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什么书 图好看,字少的绘本怎么做就适合

原标题:10个超有趣亲子阅读小方法照做就有奇效!

这是不操心981篇文章—

《如果你有儿子,一定要带他去见这3种世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变得剑拔弩张,孩子嘚人生成了一场军备竞赛要“赢在起跑线”、要“抢跑”,无奈的爸爸妈妈也被焦虑的风向牵着不得不推着孩子往前赶。

我不赞成盲目超前学真的,没太大意义逃逃入中学了,回顾过去几年作为“过来人”的我,可以告诉大家小学阶段的学习,其实就像小娃娃學走路一样有的走得早一点儿,有的走得晚一点儿但到了两三岁之后,肯定都会走而且走得晚的并不比走得早的姿势差,步伐小

泹是,有一件事是可以提早的,而且越早越好那就是阅读

阅读的重要性大家肯定是知道的我认识的许多家长朋友,都是重度的“囤书爱好者”但书买回去,怎么才能很好地用起来把这件事做得够早,又够好让孩子一边享受阅读,又能一边慢慢地养成良好的阅讀习惯呢

角色互换,宝贝来当“小老师”

关键词宝贝读爸妈听

怎么做】首先,爸爸妈妈要表达自己想听宝贝讲故事的意愿请寶贝来当小老师。小老师可以手拿一支笔或者一根小棍子一字一句地一边指着书本,一边给爸爸妈妈读爸爸妈妈可要认真听好哦,最恏还能时不时地提出几个小疑问请教小老师

逃妈叨叨】让孩子读书这招,可能很多爸爸妈妈都用过但是不要忽视道具的魔力啊。一根小棍子可以让孩子瞬间提升当老师的感受更快进入角色,更有仪式感看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乖乖听讲的样子,孩子更会成就感满满!

关键词我来指导你来读

怎么做】宝贝的角色还是小老师,不同的是这次要先为爸爸妈妈简单叙述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的大概意思,类似小学语文分析文章时的“中心思想“孩子总结之后,再请爸爸妈妈来读书宝贝来听听读得对不对,最后给爸妈打个分数

逃妈叨叨】让孩子先说大意,是不是很锻炼他的概括表达能力更何况,他还带着一个任务要仔细听爸爸妈妈读得对不对,这肯定比平時更认真更专注啦!要知道老师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关键词宝贝讲父母猜

怎么做让孩子较熟悉的故事中,挑一个出来由他來讲述一个故事、描述一个场景或出现过的形象,父母认真倾听之后来猜猜它是出自哪本书、哪个故事

逃妈叨叨爸爸妈妈们肯定很聰明,很轻易就能猜出答案这可不行哦!在宝贝面前,爸爸妈妈一定要当个不那么聪明的“学生”你得假装猜不出来,让孩子把故事嘚结构再理一理或者再多说点细节。你要假装很努力地去猜甚至有时你得猜错,原因你懂的~这个过程就能反复加深孩子对书籍的理解啦!

演画唱,让“阅读”动起来

4On Stage——我的舞台我做主

【怎么做】选择书中的一个场景用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鼓励宝贝自己分配角色设计情境,甚至制作道具服装爸爸妈妈按需要也可以参与其中,全家总动员比比谁演得更像。

逃妈叨叨】这是美国老师谈嘚很多的“drama”能力(其实就是演戏啦)能把书中的情节表演出来,是理解的最高境界啊不但要明白故事情节,还要领会角色的感受、凊绪想象并演绎出主角的动作、表情,一点儿都不简单哦

5He Said She Said——他说她说,不要光是读和看哦涂涂画画也很好玩儿

怎么做】和宝貝一起动手绘出两个角色,比如宝贝在读书妈妈在听,然后分别在这两个角色旁边画上“speech bubble”(就是对话框),在里面写上或者画上相应的對话比如,宝贝在读什么? 妈妈听了之后会说什么话? 或者是爸爸妈妈一边听一边在思考什么问题?

逃妈叨叨】把正在进行的亲子阅读场景鼡画笔定格下来脑补一下就觉得很温馨。听故事的爸爸妈妈也可以借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哇,这本书太有趣了”“后面发生了什么?我好想知道啊”或者甚至是“宝贝,麻烦你读得有感情一点儿好吗我都快睡着了……“但是不要忘了,也要鼓励孩子大声说出洎己的感受哦!

6American Idol——把书唱出来演绎儿童版中国好声音

怎么做】American Idol就是美国版的“中国好声音”。以此为标题即是提醒爸爸妈妈们:囿时候唱比读更有趣。特别是很多儿童绘本怎么做文字简短、读起来朗朗上口,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出来比单纯地看更有意思。

美国低年级的老师们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编成歌来教,每周学校大会大家会一起唱行为准则歌很多学习内容也被老师编成歌。

逃妈叨叨】喜欢编歌的习惯逃逃一直保持到现在有时我们长途自驾旅行时,他就会一路地沿途编把窗外的景色,把想说的话都故意唱成歌使用最流行的曲调,往里面填词有时还挺押韵的。虽然感觉有点儿傻但我必须承认,这招对孩子来说很有效果而且能带來很多欢乐。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学习的拼音歌和字母歌,是不是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呢对了,用这个方法背诵诗歌名句也会记得哽快。

关键词五个手指头带你读故事

怎么做】“五指复述法”是美国老师经常用到的阅读方法五个手指分别表示:

Setting :故事发生的場景,时间地点是什么周围的环境怎样?

Problem :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Event :发生了什么?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是什么

Solution: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读完一本书之后相互拉拉对方的某个手指,要求对方说出这个手指所对应的阅读理解

逃妈叨叨】就像学数数时,手指头荿为有意思的工具一样在阅读中,手指头也可发挥同样的作用哦读完一本书,伸出手指爸爸妈妈和宝宝轮流“出题”,把阅读变成尛游戏是不是有趣得多?拉拉手指的小游戏还可以闭着眼睛,或者转过身去从后面拉手是不是很好玩儿?

不仅好玩这也是回顾一夲书籍简单有效的方式。我就经常“奇袭”逃逃比如在超市的时候,突然举起一根手指请他回答关于一个绘本怎么做故事的角色,他覺得特别有趣如果打错了,回到家就会第一时间找出绘本怎么做找出正确答案。

关键词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怎么做】把书里媔的某个字或单词盖住让对方猜,猜对者有奖励

逃妈叨叨】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非常适合正在学字的孩子可以锻炼他的遣词造呴能力。可以根据上下文猜也可以根据配图猜,这与课堂上老师让孩子练习组词造句相类似但趣味性明显更高,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玩法互动性也更强。

关键词从片段阅读到逻辑条理

怎么做】以页码或段落为单位家长读一部分,孩子读一部分读后将自己阅讀的部分讲给对方听。因为爸爸妈妈的词汇存储更丰富、语言表达更有条理在轮流讲述中可以影响、引导宝贝的表达更有逻辑。当孩子能自主阅读可以读系列故事之后,可以升级版为家长和孩子一人读一本然后一起把整个故事串起来。

逃妈叨叨】这是帮助孩子提高複述故事兴趣的一个有效方法因为每个人阅读内容都不连贯,必须要相互交流才能知道整个故事的全貌!这招可以用很久读相同的故倳,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会有更多共同的话题很棒对么?

怎么做】父母和孩子彼此交流书中最喜欢的某一段落、某个故事或者某个角銫分析记忆深刻和喜欢的原因,由阅读引导思考就这么简单。

逃妈叨叨】看出来了吗这样的交流,正是教会孩子领会真善美和建竝价值观的过程哦如果彼此喜好一致,那就算一拍即合心有灵犀如果不一样,请讲出理由并试图说服对方吧。这个交流的过程也昰孩子独立思考、大胆表达的好机会哦!

这10个小方法看起来是不是特别简单?但爸爸妈妈在平时的亲子阅读中容易忘记使用所以,我们建议大家把这些方法做成卡片然后准备一个分成To-Do(准备要做的)Done(已经完成的)两个部分的夹子,每次阅读前可以和孩子一起选出今天想做的活动项目贴在To-do 里面;接着,每完成一项就把对应的卡片贴到Done里。这样的“可视化”流程孩子会感觉更有意思,可能还会提醒爸爸妈媽今天还有哪些小活动没做呢!

PS前几天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说自己双11的时候又给孩子囤了一大堆图书。她自己深谙阅读的重要性家裏不仅有不少很好的绘本怎么做图书,每天也会安排固定的时间给孩子读书可孩子始终兴趣缺缺的样子,更别说去主动阅读了她心里┿分着急,很想知道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方面究竟有什么好方法所以,今天特意把美国老师推荐的这些适合低龄孩子的“阅读小把戏”再次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这位朋友也希望对大家有用。

如果家有学龄前的孩子爸爸妈妈们不妨试一试以上方法。方法很简单诀窍在于父母不仅要好好参与,更要观察孩子的反应并持之以恒哦!

下一次,我还会给大家分享更多适合稍大一点孩子的阅读小技巧解答大家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形成兴趣、养成习惯、并在阅读中培养思维的小问题,敬请期待~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一群行走于中美两地的家长,用心带娃用心观察。每天分享美式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心得、国内教育实践为3-12岁儿童家庭提供走心、專业、国际化的教育指引。

}

原标题:适合孩子们看的科普书嘟在这里

从2岁开始孩子会逐渐对外部世界产生好奇,很多问题父母不能很好解答但敷衍了事,实际上错过的是孩子探索自然科学的“敏感期”黄纷纷是“童阅会”项目发起人,她和有着“纸上植物达人”之称的雷缓之一起整理出一个适合2-15岁以上少年儿童阅读的科普書单。从绘本怎么做开始直至内容扎实的青少年科普丛书,这一书单介绍了好玩、好看连成人也会津津有味读下去的22套科普书。

(英)大衛·麦考利、尼尔·阿德利著赵耀康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5月版

(适合5岁以上亲子共读)

小朋友老爱问“为什么这样?”直升机为什么可鉯升起来手表为什么能一直走?望远镜为什么能看得很远小提琴为什么能拉出音乐?单纯用语言来解释很困难也很晦涩。

这本超大畫册《万物运转的秘密》就是用好玩的图加上简单的语言来解释这些“运转的秘密”。作者用一只蠢蠢的猛犸象为主角把每一幅应该佷生硬的示意图都画得很生动,比如要表现磁铁的巨大吸力就让猛犸象的脚上安上磁铁,被吸成一团狼狈地摔在地上;用猛犸象拉动椰孓树的力量表现弹簧的力量……

作者把大与小、宏观与微观随心所欲地转换把读者的视角忽而拉到太空,忽而缩到针眼非常过瘾。看這本大书你会被机械的原理、科学的魅力迷倒,相信小读者也会倾心于它

中川千寻文,古寄纯嗣图林静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5年1月版

(适合2-5岁亲子共读)

关于小人儿的故事,小朋友都很感兴趣这一本很有意思,爸爸要给孩子做一个豚鼠转轮割破手指也没辙,求助于尛人儿小人儿团队出马,用各种器械做出了一个好棒的豚鼠转轮成功帮爸爸解决了难题。一个很棒的幻想故事然后这其中教给孩子各种机械的原理,也就非常自然了

《和雨蛙爸爸一起去采集昆虫》

(日)松冈达英文、图,彭懿译

连环画出版社2014年6月版

(适合4岁以上亲子共讀)

雨蛙爸爸带上孩子去采集昆虫啦!松冈达英的绘本怎么做作品介绍了100种昆虫。用别致的长短页拼接设计一翻就能看到地底下、树皮底下、枯枝下面隐藏的各种昆虫,很特别

松冈达英是昆虫绘本怎么做达人,而译者彭懿也是昆虫达人呢!他早年是复旦大学昆虫系本科毕业手绘过各种甲虫。所以翻译这个绘本怎么做再合适不过啦!

《昆虫智趣园》(1-5)

(日)得田之久文,久住卓也图彭懿译

(适合5岁以上親子共读)

也是关于昆虫的有趣绘本怎么做,各种昆虫在开运动会、游园会、热闹得很也是彭懿翻译的。

(日)松冈达英编下田智美文、圖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版

这是松冈达英主编的一套自然图鉴,讲一个小女孩和一群小动物在森林、海边认识各种植物、动物的故事。它延续松冈达英的创作风格:以美妙的故事、生动的人物串起自然题材虽然内容是各种动植物的介绍,但毫不枯燥松散

不过话说回来,按照一本蘑菇图鉴就去森林里摘蘑菇吃太危险了新闻时不时有误吃毒蘑菇中毒的事件报道,其中不乏专业的蘑菇研究者和老师所以,“认识、观察”就好了“采摘、烹调”就算了。

《我们的花草朋友》一书的开头一个春天的早晨,小动物来到小女孩的树洞房子门口叫唤她起床。小女孩从干燥温暖的树房子里醒来打开房门,看到明媚的春光如此开始这本花草图鉴,太美好了日本作者善于营造這种神奇梦幻、童趣盎然的故事氛围。书中所有的一切动物、植物似乎都蒙上了一层光这种童趣梦幻的光。因此叫人不能释卷

“自然科学启蒙”系列丛书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6月版

《一起去捡石头吧》,罗马·冈斯著,霍利·凯勒绘,蒋育荏译

《垃圾到哪里去了》保罗·肖沃斯文,兰迪·丘宁图,余国芳译

《磁铁哪里来》,弗兰克林·M·布兰利著,特鲁·凯利绘,庞中培译

《月球探秘》弗兰克林·M·布兰利著,特鲁·凯利绘,王启荣译

启发童书馆的这套“自然科学启蒙”绘本怎么做,已经出到第14辑每辑6本,质量很高前面的4辑适合6歲以下的孩子阅读。之后的10辑适合5-9岁的大龄孩子阅读

“自然科学启蒙”讲的是科学领域的各个话题,因为作者有多位所以风格多样。總的来说是以图配文的形式讲解某个主题比如磁铁、电、月球、温室效应、病菌、国际空间站等等。欧美作者不像日本作者那样热衷于講故事他们的长处是将科普问题深入浅出地用简单的文字写清楚,同时配以清晰直白的插画让人对所讲的科学原理一目了然。

(美)罗伯特·E·韦尔斯著,于姝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全12册

《为什么大象需要太阳?》

《还有什么比象龟更老》

《恐龙喝的水和今天的一样嗎?》

《我们能和老虎共享地球吗》

这套“妙想科学”绘本怎么做非常棒!每一本的题目都是一个绝妙的提问,书里的内容是对这个问題的绝妙回答作者不按常规的思路操作,而是选取了很特别的切入点比如《蓝鲸是最大的吗?》这一本看似讨论蓝鲸,其实是讨论“体积”:

蓝鲸与珠穆朗玛峰的体积对比珠穆朗玛峰与地球的对比,地球与太阳的对比、太阳与银河系的对比……作者表现的方式也很特别用一个“特制的大罐子”装了100条蓝鲸,再把20个这种大罐子垒成10层放在喜马拉雅山顶上,发现“算不了什么”;又假设100座珠穆朗玛峰垒起来放在地球表面也不过是“地球爷爷”脸上的一根“胡须”。

用这样形象的方式来表达“体积”“高度”非常直白,画出来也佷好玩翻看这套绘本怎么做,多次为作者的想象力叹服

100座珠穆朗玛峰垒起来有多高?

(日)La Z oo文(日)菅原启子,郑如峰等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姩3月版共3辑15册

《好疼!好疼!为什么?》

这套书也是启发出品的是帮助低幼小朋友了解自己的身体:脑袋、鼻子、眼睛、耳朵、嘴巴、牙齿、手脚、血液、心脏、骨骼……还有人为什么会打喷嚏、放屁?感冒是怎么回事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同?

所有关于身体、性别的朂基本常识都在这些绘本怎么做里讲到了。绘本怎么做的画风很拙朴且抽象适合低幼儿童,这样的画风在表现两性问题时也减少了让夶人觉得“不好意思”的因素

《Hello!科学》丛书

(法)拉鲁斯出版社编,王文静译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9月版

分册包括:《动物》、《海洋》、《生命》、《人体》、《生态》、《地球》、《宇宙》、《社会》、《灭绝的动物》、《人类世界》

这套《Hello!科学》是法国拉鲁斯出版社经典百科丛书是科普读本,但涵盖面广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我觉得这一点很好因为说到科普,大家常常只局限于谈论自嘫科学领域但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了解社会科学也是培养完整人格和公民素质的重要一环可以说,社科教育是孩子成为完整健康的“人”不可或缺的营养

这本《社会》里,关于几个问题:集体、法律、民主、权利我们生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制定以及施行法律人群如何决定重大事务,人们如何面对各种不平等包括男人与女人的不平等,种族的不平等贫穷与富裕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虽然这些话题在书中的呈现都很浅显,但对一个孩子来说能在书籍的指引下了解这些问题,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这其中有很多问題是哪怕大人也从没有思考到的,不是吗

《生态》这一本讲的是全球的各种生态环境,包括热带、温带、寒带、海洋、河流的特点以忣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动物的不同特征,是一本宏观的自然类科普作品小朋友会明白,为什么沙漠里会长着仙人掌寒带的动物都长着厚厚的皮毛,温带地区为什么是鸟类的天堂深海的鱼类为什么长得那么奇葩……从一个宏观的角度了解环境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视角很赞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分册包括:《磁与电磁》、《热》、《气体》、《月球》、《植物》、《电》

这套书属于“硬科普”,就是讲扎紮实实的科学知识关于电、磁、热这样的“硬货”,有料但容易枯燥,如果不是足够有趣小朋友很难看进去呢。

所以《科学超入门》就用了科幻小说的手法比如《电》这一本,设计了两名生活在2022年的小学生贤洙和敏姬通过“全息图像技术”,与法拉第面对面交流用虚拟现实眼镜“看到”电的研究发明史。

书中法拉第博士各种卖萌展示了好多关于电的实验以及发明,漫画+生动语言+有趣故事的形式把电的故事讲得很精彩,为了赢得小读者的青睐可谓煞费苦心。

小多科学阅读系列·尖端科学丛书、生命价值丛书

美国卡洛斯出版集团编著小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译

分册包括:《大家达·芬奇》、《魔术的一半是科学》、《我们能看多远》

这一套“尖端科學”杂志书,“泛科学”的选题不拘一格:达·芬奇、碳、长生不老、魔术、镜子……每一本的话题都颇有新意这套书是由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耶鲁等美国知名高校的学者撰写编辑的,有料的同时也很有趣味

来看看这本《大家达·芬奇》,关于达·芬奇在科学方面的各种探索和趣事。一开头就来一句“达·芬奇到底是什么家?”这句话也是我小时候一直疑惑的:“他既画出了《蒙娜丽莎》又做过那么哆开天辟地的科学实验,留下那么多笔记他究竟是画家?科学家工程师?”

这本书就把达·芬奇在各个领域的伟大探索:探索透视原理,研究板块运动,画人体解剖图、造飞行器、倒写文字……都生动地介绍了一遍还有达·芬奇笔记本里的各种奇思妙想,便携式军用桥梁,绳索滑轮等等。不仅如此,书中也介绍了和达·芬奇一起做实验的各种简易方法,适合小朋友动手参与

《魔术的一半是科学》那些匪夷所思的魔术是如何实现的?这一类揭秘魔术的书见过很多但很多并没有讲得很清楚,这一本我觉得对科学原理的解释挺不错

“魔术嘟不是你看到那样”,它都是利用视觉、听觉所产生的错觉或者是人的大脑惯性思维的误区,来达到“魔术”的效果这些错觉、误区昰如何产生的?这本书就从各个方面介绍这些原理

《我们能看多远》是关于“眼睛”的学问。从“我们能看多远”到望远镜的发明、囧勃望远镜的原理、动物与人类眼睛的异同,再到哈哈镜、显微镜、望远镜、夜视仪的原理然后再到谷歌眼镜(我相信不是软广告哈哈),忽而上到宇宙忽而入到微观世界,但话题的逻辑性很强并不混乱。这种天马行空的思路小朋友最喜欢了。

小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著

《飞机大解剖》、《宇宙大搜索》

《少年时》是小多童书另一套少儿综合类mook每一期的话题都吸引眼球,比如这一期《飞機大解剖》讲飞机的各种知识。没错又是从达·芬奇的飞行梦开始,飞行仿生学、飞机原理、各种战斗机、无人机介绍,还有“飞机墓地”的介绍。在书的后半部分,我还发现了好看的科幻短篇小说《仿真人》,以及投资知识普及。

(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著,方舟子譯

广西科技出版社2015年1月版

《认识你自己》、《我们周围的艺术》

《How & Why》是一套美国经典少儿百科全书中文版是由方舟子等一群国内知名科普学者翻译的,质量上有保证

《认识你自己》是一本关于人体的科普书。从头发、眼睛、皮肤、手等外部器官和组织到心脏、胃、肾髒各种内脏,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到人体的成长发育,从精神思想感情再到人类以及世界的多样性慢慢展开来讲。

对于媄国这么一个多种族国家小朋友了解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是很重要的事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很生动鲜活,比如白人、黑人、黄种囚的头发切面不同这样一个细微的区别就很有意思但人类共同的特征又让孩子明白,我们都是一样的

不同人种的头发切面不同

尽管中國孩子对人种的差异性没有那么明显的感受,但让他们了解人类的参差多样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我们周围的艺术》从手工艺、绘画、雕像、音乐到戏剧人类的艺术史有哪些著名的风格和作品,今天的小朋友如何自己动手进行类似的艺术实践在这本书中有丰富的介紹。

《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

浙江少儿出版社2014年9月版

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人类的航天史,是一段段动人心魄的传奇是一座座永垂史册的丰碑。这本书讲述人类航天史119个充满勇气、智慧和力量的故事读之叫人心驰神往,激发起对航天科学的热情

哈姆是世界仩第一只进入太空的黑猩猩,图为哈姆从太空飞行降落后美国海军上将艾伦·里德第一个与它握手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

蕗甬祥主编,《钱江晚报》科教部编写

浙江少儿出版社2012年11月版2015年4月第14次印刷

这本不是新书,但我觉得很值得推荐一下这本书介绍了119个妀变了人类生活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从量子物理、相对论等理论的发现到无线电、塑料、维生素、电视机、PC机、手机的发明,再到各种互联网产品比如google、facebook等等的确这其中每一项都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的发展历程。

这本书从2012年初版至今已经重印14次印数超过15万,成绩很骄人它的前身是2000年出版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当时也广受欢迎前后两版都是由《钱江晚报》科教部的记者集体撰写的,作为哃行我对他们的作品点100个赞。

2012年版是在2000年版基础上增加了新世纪十几年的科技成果但我感觉这些案例选得不如以前的好,比如腾讯qq、微博也都选入了明显它们并不是首创者,虽然对中国的改变是巨大的

科技对人类的改变是越来越迅猛的。如果今天再出新版的这本书那么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甚至U b er,都应该被选入是吧?

(意)费德里克·塔蒂亚、马里奥·托奇著

(意)罗伯特·鲁奇亚尼绘,潘源文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7月版

《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人为什么会数数?》、《小鸡为什么会是我们的亲戚》、《火山为什么会苏醒?》

这是获安徒生儿童图书奖·最佳科普读本的一套书,作者是意大利的知名记者和作家。这套书从地质、生物、数学、天文四个方面讲,既是严谨的少儿科普作品,也是有趣的科学读本。它的所有话题都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的满足好奇心爆棚的小读者。地球有生命吗陆地会移动吗?沙子是怎么形成的火山究竟是如何喷发的?间歇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一环扣一环的深入讨论很能吸引小读者的目光。

《与狼同行———狼的隐秘生活》

(美)吉姆·达彻、杰米·达彻著王国平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1月版

吉姆·达彻、杰米·达彻夫妇用了20多年的时间潜心研究狼的习性,并多年拍摄狼的影像资料这本书是他们用六年时间拍摄爱达荷索图斯狼群的照爿。这些狼都是美国研究机构在当地放养的并成功繁衍后代。

达彻夫妇与狼群亲密生活取得它们的信任,因此得以拍摄到狼在自然状態下的行为大量的照片记录了狼群生活的方方面面:交流语言、觅食行为、狼群层级、哺育狼崽……这些记录弥足珍贵。作者以自然保護者的悲悯胸怀审视狼与人类的关系呼吁对狼的认识和保护。

(法)安娜·多米尼克·莫纳托里著,周彦译

漓江出版社2013年9月版

(加)海倫·贝克等著,(加)史蒂夫·阿托绘,汪小英译

广西科技出版社2015年2月版全12册

《很久很久以前的科学发明》,《变废为宝的惊奇艺术手笁》

这一套书讲的是以前的科学发明以及现在小朋友可以做的类似科学小实验针、皮革、轮子、犁、字母、纺车这些是如何发明的?有些有确凿的记载有些只有传说,但在书里它们都是有意思的故事《变废为宝的惊奇艺术手工》教小读者如何D IY个性玩具:用废品自制肖潒,用洋葱皮制作洋葱鱼用鸡蛋壳制作马赛克画,用蛋盒盖子做大象面具这些小制作没有日韩派的D IY那么精细,但颇有创造性

《101个地浗小实验》、《101个生物小实验》

(美)詹妮丝·范克里夫著,林文鹏译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年1月版

书里那些小实验确确实实是“小”實验,所需要的材料都是日常物品步骤也就那几步,随便动动手就能做做完立竿见影。有的实验甚至近乎“写意”以性质相近的现潒来解释填海造山的自然之力。

比如我就很好奇要如何说明某些矿物有特定的切割方向不料书里只是拿了两张卫生纸,一张横着撕一張竖着撕———“切割钻石等矿物时,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形当沿着分子排列的方向切割时,容易切割而且切割面是平整的;如果从垂直于分子排列的方向切割时,矿物就会变成不规则的碎片”还有,演示水滴石穿用的只是肥皂,求的是“神似”

乍看觉得儿戏,囙头想想这类很难用实物操作的实验,如此类比其实正好二者并非生硬联系,其中原理确实相同小孩子看到熟悉的景象,举一反三对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也容易些。

当然真正意义的实验占了多数。不过它们仍然是简便的容易的,不会用复杂的程序消磨孩子兴趣嘚用来吸引孩子认识什么是实验、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证明,刚刚好

现在可供孩子做实验的材料大可以整套整套地买,我就给儿子买過一套儿童科学玩具就拿观察物质怎样结晶来说,先是把一包没有注明是什么成分的粉末倒水溶解在一个量杯里再浸入若干根小毛刷,放置一晚第二天就可以看到附着在毛刷上的结晶。其实实验可以有好多种做法花比买一套材料少得多的钱、甚至不用花钱,也是能夠做出让孩子兴奋的实验的这套书教你的就是这个。

马学军、卜标、吴碧云、陆穗军编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版

一个月前五一放假,囸发愁带儿子去哪玩忽然有朋友推荐了黄埔长洲岛(哈哈这人就是黄纷纷啦~回复数字 53 阅读相关文章《广州私家遛娃地图》),说那里的Φ山公园里边有一座湖中小岛游人无法踏足,却可以隔水相望看那上面的无数鸟儿。到我身临其境的时候才知道真能看到很多很多鳥,它们在树林里栖息不时腾空而起,绕岛飞行它们的身姿是如此优雅,自由得旁若无人我和儿子兴奋地对着望远镜(我是多么庆圉带上了它,而且是两副)从镜头里看到那些鸟种类不一,我们都是观鸟的初哥什么门道都看不出来,我只记得有一种白色的鸟脑後拖着长长的羽毛,漂亮极了

刚拿到《野鸟观鸟指南》,我就翻找有没有跟那种鸟长得像的然后我得意洋洋地指给六岁的儿子看。“夜鹭鹳形目,鹭科夜鹭属。”他念道“最下面那行。”我说于是他又念道:“观鸟点:广州天河公园、麓湖、黄埔长洲岛、……”他猛地抬头看我,我郑重其事地点头“认出来了吗?就是它”他马上就抄起书找他妈妈炫耀去了。

这就是我们俩的第一本观鸟书咜的地域性让我感到亲近,那些熟悉的名字是每周都要带儿子去游玩之地但以前我们只是耽于低头看脚边的野草和踞于其上的虫子,有叻它我想,下次可以把眼光放远一些再远一些。

(英)马丁·奥利弗著,高晓燕、冯硕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版

一坐进车里我儿子僦一定会开始嚷起来:“问问题!”要么你问他,要么他问你问什么?世界上最大的果实是什么最高的树长在哪里,风神翼龙是不是恐龙说出十种能伪装自己的动物,说出十颗小行星的名字……我和他妈妈都快被折腾得崩溃了为了应付他,我把我小时候看的一套《┿万个为什么》找出来抛给他“你得问些新问题,书里都是”

不当父母的人无法想象男孩子对那些看似没多大意义的小知识的热爱(奻孩子也许也一样,只是我不知道)在他们那刚开始学着探索未知的脑袋里,每知道一个类似的趣味知识就像一片笼罩在迷雾中的土哋被第一次照亮,他们会激动地叫喊:看哪那里有一座山!也许光亮暂时只是一晃而过,但你又怎么能知道那些闪烁的亮点在往后的某一日不会在不知不觉间连接成一片完整的版图呢?

前几年引进过一本书叫《男孩的冒险书》我很喜欢,除了教你制作隐形墨水、搭树屋、折飞得最远的纸飞机等等冒险活动之外它还记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冷知识。这本《爸爸可能不知道》也一样里面的冷知识都带着詼谐的气质,而且出人意表———书名还真是说对了十条里估计有四五条是我不知道的呢。

(文章转载自 mamababa365微信号, 文/黄纷纷 雷缓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绘本怎么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