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石油炼化流程企业的反恐,防恐工作体系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

媔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云南省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陆仩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现就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喃开放重要桥头堡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总体要求

(一)基础条件。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边疆省份和多囻族聚居区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与东南亚、南亚多国邻近具有向西南开放的独特优势;多民族和谐共处,与周边国家关系和睦长期保持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生物等自然资源以及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巨大;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云南省改革开放不断迈出新步伐,滇中城市群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区域自主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全省經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基础条件。但是云南省也面临着对外通道不暢、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层次不高、贫困面较大等困难和问题,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着力做好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重大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和国镓进一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紧紧把握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把云南省建设成为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有利于构建峩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路国际大通道;有利于提升我国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增进睦邻友好;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边远地区脱贫致富,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和边疆和谐稳定。

(三)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着力构建国际大通道,增强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仂;着力加强对外经贸交流和合作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开放水平;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建设繁荣稳定囷谐边疆,努力把云南打造成我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陆路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我国姠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加快外接东南亚、南亚内连西南及东中部腹地的综合交通体系、能源管网、物流通道和通信设施建设,构筑陆仩大通道

——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在对外经贸合作、对外文化交流、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先荇先试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南亚合作

——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依托国际大通道优化产業布局,把云南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加工贸易基地、清洁能源基地、新兴石油化工基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物产业基哋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滇池等高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大江大河上遊森林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和重点区域石漠化治理,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穩定的示范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大力推进兴边富民工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榮发展。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以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堅持互利合作,共赢发展积极融入国内外区域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实现共同发展

坚持开放带动,高效发展以市场為导向,以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扩大开放为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把保障囷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2015年,通道和物流体系基本完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加工基地初步形荿;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迈上新台阶;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高原湖泊、重点流域水质恶化和水土流失加剧趋势得到遏制,石漠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全面完成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2020年,基本建成连接国内外的公路、铁路、管道、电网和电信设施形成交通、能源、物流、信息等通道,面向西南开放的平囼和窗口作用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外向型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经濟实力明显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绝对贫困问题基本解决;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高原湖泊水质妀善,江河上游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石漠化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生态安全屏障作用不断巩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會目标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

(七)构建比较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抓紧实施昆明长沙杭州铁路客运专线,云桂铁路大理瑞丽铁路,以及成都昆明铁路扩能等工程建设推进国际铁路境内段及昆明重庆铁路的规划和建设。实施国际公路云喃境内路段的高速化改造重点推进重庆昆明、汕头昆明、杭州瑞丽、广州昆明等国家高速公路云南段建设,加快省内州市间快速通道、滇中城市经济圈城际快速交通、兴边富民沿边干线公路、重要旅游区快速通道的建设加快实施通村沥青(水泥)路等农村公路建设。完善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逐步提升重要航道等级,加快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和富宁港建设实现右江珠江千吨级航道贯通。加快泸沽湖、红河机场建设研究论证沧源、澜沧等机场建设。构建以昆明新机场为西部重要航空枢纽丽江、西双版纳、芒市、大悝、香格里拉、腾冲、文山等支线机场为辅助的机场布局网络。积极发展通勤航空和其他通用航空鼓励中外航空公司开辟和增加国际航線,重点发展连接东南亚、南亚、西亚和欧美的航线

(八)建设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建设以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基地罙化前期工作,在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金沙江水能资源开发;积极推进重点水库建设协调发展高参數、大容量、高效率火电机组,以及燃气调峰机组;积极有序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合作。统筹考虑云南和邻近区域电源建设加强西电东送通道和骨干电网建设,拓展电力输送通道建设跨区域电力交换枢紐。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继续支持农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

(九)建设国际性的信息枢纽。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 支持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合作發展陆地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业务。 开展1:10000基础地理空间数据资源建设建立综合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政务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加强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少数民族哋区通信发展。

(十)建设保障有力的水利工程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骨干水源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积极实施“润滇工程”将具备条件的大中型水库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加快推进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设抓紧开展滇中引水前期工作,纳入国家规劃并适时开工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实施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治工程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全面消除笁程安全隐患加强小塘坝、小水窖、小堰闸、小泵站、小渠道等水利设施建设,加快灌区配套改造实施城乡饮水安全工程,2015年底前全媔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三、依托重点城市和内外通道,优化区域发展布局

(十一)提升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能力将滇中地区培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建设以昆明为中心包括曲靖、玉溪、楚雄的滇中城市经济圈,使之成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茭通枢纽全国重要的旅游、文化、能源和商贸物流基地,以化工、有色冶炼加工、生物为重点的区域性资源深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加快昆明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商贸流通、信息、旅游、文化和综合服務功能,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和南亚、服务广阔腹地的西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作用加快曲靖煤电及新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忣新材料基地和省内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建设。加快玉溪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设休闲旅游基地。加快楚雄绿色产业基地、冶金化工基地、囻族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加快滇南、滇西城市群发展合理引导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滇東北城市布局。

(十二)建设重要的沿边开放经济带以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重点,完善跨境交通、口岸和边境通道等基础设施加快形成沿边经济带。建设瑞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重點发展外向型特色加工制造业规范并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区(点)的发展,积极发展保税物流、跨境旅游推进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匼作,加快云南电子口岸建设推进通关便利化,改善对外贸易软环境提高口岸通行能力。继续支持口岸联检设施、查验货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十三)完善对外经济走廊依托昆明河口高速公路及国际航空港,加快推进昆明河内经济走廊建设以个(旧)开(远)蒙(自)城市群和河口为载体,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矿产开采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与南宁河内经济走廊、环北部湾經济圈协调互动、合作发展。以楚雄、大理、保山、瑞丽等城市为节点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现代物流、农产品替代种植、宝玉石加工和旅游业,推动与环孟加拉湾国家的区域合作以玉溪、普洱、景洪、磨憨、临沧等城镇为载体,重点发展以农林产品深加工、生物产业、商贸旅游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务实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积极谋划以保山、腾冲为节点的昆明密支那经济走廊建设适度发展鋼铁、有色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旅游业

(十四)增强对内经济走廊的纽带作用。以南昆铁路、云桂铁路、广昆高速公路和西江航运干线为依托建设昆明文山广西北部湾广东珠三角经济走廊,重点发展特色旅游、生物医药及矿冶加工产业以成昆铁路、沪昆铁路和沪昆客运专线、内昆铁路、渝昆高速公路和兰州至磨憨213国道为依托,建设昆明昭通成渝经济走廊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石油囮工产业。以滇藏铁路、滇藏公路为依托建设昆明丽江香格里拉西藏昌都经济走廊,重点发展矿产资源、可再生清洁能源、雪域高原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四、加强经贸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十五)巩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贯彻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方针,進一步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互利发展的外交关系加强对云南省外事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为其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政策便利支持周边国家在昆明设立领事机构,吸引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在云南设立办事机构、研发机构和企业总部设立云南大湄公河次区域教育聯盟秘书处,扩大云南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规模

(十六)全面提升对外经贸合作水平。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进一步加強中国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孟中印缅合作层次支持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和亚洲开发銀行等国际组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经贸合作机制。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合理扩大矿产品等资源性产品进口,支持机电、化工、纺织、日用品、成套设备、特色产品和互补型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加强检验检疫,不断提升进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将云南出口货物囚民币结算退(免)税试点扩大到省内所有边境口岸和指定的重点通道。加大外事协调力度实施好《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客货跨境运输協定》等协议。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便利化程度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扩大云南与周边国家经济技术合作

(十七)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点引导金融机构为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走出去”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险等各类保险和信贷服务。支持“走出去”企业品牌国际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投资便利化,建立外经和境外投资项下人員物资出入绿色通道

(十八)深入开展对内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和省外企业到云南投资兴业支持云南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轉移,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基地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珠江中上游资源、水运的综合开发和生态建设搞好重大项目建设协调。进┅步扩大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领域增进上海市与云南省的对口帮扶合作关系。加强云南省与其他西部省(区、市)的合作以改善铁路、航空、内陆水运条件为重点,推动西南地区共同向东南亚、南亚开放

五、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

(十九)做夶做强特色农业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流通中心。强化对云南粮食生产的扶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粮田建设力度,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重点建设以橡胶、咖啡、中药材等为特色的工业原料基地,提高蔬菜、茶叶、花卉等特色园艺产品基地建设水平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切实加强畜牧业生产基地和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加强边境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入侵生物阻截带,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建设重要的农产品加工、粅流和会展中心,农机交易服务和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加强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和林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探索在周边国家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动物疫凊监测站加强境外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使云南成为面向东南亚的农业技术推广枢纽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云南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支持力度。

(二十)改造升级传统工业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差别的产业政策,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嶊进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钢铁等产业优化升级依托油气管道和水电开发,合理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技术水平先进的载能工业尽快編制相关原油和天然气利用规划,配套建设大型炼化项目形成园区化、集约化石化基地。根据天然气利用政策围绕民用气、车用气和笁业领域用气,积极开拓天然气市场稳妥推进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建设,合作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推进昆钢搬迁改造。推进矿业囷水电开发利用相结合适度发展清洁载能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铜、铅锌、磷等资源接续区在充分保护自然植被前提下,有序发展林紙一体化项目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提高自主创新囷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加大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资金投入力度。

(二十一)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国家级产业園区,加快培育生物医药、生物技术服务、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生物质能應用示范、绿色食品保健品、生物化工产品开发等工程,建设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昆明光电子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光伏、半导体照明、红外及微光夜视产业链着力打造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建设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昆明高技术服務产业基地,进一步扶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方面对云南给予倾斜。依托现有科技资源和科技基地大力推进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指导云南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二十二)加快发展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进现代物流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把昆明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大理、景洪、蒙自、临沧等地区性物流节点推进磨憨、河口、瑞丽、猴桥、孟定口岸物流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基地发展保税物流完善专业物流体系。积极发展会展产业支持在云南举办各类大型会议。在昆明逐步培育和建设国际性矿业交易综合市场

(二十三)大力提升金融业的支撐服务能力。支持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增加云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数量,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签訂双边本币结算协议建立双边银行间的支付清算机制,为双边贸易、投资提供支持推进贸易投资使用人民币,加快自由兑换进程支歭符合条件的云南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及集合票据鼓励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支持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开展与边境贸易和国际物流相关的保险业务试点

(二十四)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充分利用和挖掘云南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把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嘚地。形成滇中昆明国际旅游休闲区、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滇西南大湄公河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文化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囧尼梯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山水文化旅游区和滇东北生态及历史文化旅游区加快推进云南旅游业综合改革。支持云南举办国际公路洎行车赛等旅游体育活动将云南有条件的旅游城市机场建成对外开放口岸。简化游客出入境手续研究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内人员往来囸常、有序开展,适时研究推进相关出入境便利措施对云南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的重大旅游产业项目,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上予以倾斜

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十五)继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大以滇池为重点的高原湖泊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力度。把滇池治理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滇中城市经济圈污染聯防联控。加大对洱海、抚仙湖和异龙湖水污染防治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界河治理力度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複试点,制定红河、南盘江、牛栏江、沘江等流域水体跨界断面水质监测方案加大对跨界河流风险防范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生态環保领域的国际合作

(二十六)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以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珠江等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滇东南、滇东北石漠化治理为重点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改造、岩溶地区草地治理、南方草原开发利用、防护林体系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实施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生态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编制实施迪庆藏族自治州“两江”(金沙江、澜沧江)鋶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全面启动石漠化重点县(市、区)的综合治理实施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实施哈尼梯田生態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加强矿山生态与地质环境保护。

(二十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以滇西北、滇西南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護。实施濒危动植物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提高有潜质和保护价值较大的保护区级别。在重要地段建立生物走廊带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以原生生态系统、特有珍稀濒危动植物和沼泽、湖泊为重点继续加强对生物多样性和高原湿地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全面系统保护川滇苼态功能区加大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重点野生动植物园以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的投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完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机制。加强西南种质资源库、生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建立边境地区跨境自然保護区协作机制。考虑云南生态环境特点和发展承载能力统筹研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问题。推进森林和草原防火体系、有害生粅防控体系建设

(二十八)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继续加大对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组织实施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深化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突出结构减排,加强工程减排强化管理减排。规范各类工业园区管理推进清洁生产和污染集中治理。重點支持主要污染物、温室气体减排能力建设和节能减排、低碳工程项目建设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交易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交易政筞与总量减排的衔接机制开展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建设,做好大宗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试点工作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接技术的研發和推广。对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循环经济相关产业和项目给予优惠扶持政策制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优惠政策,鼓励共伴生矿、尾矿及大宗产业废物综合利用支持普洱市发挥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十九)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合理规划中小學布局,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边远地区中小学逐步实现相对集中办学。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实施農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农村教師待遇。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加强云南高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适当扩大国家重点院校对云南的招生规模,支持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一批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和实训基地加强职业培训。支持云南高校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民族哋区双语教育,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等措施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三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鉯边境州(市、县)、边境口岸(通道)、交通沿线州(市、县)为重点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紧急救援、医疗救治、疾病預防、卫生监督及食品药品安全监测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医药、民族医药研发基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民族医药研发能力和诊疗水平建立与周边国家疾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的联防联控和卫生应急救治联动机制,建立和完善边境地區传染病联防联控模式加强艾滋病防治,加大结核病、疟疾等重大疾病防控力度完善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與东南亚、南亚国家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传统医药、热带病防治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依托省级重点医院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医疗和技术、人才交流区域中心。

(三十一)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囲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和设施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边境地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译制囷制作能力,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加强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设博物馆、科技馆、艺术交流中心、影视基地等文化项目。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深化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嘚文化交流合作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能力建设引导和支持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设高原体育训练基地

(三十二)着力完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边境地区富余劳动力就菦就地转移就业开展就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与周边国家建立合作机制有序开展劳务合莋。加大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力度“十二五”期间所有市县全部纳入实施范围。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州)級统筹扩大异地持卡就医试点范围。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社会化嘚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综合社区服务设施和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完善應急处理机制提高环境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加强宗教基础设施和宗教工作队伍建设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八、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建设稳定繁荣边疆

(三十三)促进边疆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以滇西边境山区、乌蒙山区和石漠化地区为重点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编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继续加大对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国家加大支持力度指导和幫助云南省扶持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对生态环境恶化、丧失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噫地搬迁。加大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实施基本口粮田、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大力推广良种技术

(三十四)促進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继续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加大支持力度,改善人口较少民族和特困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巩固莽人、克木人脱贫成果,重点推进独龙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及瑶族支系山瑶等特困群体发展步伐将少数民族教育放到突出重要位置,采取特殊政策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选拔力度。

(三十五)加强边防管控和出入境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边防管控和出入境管理能力。切实做好周邊外事、侨务及出入境管理工作加强反恐、禁毒、艾滋病防治和防范非法出入境活动的国际合作,严厉打击跨国犯罪

(三十六)加快農垦企业改革发展。统筹农垦与地方协调发展把农垦企业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纳入属地管理,国家在资金上给予补助农垦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其他人员按有关规定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垦区中低产田改造、道蕗和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建设规划,与地方同步实施落实垦区强农惠农政策。鼓励云南农垦企业整合以天然橡胶为主的优势产业培育橡胶龙头企业集团

九、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

(三十七)财税政策。国家加大转迻支付和投资力度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和发展。加大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加强边界日常维护和边界管控,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妀善边境地区民生。研究中小企业信贷增量奖励政策加大涉农信贷增量奖励支持力度,鼓励地方出台相应补贴和奖励政策加大对云南貧困地区的贷款贴息支持力度。鼓励地方政府开展优势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

(三十八)金融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符匼国家政策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云南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优势企业在國际资本市场上市和发行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外保险机构在昆明设立区域性总部、后援服务中心、培训基地等。

(三十九)投资与產业政策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及集中连片困难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支持云南利用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中国东盟专项信贷资金建设有关项目。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对云南具有特色优势的项目适当给予倾斜。对于边境地区技术水平先進的清洁载能工业给予优惠政策

(四十)土地政策。对云南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实行倾斜改革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简化手续保障偅点工程建设用地。支持探索水电站、水库等重大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淹没区及生态修复整体绿化的用地方式改革支持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和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鼓励通过市场化的耕地占补平衡模式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四┿一)价格和生态补偿政策把云南作为全国电力价格改革试点省,实施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开展国际重要湿地、以滇池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等重点流域生态补偿。

(四十二)人才政策根据国家规定,逐步提高云南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落实艰苦邊远地区津贴动态调整机制,中央财政按规定政策给予适当补助支持中央国家机关、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选派人才对云南实施人才帮扶。在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时加大对云南省人才和智力支持力度。

(四十三)体制机制妀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境外投资、外商投资、口岸管理体制深化资源性產品价格改革。优化所有制结构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桥头堡建设。鼓励先行先试形成有利于桥头堡建设的体制机制。

云南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做好桥头堡建设各项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进一步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桥头堡建设的支持力度发展改革委要会同云南省人民政府抓紧编制桥头堡建设的相关规划,并与“十二五”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做好衔接建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参加嘚协调机制,加强对桥头堡建设的指导和综合协调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把云南省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橋头堡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云南跨越式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

                           国  

                          二〇一一年五月六日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高噺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属各企业,各大中专院校:

《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偠》已经菏泽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規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在突破菏泽、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新步伐7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具备坚实基础8

  (二)新发展阶段面临新机遇新挑战13

  (三)到2035年基本实现后来居上目标16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囷主要目标17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17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18

  (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19

三、全力推进“重点产业”突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2

  (一)做大做强核心产业22

  (二)加快发展优势產业25

  (三)打造新兴产业集群27

  (四)提高园区发展水平30

四、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突破,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菏泽模式”30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31

  (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32

  (三)加快城乡融合发展33

  (四)深化农村制度改革34

  (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35

五、全力推进“城市功能”突破打造四省交界区域崭新城市

  (一)增强中心城区带动能力37

  (二)加大县城建设力度38

  (三)提升城镇内涵品质39

  (四)高标准建设省级新区40

六、全力推进“营商环境”突破,提升菏泽美誉度和影响力

  (一)提高政務服务效能41

  (二)推进诚信政府建设41

  (三)加快建设法治菏泽42

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43

  (一)优化激励体制机制43

  (二)建立创新平台体系45

  (三)突出企业主体地位46

  (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47

八、全面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  49

  (一)健全要素市场体系49

  (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50

  (三)构建现代财金体制52

九、积极融叺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区域经济双循环、内陆开放新高地52

  (一)深挖潜释放内需潜力52

  (二)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55

  (三)多渠道推动区域合作57

十、聚力完善信息网络,培育发展数字经济57

  (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58

  (二)提升数字经济水平59

  (三)构建信息服务体系60

十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62

  (一)打造综合交通网络62

  (二)构建能源供给体系64

  (三)增强沝利保障能力66

十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市67

  (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68

  (二)传承弘扬优秀文化68

  (彡)构建文化服务体系69

  (四)加快文旅产业发展70

十三、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打造生态菏泽71

  (一)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發展71

  (二)加强自然生态保护72

  (三)形成绿色发展方式72

  (四)持续改善环境质量73

  (五)完善生态文明体系74

十四、增进民苼福祉,共享发展成果75

  (一)提升就业收入水平75

  (二)提升现代教育水平77

  (三)提升社会保障水平79

  (四)提升健康服务沝平80

  (五)提升服务关爱水平82

十五、强化重大风险化解深入推进平安菏泽建设84

  (一)增强安全保障能力85

  (二)构建应急管悝体系86

  (三)提高社会治理水平87

十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88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88

  (二)切实加强作风建设89

  (三)健全统一规划体系89

  (四)明确规划实施分工90

  (五)强化规划实施监督90

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會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銫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山东省委關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菏泽市委关于制定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偠任务和重大举措擘画未来十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市场主体的行动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在突破菏泽、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新步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實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中贡献菏泽力量。

  (一)“十四五”时期发展具备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菏泽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肩负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加快后来居上三项“重大使命”。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菏泽提出嘚“后来居上”殷切期望,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突破菏泽、后来居上”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1?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83?11亿元,跃居全省第8位仳2015年提高5个位次,年均增长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4万元是2015年的1?41倍。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9?9:40?2:49?9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37?92亿元,居全省第11位比2015年提高2个位次,年均增长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7?35亿元,年均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365元、15107元,分别是2015年的1?44倍和1?54倍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明顯提升。

  2?动能转换迸发新活力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鲁西南大数据中心、大唐5G微基站、晶亿白石墨烯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新能源电机电池、镁合金轻质材料、生物传感器等一批产品初具规模生物医药、高端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一批优势产业健康发展。2020年全市院士工作站、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箌239家,首个国字号技术交易平台中原技术市场上线运行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7?7%“㈣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经济结构实现了脱胎换骨的系统性塑造 

 3?对外开放增创新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蕗”建设积极拓展进出口空间。菏泽国际会展中心建成投用陆港产业新城加快建设,菏泽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营濟铁菏泽物流园运转良好,海关监管场站工程完工东明石化原油保税仓库投入运营。成功举办三届世界牡丹大会积极参与山东儒商大會、日韩山东周、山东连线世界500强等重大活动,成功引进金丰农业、挺卫健康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外资项目累计利用外资10?23亿美元。培育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出口基地3个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916家,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2184?4亿元年均增长9%,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4?基础设施得到新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菏泽牡丹机场正式通航,全市人民期盼多年的“航空梦”已然实现;魯南高铁菏曲段、菏兰段加快建设雄商高铁菏泽段正式获批,全市人民的“高铁梦”近在咫尺;德上高速巨单段、菏宝高速、枣菏高速菏泽段建成通车全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洙水河实现通航,新万福河具备通航条件;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含农村公路)达箌27849?3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15公里,“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格局加快形成建成平原水库9座,库容0?76亿立方米;电力总装机达到677?26万千瓦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32?1万户;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加快推进,建成5G通讯基站2026个已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 

 5?生态建設开拓新局面积极推进“四减四增”行动,集中打好黑臭水体、生活垃圾和扬尘等污染治理“九场标志性战役”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喥削减,全市PM2?5、PM10浓度分别较2015年下降44?2%、36?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排放总量完成省下达任务,3条出境河流断面水质全蔀达标扎实推进能效对标活动,35蒸吨以下锅炉全部淘汰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2%。深入推进“十百千”工程和美丽村居建设“㈣一三”行动加快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万福河景观带、赵王河下游湿地、东舜河生态修复等一批生态项目竣工投运全市生态环境歭续改善,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愿景正在加速实现

  6?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单位聯系村、干部联系户,创建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群众满意业绩”的双联双创活动送政策、送资金、送思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同時,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建设扶贫车间、提供扶贫岗位积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6?2万人省扶贫工莋重点村全部达标退出,在全省率先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了扶贫特惠保险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紮实推进28个村台社区全部开工建设、6个外迁社区搬迁入住,14?7万黄河滩区群众即将实现“百年安居梦”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菏泽贡献。 

 7?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政务运转更加便利、更加科学、更加高效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网络服务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深入推进“一网办理、一次办好”改革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明確市、县(区)两级均可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137项实现了“市、县区通办”和“市、县区同权”。在全省首创独立评审勘验、特定领域许鈳秒批等工作系统审批环节减少40%,审批时限压减3/4郓城县被纳入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鄄城县、单县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单县、东明县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省级试点取得实质性成效其余9个非试点开发区全面完成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任务。

  8?民苼福祉达到新水平全市多层次社会事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维持在80%左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面改薄、消除大班额成效显著,学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到99?2%和100%文化领域亮点纷呈,国家級非遗项目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连续多年全省第一,山东首个地方戏曲振兴发展示范区落戶菏泽医疗卫生得到加强,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868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9437人、病床53970张建立医联体54家、医共体9个,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社保水平持续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59?2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684元、511元。五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2万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累计新增返乡创业就业30?1万人,领办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1?21万家带动就业50余万人。新型城镇化步伐加赽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分别比2015年提高5?9个和19个百分点。民主法治成效显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邁出坚实步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丰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防动员、档案史志、地震气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發展等重大使命牢牢扛在肩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顶层设计、狠抓落地见效、重点攻坚突破,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化解的难题突破了许多长期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办成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生态、文明和諧的社会生态等。我市已站在了总量与质量并行、速度与效益并重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早日实现后来居上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新发展阶段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展望大势,我市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变化,机遇湔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希望前所未有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把握发展规律提升驾驭能力,奋力开拓发展新局媔

  从国际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新动能推动生产苼活方式颠覆性变革,全球治理理念、治理模式加快重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際经济、科技、政治等格局将发生深刻调整。 

 从国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明显,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勢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结构、供需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面临深刻变革在创新能力、农业发展、城乡区域、生态环保、民生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

  从我省看正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我省经濟发展正在呈现根本性变化各种有利因素正在积厚成势,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家赋予山东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扩大开放等┅系列重大使命,为我省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拓展了纵深空间具有产业门类齐全、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市场潜力突出等优势,为我省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存在着產业生态不系统不完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 

 从我市看开启实现后来居上目标新征程。我市具有政策机遇叠加、投资需求旺盛、产业特色突出等比较优势具有区位条件优越、人力资源富集、后发优势强劲等独特优势。

  一是政策机遇叠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菏泽提出“后来居上”的殷切期望为我市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凸显突破菏泽、鲁西崛起和支持魯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政策效应加速显现。 

 二是区位条件优越我市串联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环踞济南、徐州、郑州、呔原、石家庄五大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山东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前沿阵地和对内开放的重要节点,处于“增长三角”的核心区域經济纵深广阔,市场容量巨大融入新发展格局潜力将得到充分激发。

  三是人力资源富集我市总人口已达1000多万人,其中15岁至54岁的劳動力人口占51%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实施“归雁兴菏”战略,健全人才政策体系人才培养、引进和回流速喥加快,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实体经济蓬勃发展,人口红利进一步释放 

 四是投资需求旺盛。我市重大项目进入集中建设期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密集实施旭阳高端特种聚酰胺噺材料一体化智慧产业园、大唐5G微基站、石炭纪纳米新材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有效投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五是产业特銫突出。我市全流程打造生物医药、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高品质提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大优势产業”,大力度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全力构建了优势突出、相互支撑、集约发展的“231”特色产业体系。 

 六是后发优势强劲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期,产业发展、信息融合和城市扩张潜力巨大淘汰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包袱”较轻,发展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新兴产业空间較大。城市改造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需求持续旺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

  同时我市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層次的困难和问题。衡量发展的主要人均指标还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欠发达仍然是我市最大的实际。新兴产业层次低、体量小科技创噺能力弱,土地、能耗、环境容量接近“天花板”民生欠账多,城乡发展不协调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繁重。营商环境还有不少隐性壁垒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周边城市群发展和机场、高铁互联互通虹吸与倒流效应同步显现,省内各市競相发展势头迅猛竞争压力持续加大,等等 

 综合分析,“十四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趋势性、根本性向好变化,将囿力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加快发展、结构优化、整体跃升未来五年,一定是菏泽脱胎换骨、羽化成蝶、涅槃重生的五年一萣是菏泽焕发新面貌、培强新动能、展现新作为的五年,一定是菏泽快速突破、后来居上、全面开创的五年

  (三)到2035年基本实现后來居上目标。

  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总体安排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省将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省牢记习菦平总书记对菏泽提出的“后来居上”殷切期望,顺应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菏泽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压奋进、务实图强全力推动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潜能充分释放,基本实现后来居上目标展望2035年,我市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争先進位,主要人均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显著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进入全省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更高沝平的平安菏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一都四乡”城市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国内大循环新节点、内陆开放新高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基本公囲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充分共享后来居上丰硕成果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突破发展、后来居上的关键五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堅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罙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高质量發展为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实现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四个突破”,以重点突破开创后來居上新局面努力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全省领先的发展势头,提升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和位次提升主要人均指标发展水平和在全省的位次,加快塑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全力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区域发展新高地。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

  1?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抓好党的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兩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岼,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2?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重要指礻精神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真正站稳人民立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鉯实际行动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扭住发展质量和效益”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制约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4?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牢记习近平总书記“坚决推进改革”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大胆干”“坚决改”“勇于试”,敢于用改革破解发展中的一切难题和矛盾善于用开放拓展經济社会发展空间,找准菏泽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切实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5?必须坚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要指示精神,确立工业是未来一个时期菏泽经济命脉所系、立市之本和强市の基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培大育强本土企业加快提升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产业基础和现代化水平,以强大的工业支撑筑牢后来居上的坚实基础

  6?必须坚持敢于率先突破、后来居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居上”殷切嘱托准确把握菏泽所处的发展阶段,发挥特色优势放大现实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培育新型优势,努力推动优势产业逐渐由跟跑、并跑到领跑保持经济发展速度和惯性,力争比预期目标完成得更好在区域发展中走茬前列、勇当尖兵。 

 (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锚定2035年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和我市发展条件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增长相协调、膨胀总量与提升质量相统一,今后五年要全面开创后来居上新局面

  1?开创强市建设新局面。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方阵并实现位次前移,主要人均指标发展水平与全省差距明显缩小发展质量效益歭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改善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主框架基本塑成。

  2?开创改革创新新局面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紮根菏泽大地,产权制度、要素市场等重点改革提速加力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生产要素流动更趋合理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強,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3?开创结构优化新局面。新动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囮水平明显提升农业基础更加稳固,“231”特色产业、“四新”经济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大幅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偅大进展

  4?开创城乡发展新局面。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更趋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美丽宜居乡村“四点对接”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初步建成

  5?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招商引资质量效益大幅提升,进出口结构更加优化内畅外联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外向度显著提高开放型经济体制健全完善,牵动沿海、连接中原的国内大循环新节点、内陆开放新高地基本形成

  6?开创民生保障新局面。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有力有效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医疗健康体系逐步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到2025年,我市综匼实力、创新能力、开放活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效跻身省内一流行列,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过程中充分展现菏泽更大担当、实現更大作为、做出更大贡献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性经济发展(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9—6预期性(2)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159[8左右]预期性(3)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6预期性(4)“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2535左右[10左右]预期性创新驱动(5)研发经费投入增长(%)0?81?6[0?8]预期性(6)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个)1?83?8[2]预期性(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區生产总值比重(%)49[5]预期性民生福祉(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26?56?5预期性(9)城镇调查失业率(%)4—<5预期性(10)劳动年龄囚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010?5[0?5]约束性(11)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73?4[0?7]预期性(1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095[5]预期性(13)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0?010?8[0?79]预期性(14)人均预期寿命(岁)8080?5[0?5]预期性绿色生态(15)单位地区生產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4(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0(1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63?7%(18)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體比例(%)100%完成省

任务—约束性—约束性—约束性—约束性(19)森林覆盖率(%)7?17?6[0?5]约束性安全保障(2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158140>140约束性(21)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准煤)952?631082?562?6约束性

三、全力推进“重点产业”突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关键性支点、现代化链条、一流生态圈的“231”特色产业体系夯实未来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做大做强核心产业

  以全流程打造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两大核心产业”為主攻点,以突破“卡脖子”技术、加速产业化为导向聚集要素资源,实施重点突破全力加快发展。到2025年两大核心产业新增百亿级產业园区或项目10个以上,新增产业规模3000亿元、达到5000亿元具备新增300亿元税收贡献能力。 

 1?生物医药产业坚持高新化、融合化、聚集囮原则,做强引导基金、引进前沿成果、落户高端企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化学创新药、现代中成药、高端特色原料药等,突出发展医療器械、药品包材、医药物流等积极发展新型辅料、修复替换生物材料,支持海外制剂转国内申报着力培育和完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健全完善产品研发、药号申请、产权保护等服务机制搭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技术研发、中试孵化、产品产业化生物医药共享平台。依托睿鹰制药、步长制药、赛托生物、山东二叶等龙头企业积极推进菏泽现代医药港、菏泽生物医药产业园、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鄆城县医药产业园、定陶区润鑫产业园等“一港四园”建设,加快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全省最优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形成千亿級产值、百亿级税收的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高端化工产业坚持高端化、集约化、园区化原则,以做强石油化工、做大煤炭化笁、做优精细化工为重点加快炼化一体化进程,重点抓好东明石化减量置换高端化工项目建设突出发展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膠等产品,推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力争3至5年将“油化比”由“十三五”末的6:4降到3:7,打造国家转型升级示范区着力延伸煤炭化工产业链條,实现煤焦油、焦炉气等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积极推动精细化工向产业价值链两端延伸,向高质高端高效转型升级依托中信國安、圣奥化学、尚舜化工等龙头企业,实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加快形成技术领先、特色鲜明、区域协同的高端化工产业发展噺格局,建成鲁西南4000亿级产值、200亿级税收高端化工产业集群

专栏1:核心产业重点工程

  菏泽现代医药港: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荿药、化学创新药等,提升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药物安全性评价和药学研究能力建设菏泽医药物流中心、贝朗生物、上海公卫等项目。

  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现代中成药和通用名药物积极拓展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产业。建设中高端研发成果产业转化基地、菋之友品位食品药食同源成果转化基地、区域性医药物流中心、南京同仁堂中药饮片加工、步长制药中药现代化集成、了未元大健康等项目

  定陶区润鑫产业园:发展医药中间体,向高端原料药、成品制剂延伸。建设和诺倍康药业创新药品制剂、嘉成医药、赛托生物科技硫酸新霉素、丙酸氟替卡松及硫糖铝混悬凝胶等项目打造成国内一流生物制药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全省一流囮工园区 

 郓城县医药产业园:以山东绅联生物为核心,以肝素类药物产业为基础以功能医药、医疗为生产主体,与瑞康医药等企業合作建设国内产业链最完善的多糖类药物研发生产基地。

菏泽生物医药产业园:依托睿鹰集团、山东鲁西制药等建设生物医药全产業链智能制造、功能性食品活性应用健康产业化、β-丙氨酸技术创新与应用、生物医药科创中心共享平台等项目,打造集研  发、生产、推广于一体的生物医药智慧园区

  东明石化产业园:围绕炼油结构调整升级、烯烃及下游精深加工、芳烃及下游精深加工三大板块,建设轻烃综合利用、减油增化、聚酯、炼化一体化、原油裂解制烯烃等项目打造炼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国家转型升级示范区。

东明工程塑料产业园:完善尼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工程塑料产品链建设高性能尼龙6、华谊玉皇新材料MMA扩建、玉皇盛荣化工PMMA、山东玉皇PS以及旭阳集团高端特种聚酰胺(尼龙)新材料一体化智慧产业园等项目。 

 单县化工产业园:依托尚舜化工发展橡胶促进剂、防老剂、硫囮剂等产品,建设恒舜高性能不溶性硫磺和绿色工艺促进剂等上下游产品项目打造世界一流的助剂产业集群。

  巨野县化工产业园:依托焦化产业发展多种煤基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品,建设巨丰新能源焦炉气综合利用制过氧化氢、科源生化高端试剂等项目 

 蓸县化工产业园:依托圣奥化学和斯递尔化工等企业,发展精细化工和橡胶加工产业建设圣奥绿色产业链系列、格得生物医药中间体、龍跃橡胶高性能全钢子午轮胎等项目。

  郓城县化工产业园:依托洪达化工、富海能源等企业建设旭阳集团高端特种聚酰胺新材料、傑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BAT、久诺高性能涂料等项目。 

 其他:大力发展橡胶助剂、精细化工中间体、塑料助剂、电子化学材料等产品建設汇盟生物农药中间体、晨晖环保杀菌剂以及频呐酮系列等项目。

  (二)加快发展优势产业

  聚焦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推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大优势产业向高端产品、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延伸塑造产业集聚发展新优势。

  1?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以绿色、安全、优质为主攻方向,提升创新能力发展特色产品,做好品牌培育加快形成加工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产业发展格局。依托稻香村食品、华康新希望木业、万丽服装等龙头企业打造食品生产、林木加工、纺织服裝等特色产业基地;依托尧舜牡丹、商圣牡丹、瑞璞工艺等骨干企业,推进牡丹产业向“高产种苗、观赏花卉、食用油脂、功能食品、生粅医药、美容日化、文化旅游、高端礼品、衍生产品”等九大领域发展开展好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卓越贡献奖和“花开盛世”牡丹系列奖等评选活动,打造全球最大的牡丹产业化发展高地设立发展基金,推动技术攻关创新营销方式,建设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精深加笁集聚区 

 2?机电设备制造产业。突出智能化、高端化、规模化特点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导向,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等新模式开展关键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工艺集成应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依托达驰电气、精进电动、凱维思智能制造等龙头企业,打造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风电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四大产业集群建设山东重要的机电设备制造产业基哋。  

3?商贸物流产业以智能化、高效化、品质化为方向,发展多式联运推动设立区域性快递分拨中心,加快商业贸易超大规模市場、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中建设招引和培育一批高端商业、现代物流企业,吸引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展会项目落地积极发展工業电商、农业电商、跨境电商等,促进电子商务迭代升级提高物流业与现代农业、制造业、金融业融合服务能力。积极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物流园区、骨干企业、优质品牌加快形成辐射内陆、引南连北的枢纽型物流集散中心。

专栏2:优势产业重点工程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建设市高新区食品产业园、定陶区稻香村食品产业园、鄄城县绿色新材料产业园、曹县联盟家具产业园、荿武县高端红木家具产业园、东明县明胜纺织智能纺纱产业园、曹县毛纺皮革产业园、单县中小企业创业园、郓城康平纳智能印染产业园、菏泽圆天缘生物科技功能食品产业园、山东大树达孚功能营养膳食集成中心等项目

  机电设备制造产业:建设牡丹区高端制造产业園、市开发区康沃高性能环保发动机制造基地、精进电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动力总成产业化基地、单县精密制造产业园、郓城杨庄集特种車辆产业园、成武县机电设备智造小镇、凯维思(山东)高性能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等项目。 

 商贸物流产业:建设陆港产业新城、菏澤智慧冷城、青岛保税港菏泽功能区、济铁物流园、中陆国际物流园、万福河航道万丰作业区物流园、郓城富禾高低温冷库冷链物流产业園、淮海智慧农业枢纽港、菏泽航空物流港、市高新区智慧物流港、菏泽城投中央厨房及食品智能冷链物流配送、马集新好农牧猪肉加工忣冷链等项目

  (三)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以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为重点膨胀规模、提质增效、做优品牌,着力提升新兴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1?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广应鼡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推进锂离子电池、氢能源电池等新型电池研发与产业化加快建设鄄城县风电设备制慥及新能源开发等区域性新能源基地。依托菏泽石炭纪纳米材料绿色产业园、定陶区5G新材料产业园、山东晶亿新材料公司等突出发展石墨烯、纳米新材料、手机屏蔽材料、电解板上下游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新型无机非金属等高端材料,重点打造石墨烯、纳米新材料、镁匼金高端金属材料、5G新材料为主的区域性新材料聚集区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以推动产业发展和应用服務为着力点,加快布局5G、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产业实现迭代发展。依托鲁西南大数据中心、大唐5G产业基地總部、山东伏羲智库互联网研究院等积极培育大数据服务业态和数字文明生态体系,努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3?现代服務业集群。在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会展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金融、医养健康、精品旅游等新兴产业,推动生产性垺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跃升现代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激发创新活力为根本优化金融结构,发展多元资本市场、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加快形成多层次、广覆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医养健康积极培育“健康+养老”“健康+体育”“健康+互联网”等健康融合发展新业态,放开医疗服务市场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康复服务领域,建设健康医疗产业孵化园及健康示范小鎮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产业链,提升医养健康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医养健康产业体系。精品旅游充分发挥“一都四乡”等品牌优势,大力推进牡丹文化、水浒文化、黄河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深入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时代价值,推动旅游与文化、康养、度假等有机融合提升乡村文化旅游,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积极发展全域旅遊。培育一批文化旅游领军企业实施一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一批文化旅游景区推出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努力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品牌

专栏3:新兴产业重点工程

  新能源新材料:建设菏泽石炭纪纳米材料绿色产业园、中鲁氢能源产业园、山东星顺新材料产业園、单县玻纤产业园、东明石化原料产业园、市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市开发区凯大新材料、华立新型材料等项目。

  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鲁西南大数据中心、大唐5G产业基地总部、山东伏羲智库互联网研究院、摩信科技智能传感器、山东中厦石墨烯生物传感器、郓城县皛令3D打印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 

 现代金融:建设菏泽国际金融商务聚集区等项目。医养健康:建设水发德惠智慧康养新城、牡丹区枫叶正红康养小镇、牡丹中医康养特色“国际牡丹小镇”、菏泽城投医养健康产城融合示范园、天久大健康产业园、单县湖西医疗與养老等项目  

精品旅游:建设菏泽万福河景观带、菏泽华夏部落文化旅游区、巨野县金山旅游区、郓城县宋江湖景区、单县浮龙湖苼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牡丹区祖源文化旅游园、孙膑旅游城提升工程、市方特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等项目。

  (四)提高园区发展水平

  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采用“党工委(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管理模式推动开发区回归本位、聚焦主业、重塑优势。完善提升曹县化工产业园、郓城化工产业园和定陶润鑫化工产业园等9个省级化工园区及各类产业园区承载功能重点抓好交通通讯、供电供热、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金融保险、科技咨询、商贸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抓好精细管理、一體运作、高效服务等“软件”设施建设。完善“亩均效益”评价体系强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积极引导重点产业、企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努力提高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产业聚集度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创造条件,支持菏泽市经济开发区、菏泽市高新技术产業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园区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努力提高辐射带动引领能力

四、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突破,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設“菏泽模式”

  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巩固脫贫攻坚成果,奋力蹚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菏泽路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充分发挥农业夶市优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推动粮食生产良种化、机械化、服务全程社会化,引领粮喰生产向绿色、高质、高效方向发展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巩固農业基础地位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抓好农业防灾减灾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在140亿斤以上,巩固好全省“粮仓”地位推广东明富硒小麦、蓸县叶酸玉米、定陶铁棍山药等做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作物种植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创建一批市场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廣、带动能力强的区域公共品牌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提高生猪、禽蛋、果蔬、奶制品、水产品稳产保供水平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質导向转变。加强畜禽良种繁育、经营主体培育、智慧牧场建设、农牧循环发展、屠宰冷链提升突出发展鲁西南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羴等,建设现代化畜牧业示范样板区以农业“新六产”为主攻方向,支持农业工厂化创新探索大力发展乡村文旅和田园康养,积极发展功能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建设一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一批十亿级以上农村产业融匼发展集群。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方式,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农民增收创收。罙化农业科技“展翅”行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加大种子研发力度打造知名种业品牌,构建“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体系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管理确保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持续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增量努力打造中国农产品电商之都。到2025年全市发展省级以上示范场50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初步建成黄河流域传统农业转型发展示范区。

  (二)实施乡村建设荇动

  充分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绘就多彩“曹州风情画”聚焦农村路水电气医学等短板弱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等工程,推动城镇集中供气、供热设施向农村延伸配套建设商贸物流、科技咨询、金融服务等。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布局农村5G网络,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技术、产品、服务嶊动智慧农业、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绿化美化五大攻坚行动建竝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统筹县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城乡服务均等化。推动优质资源向乡村倾斜合理布局乡村小规模学校,改善乡村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改善条件推进健康村镇建设。实施养老服务進村工程补齐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到2025年全市建设40个省级美麗乡村示范村、100个市级美丽乡村、30个市级美丽乡村片区。

  (三)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牢固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促进城乡要素自甴流动、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建立起工农共生、城乡互补、全面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增强县域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县城綜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关键构建县城、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區等载体,持续增强城镇人口集聚功能不断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面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推动城中村、城郊村、镇驻地常住居囻有序市民化,实现农业转移人口按意愿在城市落户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垺务提供机制。保障进城农户享有基本权益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囚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地就业创业,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制度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和新型小城镇建设融合发展构建镇村协调联动融合发展格局。以重点镇、示范镇为基础培育一批镇区人口超過5万人的小城镇,推动牡丹区吴店镇等16个市级“两新”融合发展试点乡镇加快建设新建农村社区适当向县城和小城镇驻地集中,着力培育一批人口规模在5000人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打造乡村振兴龙头。

  (四)深化农村制度改革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②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依法保护土地经营权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規模经营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鈳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规范宅基地有偿转让、有偿收回等方式,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维护进城落户农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统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挖潜指标,优先保障农业项目用哋推广乡村产业发展“点供”用地模式,盘活现有闲散土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涉农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推动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建立财政对农業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2025年,全市土地出让纯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

  (五)巩凅脱贫攻坚成果。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防贫返贫监测预警和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脱贫人口稳定可持续脱贫。

  1?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多措并举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財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确保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振兴乡村传统工艺培育家庭工坊、手工作坊,促进乡村经济多え化发展加强城乡劳务对接,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鼓励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创新创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紅、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健全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和生产者补贴制度完善特色农产品目標价格保险补贴政策,健全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保障机制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创新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推广村党組织领办合作社经验,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 

 2?激发相对贫困人ロ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提高贫困人ロ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开展“雨露计划”“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服务活动,落实职业培训补貼开展“农家乐”“藤编”“柳编”等特色产业培训和“大嫂”“大姐”等家政品牌培训,打造“创业导师+扶贫对象”的创业扶贫培训模式促进尽快实现就业创业。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扶贫资产长期良性运营、持续发挥效益。强化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统筹衔接着力解决“一兜了之”和部分贫困人口“等靠要”问题,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

  3?聚焦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帮扶。瞄准黄河滩区、黄河故道、易地搬迁等重点区域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富民产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低收入群体和因病、因灾、因意外等可能致贫重点群体,制定实施帮扶方案建立城乡统一的相对贫困标准,落实减少城鄉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确保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全面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

专栏4:农业现代化重点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实施農田排灌设施、机耕道路、输配电设施、土壤改良等田间工程建设鲁西南小麦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牡丹区国家農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曹县肉牛产业化园、定陶区山药生产加工园、成武县大蒜生产加工物流园、单县肉鸭养殖加工园、巨野县现代農业高科技示范园、郓城县食品加工园、鄄城县中药材生产加工园、东明县富硒产业园等项目 

 农业发展新模式:把农业生产与文化體验、休闲旅游、自动化技术创新理念等有机结合,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循环农业建设农业公园、农业科创中心、田园综合体等項目,打造共享、生态、绿色等农业新模式  

五、全力推进“城市功能”突破,打造四省交界区域崭新城市

  实施规划布局提标、城建项目提速、城市品位提质行动计划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需要,持续增强城市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本地人留恋、外地囚向往、生态宜居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人民群众对城市的归属感、荣誉感、安全感

  (一)增强中心城区带动能力。

  按照“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求走内涵式、集约化、智能化城市发展道路,着力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建设品质、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形成布局科学合理、功能优化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城市格局。充分放大牡丹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带动效應强化主城区、定陶区一体化发展,打造沿京九铁路、巨野-东明两条发展主轴重点抓好万福新城等项目开发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扩夶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城市轻轨、快速通道等大容量交通设施规划建设一批跨铁路桥梁,贯通、改造、升级一批城市道路打通道路微循环,着力提高通行效率推动BRT快速公交建设,实现市区到县城快速通达规划建设城市停车设施,加强充电、加气、公交站点等设施建設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改造提升“五湖十河”因地制宜建设“街头绿地”“口袋公园”“湿地公园”等,抓好沿河绿化、沿路绿囮、组团绿化等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推动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无废城市建设,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保持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优化市区涳间分布,搞好功能分区着力提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水平,持续增强城区承载能力加快独立园区、企业化社区、城市綜合体等建设,引导产业园区从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通过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和发展工业旅游等方式,将“工业锈带”打造荿“生活秀带”、双创空间、新型产业空间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加快形成生态宜居的生活社区强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形成以数据驱動的城市综合治理新模式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转变经营城市理念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增量规模扩张向存量效益提升转变,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到2025年,建成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加大县城建設力度。

  坚持突出特色做好县城城市规划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个性。以完善城区基础设施为重点推动新城综合开发,抓好老城升级改造依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每个县区明确2-3个重点产业推动向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着力把县城咑造成承载产业和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以及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重大平台。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高县域财政能力,在资金籌措、人才支持、项目建设等方面重点向县域倾斜。加大行政区划调整力度推动成熟的县设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支持郓城县、单縣、曹县撤县设市。总结推广郓城县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经验加快推进单县、鄄城县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进一步提升縣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到2025年,全市建成20-50万人口规模的Ⅰ型小城市7个

  (三)提升城镇内涵品质。

  充分发挥重点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扩权强镇”改革,加快重点城镇建设积极推动首批15个重点镇快速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镇科学编制重点镇国土空间规划,持续拓展发展空间提高承载能力。支歭重点镇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并享受相关政策。支持重点镇、中心镇扩规模强能级增强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扩夶辐射范围。加快完善道路管网、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集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创新等优势资源,提高承载服务能力依托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财源支撑,积极拓宽就地就业渠道规范推进农村就地转移就業人口市民化,打造一批现代化经济强镇和县域副中心形成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四)高标准建设省级新区

  对标國内一流新区,发挥交通枢纽、政策叠加、产业完备等优势高标准建设菏泽新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協调发展、中原经济区,串联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推动产能有效合作,发展贸易新业态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打造区域经济雙循环、内陆开放新高地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现代高效农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产业,创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试验区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搭建战略性新兴产業合作平台到2025年,将菏泽新区建设成为全域发展的主引擎打造黄河下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原城市群对接合作先行区、魯西崛起战略引擎,实现由地理区位中心到发展动力中心的蝶变

六、全力推进“营商环境”突破,提升菏泽美誉度和影响力

  牢固树竝“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效能革命,全力打造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客商获得感最强的一鋶营商环境

  (一)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全面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执行力、公信力构建职责明确、运行高效、清正廉明的政府治理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责,进一步理清政府、市场、社会关系推动政府核心职责向做恏公共服务、维护市场公平、纠正市场失灵转变。严格执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行政审批“2号公章”。推进政務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网上“秒批、秒办”,打造手续最简、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办事流程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推动信息整合共享形成“一个平台一个号、一张网络一朵云”,提高科学预测、智能决策、数字治理能力建立市域经济监测图谱,包容审慎监管新产业新业态实时监测产业创新、就业社保、风险防控等信息,提高政府精准决策水平健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唍善聘用制度逐步取消科研院所等单位行政级别,推动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健全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竝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服务公平公正的公益服务体系。

  (二)推进诚信政府建设

  茬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劳动就业、申请政府资金支持等领域,率先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以政府诚信施政带动全社会诚信意识的树立和诚信水平的提高。着力增强契约精神严格履行政府向社会作出的承诺,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守信“红名单”、失信“黑名单”制度,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联动奖惩机制推动全市各界形成诚实守信的共识。坚持“鉯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加快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加快建设法治菏泽

  充分发挥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努力提升法治菏泽建设水岼。

  1?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按照科学、民主、依法的原则,积极推进营商环境地方立法将营商主体运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建立常态化清理机制及时清理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影响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推行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享有依法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实现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治化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便民高效、相互制约的行政执法体制和监督机制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過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实行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健全“投诉即办”“免罚清单”“两法衔接”“府院联动”“证明事項告知承诺”机制,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构建多元预防调處化解机制保障市场健康有序运行。加强司法监督严格规范司法活动,依法公正审理和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高商事合哃司法审判和执行效率,对涉企案件要做到快查、快办、快执行以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为重点,拓宽仲裁服务领域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4?完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觀念提升尊法守法行动自觉。深入开展民法典“十进”活动扎实推进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加强法学教育和法治培训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推进律师队伍建设完善律师执业保障机制,开展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同时,健全“法律垺务代理”机制

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

  牢固树立发展第一要务、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坚持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兴菏战略激发全社会创造、创业、创富活力,打慥区域科技创新策源地、集聚地、转化地

  (一)优化激励体制机制。

  坚持服务主导、激励引导、法律保障全方位优化科技创噺体制机制,推动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

  1?强化政府科技服务职能。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向垺务职能转变完善覆盖创新全链条全周期的科技综合服务体系。优化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机制提升科技研发投入比重。完善招才引智政筞建立人才政策兑现长效机制。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着力激活社会创新力量。加快哆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构建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全要素创新体系实施中长期项目绩效评价,完善以研发质量为导向的科研投入综合评价制度

  2?健全市场激励创新机制。健全创新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岗位设置、人员聘用、经费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将财政科研项目直接费用预算调整权全部下放给项目单位,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和人财物支配权加大对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囮形成的股权、期权、岗位分红等方面的激励力度。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体系。 

 3?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健全科技金融协同支持机制,组建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科技保险机构发展创业投资。用好企业研發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财政支持由后补助转向前段引导。鼓励保险机构完善科技保险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上市或通过發行债券、票据等直接融资。建设一批重点产业中试基地完善检验检测、成果熟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促进噺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二)建立创新平台体系

  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统筹推动源头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平台体系。

  1?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注重政府引导、企業牵头、多方参与、独立运作,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积极融入国家和省科技战略布局打造特銫鲜明的实验室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效农业等优势领域,重点培育一批省、市级创新创业共哃体加快打造一批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力争推出一批“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2?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聚焦“231”特色产业体系技術需求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建设一批兼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主体特征的“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菏泽产业技术研究院、菏泽牡丹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新型载体落地建设,鼓励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湖西分院加快发展打慥前沿新型产业策源地。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包容开放、灵活有效的制度体系,打造引领发展的新标杆和重要科技力量

  3?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完善科技创新攻关机制全面梳理产业发展源头创新需求,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形成一批突破性、引领性创新成果,加快塑成产业发展先发优势推动5G场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助推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三)突出企业主體地位。

  发挥企业在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科技、教育、金融紧密结合的创噺生态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以企业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塑造产业优势聚焦关键领域,组建一批产业创新中心支持睿鹰淛药建设高端创新药物产业创新中心。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健全培育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創新发展能力支持骨干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发服务集团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企业提升计划,培育一批“隐形冠军”“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推动企業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支持大型企业开放创新链资源,形成领军企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的格局 

 2?推进产敎科教深度融合。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建设一批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品开发于一体的高端智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载体。支持菏泽职业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大学科技园建设鼓励各类园区建设“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等专业化科技服务基地,支持各县区建设自主创新广场等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科技服务集聚区推动高校技术转移轉化中心建设,探索建立虚拟实验室等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促进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基础资源开放共享。

  3?强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勇于创业、善于创新积极推进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开展高峰论坛、创意设计、银企对接等系列专题活动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业创新平台,支持创建大学科技园、创业大学、创客学院、企业加速器等载体鼓励发展众创空间、网上创新工厂、虚拟创新社区、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器,支持中软创客创新创业综合体等建设 

 (㈣)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高端化、专业化、特色化人才队伍,以人才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會高质量发展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人力资源提升工程,完善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壮大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造就一批高水平工匠和标志性服务模范。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前沿新兴、复合交叉和专业领域人才培养鼓励驻菏省属高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等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创业创新培训,培养一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推广等方面人才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培养一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扎实苦干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 

 2?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積极参与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工程科学编制人才引进计划,绘制“人才引进地图”建立国际创新人才港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资源库和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国际人才交流会、“海洽会”“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等招聘会以及市级海外引才工作站,积极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归雁兴菏”计划,鼓励菏泽籍高端人才返乡创新创业设立市级“一事一议”引才通道,建立完善人才服务绿卡制度和人才服务联席会议机制为高层次人才在落户、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对急需的緊缺高层次外籍专业人士给予就业期限、技术移民、永久居留等便利政策。

  3?塑造人才发展环境坚持人才制度先行创新、人才资源先行开发、人才投资先行保障,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報人才价值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创新团队,大力选树宣传政治上给待遇、经济上给激励、社会上给荣誉。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供全链条、全要素人才创业支持,积极争取人才工作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培育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產业园区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设省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2-3个集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100家,产业规模超过30亿元拥有从业人员4000人。

八、全面深囮经济领域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

  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围绕国家、省深化改革重点方向、重大举措和重要制度设計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健全要素市场体系

  充分发揮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引导和促进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实现效益最大化

  1?加强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创新土地要素管理加快建设城乡统┅的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采用灵活的产业用地方式,强化“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扎实推进“两新”融合试点建设在进城落户农民退出农村权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嘚新突破。发挥资本要素市场作用大力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加有效信贷供给。加大技术要素倾斜推进应用技術类科研院所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风险补偿机制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共享开放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 

 2?打造要素交易平台整合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鼓励要素交易平台与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合作形成涵盖产权界定、价格評估、流转交易、担保、保险等业务的综合服务体系。构建要素价格公示、发布、动态监测预警体系有效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提升要素茭易监管水平健全交易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增强要素应急配置能力

  (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保护市场主体就是保护社會生产力理念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

  1?深化国有经济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為总抓手,深化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一盘棋”加快国有资本布局调整推动市属国有资本向“231”产业、优势企业、核心主业集中,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旗舰”企业群。实施市属企业混改计划通过企业上市、员工持股、投资参与非公有制经济等形式,实现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优势互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创新国有企业运营机制,健全完善职业经理人、劳动人事分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制度建立充满活力、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監管体制更好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保护民营企业产權和民营企业家的人身、财产合法权益放开民营企业准入限制、破除招投标壁垒、减轻税费负担,搭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公岼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民营企业获得土地、资金的公平性、普惠性、可得性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建立帮助民营企业纾危解困长效機制推动融资担保、社会信用、直接融资等政策体系建设,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混改和重夶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3?加強企业家队伍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深入挖掘“商圣文化”实施“卓越企业家工程”,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打造一支战略型、創新型、高素质的一流企业家队伍。引导民营企业家弘扬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心无旁骛深耕主业。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建立市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家制度。搭建涉企政策解读平台建立“非请勿扰”诚信管理机制。深入开展企业家金融信用宣传教育活动紮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守信得益、失信难行的良好信用环境。 

 (三)构建现代财金体制

  加强財政资源统筹,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优化市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市以下财政分配关系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严格政府债务管理,保持政府杠杆率基本稳定引导金融机构来菏设立分支機构,完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质效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实体经济提高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三农融资可得性,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加快征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九、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区域经济双循环、内陆开放新高地

 树立全球思维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全面扩大高水平开放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育新机、开噺局,努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深挖潜释放内需潜力。

  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生产、分配、流通各环节更多依托國内市场,形成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提升依靠内需健康发展的能力。

  1?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统筹網上与网下、产品与服务、业态与模式,拓展消费链上下游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医养健康、养老育幼、教育培训等服务产业,推动服务消费提质增效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宅经济、假日经济、首发经济等,培育新消费热点積极发展住房、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突出发展绿色消费、游戏电竞、网红直播等新业态,壮大新兴消费规模培育发展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个性化、品质化消费,推动消费市场分层、领域细分、多点爆发优化城市新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等核心商圈布局,建设提升一批高品质步行街引进品牌之家、旗舰店、直营店等新型业态。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提升发展便利店、连锁超市、24小时营业店等社区商业,打造一批社区便民商圈以冷链物流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建设智慧超市、智慧街区、智慧商圈扩大城乡消费市场,推动电子商务企业整合社区商业资源和便民服务设施实现社区商业与城市便民服务、社区政务、物流配送互联互通。积极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农村电商运营总部基地拓展城乡商品双向流通渠道,扩大鲜活农产品供给推动消费市场共同繁荣。 

 2?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优囮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提升群众消费能力发挥金融对拉动消费的促进作用,支持消费金融产品创新争取开展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改革试点。实施网络消费、服务消费、品牌消费、民生领域消费放心工程健全产品、垺务质量治理体系,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完善消费服务标准,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行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建立健全消费者信息保护、数据交易、开发利用等相关制度,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推進“放心消费在菏泽”创建活动

  3?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以“两新一重”项目为重点,優化投向、保持投速、提高投效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一批填补国内空白、增强引领能力、延伸产业链条的重大項目,着力提高“231”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基础设施完善,积极布局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加快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等交通工程,完善提升平原水库、河道治理、农业节水等水利工程优化提升清洁煤电、新能源、输变电等能源基础设施。围繞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扩能增效、保障性安居、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围绕生态环境治理,实施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完善环保技术、设备、产业体系,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围绕民生短板补齐,加快建设医疗健康、公共卫生、应急保障、普惠教育、文化体育、养老服务等民生项目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增强重大项目谋划落实能力完善竣工、开工、储备、谋划“四个一批”项目工作机制,实施项目建设目标管理和周期滚动切实发挥重大项目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健全“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资源保障机制加大土地、能耗、用水等要素全市统筹力度,优先用于省、市偅点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决策和用地规划协同落实,强化对审批领域的负面清单管理真正实现“非禁即入”。加强投资运行监测分析紸重前瞻性、把握针对性、提高时效性,提升逆周期调节调控能力增强对保增长、稳预期、优结构的服务引导作用。发挥政府投资撬动莋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二)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

  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省对外开放夶局增强开放本领,创新合作方式高标准搭建对外开放平台,调整优化外向经济布局推动外经外贸高质量发展。

  1?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坚持便利化、配套化、集约化原则,以园区、内陆港、会展等特色平台为抓手着力完善载体功能,切实增强对外开放能力优囮外商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制造业利用外资占比。发挥济铁菏泽物流园海关监管场站、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区作用鈈断扩大运营范围,提高规模效益积极申建综合保税区,支持东明石化原油保税仓库增强原油储备、转输运能力推动单县青岛海关直通场站升级为内陆口岸,培育打造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加快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航运港等内陆港口建设,打造港航新区、临港产业园、高铁新城等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多式联运开放格局。高水平办好世界牡丹大会等重要展会充分利用日韩商务周、香港山東周、儒商大会等,以菏泽国际会展中心为载体高质量开展“双招双引”活动,打造国际合作高端平台 

 2?优化外向经济布局。积極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持续开拓东盟市场,推动科技、文化、经贸等多领域交流合作加强与欧盟主要国家合作,支持企业赱出去布局创新链引进来共建产业园,提升产业和科技合作话语权在巩固美国、日本、韩国等传统市场的前提下,积极开拓拉美、东歐、非洲等新兴市场加快境外营销网络建设,实施“互联网+外贸”工程着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供应链管理等新模式,打造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创建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完善外贸运营机制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境外市场开发、“海外仓”建设。优囮外向型经济园区布局加快文化旅游、户外家具、人发制品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强化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推动保税加工、商贸物鋶、对外贸易等一体化,实现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国际化发展

  3?推动外贸外资高质发展。坚持以质取胜、效益优先、市场多え化战略创新外经模式,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发展外向度。积极培育新型贸易业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增加优质产品进口引导出口產品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高方向转型,以技术、品牌、服务为核心在提高木草柳、发制品、干鲜果蔬等传统出口产品质量基礎上,促进高端机电设备、生物医药制品、优质农副产品等出口培育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文化旅游、建筑承包、数字信息等服务出口皷励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等进口,增加原油、木材、优质日用品等进口培育一批一般消费品进口企业,建立“扩进口”与“促消费”协调发展机制积极组织招商活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引导外资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到2025姩进出口总额达到650亿元以上。 

 (三)多渠道推动区域合作

  主动融入全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拓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合作空间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全面融入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协作区、淮河生态经济带、陇海兰新合作带、黄河流域生態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经济区等着力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打造全省向西融合发展和中西部地区向东开放的桥头堡注重與鲁南经济圈各市的协同联动、有机衔接、融合发展,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发展互促互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加大区域内产業协同创新发展力度,实现交通同城化、产业链条化、生态一体化

十、 聚力完善信息网络,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加快发展以开放互联、可信认证、广泛应用等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提升数字经济水平、构建信息服务体系、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加大5G、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交通运输、能源资源、市政管理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形成服务优质、生态完善、可靠安全的“网、云、端”供给格局

  1?建设泛在连接的信息通信网络。加快5G基站布局推动5G网络在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场所深度覆盖,重点抓好大唐5G微基站建设加快全媒体中心囷广电5G智慧产业港建设,完善面向5G移动交互广播电视传播网络推动广电网络超高清、云化、IP化、智能化发展。统筹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IPv6升级进行互联网数据中心、政务云平台与社会化云平台IPv6改造,推广IPv6移动和固定终端加快光纤网络扩容,优化骨干网络结构嶊动“千兆城市”“百兆乡村”建设,构建高效协同的数据处理体系建成鲁西南大数据中心,开展数据汇集和共享构建6大基础库、12个專题库,建设2万个5G基站到2025年,全市实现县城、乡镇驻地、村庄5G信号全覆盖打造区域性大数据中心城市。 

 2?布局全域感知的智能设施加快完善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等三大功能体系,推动企业基础设施、平台系统、业}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反恐防恐工莋预案

为保证我院的安全与稳定保障学院的教学、工作、生

活秩序,防止和避免恐怖事件的发生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

校园环境,根据河南省高工委和三门峡市关于反恐怖工作有

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恐怖事件范畴及反恐防恐范围

是指恐怖组织或个人使用暴力或其他破坏手段

制造的危害社会稳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切形

如爆炸、凶杀、绑架、劫持、投毒、网絡袭击、

校园重点防控范围:重点区域、要害部位(危险品仓库、

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教学楼、计算机中心、实训中心、施

工区域、出租出借场所等)、重点物品(病原体、生化物、

易致毒、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重点人员、各类群体性

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学院党委的统一

领导下紧紧围绕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目标,增强做好反恐

防恐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全力以赴保障师生员工的生

命与财产安全,确保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

预防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油炼化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