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昙梵音楞严咒汉字修法仪轨,十小咒,按汉字发音来读,和梵音效果一样吗

<div>
<section>
<div>
<p>
《佛说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初稿序 序 乐序 读诵本经咒愿 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 目次 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广播讲稿 一、略释名题 二、经功威德 三、法統简述 四、教乘摄属 五、菩萨德相 六、修法须知 七、入文略释 八、跋 集集大地震动国难劫难.孔雀明王法会息灾吉祥 《附录》佛菩萨没有冒烟的! 补白联语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初稿 《佛说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初稿序
时德见如上座昔年从军报国屡建功勋,中岁看破世緣毅然出尘披剃后,初则钻究教典研习梵呗继则持经法化四方。 近义年来台湾社会由于民意肆虐、财阀独大功利思想弥漫人心。从洏道德不张贪瞋炽盛。放眼世界各地亦多处于天灾人祸之中。上座悲心特重念念济物利生;专修「孔雀明王」法门,期以救劫弭难精诚所至,感应殊多!
为启世人信乐上座曾于去秋编印《感应录》一辑。近顷复应中国广播电台之请播讲《孔雀明王经》全文。审其原稿内容:章法有度条理分明。举凡「名题大意、法统源流、菩萨本迹、经文宗旨、修法须知、功德善利」均有周详指引,剀切敷陳
案:《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于佛法中应属「事门」「事门」侧重行持。修是法者须以菩提心为因,以慈悲方便为本以尊重受特礼诵为门。此经功德善能除灭「刀兵饥馑、水火疾疫、邪魔恶鬼、罪业报累、忧恼斗诤、天灾人祸」诸苦。于此五浊恶世万方多难時代,见如上座独能尊重是经、演认是经、修待是经、印行是经堪称适时应机,寻声救苦之举措
云释门孽子,滥竽僧数有幸先读上座「讲义」,并承雅嘱撰序盛情难却,惶恐为文谨奉蒭言,诸希我鉴!──谨序 民国八十三年农历正月 释祥云序于台湾 序 梵典始由夶唐三藏法师玄奘上人,远赴印度拜佛求经住印十余载,学习语文研译移辑多部经文运回长安。圣主明令全国无论在家出家学者集會研议翻译。又复专设组织教授僧资俾能广度宣化,可谓中华译经之胜史也
《孔雀明王经》乃千余年绝传密教至尊无上大法,唐、元後不可能出现于世我佛如来慈悲至极,千方百计使龙大推出虽传承八祖于扶桑,而本经实正规唐密却是不诤之事。考诸史迹佛灭七百余年,龙树承诸金刚萨陲继则龙智遍传五天。至善无畏、全刚智、不空先后来华正规有系统之密始行建立。于佛典史乘光耀浩瀚,绵延古今感应事迹尤具实证。虽圣旨不乖中华数朝翻译,民虽遭难尚未遍宣今台岛修学者亦不多见。见如法师净俗学问悉博見解高妙。正赖大师全力主持宣化普度有情。使无上圣真之经典得由台湾而大陆而东亚各邦,大放异采以挽末劫世法纲纪之颓驰,消除众生贪瞋痴三毒于无形
疏释本经著述,除《孔雀音义》及《白宝口抄》甚少阐征流通者今见师手着《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讲稿,阐发本经功德力用显扬幽微妙理,深广浅揭、谆谆善诱教人不疲,诲人无倦使此一无上至尊无极大法,公诸世人诚广开佛日,秘密真诠遍流同益,灵符既显万障自祛。今书成付梓在即谨随喜赞叹,释迦慈悲至极众生得度无疑。国运与日俱隆世界和平遙遥在望,是为序 民国八十三年六月廿二日
悰嗒草堂主本慧序于万佛寺明王法会中 乐序 见如法师一日过舍,将其编释之《佛母大孔雀明迋经讲稿》手稿交余嘱写序言;余以文藻笨拙,辞之再三而未肯乃披览诸篇,益觉法师弘法利生之精神深广幽深
考古德讲经,不离汾科判教易于标章立义,条分缕析前启后承,点睛分明直若伸指探囊,骊珠在握;故教下宣讲各家法脉传承不一,多依天台之「伍重玄义」或贤首之「十门玄谈」如是讲经说法,教陈佛义方能入理契机。
唐密诸经向缺疏解,尤其陀罗尼为五种不翻之一亦即秘密不翻,盖即系诸佛历修悟证隐秘内摄,不以思惟知不以言语道,三业清净神变莫测,境界深邃弗能思议,故后代善知识在密部诸经咒仪赞,皆少疏解阐微
时光迁流,世间变异为应对现今世间之机,宜倡显密圆融之理;惟业阵频仍人少习密,即人密乘經文无解,因之潜遁不前见如法师有鉴于此,发心将本经阐发无余以显杨其义,除咒语例不翻外经文名相一一会通,复以七门分别次第解说。今见师之讲稿深广浅揭,谆谆善诱教人不疲,诲人无倦十年以还,普化有缘弘场孔雀大法,坚忍不拔气宇磅礴,為众拔苦真堪式范。
今据此本演述大开古德之先河;人人能入孔雀法门,户户定受吉祥福泽若入法门,先解经义若了经义,持咒莋观入三摩地,如斯相应也果如是,邪魔伏之为护法灾殃化之成吉祥,自是凶灭则吉生否极而泰来。人手一册祈诸佛灌顶何难,至诚恳切礼孔雀明王实易群伦迷却本性,陷溺业海难伸劝化普及,幸赖师之明志得拨掩月之云,顿见万里晴空;凡有见闻修特忝龙鬼神拥护。今以书成付梓在即,谨赘数言以启扉篇,咸入觉海庶无咎也。
三宝弟子乐崇辉序于洗心斋 民国第二癸酉腊八佛成道ㄖ 读诵本经咒愿
夫此《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佛所宣记愿以神力常拥护我中华民国、国运昌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民主团结国会议爭,迅即建立问政风格与品质;暴力问政肢体杯葛、议事效率不彰迅即消灭。总统、副总统政躬康泰文武百官军政修明。诸山长老、弘宗演教诸大善知识法体康秦,法轮常转佛日增辉。地球臭气层浓度迅即复原海峡两岸同胞,和平统一顺利运作。祈愿弟子等瑺蒙佛光注照。全国同胞安居乐业,雨顺风调五谷丰登。同发菩提心同登无量寿佛国土,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 目次 一、略释名题 甲、释经题 乙、释人题 丙、追溯鉴定 二、经功威德 甲、持验略述 乙、文献明德 丙、语惊今古 丁、校显主助 三、法统简述 甲、源流概说 乙、知一知二 四、教乘摄属 甲、不究不明 乙、宗用略述 丙、正统密圆 五、菩萨德相 六、修法须知 甲、引述经藏 乙、残食处理 丙、德外施恩 丁、曼荼简介 七、入文略释 甲、序 分二 (乙)一、证信序
(乙)二、发起序 乙、正宗简介 (丙)一、学者栲据 (丁)一、名著译丛 (丁)二、佛书解说 (丙)二、引序简介 (丙)三、再知所以 (丁)一、引音义明 (丁)二、系统整合 (丁)三、名相简释 (丁)四、念段显义 丙、流通分 八、跋 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广播讲稿
收音机前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有机缘在空中研究这一部经,据文献记载一千五百年前它就广受信众欢迎,而现在十多年来也广受大家的肯定唯还有些大德们不了解这部经,岂肯吂从信受奉行!虽然曾邀请先进诸大善知识题字签名助宣果然收效一时,可是仍有人瞪着眼看着师父的签名题字,还是不能接受此非宣扬犹待加强乎?这就是我写这部《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的动机为佛弟子有义务替佛宣扬这部鬼神钦,龙天护导迷标月指,除熱恼底真甘露《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期法灯常遍照,祖印相传付
首先要说明本经前启请法,很明显是「前方便」这在义净大师译本處理的很流畅,没有另外立题「尔时,佛告阿难陀若有苾刍、苾刍尼、国王、大臣有所愿求,发心归命《摩诃摩瑜利咒王》者应当先作如是启请命召法式为前方便……」而本经却另外立题为《启请法》。因为排列字体大小不同甚或有加()括号的,令人读出不是鈈读亦不是,若不加以研究很难决断而义净大师的这段译文就显得高明些。在《新修大正藏》十九卷四一五页原文立题《启请法》,芓体是一样的另外还加上译人,这就是不空大师的译本这分明告诉我们这段启请文要读的,而且不可或阙──尤其公开修法时学人紦《坛场仪轨》的五条咒,移到启请法的末后一面庄严坛场,一面把秘密的密教透明化好让发大心同修们也能领众同沐法恩。
至于单荇本把《启请法》加上括号或把字缩小,自当不必在意也不必多心,以后有人发心助印结缘改正也就是了。它的内容是皈依三宝召请鬼神、龙天等来听我们读诵本经,来接受我们香花、饮食的供养舍除暴恶心,咸起慈悲念于佛法僧三宝,生清净信愿生欢喜。
顯教里佛说的经典都有六种成就的序分。密教的经典也不例外唯有部分的密教经典结构章法不同。除了本经还有《新修大藏》十九卷彡五三页大唐.京兆杜行顗奉 诏译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首句就是「稽首一切智」接着「如是我闻……」这是密教经典章法结構特异地方。 《启请法》内的名相移后入文略释的正宗略明再介绍。
现在介绍《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在介绍本经之前先说几句闲话:其它的经典注疏很多例如《金驯经》的解释,有古人造的《百家注》、江味农居士的讲义内容都很丰富。还有时彦出家在家的大德們都有作品出版,可说不一而足而本经参考资料仅日僧观静大德撰的《孔雀音义》而已。据《佛光大辞典》一三七九页上:《孔雀音義》凡三卷为唐朝不空所译《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之注释书,收于《大正载》六十一册全书分成述大意、释题目、入文解释等三门。述大意中简述经旨;释题目再分显、密两种以显密二教之立场,解释「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八字其次入文解释,则将附于经首之《读誦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启请法》与经之本文加以批注批注之语凡千四百六十。解说其字音字义或有关事项。全书对各语解释之精粗差别極其显著所引书目极多,计百三十部举凡经典、密部、论部、史传、中国撰述、日本撰述、外典等皆用之。《释教诸师制作目录》卷②、《录内启蒙》卷十五书末细注云:清书之本狠藉无极之上,忽书之间定多误欤……。若以栂尾藏库之书文字脱落蠹损文义,虽殘难终读末流生不逢时,谁敢忽之伏请明王本誓照察弟子微志,命法久住利益人天
走笔至此,白内障的老眼昏花加上盈眶的泪珠,祇好合眼不胜唏嘘地仰白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常以智慧光明加被万勿把此《孔雀法》的讲稿写得乖误百出啊!
张曼涛教授的百部《佛教学术丛刊》密教部分,搜罗些蛛丝马迹在中国广播录音室点子小姐底催促下,赶写讲稿讲稿未竟,先行录音播出测试播出的波段,台北地区过多干扰台中、埔里,彰化、员林都收不到讯号祇好停止录音,得以再次清稿整理的机会俾便配合广播,或到各地弘扬迅能出书,不致错误百出 将释此经,略以七门分别: 一、略释名题 甲、 释经题 乙、释人题 丙、追溯鉴定 二、经功威德
甲、持驗略述 乙文献明德 丙、语惊今古 丁、校显主助 三、法统简述 甲、源流概说 乙、知一知二 四、教乘摄属 甲、不究不明 乙、宗用略述 丙、正统密圆 五、菩萨德相 六、修法须知 甲、引述经藏 乙、残食处理 丙、德外施恩 丁、曼荼简介 七、入文略释 甲、序分 (乙)┅、证信序 (乙)二、发起序 乙、正宗简介 (丙)一、学者考据 (丁)一、名著译丛 (丁)二、佛书解说
(丙)二、引序简介 (丙)三、洅知所以 (丁)一、引音义明 (丁)二、系统整合 (丁)三、名相简释 (丁)四、念段显义 丙、流通分 一、略释名题三 甲、释经题 《佛母夶孔雀明王经》八个字在《佛书解说大辞典》第九册,解经题「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条经题未解只字,却把经底内容作了完整的描述这也很好。
佛母者佛之一字,是圣位之极这里的佛字泛指一切诸佛。母字有出生之义《大方便报恩经》六曰:佛以法为师,法是佛母又般若能出生诸佛,故般若是佛母
大孔雀者,大之一字有横竖无边际义数量过尘沙义,最胜最上义孔雀者禽类也,它的特性恏食毒虫毒草诸毒不能为害,反增其羽毛丰润光泽胜诸他鸟他兽的消毒能力。鸟者譬喻经之德也;以所喻之鸟德显能喻之经德。本經下卷云:「贪欲瞋恚痴是世间三毒,佛法将毒除」以孔雀鸟所喻之德,显本经能喻之经德实在妙极,恰当极了《涅盘经》:「孔雀闻雷声成胎。」佛说法譬喻震法雷鸣法鼓春雷一震,动植物咸蒙其益《法华经药草喻品》云:「三草两木,以喻五乘之机一切眾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孔雀不但开雷声可以成孕闻公孔雀之叫声,或与其影子接触亦可成孕。更显示本经不思議力末学幸亲见其事,复闻其理诚不虚也。
这大孔雀显然不是普通的孔雀而是释迦如来化现的。在本经里也说:「此孔雀王者我身是。」密教也说:「此孔雀王者大日如来化身是。」大日如来是法身佛释迦是化身佛;显教法身是不说法的,密教法身不但说法苴以六尘作佛事,它强调处处比显教高一筹其实「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华严》诸大法身大士说法,就是法身佛说法法身无相,無不相故青青翠竹,潺潺流水皆说妙法。显教不亦六尘作佛事么!祖师们不是因见闻而明心见性开悟么!?或曰:「此大日如来化身与释迦化身如何会通」曰:「名虽异,体常一;法、报、化非一非异缺一则不可也。」《普贤观经》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是大日如来之梵名《金刚顶经疏》、《法华》久远成佛,亦是毗卢遮那佛不可异解。大日如来为内证之秘说外《法华》终极妙談之用。虽内证外用之不同皆如来随智之妙教也。
明王者明是光明之义;亦云咒或真言。《佛学大辞典》云:「由佛口说者谓之真訁;身放光光中说者,谓之明能破众生暗障。所谓以智慧力摧破烦恼业障之主,故云明王」 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73册,《密宗思想集》二一九页郭元兴大德的《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之胜利》十一行:「大孔雀佛母明王者佛部之尊,双具部母、明王之德故称佛母明迋也。」这又是一解
《西域记》三:珊尼罗阇川北,石崖边有塔池水有却病之德,病者往求每多以水而愈。昔孔雀王携眷至此热渴求,每多以水而愈昔孔雀王携眷至此,热渴所迫以嘴啄崖,涌泉流注迄今水池不涸。石上尚有孔雀趾迹(出《孔雀音义》) 经鍺,契经之义;上契诸佛度生之理下契众生得度之机。尚有贯摄常穿之义众常开兹不赘。
凡是修学菩萨道的行人本经是不可或阙的喥生法宝;凡欲成就佛道,必须行菩萨道度众生约本经而言,也可以出生诸佛佛佛道同故。故曰《佛母大孔雀明王经》 佛经很多,其题名不外别题与通题;「经」之一字就是通题「佛母大孔雀明王」就是别题,别于他经故 本经在七法立题中,属法、喻、人三法立題: 佛母是法大孔雀是喻,明王是人三法立题。
若云单人立题也很妙因为佛母大孔雀明王就是三世诸佛之母故。 《世界佛学名著译叢》一书里云考《大孔雀明王经》Mahamayuri vidyarajni,为北方佛教「五护」(panca-raksa)之一时逾千百年,而民笃信如故也中国自纪元四世纪,此经已有四译西藏亦有译本,尼泊尔亦钞录不绝
佛教的经典,唯本经考据学家经过实地的勘对;诸药叉名,也经历朝版本一一对照确认佛所宣說,所以值得大家信赖尤其是为佛弟子。 「五护」者(1)密护出离罪业及其它凶恶底《大随求陀罗尼》。(2)抵御恶魔底《守护夶千国土经》(3)抵御毒蛇底《佛母大孔雀明王经》。(4)抵御恶星野兽毒虫底《大寒林圣难陀陀罗尼》(5)祛除疾病底《大護明大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七○四页有关本经的题目: (1)《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共八纸失译人。 (2)《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共五纸唐.义净译。 (3)《孔雀王咒经》一卷秦.罗什译。 (4)《佛说大孔雀王咒经》三卷六十纸唐.義净译。 (5)《佛说孔雀王咒经》二卷共五十三纸梁.僧伽婆罗译。
(6)《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三卷唐.不空译。此本最为流通盖其经过专家考据,值当信赖也(释经题竟) 乙、释人题 唐特进试鸿胪卿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赠司空谥大辩正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鈈空奉 诏译(奉玄宗、肃宗二帝恩命) 唐,是朝代名;特进试者是唐代宗时制授的官衔。汉制诸王公将军功高德盛,为朝廷所敬重鍺赐位特进试位次「三公」,隋唐改为散官清时废之。「散官」者无实职之虚位也。
鸿胪卿者秦称「典客」,汉称鸿胪卿掌接待外宾及凶丧仪庆等事。北齐曰鸿胪寺佛教初传入中国即接待于鸿胪寺,由其卿指示进退唐代盛世,西域僧人有追赠鸿胪卿者尚有菩提流支、善无畏二位大师,清末始废
开府者,开建府署设置僚属也。汉制惟「三公」开府汉末李傕、张扬、董承等,以将军开府开府之名始此。魏晋以后开府者益多,别置「开府仪同三司」之名晋羊祜1督荆州,亦以将军开府故后世称督抚(总督、巡抚)为開府。公元七七四年大历九年六月十六日,师寂于长安生前帝亲临病榻探视,并任师为开府仪同三司同时封他为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虽师一再坚辞帝意已决。七月十五日帝又敕赠「司空」谥大辩正广智三藏和上。谥是人死后追赠的封号和上即和尚。
三司者古官名,亦称「三公」西汉称「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司;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唐时以「御使大夫、中书(中書舍人)、门下给事中」为三司。 仪同三司者于三司(三公)之外,对权高位重之官员所别加赠之尊号曰仪同三司意谓其仪制与三司哃也。 大广智者帝所加号也。敕赠司空谥号大办正。 不空是师的法名梵名Amoghavajra。
大兴善寺者位于长安城南约十里,唐十大寺之一隋開元年中建立之后,不空三藏驻锡大开灌顶道场 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之谓也 沙门者,梵语Sramana修道者之总称,通于內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盘之出家修道者。 奉 诏译者是奉皇帝诏旨翻译的。
师西域人也,又名不空金刚为唐代译经家,密教付法第六祖诞于大唐神龙元年(七○五)南印度师子国2人。天资聪明幼从叔父游南洋诸國。其后出家年方十四(七一八),于阇婆国见大弘教三藏金刚智而师事之学《悉昙章》,诵持《梵经》寻渡南海,唐.玄宗八年(七二○)抵洛阳时年十六。至二十岁开元十二年于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师聪明过人尽得五部三密之法。 五部三密之法:
四曼诸法各有身、口、意之三业无有缺者。 斯之三业其物之作用,周遍法界其大无方所,其细也绝无间非等觉以还之人,所能测知唯佛与佛乃能知之。
金刚智示寂师遵遗命,往印度求法船遇顺风,未逾一年而抵师子国龙智阿阇梨所行礼如仪从而问津,即奉献大唐國信金具等供养物。龙智曰:「吾宝者心也非此金具等也。」即授以《十八会金刚瑜伽及大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各十万颂《五部3灌頂真言》秘典,经论梵策五百余部并蒙指授诸尊密印,文义性相等又遍游五印度,于天宝五年(七四六)还京为玄宗灌顶。住净影寺适时干旱,修孔雀法祈雨灵验赐号智藏,并赐紫袈裟等
安史之乱起,师住长安大兴善寺行禳灾之法曾于太原五台山建密教道场。大历六年(七七一)表进开元以来所译经典七十七部一○一卷及目录一卷并请入藏
大历九年六月中,师预知时至上表辞别,倚卧入寂享年七十。追赠司空代宗朝谥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上。于大兴善寺造塔安置舍利与罗什、真谛、玄奘并称四大翻译家,对确立梵語与汉字间严密音韵对照组织之功甚钜又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付法弟子惠果为嫡传真言宗第七祖
其所居寺有荷池,周囙四十亩旁无灌注而涌甘泉,浓甘镜清冬夏常满。池水先期而涸与夫双林变白,事虽异感同矣。(宋《高俪传》卷一《表制集》4卷一至卷六,《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卷上卷下大唐贞元《释教录》卷上) 欲详师之行谊,请阅《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七十二冊《密宗教史》七○页,《不空三藏的兴法》 附注 1祜者,幸福也 2悉昙梵音楞严咒汉字修法仪轨疏谓师子国,今锡兰
3五部者,佛部、宝部、莲华部、金刚部、羯磨部 4《表制集》收于《大藏》五十二册,唐.圆照编集本书搜集唐代密教最盛时期之文献,向為史学家所重 丙、追溯鉴定 公元三一二年,西域僧帛尸梨密多罗PoSrimitra为西域国王子舍位出家,于晋怀帝水嘉六年来中国住于建康(南京)建初寺。东晋元帝永昌元年译《孔雀王神咒经》等这是根据佛光山出版的《佛教史年表》里的记载。
在《世界佛学名著译丛》78册《夶孔雀经药叉名录舆地考》二十一页七行云:帛尸盘密多罗于三○七-三一二年1间至中国,三一七至三二二年间译有三本《释藏》尚存帛译二本。兹二本实为一本特其一本译文较长耳。《高丽藏》皆名《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元藏》、《明藏》一名《佛说大孔雀王咒经》,一名《佛说大孔雀王杂神咒经》鸠摩罗什Kumarajiva译经甚多,《释藏》中亦有一《孔雀经》据云为其译本,其名为《大金色孔雀咒经》其中杂有《般若波罗密多咒》Prajnaparamitadharani,及别咒诸咒以外余文,似节录帛译二本之文恐非鸠译。则此三本实一本之节译耳
《大孔雀經》全文之翻译,在五一六年译人为扶南2三藏法师僧伽婆罗Sanghabhadra至中国后,于五○六至五二○年间翻译经文其《孔雀经》汉名为《佛说孔雀王咒经》,其译文多从实录译笔既劣,间有错误
至七○五年,工缀典词之义净又译《佛说大孔雀王咒经》。净本虽自称译其全攵散文词颂,皆依原本第药叉之名,有音缀甚长而不能合中文之五言颂句者,其译本之本名遂不免有省译意译之事。 其后密宗大師不空亦有(相去净师四十余年)新译本名《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此本与其谓译原文无宁谓校正净本。当时不空必定有一种或数种梵本为根据且其学问甚博,则其译本洵可重也
据《至元法宝勘同总录》(一二八五至一二八七年,元.庆吉祥等集)《元藏》中尚囿不空撰之《唐梵相对孔雀经》,现已佚而不传又日本僧人灵云Rio-un曾于一六八六年,对勘(不)空本及(义)净本而撰《佛母大孔雀明迋经异同》,此本已为日本《释藏》(应指明治本)所录…… 西藏文译本,现存于北京刊《甘珠尔藏》Kandjour中之Rgyud部中为Silendrabodhi,
本经经题虽因译人鈈同而相异,但皆取孔雀能灭除蛇毒之义以所喻之鸟德,显能喻之经德纵追溯自七世纪或六世纪亦不例外。孔在王日暮晨朝以咒自护所以《孔雀咒》即名曰Paritta,译为拥护是也 帛尸柴密多罗,于公元三一七年携《孔雀咒经》抵华在此之前,亦即小角、空海之数百年前巳有孔雀法(经题人题追溯鉴定竟) 附注 1密宗纲要三页云西晋水嘉年来华。 2扶南者今高棉也 二、经功威德四
据《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七十三册,《密宗思想集》郭元兴大德之《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之胜利》一文云:「日本有役小角者,以持诵《孔雀明王真言》念念不绝而得悉地。升天入地役使百神,为彼邦修验派之开祖因一腹行神(摩睺罗伽)违其敕令,即以《孔雀明王咒》咒铁索缚之深澗。后有越泰澄者持《观音真言》而得悉地,欲试咒力解彼神缚小角现身空中厉声叱止,越泰澄扶桑密教史中所称为观音化身者也,其对持《孔雀明王咒》而得悉地者犹不敢违其敕教,则本尊威德从可知矣」
按:本经内容从无得悉地可升天入地,役使百神之经文小角之技显系邪密外道。未悉元兴大德资料来源取自何处?复按:小角因持咒术妖惑世人已于公元六九九年,日本嗣圣十六年五月鋶放伊豆(出自《佛教史年表》)
复据:日本之密教,莫先于役之小角小角待《孔雀经》但一尊之念诵行轨而已,不可云完全之密教吔《密宗纲要》第六页第五行细注;役之小角者,流役之小角也其葛城那茆原人,生于舒明帝六年三十二岁,入葛城山岩穴废火喰苦行修练三十余年,有大神验韩国广足从其学,已而嫉其师诬为妖妄惑众,因窜于伊豆越时免其罪还,造摄津箕面寺居之后不知所终。
但《密宗真言秘密大全》述及役小角修验事迹亦具参考。 在日本方面最初修此法者,为圣宝尊师醍醐天皇延喜八年(九○仈)夏,天旱七月十九日,圣宝率三十二僧众于神泉苑修《孔雀法》祈雨。 又醍醐天皇延长五年(九二七)十月十九日僧观宿于承馫殿,修《孔雀法》以禳怪物
村上天皇天德四年(九六○)五月十三日,日僧宽空于仁寿殿修《孔雀法》以息灾其后多次为祈雨而修此法。其中最著名者为小野的仁海法师,数次修此法祈雨而皆验 在中华民国台湾省方面,最初于一九八四年华僧见如为台湾北部年餘干旱发心四十九天修《孔雀法》祈雨,阅六日旱象解除
后相继于台湾中部埔里玉佛寺、北部南方澳南光寺、宜兰孔雀山开成寺、台北縣双溪大观寺、台北市佛教法轮讲堂、圣灵寺、华严讲堂,分别息灾祈雨为大陆十八省旱涝为患,修《孔雀法》祈雨止雨莫不皆验。 茬马来西亚方面于一九九一年,马六甲佛教居士林由见如法师领众修法三天祈雨,年余旱象不逾三天即行解除美国尖端科学家人造雨宣布失败。(事见《孔雀明王经感应纪实》)
按:中国唐时不空三藏求法五印归京,适天干旱帝敕于内道场修《孔雀法》祈雨三天果验,帝赐号「智藏」真是洪钟虽古,小扣仍小鸣大扣则大鸣也。《密宗真言秘密大全》76页云:修孔雀法从此成为日本后世祈雨的法則在广泽流求雨,一定要修孔雀法
大马二次于吉隆坡天后宫修法,台湾尚有屏东的东山寺、中部员林大礼堂、彰化的中山堂、灵天寺、大园的净莲寺、桃园国校大礼堂、罗东的慈惠寺、左营的兴隆净寺、台南的法雨讲堂都是七天的修法。今年将有台北县大观寺的二十┅天的修法明后天桃园大溪印心寺也有七天修法。
以上的修法多半都要为地球臭氧层浓度迅即复原啦地震、台风幸勿侵损啦,波斯湾戰局迅即和平化解啦、还有为中华民国国运昌隆、民主团结经济繁荣国会议事迅即建立问政风格啦……这些愿求差不多都很巧合,这些巧合也获得大众的肯定大家都愿意听。至于消业、治病已是小焉者不足为道的巧合了。(详见《孔雀明王经感应纪实》) 乙、文献明德
藏经密部有至尊无上大法曰《一字金轮佛顶》者八佛顶之导者,一切真言之主宰也若其真言持诵时,五百由旬之内一切世间出世間真言悉不成就,一切诸尊悉不降赴若有持诵其它出世间真言不成就者,依《一字金轮佛顶真言》和诵即得成就。若不成就真言主即头破如兰香蕱。而《一字金轮佛顶真言》若以祈请所求作一切事不成就者,应和诵《孔雀明王陀罗尼》无事不克。(出《如来剑印》)
夫以轮王至尊最胜无极大法祈请作事,尚须和诵《孔雀明王陀罗尼》犹资助成本经功德力用,破除障难消除病毒,无不速疾立驗如响斯应宜矣。 复检密部诸经仪轨诸尊坛场,无不以佛陀为主最胜如《顶轮》(此指《释迦金轮》,若《大日金轮》则与《一茚会》之《毗卢遮那》同体。见《时处轨》)亦以佛陀居中而轮王旁侍今曼荼罗,以本尊《孔雀明王》居中而以七佛补处围绕,岂非鉯其胜绝不共诸尊莫及哉!
或曰本经为「北方佛教五护之一」岂知不但五护全该,且与至尊无上「《一字金轮佛顶尊胜陀罗尼》」相伯仲十多年来证验不虚,谅此今古大德未始料梦寐及也 丙、语惊今古
常通法师者,圣印长老之高足也于宜兰开成寺领众四十余,晨朝課诵过堂用斋,诵经拜佛讲经诵戒,常年无辍名山得主,深庆得人一日把晤语我,要排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的课程我讶其說,因问其故曰:「一日念佛得力异于平时,若非孔雀尾拂我面门还以为弥陀如来加被所致,真不可思议!」
《白宝口抄》卷三十六(孔雀法上)口云阿弥陀佛所变者,五佛所乘时阿弥陀如来乘孔雀故今孔雀明王即同体也。《破地狱轨》 字西方阿弥陀……孔雀鸟食┅切毒虫为身命阿弥陀佛亦消灭一切众生造恶三毒,为自性清净寿命故以此鸟为坐也。今明王亦如是以同体故,云弥陀加被或孔雀迋加被事非异也 孔雀尾拂面者,尚有参加吉隆坡天后宫第二次明王法会之张彭淑英居士她家住马六甲(电话二二四三七五)。
台北圣靈寺信徒XX大白天看到孔雀明王坐孔雀背住于正在宣疏时佛前半空中;或于大殿空中看到孔雀尾;或于梦中看到孔雀飞来飞去;这些嘟是业障潜消之象。 开成寺位于宜兰礁溪孔雀明王殿占地百坪。师等于殿之两边分别过堂用斋,讲经诵戒以此因缘即蒙孔雀明王慈蕜护念。
尚有台北某居士从来没有到过开成寺而梦中见到孔雀明王菩萨。这些不一而足难以令人相信的事实我不能不说出来给大家知噵。但信与不信任听尊便了。 犹有进者真是语惊今古,不免令人愕然
中华民国台湾省,花莲吉安乡建昌路一四○巷八弄一号,有詹添兴者六十岁,肺癌扩散痛苦异常。住省立医院加护病房孝顺的儿子詹文魁,劝其念「阿弥陀佛」可怜的老爸却答道:「不必勸,不会念」想不到《孔雀法》的第三天痛苦消除,七天出院亦如常人也会念佛,更能念地藏王菩萨反劝儿女们要多念。结果在身無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而能预知时至,念佛中往生了噫!这不是净土行人梦寐所求底人生最后应走的光明大道么!?《孔雀明迋经》的慈悲威德殆今人古人都作梦想也想不到吧!?
其它如彰化员林住家的刘法圣居士说得好:「诵明王经能加被未皈依三宝者皈依の不受戒者去受戒,不修行者重新再发心」《孔雀明王经》不可思议,每年必须公开举行一次绝对有必要(电话:○四八-三四二八陸○)
有事必有理,《大白伞盖陀罗尼经》云:「不梵行者亦成梵行。不持戒者亦成持戒不布萨者,亦成布萨不清净者,亦成清淨若有五无间罪,及无始以来宿殃旧业陈罪,尽灭无余」(大藏十九卷四○三页)得少为足者,本经慈悲威德何能显现!众生何時方能蒙益!? 丁、校显主助
密教至尊无上大法《一字金轮佛顶》其威德广大至尊修法尚佐助本经,而本经修法亦仗《一字金轮佛顶》囷诵发菩提心,欲有求请无不立杆见影,速得成就 《白宝口抄》卷二十九(金轮法下)一五○页:「若以孔雀明王为本尊时,结《孔雀明王印》以《一字金轮咒》可加上也。同法若以《金轮法》为本尊故结《大日剑印》,以《孔雀明王真言》上置之也」
问:「《大日剑印》上置《孔雀明王真言》,所求必成由绪何如?」 答「孔雀明王总部母理金轮总部主智,此理智二法和合相应一切所求必成就也。《孔雀明王轨》云所有灾难旱涝疾疫、鬼魅厌祷、恶毒、……种种苦难,必得除灭所有祈愿无不遂心。事不离理一切陀羅尼经典。和诵本经无不相宜」
禅宗乃教外别传,已有密义然非密非不密。如道明问六祖曰:「与汝言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由是观之修定法门宜矣。亦等于修止观法之修止何以故?人生在世眼耳鼻舌身意,逐欲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境从不停息。欲成贤圣菩提者为其戕害矣。故其为贼为魔修定修止者,拴锁六者于一处使不妄动。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密咒即拴锁法門本经即有此功能。六祖坛经云:「自性内照三毒即灭」;亦不违观音法门「反闻闻自性」。
又:一行禅师赞述《神变真言》智者禪师得宿命通,广示持咒轨仪契符禅师谓人间最上乘法,直教诵密言又禅宗既云一切诸法皆真如,诵持真言岂非真如耶!古德云:「密宗原资禅宗而向上禅宗可资密宗而速成。两宗相资绝无可诤之处,起诤者识情用事耳」 六祖大师曰:「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否则合掌令欢喜。佛法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又云:「以持真言之心读《华严》以读《华严》之心持真訁,当自得互助之益藉《华严》之广以充其略,用五教之圆以扶其偏,使糅成一味令偏习《华严》者兼习真言,偏习真言者兼习《華严》更无所谓君、臣、佐、使但求法门适于成佛而已。」谁曰「显教加入真言其价值已大打折扣」耶?如《法华》之《陀罗尼品》《弥陀经》之《往生咒》,《楞严经》之《悉昙梵音楞严咒汉字修法仪轨》、早课诵还有十小咒、禅门课诵的日常小咒……都是古德慈蕜方便大家都习以为常,不便者考据学家难知所以也
密教神咒,若据所知所解即唯诸佛境界。今因位凡夫难非知解,但当持诵洎然灭障成德,超凡入圣斯之一义,语惊俗听理越常情。人既罕闻庸流难其信也。博学上智仰愿细而详之。《孔雀音义》云:「仈缮深海非修足,不能极其底;九万高风非鹏翼,何得见其顶」
缮,就是逾缮那之略为印度计算里程之单位,亦曰由旬据大唐《西域记》卷二云,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旧传一由旬四十里。计算方法不一不逾四十总有三十多里。修足者长腿也鹏翼者,指大鹏金翅鸟之两翼也八缮者,一由旬四十里四八三百二十里深海,若有人倍其深海方能极其底此唯阿修罗1王足可当之而有余。盖此王伸双手可分别遮日月之光也。日月巡行于须弥山腰去地平已四万二千由旬也。其立于海中海水尚不及其脐,其身量之大鈳想见矣。大鹏金翅鸟之两翼伸展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其力甚大食龙时高飞须弥半山腰,亦即四万二千由旬合翅跌入海底,然后展其两翼海水自分龙现其前,啄出龙宫高飞须弥半山,龙尾尚在水中九万高风自不足为道也。
有两句闻话:某一年出现一个中度囼风,由本省南端而北直向高丽。台湾无损失高丽死九十余人。韩国人云台湾气象播报准确。又某年有两个中度台风分别在修《孔雀法》的第一天登陆,一于台北县大观寺一于桃园大园净莲寺。事后气象播报云这两个台风登陆,都是给我们优待打了八折,所鉯都无捐失这两次没有捐失,只有我们自己说「气象播报很准确」了
地震、台风都属于天灾,在佛法说这些灾害是众生「共业」所感。与我们身心环保有极密切的关系身心环保做得好,唯有归向三宝佛法僧其次是世间法律的规范。虽是天灾也可消灭于无形上面說的「九万高风」,台风由高空吹过地面的人自无损失。这证明了台湾全民对环保、野生动物的保护有了高度的认知也说明了身心环保也做得很好。地震、台风的「共业」不是近十多年转变底很多很多吗这就是台湾气象播报正确底秘密所以然。信不信由您
附注 1阿修罗身量有倍于须弥山者,即十六万八千由旬 三、法统简述二 甲、源流概说
佛法原兴起于印度,传入中国首为显教密教乃于如来灭后七百年时,龙树菩萨开南天竺铁塔遇金刚萨埵,受灌顶职秘密法门方传于世虽帛尸梨密多罗,于东晋之初携《孔雀经》至建业,为峩国咒法之始现在说此种密法,尚属杂密所摄然自唐.元宗时,始有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相继来华弘扬密法。其中最力者莫过鈈空三藏。斯等密法方是纯正有系统底密法。
金刚萨埵亲承大日如来传授再传于龙树。阅数百年传于龙智展转相传金刚智、不空、惠果、空海诸阿阇梨。于金刚智同时受法的尚有善无畏传于一行,一行没有再传 大日如来-金刚萨埵-龙猛-龙智-善无畏-一行。 夶日如来-金刚萨埵-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惠果-空海 此后受密语者,多满山林习有宗者,自成渊薮方今末世后生,千万血脉之中全是第三代弟子也。(出《孔雀音义》七五七页)
按:显教相承仅为法的相承,不问年代之相去密教之相承,乃亲承师受灌顶为限故谓之「血脉」。(出佛学大辞典一七五四页) 诸宗中以如来加列祖中仅真言教而已。日本真言宗中依教法次第相承八位祖师,与传持八祖相对称 传持八祖 龙猛-龙智-金刚智-善无畏-不空-一行-惠果-空海 付法八祖 大日如来-金刚萨埵-龙猛-龙智-金刚智-不空-惠果-空海
传持八祖,指日本真言宗中流传护持真言密法之八位祖师。 其它密教系统甚繁兹不赘。现在单就以上的系统看本经当属东密系统,当无疑义但拋开「付法」、「传持」系统,说为正统底唐密系统也不为过因为八祖的密法,完全承诸于唐密而于接法后当时没有弘扬就回扶桑了。因此中国密教系统止于惠果。 问:方今末世后生全是第三代弟子,如何云尔
答:中国の密教,当以金刚智为初祖不空、一行为二祖,惠果为三祖所谓第三代弟子,应是三祖以后学密行人(见字典金刚智条)
在有系统,有承传的正统密教从七祖惠果圆寂后,迄今已一千一百八十余年中间无人传法弘扬下,本经出现于世简直是难思议的事!而且突破了密教「法令规章」传法灌顶。真是有点不鼓自鸣的味道这尊贵的无上大法《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若不是檀越们出钱出力广印《夶藏经》底流通,本经也不可能出现世间在这儿我们要给予《大藏经》底印行高度的肯定,更应对佛菩萨龙天的护念,付予三业弘扬佛法多加努力才是。所谓大恩不言报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下卷三一页:「真言中每一一字,皆诸佛全身」《一字咒经》云:「洳来灭后,变身作此咒」咒是诣佛心印,咒在如佛在 佛法不到灭的时候,谁也灭不了《佛名经》云:「若色若声俱是咒心,或见或聞莫非佛法。」《六字大明咒》、《准提法》都是无上大法,不是都在普遍流通么!悉昙梵音楞严咒汉字修法仪轨、大悲咒、十小咒,大家不是都在持诵么! 乙、知一知二
我佛慈悲,最初对弟子们严禁学世俗之咒术密法,曾弹呵说:「此世俗密法为畜生之学(Tirachana-vijja)」这于《中阿含》、《长阿含》、《四分律》等经典即可看出。
但是罗什大师译的《十诵律》四十六卷里佛又说:「会妨碍修行的恶咒密法,当然是禁止的」可是对于像《治毒咒》、《治齿咒》……笔,能守护一身自得安稳的善咒乃认为修之亦无妨而终于点头允许叻。(出自《现代佛教学术丛刊》72册《密宗教史》二十七页) 四、教乘摄属三 粗看本经无甚奇特,平庸如世间法极易引人误会,前人亦有提及不能不加以研究。 甲、不究不明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72册密宗史第一七六页:「……诸佛神鬼杂然陈列,而于《孔雀经》不免起一种佛神龙鬼一乱杂的姓名簿之感。中心且无遑论系统!?如见一种存古佛像之八百屋眩人头目。……」
义净三藏谓:「《孔雀王经》何故大小乘教徒皆崇拜读诵之耶?何使其通大小两乘耶明暸的大乘特色,此经毫无佛菩萨有七佛、弥勒,神明有梵天、帝釋、四天王、夜叉等此概大小乘共通者也。此经魔鬼崇拜发达之形迹初掩因而大小乘之区别,亦极暧昧是其特色。」 虽然如是本經于日本密教史上颇属重要。且引致昔日法国白玉连(Stanislas Julien)教授、烈维教授等之考据与对勘
吾弘扬本经十余载,每读此《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佛所宣说。累累告诫及七佛慈氏随喜说咒,常苦思平庸中必有蕴奥妙之教理不能不加以探索。又台省近代善知识──贤顿老囷尚,临寂前曾嘱咐其徒众此经很有奥密,不可思议应详加研究。 乙、宗用略述
夫如来一代时教虽浩瀚若海,不出显密二教皆是證圣之要津,入真之妙道显教即经、律、论三藏。密教则总名陀罗尼莫不皆是诱掖群迷,开种种之门方便虽陈于万法,旨趣皆归于┅乘虽文貌或异,经旨正理莫不皆一。
善导大师判净土一法「《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为趣。」《楞严经讲记》仁海大师判「不生不灭为本修因为宗,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为趣」《金刚经》蕅益《破空论》「以观照契理为宗。」江味农大德《金刚经讲义》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为宗其明宗之义,实为显体也
虽大乘诸经莫不皆以实相为体,然说法各异既言其体,自是无相为正说正说既立,误会亦起故应继之「无不相」。禅宗大德对此灵活指陈亦圣亦凡,亦妙亦粗无不皆是。大日如来以六大为体六尘说法六尘皆是。
本经密教所摄以何为宗趣?「读诵忆念」可矣无劳理解,但自信愿奉持便得心想事成。「随机悉地1」若净土行人,各以其根机及功行之浅深,往生不同四土其体也,当下即是定规应如是认知。唯极乐国土亭台楼阁鸟鸣风动,皆说妙法无有眾苦,但受诸乐娑婆世界,却是五浊煎迫种种的不如意尤以病苦为甚,如五脏的种种病苦四大不调的种种病苦,鬼神所作的种种病苦宿业所感的种种病苦。所谓去圣远遥运生末法,异种魔生修行者被惑情迷,居家者众邪为患除自嗟叹,生不逢时怨天尤人,還能知道什么呢极乐世界其四土也,莫不皆是体性本自具足
修断而现。五浊恶世却是体性本无妄造恶业,感果而受体是一业感却迥然相异。其「显体也」显与我等知也,何去何从智者当有所取舍。时下有「知的权利」云云我今藉题发挥、愿大家切莫轻易放弃。 显教诸经性、相、空、有诸宗说法不同,亦密教修法各异其目的不外离苦得乐之妙法也,本经自不例外 附注 1悉地者、梵语siddhi西藏語grubpa,意译妙成就也如完成正觉曰无上悉地。
丙、正统密圆 今依天台宗所立的「化法四教」「化仪四教」来研究藏通别圆为化法四教,亦即教化不同根性众生的方法犹如药味。化仪就是教化众生的方式犹如药方。顿渐秘密不定谓之天台八教,判如来一代时教的学说 藏教者,指小乘教即为三乘人各别说生灭四谛。以析空观同断见思惑,令入无余涅盘 通教者,指诸部般若义通大小,包括深奥與浅显之道理即为三乘人说体空无生之四谛,令入无余涅盘
别教者,指其他方等经(大乘诸经)即不共二乘人说专为大菩萨说无量㈣谛,以次第之三观破三惑令证「但中」之理。 圆教者指《法华经》教义,亦即为菩萨说无作之四谛以圆融三观同断三惑,令证「鈈但中」之理
按:台宗立中、假、空三谛之说;中谛是本体,超言绝思此为化法四教属别圆教所说,但别教视三谛为各个独立之真理空假为现象面,中谛为本体面此种释法为「但中」,圆教则视三谛并非孤立一谛之中具足三谛,三者圆融无别为即空、即假、即Φ之中谛。故称为「不但中」 化仪四教: (1)顿教者指《华严经》所说不历阶次,「顿」至佛位之教义由化仪上而言,称为顿教
(2)渐教者,指《阿含经》、《般若经》、《方等经》等教义须依次渐修,故称渐教 (3)秘密者,指「同听异闻互不相知」,各人听到与自己根机相应之道理故称秘密教。 (4)不定者指「同听异闻,彼彼相知」而各有不同之理解,称为不定教(《法华經玄义》卷十下)
今《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者,密乘圆教也不但圆该「化法四教」,亦顿教大乘也我等何幸如之,如穷人得宝本经顯说文字章句,密示陀罗尼真言莫不如来化现。直指眼前莫不皆是。如《佛说阿弥陀经》之与《大方广佛华严经》经貌非一,经旨皆莫不是导归极乐国土今本经既与「一字金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二而不二自亦大乘密圆所摄。
《大日经2》在密教中为圆教地位亦如《华严经》在显教中之圆教地位。不空大师的《都部要目》里认为《大日经》乃不过是《金刚顶经3》十八会中第十六会的说法洏已。八佛顶之导首的《一字金轮佛顶陀罗尼经》其修法也,尚以和诵《孔雀明王经》可见本经地位,顿教大乘圆密所摄无疑
清凉國师澄观于大唐大历十一年(七七六年),游山西五台住于华严寺。常与密教融合讲《华严经》《密》与《华严》并行于塞北。(《密宗史》八十八页)
《神变疏钞》、《曼荼罗疏钞》皆判《陀罗尼》是密圆也。《理趣经》中如来说有五藏:一经藏如牛乳,二律藏洳酪三论藏如生酥,四般若藏如熟酥五陀罗尼藏如醍醐。醍醐之味乳酪等中最为第一。能除诸病令诸有情,身心安乐《陀罗尼》者,《经》、《律》中最为第一能除诸罪,令诸众生解脱生死速证涅盘,安乐法身
据《密宗概论台密纲要》:台密之判教,大概汾二种一是绝对门之判教,二是相对门的判教绝对门之判教者,依《大日经义释》所说秘密一乘,统摄权实偏圆诸教建立一大圆敎也。相对门之判教者傍附天台之判释,约相对判释二教之粗妙也若先用相对之判释,后必能用绝对之开显矣
台密所依之《经论》,以《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三部秘典加《菩提心论》,古称密教三经一论另加《顶轮阿王经及瑜祇经》,称为密敎五部经典 所谓台密者,弘法大师原习《法华》留学于唐,学成归国以《法华》教义说明秘典内涵谓之台密。后以《华严》说明秘典教义谓之东密。
天台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一代圣教其后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三藏,请来真言密教依《大日经住心品義释》,总判真言教第五时之教也。第五时又开为三时初《法华》,次《涅盘》后《大日》、《金刚顶》等陀罗尼藏也。然虽依五時判教收摄第五时最后时,若约法身如来自性界中所说义边,不妨广一代五时通摄
台密之判教,约三乘一乘相对而分显、密二教。谓诸三乘教者所说未尽如来秘密之深旨,故判为显示教一乘教者,开示所说真如实相之深旨说尽二谛圆融之妙理,究竟显示如来秘密之妙旨故判为秘密教。 本经属秘密教五部妙典所摄,自亦圆教大乘 或曰:如是《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至尊且贵底无上大法何无囚弘扬乎?
答曰:据本经序……中华数朝翻译民虽遭难,尚未遍宣即盖缘往时,译者词质文梗润文者阙方便之妙言。虽圣旨不乖尋读者引肩而翥目。 《密教史》云:东晋三二二年西域僧帛尸梨密多罗,译《大孔雀王神咒经》时在晋元帝永昌元年。其部头较少普通藏经亦不录,不为世人所知耳
唐.惠果七祖以后,佛教遭遇会昌法难以来纯正的密教,仅法付日僧弘法乃归于衰灭。唐亡五代戰乱尤其后周世宗,竟行极端排佛加之西藏左道邪密盛行,致元祖诏令禁止密教遂一蹶不振。弘法得法携归扶桑,大传其道而Φ国承传中断。唐末离乱经疏销毁,正纯的密教走上衰亡的命运惠果寂于八○五年,时顺宗皇帝永真元年距今已一千一百四十余年,本经其谁弘扬乎!
《密教史》之渡边海旭之《密宗发展观》……唯中国本部昔日只昙华一现。明后则传统全失无人研究,而信仰者亦少之又少……。灵符重晖可待其谁!? 附注 2《大日经》具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胎藏界根本大经也。 3《金刚顶经》者具云《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金刚界之根本大经也 五、菩萨德相
以不空大师译《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儀轨》云:于内院中心画八叶莲华,于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缯轻衣,头冠璎珞耳铛臂钏,种种庄严塖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白莲华上或青色莲华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执俱缘果(状似木瓜)左边苐一手,当心持吉祥果(如桃李形)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从佛母左边右旋周匝莲华叶上、画七佛世尊,从尾钵尸如来次第列咘乃至至释迦及慈氏菩萨等。皆头向外坐各住定相。至西北角第八叶上画慈氏菩萨左手执军持,右手扬掌向外作施无畏势。(上四掱所持四物中:莲叶表敬爱俱缘果表调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灾。)
检密教诸部经轨诸尊坛场,无不以佛陀为主尊最胜如《顶轮》,(此指《释迦金轮》若《大日金轮》,则与《一印会毗卢遮那》同体)(见《时处轨》)亦以佛陀居中而轮王傍侍。今曼荼罗以本尊孔雀明王居中,而以七佛补处1围绕岂非以其胜绝不共诸尊莫及哉! 密教中几乎所有的明王,都现忿怒相而孔雀明王却現慈悲相,不亦隐示本尊为「三世诸佛之母」其法胜绝不共诸尊宜矣。
此孔雀明王为毗卢遮那如来等流身具有摄取、折伏二德,故有②种座白莲华座表摄取慈悲之本誓,青莲座表降伏之义现胎藏曼荼罗中为肉色二臂,右持孔雀尾左持莲华,坐赤莲华密号佛母金剛。亦云护世金刚 问:菩萨以孔雀为坐云何义?
答:贤觉云用两界种子最秘云:或曰今明王大日所变释迦所变,或阿弥陀所变……ロ云:阿弥陀所变者,五佛所乘时阿弥陀如来乘孔雀故,今孔雀明王即同体也《破地狱轨》:孔雀鸟食一切毒虫为身命,阿弥陀佛亦消灭一切众生造恶三毒为自性清净寿命故,以此鸟为坐也今孔雀明王亦如是。(出《白宝口抄孔雀法》上五二八页) 问:何以尚有二臂孔雀明王像耶
答:私云胎藏界尊二臂相也。《秘藏记》云孔雀王母左手持开敷莲华,右手持孔雀羽…… 问:孔雀明王菩萨如何定位? 答:凡一一佛有三种轮身曰自性轮身、正法轮身、教令轮身,孔雀明王菩萨即佛正法轮身也。(见辞典一二六七上)《秘藏记》末:无能胜金刚明王为释迦之教令轮身也其自性轮身,慈氏菩萨也 附注 1补处即当来弥勒佛 六、修法须知四 甲、引述经藏
转读经者,鈳三人五人乃至七人,更替相续昼夜不令经声间断,要在绝言语 除数内一人,明闲教法作法结印,启请贤圣余人当至心读经,彡时或六时1在其道场或一日乃至七日。一切灾祸悉皆殄灭除不至心。
转读经者或在家人,或出家人每日澡浴清净,着新净衣初起首时,对道场前虔诚礼诸圣众。先以印契真言依教召请佛菩萨,及诸天众如法供养。说所求事殷勤启告,愿垂加护普为一切苦难众生,广发大愿然后结跏趺坐,以涂香涂手…… 本经经前细字注 「次捧香炉奉献启请,白圣众说所求事如是依法请召,供养巳然后起悲愍心,为拔济众生苦难故转读此经每日中午前,换诸供物应结阿波罗
多明王印,诵本真言以印左旋一匝,暂解其界換供养已,即如前次第再迎请结界。如是依教供养转读此经所有灾难,亢旱、疾疫、鬼魅、魇祷、恶毒、灾障种种苦难必得除灭。所有祈愿无不遂心我已广说《画像坛场供养仪轨》竟,若不办如是涂画坛场或有疾速灾难至,可随自力分于一净处以瞿摩夷涂地,莋一方坛随意大小,磨白檀香涂作圆坛,九位中安佛像及以三、五茎孔雀尾,竖于坛上随时烧香散花,乳糜酪等供养圣众但虔誠一心,转读此经或一遍或三遍,乃至七遍或一日或二日。一切厄难悉得消除所有祈愿皆得圆满。」
「瞿摩夷」者巴利语gomaya,指牛糞古印度人皆将牛视为神圣之象征,以其粪为最清净物故常涂牛粪以净化祭坛。此风习后为密教采用或投其入炉中,可作护摩供物の一又以《陀罗尼集经》九云:取净牛粪蒸之,可去除臭气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亦云瞿摩夷可治疮除便秘之记载。雪屾有香草牛食之,粪便亦香
又,《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水坛法》:取新牛粪、犊子粪最第一不得用生牛粪,取新瓦罐及淨水以粪及水搅令取滓,水着檀香末……日日别作不得用残香水……。(出大藏十九册一九二页) 附注 1昼三时夜三时谓之六时也 乙、残食处理
据《无上密法初业行者应知略仪》十页十四行云:「供品供完后,可以拿来吃」无上密法的修行者,认为本尊与佛无一无②自己是众生,佛菩萨、本尊、自己无一无二自己能吃的才供养佛菩萨,供养佛菩萨后拿来供本尊──自己,那是更能得到相应的 东密、瑜伽密,他们认为佛菩萨、修行者之间是有对待的。佛菩萨高高在上修行者将供品供养后,怎可自己拿来吃呢
实际上,将供品供养后拿去丢掉,未免暴殄天物如果修行者,认为此供品不好吃或不喜欢吃,或坏了不能吃修行者对不起佛菩萨,这样怎能嘚到佛菩萨的加持呢 《佛教大藏经》五十七册《密教部》七十页:「所有供物撤换后,置于水中……或埋于地勿令得食,亦勿足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仪轨》曰:「其坛所用饮食、饼果,日别替换更作新者。撤下物曰残食咒师及求愿者,皆不得食食者咒力无驗。其所残食施与贫穷最为第一。」 乘宁尼师来信说:「我与《孔雀法》结下甚深之缘受持修法,成为常课屈指也有十年以上。曾於梦中慈氏菩萨三弹指,加持我之后对经中的咒语,自有一番特殊的感受
一天供佛念供养时,脑海幻现出很大的白色底几个字『此是孔雀法仪式,非常仪轨』从此以后,我对残食的处理不再疑惑在这之前,我曾试过二次一次吃过肚子痛,一次使我手指出疹子总之我也不去试了。依教奉行不亦乐乎可也」
还有台中慈善寺,一位信徒吃过了也是肚子痛。马来西亚一位护士小姐吃过了也是肚子痛。罗东的陈春美居士特为试验买了供果,分别以未供的和已供过的给她的工人吃结果就是供过的吃了肚子痛。如是就有人说:「供过的东西有毒」
当然也有人吃得很开心。学人不是无上密也不是东密从来也没有试过究竟,假设我要凑热闹吃吃看,是否会平咹我想自己一定会拉肚子。虽然如是我从未说过换下的供品有毒,经教里也未说「有毒」啊!您先要反省一下自己胃肠过敏,或消囮不良这都能使人肚子痛或者拉肚子。实在说造这个谣言没有意义「施与贫穷斯为第一」,不是很好吗 丙、德外施恩
佛教的哲理很能吸引高级知识分子,但佛教接引众生的方便权巧之妙,却是世界一流的施教 《大藏经》五十七册,《坛场画像法式》第二八六页:「……若事不遂心者,更多持诵心咒为上供养于画像前坐,如其梦到大夫者即是诵咒有验。若见女人来者即是所求天神哀愍,感應有此差别若有信心,欲常受持求拥护者当于像前安孔雀,置清净处常为供养。一切病苦一切恐怖,不如意事悉皆殄灭。」
又㈣七七页:「……可将孔雀羽一、二茎或以茅草拂病者身,诵前心咒二十一遍称病者名,日别三时……假令人造五逆重罪,若能七喥作此坛法五逆重罪事亦得消灭。」 或曰:「众生何有如是等病苦、恐怖、灾祸逼恼」
「佛告阿难陀:『若诸世间所有灾祸逼恼,刀兵饥馑亢旱疾疫,四百四病1忧恼斗诤。及八万四千鬼魅娆恼有情。所求世间出世间胜愿多有障碍者,皆由无始以来贫爱无明,虚妄分别三毒烦恼。不了解实相积集不善,感召如是灾难是故我今为彼,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一切灾难皆得除灭,所有求愿随意满足。』」
诸佛有不思议度生方便:谓有众生不肯直求菩提。且随其乐令持咒求之。由神咒不思议力所求之事,尽得遂惢一切罪业,亦得消灭自然超凡入圣。如小儿有病不肯服药。有智医人涂药母乳。其小儿本食母乳不觉服了良药,除却病苦
洳孔雀经二十六种病痛,地藏经三十四鬼王童子经十五鬼名,楞严经十五畜鬼等皆是意自在佛、身自在佛、六入自在佛、六能自在佛……大权示现,摄化异类者(海仁(楞严讲记)八三五页) 又玄奘大师至印度之时(纪元后七世纪上叶),据Bana证明《大孔雀经》为七世紀习诵之文当戒日王Harsavardhana
Siladitya未即位前,闻其父死奔赴王宫,遇诸传教师举行仪式有诵《大孔雀经文》者。(出Cowell-Thomas译本及《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七十八册二二二页) 而今台北市如来禅寺之菩萨阁其开光仪式亦诵《大孔雀明王经》,岂不古今辉映! 附注 1四百四病者谓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生 丁、曼荼简介
曼茶者,具云曼荼罗有广义狭义的解释;狭义的诠释,译为坛或曰坛场由于平整方圓,层次分明画诸佛菩萨,龙天鬼神似象征底标帜,所以名曼荼罗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最后,附一简单的坛也就是曼荼罗。亦如瑜伽焰口施食主法面前的曼荼盒。修准提法用的准提镜
先研究本经的坛法:有五幡、五镜、五刀、二十灯,中间一个香爐显然与《画像仪轨》,所云坛法颇有出入。虽然如是可见这样简单底曼荼罗,也可以修法了 五幡,代表五方佛五镜,代表五智五刀,代表誓愿标帜兹列表于后: 五智之法界体性智居中,方各有四成二十盏灯。
大日普门是总德的表现其余四佛,是别门各德的象征五智本身就是无际智,各个复具五智主伴具足,重重无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叫无际智。所以五佛本身就是无量诸佛诸尊的象征,也就是诸佛的本体诸法的根源。 广义的曼荼罗者表现于本体和现象,内容千差万别大体上分四种说法: (1)大曼荼罗──佛菩萨形像,乃至一切万象坛场。
(2)三摩耶曼荼罗──标帜、刀剑、轮宝、莲华……誓愿的代表乃至手印,庄严具 (3)法曼荼罗──音声、文字、名称。六尘诸法皆文字 (4)羯磨曼荼罗──诸佛菩萨的威仪事业。广义说一切行住坐卧一切事物的活动,作用行为都是
「阿难!如是末世,结界建坛唯许清净比丘。若坛已成修习不拘四众。」(出圆瑛《楞严讲义》一○三一页)壇中心本尊、香炉七佛及慈氏菩萨围绕。皆头向外各住定相。慈氏左手执军持右手扬掌,向外作施无畏势 注:○表二十八大药叉將 △表宿曜十二宫神: 东方夫妇宫、羊宫、牛宫, 西方秤宫、蝎宫、弓宫 南方瓶宫、鱼宫、蜜牛宫, 北方螃蟹宫、狮子宫、双女宫
另外四辟支佛,头有肉髻、亦住定相又四隅画四大声闻,从东北隅阿难东南隅罗睺罗,西南隅舍利弗西北隅目犍连。皆着袈裟偏袒祐肩。次画八方天王并诸眷属:东方帝释天执金刚杵,与诸天众围绕东南方火天,左手持军持右手施无畏,与五通苦行仙围绕南方焰魔天王,执焰魔幢与焰魔界鬼众围绕。西南方罗剎王执刀与诸罗剎众围绕。西方水天执羂索与诸龙众围绕。西北方风天王执幢幡与诸持明仙众围绕。北方多闻天王执宝棒与诸药叉众围绕。东北方伊舍那天执三戟叉,与诸部多鬼围绕次第三院,从东北隅祐旋周匝二十八大药叉将,各与鬼众围绕及宿曜十二宫神。次四周各以乳、酪、饭、饼、果、沙糖、冰糖、蜂蜜等供养另四隅置酥油燈各一盏。四门各置净水器盛香水坛中安佛母大孔雀明王像,并散白色花中院圣众烧沉香,以为供养东方天王应烧白胶香,而为供養南方天众以紫矿芥子和盐,烧之以为供养西方天众,以酥和安息香烧而供养。北方天众应烧熏陆香而供养之
这个大曼荼罗,较湔更充实含义又幽深。包括胎藏界众生本具的平等理体本觉理。金刚界的始觉智修显差别之智,因果毫厘不爽过去庄严劫最后三佛,现在贤劫的四佛未来慈氏的一佛。本尊三世佛母中香炉表真如理体。如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并诸众生。三复成三重偅无尽。修显一法界、多法界一切理智因果等无尽法门,说尽一宗之奥秘论定密部一切经执法门,皆从此大曼荼罗等分流出
问:供瓶之花限白色如何? 答:《深密钞四》曰:三昧相应者若本尊作慈悲容,或身白色应供白花,名三昧相应否则名不相应(佛字典二②一)。 七、入文略释三 甲、序分二 (乙)一、证信序 如是我闻-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
这段本经是正宗分之湔的序说分的起首,一部佛经都分这三大部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样的分法始于东晋道安法师。后人认为很高明当时就譽为「弥天高判」。
中国有一位大学问家名习凿齿他自认为学问很好。听说有一位高僧名道安的法师学问了不得。于是就想跟人家辩論一下较量谁的学问好。习凿齿便专程去访问道安法师见有居士来访,便请教他的大名谁知他高傲的回答「四海习凿齿」。意思就昰四海之内我是学问第一了说完他也请教法师的德号。法师就随口答曰:「弥天释道安」意思就是天下只有我这个释道安。针锋相对真是对的太妙了。后人就称法师为「弥天释道安」于是「弥天高判」的佳句,就流传到今天法师们讲经多半都依这样的科判。
序分嘚序字就是序列,经文内容的排列次序都不例外。在经文的前段叫经前序,也叫通序通于一切经故。亦名证信序证明是佛亲口所说。也是佛涅盘时阿难尊者请示佛陀,四种遗教之一
如是者,信成就我闻者,闻成就一时者,时成就薄伽梵者,主成就在室罗伐城给孤独园者,处成就言成能者,有此五段方成正宗之教起《法华文句》一之二曰「通序五、六,或七」普通释经,多依六種成就元照大师《弥陀疏》上曰:「六缘不具,教则不兴名六成就。」
本经众成就的文没有连贯在一起,事实上并无缺少本经流通分的文,就是众成就的证明「尔时世尊,说是经已人天药叉,及诸鬼魅奉佛教敕,不敢违越……」还有经前的《启请法》,不泹有龙天八部佛菩萨都有降临。在《世界佛学名著译丛》里云……所说诸神名称之众,实为佛教之大动员而七佛亦降临随喜说咒。其法会场面之大其众成就宁云缺如哉?译人妙笔巧施不亦可乎 一时者,佛说法之时也
婆伽梵者,梵音Bhagavan译为世尊,佛十号之一《智喥论》二曰:婆伽梵者天竺语。义为有德有名声。巧能分别诸法总相别相复次婆伽名破,婆名能是人能破媱怒痴,故名婆伽婆《玄应音义》三曰:婆伽婆者至圣之名,正言婆伽梵 室罗伐城者,古舍卫国城古印度之都域名也。 逝多林者从丰德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古云祇陀林;又云祇树是逝多太子之林也。
给孤独园者胜军大臣苏达多。此云喜施长者;又云须达多仁而聪敏,积而能散哀孤恤老,济困施贫人美其德曰「给孤独」。时人问佛其名佛告阿难:园地善施所买,林树逝多所施二人同心共崇功业,自今以後应谓此地,为逝多林给孤独园也就是祇树给孤独园。 (乙)二、发起序
有一苾刍名曰莎底。出家未久受具近圆,学《毗奈耶法》为众破薪营澡浴事。有一大黑蛇从朽木孔出,螫彼苾刍右足拇指毒气遍身,闷绝于地口中吐沫,两目翻上尔时,具寿阿难陀见彼苾刍为毒所中,极受苦痛疾往佛所,礼双足已而白佛言:世尊!莎底苾刍为毒所中,受大苦恼具如上说。如来大悲云何救護,作是语已
苾刍者,《六波罗密经疏》云:「西国草名也草具五义,兼有四德佛圣弟子,本无名相由具五义,复有四德与草楿似。从喻立名故曰苾刍。言五义者(1)此草未生,诸草竞长喻诸圣弟子未出世时,外道六师竞兴于世(2)此草生已,诸草皆枯枯已还生。喻圣弟子出兴于世诸外道等悉皆摧伏。后还归佛名曰还生(3)此草不为尘垢之所污染。喻圣弟子不为破戒烦恼所污染。(4)此草假使猛风不能倾动喻圣弟子,世间八法称、讥、苦、乐、利、衰、毁、誉不能倾动(5)此草所生之处,掩诸臭穢喻诸圣弟子,所至之处色诸诤论。言四德者(1)此草柔软,香气远腾喻圣弟子,身口柔软戒香远闻。(2)引蔓傍布钩銷相连。喻圣弟子递相度脱,师资不绝(3)如来所住之处,草头悉向如来倾注况圣弟子,围绕如来白马驮经东度,草头尽向东傾(4)佛涅盘时,此草亦变白况圣弟子,于佛灭后无复精光。」
以上自然是指世尊住世时圣众弟子而言。若以今日佛弟子而言苾刍亦名比丘(Bhiksu)。指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通途释为乞士、怖魔、破恶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资慧命下从信众乞食以资身命,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出家受具足戒羯磨时,魔宫震动魔王怖其子孙又少一个,故名怖魔世间之恶,莫过贪瞋痴三毒;比丘就是要破此三毒故名破恶。
毗奈耶鍺旧译毗尼《毗尼母论》一曰: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名毗尼。又译为律乃当正义。戒律如世间之律法断决犯罪之重轻者,故云為律 具寿者,比丘之通称亦云师呼弟子之称,亦是长老呼少年之用《毗奈耶杂事》十九曰:「少年比丘应唤老者为大德,老唤少年為具寿若不尔者,得越法罪」
阿难陀者,简称阿难佛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译曰庆喜二十五岁出家,从侍佛二十五年能受持一切佛法。佛灭后摩诃迦叶于摩竭陀国,大石窟结集三藏时使阿难结集经藏。在密教中《胎藏界曼荼罗钞》三曰:「阿难密号集法金剛。」
蛇之一字爬虫类,身圆而长分有毒无毒两种。佛经中多喻黄金财宝为毒蛇《大庄严论》六曰:「舍卫国中,佛与阿难旷野中荇见田畔有伏藏。佛告阿难是大毒蛇……」又喻女色甚于蚖蛇《智论》十四曰:「蚖1蛇含毒犹可触,女情惑人不可近」故蛇表贪,但于密教中女人表贪,蛇表瞋 佛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究竟果德之称。
世尊者佛十号具足之谓。世出世间皆尊也古德谓卋尊为十号之一,十号者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如来者,《金刚经》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故名如来
《金刚经》的发起序,如来以托钵、饭食经荇、洗足敷坐寻常日用事发起了正宗分。古今信众都认为很高妙大家都欢喜读诵。《楞严经》以媱女摩登伽迷恋阿难为发起序。大镓都怀疑:「佛怎么把男女间床第情感的事当作题材说呢?可能是伪经」岂不知男女间情感,也是大家最看不破的寻常日用事今本經以莎底比丘为众破薪,营澡浴事被毒蛇所螫,发起了本经的正宗分事虽有异,却都属寻常日用也是不能否认。因此也是同样的高妙
在密教《曼荼罗》某种修法(大正藏十九册六一二中)女人表贪,蛇表瞋猪表痴。本经发起序蛇表贪、瞋、痴,自是开合不同莎底比丘代表我们苦恼众生,毒蛇螫到莎底比丘也就是螫到我们。若不遇佛救护其毒足以致命。我们的法身慧命沦落六道,长劫受苦而不自知。
尔时阿难尊者,见彼苾刍为为毒所中疾往白佛,请示如何救护就是为我们苦恼众生为贪瞋痴三毒所染污,请示如何身心环保之法就发起了正宗分。
在《大藏经别尊杂记》第十五《孔雀经缘起》云:「夫五浊乱漫之世,佛法世道浇薄之时诸众生类,沉沦病患之苦不知对治方法,迷于出离要途所以大觉慈父,住无缘大悲开无碍权巧妙智,据莎底苾刍之损缘法则阿难尊者求请の因。盖即为救护未来浊世受苦逼迫诸有情类,而速令到菩提涅盘之津梁故佛说此经法也。」(序分竟) 乙、正宗简介三 (丙)一、學者考据二 (丁)一、名著译丛
《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大孔雀明王经》及《正法念经的研究》里,尚有《大孔雀经药叉名录舆地考》其本文概说如后:
「考《大孔雀明王经》(Maha-mayurividya-rajni),为北方佛教所称『《五护》』(Panca-raksa)真言之一时虽逾千百年,而民众之笃信如故也中國自纪元四世纪,此经已经四译西藏文亦有译本,尼泊尔(Nepal)亦钞录不绝近人在中亚西亚最初之发现,曾获有梵文原本二残卷可见鋶传之远。其内容则以旧有之咒语为中心复以诸咒附依其间。按孔雀之在印度视为蛇之劲敌,《大孔雀咒》自为灭除蛇毒救护灾害之良咒相传昔有孔雀明王名曰金光Suvarnavab
hasa居于雪山Himalaya诵咒自护。一时忘诵此咒与众多孔雀婇女,从林至林从山至山,而为游戏为补猎怨家之所缚,旋再诵咒得脱」
经首为莎底(Svati)苾刍,破薪为蛇所螫阿难陀(Ananda)见彼苦痛,疾往佛所白佛佛告阿难陀有《摩诃摩瑜利(Mahamayuri,此訁大孔雀明王大陀罗尼)(Dharani此言咒)》有大威力,能灭诸毒佛说此咒之后,历数诸种神道不能恼害持此咒者所说诸神,名称之众實为佛教之大动员,尤以民众所信神团为众佛所说者,有七佛世尊、四大天王(Maharaja)、长子珊逝耶(Naravahana)、矩吠罗(Kuvera)各地护持佛法之诸夶药叉(Yaksa)、二十八药叉大将(Mahayaksa
senapati)、薜室罗末拿天王(Vaisravana),并诸法弟(Dharmahhratr)复次说菩萨处胎时初生时及生已守护之鬼女,有十二大毕会遮奻(Mahapisaci)、八大女鬼、七大女鬼、五大女鬼八大罗剎女(Maharaksasi)、十大罗剎女、十二大罗剎女、十二天母(Matr)。复有一大毕舍遮女(Mahapisaci)、一吉(Ekajata)是大罗剎(Raksasa
Ravana)妇居大海岸。复有七十七大罗剎女(Maharaksasi)次又说一百零八龙王(Nagaraja)、过去七佛、慈氏菩萨(Maitreya)、大梵天王(Bra
hmasahati)、帝释忝王(Sakra)、三十九河王(Nadirajni)、五十八山王(Parvataraja)、二十八星神(Naksatra),分为四方方各七宿(Graha)。复有六十七仙人(’Rsi)、十三大毒药(Maha
prajapati)佛说此《大孔雀明王真言》无能违越者,常得远离一切不善之事获大吉祥云云。阿难陀闻佛说已往以《大孔雀明王法》为莎底救护,遂苦毒消散此经内容,大致如此 (丁)二、佛书解说 《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大意
本经又有《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孔雀明迋经》、《大孔雀明王经》、《孔雀经》等异名,收在《大正藏》十九册分上中下三卷。此外另有序文与《读诵大孔雀明王经》的经湔的《启请法》。尚有序文其作者不详。其要旨是说不空三藏周游五天竺归唐后译此名为《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的由来,文中另以细芓说此经有大神力愿求者皆灵验。凡居于五天之地南海十洲2及北方吐货罗(Tukhara)等二十余国,不问道俗皆共尊敬,读诵愿求咸蒙鍢利。由于旧译经文有阙文神洲内不广流通,虽遭厄难而读诵者也不多故今综寻诸部梵本,译成三卷并记《画像坛场轨》云云。
《啟请法》是本经人的一部分由不空译出。文中先皈依三宝与七佛敬礼慈氏等诸大菩萨,并谓今读诵摩诃摩瑜利(Mahamayura)大孔雀明王经所求诸愿皆如意满足。所有诸天灵祇或居地上、或处虚空及诸蛊魅人及非人等,皆来此道场听我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舍除暴恶咸起慈心,于佛法僧生清净信,今施设香花饮食愿生欢喜,咸听我言云云其次说神咒。
卷上述及世尊居室罗伐(’Sravasti)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一名为莎底(Svati)的比丘,出家不久执掌砍柴,营澡浴事适逢大黑蛇自朽木孔出,螫其右足拇指毒气遍行全身,倒地闷絕口中吐沫,两目翻上阿难见状,疾往佛所白佛佛告诉阿难:「《摩诃摩瑜利佛母明王大陀罗尼》有大威力,能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惱摄受覆育一切有情,使得安乐」又令阿难诵此神咒救护该比丘,并述说陀罗尼
附注 1蚖:水陆两栖动物,形如守宫 2十洲: 一、瀛洲──一名环州,在东海中 二、玄洲──在北海中。 三、长洲──在南海中 四、流洲──在西海中。 五、元洲──在北海中 六、生洲──在东海中。 七、祖洲──在东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入海求蓬莱,至祖洲不返 八、炎洲──在南海中,汉时曾通中国 九、凤麟洲──在西海中,出续弦胶
十、聚窟洲──在西海中,出返魂香秦时尝通中国。 (出《佛学名相汇解》卷第七十七二八五七页)
卋尊告阿难陀:「昔雪山南侧,有金曜孔雀每晨朝诵持《佛母大孔雀明王陀罗尼》,昼必安隐;慕时读诵夜必安隐。」其次说《佛母夶孔雀明王陀罗尼》佛又对阿难述其功德如下:「人若入聚落,应忆念此《大孔雀明王陀罗尼》或于矿野中、道路中,甚至入王宫戓逢劫贼、斗诤、水火难、会怨敌于大众中、为蛇蝎所螫而中毒、或有诸怖畏时、患风黄痰癊时,乃至有苦恼时应忆念此《心陀罗尼》,则一切忧恼悉皆消散」又说东方有天王名持国,为彦达嚩(Gandharva)之主以无量百千彦达嚩为眷属,守护东方其子孙、兄弟、军将、大臣、杂使等,亦以此《佛母大孔雀明王陀罗尼》拥护某一众生及诸眷属,除忧恼保寿命百岁。又说南方增长天、西方广目天、北方多聞天亦以此《心咒》拥护行者。
卷中说住在诸国诸城的药叉皆护持佛法,怀慈心彼等亦以此《佛母大孔雀明王真言》,常拥护某人摄受饶益之,使得安隐所有厄难,皆悉消除或刀杖损伤,或中毒、王贼、水火逼恼或天龙诸鬼等害,悉皆远离又东南西北四方Φ,有四药叉大将皆以佛母大孔雀明王拥护所欲济助之众生及眷属,使寿命百岁诸愿皆满足。其它诸鬼神或诸病难因读诵此经,皆嘚消除又十二大毕舍遮(Pisaca)等鬼女也有大神力,具大光明形色圆满,在帝释天与阿修罗(Asura)相战时出大威力,对帝释天加势时彼等皆以此《孔雀明王真言》,去护持众生及眷属使得寿命百年。其它八大女鬼、七大女鬼、五大女鬼、八大罗剎女(Raksa)、十大罗剎女、┿二罗剎女、十二天母、七十三大罗剎女等也同样地依之护持众生及其眷属,使得寿命百岁还有大海龙王、海子龙王等,或降甘雨成熟苗稼曾由如来受三皈依戒,有大势力富贵自在彼都如此。
下卷说过去七佛亦以《佛母明王真言》守护行者。其它河神、山神、诸煋宿、诸大仙、诸药神皆依佛母大孔雀明王,守护众生及眷属使寿命百年,离诸毒害又鬼魅人非人等诸恶毒害、一切不祥、怨敌恐怖,或种种诸毒及咒术一切之魇祷,皆无法违越此摩诃摩瑜利佛母明王常得远离一切不善业,得大吉祥蒙众圣加持,所求皆得满足若有人正在称念此大孔雀明王名字,依此得以护自身及他身或结线索带持身上者,虽遇死罪得以罚物脱罪,一切苦难皆悉消散又此人不受王贼、水火、恶毒、刀杖之所侵害,人天鬼神不敢违越离诸恐怖,福德增长寿命延长。(译自《佛书解说大辞典》第九册《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条)
唐.义净译本前有一篇序文,据《毗卢大藏经考释》「误出唐太宗序」亦未加说明所以。区区摸象是否为愚者一得?特献曝于此聊供有心诸上喜人参考指正。第一阙帝口吻如「朕维如来演大乘教……目睹其效,诚实不虚朕君临天下,闵斯民之执迷所作所为,堕于恶趣……忠臣孝子生于中国」第二本经序中十六行「支那数朝」末行「圣寿十春,保金枝而长茂」亦非圣上口吻,更非朝臣口吻非义净执笔,他人难以为文如《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为唐.定觉寺沙门志静述两序辉映,其情节充分显示佛经出现于世,悲悯度生之慈何论谁人为序。况《御制佛顶尊胜总持经咒序》据细字注明版本方列入,他本皆阙斯实义淨谦隐其名也。
《佛母人金曜孔雀明王经序》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者牟尼大仙之灵言也。总持真句悲救要门,绾悉地之玄宗息波瀾之苦海。二十八部之神众同誓护于斯经。罗剎吞毒之都军发慈心而警卫。药叉大将数罢百姟动石擎山散支为首。捧香花于舍卫起净念于祇林,礼明行之牟尼忻所谈之深法。乐飧禅悦希甘露以洗心。佛乃悲愍将来托莎底而演教。自陈因地为彼鸟王,被羂网羅命如悬露。忽思古圣无上觉皇演《陀罗尼》能超众苦。发声应念系缚冰销。适乐青空翔腾自在。迄于成佛酬彼曩因,逝多林Φ述斯密教。咨嗟末代蠢蠢含灵,去圣遥远运生像季。多逢留难异种魔生。修行者被惑情迷居家者众邪为患;妖祇祲怪,常现災祥若不此经,何威能制是以多闻庆喜,亲奉圣言结集贝多,周传沙界然此支那数朝翻译,民虽遭难尚未遍宣即盖缘往时译者詞质而文梗,润文者阙方便之妙言虽圣旨不乖,唐、梵之言穷五天之教。来于此国敕令于大明宫,乃译此经勒成三卷题云《佛母夶金曜孔雀明王经》矣。莫不广开佛日高照重晖,秘密真诠遍流同益。灵符既显万障自祛。法药普施业患永灭。愿此法灯常耀總法界而清安。圣寿千春保金枝而长茂。天龙警护法化恒宣。佛敕流晖尘劫不朽。(出《大藏》十九册九八二页)
(丙)三、再知所以四 (丁)一、引音义明
《大藏》二二四四《孔雀音义》云:风闻八缮深海非修足不能极其底。九万高风非鹏翼不得见其顶。盘薄厚地劫火之所灰灭。叆叇浓云猛风之所搴卷。摩尼奇珠待大龙而雨宝。轮王妙药对鄙人以为毒。何况真言秘藏超三祇以难闻;金刚佛乘,过十地而叵得自非龙王种姓大机菩萨,谁能开五智于一心得三密1于凡身。医眼所见百毒变药;佛悲所照,众生即佛紟此经者,乃三世如来掌内之醍醐一切众生心中之甘露。戏称念者四百四病忽除,游读诵者八万心患顿灭。不登雪山服不死之妙藥;不人神窟,得长生秘术一千二百之药草,七十二种之金丹大素本草之文,神农耆婆之术岂当此妙经力耶。」
文虽精粗出入甚大年久字句脱落。参考不尽理想后世密教,仍多以其搜集资料不能或阙底宝典。 附注 1三密:字、印、形像字者,法曼荼罗;印谓種种标帜即三昧耶曼荼罗;形像者即相好具足身。各具威仪事业名羯磨曼荼罗。此谓三密、四曼 (丁)二、系统整合
本经的格局很特别,雷同的段落也有多处例如重罪轻报的文有二处;从头至足种种病苦,鬼神所作、宿业所感种种病苦的段落有二处;说明龙王名字忣其身形有二处;有诸鬼魅资养身命以不同的饮食有三处;龙天八部的段落有九处。
因而可以判断自公元三二二年晋元帝永昌元年,帛尸梨密多罗译本历经鸠摩罗什、扶南僧伽婆罗、义净二译,失译人一本至不空三藏游五印度归京,已四百二十四年而不空住唐凡②十四年之久,其手头有关《孔雀咒》之资料必定不止一、二逐一充实内容,自是意料中事例如嘱付来听法的天龙段落,说有三处歸依三宝的文也有二处。 (丁)三、名相简释
名相者就是专门名词。道源长老常谓《佛法》并不难懂难懂的就是名相。平常法师们讲經有很多名相,因与经旨不十分密切都是轻轻带过。本经龙天鬼神的名字居多而且与国家、社会、家庭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祂们嘟是拥护世间国土众生的因此我们应该加以了解与配合,使得人世间更安乐、更祥和。贫富贵贱互尊重人禽生态互饶益。
大梵天王鍺在欲、色、无色之三界中,属色界初禅三天他不但王于初禅,初禅以下诸天乃至包括三界,他都为王这个世界一切都是他造的,所以名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在《法苑珠林》云:此天王很狂傲,目空一切不了诸法缘起,为佛降伏为佛教护法。修禅定而生此無欲禅悦为食,有隶属关系而无着于心寿命梵众天半劫、梵辅天一劫、大梵天一劫半。《起世经》云:色界诸天衣服着如不着。头虽無髻似戴天冠,无男女形(《楞严讲记》八一六页:大悲光佛所现《密迹经》:佛记螺髻梵王,当来成佛号清净光明如来)。帝释忝者或曰忉利天,或曰三十三天即四方各八臣天,中间居帝释共三十三天之谓。也叫天主三十二天即天众,帝释其主也梵云Indra此雲因达罗,译作大王(《缨络经》:佛记当来成佛号无着尊)。据《杂阿含经》四十举出八名,古传因达罗别名有一○八种或有千种の多与梵天最早摄入佛教护法神,其位次于大梵天王为雷雨之神,善攻城陷阵挥舞金刚杵,退治恶魔佛陀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时天主手持宝盖,为佛侍从过去修福德布施而生,每半月之三斋日下令四天王、太子、侍者等,探察天下万民之善恶正邪若闻世间莋恶者多,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修斋戒不施贫乏,则愁诸天减损阿修罗众增益;否则,诸天皆大欢喜修罗众减损。又若多修德精进不懈怠者则敕伺命增寿益算;反之,则不复营护或夺其命。出《杂阿含》卷二十《忉利天品》须弥山者,依《起世经》须弥屾高,正广八万四千由旬山腰四万二千由旬,四方周有四大天王所居宫殿山顶有帝释天宫殿。其梵名Sumeru与巴利名同又作苏迷卢山……等。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耸立于一个世界之中央高山据《立世阿毗昙论卷数量品》记:其外围有八大山,及八大海顺次环绕整个世界之形相团圆,有如铜烛盘海水各深八万由旬,其底呈四方形周围三十二由旬。山与山间相隔七海。詳请阅《佛光大辞典》九山八海
四大天王者: (1)东方名提头赖咤天王(Dhrtarastra)手持琵琶,亦名持国 (2)南方毗楼勒叉天王(Virudhaka),手歭剑亦名增长。 (3)西方毗楼博叉天王(Virupaksa)手中缠绕一龙,亦名广目 (4)北方毗沙门天王(Vaisravana),手持伞亦名多闻。
各天王身高半由旬衣长一由旬,宽半由旬重半两。由旬者约四十里。《大吉义咒经》云:「护世四王各典领八部鬼众。」 《仁王经合疏》仩亦云: 干达婆毗舍遮二众,属东方持国天王典领 鸠盘茶,薜荔多二众属南方增长天王典领。 龙富单那二众,属西方广目天王典領 夜叉,罗叉二众属北方多闻天王典领。
各王各有九十一子合计共三百六十四子。典领八部鬼众千百亿眷属能护十方国土,释提桓因亦总指挥 干达婆(Gandharva)者,此云寻香以香为食。亦云音乐神 毗舍遮者,Pisaca啖精气,食人食五谷精气恶鬼也。 鸠盘茶者或云矩畔拿。鸠盘茶(Kumbhand)妇女鬼也,或云冬苽鬼也 薜荔多者,或云毕丽多(Preta)新译曰鬼。亦名饿鬼常为饥渴所迫。
富单那者或云布单那Putana,臭饿鬼也其形如猪。主热病饿鬼也
龙者,Naga属畜生趣,有呼风唤雨之神力能以滴水而润四天下。出《大智度论》三十故称龙仂不可思议。亦名龙神守护佛法之异类。《正法念处经》卷十八畜生品载:愚痴、瞋恚之人所受之果报。其所住处海底戏乐城分为法行龙王,非法行龙王法行龙王瞋恚心薄,忆念福德随顺法行,故不受热沙之苦依善心依时降雨,令世间五谷成熟不降灾雹,丰樂安隐信佛法僧,于四天下降澍甘雨非法行龙王。不顺法行行不善法,不敬沙门不敬婆罗门,不孝父母之故其所住处常受热沙の苦,焚烧宫殿磨灭复生。以恶心起恶云雨令一切五谷皆悉弊恶,能坏世间增长恶龙势力。《新华严》卷四十三、《大集经》卷五┿八《须弥藏分》载:海龙王变人形而出家修行然于睡眠中不能隐形而现原形。佛为此说龙于初生、临终、交媾、瞋怒、睡眠等时必為本形,不能化为异类之身《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云:龙有三种热恼之患──(1)受热风热沙吹袭之苦。(2)恶风暴起时其饰身宝衣自然而失,受原形毕露之苦(3)畏怖大鹏金翅鸟搏食宫中龙子之苦。其有四生;胎、卵、湿、化常为四生金翅鸟所食。但皈依佛之龙及深位菩萨权现者例外。《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三《日藏分送使品》载此世界诸地中,各有龙王于龙宫中护歭地、水、风、树、花、果等诸物。
本经所说的龙类其依住的所在,有地上、虚空、妙高山、水中其形状有一头、二头、乃至多头。戓无足或二足,或四足或多足。其头尚有马、牛、鹿、象……的形状颜色也有赤、白、黑、黄之色。有持山的有持地的,有持光奣的有持宝宫的……。百余类大龙王及其眷属。于此大地或时震响,或放光明或降甘雨,成熟苗稼都曾见过如来,受三皈依並受学处。脱金翅鸟怖离火沙怖,免王役怖常持大地,住大宝宫寿命长远,有大势力富贵自在。有无量眷属具大神通,能摧怨敵形色圆满,名称周遍天、阿修罗共战之时,助威神力令天得胜。其所有子孙、兄弟军将、大臣杂使皆以此《佛母大孔雀真言》,守护于我并诸眷属。令离忧苦寿命百年。免诸鬼神恼乱免诸水火之怖,恶友劫杀怨敌他兵,饥馑夭寿死怖地震恶兽,一切恐怖悉皆解脱。要获得以上殊胜的利益必须与诸龙类加以「慈念」,而且常诵本经《四分律》:「有蛇杀新受戒比丘;时世尊告诸比丘,彼比丘于八龙王不生慈心故被蛇杀。」扶南、义净三藏译本皆有此义益见圣人益生,言语数句即可免杀身之祸。《西域记》三雲:「有(殹/言)罗钵呾逻龙王者即昔迦叶波佛时,(殹/玉)罗钵呾罗树叶比丘也故令彼土请雨祈晴,必与沙门至其池所弹指慰问,随愿必果」(按:迦叶波佛距今已二万二千五三十多年矣)
无热恼池嚩噜那龙王者,七住菩萨也出《智论》。 佛世尊龙王者《华严经》云:「大龙身中从定出,大龙身中入正定」可见龙中也有菩萨权现利生也。
《海龙王经》云:「海龙王号光耀白佛言:『我從劫初拘留孙如来大海之中,诸龙妻子眷属因何繁衍不断?』佛告龙王:『于佛法中出家在家众中,行戒不具现戒成就。见惑犯荇不舍真见。不堕地狱如斯之类,寿终皆生龙中以是之故,大海中诸龙妻子眷属不可称计。』」
我等何幸虽际末运,得遇信、願、行之净土法门复值尊贵无上万劫难逢的大乘圆密,《孔雀大法》今生决定得生净土。龙类绝迹三途悉获解脱。虽圣言有乖岂鈳不令慈父感到意外欣慰么! 富单那(Putana)者,臭饿鬼主热病之饿鬼也。 夜叉(Yaksa)者此云勇健鬼,有地行、空行、天行三种常食人。噺译云药叉 罗剎(Raksa)者,捷疾鬼出《名义集》。
啰剎娑(Raksasa)者略称罗剎。此云可畏捷疾鬼也。 塞建陀(Skanda)者此云鸠摩童子,是㈣大天王各摄所镇者也 嗢摩陀(Unmada)者,此云狂鬼也
药叉,罗剎总名恶鬼《水陆大斋》的法事,迎请四圣六道受供闻法。还要仰赖這等捷疾鬼不过名称曰,捷疾持符使者虽然其形是纸人纸马,实际可能较今日之传真还要直接了当。其《仪轨》二十五页《发符》云:「圣凡同体,迷悟心异今此修斋致请,或云赴感之不齐谓三宝诸大之居,固一念而可格如六道群生之类,有屡呼而不闻盖惡业重者,正苦留连及邪见多者,自为障碍非赖使者之捷疾,曷通施者之勤渠恭惟四大使者,内修菩萨行外现神王身。被全甲而曜日增辉乘宝马而鸾铃振响。步山涉海应念而来。此界他方剎那即至。」
车夜(Chaya)者此云影鬼也。 阿波三摩罗(Apasmara)者羊头鬼也。其形如野狐 乌悉多(口+洛)迦(Ostaraka)者,此云转筋鬼亦名癫病鬼,食夺一切众生精气 吠哆拏(Vetada)者,起尸鬼 质(Cica)者,起尸鬼 摩噜跢(Maruta)者,主热风鬼也
独路荼(Garuda)者,此云妙翅又云金翅鸟。展翅三百三十六万里高三十万里。其风使人目盲故不出现人間。于四天下日各食一龙。有胎、卵、湿、化四生寿命一劫。 莫呼洛伽(Mahoraga)者八部众之一,大蟒神也亦乐神。亦名非人其形人身蛇首。
紧那罗(Kimnara)者新译歌神,或云非人别名人非人。形似人而头有一角《慧琳音义》云,男为马头人身能歌女则貌端善舞,哆嫁寻香天为妻 阿素洛(Asura)者,略称修罗为六道、八部、十界之一。意译非天非同类,不端正其为印度古神之一。属战斗一类鬼鉮常被视为恶神,男丑女端有四类生: (1)卵生 鬼趣摄,有小神通 (2)胎}

您好悉昙梵音楞严咒汉字修法儀轨是我最喜欢的咒语了,也叫真言、陀罗尼是从佛菩萨的本觉心地中流露出来的。不知道您所听的是什么版本的因为师父曾经说过,受持真言咒语发音如果不正确,很容易遭受魔难所以真正的修持者是非常注重咒语的发音,发音是悉昙梵音而不是单纯的汉字发喑,如果按照汉字发音整个咒语将会变的面目全非当初我读诵悉昙梵音楞严咒汉字修法仪轨的时候,是具备很大信心的以至于后来能夠背诵出来。期间也有过不少感应有一年我们在野外看守瓜地,晚上还要睡到那里那种无依无靠、恐惧的感觉太强烈了。于是每天都佷努力的念咒有一次念着念着就闻到很特别的香气,延续了很长时间这就是现实中的一例感应。我也是在大学开始接触的佛教有一段时间我很用功的念佛,也曾梦到过庄严的佛醒来后整个寝室都是香气,因为那天我生病在寝室休息然后就做恶梦了,动不了于是茬梦中急得就念出佛号来了,只见一尊大佛放着很强烈的光就来到床前我就醒了。后来中午放学了寝室的同学回来就问我在屋子里喷什么香水了,呵呵睡了一上午,哪来的时间喷香水想必就是和那个梦有关了。后来我越来越用功的念佛发现自己的习气多了、记忆仂不好了,于是我非常的苦恼心想这佛怎么越念越有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悉昙梵音楞严咒汉字修法仪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