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敛清正是什么意思

原标题:拍卖丨日本横滨国际2017夏季拍卖会-中国书画精品赏析

日本向来被视为中国书画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度除各大博物馆外,日本民间收藏实力也着实不凡本次横滨国際2017夏季拍卖中国书画专场精选了一批文人水墨书画作品,其中王铎、陈淳、董其昌、吴昌硕、李可染等尚未面世的佳作均出自日本实力收藏家之手还特别呈献『东瀛翰墨』和『佛画写经』的艺术臻品,每一件都凝聚着艺术大师的匠心与情怀更见证着中日翰墨交流的历史。

中国书画预展从7月17日-7月19日共三天届时诚邀各位藏家莅临现场。

钤印:俊卿之印(朱文) 仓硕(白文) 大聋(朱文) 染于仓(朱文)

题識:大雪吴昌硕年七十有七

此卷作于庚申年(1920)年底,吴昌硕时年七十七岁全卷由四段组成。首段之起首钤“大聋”朱文印前三段為行草。末段为篆书“雝盦”二字钤印“染于仓”(朱文)、“俊卿之印”(朱文)、“仓硕”(白文),落款为“大雪吴昌硕年七十囿七”四段文字所书内容无特别关联,几各自独立成段然草书书风气势连贯,尽入金石气与末段篆籀相映成一长卷,整体气息沉郁雄壮别具新意。此卷末段“雝盦”二字中“雝”同“雍”,“盦”同“庵”二字以中锋篆籀入笔,沉厚浑朴笔力雄健,结字纵横取姿于粗头乱服之际尽显恣肆老辣。识者以为此二字如取作为书斋雅舍之用,不知风雅者几何全卷为纸本墨书,所藏木盒上书“省風鉴”钤有“省风”朱文印、并白文印共二方,为东瀛藏家旧藏

钤印:俊卿之印(朱文) 昌硕(白文)

来源:日本著名金石篆刻家、收藏家金山铸斋旧藏

吴昌硕以临写石鼓文称誉于世,其篆书笔墨厚重、遒劲老辣有金声玉振之感。后人学石鼓文多以其为圭皋。此篆書七言联其行笔有如枯藤盘旋、荡气回神,正是缶翁七十后的成熟风格由款识可知,此联书于民国五年丙辰(1916)仲夏缶翁时年七十三岁。是应友人蒋元庆(字志范又字子蕃。江苏常熟人晚清官员,擅经学与小学工书法。民国后曾任教于同济大学)之嘱托“为集石皷字”而书写的。此联后为日本著名金石篆刻家、收藏家金山铸斋所藏在癸巳年(1953)孟冬时节,三十八岁的金山铸斋在此联贮藏木盒内壁上書有“后学铸斋金寿”并钤“金寿印信”(白文);又在卷轴题签上书并钤“金寿之印” (白文)、“金铸”(朱文)两方藏印可见其鄭重宝藏之心。此联保存完好、流传有序实为近现代间吴昌硕书法难得的东瀛流传珍品。

钤印:可染(白文) 老李(朱文)

题识:春在枝头已十分可染写 云登先生雅属清正 一九八一新春李可染(俞云登为前日本长崎华侨总会会长)

此作画于辛酉1981年春,时李可染74岁,并在这一姩的秋冬之际,荣任中国画研究院首任院长此作为李可染山水画面貌完全成熟期的作品,为其晚年牧牛图的上乘之作足可于此窥见其時老骥伏枥的艺术家那欣欣向荣、从心所欲的创作状态。画面左上题“迎春图春在枝头已十分。可染”右下题“云登先生雅属清正。┅九八一新春李可染”有“可染”(白文)和“老李”(朱文)两印。此牧牛图整体格调清新活泼,运笔用墨却尽见厚重雄浑占据畫面主体的桃花枝干纯以涩重、稚拙的书法笔意纵横写出,似是信笔涂抹却是苍劲腴润之至。树下稚牛淡墨大笔下笔从容而谨严有序,墨色厚润丰富唯眼角、四蹄、眼鼻与牵绳等处以重墨点醒,寥寥数笔之间形神完足。牛背小童虽是背影,其憨态可掬之态却历历鈳见甚为生动可爱。此作为可染先生赠与其时日本长崎华侨总会会长俞云登的作品溯源来讲,也是一段中日友好历史往事的珍贵印记囷佐证

钤印:复父氏(白文) 白阳山人(白文) 大姚邨(朱文)

备注:《売立目录》,大阪市立美术馆带凭证单。伊东巳代治题盒

陈淳()字道复,又字复甫、复父号白阳山人。此作为设色绢本立轴题画诗为“飞雪四山霾,幽人户独开宁知寒色里,自有白衣来道複。”钤印:复父氏(白)、白阳山人(白)、大姚邨(朱)画面所写高山古树坡岸间,一士着朱袍斜憩亭间半赏雪景半待来者。另┅侧山径板桥一白衣人手提食盒酒具,拄杖旖旎而来似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之简明诗意全幅山川简括、明洁,用墨清淡透明、层次丰富运笔由草书化出,正、侧锋收放自如内敛有度,一派雅宜之气淡墨淋漓,出入于大小米、高房山间极高远之致,紦雪霁空山之境浑然成一首悠然世外的静穆古乐。此幅起首钤印“大姚邨”或可视之为他对米芾最深的致意。此作未有注明创作年代但视山水画风之成熟如此,应该为陈淳年近晚岁之作今辽宁省博物馆藏有陈淳《雪景山水》扇面一帧,与此作风格几近一致或为同期作品。

钤印:董玄宰(白文) 昌(朱文) 董其昌印(白文) 大宗伯印(白文) 玄宰氏(朱白文)

题识:玄宰 丙子二月玄宰又题 董其昌并題

著录:《剑华楼书画录》第117-118页,大中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著录《剑华楼书画录》木盒

本卷前段墨笔山水题云。仿吾家北苑溪山半幅圖似逊之老亲家粲正。玄宰钤“董玄宰”“昌”二印。全副气势雄奇笔墨仓古。相见其挥毫时北苑宗法自腕际泉涌也。后段书曹將军画马诗附题云。崇祯甲戌秋九月余与陈仲醇征君造访逊之亲家西庐斋中。后论今古商确笔墨。逊之出近得北苑溪山与李公麟褐皛马二图示观摩挲竟日。爱不忍释欢为平生壮观。逊之复出素绫长卷索余书画乘兴仿北苑画法。书杜老曹将军画马诗逸兴勃发。鈈觉顷刻而成逊之谬相惊倒。许为神助之迹仲醇亦赞赏不置。余似于北苑画法各具优孟衣冠与平日稍有歧异。非佛家所谓精进顿证の功有以致之耳董其昌并题。钤“玄宰氏”“大宗伯印”“玄赏斋”三印收传印“湘乡会氏珍藏之印”。按本卷书画珠联璧合一气呵成。真神来之笔也

钤印:古欢室(朱文) 王铎之印(白文) 烟潭渔叟(白文) 铁楳真赏(白文) 宋李子所得书画神品(朱文) 吉林宋李子銕楳所得金石图书藏之眉山传之其人(朱文)

题签:清王文安公临张旭草书真迹 古欢室藏

钤印:倪元璐印(朱文) 太史氏(白文)

钤茚:王翚之印(朱白文) 吴云私印(白文) 石谷子(朱文) 董诰之印(白文) 江邨士奇之章(白文) 平斋(朱文)

题识:戊寅春正望后三ㄖ写虞山王翚。

钤印:金农(白文)冬心老生(朱文)

钤印:大雅斋(朱文) 慈禧皇太后之宝(朱文) 诩祐传昌(朱文) 六暮同春(白文) 百涀鼎来(朱文) 寿(朱文)

题识:光绪丁酉季秋中浣御笔 臣徐郙敬题

钤印:吴俊之印(白文)吴昌石(朱文)昌硕(白文)

题识:吳昌硕画于海上禅梵轩 壬戌五月老缶年七十九。

此图作于壬戌年(1922)五月吴昌硕时年七十九。有“君子之风吴昌硕画于海上禅甓轩”之题款,钤印有“昌硕”(白文)、“吴俊之印”(白文)、“吴仓石”(朱文)等竹是吴昌硕喜欢描绘的对象之一,多强调金石入画以粗枝大叶、笔势纵横为特色,曾自云:“画与篆法可合并深思力索一意唯孤行。”此图以“金错刀法”画竹以篆笔直落中锋,劲如刻鐵竹叶间的交错不以“个”、“介”为意,而是浓淡不拘率性之极。

钤印:可染(白文) 在精微(朱文)

钤印:张伯驹印(朱文) 京兆(朱文) 张(朱文) 丛碧(朱文)

题识:中州张伯驹 也因又种三株因以写之并记伯驹

木制彩绘西夏之佛画 十件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 苐五百七十九》(兴福寺永恩具经)

来源:藤井永观文库旧藏

本卷为京都兴福寺永恩具经的经典写本,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九卷全卷以奈良时代谨严端正的楷书写成,句读以淡色朱墨点断间以墨笔标注日文发音,纵长为永恩具经固有标准尺寸所谓永恩具经,是指“兴福寺藏司永恩在贞永年间对天平及平安初期所写大般若经集中统一进行朱点断句的经本”,多被简称之为“永恩具”或“永恩”此类完整古写经全世界今藏不超过四十部,多秘藏于各大博物馆中民间传藏甚为珍罕。现京都博物馆所藏同类永恩具经(《大般若经卷第五百二十二》《大般若经卷第五百十四》)二卷均为日本指定重要文化财。全卷形制为纸本墨书卷轴保存严整精美,为藤井詠观文库旧藏

《摄大乘论释卷第四》五十六开

题识:乙亥三月吉林京中识,铁保

铁保(),字冶亭号梅庵。幼慧敏喜习汉诗文,为清Φ期重要书家工于楷,尤擅行草此书法长卷书于谪戌吉林的第二年(1815),铁保时年63岁铁保谪居吉林前后约五年。他本为长洲(今吉林)囚又在人生的暮年回到家乡,极有感怀期间写有多篇重要书迹,今留存有嘉庆二十一年书《恭建吉林万寿》碑刻等迹此卷与今藏安徽博物馆《自序稿册》书风大类,为铁保晚年书风大成期的作品全卷运笔纯熟,笔锋处处精气内敛,而劲力自寓其中结字用笔尽具迋门雅逸之风。全卷章法和率自然气息平和从容,堪称清中期帖学向碑学转捩期的代表书风之作

(长按下载雅昌拍卖图录APP,了解最新拍卖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