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化 教学简介佛光的简介主要内容是什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www.      来源:陕西日报
法门寺佛指舍利八重宝函  &周原膴膴,馑荼如饴&,在周原这块岐山南麓、渭水北岸的沃土上,炎黄二帝肇始了中华文明,使之成为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青铜文化之乡,丝绸文化之孔道和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坐落于此的还有一座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寺院&&法门寺。一千多年来,由于供奉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它在中国佛教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也留下了许多久远神秘的故事传说。历经岁月洗礼,法门寺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重任,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在&一带一路&上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佛教圣地文化瑰宝  法门寺,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城北十公里处,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始建于东汉末年桓帝、灵帝年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原名阿育王寺、无忧王寺。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因寺内供奉佛祖真身舍利而成为中国最早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结为舍利,为弘扬佛法,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阿育王将佛骨舍利分为八万四千份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即为其中之一。现存法门寺的佛指舍利是佛陀唯一的指骨舍利,据考证于战国时期由西域辗转传入中国建塔密藏。南北朝时,法门寺已有一定规模,佛事相当兴盛。唐朝建立后,法门寺成为大唐帝国崇拜、供养佛舍利的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家寺院,迎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唐高祖依据&为世之则谓之法,众圣出入之通处为门,故云法门&的佛典,将其改称为法门寺。  1987年,在对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因年久失修而部分坍塌的法门寺真身宝塔拆除重建时,在塔下31.48平方米的唐代地宫中,四枚被安奉于四套精美不同的宝函之中的佛指舍利被发现。经专家鉴定,被发现的第三枚舍利为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佛祖真身舍利,又称灵骨,其余三枚为影骨舍利。沉睡了1113年的佛教界至高无上圣物&&佛祖真身舍利终于重开天光。与此同时,2499件盛唐皇室供佛珍宝也伴随着佛指舍利穿越千年重现于世,其中国家级文物40件,一级以上文物148件。这些稀世珍宝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随着地宫的开发,佛骨舍利及众多稀世珍宝的出世,以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唐塔地宫出土珍贵文物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佛教艺术博物馆&&法门寺珍宝馆也为之建立。作为国内首座以大唐宫廷珍宝和佛教艺术为馆藏特色的博物馆,法门寺珍宝馆中国宝级文物数量和等级以上文物数量占馆藏文物的比例在国内博物馆中独占鳌头。其中,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组)金银器;首次发现的唐皇室秘色瓷系列;古罗马等地的琉璃器群;上千件荟萃唐代丝织工艺的丝(金)织物,包括武则天等唐皇帝后绣裙、服饰等均是稀世珍宝;这些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可以说,法门寺不仅是一座神秘庄严的佛教大千世界,也是一座荟萃唐代旷世奇珍的丰富宝库,承载着大唐文化和佛教文化内涵折射出的独特魅力。  享誉全球十大世界之最  法门寺地宫是20世纪中国乃至全世界现代考古最重大的发现之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出土的佛祖真身舍利和大唐宝藏创造了十项世界之最,2004年被联合国评定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第一最:法门寺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  第二最: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第三最:地宫文物陈列方式,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罗遗规。  第四最:地宫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第五最:地宫出土的整套宫廷茶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  第六最:地宫中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1.96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形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第七最: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  第八最:地宫中发现的700多件丝织品,几乎囊括了唐代所有的丝绸品类和丝织工艺,堪称唐代丝绸的宝库,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第九最: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  第十最: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银宝函,上面錾刻金刚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2006年5月,法门寺作为南北朝至清朝的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承佛教文化科学开发保护  为了科学开发佛教景区,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璀璨文明介绍给往来游客,2007年,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先生主持设计,依托法门古寺而建,占地1300余亩的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开工建设。  景区项目总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分为东区佛文化展示区与西区综合服务区两大板块,整体区域规划依托佛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为发展基础。佛文化展示区,以佛家千年传承之佛、法、僧&三宝&为总纲,依历史地位而据,融天、地、人为体,将佛、法、僧三区成&品&字形布局。安奉佛祖真身指骨舍利的合十舍利塔,塔高148米,庄严肃穆、气势恢宏,供奉着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供僧俗四众瞻礼朝拜的10万人广场象征着和谐安康、国泰民安的旷古盛世。以当代法门学研究和科技发展成果为基础的法区,全面展现世界佛教两千五百年、中国佛教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及唐代地宫珍宝之精华;以大唐法门寺瑰琳宫二十四院为蓝本的僧区,再现唐代法门寺的壮丽景观。  日,佛指舍利安奉大典暨合十舍利塔落成仪式在法门寺佛文化景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和佛教信众、嘉宾约3万余人参加盛典。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正式开园,成为世界级的佛教文化中心。景区内的合十舍利塔、山门广场、佛光大道、以及众多艺术佛像、园林雕塑小品等建筑,让景区具备了浓厚的佛文化氛围,彰显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景区配备的佛文化大讲堂、佛文化体验宾馆及素食体验餐厅等齐全的服务设施,为全面建成后的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成为集世界僧众朝拜、文化交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奠定了基础。  法门寺文化景区的建成预示着这些文化瑰宝的新生,不仅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维护国家文化、文物安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研究、科学研究、创作借鉴和观摩鉴赏,发挥其社会价值具有深刻意义。法门寺文化景区也将为弘扬佛文化的优秀精神和普世价值,为中国的和谐文化培育、精神文明建设、道德情操提升、情感情绪引导提供精神资源和历史借鉴,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重要的贡献,也将成为促进国际文化交往与交流的渠道和平台。  交流文明融通世界  法门寺文化博大精深,涉及考古、历史、艺术、佛教四大领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早在1994年、2002年、2004年、2005年法门寺佛指舍利便分赴泰国、韩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供奉瞻仰。舍利所到之处,人如潮涌,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交流盛事。作为震惊全球的法门寺文物,先后在瑞士、日本、英国、美国、希腊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展出,在海内外掀起了经久不衰的&法门寺热&。  日,习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特别提到&1987年,在中国陕西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件美轮美奂的琉璃器,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法门寺地宫珍宝引起全世界的关注。4月18日,中国佛教代表团与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主席潘&瓦那密提在泰国世佛联总部共同宣布,第27届世佛联大会将在中国宝鸡法门寺举行。法门寺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14年10月,第27届世佛联大会开幕式在法门寺的盛大召开,更是世界佛教界对法门寺重要地位的认可。  今天的法门寺展现出昔日&皇家寺院&的风采,以她尊贵的身世、传奇的辉煌和全新的风貌,向世界全昭示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展示着今日中国的盛世和谐与繁荣富强,朝着举世闻名的佛文化圣地、全球佛教朝圣中心迈进。
[责任编辑:齐薇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www.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号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丝路华创是什么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