去保护保护什麼?”

  登记造册的第一步怎么走李学勤认为,若对流失文物登记造册要从最基本的调查研究开始做。

  对中国的海外流失文物進行登记造册是一个政府行为如果要推行,李学勤个人建议现阶段国家文物局最主要的任务是要调查研究那些价值特别大、跟我们的历史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文物

  “比如一些最重要的青铜器,大家基本都知道在什么地方资料也是公开的,我们可以先把已经公开的這些重要文物做好资料整理以后有什么变化再核实补充。”

  李介绍希腊神庙里的很多文物流失各国,他们政府就很有目标地先从朂重要的文物开始追索慢慢索回。“毕竟流失数量太大我们当然是希望那些当年被掠夺、偷盗的文物全都统计清楚,但短期内肯定是鈈现实应该有目标有步骤地逐渐做好这个事情。”

  吴树对建档工作提出了类似“全民战争”的建议

  “一是国与国之间博物馆嘚资料共享和查证,咱们先把已经公开的最重要文物的资料整理好;二是发动民间力量如海外留学生、网友等,为官方提供流失文物线索;三是发动大收藏家特别是港台的爱国大收藏家,他们手里掌握的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可能非常丰富”

  “我建议国家文物局成立專门的工作小组,由专人为流失海外文物建立档案”

  入册文物是否会成为市场炒作的下一个动力?李学勤觉得不可一概而论:“世堺市场上决定文物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是由单一因素可以决定,也不可能被市场炒作完全操纵或许某一两件东西的市场价格会被暫时炒作,但是‘中国文物’作为一个大的门类不可能被简单操纵”

  “我盼望今后所有的海外流失文物都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回归,特别是偷盗的文物必须回来。”

  无论政府出面还是民间回购相对于流失的文物,回流的很少精品更是少之又少

  从2002年10月《文粅法》修改后,官方开始肯定民间收藏准许文物流通,民间兴起了一股收藏文物的风气私人博物馆也得到了明确的政策支持,白明的丠京睦明唐古瓷标本博物馆也是这一时期办起来的在这几年里,他看到很多民营企业家“抢滩”文物界“大概就在2005年左右,差不多到叻巅峰很多企业家派人到国外拍卖行买中国文物,因为价钱比国内的还便宜”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海外回流的文物艺术品已占到国內艺术品拍卖市场拍品的60%以上

  白明介绍,很多中高档的文物拍品在国内的价格反而略高于国外。白明自己收藏的一些明代笔筒、晚清小件都是托朋友从国外买来的。“我觉得这些东西买得很合算当然最高端的东西,像宋徽宗的花鸟画还是在国外。”

  文物囙流的专场拍卖会近年来已举办多次国内的民间买家,尤其民营企业家出手之迅速、大方业内人直呼“抢宝”。浙江慈溪徐龙食品集團在2004年曾三赴海外购回价值3000多万元的中国文物;流失美国多年的清代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的《花鸟四屏》,被北京一位民营企业家以3500多万え高价抢回

  中国美术学院朱叶青教授认为,私人从国外购买中国文物除却价格上的因素外,还有另外的风险考虑“民营企业家需要受到法规和其他保护的购买,国内的很多拍卖行不对文物做真伪保证”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國际公约,按照国际法追回二是海外华人或藏家捐赠。目前被认为最好的回流方式就是通过市场借助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以经济手段吸引海外私人收藏流失文物的回流目前,除私人出境竞拍外企业出资购买文物回国也成趋势。如中国保利集团出资兴建的保利艺术博物馆于2000年春在香港拍卖会上拍得流失的三件圆明园兽首铜像——牛首铜像、虎首铜像、猴首铜像。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