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教科书等教科书是不是亚洲最优秀的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评析(原版论文).pdf6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 Y 密纽 学 蕊犬萼’ Nankai
――――――――――――――――――――――――――――――~ 论文题目: 旦查匝皇塾型童回墼适堑 ‰≯釜妒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与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一样均属于历史认识问
题,即日本如何认识当年对中国及其它亚洲国家所进行的侵略问题。篡改历史
教科书或参拜靖国神社只不过是其历史认识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战后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围绕着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前后经历了三
次大规模的篡改与反篡改的斗争。尽管国际社会及日本国内的进步力量与日本 自民党政府及一些右翼团体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但教科书闷题不仅没有解
决,反而愈发严重。这不仅是关乎日本今后能否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问题, 也关系到中日友好的政治基础。如果说,中日间的领土问题尚可“搁置争议”,
但历史认识问题因其特殊性与复杂性不容搁置也不能搁置。正所谓“树欲静而
风不止”,因为历史教科书在不断地修改,日本首相每年都去参拜靖国神社,一
些政府高官不断发表刺激中国乃至亚洲邻国民族感情的言论。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想让过去的历史成为历史,恐怕也是一厢情愿。 本文以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运用因素分析法、比
较法及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日本教科书问题产生的背景、过程、原因进行较深
入的分析,以求揭开日本为何要修改教科书、为什么敢修改教科书以及为什么 能够修改教科书的谜底,透视当前日本教科书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日本历史教科书修改历史认识 要旨 要旨 日本麈史教科吝鞠题法日本。指薄者力;靖国神社参挥2 同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知识点 & “德国、日本历史的比较学习。德日两国有过相...”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德国、日本历史的比较学习。德日两国有过相似的历史发展进程,经历一度崛起后,力图挑战世界秩序,成为二战元凶,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自己也历经了巨大的创伤衰败;20世纪70年代后两国却再度崛起,但崛起后的两国对历史的反思却差别甚大,因此目前两国与近邻的关系也出现了分化。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日本——亚洲的例外】从地理环境看,日本可以说是“上帝的弃儿”,陆地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地质灾害频发。但从人文经济的角度来看,早在十九世纪60年代末,它就学习西方,实施变革,“脱亚入欧”成为了亚洲的例外。后来成为第一个承办奥运会的亚洲国家(1964年),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简直就是“上帝的宠儿”。“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在历史教科书、慰安妇、参拜靖国神社、邻国领土争议等敏感问题上屡生事端,2012年9月以来钓鱼岛问题的持续发酵,影响到中日关系及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安宁。【德国——欧洲的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上个世纪,他曾经考问过世界,也曾经拷打过世界。当他用科学理论来考问世界时,便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当他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两次空前的灾难。”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德国是欧洲的德国”,1989年统一前夕,德国曾经向欧洲这样承诺,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疾呼: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这是人们已经熟悉的镜头。联邦德国的总理勃兰特向二战中被纳粹德国屠杀的犹太人谢罪。世界舆论评价说,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的双腿,站起来的是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日本历史上两次学习外国,都取得了成功,并促进了社会变革,具体指哪两次?(2分)(2)举出德国“拷打”和“考问”世界的事例各一个?(2分)(3)德国和日本共同参与的国际组织是
。(1分)A.同盟国
C.北约 D.欧盟(4)二战后,德国和日本都再度崛起,共同原因有哪些?(3分)(5)德国和日本对历史的态度有哪些值得反思?(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安徽淮南市九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德国、日本历史的比较学习。德日两国有过相似的历史发展进程,经历一度崛起后,力图挑战世界秩序,成为二战元凶,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自己也历经了巨大的创伤衰败;20世纪70年代后两国却再度崛起,但崛起后的两国对历史...”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历史上两次学习外国历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日本历史上两次学习外国,都取得了成功,并促进了社会变革,具体指的是学习唐朝制度的大化改新,使日本过渡到了封建社会;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第(2)问,主要考查德国历史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德国“拷打”世界指的是德国曾将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依次是1914年、1939年;德国“拷问”世界指的是,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德国和日本的历史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德国和日本共同参与的国际组织是 B.轴心国集团,20世纪30年代后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被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后德国和日本都再度崛起的共同原因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德国和日本都再度崛起的共同原因是: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美国援助;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推动(或新科技革命成果应用);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高素质劳动力优势。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本题主要讲了德国和日本对历史的态度的不同,依据材料,结合当今世界的现实可以知道,德国和日本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与邻为善,友好相处,和平发展;勿忘历史,珍爱和平;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德国、日本历史的比较学习。德日两国有过相似的历史发展进程,经历一度崛起后,力图挑战世界秩序,成为二战元凶,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自己也历经了巨大的创伤衰败;20世纪70年代后两国却再度崛起,但崛起后的...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德国、日本历史的比较学习。德日两国有过相似的历史发展进程,经历一度崛起后,力图挑战世界秩序,成为二战元凶,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自己也历经了巨大的创伤衰败;20世纪70年代后两国却再度崛起,但崛起后的两国对历史...”主要考察你对“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与“德国、日本历史的比较学习。德日两国有过相似的历史发展进程,经历一度崛起后,力图挑战世界秩序,成为二战元凶,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自己也历经了巨大的创伤衰败;20世纪70年代后两国却再度崛起,但崛起后的两国对历史...”相似的题目:
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列各国处理农民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俄国解放农奴的措施实质是对农民的盘剥日本明治政府规定不允许土地买卖美国罗斯福新政兴建水利工程,利于农业生产苏俄政府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结束了沙皇统治保留了封建残余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7分)日本是近代亚洲唯一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它在崛起的同时,也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抖一&&&& 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摘自人教版九年级教参&&&&&&&&&&&&&&&&&&&&&&&&&&&&&&&&&&&&&&&&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材料三&&& 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钓鱼岛争端恶化成了危机……此后,中日两方持续派遣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航。——摘自凤凰网&&&&&&&&&&&&&&&&&&&&&&&&&&&&&&&&&&&&&&&&&&&&&&(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1分)它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1分)(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什么?(1分)此次“变革”产生了怎样的后果?(2分)(3)针对材料三反映的现实及近代日本“变革”带来的后果,谈谈你的看法。(1分)&&&&
“德国、日本历史的比较学习。德日两国有过相...”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德国、日本历史的比较学习。德日两国有过相似的历史发展进程,经历一度崛起后,力图挑战世界秩序,成为二战元凶,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自己也历经了巨大的创伤衰败;20世纪70年代后两国却再度崛起,但崛起后的两国对历史的反思却差别甚大,因此目前两国与近邻的关系也出现了分化。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日本——亚洲的例外】从地理环境看,日本可以说是“上帝的弃儿”,陆地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地质灾害频发。但从人文经济的角度来看,早在十九世纪60年代末,它就学习西方,实施变革,“脱亚入欧”成为了亚洲的例外。后来成为第一个承办奥运会的亚洲国家(1964年),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简直就是“上帝的宠儿”。“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在历史教科书、慰安妇、参拜靖国神社、邻国领土争议等敏感问题上屡生事端,2012年9月以来钓鱼岛问题的持续发酵,影响到中日关系及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安宁。【德国——欧洲的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上个世纪,他曾经考问过世界,也曾经拷打过世界。当他用科学理论来考问世界时,便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当他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两次空前的灾难。”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德国是欧洲的德国”,1989年统一前夕,德国曾经向欧洲这样承诺,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疾呼: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这是人们已经熟悉的镜头。联邦德国的总理勃兰特向二战中被纳粹德国屠杀的犹太人谢罪。世界舆论评价说,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的双腿,站起来的是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日本历史上两次学习外国,都取得了成功,并促进了社会变革,具体指哪两次?(2分)(2)举出德国“拷打”和“考问”世界的事例各一个?(2分)(3)德国和日本共同参与的国际组织是
。(1分)A.同盟国
C.北约 D.欧盟(4)二战后,德国和日本都再度崛起,共同原因有哪些?(3分)(5)德国和日本对历史的态度有哪些值得反思?(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德国、日本历史的比较学习。德日两国有过相似的历史发展进程,经历一度崛起后,力图挑战世界秩序,成为二战元凶,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自己也历经了巨大的创伤衰败;20世纪70年代后两国却再度崛起,但崛起后的两国对历史的反思却差别甚大,因此目前两国与近邻的关系也出现了分化。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日本——亚洲的例外】从地理环境看,日本可以说是“上帝的弃儿”,陆地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地质灾害频发。但从人文经济的角度来看,早在十九世纪60年代末,它就学习西方,实施变革,“脱亚入欧”成为了亚洲的例外。后来成为第一个承办奥运会的亚洲国家(1964年),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简直就是“上帝的宠儿”。“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在历史教科书、慰安妇、参拜靖国神社、邻国领土争议等敏感问题上屡生事端,2012年9月以来钓鱼岛问题的持续发酵,影响到中日关系及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安宁。【德国——欧洲的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上个世纪,他曾经考问过世界,也曾经拷打过世界。当他用科学理论来考问世界时,便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当他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两次空前的灾难。”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德国是欧洲的德国”,1989年统一前夕,德国曾经向欧洲这样承诺,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疾呼: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这是人们已经熟悉的镜头。联邦德国的总理勃兰特向二战中被纳粹德国屠杀的犹太人谢罪。世界舆论评价说,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的双腿,站起来的是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日本历史上两次学习外国,都取得了成功,并促进了社会变革,具体指哪两次?(2分)(2)举出德国“拷打”和“考问”世界的事例各一个?(2分)(3)德国和日本共同参与的国际组织是
。(1分)A.同盟国
C.北约 D.欧盟(4)二战后,德国和日本都再度崛起,共同原因有哪些?(3分)(5)德国和日本对历史的态度有哪些值得反思?(2分)”相似的习题。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威胁其与亚洲邻国关系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威胁其与亚洲邻国关系
.cn 日13:5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17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在二战中战败六十年后,有关如何向学生们讲授日本的军事侵略历史所产生的争论正威胁着已经处于低谷的日本与其亚洲邻国的关系。
  由于日本的保守派分子希望能确保学生们在他们的教程中能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他们坚持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们在仪式上唱国歌、修改相关的教育法律以强调传统价值观和爱国精神。有关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新一轮争夺战由此展开。
  最新发生的争议是四年前教科书争议的继续。当时,日本不顾亚洲邻国的抗议批准了粉饰其军国主义历史的中学教科书。尽管这对于教科书的编写者是一个胜利,但是地方的学校董事会很少采用这一教科书。
  批评者称,这一历史教科书没有讲述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的史实,而且还将日本的侵略行为说成是为了解放其它亚洲国家。
  支持这本教科书的人这次希望:日本国民情绪的变化和执政党自民党的支持将能说服更多的学校董事会采用这本教科书的新版本。日本的文部省预计将于下个月批准这本教科书的新版本。
  日本历史教科书改革委员会的会长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上一次,日本在没有察看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情况下就接受了邻国的抗议。朝鲜2002年承认曾绑架日本国民的事件使民众的情绪发生了变化。”
  但是这套历史教科书的反对者称,他们决心在地方校董会于今年夏天开会时阻止校董会采用这套历史教材。日本儿童和教材网络21的秘书长说:“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应在教学中使用美化战争的历史教科书。”
  许多专家称,日本国内对历史教育的斗争反映了日本在战后的数十年里未能就战争责任问题达成共识。以美国为基地的亚洲基金会的驻日代表霍瓦特说:“为什么历史教科书问题这么重要?这是因为日本国内对此缺乏共识。政府的立场很不明确。他们今天就战争责任道歉,明天就批准保守分子的历史教课书,因为它试图满足不同选民的要求。”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逐步加入了更多对日本军事侵略持批判态度的内容。至九十年代中期,多数历史教科书都将日本的战争称作“侵略战争”,并在教材谈到了南京大屠杀、慰安妇、强迫劳工等内容。这种变动在日本的民族主义分子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弹。他们称这种历史教育是“自虐”式的教育,剥夺了日本人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
  尽管日本国内的左翼和右翼势力在这一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但是这场争论看起来对普通的日本人关系不大。亚洲基金会的驻日代表霍瓦特说:在战争结束六十年后,许多日本人都在问自己,“这与我有关吗?”但是历史教科书的争议和其它有关历史问题的争执可能会使日本与其东北亚邻国的关系更加疏远。(固山)
  相关专题:
&【】【】【
】【】【】【】
相关链接                        
08:04:00 / 17:44:31 / 15:01:00 / 14:10:00 / 13:17:45 / 11:39:00 / 18:11:59 / 14:54:00 / 22:26:45 / 13:50:20 / 15:41:00
新 闻 查 询
彩 信 专 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胡万程:日本教科书里有个他们自己编的历史
早稻田大学政治研究科硕士生
关键字: 日本日本教科书日本修改教科书二战日本右翼南京大屠杀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胡万程】
近日,要求将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及与韩国有领土纠纷的竹岛(韩国称独岛)为日本的固有领土。对此事,中韩两国纷纷约见日本驻本国外交官,并提出强烈抗议,不少媒体也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
加上前一阵子,日本APA酒店在客房内摆放右翼色彩严重、否认二战中侵略与屠杀历史的《本当の日本の歴史?理論近現代史》书籍,同时APA经营者称“日本人现在所学的历史教科书为虚假的自虐史,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我们真正的历史”等发言所引起的争端,让国际上、尤其是东亚地区对于这次日本教科书的修改极为关注。
各种版本的日本历史教科书
教科书的威力不容小觑
教科书中对于历史和领土的相关描述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仅有国际性的背景因素,同时也与本国的政治问题、发展方向紧密相关。再加之各国历史记忆的选择性保留与遗忘,近来各国民族主义的抬头,使得历史共识、民族情感与国际关系、国内问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客观上来说,与中国存有领土争端的国家不在少数,比如印度、韩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但彼此教科书上写了些什么,说实话关注度非常低。唯独日本教科书却让邻国们不得不小心提防,这是为何呢?
二战结束后第二年,日本在美国人的强烈干涉下于日颁布了《日本国宪法》。宪法中第九条明确规定了日本放弃战争权利,不拥有宣战权。虽然宪法在70多年中经过多个版本的更迭,但是第九条直到今天也被基本保留下来,日本维持了70多年无任何战事的和平。现在生活在日本本土上的大部分人,大都可以拍着胸膛说“日本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是相信这种话的人,说实话在日本的邻国里,可能寥寥无几。一方面是因为日本近年来的动作大胆,试图修宪、修改教科书、右翼言论、参拜战犯,他们对于历史问题的消极态度始终激怒战争被害国;另一方面也因为日本经济总量大和科技实力强,始终是邻国不可忽视的一股威胁性力量。
大多数国家都有着领土纠纷,但一旦把领土争议从己方视角以教学内容的形式呈现在教科书上的话,这件事就变得意义很重大了。教科书等于什么,等于国民教育。国民教育直接关联着下一代国民的知识构成,价值判断与文化共识。一旦教科书发生重大改变,下一代国民的整体社会文化就会随之发生重大改变。
举个例子,假设日本人教科书上写的是“我们二战后没有侵略过任何国家,二战中我们是遭受原子弹的被害国,和平宪法是那些敌国为了削弱我们,禁锢在我们身上的一把枷锁”,那么当原有拥有正常历史认识的日本人随着年龄增长慢慢退居二线,新一代拥有“崭新”历史记忆的日本国民们,很自然地就会去想修改现行法律,使日本重新获得开战权,随后“报复”那些教科书上记载着曾经迫害过他们的国家。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教科书不会掩盖历史真相,因为互联网时代获得信息的方式是多渠道的,不可能通过一本“大家只是应付考试,考完试就扔的”教科书而把整体国民的记忆改变了。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却大大高估了每个人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研究历史真相的。青少年时,通过十几年课堂整片时间的学习,加上统一考试这种极端性半强迫式的方法,会决定大多数人一生的基础文化构成与记忆共识。《想象的共同体》作者安德森说过:
民族之所以是民族,是因为大家都拥有着共同的共识。因为即使在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从来不认识他们的大多数同胞,并和他们相遇,甚至听说过他们,然而,他们相互连结的意象却活在他们的心中。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及剥削,民族总是被想像成一个深刻的、平等的同志情谊。最终,正是这种友爱关系在过去两个世纪中,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甘愿为民族,去屠杀或从容赴死。
现实层面上,我们转向台湾地区,看看接受陈水扁时期“去中国化”“同心圆史观”历史教育的台湾青少年是如何在“太阳花运动”、课纲之争中对大陆地区的背离趋向,“天然独”思想也能对教科书的威力可见一斑。
在日本教科书中,历史被多次改写
回溯历史,中国与日本的教科书修改上升到外交问题的争论,其实已经有80多年以上的历史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认为日本教科书包含大量反华内容与污蔑中国的内容,向国际调查团提出了抗议。14年艰苦抗战时期,中方教科书主力批判日本侵略,呼吁民族团结,鼓励人民反抗为论调。而日方教科书则一分为二,在伪满洲地区大书特书满日亲善,大东亚共荣;在日本本土宣扬大日本主义,向外侵略思想,不乏反华贬华内容。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内战开始,之后新中国成立。由于冷战两大阵营对抗需要,大陆地区毛泽东提出军民二分法为前提的“中日友好”口号,而败退到台湾地区的蒋介石提出“以德报怨”的政策,加上日本专念于战后恢复,总体上这段时间呈现比较和平的态势,教科书并无出现争执。日本战后,出现了由日本知识分子主导的“战争责任论”的讨论,很多日本普通人通过东京审判,才第一次了解到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日本军人在亚洲战场上的残忍行为,这时候日本社会主张的是从政治与法律层面彻底追究二战期间国家与天皇领导者的战争责任。
随后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田中角荣首相访华后,中国重新在社会强调了军民二分法,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日本在联合声明中加入了“痛感过去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语句。恢复邦交后,众多历史问题双方都选择了暂且搁置,中日关系一度进入蜜月期。之后由于很多揭露日本军队在中国残暴行为的著作的出版,以竹内好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提出了日本人应该自觉认识对中国的战争责任,检讨战时的民族主义与对亚洲的战争责任问题。这段时间日本教科书中的二战历史是在“反省”“检讨”“谢罪”的观点下编写出来的。
但八九十年代冷战后期,以日本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突然失势,在冷战体制下受到压抑的民族主义者的声音猛然间爆发出来。检讨日本自虐史,恢复民族自信心,拒绝无止境谢罪的声音逐渐弥漫于日本社会之中,右翼攻击思考战争责任的日本人是被共产主义“洗脑”。
教科书在这个时候开始有了改变,1982年经日本文部省提出修改审定的一批教科书,其中关于二战历史的部分修改巨大,改变了南京大屠杀的叙述方式,成为“占领南京后的清除间谍行为”,删去奸淫中国妇女、七三一细菌部队等战争罪行内容,把“侵略”改为“进入”这种措辞上的改动比比皆是。这种右翼思想抬头的教科书改动,引起了东亚地区的强烈反应,至此开始,日本教科书问题成为了东亚的重要关注对象。
日本教科书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描述以及教学启发(由于各方面的数字争议,没有涉及确切杀害人数)
1986年,由“保卫日本国民会议”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新编日本史》被日本文部省审定为“合格”,其中内容更加淡化侵略史,甚至没有明确承认战争为侵略战争性质。
1999年,中小学教科书再次修改,日军暴行照片被删去,慰安妇被描述为海外从军人员。
2001年,被认为右翼色彩严重的“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导了初中历史教科书的137处修改,编写内容持续美化侵略历史,改变历史事件叙述。虽然此类教科书的实际使用率较低,但是文部省审定通过的结果令东亚各国感到无比愤怒。
同时21世纪之后,小泉纯一郎首相反复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政治层面上的中日关系恶化明显,二战历史已经成为了中日两国感情的重大芥蒂。随着一代又一代拥有“新”历史认识的日本国民成为社会主流,以教科书为代表的历史认识问题呈现出更加难以解决的状态。虽然日本民间也有部分史学家坚持正视历史真相的观点,但是在主流社会里已被视为异类,其观点几乎无法被主流认识接受。
因为工作关系,我在日本居住三年了,据自身亲身体验,现在30岁以下的日本人大部分已经对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日军侵略暴行事件知之甚少,知道的话也就是一个名词而已,他们不会相信,也不敢相信,更不能理解日本在二战时候的恶魔行为。反而,他们会对中韩两国对于日本持续性的要求反省、谢罪的声音反感,他们想要挣脱桎梏,想要重返日本往日的荣光。可以预见的是,一批又一批日本人在往成为拥有开战权的“正常国家”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地前行。
教科书是当代人为了国家今后前进的方向,而希望下一代人拥有的思想的前提下编写出来的,教科书的使用受到了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市场、资源、权利、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历史作为特殊的文化共识类学科,更不会是单纯的,其选取、切入、剖析都有着前人的构思与目的。我们作为中国人,面对这个曾经给我们先祖带来深重灾难的,右翼思想难以根除威胁性国家,从教科书中管窥它的未来前发展方向,对于我们政府对它进行战略性防控与遏制都是有重大意义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小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历史教科书 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