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发射时间即将发射,上面要进行哪些太空试验

天宫二号将发射:中国首个真正的空间实验室!
【PConline 资讯】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二号&发射任务的进展备受关注。据悉,我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计划于今年9月15日至20日择机在酒泉发射。据了解,目前火箭和天宫二号技术状态已经确定,火箭开始进入加注前准备。整个发射系统将进行全区合练,特别要检验遥测系统通讯。据悉此次天宫二号的发射也有着重要科学实验的工作任务,天宫二号搭载了空间冷原子钟等14项应用载荷,以及失重心血管研究等航天医学实验设备,配备在轨维修技术验证装置、机械臂操作终端在轨维修试验设备,开展空间科学及技术试(实)验。在天宫二号发射完成之后,会由神舟十一号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然后它将跟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之后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开始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工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朱枞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天宫二号主要有三大任务:&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它完成的任务主要是中期驻留,航天员乘神舟十一号飞船交会对接,在天宫二号工作和生活30天,这是一个中期驻留的任务。第二个明年要跟货运飞船对接,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第三个是为今后空间站进行一些技术试验,包括维修性一些相关的试验。&天宫二号担负着验证未来中国空间站技术的重任,所以这一次在轨道的设计上,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选择了距离地球393公里的轨道,这也是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行的轨道高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系统工程研究室副主任王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实际上就是轨道越高,那他周围空间环境里面的这个气体就越稀薄,气体的阻力就越小,要维持这个高度,需要推进剂就越少。&据了解,在国际上,著名的国际空间站的平均轨道高度就在350公里左右。目前比较著名的空间站包括前苏联发射建造的&礼炮&空间站与&和平号&空间站,以及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空间局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此次即将发射的天宫二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第一个真正的空间实验室。
不知道大家对海上体育赛事了解多少?而载人赛艇是海上体育赛事相当困难而且惊险运动,在高速滑行情况下,参赛选手很容易在舢板上摔倒受伤。有没有什么装备可以让选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现在全球温度都比过去几十年都要高?由于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会让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得温度上升,使得一些冰川开始...
据外媒报道,日前,UFO Daily网站又在火星上发现了一张外星人的“脸”——一块长得像外星人脸部的岩石。据悉,这张照片出自NASA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
24小时内最火资讯
三日内热门评论文章天宫二号即将发射:将开展十几项世界最前沿实验
来源:搜狐网
原标题:天宫二号即将发射:将开展十几项世界最前沿实验
(9月15日,塔架上的天宫二号和长征二号F T2火箭。)  中秋月圆夜,今晚22时04分,中国天宫二号将在万众瞩目之中发射。
  天宫二号首次使用可展开的多功能小平台,航天员可以在上面写字、吃饭、做科学实验,生活工作两不误;通信方面为航天员配备了蓝牙耳机和蓝牙音响;用地板取代了地毯;舱内灯光采用米黄色色调,亮度可手动调节,并为每个航天员安装了床前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发射天宫二号是全面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的关键之战,对于推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央视9月14日消息,从9月15日开始,"天宫二号"将进入发射窗口期,择机发射。)
  天宫二号实验:空间冷原子钟误差三千年一秒
  天宫二号是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搭载了太空冷原子钟等14项应用载荷,以及失重心血管研究等航天医学实验设备,配备在轨维修技术验证装置、机械臂操作终端在轨维修试验设备,并会进行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实验项目。
  从外观上看,天宫二号与天宫一号差不多,还是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
  天宫二号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的基础上,根据天宫二号的任务的需要改装研制而成。
  早在两年前,2014年9月,“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便以太空探索者协会中方大会主席身份透露――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 。
  直到今年6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顾问顾逸东院士,才对外披露天宫二号的部分空间科学任务。它将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宫二号实验室将要开展的10多项世界最前沿实验中,包含有空间科学物理领域的重点项目:空间冷原子钟实验。“空间冷原子钟”有望实现3千万年误差一秒的超高精度。这将对卫星定位导航、引力波探测等空间科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天宫二号还将进行30天的航天员中期驻留试验。
  这不仅是对航天员本身的考验,也是对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全新的挑战――如何长时间提供适合人生活的环境,如何长时间提供包括水在内的物资供给,都将在天宫二号任务中得到验证。
  这次飞行中,天宫二号还将释放一颗伴随卫星,这是一颗微纳卫星,搭载多个试验载荷,并具备较强的变轨能力,具备开展空间任务的灵活性与机动性。伴随卫星将在任务期间开展对空间组合体的飞越观测等试验,为主航天器的技术试验提供支持,并拓展空间技术应用。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飞船对接示意图)
  “太空争霸赛”:2020年建成永久空间站
  目前,执行天宫二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已经完成综合演练,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天宫二号发射进入倒计时,但此前幕后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9月9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长征二号F T2火箭垂直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架。
  9月13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测控、通信等多个系统,连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多个部门举行了全区合练,对所有参试设备的状态进行检验。
  昨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称,天宫二号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都在顺利进行:“天宫二号已经扣上整流罩,和运载火箭对接上了,现在已经在发射台上,现在状态,经过前期测试,各方面都非常好。”
  昨天下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天宫二号将在中秋之夜开始它的旅程。
  天宫二号的顺利发射,即将掀开中国太空研究的另一场大幕。
  按照计划,今年10月,中国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对接,进行30天的航天员中期驻留试验。
  明年,长征七号火箭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进行对接,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等空间站建造运营关键技术的验证。
  而这一切,是为了中国2020年前后建成永久性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
  航天计划24年:载人航天“三步走”
  在中国航天专家看来,发射天宫二号是全面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的关键之战,将为中国后续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对于推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实早在1992年,中国就确立了以建立空间站为目标的航天计划。
  这一计划分三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目标是能够把宇航员送到太空,正常运行若干天,并成功返回。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解决组装、交互对接、补给以及循环利用等四大技术。这些技术关系到空间站的组装、宇航员在空间站的生存等关键问题。
  天宫一号就是中国在第二步计划中为了解决交互对接问题而发射的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被运往太空之后,通过对接可以被改造成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
  对接技术成熟之后,才可以发射真正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
  天宫二号将完成再生式循环系统、有效载荷和应用系统的实验以及其他一些科研项目。经过空间实验室阶段,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
  为此,我国会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部分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新闻、澎湃等)
(责任编辑:杨磊 UN873)
&&&&&&</div
中国哪个城市伪装者最多?[]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国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发射倒计时 将携带机动卫星|天宫二号|空间站|中国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中国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发射倒计时 将携带机动卫星
  中国第二个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已经做好发射准备。12日,俄罗斯卫星新闻网以上述标题报道了中国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的进展。专家表示,天宫二号是中国空间站的前身,它将为建造更为复杂的空间站做准备工作。在这个太空实验室里,中国科学家将开展10多项前沿科学实验和观测。
  天宫二号将择机发射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12日报道称,天宫二号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所有设备都处于良好状态。天宫二号计划在9月中旬发射。两名航天员将在该空间实验室待30天并且进行多项试验任务。该实验室还将作为永久性载人空间站服役前的过渡,中国计划2022年发射空间站。
  国内的消息来源确认,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于9月15日至20日择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天宫二号发射完成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按照计划发射并与天宫二号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开始一系列科学实验工作。专家介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主要有三方面任务:一是航天员的中期驻留返回。根据计划,天宫二号将入住两名男性航天员,并在轨驻留30天。为满足这一点,在设计上首先增加了消耗品配置,同时围绕降低航天员在轨工作强度,提高航天员在轨生活舒适度进行了很多设计改进。二是验证未来空间站的技术,例如配备了在轨维修技术验证装置、机械臂操作终端在轨维修试验设备,还将突破和掌握货运飞船交会对接以及推进剂补加等技术。为了验证推进剂补加,天宫二号专门部署了一套全新的补加系统。三是为系统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提供更强的载荷支持能力。
  据专家介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选择了距离地球393公里的轨道,这也是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行的轨道高度。空间站轨道越高,周围空间环境里面的气体就越稀薄,气体阻力就越小,要维持高度需要的推进剂就越少。而如果太空实验室的运行轨道过高,运载其升空的运载火箭消耗的燃料也会越多,需要的火箭也就越大。所以大多数空间站和载人飞行器运行在300到400公里间的近地轨道。著名的国际空间站的平均轨道高度就在350公里左右。
&& 从目标飞行器到太空实验室
  俄罗斯媒体将天宫二号称为“中国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但中国专家指出,天宫二号应该是中国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它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基础上研制,两者外形相同但是任务不同。空间站工程空间实验室系统总指挥何宇此前表示,天宫二号与天宫一号定位和功能有很大差别,实现了从目标飞行器到空间实验室的蜕变。天宫一号任务的主要目标是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组合体管控以及航天员驻留,这些都属于先期技术验证。而天宫二号除了验证空间站的相关技术以外,相比天宫一号,其实验数量、实验设备都要增加,因此天宫二号的承载能力、热控、供电、环境等各方面要求更高。天宫二号要进一步通过设计挖潜减重,使天宫二号在满足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满足更多实验载荷应用能力要求。据介绍,天宫二号搭载了空间冷原子钟等14项应用载荷以及失重心血管研究等航天医学实验设备,开展空间科学及技术试(实)验。
  这次飞行中,天宫二号还将释放一颗伴随卫星,这是一颗微纳卫星,搭载多个试验载荷,并具备较强的变轨能力,具备开展空间任务的灵活性与机动性。伴随卫星将在任务期间开展对空间组合体的飞越观测等试验,为主航天器的技术试验提供支持,并拓展空间技术应用。
 & 中国空间站的前身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的报道称,天宫二号将作为中国未来有人员常驻的空间站的过渡,后者将于2022年左右发射。中国专家也指出,空间实验室是世界各国在建设空间站过程中一个必须经过的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之前接受采访时指出,按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未来“三部曲”,2020年前后将建成我国空间站。空间站的初步规模将包括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每个舱约重20吨;建成后将会有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和工作。不过,这一计划可能略有推迟,按照他当时的说法,我国将在2015年底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突破和掌握推进剂补加等空间站关键技术。今年,周建平接受采访时介绍,核心舱有5个对接口,可以对接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和两个实验舱,另有一个供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出舱口。“中国空间站是可以进一步扩展的,根据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需要,可以对接更多的舱段。”
  专家表示,我国“天舟”货运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全密封货舱、半密封/半开放货舱、全开放货舱三种构型,可以把不同的载荷包括小型舱段运输上去,然后航天员利用机械臂将其装配到空间站上,这要求我们掌握大型空间设施的建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备强大的维护维修升级能力。而上述技术将由天宫二号进行验证。天宫二号22点04分将发射 系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
  中新网甘肃酒泉9月14日电(记者 张素)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说,任务总指挥部定于北京时间9月15日22时04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
  武平说,&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后,将变轨进入高度为384公里的运行轨道,进行在轨测试。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10月中下旬发射前,&天宫二号&将进入高度为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交会对接。
  武平介绍,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主要目的有三项:首先,接受&神舟十一号&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乘员的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其次,接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访问,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第三,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等技术验证试验。
  记者了解到,为满足中期驻留需要,&天宫二号&对载人宜居环境进行了重大改善,具备支持2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天宫二号&装载了空间冷原子钟等14项应用载荷,以及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等相关航天医学实验设备,配备在轨维修技术验证装置、机械臂操作终端等在轨维修试验设备,将开展空间科学及技术试(实)验。
  武平表示,目前执行天宫二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已经完成综合演练,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14日下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 T2火箭已开始加注推进剂。(完)
您看完这条新闻的表情是?
责编:周扬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宫二号中秋发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